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0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
分类号: P942.55
页数: 2
页码: 79-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堆积地貌广泛分布在平原、山前、河间谷地及河流出口处。山间、河谷冲洪积平原呈条带状分布于山麓两侧及河流出口处。滨海湖沼平原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西北甸张(贵驷镇)一郑桂(临江乡)一线以西地带。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小港一算山一带及大榭岛西南侧。海积地貌包括淤泥粉土质岸滩、淤泥粉砂质岸滩和沙滩、沙堤等。构造侵蚀剥蚀地貌主要见于山地,山体走向与河流流向均为此方向。
关键词: 镇海县 地貌类型 地貌分布

内容

堆积地貌 广泛分布在平原、山前、河间谷 地及河流出口处。
  山间、河谷冲洪积平原 分布于清水、里 河、洪岙、塔峙、姚墅蚕、新路岙等地较大山间河谷、山麓两侧及河流出口处,呈条带状。
  冲洪、坡洪积平原 分布上傅、上阳等处,形成较宽广山间谷地。
  冲洪、坡洪积斜地 主要分布于山麓地带,育王至河头(里河)一线最为发育。坡洪积扇、洪积扇呈北北东向线性展布。
  山麓度坡积斜地 零星分布于山麓斜坡,是原地或搬运不远的堆积物。
  滨海湖沼平原 主要分布西北甸张(贵驷镇)—郑桂(临江乡)一线以西;高塘—大碶—霞浦一线以南地带。地势平坦,海拔平均2米左右。
  滨海海积平原 主要分布甸张—郑桂以 东,高塘—大碶—霞浦以北及大榭岛、梅山岛、穿山半岛部分地区。
  冲海积平原 分布甬江凸岸和河流出海口,多呈弯月形,面积小,地势平坦。
  海蚀地貌 主要分布小港—算山一带及大榭岛西南侧。
  海蚀崖 主要分布小港—算山原油码头间的长跳嘴、狮子山、炮台山、杨公山北侧,大榭岛北侧亦见。崖壁陡峭,最高20~30米。
  海蚀洞(穴) 见于长跳嘴、杨公山、大黄蟒岛及大榭岛北侧,出露于高潮位以上。
  海蚀台地 县内所见可分三级:一级海蚀台地分布长跳嘴、毛礁及大榭岛整个海岸段,多为平顶礁,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二级海蚀台地在杨公山、中门柱、大小黄蟒岛西北侧,高出高潮位3~5米;三级海蚀台地仅在杨公山北侧见到,比二级海蚀台地高出5~6米。
  海蚀柱 分布杨公山西北缘、中门柱和黄蟒岛周围。中门柱山最为发育,高数米,似烟囱立于海中,有的似石林。
  海积地貌
  淤泥粉土质岸滩 分布长跳嘴—湾塘一带,海滩宽度数百米到数公里,由淤泥和粉土组成,滩坡平缓,微向海倾。
  淤泥粉砂质岸滩 分布算山以东,算山—长跳嘴亦有,常与岩岸相伴。靠海处以淤泥和粉砂泥为主,近岸处则为堆积砂堤和砾堤,青峙蒋家最为发育。
  沙滩和沙堤 主要见于青峙、蒋家和齐家山原油码头附近,青峙砂堤长1200米,向西南微凸,走向280°,最高海拔10.3米,由中细砂和粉细砂组成。甬江北王隘(俞范镇)—丁董(临江乡)段长3200米,由泥质中细砂组成。
  砾堤 分布青峙、蒋家和清凉山等地,砾堤一般长400米,高出平原2~3.5米,呈新月形分布,主要由砾石组成。
  构造侵蚀剥蚀地貌 主要见于山地,地质构造线呈北东和北北东向,侵蚀和剥蚀作用在构造线附近最为强烈,县内山体走向与河流流向均为此方向。同时由组成山体岩石抗风化能力差异和受构造破坏程度不同,形成浑圆低矮丘陵或高陡山峰、悬崖峭壁和奇峰怪石等形态各异的山体。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山麓度坡积斜地
相关专题
滨海湖沼平原
相关专题
滨海海积平原
相关专题
冲海积平原
相关专题
海蚀崖
相关专题
海蚀洞(穴)
相关专题
海蚀台地
相关专题
海蚀柱
相关专题
淤泥粉土质岸滩
相关专题
淤泥粉砂质岸滩
相关专题
沙滩和沙堤
相关专题
砾堤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