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030
颗粒名称: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47
页数: 78
页码: 69-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自然环境的情况。其中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动植物、自然灾害等。
关键词: 镇海县 自然环境

内容

县境处宁绍水网平原东端,地形狭长,地势西北、东南两端高,中间平。甬江由西南流向东北入海,横贯县境中部。全县地形分西北平原低丘、中部丘陵平原和东南丘陵岛屿三大类型。甬江以北为西北平原低丘,属宁波北部水网平原,与慈溪县、江北区连成一片,系全新世冲积、海积和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平原西北缘为低山丘陵,属四明山余脉,高程均在100~400米之间。山体起源余姚,进入县内汶溪乡望海尖,续东向至澥浦入海,基岩延伸至海外,露有岛屿4座;山脉走向与地质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甬江以南为县境中部丘陵和平原间隔地区。其丘陵属天台山余脉,高程多在200~500米之间。以鄞、镇两县交界处太白山为起点,主山体向东走向,为镇海主山区;另一条向北走向,越育王岭至青峙杨公山,濒蛟门,总称灵峰山(古亦称长山),其山基潜入海域,分布一群岛礁。以灵峰山体相隔,山以西称长山平原,与鄞东平原连成一体,为第四纪冲积、海积和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山以东为大碶—柴桥平原,北沿金塘港,西南两面为山脚线,亦为第四纪海侵沉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翻越柴桥之狮子岭、昆亭岭、庙岭和黄土岭,为东南丘陵岛屿,称穿山半岛。其山体为天台山余脉延伸,自九峰山、福泉山向东直至峙头洋。半岛南北两侧棋布大榭、梅山等岛屿20余个。环海山间,多有峡谷平原,系洪积和海积形成。
  镇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冬、夏季风在年度之间出现迟、早、强、弱不等,气候年际变化较大,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
  第一章 地质
  镇海地处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东北域,浙闽粤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带北段。
  第一节 地层
  县内出露地层有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侏罗系 见有上、下两统,中统缺失。下侏罗统为县内最老地层,分布澥浦—横溪一带,属枫坪组(J1f)。上侏罗统分布东南部山地地区,为火山沉积岩,总厚度大于3000米,分高坞组(J3g)、西山头组(J3x)、茶湾组(Jac)、九里坪组(J3j)。
  白垩系 县内仅见下白垩统,分馆头组(K1g)、方岩组(K1f),以沉积岩为主,局部夹火山岩。除在灵山附近有零星馆头组地层出露外,方岩组地层埋于宁波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下,并夹多层石膏、钙芒硝和岩盐,主要分布骆驼镇附近。
  第四系 县内分布广泛,主要为宁波平原和大碶平原。山区山麓和沟谷有零星小块分布。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下更新统在县境内处上升阶段,故缺失该时期沉积物。
  第二节 岩石
  境内岩石属弱碱质—钙碱质岩系,铝过饱和系列。
  火山岩 有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类。熔岩类主要有流纹斑岩及斜长流纹斑岩,分布灵山和灵峰山两地。火山碎屑岩有熔结凝灰岩、凝灰岩,山地、丘陵区均有分布。
  火山侵入岩 灵峰山石英霏细斑岩,面积5平方公里;龙角尖(上傅村)流纹斑岩,面积4平方公里;四顾山霏细斑岩,面积19平方公里;保国寺小灵峰山石英霏细斑岩,面积0.4平方公里;南山(算山村)石英霏细斑岩,面积2平方公里。
  侵入岩 县内有白峰石英闪长岩,面积2.5平方公里;白峰石英二长斑岩,面积0.1平方公里;芦郑钾长花岗岩,面积0.4平方公里;育王寺花岗斑岩,面积0.7平方公里;网岙花岗斑岩,面积0.2平方公里;三山慈东花岗岩,面积1平方公里。另有脉岩,分布山地、丘陵地区,呈北东向展布,尚有呈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和北西向等。按岩性分,基性脉岩有辉绿岩、辉绿玢岩,中基性脉岩有安玄玢岩、辉石安山玢岩,中性脉岩有安山玢岩、闪长玢岩、安山岩,中酸性脉岩有英安玢岩、花岗闪长玢岩,酸性脉岩有霏细斑岩、花岗斑岩。
  混合花岗岩 分布澥浦—河头一带,岩体约2平方公里,总面积数十平方公里。围岩为枫坪组浅变质板岩夹石英(砂)岩。
  第三节 构造
  断裂构造
  东西向断裂带 昌化—定海断裂带一部分,通过县境北部,从横溪—澥浦一带通过,东延入海进定海县境。
  北北东向断裂带 属温州—镇海断裂带北段,斜贯县境中部北延入海。主要分布宝幢—小港一带,对灵峰山火山穹窿、宁波平原沉积、地震、丘陵山地分布起控制作用。总体走向9~25°,倾向南东,倾角60~80°。主要有:宝幢—小港断裂,城湾—庄屋(书院村)断裂(F18)和大榭—松止关断裂(F19)。
  宝幢—小港活动断裂带由一组北北东向断裂组成,长约16公里,宽10公里。组成此带断裂有招宝山西侧断裂(F12)、招宝山东侧断裂(F13)、沙蟹岭断裂(F14)、下邵—小港隐伏断裂(F15)、鄞县同岙—蓬庵冈断裂(F16)、育王—郑芦断裂(F17)等。
  招宝山东西两侧活动断裂(F12、F13)控制宁波平原第四纪沉积盆地边界,与北东向断裂交切部位发生过一次3.5级、四次2级、一次3.9级(小港为3.75级)有感地震,第三纪基性岩体被破坏,断裂本身破碎带疏松未胶结。下邵—小港隐伏活动断裂(F15)隐伏第四系平原之下,控制平原上残丘展布,1523年下邵附近发生5.5级破坏性地震,1715年又发生4级地震,1921年小港发生3.75级地震。育王—郑芦断裂(F17)控制第四系平原及残丘展布,第四纪沉积物呈串珠状分布,育王寺后沥泉、浴心池等7个泉水点呈北北东向线性排列,河头焦村西、龙头岙等地第四纪沉积物被切错。
  北东向断裂 遍及全县各地,构成菱形断块式构造。总体走向40~60°,断面倾向南东,倾角60~80°。主要有东庙山—沙蟹岭—长跳嘴断裂(F1)、长山岙(长山桥东)—牛埂岭(千亩岙南)—蛤蜊岙(金塘岛)断裂(Fs)、育王—举子山—王家岙(金塘岛)断裂(F6)、柴桥—新路岙水库断裂(F7)、瑞岩寺—穿山—大榭断裂(F9)、浦山(小港)—林唐断裂(F2)、石柱湾(嘉门岭)—老鼠山断裂(F4)、四顾山—南山(算山村)断裂(F3)、乌石岙—老鹰山断裂(F6)、下龙泉—漏水岩(大溟村)断裂(F10)、东大园(上阳乡)—门浦断裂(F11)。其中最主要断裂为(F1)、(Fs)、(F6)、(F7)、(F9)。部分断裂构造至今仍有活动迹象。
  东庙山—沙蟹岭—长跳嘴断裂(F1)呈线性展布,地震活动频繁,大部分发生在与小港—宝幢断裂或北西向断裂交切部位;其孔浦—三官堂一带沿断裂有地热异常,其中39号井1978年多次热水喷溢,最高水温达65℃。
  长山岙—牛埂岭—金塘蛤蜊岙活动断裂(F5)其地貌与河道变形,与下邵—小港断裂交切部位多次发生地震,断裂本身破碎带疏松未胶结。
  育王—金塘王家岙断裂(F6)切开金塘水道,使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海相沉积物遭扭错。
  瑞岩寺—大榭活动断裂(F9)使第四纪沉积物—坡、洪积裙前缘发生扭错;1978年7月27日穿山西侧发生微震,1985年9月11日大衢岛发生3.9级地震时,大榭岛3.8级,地震4秒。
  算山南北向活动断裂使算山地貌错开75米,切割长山岙—牛埂岭—蛤蜊岙活动断裂,其断裂面上各种断裂活动产物保存完好。
  火山构造 镇海属浙东南火山喷发带,温州—象山喷发亚带,象山火山活动区。火山构造除灵峰山火山穹窿保存尚相对完整外,其余因构造受到破坏和遭风化剥蚀等各种原因已面目不清。
  灵峰山火山穹窿受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区域断裂控制,为中心式多火口的火山构造。南以育王、宝幢为界,北过炮台山、大黄蟒岛入海,东达大碶新路岙水库一带,西至龙山(下邵)、宁波一线,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活动产物有火山喷出岩、火山侵入岩。
  火山机体有太白山火山机体、上阳火山机体等火山活动中心。
  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在基岩分布区不发育。据钻孔资料,在宁波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之下,由白垩系地层组成斜向构造,轴部在庄市—俞范一线,轴向45。左右,向北东延伸入海;两翼不对称,西翼缓,东翼略陡。
  第四节 矿产
  县内发现矿种有天然气、泥炭、膏盐、珍珠岩、萤石、锰矿、粘土、凝灰质岩、石英岩等,绝大部分为矿点、矿化点,无经济价值,仅泥炭、膏盐及石英岩矿具有一定规模。
  泥炭主要分布骆驼镇一带,形成于第四系全新统湖沼相沉积层中,埋深0.7~2.5米,层位较稳定,厚度平均0.53米,含炭平均26.9%,发热量800~1800卡/克。测算储量782.52万吨,分布面积17.16平方公里。
  膏盐分布城关—骆驼一带,形成于方岩组湖沼相沉积地层中,有泥质石膏11层,岩盐矿体3层,共生有钙芒硝,其中“膏5”矿层长7100米,宽700~2100米,厚1.15~7.62米。石膏和硬石膏含量48.57~67.43%之间,测算储量C1级3192.57万吨,D级586.16万吨。埋深大于90米,品位低,厚度变化大,矿层溶蚀发育,利用有困难。
  石英岩矿区位于河头乡龙王堂村。矿体长计1375米,平均厚度21.90米,储量791.6万吨,为县内经济效益最好的非金属矿产。
  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熔结凝灰岩适用于建筑材料。主要分布许家(莘岙村)、姚墅岙和鄞县同岙一带,当地开采并加工成石柱、石板作民房、路桥和碑石等。岩石成材性好,但色泽、光洁度差,不宜作装饰板材。
  石英闪长岩适用于建筑材料。岩体位于白峰塔山(小门村)北,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北侧出露较好,岩体内节理较少,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中长石70~75%,石英5~10%,黑云母、角闪石5~10%。据磨光样观察,色泽较好,质地坚硬,可作装饰板材,浮土小于1米,可以露采,估算储量180万立方米。
  第五节 地震
  境内属少震弱震地区。文献记载自唐咸通十三年(872)至1985年的1114年间,共载地 方地震10次,波及24次。其中唐代1次,元代1次,明代5次,清代20次,民国3次,解放后
  4次。除明嘉靖二年(1523)在下邵附近发生5.5级地震(见《明史》、《嘉靖实录》)有明显破坏外,余无灾害记载。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
  堆积地貌 广泛分布在平原、山前、河间谷 地及河流出口处。
  山间、河谷冲洪积平原 分布于清水、里 河、洪岙、塔峙、姚墅蚕、新路岙等地较大山间河谷、山麓两侧及河流出口处,呈条带状。
  冲洪、坡洪积平原 分布上傅、上阳等处,形成较宽广山间谷地。
  冲洪、坡洪积斜地 主要分布于山麓地带,育王至河头(里河)一线最为发育。坡洪积扇、洪积扇呈北北东向线性展布。
  山麓度坡积斜地 零星分布于山麓斜坡,是原地或搬运不远的堆积物。
  滨海湖沼平原 主要分布西北甸张(贵驷镇)—郑桂(临江乡)一线以西;高塘—大碶—霞浦一线以南地带。地势平坦,海拔平均2米左右。
  滨海海积平原 主要分布甸张—郑桂以 东,高塘—大碶—霞浦以北及大榭岛、梅山岛、穿山半岛部分地区。
  冲海积平原 分布甬江凸岸和河流出海口,多呈弯月形,面积小,地势平坦。
  海蚀地貌 主要分布小港—算山一带及大榭岛西南侧。
  海蚀崖 主要分布小港—算山原油码头间的长跳嘴、狮子山、炮台山、杨公山北侧,大榭岛北侧亦见。崖壁陡峭,最高20~30米。
  海蚀洞(穴) 见于长跳嘴、杨公山、大黄蟒岛及大榭岛北侧,出露于高潮位以上。
  海蚀台地 县内所见可分三级:一级海蚀台地分布长跳嘴、毛礁及大榭岛整个海岸段,多为平顶礁,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二级海蚀台地在杨公山、中门柱、大小黄蟒岛西北侧,高出高潮位3~5米;三级海蚀台地仅在杨公山北侧见到,比二级海蚀台地高出5~6米。
  海蚀柱 分布杨公山西北缘、中门柱和黄蟒岛周围。中门柱山最为发育,高数米,似烟囱立于海中,有的似石林。
  海积地貌
  淤泥粉土质岸滩 分布长跳嘴—湾塘一带,海滩宽度数百米到数公里,由淤泥和粉土组成,滩坡平缓,微向海倾。
  淤泥粉砂质岸滩 分布算山以东,算山—长跳嘴亦有,常与岩岸相伴。靠海处以淤泥和粉砂泥为主,近岸处则为堆积砂堤和砾堤,青峙蒋家最为发育。
  沙滩和沙堤 主要见于青峙、蒋家和齐家山原油码头附近,青峙砂堤长1200米,向西南微凸,走向280°,最高海拔10.3米,由中细砂和粉细砂组成。甬江北王隘(俞范镇)—丁董(临江乡)段长3200米,由泥质中细砂组成。
  砾堤 分布青峙、蒋家和清凉山等地,砾堤一般长400米,高出平原2~3.5米,呈新月形分布,主要由砾石组成。
  构造侵蚀剥蚀地貌 主要见于山地,地质构造线呈北东和北北东向,侵蚀和剥蚀作用在构造线附近最为强烈,县内山体走向与河流流向均为此方向。同时由组成山体岩石抗风化能力差异和受构造破坏程度不同,形成浑圆低矮丘陵或高陡山峰、悬崖峭壁和奇峰怪石等形态各异的山体。
  第二节 山岭岙
  城关镇
  招宝山 古名候涛山,又名鳌柱山。镇东北1.5公里,海拔80米。辟有招宝山风景区(详见《文化新闻》编)。
  巾子山 镇东北1.3公里,海拔24米,状似儒生巾帻,故名。山为后海城塘起点,城塘环山巅而筑,明时其东北端凸出部分又称瞭贼嘴。
  梓荫山 镇东北0.9公里,海拔12米。为县城内唯一山丘,上建梓荫阁。
  外游山 镇东北4.7公里,海拔11米。1974年建镇海港区时劈山填海,仅留东北一垄,山巅建有港区气象站。
  澥浦镇
  岚山 一名息云山,又名汇源山。镇东1.2公里,海拔101米。东南向山岙开阔,每多晓岚。山腰旧有息云寺,建于宋治平年间,寺后有汇源龙潭。山巅有烽堠,山麓有饮马池等明代抗倭遗迹。
  澥浦山 又名凤凰山。镇东北0.8公里,海拔47米,形如凤凰。山间有凤凰岭,南坡有明时所建澥浦城寨,遗迹可辨。
  大岭冈墩 又称凤凰岭。镇东北0.7公里,南起澥浦大街,越凤凰山沿白沙湖畔,接大平岭。旧为县城通往三北要隘。岭南麓有凤凰漕,漕水甘冽,久旱不涸。
  择山 镇东南0.9公里,海拔20米,孤丘。清光绪初削平山巅建营寨。今交通部宁波海监局设发射台于此。
  大平山 镇西北0.9公里,海拔92米,山冈平坦。山南麓为杭甬公路,东侧有大平岭,旧称太平岭,杭甬公路穿越岭墩与慈溪县交界。西侧有大岙岭,南起余严村,北抵雁门乡大岙。
  高炮台山 又称大寨山。镇西北1.5公里,海拔128米。西界低岭,东为雁门乡大岙,南宋时建有烽堠台,因名高炮台。1944年日本侵略军曾在山巅筑工事。
  低岭 镇西北1.8公里,在高炮台山与滕山之间,南起龟山浦桥,北抵雁门乡徐家岙。
  滕山 俗称滕家山。镇西北2.7公里,海拔164米。唐宋间山麓居有滕姓,南宋间有朱姓迁入,因山西峰尖耸,故又名朱家尖山。
  觉度寺山 镇西南1.7公里,海拔52米。宋宝祐初置松林庵,元至元十五年改为觉度教寺,山以寺名。觉渡街前西大河至此呈直角往宁波,故别称撞山,建有撞山桥。
  大磊山 镇西南2公里,海拔84米。东连觉度寺山,西为潘家山。山间有严家岭。
  潘家山 镇西南2.3公里大磊山西南,海拔44米。
  石河山 又称斗门山。镇西南2.4公里,海拔67米。山东麓为斗门滩,系叫天港支流古航道,河岸盘石磊磊,因称石河山。北有小堰头,今废。南麓为山头方村。
