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二轻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二轻工业
分类号: F407.8
页数: 2
页码: 497-498
摘要: 本文描述了镇海县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涵盖了从传统手工业到合作工厂的发展变化,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 镇海县 手工业 合作工厂

内容

县二轻工业前身为散处全县城乡的手工业。解放前夕,全县经登记手工业作坊543户,余为走街串乡个体工匠。体现镇海特色传统手工业产品有车筒、网剪、铁锚、铁制小农具、铁木竹制器具、泥塑佛像等。其中以优质闻名的有县城新泰、王顺茂两家铁锚铺锻造的“镇海铁锚”(已有145年历史),六代相传合兴剪刀店生产的“老西门网剪”,河头张同兴铁铺生产的镰刀、柴刀,西河胡阿毛铁铺生产的锄头,贵驷桥朱梅玉铁铺生产的棉地刮子,城区铁铺生产的徐阿四菜刀、王宝元蛋瓮锄头,西河竹匠王金星生产的藤制品,长石泥工庄高龙的泥塑手艺。
  1949年镇海解放后,全县登记手工业作坊472户。1950年起人民政府实行鼓励、扶持政策,手工业开始发展,并由个体铁铺集资创建城关大众铁工农具厂。1951年9月登记手工业作坊749户。1952年底增至1167户、66个自然行业,从业人员1811人,年产值185万元,并自愿组织生产小组40个。
  1953年1月,全县首家手工业合作组织庄市铁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翌年,与城关大众铁工农具厂合并,改名城关铁业生产合作社。该社成立早,人员多,实力雄厚,人称“黄蟒蛇(社)”。此后,个体工匠陆续组成各行业生产小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全县手工业大多数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初期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85个,供销合作社2个,生产小组32个,从业人员4448名,占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82%。1957年巩固调整后,手工业社、组134个,从业人员4377人,完成产值34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6.13%。当时设备简陋,以手工操作为主,全县除服装业有267台缝纫机外,机械化、半机械化设备仅6台机床、1套气焊机、1只鼓风机、3座熔铁炉及一些打钉车、人力轧花车。
  1958年全县手工业社、组投入“大炼钢铁”和“大办工业”热潮。传统手工业产品被忽视,生产铁木农具的社、组改产插秧机等半机械化农具,因质量不过关,造成严重浪费,其中报废插秧机4000台,即损失金额40万元。同时,变革生产体制,100余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中有4家上升为地方国营企业,其余下放给公社,至1960年,手工业企业处于断层状态。
  1961年起国民经济实施调整方针,手工业贯彻中共中央“天目山会议”精神和《手工业三十五条》,收回1958年上升、下放的大部分手工业企业,恢复手工业社、组;撤并一些产品不对路、质量不过关企业;按照为农业生产、为城乡居民服务要求,恢复和增加传统手工业产品生产;根据“精兵简政、压缩城镇人口”精神,整顿手工业队伍。1962年末,全县手工业社、组恢复到147个,个体工匠42户,年产值474.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4.86%,比1957年增长38.74%,年均递增6.77%。是年生产铁制农具24万件,木制农具4.77万件,竹制农具7.26万件,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其间,培养一批技术工人,陆续添置机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共拥有金属切削机床16台,锻压设备11台,仪表车床71台,柴油机、发电机10余台,开始具有机械加工和简易机械制造能力。
  1963年起管理模式向二轻工业演变,经营上增产支农产品。1965年手工业系统完成产值863万元,比1962年增长81.88%,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3万元。建成合作工厂8家,职工521人,开始生产部分非手工业产品,其中庄市机械修配厂生产仪表车床,有6台出口罗马尼亚,脚踏打稻机达到“一踏空转104转”水平,在全省评比中夺魁;骆驼机械厂生产5吨冲床质量受到用户好评。
  “文化大革命”期间,手工业管理一度削弱,生产秩序受到干扰。但手工业系按劳分配集体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当大工业“停产闹革命”时,加快转轨变型趋势。一些社、组通过扩大规模,购置设备,更新产品,逐步从传统手工业产品束缚中解脱。到1973年,手工业社、组减至38户,合作工厂增至12家,其中镇海轻工机械厂、镇海锻压机床厂和骆驼机械厂都已具有年产百台通用机床能力;镇海皮革厂开始出口猪皮革和皮裤带;镇海玩具厂试制成功双头摇铃、吉他琴和跳蛙、跳兔等机动玩具,填补省内铁制玩具空白。传统竹、木、铁器生产比重下降,甩掉“小手工业”帽子。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工厂化和设备更新进程加快,1977年22户手工业社升格为合作工厂。至此全县手工业成型为二轻工业。年末,共有二轻企业41家,职工6000人左右。1978年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产品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4年底,全县共有二轻企业73家,职工8247人,完成产值6237万元。其中较大厂40家,职工6316人,完成产值5516万元,利润647万元;有10余家骨干企业年产值上百万元,年利润超15万元。农药药械厂1983年利润突破百万元。1985年全县二轻工业企业84家,完成产值783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98%。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