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5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业体制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6
页码: 497-5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镇海县二轻工业的前身是散布在全县城乡的手工业作坊。1949年镇海解放后,全县登记手工业作坊472户,开始实行鼓励、扶持政策,手工业逐渐发展。1953年成立了全县首家手工业合作组织,并在之后逐步走向合作化道路。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逐渐增多,员工数量逐渐增加,设备也在逐步改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手工业管理遭受一定影响,但在该时期村办工业快速发展。到1985年末,全县村办工业企业总数已经增加至1043家。
关键词: 镇海县 工业体制 工业

内容

第一节 国营工业
  县国营工业建于1951年接办解放军二十二军后勤部移交的粮食加工厂和供销合作总社兴办的棉花加工厂及副食品加工厂。1952年末,国营工业企业6家,职工67人,年产值10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64%。
  1956年全县私营工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成为国营工业一部分。是年末,国营企业54家,职工1503人,产值154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9%。1957年整顿后,保留31家,职工1538人,完成年产值1678万元。
  1958年新办企业15家,并有4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升为国营企业,吸收一批手工业者和农民为国营企业职工。年末企业50家,职工5932人,但产值仅2128万元,劳动生产率从上年10910元降至3587元,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衡。1959年起,一哄而起和盲目扩大的企业陆续下马,经1961~1963年调整,关停并转和下放外迁企业33家,精简下放和外迁职工为5168人,累计减少产值6000多万元。1963年末有企业17家,职工764人,产值1743万元。1965年开始回升,是年企业18家,职工1003名,产值1858万元,劳动生产率为18524元。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生产受到严重干扰,1966~1970年工业生产低速徘徊。虽增加农机、汽车电器和第二农机修配等5家工厂,但生产起色不大。1970年全县23家国营企业、1818名职工,仅完成产值1993万元,与1965年相比企业数增加27.8%,职工增加81.26%,产值增长7.27%,年平均递增率仅1.41%。1971年以后曾全面整顿,情况有所好转,其时建成化肥、盐化、制药等6家工厂。1975年末,企业增至29家,职工2596人,产值计3433万元,比1970年增长72.25%,年递增率11.49%。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建水泥厂、丝织厂、啤酒厂、液压马达厂,移地扩建棉纺织厂和接收宁波市移交的棉毯厂等企业10家。1985年末,共有粮油加工、食品、酿造、饮料、纺织、丝绸、渔网、建材、印刷、化肥、制药、机械、森工等10余个行业企业39家,产值1181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8.17%,年均递增13.16%。其中占工业总产值96%的35家独立核算企业,有职工7313人,实现利润计1047万元,缴纳税金1125万元;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472万元。
  第二节 二轻工业
  县二轻工业前身为散处全县城乡的手工业。解放前夕,全县经登记手工业作坊543户,余为走街串乡个体工匠。体现镇海特色传统手工业产品有车筒、网剪、铁锚、铁制小农具、铁木竹制器具、泥塑佛像等。其中以优质闻名的有县城新泰、王顺茂两家铁锚铺锻造的“镇海铁锚”(已有145年历史),六代相传合兴剪刀店生产的“老西门网剪”,河头张同兴铁铺生产的镰刀、柴刀,西河胡阿毛铁铺生产的锄头,贵驷桥朱梅玉铁铺生产的棉地刮子,城区铁铺生产的徐阿四菜刀、王宝元蛋瓮锄头,西河竹匠王金星生产的藤制品,长石泥工庄高龙的泥塑手艺。
  1949年镇海解放后,全县登记手工业作坊472户。1950年起人民政府实行鼓励、扶持政策,手工业开始发展,并由个体铁铺集资创建城关大众铁工农具厂。1951年9月登记手工业作坊749户。1952年底增至1167户、66个自然行业,从业人员1811人,年产值185万元,并自愿组织生产小组40个。