  龟山 镇西1.2公里,海拔27米,孤丘。南麓有龟山村。
  鹿山 镇西3公里,海拔21米,孤丘。南麓有鹿山村。
  河头乡
  张家山头 又称张家山。乡东南1.3公里,海拔40米,孤丘。南麓有村,始为张姓居。
  吕岙 乡东1.5公里,据光绪《慈溪县志》载,旧为吕氏所居。
  礁山 亦称照山。乡东0.3公里,海拔55.2米。山小平地拔起似礁石。
  雁门岭 乡东北2.4公里,南起河头上街,东北沿十八座大山抵三北邱王,长5里,海拔41米,系慈镇分界岭。抗战前,用作慈邱公路路基,今仍为杭甬公路通往河头之支线。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此驻兵建隘,称雁门关,与倭寇鏖战于岭之北侧,今北面石塘山留有“苦战岭”遗迹。
  黄狼山 乡北1.3公里,海拔57米。建有镇海烈士陵园,山巅耸立革命烈士纪念碑。
  十八座大山 乡西北2.4公里,在庵基墩大山东,海拔304米。古时,东起雁门岭,西至斗鸡岙,方圆十里丛山,山峰众多,统称十八座大山。今指居中的山峰,别称猢狲洞山。
  遐追山 俗称龙山。乡西南0.7公里,海拔48米,为马家桥村座山。西麓旧有东遐追庙。
  西山 乡西0.8公里,海拔121米。西南麓为长桥头。
  杨家岭 乡西0.6公里,系河头中街越西山抵长桥头山径。
  庙山 古名亶洲山。乡西北1.3公里,海拔150米。古亶洲庙建此。又称鸿隐山,有鸿山岙。
  蓑衣岭 乡西北1公里,庙山南麓。东起河头上街,西至长胜村高屋沈。
  回峰岭 乡西北1.6公里,东起勤山水库跟,越庙山北麓,西抵原十字路村。抗战前改为慈邱公路路基,解放后为通横溪公路路基。十字
  路水库建成后,改为大道。
  夜壶垴 乡西北2.9公里,凤浦岭南侧,海拔245米。其北为慈溪凤浦岙村。
  凤浦岭 乡西北3.1公里,南起斗鸡岙底,东北达凤浦岙。岭南斗鸡岙,中有溪流分隔,石峰耸立,形如振翅之斗鸡。
  蒲沙岭 乡西北3.4公里,西起朵拄山西麓香水桥,向东北越半边月山接凤浦岭。
  狮子山 乡西北3.5公里,海拔100米,山形如狮。南麓旧有香山寺,西侧羊旋坑有瀑布。自狮子山起至横溪岙底山垄,旧统称香山。光绪《慈溪县志》载:香山,岩谷流香,山多香草。
  大蓬山 又名达蓬山。乡西北4.9公里,海拔315米。光绪《慈溪县志》载:秦始皇东游,欲自此航海达蓬莱仙境,故名。山腰间有横径,其上部属慈溪县,古有上佛迹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今为慈溪林场驻地;中下部属横溪村,旧有中佛迹寺、下佛迹寺。大蓬山山势峥嵘,巍立群山中,登极眺望东海,偶见海市蜃楼。
  香石头山 俗称响石头山。乡西北5.3公里,水碓山之东,海拔304米。山上奇石磊磈。
  桃花岭 乡西北6.5公里,有大、小桃花岭之分。大桃花岭东南起横溪庙前,西北达方家河头。小桃花岭为大桃花岭分径,往西直下云湖金沙岙,向北至方家河头兰屿,往西南经蒿岭至秦家岙,往东南至龙潭岙等地。俗称十里桃花岭。
  西庙山 乡西南1.5公里,师古岙应家北侧,海拔31米。山巅旧有西遐追庙,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茅岭 旧称茂岭。乡西2公里,十字路水库大坝西侧。东起长桥头,南沿南横山,西连郎家坪水库副坝。1980年十字路水库蓄水后,原河头至横溪公路改道,茅岭今为公路。
  四幅山 乡西3.1公里,处十字路水库郎家坪副坝之西,海拔52米。北侧曾有古代官宦墓道,列有石俑。
  天打山 别称牛角尖。乡西3.8公里九龙山东南乱梦岙上,海拔339米。山南向中陇1947年时曾驻中共慈镇县工委,住处茅舍称“子瑛公馆”。
  九龙山 旧称方山,又称屏风山。乡西4.4公里,海拔364米。从横溪南瞻,山势起伏,犹如九龙相聚,从郎家坪北望,峰巅平伏,山形正方。
  大青弯山 乡西南3.5公里,庙前山之南,海拔178米。
  庙前山 乡西南3.3公里郎家坪水库南侧,海拔114米。
  蜈蚣陡 乡西5.5公里,处北雪龙潭北侧,赶山东麓,海拔175米。山冈峻峭,峰巅多玲珑怪石。陡下坡为河头乡林场,有上、下北雪龙潭,瀑布数丈,激越飞溅。
  肚兜山 乡西4.3公里,海拔110米。北为磨岭,南麓为帽长潭、李家潭,今为郎家坪村。
  吴家岙 乡西南3.6公里。有王家、吴家、夏家3自然村,以吴姓得名。
  汶溪乡
  攲头山 俗呼望海尖,又名秃脑山。乡西北5公里,海拔385.7米。其顶峰近看似秃脑,远看似歪头,故名。又因其峰峨冠于丛山之中,石岩高峻,登极能眺东海,故亦称望海尖。古称灵岩。
  石柱岭 乡西北5.4公里,由秦家岙石柱寺往西,通云湖金沙岙。有巨石耸立成天然石柱,岭侧旧有建于宋开庆间古刹石柱寺。
  官山弯 俗称大户头,又作管山弯。乡西北4.4公里,海拔217米。弯东麓为秦山水库,即石柱岭起点;西侧有石磴成径达祖峰寺(杨柳棚)。
  大斗山 乡西北5.2公里石门礅之上,海拔343.2米。望之屏拱如斗。西南为江北区毛力乡。
  秦家岙 乡西北4公里,处秃脑山南,三圣殿水库北。有秦家、观音寺、朱家、唐家园和罗家岭等自然村。古亦称夏家岙。
  罗家岭 乡西北4.2公里,东起秦家岙观音寺前,越寒山,西抵毛力大路下。
  赵家岭 乡西北3.5公里,东起三圣殿水库北缘朱家,越照山,西达毛力水库东缘。
  毛力山 正名贸里山,简称贸山,俗称石塔山。乡西北2.8公里,海拔193米。光绪《慈溪县志》载:“贸山,宋元时贸易之地,故名。”山西为江北区毛力乡。
  大茅山 乡西2.1公里,海拔215.3米,为三圣殿、毛力两水库间诸山主峰。东麓为西岙,西为陈可观岙。
  陈可观岙 俗呼陈火夹岙。乡西3公里大茅山南麓。宋人陈可观曾居此,故名。
  西岙 乡西北1.5公里,处大茅山东,三圣殿西。居民原居里邵、外邵,因1958年建三圣殿水库迁此。东0.5公里处有东岙。
  蒿岭 乡西北5.4公里,秦山村北。光绪《慈溪县志》载:石柱山东北,北通桃花岭,其山曰青顶山。
  青顶山 俗呼蚂蟥潭。乡西北5.3公里,海拔332米。蒿岭主山。
  赶山 乡西北4.8公里,青顶山南陇,海拔352米。山巅有衢,古称赶石弄,相传有秦始皇东临大蓬山遗迹。
  万丈山 乡西北4.1公里,赶山南峰,海拔325米。
  尘避岭 乡西北2.3公里,东起小洞岙水库东隅,西至桃岙。
  孙家岭 乡西北2公里三圣殿村北、牛山与西夜壶山间。东起小洞岙水库西,西至三圣殿水库大坝。
  小桐岙 旧称桐林岙,后别称小童岙,衍为小洞岙。乡西北2.5公里。岙内原有里邱、外邱、岙口3村,1958年建水库,居民外移。岙口旧有石洲庙,今为大坝基。村东首有唐代青瓷窑址遗迹。
  汶溪山 俗称后山墩。乡西0.4公里,在溪南潘家,海拔16米。光绪《慈溪县志》载:文溪山,为越大夫文种故里。明大理卿夏时正居此,建拾穗山庄。
  青龙山 乡西南2.5公里,海拔73.8米。旧名宝峰,因元大德四年曾建宝峰庵得名。东麓为荪湖岭。
  杨岭 乡西南2.9公里大猫山与青龙山间,北达民主村杨家。一名新岭,俗呼小岭。南通荪湖,北通宝峰孔家山,下有溪称杨溪。
  荪湖岭 乡西南2.3公里,北起民主村方李,南至荪湖,岭巅与江北区界。岭今建公路,通达洪塘。北下数十步有钓泉,甘冽不涸。
  杜良岙 原名杜梁岙。乡西南1.5公里,岙由杜姓得名。其先祖明知县杜燉致仕后隐居于此。
  马鞍山 处乡西南,海拔249~262米,山峰形似马鞍;古称骠骑山,据宋宝庆《四明志》记,东汉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齐芳曾隐居于此,人因以其父官衔名山。光绪《慈溪县志》按:“荪湖之东,黄杨桥之西,山皆连属,昔人概曰骠骑山。今则以西峰联耸者为马鞍山,峰建庙者为灵山。”灵山旧有骠骑将军庙。
  庙后山 乡南1.3公里,古定林寺北面,海拔128米。北麓为迎圣村树岙。
  福寿山 又名螭山,别称乌龟山。乡东南1公里,系迎胜村孤丘,海拔31米。
  神钟山 乡北1.9公里小洞岙水库东南,海拔197米。民国初,在山西麓建净圆禅寺,山巅建寺之钟楼,故名。大同公墓神钟山墓园建此。
  梅园峧 乡北2.3公里,东北为郎家坪水库,西麓小洞岙水库。抗日战争前,辟为慈邱公路,中有支径通小桐岭。
  凤凰山 乡东北1.4公里河头陈村北,海拔146米。其北为吴家岙。
  象鼻山 乡东北0.4公里,海拔38米。山似大象之鼻。南麓有西方禅寺,原名溪隐庵,建于元至元二年,乡人称老庵,祀文种,相传乃其故居遗址。
  长石乡
  隆庆山 乡西北2.5公里山头黄之北,海拔32米。东麓为蔡家岙。古有隆庆庵,俗称茶园庵。
  小灵山 马鞍山支脉,乡西1.9公里庶来村蔡家岙之南、大灵山之西,海拔87.2米。
  灵山 又称大灵山、坛殿山。乡西1.4公里,海拔107.2米,系马鞍山支陇。南巅旧有灵山庙,峰极有道观九凰坛,西麓有古刹世尊殿,今均废。
  江南乡
  东山 又名半边山。乡东1公里,海拔64.6米。北有百丈岩,南麓旧有东山庵,1940年7月被日本侵略军焚毁。北麓今建浙江武警船艇学校。
  东庙山 又名南山,或称小东山。乡东0.7公里,海拔54米。与大东山间原有乌岭,今辟为甬江隧道公路立交桥,南麓旧有东山东庙,祀土谷神。
  崇邱 乡东0.4公里衙前石安桥西。因有石顶土从平地突起丈余,故名。宋时建崇邱乡,取义于此。今石丘多建为房屋。桥东有蛤蜊山。
  西庙山 古名觉海山,又名狮山。处乡政府北侧,海拔32.2米。旧有东山西庙,南麓有建于唐会昌二年之觉海寺,寺西北宋时曾建清泉场盐课司署。觉海寺内有里霞井,盐司署前有外霞井,时有霞气萦绕。署内有清泉,久旱不涸,味甘冽。盐署旧址于清康熙间建为五都神殿,山巅又建文昌阁,后改凌云阁,今俱废。
  雅度岙 又名夏渡岙。乡西南5公里龙山北麓,居民多夏姓。
  衙前岭 又名钱家岭。乡南2.5公里陈山与鲤鱼山间。北起山下村郭家,南达枫林顾家桥,海拔52.8米。山巅有支岭往西达枫林沈家舍。
  岙俞岭 乡南2.7公里鲤鱼山与大石门山间,海拔73.8米。北起岙俞村,南达枫林何家。
  小港镇
  陈山 镇西南3.4公里,海拔194.1米。雍正《宁波府志》载:“绝顶有白龙潭,天欲雨,白云起,山巅作覆帽状;将霁,岚气出,山腰如环带。邑人以为占候。”今尚留俗谚“陈山戴帽,大雨就到”。
  竺山 俗称竺山头,镇西南2.4公里。西麓旧有西竺庵。今改建为镇海建港水厂。现竺山公墓墓园建此。乾隆《镇海县志》注:“东有一峰,明倭寇为乱,御寇者立寨于此山之后,因名寨子山。北临大海,东注小江,扼要地也。雍正间总制觉罗满保巡边至此,即命建城加兵防守。”
  大岭山 古称竹屿山。镇西1.5公里,海拔104米。东起送婆岭,连戚家山;西南至竺山头。中有大岭,故名。
  大岭 镇西1.85公里大岭山中间,海拔40.8米。北起江南铺前,东南抵坟头乐及小港渡头。
  送婆岭 镇西1.3公里戚家山与大岭山间,海拔77.8米。北起泥湾村,南达小港渡头和开发新村。乾隆《镇海县志》载:“明嘉靖间大岭东有严乐氏早寡,家贫,其姑改嫁其于城中,妇有女十岁,随母入城。妇、女性皆至孝,凡遇时食,必遣女逾岭送姑。夏日,女度岭忽中暑死,即葬于山侧,岭由是名。”
  戚家山 又名七盘山,古名七家山。镇西北1.2公里,海拔69米。为明、清军事要地,后人缅怀戚继光抗倭功绩,因名戚家山。清光绪十年提督欧阳利见在山巅筑城垣驻防于此。1940年7月21日民国陆军与日本侵略军在此展开激烈白刃战,击退日军。东麓今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戚家山宾馆等建筑。
  沙蟹岭 镇西南1.2公里,处金鸡山与戚家山间。明嘉靖《定海县志》作沙岭。岭西起泥湾,东抵小港,有支路抵港口。1936年拓建为镇大公路和进港口支路。1984年兴建江南公路,岭已掘平,岭东辟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鸡山 镇北1.6公里,海拔101.4米。北濒甬江口,隔江与招宝山对峙,称“天设雄关”。山巅明时筑有炮台,都督俞大猷曾勒“江海朝宗”四字于山上。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狼山镇总兵谢朝恩与英侵略军决战此山。光绪十一年正月(1885年3月)法舰进犯,提督欧阳利见督战于此。今上建镇海电视差转台。
  浦山 镇南0.5公里,海拔41米,孤山。西北濒小浃江,江涂即大浦,故名。
  笠山 古又称竺山。镇北2.4公里,海拔74.2米。处小浃江口,与里、外游山对峙,明、清为海防要塞,山巅筑有营垒,清光绪初建镇远炮台于南麓,光绪十三年建宏远炮台于东陇。明时城寨旧址今建笠山风力发电站,宏远炮台旧址今建镇海气象站。1966年在东西两山间开凿小浃江,建浃水大闸。山前建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龙头山 又称横山,镇北1公里。侧原有葫芦峤,明嘉靖中县令金九成筑塞峤口,建楼其上以防倭寇。东麓为义成碶,清道光九年(1829)筑。西连葫芦山,称乌龙冈,1885年中法镇海口战役时,提督欧阳利见谓“横亘海边,天造地设”,故移炮于此参战。1984年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山被削平建房,留龙头,称礁山,辟为蛟山公园。
  望潮山 镇北0.7公里,海拔43米。南段称蚶岙山,东陇有梯子岭,北抵黄瓦跟、港口。北仑港公路绕南麓通过。
  炮台山 古名张师山。镇东北3.3公里,海拔49.5米。山巅自明代至民国时期筑有炮台、营房,为海防要地。今仍存大型钢筋水泥炮台遗址3座。
  钳口门山 镇东北3.2公里,海拔21.2米。东山与炮台山相连,山嘴直入金塘港海域,名长跳嘴;西山为林家山。两山伸出如钳,逼临海滨,地形险要,为海口要隘,故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侵略军曾由此登岸直犯镇海、宁波。
  牯牛岭 镇东北2.5公里林家山北陇。东起钳口门,西达港口黄瓦跟,高39.9米。
  林家山 又称林家大山。镇东北1.8公里,海拔109.9米。北起钳口门,经牯牛岭,南峰又称井跟山,连沈家湾,西北麓为黄瓦跟村。
  沈家湾 又名门城山。镇东北1.3公里,海拔110.2米。北连林家山,南迄青峙岭,东麓有湾,建沈家湾水库。
  青峙岭 镇东1.2公里沈家湾南麓与乌岩山间。西起小港,东抵青峙林唐。岭巅旧有密云庵,1940年被日军焚毁。岭今凿平辟为通北仑港公路。
  乌岩山 古称乐家屿山。镇东1公里,海拔124米。北起青峙岭,南至茶漕岭,连老鹰山,东麓为王家溪口。
  茶漕岭 镇东0.8公里乌岩山与老鹰山间,海拔47米。西北起小港荷花池,东南达王家溪口。
  老鹰山 镇东南0.6公里,海拔114.2米。北起茶漕岭,南至孔墅村兔山,与青峙接连,西南有里乐、外乐诸村。乌岩山、老鹰山古代统称乐家屿山。
  枣子山 一名捣杵山。镇南1公里,孤丘,海拔20.2米。南麓旧有慈济庵,一名井头庵,今为孔墅小学。
  杨公山 原名鲛门山。镇东北5.2公里,海拔50.8米。宝庆《四明志》载:“鲛门山,县东四十里,一名嘉门,其山环锁海口,出鲛门即大海也。”山东北濒海,与海中蛟门山岛(今称中门柱)相峙,其水域称里蛟门。山南峰称官山,处门闩背后蒋家东侧。抗日战争时期建有探照灯台,遗址尚存。
  狮子山 镇东北4公里,海拔67.8米。西为青峙村,北濒大海,东为蒋家,南麓有延陵学校;林勃烈士墓在此。
  清凉山 镇东北5公里,海拔92米。东麓长礁岙,西北麓为蒋家。北临蛟门,山嘴伸向海域,称老鼠山,又称老鼠尾巴。1940年7月17日日本侵略军由此登陆。
  嘉门岭 古名蛟门岭。镇东3.4公里。北起青峙,南至高塘乡千亩岙。据民国《镇海县志》载,上有崇岩亭,前有营汛汛地,碑亭以北属崇邱,亭以南属灵岩。民国初辟为镇大公路。
  四顾山 镇南3.4公里,海拔265.1米。山脊西北属王家溪口,东南为高塘乡永久村。山有两峰,南高于北。
  姜家岙山 镇南2.1公里孔墅岭山西北。西麓建有小港镇砖瓦厂。
  孔墅岭 镇南2.7公里、海拔66米。西起方前村,东抵高塘乡岭南村,岭巅有龙明亭,岭北山统称龙明山。
  龙明山 旧名青林山。镇南2.3公里孔墅岭西北。据乾隆《镇海县志》载,下有鳗井龙潭,为岁旱里人祈雨处。南麓古有净居寺,系唐乾宁元年置,初名龙明,宋治平元年改名。
  长山 又名黄蛇山。镇南3.3公里,海拔45.3米。东起方前村,西迄蝘山嘴,长约1.4公里,宽150~200米,因名长山。中有黄泥岭,北起长山桥堍,东南通布阵岭。
  江家山 原名贾家山。镇南3.8公里,为长山南垄山嘴。
  徐山 镇南4.4公里,海拔68.5米。西麓为徐家洋,南麓为姜桐岙。公路绕山而过。
  布阵岭 镇南4.8公里,海拔69.9米,岭巅与大碶镇交界。据嘉靖《定海县志》载,宋高宗御寇布阵于此。据民国《镇海县志》载,上有揽云亭。光绪九年提督欧阳利见设堡建营以资守御。《县志》又按:“宋置酒坊十六所,有长山坊、莆陈坊,而吕祖俭游记有‘度长山经莆陈、新岙’语,似布阵本名莆陈,后讹为布阵,而附会高宗御敌之说。”
