第四节 村办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5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村办工业
分类号: F324
页数: 1
页码: 500
摘要: 本文描述了村办工业企业发展的历程,涵盖了从农业合作化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包括企业数量增长、产值增长和经营体制改革的情况。关键词包括村办工业、产值增长、承包责任制、经营体制改革、农村经济。
关键词: 镇海县 村办工业 企业发展

内容

村办工业企业(1984年前简称队办工业)萌发于1956年前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当时部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生产综合发展要求,开始兴办以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为特征的厂、组。1954年白峰乡轮仰高级社办砖瓦厂,1955年庄市乡万嘉高级社办农机厂,1956年三山乡三山高级社办农副产品加工厂,1957年西河乡西河高级社办草包厂,以及开办白峰乡屺峙砖瓦厂、小门砖瓦厂、长石乡孙陆石灰组等企业。企业实行按劳计分,以分计酬,参加农业统一分配,产值纳入农业总产值,为副业产值一部分。
  1958年一些生产大队一度兴起办厂热,因缺乏基本条件,多数于1959~1961年间自行解体,全县仅剩23家,年产值10万元左右。
  60年代,队办工业重新起步。当时一批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密切城乡协作,注入城市经济意识;“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工业生产不正常,也给队办工业发展提供机遇。一些大队办起农机修配厂和土纺土织厂等企业,有的借农机修配厂名义,从事小五金和胶木零件加工,为城市工厂配套。1965~1970年兴办各类队办企业108家,1970年末131家,年产值405万元,比1961年增长36.85倍,年均递增49.74%。1971~1976年全县队办工业产值以年均递增24.43%速度发展。1977年中共中央将发展社队工业提到振兴农村经济必由之路,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1978年末全县队办企业增至332家,职工13140人,产值3098万元,利润675万元,缴纳税金197万元。
  1978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国家政策鼓励,村办工业大发展。1985年末增加至1043家,比1978年增加711家,全县452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有企业2.3家;职工总数38132人,比1978年增加24992人;年产值1753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2.32%,比1978年增长4.66倍,年均递增28.1%;实现利润计1679万元,比1978年增长1.49倍,年均递增13.9%;缴纳税金1411万元,比1978年增长6.12倍,年均递增32.48%。工业门类扩大到机械、电器、金属压延、建筑材料、塑料制品、五金、化工、棉纺织、毛纺织、针织、服装等数十个。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346万元,主要设备有金属切削机床1690台,锻压设备344台,发电机计1125千瓦,电动机计19942千瓦,载重汽车50辆。年产值上百万元的有紫石乡岭下村铝材厂,霞浦镇霞南村童装厂、上傅村电器五金厂,柴桥镇同盟村织布厂,邬隘乡扎马村化工机械厂,贵驷镇民联村毛纺厂、毛织厂和第二毛纺厂、田央周村塑料编织厂9家企业;利润上50万元的有紫石乡岭下村铝材厂、霞浦镇上傅村电器五金厂、贵驷镇民联村毛纺厂3家企业。
  村办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体制,1979年前以集中为主,决策权属于村级领导班子;1979年以后实行承包责任制,但多数承包方式只规定承包期限和应缴承包款及税金,企业生产、经营、分配权由承包人掌握。企业所得除上缴承包款和税金外,归承包者所有。提留企业积累和设备折旧基金的承包方式为数甚少。职工工资由承包者确定,一般实行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形式;福利待遇视企业经济状况而定。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