  1953年1月,全县首家手工业合作组织庄市铁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翌年,与城关大众铁工农具厂合并,改名城关铁业生产合作社。该社成立早,人员多,实力雄厚,人称“黄蟒蛇(社)”。此后,个体工匠陆续组成各行业生产小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全县手工业大多数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初期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85个,供销合作社2个,生产小组32个,从业人员4448名,占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82%。1957年巩固调整后,手工业社、组134个,从业人员4377人,完成产值34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6.13%。当时设备简陋,以手工操作为主,全县除服装业有267台缝纫机外,机械化、半机械化设备仅6台机床、1套气焊机、1只鼓风机、3座熔铁炉及一些打钉车、人力轧花车。
  1958年全县手工业社、组投入“大炼钢铁”和“大办工业”热潮。传统手工业产品被忽视,生产铁木农具的社、组改产插秧机等半机械化农具,因质量不过关,造成严重浪费,其中报废插秧机4000台,即损失金额40万元。同时,变革生产体制,100余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中有4家上升为地方国营企业,其余下放给公社,至1960年,手工业企业处于断层状态。
  1961年起国民经济实施调整方针,手工业贯彻中共中央“天目山会议”精神和《手工业三十五条》,收回1958年上升、下放的大部分手工业企业,恢复手工业社、组;撤并一些产品不对路、质量不过关企业;按照为农业生产、为城乡居民服务要求,恢复和增加传统手工业产品生产;根据“精兵简政、压缩城镇人口”精神,整顿手工业队伍。1962年末,全县手工业社、组恢复到147个,个体工匠42户,年产值474.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4.86%,比1957年增长38.74%,年均递增6.77%。是年生产铁制农具24万件,木制农具4.77万件,竹制农具7.26万件,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其间,培养一批技术工人,陆续添置机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共拥有金属切削机床16台,锻压设备11台,仪表车床71台,柴油机、发电机10余台,开始具有机械加工和简易机械制造能力。
  1963年起管理模式向二轻工业演变,经营上增产支农产品。1965年手工业系统完成产值863万元,比1962年增长81.88%,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3万元。建成合作工厂8家,职工521人,开始生产部分非手工业产品,其中庄市机械修配厂生产仪表车床,有6台出口罗马尼亚,脚踏打稻机达到“一踏空转104转”水平,在全省评比中夺魁;骆驼机械厂生产5吨冲床质量受到用户好评。
  “文化大革命”期间,手工业管理一度削弱,生产秩序受到干扰。但手工业系按劳分配集体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当大工业“停产闹革命”时,加快转轨变型趋势。一些社、组通过扩大规模,购置设备,更新产品,逐步从传统手工业产品束缚中解脱。到1973年,手工业社、组减至38户,合作工厂增至12家,其中镇海轻工机械厂、镇海锻压机床厂和骆驼机械厂都已具有年产百台通用机床能力;镇海皮革厂开始出口猪皮革和皮裤带;镇海玩具厂试制成功双头摇铃、吉他琴和跳蛙、跳兔等机动玩具,填补省内铁制玩具空白。传统竹、木、铁器生产比重下降,甩掉“小手工业”帽子。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工厂化和设备更新进程加快,1977年22户手工业社升格为合作工厂。至此全县手工业成型为二轻工业。年末,共有二轻企业41家,职工6000人左右。1978年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产品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4年底,全县共有二轻企业73家,职工8247人,完成产值6237万元。其中较大厂40家,职工6316人,完成产值5516万元,利润647万元;有10余家骨干企业年产值上百万元,年利润超15万元。农药药械厂1983年利润突破百万元。1985年全县二轻工业企业84家,完成产值783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98%。
  第三节 乡镇工业
  乡镇工业(1984年前称社办工业)起源于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公社必须大办工业”口号推动下,相继建立土炼钢厂、土化肥厂、砖瓦厂、石灰厂、农机具修配厂等企业111家;另又接收辖区内县下放的手工业社、组和公私合营企业157家。社办工业从无到有,是年底达268家,职工9027人,拥有小土窑22座,电动机10台计35千瓦,煤气发动机2台计27马力,仪表车7台,草绳机50台,完成产值52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9.91%。主要生产加工项目为土化肥,半机械化和竹、木、铁农具,碾米,砖瓦,石灰,采石,缝纫,绳索等。
  1959~1961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和“迅速恢复发展手工业”决定,突击兴办的土炼钢厂、土化肥厂等企业下马,接收的手工业社、组和公私合营企业,有的归队,有的合并,有的停业,多数职工返回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1964年全县仅存郭巨农机厂、大榭农机厂、柴桥化工厂、骆驼胶木厂等9家企业,职工减至88人,年产值降至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0.28%。