  樟桐岙 俗呼姜同岙。镇南4.8公里。口朝西北,为姜桐村,公路穿村而过。岙底分东、西两叉,西岙有山径抵茅洋冈。
  潘家岙 镇南5.4公里,1958年建为潘夹岙水库,岙底山径达茅洋冈。
  剡岙 镇南5.7公里,其山曰剡岙山。据宝庆《四明志》载,山下有泗洲堂。岙起自沙坑,向南至灵峰山北坡,深约2公里,再进曰欢喜岭,达灵峰山。岙内有上张家、下张家和陈家。明代明威将军上都尉登州守备张君谟墓遗址在岙里,清画家姚燮墓遗址在泗洲寺后。
  茅洋山 又呼茅洋冈山。镇南7.3公里,海拔305.2米。山脊与邬隘乡界,峰巅旧建茅洋寺。
  灵芝山 俗呼狗山。镇南4.8公里,海拔41.2米。为小浃江畔孤山,西麓旧有普庆庵。旧称山有十景,即灵芝佛刹、小浃雄潮、茅洋秋景、蓬莱山色、剡瀑潭深、画丝岩耸、两碶夹湍、罗峙悬山、乌石朝霞、陈山狮石。该十景实为长山地区景色集锦。
  枫林乡
  倪家山 俗呼冯家渡岙后山,西有沈金岙、龙蟠岙。乡东北0.6公里,海拔100.3米。东连陈山岙底陈,西至衙前岭连石门山;南麓为下倪桥村,有倪姓聚居。
  石门山 亦称史家山。乡西2公里。有大、小石门山之分。大石门山海拔85.3米,东起衙前岭连下倪桥村,西至小石门山,两山间有断陇为通途,即大石门。大石门西旧有延寿庵,民国初改为石门学校。石门在1965年开掘成河渠,建为江南翻水机站。小石门山海拔38.1米,西与象鼻山之间亦有断陇,称小石门。
  象鼻山 乡西2.9公里,海拔53.4米。山脉自龙山穿田而过,田中有活石墩,原为谢墅庙址,南麓有前蒉村。
  东冈山 又名门面山。乡南1.9公里,海拔142.8米。西北麓系东冈碶集镇,小浃江沿村而过。明嘉靖间在此建东冈碶。
  小岙 镇南2.1公里,处东冈山南麓。一名上蓬莱山,旧有上蓬莱庵。
  大岙 乡南2.4公里,一名下蓬莱山,旧有蓬莱庵。大岙、小岙皆属黄满村,其山称黄满山,系灵峰山北陇,海拔117.6米。
  刁家山 又名刁柯山。乡南1.8公里,海拔28.2米。东麓为隔河陈村,山湾今建枫林砖瓦厂:西有刁家山村,属下邵乡。
  下邵乡
  龙山 乡西3.4公里,海拔133米。北起雅度岙,南至鄞县岙汤,绵亘3.6公里,形似游龙。东为钟家桥村,山湾旧有普光寺、龙寺庵。山脊西南为鄞县界。
  大爿山 为灵峰山同体。海拔174.9米,北陇支脉称凤凰山、鸡窝山,与刁家山相连,地称陈家湾;西南麓为姚墅岙口。
  姚墅岙 起岙口沈家,经岙里入灵峰岭抵灵峰山冈,海拔276米,冈东属邬隘乡。旧有姚墅庙,祀唐姚崇。江南至军民桥公路经岙口,下邵乡政府驻此。原有日新庵,60年代改建为下邵中学。
  老鹰山 乡南,海拔149.1米,为潜龙山支陇。北麓为姚墅岙,西麓有岙为五盟村。
  窑山 乡南0.8公里,海拔62.6米。相传宋时在此山麓建有土窑。东南麓为韩岙,旧有韩岙庙,俗呼窑山头庙。南有窑山头村,北称滩头。江南至军民桥公路在东麓绕山而过。
  石窗山 一名花瓶山。乡东南1.9公里,海拔268.8米。北连灵峰山,西北麓为姚墅岙底,东南麓为鄞县同岙,南接潜龙山,峰西坡有仙人洞胜迹。
  潜龙山 俗呼龙头。乡南1.6公里,海拔249.8米。峰西陇有平坡地40余亩,有抛水岩涌泉,终年不绝,直泻史家岙瑶龙庵,因名。
  双峰山 古称练盆山。乡南2.6公里,海拔239米。嘉靖《定海县志》载:“练盆山即双峰山,两峰巍焕,嵚崟若削,堪舆家谓挂壁金钗。”据民国《镇海县志》载,山腰有双峰龙潭,深不盈尺,久旱不涸,亦名圣井。山麓有裴晋公祠,俗称裴将军庙,祀治明州有功之唐将裴肃。西坡岙内旧有净严寺,后汉乾祐二年(949)建,1971年改建为镇海县化肥厂。山脊东属鄞县宝幢乡。
  丁家山 乡南1.9公里,处潜龙山、双峰山之间西陇,海拔139.2米。西麓有村古称双峰村,今呼丁家山下。
  邬隘乡
  太白山 又名天童山。乡南7.4公里,海拔653.3米。奉化剡溪之东天台山余脉,自太白山起伸入镇海县境。其峰巅与西南坡属鄞县,峰东坡属塔峙乡,北坡属邬隘。山腰在50年代末辟为县畜牧场茶园。盘山大道自明堂岙通达山巅。
  田头岭 乡南5公里,起自嘉溪村牡丹岩,至岙底上岭,海拔153.6米。一路向东抵新路岙,一路往南至县牧场茶园,再向南至太白山峰巅。
  长股山 乡南3.5公里,海拔271.8米。东为新路岙,南至田头岭。西山嘴有牡丹岩,巨石叠堆。岩下即嘉溪村。
  乌石山 乡南4公里嘉溪村西南,海拔54.3米。嘉靖《定海县志》载:“山巅石色黝,故名。有巨人迹阔6寸,长1.5尺,云是佛迹。世传舍利始自此山飞出入阿育王山。”东有乌石岭,海拔86.2米。下有乌石岙,岙底有涌见岩,俗呼石面盆,建有小育王寺。相传西晋慧达大师在此结茅而居,夜见舍利涌见,其地遂称涌见岩,并建瑞英亭,立碑塔。今古迹尚存,有几代育王寺僧祖墓葬。左首有大夫墓,石马石羊犹存。
  松鸣岭 乡南2.8公里长股山北麓,海拔101.1米。嘉靖《定海县志》作宋宁岭,乾隆《镇海县志》作松明岭。、东起新路岙,西达柴楼。
  石塔山 乡东1.7公里,海拔42米。山嘴穿凿后通北仑铁路。北麓为石湫村。
  竹山 俗呼竹山头,乡东2公里石塔山东北。山麓旧有竹山庙,祀宋将焦赞。
  扑蛇山 俗呼扑蛇头。乡南3.7公里,黄牛岭东,嘉溪村西,海拔128.5米。其形似扑蛇头,故名。
  蛤蚆山 一名峙山。乡南3公里,海拔22.4米,孤山。今北仑铁路自南麓通过,建有铁路大桥。
  黄牛岭 乡西南4.2公里,海拔74.4米。民国《镇海县志》载:“在玉几山东,璎珞河头南,岭中分三路,西达鄞之明堂岙,东达乌石岙,南至杜家岙,为鄞、镇分界处。”
  玉几山 俗称炮台山。乡西南5.1公里,海拔176.2米。处黄牛岭西,为璎珞村南山。乾隆《镇海县志》作玉几案山。山自鄞太白山发脉过明堂岙至此,横列如几。灵岩西段诸山皆由此度脉分布。山巅明初筑有长山冈烽堠。
  育王岭 乡西南4.7公里阿育王寺前玉几山下,中间鄞镇分界处有碑。岭为两县通衢,西达宝幢,东达璎珞河头。1932年岭基辟为宁穿公路,1956年又在旁凿成萧穿(北仑)铁路路基。
  阿育王山 乡西南4.4公里育王岭以北,海拔152.5米。西属鄞县境;东麓旧有定香庵,今改建为宾馆。沿山建有民乐小学,民乐车站以及工厂多家。
  嶆山 乡西南4公里,海拔76.1米,为阿育王山东北陇。下旧有嶆峙庙,东麓建有邬隘砖瓦厂。
  孝顺岭 乡西南4.8公里阿育王山西北腰。起自莘峰詹家,西南抵育王寺西。岭巅与鄞县界,岭底70年代凿通育王岭输水隧道。
  灵岩山 乡西南4.6公里,处莘峰村西北,耸峙于孝顺岭北,海拔237米。据乾隆《镇海县志》载:山腰叠石二块,上大下小,阔二丈,高五丈,名灵岩。灵岩下今建革命烈士陵园。
  莘峰 古称深岙。乡西南4.2公里灵峰山北、石城落南,海拔252.2米。岙内为詹、许、谢诸村落。西北有石城落岭,通鄞县同岙。
  石马岙 乡西南3.2公里莘岙村北、石城落东北。前为眠牛山。岙内旧有梁银青光禄大夫王彦回墓,墓前列石马,以此得名。
  叠石岙 乡西南3.2公里,乾隆《镇海县志》载:“在石马岙山,有大石二。其下底石树立,长丈余,形如枣核,上叠一石,势欲坠。旁有方石一块,名棋盘石。”
  天落岩 乡西南3.2公里叠石岩东。据乾隆《镇海县志》载:“康熙元年二月,时当正午,晴明无风雨,此岩忽从山顶移至山腰,去旧址二百余丈,其移过山土俱成深坑,迹犹存。”
  雨山岭一作鱼山岭。乡西4公里。东北起灵峰山下水库西,西南越雨山抵鄞县同岙之东岙,巅为两县交界。
  金泉山 乡西南3公里石马岙王家东,孤丘。乾隆《镇海县志》载:“一名屿山,在灵岩山下郭家桥北,从平阳突起一山,高数丈,广二百余步,上有沙土如金,相传灵岩乡之要地,公禁报垦。”民国时期建金泉乡,取意于此。
  庙山 一名林头庙山。乡西2.6公里灵峰水库大坝东,海拔38.5米。山南麓旧有林头庙,祀宋张世杰。
  钟家大山 又名钟架大山。乡西3公里,海拔152.9米。南麓为灵峰水库大坝。
  灵鹫山 乡西3.7公里,海拔195.9米。民国《镇海县志》载:“在大瓶壶山南,为灵峰寺案山。即十二景中所谓横门玉案是也,山之阳有岩曰灵鹫岩。”
  灵峰山 古称瓶壶山,又称壶山。乡西4公里,海拔389.6米。巅曰灵峰,俗呼老鹰嘴。峰南侧有灵峰岭,东起林头方,过灵峰寺后达岭巅折北至剡岙,西达姚墅岙。据《灵峰山志》载,山有十二景,即溪庄绿雪、九曲扪萝、西山爽气、仙翁箸竹、孤峰卓笔、松坪晚照、丹井流香、横门玉案、巨壑喷珠、石髓甘泉、禅关夜月、寺后蜃潭。
  小瓶壶山 亦称永福山。乡西3.7公里,海拔238.3米。上有正笔峰,灵峰十二景所称孤峰卓笔即此。峰在灵峰东北500米,海拔352米。东麓有岙。
  屏山 乡西2.6公里小瓶壶山下,海拔46.5米。
  正笔山 乡西2.5公里,永福寺左侧,又称西瓜山,海拔85.9米。山后凹处为缸窑岭。
  大碶镇
  凤凰嘴山 亦称凤凰山。镇西4.2公里茅洋冈东陇,海拔305.2米。东麓有岙,称凤凰嘴。
  杨家小山 古称庄屿山。镇西3.9公里白蒲山东南,海拔26米,孤山。东麓有杨家。
  白石屿山 镇西3.3公里,海拔36.8米,孤山。据嘉靖《定海县志》载,下有白石长丈,故名。山前旧有白石庙,祀唐薛仁贵。
  布阵岭后山 镇西4.7公里,布阵岭东南,海拔185.3米。东北麓在60年代建有红岩水库及大碶镇良禽场。
  布阵山 镇西4.7公里,为布阵岭东坡两侧山之统称。
  鹰山 俗呼老鹰山。镇西北4.4公里,海拔254.9米。南陇称老山顶,海拔255米,南连布阵山;北陇下有龙头岙,与高塘乡交界。
  西山 镇西北4公里。据民国《镇海县志》载,自鹰山以至布阵岭一带诸山俗统称为西山。今有西山行政村。
  芦山 镇东北0.8公里,海拔17.8米,孤山。平原突起,两座并列,中断处旧置芦山碶。山南旧有长山巡检司署。
  烟墩山 镇东南1.5公里,海拔21米。古名鬼屿,后改宝屿山,明初曾建鬼屿堠。
  高塘乡
  孔墅山 即孔墅岭山,乡西2.8公里,海拔66米。东起岭南村,西抵小港孔墅村,上有横岭达西山下。岭上旧有孔墅庵,外有亭,为江南诸乡出入孔道。
  范家山 乡西2.5公里,海拔112米。南麓为孔墅岭,北麓有岙,建有岙涨水库。
  屏风岭 乡西北2.6公里屏风山间,海拔97米。东起妙林西庙,西达小港王家溪口。高97米。岭东南今称林家大山,西称大茅山。
  钟家岙 乡西北1.6公里四顾山东、牛埂岭西,有钟家岙村。
  牛埂岭 乡北1.5公里千亩岙水库南、钟家岙与镬盖山间。北接嘉门岭,南抵廿八房。民国时辟为镇大公路。
  镬盖山 乡北1.9公里,海拔29.8米,处千亩岙水库西缘。
  猫山 乡北1.9公里,海拔70.2米,处千亩岙水库南缘。山东南嘴濒临岩河,明时建有乌金碶,清废。
  鲤鱼山 乡东北2.3公里,海拔61.2米,孤山。北麓为算山村。
  三台山 乡西北2.5公里,海拔243米。东南麓为千亩岙水库西缘,镇大公路由此通过。
  千亩岙 乡北2公里马鞍山南麓石柱湾。南为猫山,西缘镬盖山,东为岙口,有邱李王村。岙在60年代建千亩岙水库。
  马鞍山 乡北2.7公里,海拔132.9米。山脊北属小港青峙,南麓为千亩岙水库,西界嘉门岭。
  齐家山 古名大渔山,明初建有烽堠。乡东北3.6公里,海拔91米。南麓有齐家村。民国《镇海县志》载:“上有台址呼炮台山。东濒海,其西南有齐、毛、贝诸姓村落。”自齐家山至算山间,70年代建为镇海石化总厂原油码头。
  碶头山 乡东北3.2公里,海拔35.6米。下有算山浦,清乾隆间建有算山碶。山麓东南今建北仑发电厂。西北侧有炮台山,海拔49米;明初建有烽堠。今统称算山。
  新碶镇
  下三山 即东山、中山、西山,镇北1.9公里。民国《镇海县志》载“三山在海口,西为三山浦,岩、泰河流出海之处”。1968年建成下三山大闸。闸西称西山,海拔26.6米;闸东称中山,海拔18.5米;东北呈岬角为东山,海拔17.9米。南原有康家山,再南有举子山(又作居子山)。今已夷平,其地统称下三山。
  北仑山 旧称轮山,在下三山北面海中,海拔19.9米。80年代初在此建北仑港导航塔,有栈桥通东山。(详见第三节岛、礁)
  小山 镇东南1.8公里沙湾山北,海拔49.4米,孤山。山麓西南有小山碶。
  塔峙乡
  饭锹山 又称万湫山。海拔48.6米。西南麓为乡政府驻地。山后岩洞广可居人,其旁林木丛茂。今北仑铁路在南麓通过,建有大碶火车站。大碶至新路岙和塔峙公路在西麓通过。
  五岭山 乡西南1.1公里新路岙口,海拔148米。北为狮子岩,再北山嘴有五岭。南有石塔山,海拔143.8米。进岙公路从山脚绕过。
  新路岙 亦名莘路岙,乡南。岙北起水库大坝,南至杨岙,越箭岭抵三山慈岙和鄞县天童等地,岙深12公里。民国《镇海县志》载:“新路岙,太白支脉自西南来,峰峦重叠,夹而成岙,盘溪之水流贯其中。”岙北段1959年建新路岙水库,岙内今尚有东岙、西岙、小岭脚、龙山、俞家、何家、张岙、盘岙、杨岙等自然村。
  龙角山 乡南5.65公里盘溪之左,海拔42.2米。岩尖耸立,形似龙角。民国《镇海县志》载:“在新路西岙之上,产茶绝佳。”山后有龙山村,旧有龙兴寺,今县新路林场设此。
  盘岙山 乡南8.5公里新路岙底。宝庆《四明志》载:“盘岙山,水绕太白山阴而出,凡三十六盘。”民国《镇海县志》载:“太白山脉趋东南又折而北,度箭岭分支西转,过安家岭起为是山。两大溪夹行,凡新路、东岙、塔屿、云岩诸山皆由此发脉。”山麓有盘岙村,东有安家岭通向城湾。
  张岙 古称蒋岙。乡南8公里,处盘岙北首600米。
  杨岙 乡南9.7公里,在盘岙南首1公里,系深山区。常年气温偏低,为全县降雨中心。村东南为茅岭,通三山慈岙,南为万宽岭,通慈峰,西南有竖岭,通天童岭。
  滴水岩 乡南9.8公里,处杨岙东1.1公里,海拔442.7米。南界三山慈岙,东连尖岭山、坟山,为深山区主峰。
  安家岭 乡东南8.6公里,海拔235.8米。西起张岙、盘岙,中接箭岭抵三山裘岙,往东北达城湾岙底。
  后山冈 乡南6.9公里,处蒋岙西北1公里,海拔505.2米。
  横山 亦称黄山。乡东南1.1公里,海拔123米。民国《镇海县志》载:“即横山头,自新路东岙仙人滩山脉北行抵此,亦呼为黄山头。”东北山嘴下有横山村。此山产杨梅甚佳。
  塔峙岙 处乡东南,岙口起横山头,向南分东岙、西岙,深3.4公里。西岙有山坑岭、青桐岭抵新路东岙村,有虎头岭达新路龙角山。东岙有虎岩岭通华岩寺,仙迹岭至城湾和鸽村。岙内建有青林、西岙、金家、东岙4个行政村。
  山坑岭 乡南3.2公里,海拔约150米。东起塔峙西岙青林村碾子跟,西抵新路东岙村。
  大峙山、小峙山 乡东南1.5公里塔峙岙口,海拔26米左右,相距120米。古代系岙外海屿,海舟出入凭此作航标,称塔屿山,后改称塔峙山。
  马鞍冈 乡南5.1公里,海拔339.2米西岙底上陇。冈东两峰并列,称老人山,海拔440米、438米。冈西有尖峰山,古称少鬟山,海拔402.8米。民国《镇海县志》载:“两山对峙,其上均有圆潭广二尺许,不溢不干,每见山顶云气,不日必雨,村人以此占验。”冈南陇有虎头岭。
  亭子山 乡南5.2公里,海拔501.6米。处塔峙西岙底上坡,为马鞍山之东冈,峰高似亭子状。东麓为城湾。
  云岩山 乡东南3.5公里,海拔244.7米。北麓岙底旧有华岩寺,建于唐广明元年,初名云岩,宋景定初改额华岩。
  虎岩岭 民国《镇海县志》作虎眼岭。乡东南2.5公里,海拔41.2米。西起塔峙东岙,东抵华岩寺水库里。
  仙走岭 古称仙迹岭。乡东南3.7公里,北起华岩寺,南抵城湾和鸽村陆家,海拔142米。据民国《镇海县志》载,岭麓有石一方作莲花形。
  大竹园 亦称轿顶山。乡东南4.8公里,海拔435.8米。东麓为城湾水库大坝,南麓为何家岙,北陇连枫树坪,西接马鞍冈。又称大冈顶,峰东坡称天倒岩。
  丁山 乡东2.3公里,海拔49.8米,孤山。北有丁山头村,南首隔田有马鞍山。
  牌门头山 乡东南2公里,海拔138米。东麓为小城湾岙,西即华岩寺水库坝下金家村,山北有牌门村。乾隆《镇海县志》载:“明里人石广,四输粟赈五邑饥,敕赐‘为国捐助’四大字牌,山因是名。”
  小城湾岙 乡东南2.6公里大城湾岙口西北侧。岙北有九门山,海拔65.7米。
  城湾 古称大城湾岙,岙口在乡东南3公里。北起小城湾村,南抵安家岭,深7公里余。东西皆山,中夹涧溪,即启霞溪。岙内有城东、城联、和鸽、城湾4行政村。岙底有启岙岭,通三山东岙;向西有安家岭达张岙、盘岙;和鸽陆家西有仙走岭达华岩寺。狮子头山脚下70年代初建城湾水库,岙底居民大部外迁。
  狮子头山 处网岙之南,西麓为城湾水库大坝,海拔366.8米。古称柏香岩,俗呼为啸天龙山,有岭称柏香。
  网岙 俗称马岙。乡东南4.5公里,为大城湾岙之支岙。山垄有瀑布数丈,称木耳龙潭。东有龙角尖山,海拔464.2米,山尖与霞浦镇界。
  启霞山 乡东南9公里,山间有启霞岭。民国《镇海县志》载:“南自箭岭与盘岙山分支,北度启霞岭,峰峦叠起,西为城湾,东为瑞岩,又北分列为鴷鹕、九峰诸山”。启霞岭北麓旧有佛岩禅寺,唐天复间建,有大佛岩、净瓶石、鹦哥山等胜迹。
  何家岙 乡东南5.5公里,系城湾支岙。岙今为城湾水库,居民迁水库外,称和鸽村。
  石沉落 乡东南8公里天王垴北,海拔389.1米。峰巅〓岩叠块,但低于天王垴百米,故名“石沉落”。西麓为城湾岙底。
