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茶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4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茶叶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3
页码: 368-3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历史悠久的茶叶产业在1933年产量为175吨,在抗日战争期间曾衰退。1953-1957年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步增加,达到183.2吨。在1963-1976年茶叶产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新增茶园2.1万亩,产量逐年增长。1985年后,茶叶销价放开,种植面积稳定,产量有所恢复。栽培方面,60年代前以本地小叶种为主,后引进了鸠坑良种和福鼎白毫无性苗,采摘方面也进行了改进。加工方面,民国时期主要生产绿茶,之后根据外贸需求逐步改制红茶,并逐渐推广各种制茶机械。
关键词: 镇海县 经济作物 茶叶

内容

产量 镇海产茶历史颇久,清康熙《定海县志》载:“出太白山高巅者,四月采,香如兰,此为上,出桃花(今属普陀县)者次之。”民国《镇海县志》载:“泰丘乡新路岙龙角山茶,近人以为最佳,灵峰山次之,塔峙城湾又次之,其余各山均有所产。瑞岩产茶既多,柴桥则有茶市,外洋邻省来此设庄购茶,其盛时销额可达二三十万缗。”民国时期新路龙角山茶,色泽嫩黄绿,多毫,有橄榄清香。1985年,在海拔400米太白山茶场创制形扁平、色绿有毫、香气清郁的“太白龙井”。后所、县林场、塔峙、小门等相继开发名茶生产。
  1933年产茶175吨。抗日战争期间茶园大量掘毁、荒芜,茶业衰退。至1949年茶树面积仅5600亩,产量71.55吨。1950~1952年茶园面积复至5900亩,产量108.35吨。1953~1957年面积增至7589亩,产量183.2吨,平均年递增率11.1%。1958~1962年毁茶种粮,茶叶种植面积减至4800亩,产量降至122.15吨。1963~1976年再度恢复发展,修筑梯坎,发展高标准条植专业茶园,新增2.1万亩,年均增植1500亩,产量900吨,年均递增15.3%。1977~1982年新辟专业茶园5234亩,其中速生密植茶园3805亩。至1982年,茶园总面积25043亩,总产量2100吨,年均递增15.2%。茶园分布5个区、23个乡镇,以柴桥、郭巨为主。1983年柴桥区种茶面积占全县48.9%,产量占57.6%;郭巨区种植面积占29.7%,产量占24.4%。1983~1984年茶叶滞销,价格下浮,产量下降到1800吨。1985年放开茶叶销价,种茶面积稳定,产量有所恢复。全县间作茶园占8.2%,专业茶园占76.1%,密植茶园占15.7%。
  栽培 60年代前茶树以本地小叶种为主。1963年引进鸠坑良种,面积4000余亩。70年代中期引进福鼎白毫无性苗10万株和浙农12、25、138等,以福鼎和浙农12品种为好。解放前零星间作茶园居多,60年代退间作补缺株,发展条栽专业茶园,提高密度,从每亩400丛、2000株增至1330丛、4000株。1975年推广矮化密植速生栽培,至1983年推广3951亩,占茶园面积15.7%。茶叶采摘解放前习惯于谷雨开始,至立夏前后称头茶,芒种前后称二茶。1952年开始采秋茶。1970年后推广双手采茶和按标准(1芽2~3叶)分批勤采,采摘期延长至10月中旬结束。
  加工 民国时期主产绿茶,少量红茶。1933年产绿茶135.5吨,占总产88%,红茶18.5吨,占12%。50年代,因外贸需要,逐步改制红茶。1983年产红茶1827吨,占总产86.4%,绿茶288吨,占13.6%。制茶,历史上均为分户手工制作。1951年组织红茶初制所34个。1956年始用木质动力揉捻机,以后推广各种制茶机械,至1980年底,全县建初制所210个,有各类制茶机1106台。1981年县精制茶厂在穿山建成投产,1983年精制红茶310吨,花茶170吨,1985年达477吨。1985年后柴桥、后所、小门和塔峙相继兴办精制茶厂,年加工量1314吨。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