  1965年后,在“农业学大寨”和“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动下,适逢“文化大革命”中城市工业生产不正常和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实行厂、社挂钩机会,全县自1965~1970年兴办社队工业企业60家,增加职工4742人。其中每个公社均办起农机修理厂,县拨给每家企业车床、牛头刨床、钻床各1台和电焊机等设备。1970年末,社办工业企业69家,职工4830人,年产值77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6%,比1964年增长109.4倍,年均递增119%。产品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新开拓为大工业配套的金属加工、机械零部件和塑料、胶木等制品。
  1971~1978年,根据“环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方针,逐步突破“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局限,扩大产业门类,增加产品种类,开始涉足全国市场。1978年社办工业企业179家,职工17277人,比1970年增加110家、12447人,完成产值4194万元,比1970年增长4.43倍,年均递增23.54%,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4.29%;实现利润1265万元,缴纳税金522万元。骆驼镇公社玻璃纤维厂、觉渡公社农机厂、湾塘公社纺织厂、大碶镇公社仪表元件厂、柴桥镇公社塑料厂等13家企业年产值上百万元。骆驼、觉渡、庄市、湾塘、大碶、塔峙、霞浦、柴桥等8个公社年产值(含队办工业)超500万元。
  1985年有乡镇工业企业579家,职工共计39877人,比1978年增加354家、17318人;完成产值30297万元,比1978年增长6.22倍,平均年递增32.64%,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8.55%,有20个乡镇产值上千万元(含村办企业);实现利润4479万元,比1978年增长2.54倍,年均递增19.8%;缴纳税金3097万元,比1978年增长4.93倍,年均递增28.96%。贵驷镇毛纺厂、郭巨镇大华灯具厂、大榭乡摩托车配件一厂、大碶镇电表厂、小港镇拆船厂5家企业,年利润均超百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958万元,比1978年增长2.82倍,年均递增21.1%;主要设备有金属切削机1.885台,锻压设备835台,发电机93组计4126千瓦,电动机计22300千瓦,20~24门轮窑15座,纱锭近4000枚,织布机近千台,缝纫机2000余台,注塑机200余台,载重汽车188辆。1984年起全面整顿年产值50万元以上企业,其中111家验收合格。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全县乡镇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推行“一包五改”经济承包责任制,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产品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改变过去“三就四为”(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大工业服务、为出口服务)经营模式,参加市场竞争。机械、电器、纺织、针织、服装、塑料加工等行业发展很快,形成一批号称“仪表车床之乡”、“塑料制品之乡”、“电器仪表之乡”、“灯具之乡”、“模具王国”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结构。不少企业为开发新产品,积极与省内外大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实行资金、技术、设备、原料、产品等多种形式横向联合。城关镇化纤厂、小港镇烟草机械配件厂、大碶镇电子器材厂等均在横向联合中稳步发展。一些企业开始将部分产品投向国际市场。1985年出口产品有柴桥蜡果厂工艺蜡果和工艺卷笔刀、大碶电子器材厂测电笔、锻压工具厂把斧、霞浦玻璃仪器厂寒暑表、小港羽毛球厂羽毛球和柴桥医用塑料厂一次性注射器等,24家企业(含村办)为宁波绣服厂加工绣服等产品实行间接出口。
  第四节 村办工业
  村办工业企业(1984年前简称队办工业)萌发于1956年前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当时部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生产综合发展要求,开始兴办以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为特征的厂、组。1954年白峰乡轮仰高级社办砖瓦厂,1955年庄市乡万嘉高级社办农机厂,1956年三山乡三山高级社办农副产品加工厂,1957年西河乡西河高级社办草包厂,以及开办白峰乡屺峙砖瓦厂、小门砖瓦厂、长石乡孙陆石灰组等企业。企业实行按劳计分,以分计酬,参加农业统一分配,产值纳入农业总产值,为副业产值一部分。