  倪家弄山 乡东4公里,海拔205.2米。西麓岙口称倪家弄,山脊东界霞浦镇支夹岙,北有宁穿公路和北仑铁路通过,隔田有倪家山。
  鴷鹕岙山 乡东南4.2公里倪家弄西南,海拔188.2米。西麓为城湾岙口,东麓有鴷鹕岙,谐写吕胡岙。岙上为水坑山,海拔426.2米。
  霞浦镇
  林大山 古称灵鼍山,又名后海山。镇北2.5公里,海拔87.7米,孤山。原为海屿,山形似鼍,故称灵鼍,后人简写林大。民国《镇海县志》载:“山有小岭,岭下有笔架岩、井石壁,山巅有仙人迹诸胜。”其北明时尚为滩涂,南峰大尖冈在明初建有烽堠。今北麓山已削平五分之三建为北仑港矿石堆场,再北为码头区;西麓建有北仑铁路车站。
  蛇山 又名蛇头山,亦称沙湾山。镇西北3公里,海拔80.9米,孤山。南麓古有通山碶,为千丈塘之尽头,建于明;东麓为方戴村,北嘴称沙湾。
  支家岙山 镇西南3.1公里。岙口旧有李氏坟庄,岙西侧倪家弄为塔峙乡界。
  石灰岙 原称日晖岙。镇西南2.3公里支家岙东。民国《镇海县志》载:“在排阵岭东,山形高耸,中有石门,溪水至此发声雄壮,上有龙潭,天久旱晓见此岙出雾,不三日必雨。”岙北有上山下周村,旧有彭城庙,祀宋李刚、李闻兄弟,因灭海寇战死于布阵岭。
  九峰山 镇西南4.5公里,海拔497.4米。北起石灰岙上,南至瑞岩寺后,有九峰并立,横衍3公里许。北麓陈华铺一带地统称九峰,东麓有洪岙、上傅两行政村,山脊南界柴桥、紫石,西界塔峙。
  饭甑山 雅称万金山。镇西南3.3公里,海拔335.2米。北麓为石灰岙,东麓即上傅村。
  象头山 镇西南1.8公里,海拔26.5米,孤山。北麓隔河为象头张村。
  大样山 镇南3.6公里,海拔229.7米。北麓为上傅岙,东麓有乌石岭,岭南为王家坪洋,属柴桥镇上史村。
  马腰冈 镇南2.7公里,海拔90.5米。南陇为乌石岭,东北麓为大岙,西为上傅。
  照山冈 镇南2.2公里,上傅之东,海拔102.2米。南连马腰冈,东为杨木村,西麓大岙,今建为水库,北嘴有吴家岭,接康家山。
  康家山 镇南1.1公里,海拔45.5米。其南陇称东砂下,海拔48米,山嘴有吴家岭;北麓隔田有老鼠山,西麓为戴家村。
  茶漕山 一名龟山。镇东北1.2公里,海拔28米。西麓为下张村,南麓原有茶漕岭,后辟为宁穿公路,山巅古时建有烽堠。
  茶家山 原称蛇蛟山。镇东北1公里,海拔23米,孤山。东麓为下张村,北麓山湾古称宣夹岙。
  冈头山 一名虎山,镇东北1.5公里,海拔40.8米。
  秧子山 镇东北2.2公里冈头山东北,海拔14.2米,孤山。
  毛礁 原名茅礁。镇北4.5公里,原在丁家浦西海中,建北仑港码头后,削平为塘基。礁北侧有10万吨级深水码头。
  柴桥镇
  长山冈 一名龙山。镇西北2.2公里,海拔72米。北起霞浦镇东茶漕岭,形似游龙,向东南至洞桥头,长2公里余。西有山下张村,东有烂田汪、施隘周、楼下张等村,南旧有湖东庙,庙后沿山麓大道自洞桥至霞浦。乾隆《镇海县志》载:山脊有仙人几,下有龙潭深广数尺,泉自石罅流出,甘洁异常,久旱不涸。
  乌岩山 镇西南5.4公里,海拔323.2米。西连九峰山,东麓岙下建有乌岩下水库,坝外为洪岙村。
  观山 镇西南4.9公里乌岩山东陇,海拔163.2米,为洪岙座山。北麓系乌岩下水库,南即洪岙底,有瑞岩大岭,旧称锁云岭,抵瑞岩寺林场。
  雷鼓山 古名蝣蛄山。镇北2.8公里,海拔21米,形如蝣蛄。北麓古有蝣蛄碶,为永丰塘东端。
  磨湾山 镇北2.3公里,海拔50.1米,孤山。西麓隔田有西关山。
  西关山 又称后山。镇北2公里山门村后,海拔57.8米。东侧有东关山,断垄有坦途,称东关,或呼东山门,西麓称西关,或称西山门。
  炮台冈 镇东北2.3公里,海拔94.6米,为穿山座山。西北陇称将军山,海拔81米,其西山嘴为东关;山东陇伸至黄峙港,北麓呈大山湾,因称大湾。
  穿山 又名碶闸山,镇东北2.7公里穿山碶头北侧,为炮台冈东南陇部分。宋宝庆《四明志》载宋庆历七年王安石任鄞令时凿山筑碶,因称穿山。
  横山 镇东北1.5公里,海拔57.1米。北起舞岭连接穿山,西南至石澜桥北堍,山势东西横向。岭在1933年辟为宁穿公路。前麓为河南顾村,穿山至柴桥公路在此通过。
  正笔山 俗名饭甑山。镇北0.9公里,海拔30米,孤山。处石澜桥南堍,山巅旧有文昌阁,壁有孔子刻像,匾额书“正笔”,取“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之意。东麓旧有芦江书院,一名观澜书院,今建有柴桥砖瓦厂和江南油厂。
  睡龙山 亦名卧龙山。镇东北3.6公里后所城北门岭东,海拔72.9米。民国《镇海县志》载:“明初环筑所城于此山上下,嗣拨后所兵驻防城中,改名后所城。清康熙间朝使嫌城太旷,移建城于山下平原,遂失防守之险矣。”
  北门岭 古称安澜岭。镇东北3.4公里,起穿山道头,至后所城北门。60年代辟为柴郭公路。
  护城山 俗呼炮台冈。镇东北2.9公里,海拔110.8米。东至北门岭连睡龙山,东南麓呈岙状为后所城,巅旧有烽堠。
  慧寂寺岭 又名玄岭,亦称寺山岭。镇东北2.7公里明慧山与白虎山之间。北起穿山,南抵后所仲家,南麓旧有慧寂寺,建于梁贞明年间。今岭跟建为水库。
  白虎山 镇东北2.4公里,,海拔110.4米。东至慧寂寺岭连护城山,北麓为穿山村,南有山径自西向东至仲家。
  庙岭 镇东1.3公里蛇山间,海拔24.5米。西起芦江村,往东经仲家抵后所城,东麓旧有妙桥庙。
  黄土岭 镇东南2.2公里庙岭之南,海拔46.2米。西起芦江村庙桥山,东抵杨沙溪。
  狮子山 镇东北4.5公里后所东面,海拔134米。山脊东为白峰小门,下有樟岙水库;东陇为沙岭山,濒穿山港。
  吉祥岙 旧名李衙岙,镇东4.2公里后所东南,昔有吉祥庙。岙深约1公里,今建吉祥岙水库,岙口称董家湾,后所杨梅以此山产最佳。
  南山 镇东3.6公里后所城南,海拔116.1米。
  王仙岙 镇东北3.4公里后所西南。东为南山,西毗黄花岙,岙内今建工厂。
  黄花岙 镇东南3.5公里王仙岙南、钟灵山西北麓。
  钟灵山 一名中岭山。镇东南4公里,海拔162米。西北麓为吉祥岙、黄花岙,西为沙溪村,东麓为白峰小门中岭脚,有中岭横贯。
  崔西岙 镇东南3.2公里沙溪村之南。
  紫石乡
  瑞岩山 乡西南4.5公里,主峰海拔502.9米。据宝庆《四明志》载,山有十二峰,大中祥符五年有芝草生于青松峰下,因称瑞岩,亦名灵芝山。山麓旧有瑞岩禅寺,始建于唐景福二年。50年代瑞岩山建为镇海县林场,80年代后期改为国家森林公园。山东麓60年代初建成瑞岩寺水库,有公路直达寺院旧址。
  天王垴 乡西南5公里,为瑞岩山南峰,海拔480.1米。其巅称老洋冈,冈北有石沉落,连九峰山。东北麓为瑞岩林场,南麓为三山球岙,西北麓为塔峙大城湾,处三乡交界。
  瑞岩岭 又名锁云岭。乡西2.9公里,海拔132.5米。南起瑞岩寺东镇海县林杨,北经山巅锁云亭,达柴桥洪岙村。
  云雩山 乡西1.7公里瑞岩岭东陇、河头村北,海拔191.5米。南陇称虎岩岙,处瑞岩水库大坝北侧。南麓旧有云雩三公庙,建于宋,后以庙名山。
  母岭 谐称鳗岭。乡西1.4公里云雩山东北陇,海拔53米。东起陈打鼓岙,西抵洪岙。
  陈打鼓岙 乡西1公里母岭东麓,有村称上陈家。
  茅公岭 一名茅家岭。乡西北1.3公里母岭东北,海拔44米。东起雁宕岙,西抵洪岙官山头。
  馒头山 乡西北1.5公里茅家岭北陇,海拔71米。山脊东为高村,西界柴桥洪溪。主峰东南陇称横山,海拔41米;东北陇称谢家畔,海拔32米。
  照山 乡西南2.4公里瑞岩山岙口、岭下村左首,海拔134米。今北麓为瑞岩水库大坝。
  狮子山 乡西南4.1公里,海拔291.8米。南坡有狮子岩,山间有狮子岭,海拔204米,北起岭下村,西南达三山东岙。巅有静岚亭,为两乡交界。
  印家岙 乡南3公里,即凉帽山,山顶尖如帽。山腰有石室可容百数十人,呼为洞口岩。左即照天龙,右为花冈山东麓。
  鹤山 乡南2.5公里,海拔244米。北为蛇肚岭,柴桥—三山公路沿东麓通过。
  蛇肚岭 乡南2公里印家岙北,处筲箕秃与鹤山间,海拔108米。北起河头村山下,东南抵王家麓西山。
  红星岭 原名石家岭。乡南1.8公里唐家岙与采山冈间。北起虎柜山跟,南抵王家麓村,为柴桥通昆亭要道,60年代辟为柴桥—三山公路。
  采山冈 乡东南1.6公里,海拔148.2米。西麓为石家岭,东南为王家麓水库,北连虎柜山。
  梨园山 乡东南1.7公里石家岭东北。西连小横山,东连采山冈。
  虎柜山 俗呼火柜山。乡东南1公里朱家漕村东,海拔72米。南连采山冈,东麓为上下龙泉,北有麟角湾,其上称胡家山,海拔31.8米。
  钟家山 乡东北2.6公里,海拔71米。东连谢家山,南陇称碾子山,西麓有前郑村,北为柴桥水芹村。
  谢家山 乡东北2.9公里,海拔62.8米。西连钟家山,东接后吉岙村,中有杨白岭。
  杨白岭 乡东北3.2公里谢家山东陇。北通水芹前黄,南抵大溟。
  五峰山 亦称老鹰山。乡东北3.5公里双石人山西北陇,海拔199.4米。山脊东北为杨沙溪、崔西岙,西麓有后吉岙,西北连谢家山,有杨白岭;北陇有山径自水芹前黄通崔西岙。
  紫石山 乡东北2.6公里大溟村东首,海拔74.5米,以石色得名。
  漏水岩 乡东3.9公里双石人山西北,海拔372米。北为柴桥镇崔西岙,东连上阳乡后焦山,系三乡交界。
  双石人山 乡东4.3公里,海拔486.8米。北连漏水岩,巅为紫石、上阳交界。乾隆《镇海县志》载:“五峰山之第一山,两岩并峙如人状。当天朗气爽时,晴岚横截山脊,石人变幻多端;若云雾遮蔽,必有大雨。农人于此占晴雨焉。”1955年建有双石人村。
  小岭 乡东3.3公里双石人山西南陇,海拔297米。西北起自甘溪桥,另一路杨沙溪,往东南翻越双石人山北侧,抵上阳乡头村。
  高岭 乡东南3.6公里福泉山和双石人山间,海拔284.9米。西北起下龙泉,东南抵上阳太平岙。
  福泉山 乡东南4公里,海拔481.8米。山巅为紫石、昆亭、上阳交界。因其山形若覆舟,古名覆船山,后谐作福泉。
  三山乡
  慈峰山 又名慈岙山,乡西3.2公里,海拔284.1米。宝庆《四明志》载:“耆老相传左慈尝隐于此,故以为名。”乾隆《镇海县志》载岙有上岙、下岙之分。今岙东起林家垫村,旧有上茅山庙、下梨园殿,今建为梨园殿水库,往西北经上周岙口、慈隐亭,上北坡达茅岭,越北至新路杨岙,续往西上大岭接天童岭,抵鄞县天童、小白。岙深3公里许。
  林师岙 乡西2.5公里,处樟树岭西北、慈岙口外。起海口店,向北深约2公里处为慈东村。
  上周岙 乡西4.2公里,系慈岙支岙,海拔260米。岙底有岭,南抵合岙东坑山。
  清明尖 乡西3.8公里,海拔304.1米。其峰尖耸,四望清明,故名;又以其山高峻,虽野猫亦将滚〓而下,俗又称“野猫〓”。山西至上周岙岭,东北麓为慈岙口,有林家垫、月里蟠桃,横桥头等村;南麓有岙,建有宣化水库。
  桥顶山 乡西南4.5公里上周岙岭东南陇,海拔477.7米,系大山主峰。峰北称马面山,海拔463.6米;东称白岩山,海拔457.6米,下有仙人洞;偏南为南大山,海拔404米。山脊西南属鄞县合岙乡,东北麓为海口。
  庙山 乡西南4公里南大山东南陇,海拔245.6米。北麓为海口山下周,旧有海口庙;东陇山嘴称小洋山,海拔100.5米;山脊西南为鄞县合岙。
  球岙又名裘岙。乡西北3.2公里,岙口有球山,海拔83.1米。山形似球,与狮子岩对望。岙底向西有尖岭,通往新路蒋岙;东侧支岙底有溪岙岭,旧名启霞岭,往北抵大城湾八大坑。
  坟山 乡西北3.6公里,海拔390.7米,为球岙背山。山体向东南横衍,有独垄坑、张家山、九天岙山、峰尖山。东北为东岙,西为林师岙。
  独垄坑 乡西北2.8公里。海拔394.5米。北连坟山,南为张家山。
  张家山 乡西北2.4公里九天岙山北,海拔348.1米。西麓为林师岙底水库,东为新凉亭。
  九天岙山 乡西北2.2公里,海拔290.2米。北连张家山,南至峰尖山,东为九天岙,西为林师岙。
  樟树岭 乡西1.7公里峰尖山南坡,海拔123.6米。东起三山俞家,西抵海口慈东、慈丰村,巅有景仰亭。据传岭东坡昔有白蛇潭,为明里人柯烋射白蛇处,植有碑记。
  垛柱岭 又名打捶岭。乡西南1.5公里樟树岭南。东起三山,西达海口上横,海拔114.9米。
  岙底坑冈 乡南1.7公里垛柱岭南,海拔158.1米。东有大岙岭连豹山,其下为大岙、小岙。
  大岙 乡南1.6公里,处垛柱岭南、塘山冈(豹山)与岙底坑冈之间。岙后有大岙岭通往三山,海拔87.3米。西侧有小岙,山径通海口。两岙俱面海。
  爬山冈 乡西南2.5公里岙底冈南,海拔139.1米。南滨大海,西北为海陆村,北有山径通小岙。
  狮子岭 乡北3.7公里狮子山间。旧时为三山、海口通柴桥要道。
  花交岙 原名唤鸠岙。乡北3公里狮子岭南麓。
  大树山 乡北3.7公里,海拔282米。北连黄捣臼岙山,界紫石乡,东麓为狮子岭跟,西有畈岙水库,南为东岙村。
  东岙 乡北2.4公里狮子岭南大树山下。西为球岙。有里方堂、程乐家、下顾等自然村。
  五鹤山 乡北2公里东岙以南,海拔246米。其西麓旧称三山上岙。
  三山 在三山乡政府驻地周围,为凤凰、虎、豹三座山之统称。凤凰山处凤山村,海拔130.2米;虎山处合宅村,海拔108.4米;豹山又名塘山,处合宅村西,海拔137米。
  烂田头冈 乡东1.2公里,海拔318.1米。东为龙潭岙,南连龙头山,西有凤凰山、虎山。
  龙潭岙 乡东南2.1公里。岙东为羊山,海拔292.2米,山脊与昆亭界;西为龙头山,海拔206.1米。岙深约2公里,底坡有龙潭,俗呼岩头老龙。岙内70年代初建红山水库。
  东盘山 乡东北3.3公里大岙垴东南,海拔541.4米。北首扫箕塔海拔549.8米。
  洋沙山 乡东南5公里,原为岛屿,处梅山港西口海域,海拔69.2米。60年代海涂围垦后,辟建三山盐场。
  昆亭乡
  昆亭岭 俗呼昆亭大岭。乡北1.6公里,海拔136.2米。北起紫石王家麓接红星岭,南抵昆亭村,巅为两乡交界,上有昆亭,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亭柱镌联云:高峰常带烟霞古,荒径重开气象新。亭侧古有屯兵关隘。60年代辟为柴桥—三山公路。
  炮台冈 又称扁担跷。乡西北1.9公里,海拔465.8米。北为紫石印夹岙,东南为上车门村,山巅古筑有烽堠。
  狮子岩 乡西北1.4公里炮台冈东、昆亭岭西南,海拔286米。
  大岙垴 乡西北2.7公里,海拔543.6米。山体高大,居各大岙之巅。峰尖北属紫石乡,西为三山乡,东南属昆亭乡。
  凤凰山 乡西南1.9公里东盘山南,海拔371.2米。山脊西为三山龙潭岙,南为西岙。
  昆亭山 昆亭村西南仙人肚脐南陇。旧有昆山、亭山之分,系同一山体。昆山,亦称烟墩山,乡南1.6公里,海拔35米。亭山,乡南2公里,柴桥—三山公路自山后通过。
  将军山 乡北1.3公里昆亭岭东侧,海拔223.9米。西麓建有孙家畔水库,南麓为李家,北界紫石乡。
  圣山 乡北侧,海拔106米。南麓旧有圣山庙,西麓原有岭,今柴桥—三山公路绕山而过,西南设有汽车站、乡政府及工厂等。
  白岩冈山 俗称真武山。乡西1.3公里昆亭上车门西南侧,海拔434米。
  独峙山 又名大旗山。乡东南1公里昆亭村东南侧,平地突起,海拔196.4米,为昆亭屏山。西南麓旧有镇海庙,称下庙,今建为昆亭盐场。
  大岩冈 俗称戍山。乡东1.5公里福泉山南陇,海拔246.4米,后有扁担跷,西麓为吴家。
  东岙 乡东南1.8公里独峙山与银銮山间,居昆亭东。旧有东岙山烽堠。
  柏香庵山 又称台基垴。乡东1.7公里,海拔374米。西麓为东岙,南有小岭,东南为干岙底,有石门水库。山南麓有铅锌矿,清咸丰年间曾有外人投资开采。
  小岭墩 乡东南1.7公里柏香庵山南与银銮山间。有山径西起昆亭村,东达干岙,海拔89.2米。
  银銮山 乡东南2公里,海拔212米,前濒梅山港,下有小干岙,西麓东岙,东麓干岙,北为小岭墩。
  干岙 原称菅岙。乡东南2.6公里银銮山东,面朝梅山港。岙底石关门,今建为水库,东界上阳童家岙。岙间菅草丛生。
  上阳乡
  枫棚大山 又名五峰山。乡北4公里后焦山东,海拔413.8米。北坡为毓秀山,界白峰乡;东陇为炮台冈,海拔256米。冈下为枫棚岭,东南麓有上枫棚、下枫棚村。
  枫棚岭 乡北4.4公里炮台冈东陇。北起白峰小门叶家,称枫棚岭下;往南至上阳乡勤丰村,称上枫棚。巅为两乡交界,建有爱座亭。
  后焦山 原称后照山。乡北3.9公里㢀头村后、中岭南,海拔477.1米。西北界白峰乡、柴桥镇。主峰又称天井峰,巅有龙潭。
  王老岙 乡北2.8公里,在五峰山下、下枫棚村南。
  天打岩 乡西北3公里,处福泉山南、太平岙底上,海拔176米。据民国《镇海县志》载:“在㢀头太平岙,相传岩石为雷轰击而裂,故名。”
  凤凰山 一名凤山。乡北1.4公里㢀头村南,海拔99.7米。白峰至上阳公路沿东麓通过。南麓为太平岙村。
  太平岙 乡西北1公里。岙东自凤凰山口,西至黄龙坑,今为黄龙坑水库。水库上侧下大滩,建有上阳茶场。岙内有岙口、大园、太平、岙底诸自然村。岙口在明初置有巡检司城,遗迹犹存。
