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兵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1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兵组织
分类号: E256
页数: 1
页码: 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3年至1981年,慈镇县先后组建了民兵组织,后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包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兵组建、国共内战后的整顿与发展,以及民兵组织的改革和撤销等。民兵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结构也多次调整,涵盖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并在不同时期进行了尖兵班、基干班的组建。
关键词: 镇海县 民兵组织

内容

1943年秋,中共慈镇县工委和抗日民主政权在龙山、沿山、庄市各区组建民兵。1943年10月中共庄市区委组建庄市区江防队,设2个班,巡防于沿甬江一线。抗战胜利前夕,各乡镇建民兵大队,各保建民兵中队,自然村建民兵分队。在龙山、西河一带基本区内民兵配有少量枪支和大刀长矛等武器,配合部队抗击日伪军。
  1945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据抗日民主根据地,对群众抗日武装实行政治、军事“围剿”,民兵组织亦遭破坏。
  1949年10月底,各地在建立村人民政府和村农民协会同时,纷纷组建民兵组织。每村十来人不等,白天生产劳动,晚上一般集体住宿。至1950年土改前,全县共有民兵4926名,占总人口1.64%。1950年秋开始,全县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同时整顿、发展民兵组织。1951年4月全县民兵发展至10686人,占总人口3.35%。
  1951年5月后,民兵队伍不断扩大,各村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两种,基干民兵选自17~25周岁男性公民和18~35岁复员军人;普通民兵为17~45周岁男性公民。
  1958年9月提出“大办民兵师”,进一步扩大民兵队伍。各公社编为基干民兵团(营),全县共8个。管理区(大队)建为营,下属为连、排,并组建尖兵班、基干班、普通班等。1960年6月宁波市成立民兵工作组,1962年2月撤销,改建为人民武装委员会。1969年8月成立县武装民兵独立团,团长滕德显,政治委员张利一,下辖3个营。1974年4月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停止工作,另立县民兵指挥部。次年3月撤销县民兵指挥部,1979年复建县人民武装委员会。1981年6月调整民兵组织,取消各公社民兵团编制,主要在公社和工厂中建立战斗组织,并确定在18~35岁青壮年中发展民兵,仍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两种。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利一
相关人物
滕德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