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病虫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4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病虫防治
分类号: S562
页数: 1
页码: 3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棉花主要受到小地老虎、红铃虫、棉铃虫、蜗牛、野蜻蜿等虫害以及立枯病、黄萎病、茎枯病和枯萎病等病害威胁。从1946年起,县供销联社推广化学农药和器械防治棉虫,建立了县棉花病虫防治站。在防治方面,逐渐采用了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关键词: 镇海县 棉花生产 病虫防治

内容

棉花虫害以小地老虎、红铃虫、棉铃虫、蜗牛、野蛞蝓为最大。1933年,梅山乡万余亩棉苗受小地老虎伤害严重。1975、1977、1978年株害率分别为5%、4.1%、4%。红蜘蛛,为常发性棉花害虫,1935年在南泓海甸受害1500亩;1955年全县曾普遍发生;1971年8月郭巨、三山等沿海棉田成批遭害,减产一成以上。红铃虫,1933年为害甚烈;1962年棉铃被害率3%左右;70年代以后,一、二、三代幼虫交错为害。棉铃虫,1971年和1972年曾暴发成灾,1971年8月每亩卵量达2~3万粒,幼虫0.5~1万条,减产皮棉10~20%,1972年虫害率达17.1%,其余年份被害率均在5%以下。蜗牛,一般年份株被害率3.3~8.8%,1973年棉苗株被害率17.8%。野蛞蝓,为苗期害虫,70年代中期曾暴发成灾,1975年梅山公社受害面积4000余亩,每亩虫量6~24万条;1982年全县受害10857亩;1983年湾塘区成灾面积11650亩,至今威胁仍未消除。棉盲蝽,系80年代新发生棉花害虫,1980年在县棉场和周围队首见,发生面积400~500亩,株害率20%以上。以后逐年扩大,1985年达4.4万亩,其中受严重危害2.2万亩,损失皮棉202吨,至今仍为重点防范害虫之一。
  棉花病害以立枯病、黄萎病、茎枯病、枯萎病为最严重。立枯病,每年均有发生,一般株发病率10%左右,严重田块死苗率达20%以上。褐斑病发生面广,蔓延快,但对产量影响不大。炭疽病,一般株发病率50%左右,较易控制。茎枯病,一般发病死苗率5~10%,1973年死苗率21.6%,3100亩因死苗严重而重播。角斑病,1956年8月中旬发病面积达90%,叶发病率51.5%,铃发病率40%。以后数年发病较轻,1983年后明显控制。枯萎病,1962年清河公社通德四队始见,以后每年均有少量发生。1982年病情复重,全县发病6008亩,重病棉地2681亩,绝产面积773亩,损失皮棉125吨。1983年推广抗病品种后,得以控制。
  1946年后,县供销联社在棉区推广化学农药和器械防治棉虫。1953年建立县棉花病虫防治站,进行病虫发生测报和防治指导。50年代初期,用麦面粉糊、石灰硫磺合剂防治红蜘蛛,烟草石灰水防治棉蚜。50年代中期开始用化学农药防治,60年代起大量推广。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