  荫山 乡西2.4公里太平岙南,海拔395.8米。其东为狮子山。
  狮子山 乡政府后山,海拔148.5米。北麓为太平岙口,东为道头。
  狮后坑 乡西1.4公里狮子山后,海拔313.3米。东南为道头村,旧有乌礁庙,今为上阳乡政府驻地,乡经济中心。据民国《镇海县志》载:下有㢀头营汛屋,亦呼狮子山,在福泉山之东。其山南为虾㢀,北为太平岙,东为上王,营屋久圮,遗址尚存,汛弁于宣统初年裁撤。
  乱石棚 乡西南2公里,海拔215.5米。西南麓有坑,山南陇称杂树山,海拔131.8米。
  虾㢀山 乡西南2.9公里虾㢀村西,海拔228米。北连荫山、狮子冈,西接西坑斗、高峙冈,与昆亭乡交界。旧建虾㢀台。上有钓岩、龙潭。延祐《四明志》称为“钓岩圣井”。
  童家岙 乡西南3.3公里虾㢀山南麓。北为虾㢀村,西南界昆亭干岙。
  龙爪峧 乾隆《镇海县志》作龙爪岭。乡北3.8公里枫棚岭南麓。峧东有坡,上阳公路径通峧前。
  东大山 一名花岩冈。乡东北4公里,海拔406米。山巅东属郭巨,西南为上阳,西北属白峰。民国《镇海县志》载:“东与箬雷山(日头山)接,山巅岩石苍白,亦名花岩山;其山阴有龙潭,山之南即马婆村。”
  戴家岙 乡东北2.4公里日头山西麓,旧有万年寺。
  焦山 原名照山,古名铁炉山。乡北2.2公里。南为焦山村。据乾隆《镇海县志》载,山之旁原有驿铺遗址。
  马盘岭 旧名马婆岭。乡东北2.4公里花岩冈西南,海拔98米。西起焦山下,东抵马盘村。
  青龙山 乡东北1.8公里㢀头岙口左侧,海拔168米。北连马盘岭,南接白象山。
  白象山 乡东北1.7公里,海拔172.5米。北连青龙山,南为钟家湾,东即马盘岙,西有下湾。
  钟家湾 乡西1.1公里白象山南麓山湾。湾外有钟家塘。
  马盘岙 原称马婆岙。乡西2.4公里花岩冈山西南麓。岙内有外马盘、里马盘等自然村。有刺坑岭通往㢀头焦山。
  驼山 乡东北3.9公里日头山东,海拔268米。山脊东界郭巨镇,南坡有马盘岭,西南起马盘村,东北抵紫微岙,海拔190米。
  龙王宫山 乡东北3.6公里,海拔250米驼山南陇。
  朱家岙 乡东3.6公里龙王宫山南麓,相传有朱姓始居。
  碶头墩 乡东2.7公里,海拔140.1米。南麓建有碶闸。
  凉亭山 又名眉峙山。乡南1.2公里,海拔19.1米。民国《镇海县志》载:“在上王道头,五峰山发脉至狮子山,过峡海口突起形似覆眉,故名。沿江筑㢀塘田俱赖此山作塘脚造碶。山脚有亭今呼为亭子山。”今山南建有抵梅山轮渡,北有汽车站、啤酒厂等建筑,东麓为新开大浦,筑有五孔大碶。
  白峰乡
  沙柱峧 乡西2.9公里狮子山东陇。峧后有沙岭,今辟为柴郭公路。岭东山嘴称沙岭山,近海口,建有军用码头。
  峙山 乾隆《镇海县志》作门市山。乡西2.4公里,海拔21米。孤山,独峙于小门岙口。东麓地称市门头,南麓为郑家。
  小门山 原作小亹山,又名黄冠山。乡西2.5公里,海拔32.8米,横贯小门岙口,故名。西北有庄岙山,其岙曰庄岙,今建为水库;东有燕窠山,海拔44.1米;下有燕窠村;南麓有岙,旧有宁国寺,建于明万历年间,今为小门小学。
  后山冈 乾隆《镇海县志》作窑冈山,俗呼炮台冈。乡西南2.8公里,处小门岙底徐家后,海拔128.2米。山巅古建有烽堠。东北连燕窠山,西为后所吉祥岙水库。
  中岭山 乾隆《镇海县志》作钟灵山。乡西南4公里,海拔162米。南腰有中岭,海拔104.8米,东起小门中岭脚村,往西抵柴桥沙溪庙横头。巅有中岭亭,为两乡交界。
  采山垴 古名南蔡山。乡西南4.3公里中岭南,海拔194米,小门岙起于此山北麓,为小门之主山。岙向北延伸至海口,深约4公里。
  毓秀山 乡西南3.9公里采山垴东陇中岭脚南,海拔159米。北与钟灵山相呼应。民国《镇海县志》载:“一名谷冲山,在蔡山中麓,宛似文笔插于云中。”
  里塔山 今称炮台冈。乡西南3.6公里枫棚岭西,海拔256米。解放初在此山巅筑营房。北麓为小门岙底胡家,山脊南属上阳乡,其下为上枫棚村。
  分水岭 乡西南2.4公里枫棚岭北、里塔山与外塔山间。西北起小门枫棚岭下,南抵山防谢家。
  门前山 乡西南2.4公里分水岭南,海拔67米。小门岙至此转向北出海口,犹如岙门。东连乌龟山,海拔103米;北有坑,其山名青坑山。
  外塔山 乡西南1.6公里,海拔256米。因山顶巨石重叠似塔,且分水岭以南有里塔山,故名。东陇为庵山冈,西为青坑山,北麓有外岩门、大岙。
  沃家大山 乡西1.8公里,海拔133.2米。西麓为小门沃家,山巅东陇称里岩门,其门坑向北抵里岙;南接青坑山,北连屺峙山。
  屺峙山 又名秃鳗山。乡西1.8公里,海拔122.7米。古为海屿露岩而成。东北麓为屺峙村,柴郭公路经此,路北侧为葛家湾小山,海拔17米。西麓为小门市门头,南连沃家大山。
  雉鸡山 乡西北1.4公里,海拔32.1米,孤山。处葛家湾山东北,为百丈塘尽处。
  下林山 别名牛头山。乡西0.6公里,海拔60.2米,孤山。东麓呈湾为下林村。
  遮山 又名鲤鱼山。海拔26.8米,孤山。东南隔田有门朝山,又名兔山,海拔30.2米。
  蒋家岙 乡西南0.9公里外塔山东北麓。岙南为庵山冈山。
  庵山冈山 乡西南1.4公里,海拔168米。山南麓旧有兆嘉庵。东陇称兆嘉庵后山,下为竺家坑,60年代初建为水库。
  虎山 乡南1.5公里,海拔106米。北陇山嘴又称蛇嘴头,西为竺家坑水库,上阳公路沿东南山麓通过。
  择树岭 又名择木岭。乡南2.4公里马腰冈与西边山间,海拔39米。岭西北起山防(傍)村,接分水岭,东南抵门浦野毛(茅)张。
  张浦山 乾隆《镇海县志》作张捕山。乡东北1.1公里,海拔39.8米。西麓为白峰河出海处,建有枫城碶。碶西今建有往舟山汽车轮渡码头。
  沿亭湾 古名雁停湾,又称延定湾。乡东北1.4公里,处仑江(牛轭江)东北端,与外峙岛隔江相望,海拔50米。西南北三面呈山湾,湾处海滨,为宿雁之处,故名。西麓有宋时白峰巡检司城遗迹。
  司前岙 乡东0.8公里,处张浦山与炮台冈间、白峰巡检司城之前,今为司前村。
  炮台冈 乡东1.3公里,海拔108米。山巅东沿牛轭江,北麓为沿亭湾,西南为大岙,有岭通华峙,今辟为柴郭公路。山巅古代置有烽堠。
  大岙 乡东南1.4公里炮台冈山南麓与王家山间。岙间有大岙岭,东南至仰岛湾,今辟为柴郭公路。
  王家山 乡西南1公里,海拔60.2米。北麓为大岙,有岭连炮台山。西北有官前村,隔田为门朝山。
  仰岛湾 乡西南2.2公里。西有仰岛湾山,海拔51米。湾处大潭冈与裕蒙岙间。民国《镇海县志》载作仰倒湾山,有岭。湾底称庵坑,有李家、岙里村。滨江处解放前设有鱼、猪、杂行等。
  仑冈大山 乡东2.6公里,海拔125.5米。西北为岙里、大众里村,下为仑江,今名牛轭江。北麓曰墩石岩,岩旁为老碶头。东麓属郭巨镇华峙村,柴郭公路盘山而过。
  裕夹岙 乡西南2.6公里仰岛湾北侧。岙口濒牛轭江。
  于家岭 又名官庄岭。乡西南2.5公里大潭冈与官庄大墩间,海拔84米。北起官庄王家,东达郭巨火弄李家。
  官庄大墩 乡西南2.4公里,海拔138.5米。墩东为于家岭,西为剑岭,北为官庄胡家。
  剑岭 乡西南2.5公里,海拔88米。北起门浦隔山王家,南抵郭巨剑岭岙。
  乱石坑山 乡南2.7公里剑岭与大涂岭间,海拔159.8米。西为门浦村,西北有新家岙。
  大涂岭山 乡南3.1公里,海拔93米。山间有大涂岭,西北起自门浦,南抵郭巨岭下村。
  青龙山 乡南2.6公里大涂岭下凤山垴北嘴。西麓有岙即野毛张村。
  箬雷山 又称日头山。乡南3.8公里东大山北坡,海拔306米。山巅南界上阳乡,北为野毛张村,东为大涂岭跟。绝顶处旧有箬雷台。据宝庆《四明志》载,北麓有真修讲寺,唐大顺三年置,原额报恩,宋治平六年改名。
  郭巨镇
  碶头山 镇西北3.3公里,海拔94米。东麓旧有老碶,山脊西属白峰轮江村,北麓有巨石耸峙,称墩石岩;东南麓有岙,为华峙老胡家。今柴郭公路绕经山麓。
  霞峙岭 又称华峙岭。镇西北2公里尖峰山南、霞峙山间。北起华峙,南抵郭巨,曾建霞峙乡多年;岭东又称华峙,故有别名。岭巅北侧古有司城。明《宁波府简要志》载:“霞屿巡检司城,在旧海内西寨,周围一百四十丈,洪武初筑,南开一门,上建谯楼,旧名峙头,正统十三年改今名。”今城廓犹存。岭东北麓建华峙水库。岭在60年代改为柴郭公路。
  庵坑岭 镇西北2.4公里霞峙山南侧。北起白峰仰岛湾,东南接霞峙岭脚,海拔108米。岭南麓坑内旧有静山庵。
  大涂岭 镇西3.2公里。西北起白峰门浦,东抵岭下村,海拔93米。东麓岙外地称大涂,为古代海涂,外有大涂塘。
  紫微岙 镇西2.5公里。岙底有马婆岭,南抵上阳马盘村。岙口1957年建紫微岙水库,居民多迁岙门口。
  驼山 镇西南3.3公里马婆岭西北,海拔268米。东北麓为紫微岙,又名紫微岙大山。
  上庞杨岙 镇西1.5公里紫微岙水库东南。岙南0.8公里处有下庞杨岙,处大涂塘上。
  方门 其山称方门冈。镇西南3.3公里炮台冈南,海拔113.4米。西连长坑会头山,界上阳朱家岙,东连官山,面朝梅山港,其岙称方门。
  官山岭 镇西南2.5公里。东北起大涂塘处新碶头,西达上阳,高40米,为郭巨通上阳、梅山要道。岭南称官山头,海拔87.6米。东麓为新碶头,80年代初建有码头,与公路相衔接,为往六横诸岛枢纽。沿岭跟建有工厂,与西门外相连。
  张西岙 镇北3.5公里总台山北陇,属华峙村,岙面北朝海。
  谢家岙 镇北3.4公里。岙东为老鹰嘴山,海拔108米,界厚墩村;西谢家岙山,海拔162米。岙里有梅家、七角屋、厂里等自然村,今称五星村。
  东岙 镇北2.3公里总台山西北麓、华峙岙东首。
  总台山 又名三塔山。镇北1.7公里郭巨城北,海拔309.2米。山巅在明时建有烽堠,清时升为总台。民国《镇海县志》载:“设旗军以瞭望声息,昼烟夜火,互相接应。若郭巨之三塔山,舟山之朱家尖矗峙最高,所望独远,故设总台。”
  云隐庵冈 亦名杨家山。镇北1.6公里总台山西陇,海拔233米。
  狗湾山 古称湾山。镇西1.5公里西门外老鹰嘴冈西麓。湾内旧有甘露寺,建于明万历三十年。解放后建有淀粉厂、砖瓦厂。
  竺岭山 镇西1.7公里,海拔36米。东陇称马头冈,海拔58米;冈北麓为大坑岙,山南为狗湾,柴郭公路绕经山麓。
  小涂岙 镇北0.7公里北门外。岙底有岭抵炮台冈和杨家山,通华峙。
  枕山 镇西北侧,海拔85.2米。西北山麓旧有云衢书院。
  凤凰山 镇西南侧,海拔91米。山麓旧有凤山庙,南麓称老碶头。原为郭巨所城之倚山,今山四周均建为集镇居屋。
  旗山 镇东南侧,海拔17米。
  鼓山 今名锣鼓山,镇南侧,处旗山南。南麓有小斗门塘。
  台岙 镇东1公里总台山东南麓。岙口东临东山,山巅古有炮台。东山北有双岙岭通双岙。
  鲤鱼山 镇东0.8公里台岙东,海拔53米。北陇称狗山,海拔67米。中有山径,下为台岙下峧。狗山西北为官路弄村。
  东山 镇东1.5公里台岙东,海拔101米。山巅明初筑有烽堠。南坡呈岬角入海,称碧澜嘴,海拔32米,可供渔舟停泊避风。
  厚墩岙 镇东北3.2公里,东处竹湾山嘴,西为短沙湾。岙底东有三塔岭,高166米,抵盛岙;中有青坑岭,海拔约170米,达双岙;西有厚墩岭,海拔约150米,至官路弄、台岙。
  三塔山 镇东北2.9公里青坑岭东,海拔234米。
  老象冈山 镇东北2.6公里厚墩岭与青坑岭间,海拔268米。
  双岙 镇东2.2公里,大、小两岙同谷。西有双岙岭经台岙至郭巨,北有青坑岭抵后墩,东有迷磨岭抵盛岙。岙口外有双岙塘,今建有公路。
  迷磨岭 俗称迷马岭,又名双岙岭。镇东3公里,西起大岙里,东至盛岙太和里,高约160米。
  狮子山 镇东2公里双岙口,海拔27米。东侧隔田有乌龟山,海拔21米。
  峙头乡
  竹湾 在峙北。乡西2.8公里花船冈北麓,为竹湾村。朝北面海,西为馒头山与郭巨厚墩村界,海拔95.2米;山北陇称竹湾山嘴,伸入海;后有竹湾岭,今辟为公路;湾东为花船山。
  花船山 在峙北。乡西2.4公里,海拔155.8米。南坡有花船岭,西抵竹湾。岭南侧有峰曰花船冈,海拔301.2米。东北麓有花船岙,今为花船村。
  炮台冈 在峙北。乡西南2.2公里,海拔314.7米。东麓为上宅外岙,南麓为盛岙,西连花船冈,北为花船村。
  上宅岭 乡西南2.3公里炮台冈与凤凰山间。北起上宅里岙,西南抵盛岙岭后,海拔140米。
  上宅 在峙北,乡西1.2公里花船岙与中宅间。朝北面海,有贺家、外岙、里岙等自然村。岙西有上宅里岭通花船岙。
  东山 在峙北,乡西0.8公里上宅村东,海拔152.9米。其西坡亦称西山。
  插牛坑 在峙北,乡西南1.2公里,海拔216.9米。北为中宅岙,东有中宅岭,南为新螺岙。
  中宅山 在峙北,乡东南侧,海拔214米。西北为中宅村,峙头乡政府驻地。旧有天后宫,又名宫山。
  中宅岭 乡南1.2公里插牛坑与天万山间。北起中宅峧里,南抵柳树田,海拔约150米。
  沙湾山 一名下宅山,嘉靖《定海县志》作下泽山。在峙北,乡东北1公里,海拔66米。西为沙湾村,北濒海,呈岬角入海,称公鹅嘴。南有天凡山,海拔202.2米,两山间有沙湾岭通小黄石门。
  小黄石门 在峙北,乡东北1.5公里,海拔25米。山间有小黄石门岭,抵大黄石门。
  大黄石门 又称石门头。在峙北,乡东北1.9公里大坑山北麓,海拔236米。北麓为岙,有岙里、大黄石门、王家诸自然村;东北坡有大黄石门岭抵半月浦,岙底有洋涨岭抵峙南洋涨村。
  半月浦山 在峙北,乡东北3公里大黄石门岭东与长浦间,海拔68.2米。中有岭,北为长柄嘴。
  长柄嘴山 在峙北,乡东北3.2公里峙头嘴北缘,海拔21米。山体长约500米,插入峙头洋。
  弓船湾 俗呼棺材湾。在峙北,乡东北3.2公里。有弓船湾岭北抵长浦村。
  大屯岙 在峙东,乡东3.5公里,为峙北嘴首岙,与小屯岙合称双屯村。北有大屯岭达弓船湾。其东山巅今建有导航台。
  长坑岙 在峙东,乡东南3.8公里峙头山东麓。岙似长坑,为全县最东缘之村落。岙外曰龙冲,伸入峙头洋,北有长坑岭达小屯岙。
  峙头山 又名七县山。乡东2.7公里,海拔391.8米,为乌峙山东脉。民国《镇海县志》载:“乌峙山自郭巨所城东横窜入海,长约五十里,此其尽处,故名峙头,俗呼为大嘴头,南北两面逼临海洋,称为峙南、峙北。”俗又呼“仰天盘”。
  石水缸岙 乡东南4公里牛头冈东麓,南侧大嘴头为全县最东缘山嘴。面向峙头洋,岙有岩水坑,后有横岭抵长坑,南有山径达大礁岙。
  大礁岙 在峙南,乡东南3.6公里。北有牛头冈山,海拔250米;东为沙湾冈,海拔162米;东陇称大嘴头,呈岬角入海,有岭达石水缸岙。
  小礁岙 在峙南,乡东南3.4公里峙头嘴南缘。岙北称大山头,海拔330.2米。
  洋涨岙 在峙南,乡东南2.2公里司城与小礁岙间。岙近海洋,涨涂成地,为峙南大岙之一。有下斢、中斢、岙底等自然村。岙底有洋涨岭达峙北沙湾岙里,东有幢幢岭抵长坑。
  乌峙山 乡东南1.4公里,其峰处司城岙北,洋涨岭西北,海拔300.2米。其东脉称峙头山。
  司城岙 在峙南,乡东南2.4公里乌峙山南麓、柳树潭与洋涨岙间。宋嘉定七年(1214)建峙头巡检司于此,故名。距东0.5公里处地称小司基。
  柳树潭岙 在峙南,乡南2.2公里新螺村与司城间。北有中宅岭通中宅,西有柳树潭岭达新螺。岙内有王家、对头、岙里等自然村。
  新螺岙 古名升螺岙。在峙南,乡南2.3公里寺湾与柳树潭间。岙后有岭抵峙北上宅里岙,西有新螺岭通寺湾,岙口有公路西通盛岙,东至司城等地。
  凤凰山 在峙南,乡西南2.1公里,海拔278.2米。北为上宅村,南麓即寺湾,西有挈网滩峰,海拔278米。
  寺湾 乡西南3公里。湾后山称寺基冈,西有寺湾岭抵盛岙,北有山径达上宅。
  盛岙 乡西南3.5公里,为峙南大岙。解放初建盛厚乡。岙内有朱家、庙边、杨家府、太和、大里屋、王子坑、岭后、大屋里、乾坑、凤尾巴等自然村。北有上宅岭抵上宅里岙,另有山径达竹湾。岙南有公路西通郭巨,东至司城岙。
  大榭乡
  龙山 乡西北3.4公里,海拔103.3米。西北濒海,东有支脉称象山冈,海拔68.1米;东南麓有岙为龙山村。
  礁门山 乡西北4.1公里龙山北陇,海拔37.1米。东北伸入海,距东百米处亦有小岛礁,因成礁门,东麓地称礁门。
  大峙山 乡西北2.6公里红茅山西,海拔39.3米。孤山。
  红茅山 又名占山。乡西北2.3公里,海拔92米。北坡地称涂鳗洞,南有小岭称关头,为往北渡口通道。东为邬家桥、范家墩诸地。
  小峙山 乡西2.4公里,海拔23米,孤山。南为里厂村,有路自关头至外道头,东有小峙村。
  将军山 乡西1.7公里,海拔194米。南麓有大岙,西有里厂、道头。
  大岙 乡西2公里将军山南麓、红茅山东,有大岙自然村。
  樟岙 乡西南1.4公里焦煤山西南麓。今为樟岙村,岙口南侧为南渡头,为通往柴桥津渡。
  大西岙 处横峙岭南,乡政府驻地。
  焦煤山 乡西南1.1公里,海拔103.1米。北麓为小西岙,南麓为樟岙。
  庵山 乡南0.6公里大西岙、小西岙两口间,海拔31.8米。东麓旧有隐修庵,其地称庵山头,今西岙村。
  横峙岭 乡北0.6公里山间,为榭南、榭北要道,海拔63.2米。70年代后期岭下开通汽车隧道。
  牛肩峰山 处乡政府东侧,海拔113.9米。南陇称牛头山,海拔54米。东麓为东岙,西为大西岙。
