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国时期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国时期工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1
页码: 491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12-1949年县内工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作坊和个体工匠,近代工业始于民国初期。工业发展史包括纺织厂、电灯公司、发电厂、酿造厂等,以及战争对工业发展的影响。1945年至1949年间,工业涵盖轧米、磨粉、榨油、制酱、酿酒等加工业和作坊等,唯一现代工业是久丰纱厂。
关键词: 汉代烧窑业 民国工业 工业发展

内容

1912~1949年县内工业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作坊和个体工匠,近代工业始于民国初期。1912年县城办贫民习艺所,艺徒40名,置金工、印刷、染织等机械;1913年樊棻集资创建公益布厂,有人工织布机300台,工人300余名;1915年李乐峰、李酉峰等兄弟4人在东河塘开办镇益布厂,有木质布机24台,职工60余名,3年后歇业;同时大碶人俞某在汤家桥首办机器碾米厂后,机器轧米普及。1922年傅宗耀等集资兴建明明电灯公司于招宝山麓,有35千瓦蒸汽机发电机3套。1928年全县从事工业者约占男性总人口7%,且以手工业工人为主。新型工厂仅纺织(公益布厂、振华绸厂)、发电2项。1932年统计,县内年产细、粗布2万匹;镇海、敦丰和昭明3发电厂拥有发电机组计170千瓦;各酿造厂年产黄酒279万斤。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镇海屡遭日军炮击、轰炸,电厂闭歇,各业凋敝。1941年,镇甬工商业者利用当地棉花、烟叶资源,购买旧机器设备,开办茂丰、长丰、立信3家小型纱厂以及长生烟厂,并在龙山、澥浦、邱王、霞浦、柴桥等地分设7家手工生产小烟厂,团桥亦曾开办小型大新毛巾厂。1945年8月日本投降至1949年镇海解放,县内工业有轧米、磨粉、榨油、制酱、酿酒、茶叶、糖果、晒盐、成衣、弹花、串棕、绱鞋、髹漆、箍桶、钉秤、刻字、锯板、造船、竹、铁、船、石、铜、黑白铁、泥瓦作等加工业、作坊和个体工匠,近代工业仅久丰纱厂1家,纱锭6224枚,职工462人。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