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穿山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06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穿山港
分类号: U65
页数: 2
页码: 158-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穿山港是位于宁波北仑区的一个天然良港,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港区水域范围东为内神马(110高地)南北线西,西为大榭岛北渡村灯塔弧星线东,长7公里,有西、北、东及外神马与穿鼻岛间4个进出口,以西口、东口为主。至1985年,穿山港共有码头16座,泊位29个,靠泊能力7750吨,最大为千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65万吨。
关键词: 镇海县 港口开发 穿山港

内容

穿山港明时称黄峙港,位穿山半岛,距县城25公里、北仑港7公里,为大陆通舟山群岛要隘,系避风贸易良港。港区水域范围东为内神马(110高地)南北线西,西为大榭岛北渡村灯塔弧星线东,长7公里,有西、北、东及外神马与穿鼻岛间4个进出口,以西口、东口为主。西航道深7~33米,宽278~463米。东航道深14~48米,宽185~370米。北航道深7~20米,宽185~370米。港内有灯塔12座,浮标5个。大榭、内神马、穿鼻等岛构成天然屏障,风浪小,冬季西北向大风时有涌浪,波高1米左右。岸坡陡,水深流顺,往复潮,不淤,2万吨级船舶能自由出入。海路至定海17海里、海门115海里、温州200海里、上海130海里,公路329国道通过港区。清末至抗日战争前航运业渐兴,光绪二十八年(1902)始建永川轮码头,1908年建平安码头,民国时期大华、穿山、姚北等轮曾在此靠泊,宣统二年(1910)建可贵码头,均为千吨级木质趸船,1914年一度建三北公司轮埠。1933年建茂利码头(未成)。有班轮通往上海、宁波、镇海、沈家门、海门、温州等地。码头共置堆场5亩、栈房3间、生活工作用房12间。1941年沦陷后,轮船停航,码头多为日军所毁,港口衰落。
  解放后,地方航运业发展较慢。1972年穿山水产公司建300吨级趸船码头1座,1979、1984年续建300吨级趸船2艘,并在穿山至大榭渡口新建块石阶梯形重力式码头1座,1987年改建为400吨级趸船码头1座。1979年3月,500吨级高桩梁板客货两用穿山码头竣工投产。至1985年,穿山港共有码头16座,泊位29个,靠泊能力7750吨,最大为千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65万吨。有定期班轮往返栅棚、定海、六横、虾峙、桃花、沈家门。是年货运量16万吨,客运量7.5万人次。有库场7座,总面积28120平方米;客货码头配置1.5吨少先吊2台。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穿山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