  西山岭 乡政府东北侧,牛肩峰山北陇。东起东岙村,西接横峙岭,为达榭北之通途。
  十五坪 乡东1.6公里,海拔155.2米。东南为王榭村;北陇有岭,东起吴家岙,西抵东岙,高118米。
  屿山 今名峙山。乡东2.7公里榭南曹家岙南,海拔28.1米,孤山。
  峙坑冈 乡东北1.5公里,海拔257.8米。北连七顶山,南接十五里坪,东为曹家岙、吴家岙,西为东岙。
  炮台冈 乡东北2.8公里,处岛东端,濒临大海,海拔188.3米。北为猫头石岩,有山径东南达孚竹湾。
  七顶山 乡东北1.8公里,海拔333.9米,为岛之最高点。
  大滩冈 乡北1.6公里,海拔264.8米。其北山冲称雷树洪,海拔186米;东南与七顶山连脉,西为太平村。
  沙湾岭 乡东北3公里七顶山东北坡。北起关外,沿海滨南抵下岙。
  松止关 又称庙岭。乡北2.7公里炮台冈与大滩冈间,海拔50米。旧有松止关庙,岭经庙前,形似关隘。其地东称关外,西为关下,为太平通向东北诸村要道。
  炮台冈 乡北3.4公里,海拔186.1米。北连涂泥山,南至松止关,东北麓有岙称大田湾村,东南麓为关外村,西麓为石〓塔、关下。
  石弄堂 乡东北4公里炮台冈山东陇,海拔77米。东濒大海,其南有狗头颈,伸入海。
  涂泥山 乡北4.5公里大榭岛北端,海拔155.3米。东西北三面环海,有涂泥嘴、涂泥门直入金塘港。其东南麓曰小田湾,西南麓有张西岙、外湾等地。
  梅山乡
  里岙山 旧称下岸。乡政府西北侧,处烟墩冈与乌龟山间,海拔101.9米。南侧有外岙。里岙村今为全岛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珠宝岭 旧名饥饱岭。乡北0.5公里里岙山与乌龟山间。北起下道头,南抵里岙,海拔50.6米。
  乌龟山 乡北0.6公里珠宝岭东,海拔69.3米。其北嘴称〓头。今道头至里岙公路绕经山麓,南为里岙村。
  南汀嘴山 乡西北1.5公里,海拔83.6米。西北濒梅山港,南坡山嘴称南汀嘴,下有南深村。东连烟墩冈,有深水岭,北起下道头,南至深水里。
  烟墩冈 乡西0.6公里,海拔148.9米,为全岛主峰。明景泰六年建有烽堠,因名烟墩冈。其东北陇称里岙山,南陇为外岙山,西南有苔岙,北界深水岭。
  外岙山 乡西南0.5公里里岙南(外),为烟墩冈南脉,海拔123.2米。南麓为里岙村。
  苔岙山 古称台岙。乡西南1公里烟墩冈南陇,海拔124.1米。岙底苔岙岭接深水岭,岙内建苔岙水库。南陇称庙后山,南麓为苔岙村。
  铁沙湾山 乡西南1.7公里庙后山西,海拔24.1米。两山间有湾为胡家村;西山嘴称下跳头山,海拔37.2米。
  映山 又名老鹰山。乡西南2.7公里梅山岛西南嘴,海拔48.3米。其东隔田为黄岩头山。
  黄岩头山 一名杨家山。乡西南2.4公里,海拔45.7米。其东隔田为南汇山。
  南汇山 乡东南2公里,海拔74米。山嘴称牛鼻头。山东北有岙即南汇村,东陇山嘴称雷峙山。据民国《镇海县志》载,雷峙山在下岸蛇厂跟,有巨石双峙,相传为雷火劈开,故名。
  凤凰山 乡南0.5公里,海拔35.8米。东南有岙为石桥村。
  担峙山 乡南1.5公里担峙村南首。有山二:东岛山海拔36.3米,西岛山海拔29.9米。
  鱼皮山 乡南2.6公里,海拔39.6米。东陇嘴称小蛏山,海拔10.4米。
  下峙头山 乡南3公里,海拔29.8米。南濒大海,东北隔田为鱼皮山,山东南50年代后期建有梅山盐场。
  黄礁山 乡南3公里岛南端,今建为梅山盐场工区塘路。
  洪家山 乡东2.1公里,海拔41米。北为碑塔村,西北隔田有蛇舌头山,海拔31.8米,南麓为洪家。
  磨潭山 又名碑塔山。乡东2.4公里洪家山南,海拔54.1米。中有小岭,岭西称火烧湾,南濒海口。
  梅山 乡东北3.5公里岛东北端。有东西两山,东俗称羊毛山,海拔37.7米。东麓旧有梅子山庙;西称凤凰山,海拔59.4米;北麓为梅山渡,两山间为梅山村。明代曾置大嵩巡检司。
  炮台山 乡东北3.2公里梅山南陇,海拔83.2米。山巅古代筑有烽堠。南麓有岙为炮台村,西麓有小岙今建为水库。
  盘峙山 乡东北3.9公里,海拔97.6米。西麓有小青岙,为盘峙村;外有道头,为六横、郭巨客运船停靠处。
  附:已夷平山、屿
  小招宝山 在城关镇招宝山东陇,向东北延伸约300米,海拔70米。北嘴清时建有威远炮台,南坡有定远炮台,西北侧有仙人洞。1974年建镇海港时全山凿平,山基今为煤码头。离山东数丈有礁,古称昌国山。
  虎蹲山 在城关镇小招宝山东1公里,海拔38.5米。岛屿形如虎蹲,原为镇海口形胜之一。山巅清时建有灯塔。1974年建镇海港时凿平,今为码头岸线。
  里游山 在城关镇小招宝山东2公里,海拔41.6米,海中岛屿。1974年建镇海港时凿平。
  大游山 又名马眠山。在城关镇里游山东0.4公里,处甬江口与七里屿之间,形似眠马。海拔57.4米,海中岛屿。1974年建镇海港时凿平建液体化工码头。稍北有外游山,海拔40米,同时凿平。仅留北垄呈岬角,建有港区气象站。
  合箕山 在澥浦镇余严村。海拔11.9米,以形得名。80年代时为掏石英砂凿平。山基今建有加油站。
  第三节 岛礁
  1984年全县岛礁普查,计有岛屿35座,其中住人岛12座;礁58个,其中明礁19个,干出礁29个,暗礁10个。
  岛屿
  澥浦泥螺山 俗称澥浦山。县西北14.2公里,属澥浦镇。面积0.151平方公里,海拔69.9米。
  走马堂岛 县西北14.4公里,属澥浦镇。面积3000平方米,海拔13.8米。
  盘棋山 县西北14.8公里,泥螺山北700米处,属澥浦镇。面积0.032平方公里,海拔21.3米。
  巴子山 别名高镬盖山。县西北14.9公里,泥螺山北700米处,属澥浦镇,面积0.005平方公里,海拔16.9米。
  七里屿 县东6.8公里,属城关镇。面积0.03平方公里,海拔33.6米。民国《镇海县志》载:“七里屿,县东海洋中七里,山巅筑台悬灯,以照南北往来行船。”
  中门柱 古称蛟门山。县东8.2公里,大黄蟒西1.2公里,属小港镇。面积0.027平方公里,海拔37.3米。上有灯塔,无人居住,周围多礁石。其山环锁海口,出蛟门则大洋。
  笔架山 县东9.05公里,小黄蟒南50米,属小港镇。面积0.003平方公里,海拔22米。无人定居。
  小黄蟒 县东9.1公里,大黄蟒西北450米,属小港镇。面积0.036平方公里,海拔34.1米,无人定居。
  三块岛 县东9.35公里,小黄蟒东北100米,属小港镇。面积0.015平方公里,海拔23.8米,由三小岛组成。
  大黄蟒 县东9.45公里,中门柱岛东1.2公里,属小港镇。面积0.175平方公里,海拔76米。住人,置灯塔两座。古名黄茅山,岛间水急浪高,屡有海损事故。
  珓杯岛 县东9.9公里,大黄蟒东150米处,属小港镇。面积0.007平方公里,海拔10.5米。无人居住。
  北仑山 原称北轮山。县东13.5公里,属新碶镇。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19.9米。旧时泰邱乡傍海有小山3座,因名下三山。该山处最北,又因形圆似轮,故名,今衍写为“北仑”。建有北仑港导航台,有栈桥通陆地。
  馒头岛 县东22.5公里,老鼠山西200米,属柴桥镇。面积3200平方米,海拔4.1米。无人居住。
  老鼠山 县东22.75公里,太狮山西1.25公里,属柴桥镇。面积0.011平方公里,海拔16.5米。无人定居。
  太狮山 县东24.25公里,老鼠山东约1公里,属柴桥镇。面积0.055平方公里,海拔34.6米。俗呼“摊尸山”,雅称太子山。
  大榭岛 县东24公里,介金塘水道、册子水道与穿山港间,属大榭乡。乾道《四明图经》称大若山。延祐《四明志》记称大箬山。面积28.201平方公里,为全县第一大岛,大榭乡政府所在地。全岛有18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20878人。岛北端涂泥门嘴置有北仑港导航台。
  涂泥门岛 县东24.35公里,大榭岛北沿岸150米,属大榭乡。面积0.011平方公里,海拔8.5米。无人定居,置有航标灯。岛与涂泥嘴间仅120米,形成岛门。该岛又称悬礁。
  长腰剑岛 县东25.5公里,大榭岛南500米,属大榭乡。面积0.311平方公里,海拔29米。耕地近300亩,有人管山。
  筲箕山 县东26.2公里,大榭岛东550米,属大榭乡。面积0.017平方公里,海拔21.1米。无人定居。
  外神马岛 县东29公里,介于穿鼻岛、外峙岛与里神马岛之间,属大榭乡。面积0.582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85米。设有行政村,居民47户、159人,耕田160亩。
  穿鼻岛 县东29.2公里,大榭岛东800米,属大榭乡,古亦称小榭岛。面积1.806平方公里,内有穿鼻山,海拔176米。设门登、门下2个行政村,居民828人。置有航标1座。岛西北山下有一岩石伸向海中,形似象鼻头,下有一洞称穿鼻洞。
  凉帽山 县东30.5公里,穿鼻岛西200米,面积0.153平方公里,海拔59米。无人定居。
  白鸭山 县东31.5公里,在凉帽山东800米,属大榭乡。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14米,无人定居。
  小铜盘岛 县东26.85公里,长腰剑岛东300米,属白峰乡。面积0.003平方公里,海拔10.8米。无人定居。
  大铜盘岛 县东27.1公里,里神马岛西500米,属白峰乡。面积0.011平方公里,海拔24.2米,有废灯塔1座,无人居住。
  里神马岛 县东27.9公里,长腰剑岛东,属白峰乡。面积0.58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7.3米。设行政村1个,居民135户、529人。
  外峙岛 县东30.25公里,外神马岛南0.3公里,属白峰乡。面积1.3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米。设行政村1个,居民256户、894人。
  升螺圆山 又名升螺山。县东38.75公里,小礁东1公里处,属峙头乡。面积0.024平方公里,海拔46米,无人定居。
  涨水潮岛 县东38.85公里,长柄嘴山西600米处,属峙头乡。面积0.002平方公里,海拔6米,无人定居。
  洋小猫岛 县东42.8公里,大嘴头东北2.3公里为镇海最东岛屿,属峙头乡。面积0.088平方公里,海拔41米,无人定居,置有航标灯塔。
  梅山岛 县东南32.5公里,建为梅山乡,面积26.861平方公里,设13个行政村,居民15859人。里岙村为全乡政治、经济中心。
  青龙山 又名青峙山。县东南35.15公里,盘峙山南1公里,属梅山乡。面积0.2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米。有农民垦殖,但不定居。其形似龙,前有龙潭,故名。
  扑蛇山 县东南35.2公里,盘峙山东0.95公里,属梅山乡。面积0.13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9米。有农民垦殖,无人定居。
  独落峙 别称羊独落。县东南32.15公里,洋沙山东南沿岸2.3公里,属昆亭乡。面积0.006平方公里,海拔27.7米,无人定居。
  圆山 县东南29.4公里,洋沙山西300米,属三山乡。面积0.006平方公里,海拔19.6米,无人定居。
  礁
  秃峙礁 县西北14.5公里,盘棋山东南250米,属澥浦镇。干出高约2米。
  夏老太婆礁 县东4.75公里,外游山东250米处,属城关镇。退潮时露出水面约0.7米。民国《镇海县志》载:“在大游山之东,蛟门之北,为南北大洋往来舟楫必经之所。潮涨则没于水中,潮落则微露于海面,船工不防,船常被破。蛟关之险,惟此为甚。”镇海港兴建后,礁已离航道,但仍悬标志。
  七里屿西礁 县东北6.6公里,七里屿之西100米处,退潮时露出水面约0.4米。
  小油壶礁 县东5.85公里,在长跳嘴东300米,属小港镇。面积0.001平方公里,海拔1.9米。
  二十余亩礁 县东5.97公里,小油壶礁东200米,属小港镇。暗礁,干出面积约20余亩大。
  大油壶礁 县东6公里,长跳嘴东555米,属小港镇。面积0.002平方公里,海拔6.4米。
  大瓜子礁 县东7.6公里,中门柱西南850米,属小港镇。干出高约3.2米,形似瓜子。原西100米处有小瓜子礁。
  悬凌石礁 县东7.85公里,中门柱南600米,属小港镇。面积150平方米,海拔5米。屹立滩涂之上,别称“老鹰嘴”。
  四盆一汤礁 县东8.15公里,中门柱南300米,属小港镇。暗礁。礁与杨公山间呈岩脊,俗称“金地袱”,系舟行危险地段。
  小蛟门礁 县东8.2公里,中门柱南450米,属小港镇。由2个礁组成,干出高约3.6米。
  蟒西礁 县东8.95公里,小黄蟒西南50米,属小港镇。干出高约1.6米。
  蟒南礁 县东9.1公里,笔架山东50米,属小港镇。干出高约1.5米。
  蟒中礁 县东9.25公里,三块岛南100米,属小港镇。干出高约1.8米。
  蟒东礁 县东9.5公里,三块岛南200米,属小港镇。干出高约1.9米。
  鹅礁 县东9.5公里,三块岛北400米,属小港镇。干出高约2.4米。
  地栿礁 县东13.5公里,北仑山沿岸南50米,属新碶镇。海拔1.3米。
  鸟屙礁 县东17.5公里,北仑港东1.5公里,属霞浦镇。距岸120米,海拔3.3米。古称雕窝礁。
  里道洋礁 县东22.3公里,道洋礁西100米,属柴桥镇。干出高约2.3米。
  道洋礁 县东22.35公里,大湾沿岸150米,属柴桥镇。干出高约2.3米。处穿山港西北出口处,有航标灯指航。该礁平坦似晒谷场,别称稻场礁。
  鼠尾礁 县东23公里,老鼠山东100米,属柴桥镇。干出高约3.3米,建有灯塔。
  龙鳎鳗礁 县东21.6公里,龙山西北沿岸10米,属大榭乡。干出高约2米。
  喜鹊礁 县东23.4公里,老鼠山东550米,属大榭乡。干出高约2米,置有灯塔。
  涂鳎鳗礁 县东23.45公里,涂泥嘴西南1.25公里,属大榭乡。面积1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4米。
  旱门礁 县东24.25公里,涂泥嘴西南70米,属大榭乡。面积100平方米,海拔2.5米。处涂泥门与涂泥嘴间,落潮时搁出见底,故称旱门。
  石弄堂礁 县东25.4公里,狗头颈西北350米处,属大榭乡。面积30平方米,海拔2.5米。
  剑尾礁 县东26.5公里,长腰剑岛东40米处,属大榭乡。面积36平方米,最高点海拔1.9米。
  猫头石岩 县东26.55公里,筲箕山东南650米处,属大榭乡。最高点海拔5.4米。
  泥礁 县东29.8公里,外神马岛东100米处,属大榭乡。干出高约3.1米。
  涨水礁 县东30.4公里,凉帽山南250米处,属大榭乡。面积15平方米,最高点海拔2.5米。涨潮时激流碰礁,声响甚大,别称响水礁。
  小白鸭礁 县东31.35公里,白鸭山西南200米,属大榭乡。干出高约1.5米,置有灯塔。
  鸭脚板礁 县东31.5公里,白鸭山东南面,属大榭乡。干出高约2米。
  射屙礁 县东26.65公里,小铜盘岛沿岸130米处,属白峰乡。面积13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1.5米。海鸟群栖,鸟粪成堆。
  石地栿礁 县东28.55公里,张浦山东北300米处,属白峰乡。干出高约0.2米。水下岩脊平坦,在穿山港航道中间形似门栿,故名。
  小绞湾礁 县东28.8公里,石地栿礁东300米处,属白峰乡。干出高约2.7米。
  拦门礁 县东29.7公里,外神马岛东200米处,属白峰乡。干出高约0.3米,置有灯塔。礁位于右门正中,阻拦船只航行,故名。
  捎马礁 县东30.4公里,外峙东北200米处,属白峰乡。干出高约0.4米,旁有浮标灯。
  小礁 县东37.8公里,升螺圆山西950米处,属峙头乡。干出高约2.2米。
  门官礁 县东41.4公里,龙冲北370米处,属峙头乡。面积60平方米,干出高约3米。
  猫爪礁 县东42.9公里,洋小猫岛南80米处,属峙头乡。干出高约3米,处洋小猫岛侧,形似猫爪,为航行险段。
  乌龟礁 县东南30公里,梅山岛西南250米处,属梅山乡。面积1800平方米,最高点4.5米。时有海鸟栖息,有少量茅草。
  鬼脚礁 县东南32.2公里,梅山渡西800米处,属梅山乡。干出高约3.3米。
  死碰礁 县东南35公里,青龙山北350米处,属梅山乡。面积约36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4.5米。
  悬礁 县东南35.4公里,青龙山东北角,属梅山乡。面积6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5.9米。