  1958年一些生产大队一度兴起办厂热,因缺乏基本条件,多数于1959~1961年间自行解体,全县仅剩23家,年产值10万元左右。
  60年代,队办工业重新起步。当时一批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密切城乡协作,注入城市经济意识;“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工业生产不正常,也给队办工业发展提供机遇。一些大队办起农机修配厂和土纺土织厂等企业,有的借农机修配厂名义,从事小五金和胶木零件加工,为城市工厂配套。1965~1970年兴办各类队办企业108家,1970年末131家,年产值405万元,比1961年增长36.85倍,年均递增49.74%。1971~1976年全县队办工业产值以年均递增24.43%速度发展。1977年中共中央将发展社队工业提到振兴农村经济必由之路,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1978年末全县队办企业增至332家,职工13140人,产值3098万元,利润675万元,缴纳税金197万元。
  1978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国家政策鼓励,村办工业大发展。1985年末增加至1043家,比1978年增加711家,全县452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有企业2.3家;职工总数38132人,比1978年增加24992人;年产值1753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2.32%,比1978年增长4.66倍,年均递增28.1%;实现利润计1679万元,比1978年增长1.49倍,年均递增13.9%;缴纳税金1411万元,比1978年增长6.12倍,年均递增32.48%。工业门类扩大到机械、电器、金属压延、建筑材料、塑料制品、五金、化工、棉纺织、毛纺织、针织、服装等数十个。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346万元,主要设备有金属切削机床1690台,锻压设备344台,发电机计1125千瓦,电动机计19942千瓦,载重汽车50辆。年产值上百万元的有紫石乡岭下村铝材厂,霞浦镇霞南村童装厂、上傅村电器五金厂,柴桥镇同盟村织布厂,邬隘乡扎马村化工机械厂,贵驷镇民联村毛纺厂、毛织厂和第二毛纺厂、田央周村塑料编织厂9家企业;利润上50万元的有紫石乡岭下村铝材厂、霞浦镇上傅村电器五金厂、贵驷镇民联村毛纺厂3家企业。
  村办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体制,1979年前以集中为主,决策权属于村级领导班子;1979年以后实行承包责任制,但多数承包方式只规定承包期限和应缴承包款及税金,企业生产、经营、分配权由承包人掌握。企业所得除上缴承包款和税金外,归承包者所有。提留企业积累和设备折旧基金的承包方式为数甚少。职工工资由承包者确定,一般实行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形式;福利待遇视企业经济状况而定。
  第五节 个体联户工业
  80年代初期,农村个体及联户工业兴起,由各乡镇管辖,产值纳入统计范围,统称“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此类工业企业1984年共738户,从业人员5050人,产值712万元。1985年增至1106户,从业人员8626人,产值3172万元。产品门类广,多数为大工业拾遗补缺,经营以自产自销为主。
  第六节 部门集体工业
  部门集体工业,属另一类型县属大集体和部门小集体工业,由部门派生。1951年时,粮食、供销(社)部门首办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食品工业。1951年县供销总社与郭巨区社联办一家淀粉厂o1978年后,农林、农机、教育、侨务、劳动等部门冲破行业局限,先后办起一大批集体企业,生产领域扩至经济和社会各部门,产品向多门类、多品种方向发展。1985年共有部门所属集体工业企业154家,其中工业部门4家,商业部门1家,供销(社)部门26家,粮食部门4家,农林渔业水利部门21家,交通部门10家,城建部门8家,民政部门1家,农机部门5家,教育部门50家,侨务部门5家,劳动部门13家和其他部门6家。年产值7841万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1%。
  第七节 中外合资企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引进、兴办中外合资等企业提供机会。1985年兴办镇信羽毛球厂,为县内最早中外合作企业。镇信羽毛球厂原系小港镇办羽毛球厂,1982年投产,至1985年共生产羽毛球32.25万打,绝大部分销往日本、瑞典、丹麦、美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获利66.52万元,创汇101.45万美元。1985年5月与香港信泰行结成合作伙伴,双方投资人民币57.61万元,其中中方35万元,港方22.61万元。当年生产外销羽毛球60303打,产值79.39万元,获利68568元,创汇22.62万美元。年末有职工151人。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