  鳎鳗礁 县东35.5公里,扑蛇山南100米处,属梅山乡。干出高约2.5米。
  平石礁 县东南29.4公里,圆山西南400米,属三山乡。面积494平方米,最高点海拔3.4米。
  分水礁 县东南30.35公里,洋沙山东南400米处,属三山乡。最高点2.1米,潮水过此礁分为两股:一向梅山港,一向汀子江。
  棺材礁 县东南31.9公里,独落峙北200米处,属三山乡。干出高约2.2米。礁成方形,时有海损事故。
  猪后礁 县东南32.3公里,野猪礁西北50米处,属三山乡。干出高约4米,处野猪礁之后。
  野猪礁 县东南32.35公里,独落峙南300米处,属三山乡。面积600平方米,最高点5.7米。
  猪前礁 县东南32.55公里,野猪礁南150米处,属三山乡。干出高约0.7米,为航行险段。
  第四节 江海滩涂
  县境三面环海,海岸线可分北、中、南三段。北段起澥浦大平岭下,向东南至甬江口,长22公里,处镇北平原东缘,岸线平直。南北两端有零星低丘,基质均为淤泥,是解放后重点围垦地区;东端镇海港区为人工半岛,外游山岛已成岬角,原有岸线起显著变化。中段西起甬江口南岸金鸡山麓,向东延至穿山炮台山,长25公里,其中中西段10公里为丘陵和峡谷相间,基岩、淤泥、粉沙质兼有,岸线多湾嘴岬角,有长跳嘴、外雉山、杨公山、老鼠尾巴等,60年代以来在峡谷滩涂处围塘造地,海湾多被筑直;中东段长约15公里,属大碶—柴桥平原北缘,北濒金塘港,岸线平直,基质除中段有下三山低丘基岩外,均为淤泥质,其滩涂在解放后普遍筑塘两道,海岸北移。南段起穿山碶,向东南环绕穿山半岛,旋西沿象山港至三山海口界鄞县合岙,长约63公里。沿线基质岩岸和淤泥质兼有,岸线多港湾岬角,仅峙头乡即有竹湾山嘴、上宅嘴、沙湾嘴、公鹅嘴、涨水潮嘴、长柄嘴、和尚山嘴、小屯山嘴、龙冲、峙头角、小岙嘴、百步嵩嘴、盛岙嘴等。解放后不断筑塘围地,海岸逐渐变直,港湾岬角多有变化。
  县内海涂主要分布甬江以北、大碶、柴桥北缘和梅山港西口,解放后陆续围垦面积87126亩,目前尚有潮间带滩涂35000亩,可利用滩涂约5万亩,可供开发涂源7.74万亩。
  据1984年沿海岛礁地名普查,主要江、海、滩涂按地理位置自北向南排列如下:
  灰鳖洋 县东北部,北纬29°58′~30°20′,东经121°35′~122°00′。北起火山列岛,西北至王盘洋,西达大陆海岸,东南接金塘水道,东至长白、金塘等岛。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为镇海县、慈溪县和舟山地区共有。在镇海政区内东西最长16公里,南北最宽14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约165平方公里。原名龟鳖洋,因龟、鳖两山得名。洋内水深多在5~10米之间,由西向东渐深。年平均水温17.3℃,年平均盐度18‰,年平均风速5.7米/秒,年平均雾日12.7天。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涨潮向西,落潮向东,年平均潮差2米左右。底质均为泥沙。洋区为宁波通往定海、上海等港航行要道,可行驶5万吨级以下船舶。县境内有澥浦泥螺山、巴子山、盘峙山、走马堂岛、七里屿、夏老太婆礁等。盛产鲵鱼、鳓鱼、海蜇等;西缘为镇北涂,甬江流经此入海。
  镇北涂 县东北沿海,北纬29°58′~30°04′,东经121°36′~121°44′。东起外游山,西至巴子山,外沿灰鳖洋,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系淤泥、粉细沙组成,由南向北逐渐微倾。涂方向朝东北,落潮时间长,涂泥深厚,盛产泥螺、黄蛤、跳鱼、小蟹等。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废水污染及外涂不断围垦,涂产资源锐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遂为经济开发重点。60年代起,从澥浦岚山嘴至外游山已建成16公里海塘,围地面积2.5万余亩,为镇海石化总厂及其海涂水库、镇海发电厂灰库、镇海港区等大单位所用。
  甬江 流贯县境中部,北纬29°47′~30°01′,东经121°12′~121°45′。源出奉化、新昌交界乌山撞天冈山麓,流向东北至鄞县横涨附近三江口,称奉化西江(又称剡溪),在三江口与鄞江(又称章溪)汇合后合称奉化江,流至宁波三江口;另一流源出上虞西梁湖坝,经余姚县境至宁波三江口,称余姚江。奉化、余姚两江汇合后称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南麓注入灰鳖洋。甬江流经奉化、鄞县、宁波、余姚、镇海等4县1市,流域面积5299平方公里。在镇海境内流长16公里,其上段又称鹭林江、拗猛江。甬江又称浃江,以江南岸有古河道小浃江,故又称此为大浃江。两江道相邻,并同注入蛟门。
  甬江系平原常年性河流,总长约26公里,今港道宽270~404米,最宽处600米,底质为软泥。港内航道弯曲,尤以梅墟段弯度最大,因称拗猛江。河口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1.75米。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23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甬江口气象,每年5~10月多东南风,11月至翌年4月多西北风。7~11月常受台风影响,7级以上大风年平均47.5天,年平均雾日24天。甬江内宁波、镇海两个港区,唐宋以来就为对外贸易港口。县境内自招宝山路以西至宋家汇头有各类码头泊位41个,港区有信号台(杆)4处,灯桩13座,浮标8只。
  黄家湾涂 县东4.5公里,北纬29°58′,东经121°44′~121°45′。东起长跳嘴,西至浃水大闸,处小港黄家湾村外。长1.85公里,宽0.45公里,面积0.63平方公里,系淤泥细沙组成,涂产有贝甲类及小鱼等。已围盐田450亩。
  沙头下涂 县东6.8公里,北纬29°57′~29°58′,东经121°46′~121°47′。东起杨公山,西至外雉山,处小港沙头与蒋家间沙塘下。长1.7公里,宽0.38公里,面积0.65平方公里,系淤泥细沙组成,涂产有贝甲类及小鱼等。已围棉地400亩。
  荷叶港 县东9.5公里,北纬29°58′,东经121°48′。介大黄蟒岛与小黄蟒岛间,长0.6公里,宽0.25公里,面积0.155平方公里。能通航50~60吨船舶。
  高新涂 县东11.25公里,北纬29°56′~29°57′,东经121°48′~121°51′。西起算山,东至北仑山,属高塘乡与新碶镇共有,故名。长4.3公里,宽0.96公里,面积4.14平方公里,系淤泥细沙、铁板沙组成,涂产有跳鱼、虾等。
  金塘水道 县东南海域,北纬29°55′~29°59′,东经121°48′~121°57′。介小港、高塘、新碶、霞浦、柴桥诸乡镇与金塘岛间。(详见《港口》编)
  穿山港 又名黄峙港。县东25公里,北纬29°53′~29°55′,东经121°54′~122°00′,介大榭岛与大陆间。(详见《港口》编)
  横江 县东28公里,北纬29°54′~29°55′,东经121°59′~122°00′,介穿鼻岛与大榭岛之间。(又见《港口》编)
  牛轭港 又名仑江。县东30.25公里,北纬29°52′~29°53′,东经122°00′~122°01′。介穿山港东口南侧,外峙岛与大陆之间。(又见《港口》编)
  峙头洋 县东南45公里处,北纬29°46′~29°57′,东经122°01′~122°16′。西起穿鼻山,东至普陀县蚂蚁岛,西南起梅山岛,东北至普陀县小干岛。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5公里,呈马蹄形,总面积约289.5平方公里,属镇海、定海、普陀3县共有。洋东浅西深,南浅北深,最深为峙头角东北约4公里处。底质大部为泥及泥沙。洋内有螺头水道和佛渡水道,洋中岛屿、礁石不多;其北、东南面多岛屿。洋小猫岛、白鸭山附近有激流旋涡。洋中潮流回转不平,流向复杂,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属不规则半日型潮,也有属规则半日型潮。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4.5米/秒,7~9月为台风季节;年雾日26~52天。洋内进出航道3条:一为向西经螺头水道分别通穿山港和金塘水道,一绕穿山半岛经虾峙门入东海,另一向南经佛渡水道、牛鼻子水道入东海。水产资源较少,仅少量黄鱼、鲵鱼、鲳鱼、鳓鱼等鱼类和虾类。
  郭巨涂 县东34公里,北纬29°49′~29°51′,东经122°01′~122°04′,处郭巨镇南沿海。西起官山东至盛岙嘴,由郭巨涂和双岙涂组成,长4.8公里,宽0.4公里,面积1.723平方公里。涂产资源有跳鱼、虾、毛蚶、青蟹、泥螺等,人工养殖有蛏子、毛蚶。已围垦棉地2800余亩。
  梅山港 县东南30.4公里,北纬29°44′~29°49′,东经121°54′~122°01′,介梅山岛与大陆之间。(详见《港口》编)
  七姓涂 县东南31公里,北纬29°45′~29°47′,东经121°55′~122°00′,处梅山乡七姓塘南面。长7.4公里,宽1.3公里,面积9.785平方公里,系淤泥组成。涂产资源有泥螺、青蟹、跳鱼、蛤蜊等,人工养殖有蛏子、蚶子。已有三分之一围成盐田,建为梅山盐场及梅西盐场。
  洋嵩涂 县东南29.5公里,北纬29°41′~29°46′,东经121°51′~121°54′。东北起洋沙山,西南至大嵩江。涂长9.2公里,宽2.3公里,面积19.6平方公里。属三山乡和鄞县瞻岐乡共有。滩涂纯系泥质,微向南倾。涂产资源丰富。三山盐场已围田2460亩,部分养殖蛏子、毛蚶等。
  汀子港 县东南35公里,北纬29°45′~29°46′,东经121°59′~122°00′。介梅山岛与汀子山间,长2公里,宽1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水深均在10米以上,为峙头洋经佛渡水道往象山港必经水道。
  昆亭涂 县东南29公里,北纬29°45′~29°48′,东经121°54′~121°57′。由干岙涂、猛风山嘴、李家善涂、胡家涂、上刘涂、燕湾涂、桂花墙门、下刘涂等组成,长7.5公里,宽0.5公里,面积3.58平方公里。涂产资源丰富,有泥螺、跳鱼、青蟹、虾等,人工养殖有毛蚶、蛏子。已围盐场一个及棉地300余亩。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第一节 土壤
  全县土壤分为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3种地带性土群,土壤总面积108.6万亩。田。
  低山丘陵,包括山旱地、山垄地、山坡地共53.9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49.7%。土壤类型呈垂直排列,由低到高为水稻土、红壤、黄壤。成土母质为岩石风化残留物,或坡积物、再积物,土体多呈红黄色,并夹有大量砂、砾石,呈酸性反应,pH值6左右,潜在酸度强,盐侵pH值4.7以下,缺磷缺钾严重。保水保肥性能差,阳离子代换量7.21毫克当量/100克土,仅为高产土壤的36%。
  滨海平原,北起官塘路,南以石高塘、王公塘为界,形成南北两块弯月状海相堆积平原,面积31.6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29.1%。土壤类型呈带状排列,由海至陆域分布盐土、潮土、水稻土。成土母质为近代浅海沉积物,正处不断脱盐脱钙过程,呈碱性反应,pH值7~8.6,含盐量0.04~0.54%,碳酸钙2~7%。土质粘重、僵性,硼、镁、钙等无机养分丰富,速钾含量在100ppm以上,缺磷突出。
  水网平原,处低山丘陵与滨海平原之间,面积23.1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21.2%。土壤类型多水稻土,零星分布潮土。土壤母质多为淡化的浅海沉积物,或河、湖相沉积物。质地细、粘重,心底常夹古黄斑层或脱潜潴育层,呈酸性反应,pH值6.5上下。有机质含量4.53~4.92%,全氮含量0.255~0.279%。有效磷含量较低,约为6.7~9.3ppm。
  全县耕地土壤丰产性状尚存在3个问题:(1)耕层浅薄。水田耕层不足13厘米的有13.4万亩,约占水田面积43.2%;棉地耕层不足15厘米的有0.97万亩,约占棉地面积13.9%。水田土壤除耕层浅薄外,又有犁底层增厚,冬作湿害加重现象。水田土壤犁底层超过7厘米的约占54.2%,减少表层水下渗速度,增强表土持水性。(2)酸碱危害。地处沿山脚的坡田、垄田等红壤性水稻土,其pH值一般小于5.5,强碱危害突出;分布在外塘棉地改水耕田,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干旱季节返盐、返碱较普遍。(3)冷害。分布沿山脚或平原畈心田段水稻田,由山泉水、倒渗水或地下水位高影响,土性一般较冷,致水稻春上不发,生长缓慢,俗称冷性田。全县计冷水田9360亩,冷性田30740亩,占水田总数12.6%。
  根据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划分为5个土类、14个亚类、38个土属、61个土种。
  红壤类 分布在450米以下低山丘陵区,面积489768亩,占山地面积99.5%。土体呈红或红黄色,质地粘重,深度在山前缓坡处一般为30~60厘米,山脊陡坡处5~10厘米。呈酸性反应,潜在酸度大,盐侵pH值4.7~4.9。有机质含量多在1.38~1.82%,缺磷缺钾严重。红壤类土壤大部为薪炭林地,山前缓坡地已开垦为用材林地、果园地、茶地和其他园地。
  黄壤类 分布在500米以上山地和450~500米间低山凹坡处,面积2284亩,占低山丘陵面积0.5%。土体水化明显,表土暗棕色,心底棕黄色,土层深30~80厘米,土壤pH值5.8~6.0。植被多以剑竹、茅草为主,有机质含量3~6.3%。部分已开垦为用材林地或茶园。
  潮土类分潮土与钙质潮土两种,面积78172亩,占平原土壤14.2%。潮土分布溪谷两侧和甬江口南岸老塘以内,呈微酸性反应,pH值5.5~6.5,有机质含量2~2.5%。钙质潮土分布江滨、海滨狭长地段,呈微碱性反应,pH值7.7~8.1,有机质含量1.5~2.2%。
  盐土类 主要分布在70年代新围塘地和未围垦潮间带土壤,面积86419亩,占平原土壤15.7%。土体深厚,呈浅棕色或灰褐色,碱性反应,pH值8.2~8.6,有机质含量1.5~1.0%。
  水稻土类 广泛分布于水网和滨海平原,面积426416亩,占土壤总面积40.91%。经长期水耕熟化,犁底层发育,表土容重降低为1.03克/立方厘米,改善酸碱性状,pH值多6.4~6.6。有机质含量丰富,一般为3.89~4.81%。全氮含量0.255~0.279%,全磷含量0.04~0.07%。
  第二节 植被
  镇海处亚热带北缘,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历史上森林屡遭摧残,原始植被几乎绝迹,取代者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次生植被及人工引种植被。
  沿海滩涂草本植被 沿海滩涂长89.7公里。以澥浦大闸至石化总厂外围滩涂和北仑港附近滩涂为例,塘堤两侧芦苇丛生,塘下滩涂尚有三棱藨草、盐地碱蓬、小飞蓬和少量田菁等群落。草本植被覆盖率40~70%。
  沿海丘陵针叶林植被 占全县有林地30.92万亩的90%以上。分暖性针叶林和温性针叶林两个类型,暖性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黑松、国外松和杉木4个群系,以马尾松为主,其纯林达19万亩。温性针叶林主要是柳杉、金钱松、日本扁柏、短叶松4个群系,仅少量分布,且多在县林场。
  沿海丘陵阔叶林植被 现存多为次生阔叶林类型,保存较好仅县林场和共同、杨岙两村。主要分3个植被类型:落叶阔叶林,包括化香、枫香、麻栎、沙朴等乔木植物群落,招宝山较为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林,分布较普遍,主要由石栎、青冈、苦槠、枫香、短柄枹等树种组成;常绿阔叶林,有两个地形顶极群落:一是沟谷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树种为樟科浙江楠、紫楠、红楠、华东楠等,县林场老洋冈一带植物群落较典型;二是山坡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树种为壳斗科、山茶科植物,如青冈、木荷、赤皮椆、丝栗栲、云山椆等,分布广泛,多见于共同、杨岙等深山区。
  沿海平原、丘陵竹林植被 境内多人工竹林,常与香樟、木荷、杉木、马尾松等混生。毛竹纯林面积1.2万亩,此外有刚竹、淡竹、乌竹、金竹、龙须竹、青皮竹等,哺鸡竹主要分布湾塘和梅山棉区。
  沿海丘陵下木层植被 主要为乔木林、亚乔木林以下地面植被。土壤贫瘠的山坡,常生长蕨、白茅、芒等草本植被。山坡常绿阔叶林下层,主要有连蕊茶、〓木、乌饭、映山红、狗骨。沟谷常绿阔叶林下木层有朱砂根、蔷薇莓、鳞毛蕨等,常伴中华常春藤、紫藤、野木瓜等。针叶林下木层植被常有甜槠,木荷群丛,白栎、〓木群丛,芝箕群丛等。
  第四章 气候
  第一节 四季特征
  按候平均气温稳定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界于10~22℃为春、秋季。据1971~1987年观测资料统计(以下同),全县春季平均82天左右,夏季88天,秋季64天,冬季132天。
  春季 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天气多变,气温呈波状回升,变幅大,偶有倒春寒和晚霜。风向偏东为主,且多变。雨量小但雨日多,极少有冰雹出现。
  夏季 初夏以梅雨天气为主,雨量集中,平均308.6毫米,局部地区易造成洪涝;温度、湿度同步增长,衣服、食品易发霉,故又称“霉季”。历年平均6月13日入梅,7月8日出梅。仲夏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热天气,以东南风为主;局部有热雷雨,温度高,日照多,蒸发大,为一年中相对干热期。8月中旬进入夏末期,常受台风影响,一次连续最大降水多出现于此期。
  秋季 冷暖空气再次交替,气温缓慢波状下降,少雨,气爽,昼夜温差大。11月份冷空气逐渐增强,侵袭频繁,气温不断下降。初霜日平均出现于11月23日。11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
  冬季 北方冷空气南下频繁,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以晴朗天气为主,气温为一年中最低。历年平均结冰日数19天,偶有降雪。
  第二节 气温
  县内气温的地理分布和变化特征,主要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特点的影响,每上升100米,气温递减0.2℃,同时随着季节变化而有差异,9月最大为0.3℃,12月无递减。在太白山测点488米处,其年平均气温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为全县最低值;杨岙测点海拔130米处,气温为次最低。全县年平均气温16.3℃。年际变动一般在15.8~16.8℃之间,变幅1.0℃。常年以7月和8月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1.6℃,极端最高气温38.5℃(1988年);且年际变动较大,17年中有2年在35.0℃以下,6年在37.0℃以上,沿海与内陆接近。据历史记载极端最高气温为1921年7月的39.4℃。常年以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最低气温2.3℃,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977年的-6.6℃,年际变动-2.3~-6.6℃,沿海较内陆高。历史记载极端最低气温,1931年1月10日和1937年2月13日,曾出现-10.0℃。
  地区性小气候温差在1.6~2.4℃之间。最冷1月平均气温山区以太白山3.6℃为最低,平原以骆驼3.9℃为最低;最热7月平均气温以沿海小港27.8℃为最高。
  第三节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298.6毫米,最多为1983年1578.7毫米,最少为1979年797.3毫米,年际差781.4毫米。历史上最大年(1888年)降水量2135.1毫米;最小年(1934年)降水量710.0毫米。全年3~7月中旬为第一雨季,雨日70天左右,雨量592.8毫米,占年雨量46.4%,其中3~4月为春雨期,雨日多,降水强度小;6~7月为梅雨期,降水强度增大,暴雨次数多。8~9月为第二雨季,受冷空气南侵和北上台风的共同影响,多狂风暴雨,雨日30天左右,平均雨量为325.6毫米,占年雨量25.5%。
  7~8月的热雷雨是解决伏旱主要雨源,雨区有一定地域性。江北有一线以大蓬山为起点,往东沿澥浦、骆驼,经湾塘入海;另一线以汶溪马鞍山为起点,往东沿甬江流域至城关入海。江南以灵峰山和太白山交界地带为起点,雷雨以大碶区较多,柴桥西部次之,东南海岛、半岛极少。年降水量地域差异明显,内地大于沿海,最大雨量中心出现在杨岙1698.2毫米,其次为郎家坪1493.1毫米,最小在梅山仅1239.3毫米。
  第四节 霜雪
  霜 历年平均霜日15.7天,最多23天,最少10天。初霜日一般在11月底,终霜日在3月中旬初。霜日天数以1月最多,2月次之。
  雪 历年平均初雪期1月5日,终雪期2月24日。年平均降雪日6.6天,最多13天。历年平均积雪日数2.5天,最多15天。
  第五节 日照 蒸发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1907.2小时,年日照率42%。月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为244.7小时,日照率60%;2月最少,为104.3小时。日照时数的年际间变化以1971年最多,有2302.0小时,1981年最少,为1667.9小时。日照时数地域分布平原地区大于丘陵地带。
  蒸发 年平均蒸发量1518.7毫米,蒸发年际变化,以1971年最大,为1831.9毫米,1984年最小,为1326.1毫米。月蒸发量以2月最小,为65.8毫米。随着气温增高,蒸发量逐月递增,至7月达最大值为208.0毫米。8月后蒸发又随气温逐月减低而递减。
  第五章 水文
  第一节 水系
  境内山溪源短流急,甬江干流横贯,平原河网密布,河流泄水较便。甬江北岸属姚江水系,南岸属奉化江水系,穿山半岛及海岛均为溪流,无大河。全县分江北、小浃江、岩泰、芦江、山丘海岛5个水系。
  江北水系 属姚江水系东部,包括骆驼、湾塘两区和城关镇,集水面积216.05平方公里。共有河道43条,总长304.6公里,槽蓄容积1222.16万立方米,平均每年由丈亭江引入水量1108.22万立方米,由姚江翻入水量3041.7万立方米。洪涝由澥浦大闸、张碶等排泄入江海,排灌受益农田15.4万亩。
  前大河 古名夹江河。旧为甬镇两地航运要道,由宁波市北郊流入,西起常洪,经朱家桥、渡驾桥、虹桥,至白龙洋汇合中大河,出张碶入甬江,长约13公里,均宽14米,均深1.4米,灌溉农田约3万亩。
  中大河 一支发源于汶溪,另一支发源于丈亭江,入化纸闸(化子闸)。两支汇合于黄杨桥续向东流,经骆驼桥、贵驷桥、万嘉桥至西门平水桥,有分叉经白龙洋出张碶入甬江,总长22公里,均宽22米,深1.2~1.7米,灌溉农田6万亩。自贵胜堰之西至慈城,亦称慈溪后江。
  沿山大河 西起河头十字路水库输水口,西南折东抵马家桥,经滕山、三七房后入澥浦大河,长7.2公里,均宽5~21米,均深1.3米。河西段旧称西河,东段又称叫天港。
  澥浦大河 60年代为消除山洪内涝兴建澥浦大闸时新掘河。西起三七房口接沿山大河,往东经岚山嘴南麓出澥浦大闸注入灰鳖洋,长3公里,均宽20~30米,均深2.1米。在觉渡金家桥接西大河,浦路戴接慈镇运河,下岚山嘴接万弓塘河。
  西大河 从骆驼桥起分南北两支:南支自咸宁桥经团桥,至宁波市北郊西卫桥与江北大河汇合,长6.4公里,均宽15.6米,均深1.53米;北支自骆驼马家桥向北,经李〓桥、觉渡寺至澥浦新漕跟,长8.2公里,均宽17米,均深1.4米。原西大河通至宁波江北岸三宝桥,系镇北地区南北向主航道,解放后南段逐渐改道。
  东大河 西起新洪家接西大河,向东南经畈里塘、庄市至曹家亭。长4公里,均宽11米,均深1.3米。
  万弓塘河 又称后塘河。北起岚山嘴接澥浦大河,东南经湾塘,至俞范嘉燮亭三港口汇入石塘下河,长9.8公里。石塘下河又称后沙河,通至吉庆桥合中大河,长2.3公里,两段合长12.1公里,均宽13米,均深1.2米,灌溉农田2万余亩。
  浜子港 西起费市更楼接江北大河,东经沈家堰至刘杜与西大河交叉,续向东南入秦胡、新团桥至前方与塔前港相接,长8.3公里,均宽17.2米,均深1.5米,灌溉农田3万余亩。
  箭港 西起团桥三门头徐家,向东经雁宕庙段旧称箭江,雁宕庙续向东至妙胜寺接中大河段称后横河,今合称箭港,长4公里,均宽12米,均深1.3米。
  英雄河 北起骆驼四联村,向南经杨家垫桥与中大河交叉,续折西南出邵家汇接江北大河,长5.5公里,均宽18米,均深1.6米。原系小河浜,50年代当地群众冒严寒敲冰疏浚,因名英雄河。
  长应河 南起长石南跨塘庵桥接江北大河,北经长石桥与中大河交叉,出西闸桥向北过薛家、上畦至河头应家汇入沿山大河。1978年开掘,长5.3公里,均宽14米,均深1.6米。
  江北大河 旧称庄桥大河,70年代由庄桥、费市、长石三乡镇联合疏浚。县境内起自化子闸,抵安乐寺前与中大河分流,向东南经更楼接浜子港,长3.5公里,均宽22米,均深1.5米。
  大善寺港 北起骆驼林周村接中大河,南流经桕墅方,折西至田胡再转南接浜子港,长3.6公里,均宽12米,均深1.2米。
  外子贡河 西起西河外子贡桥连长应河,东经上河严至骆驼四联村,长3.6公里,均宽16米,均深1.2米,为骆驼通长石之横港。
  田顾河 北起河头上畦接长应河,经田顾至翁家池与外子贡河连接,长2.8公里,均宽16米,均深1.6米,系河头乡境内干流。
  薛家河 古名蟹蛏港,为河头乡通宁波、庄桥航道。北起杜郭,南经新堰头薛家至蟹蛏桥入中大河,长2.4公里,均宽16米,均深1.4米。
  斗底洪港 系中大河北支之一,南起颜家桥洪家,北流经大茅家至斗底洪严四宅桥,长2.6公里,均宽15米,均深1.4米。
  下河 南起余三芳江桥,北经半港周至下河吴家桥续向北达小清水湖,折西至斗底洪接斗底洪港,长3.32公里,均宽约15米。
  香山港 系中大河北支,南起骆驼西盛香山桥,往北在前择木庙前分两支:东支经金溪村后,过县水稻良种场入西大河;西支经谢家行北至黄沙闸。长2.4公里,均宽13米,均深1.3米。
  觉渡大河 起自河头金池村接沿山大河,东南经山头方、觉渡寺至三七房入澥浦大河,长4.4公里,均宽20米,均深1.8米。
  叫天港 起自河头马家桥接沿山大河,东南经杨王,旋向东北抵山头方厂跟至斗门滩,长4.4公里,均宽14米,均深1.6米。古时叫天港即今之沿山大河,此段系其分支。
  金华河 系中大河支流,起自骆驼桥,南经金华村入箭港,长2.4公里,均宽11米,均深1.4米。60年代重疏。
  红旗河 南起沙河赵家,北入澥浦大河,长3公里,均宽13米,均深1.3米。
  五星河 西起沙河头,东经殿跟海沙路闸至棉区入五星闸,长3公里,均宽13米,均深1.3米。
  后大河 系中大河通向万弓塘内引水之河道,西北起借邑港,经憩桥折南达王家团、后施至俞范,长8.2公里,均宽10米,均深1.14米。
  甸张港 系中大河贯通万弓塘河之引、排河道,西起贵驷三五村,东北经甸张村至南泓村合万弓塘河,长2.4公里,均宽17米,均深1.6米。
  新泓口河 西起新泓口,东经外塘至新泓口闸入海,长1.8公里,均宽16米,深1.4米。原为棉地排洪泓沟,解放后浚深,1977年重建新泓口闸。
  前王港 西起妙胜寺接箭江,东经前王至后施闸,长2.2公里,均宽12米,均深1.1米。
  陈家河 西起五丰村李家,东经后施至海头周,长1.8公里,均宽10米,均深1.1米,原为古官塘河。
  老周港 西起万嘉桥,东北经老周至河湾头接陈家河,长2.4公里,均宽12米,均深1.4米。
  周林港 北起大市堰,西南经老鹰湾叶家入浜子港,长3公里,均宽9米,均深1.3米。
  官仓港 东起大市堰刘家接中大河,流向西南经庄市钟包、叶家至曹家亭,长4.4公里,均宽13米,均深1.4米。相传为古运粮河,河岸设有官仓。
  郭家港 系中大河南支之一,东起万嘉桥,南经郭家接邵家港,长3.2公里,均宽12米,均深1.4米,为中大河贯通前大河捷径。南段于1991年开阔,通清水浦大闸。
  塔前河 西起庄市叶家,东至汉塘砖瓦一厂,长2.43公里,均宽13米,均深1.3米。
  邵家港 西起汉塘村庄市砖瓦一厂,东至临江乡孙家畈村河湾杨家,长2公里,均宽13米,均深1.4米。
  鹭林港 北自庄市汽车站,南至鹭林村,长3公里,均宽15米,均深1.4米。
  东港 系中大河南支之一,北起孙家三港口,南至五里牌汇入前大河,长2公里,均宽14米,均深1.5米。
  柴家港 北起汇头周三港口,南经柴家、汪家村,引中大河之水入前大河,长2.8公里,均宽10米,均深1.2米。
  西港 北起汇头周接中大河,东南经水璩王折南至庄家桥合前大河,长2.8公里,均宽13米,均深1.2米。
  北河 城区北部东起金向任弄后,西经仓前桥折北过戴衙桥至官河渚,再往西经童官人桥、方官人桥,旋南出通济桥沿竺家弄与中河合流,由水门桥出城入濠河,长1600米,宽4~8米,深1米余。官河渚以东河段因年久失浚淤塞;官河渚以西河段80年代以来陆续填河建房,现存河长733米。
  中河 城区中部东起梓荫山麓,经迎龙桥向西过通明桥,再折西南经太平桥、永镇桥、登瀛桥,沿谢家河塘过车梳桥、平浪桥、八里桥与北河合流,长1120米,宽4~8米,深1米余。登瀛桥以东河段解放后逐渐淤塞;其余各段自70年代以来因城建所需多被填没,现尚存河长480米。
  南河 又名古濠河,位于城区东南部。东南起自城隍庙后,向北经武衙桥、陶鲍河头旋西穿嘉定桥(濠桥)、尚书桥至仓河头,再向北过总浦桥、永安桥、迎龙桥至谢家河塘汇合中河,长720米,宽4~8米,深1米余。武衙桥南段已淤塞成路;武衙桥至陶鲍河头段在80年代因建房所需被填,现存河长580米。
  小浃江水系 属奉化江流域鄞东南水系北部,包括整个长山地区,集水面积81.75平方公里。共有河道23条,总长129.7公里,槽蓄容积874.58万立方米,平均每年由奉化江水系引入水量1900万立方米。洪涝由浃水大闸、王家洋闸和青峙闸等排泄入江海。排灌受益农田5.51万亩。
  小浃江 源于鄞县东钱湖和三溪浦水库,流经五乡碶太史湾过鄞镇桥入境,续向西北过渡头董鄞镇渡桥、鄞镇江桥、任铁渡桥、东冈碶、燕山碶、长山桥、义成桥、浃水大闸入海。境内集水面积53.2平方公里,主流长28.4公里,宽30~50米,正常水位3.35米。江道迂回曲折,分支纵横交错。昔日江滩如洋、江湾犹兜,至今“洋”、“兜”地名普及浃江两岸。此江曾是古县海运航道,据明《宁波府简要志》载:“小浃江、昔海舶由此入山。”今仍为通宁波航运要道。道。
  浦山大河 西起小港青墩,东至浦山,长1160米,宽25米。河两端连接小浃江,1978年为取直小浃江以畅排涝和便捷航运开掘。
  洪家新河西南起高河塘,东北至青墩入小浃江接浦山大河,长550米,宽25米,1979年开掘后,使陈山河水直泻小浃江。
  联丰河 东起宝镜庵前联丰大桥,西至新老李,东西两端均接小浃江,长420米,宽约25米,1975年开掘。
  双峰大河 旧称新大河,小浃江分支,起自太史湾西麓,北经裴将军庙前桥、丁家山桥,至窑山北麓朋泽桥,长3.28公里,宽20~40米。
  下邵大河 小浃江分支,南起朋泽桥接双峰大河,东北绕下邵集镇至松行桥,折西北过道义桥至朱家渡桥入小浃江,长3公里,宽约20米。主河道多曲折,自下邵渡桥往西过来水桥入小浃江为来水桥港,长400米;自下邵东北角至姚墅沃家为姚墅港,长600米;自东山桥向西经张家洋入小浃江为张家洋港,长1.12公里;自朱街丁后古樟桥,向西北至姚家兜入小浃江为姚家斗港,长1.08公里;自古樟桥东北经鲍家洋、好思房北流入小浃江为鲍家洋港,长760米。
  刁家山河 小浃江分支,西南起松行桥接下邵大河,东北流经万安桥至黄满堰入小浃江,长1.28公里,宽约20米。
  龙钟大河 旧称谢墅河。源于东钱湖,经五乡碶,北过樟树桥入镇海县境,沿龙山东麓经钟家桥至节制闸,长3.64公里,宽20~25米。中有江底张,高俞两支港接小浃江。
  象鼻港 旧属谢墅河。河沿象鼻山嘴,东南起节制闸接龙钟大河,经象鼻桥北入江南大河,长1.12公里,宽约20米。
  石门河 旧称王家港。南起姚家斗北通海桥(上车堰)连小浃江,北过王家港村,经大石门翻水站至大石桥处入江南乡境。1964年建大石门翻水机站。1976年重浚开宽。
  枫林大河 西起下车堰桥连小浃江,东北经任家、顾家桥、下倪桥至施家斗,长3.44公里,均宽20米。河两侧呈直角分叉较多,一自任家西侧上倪桥向北至大石门史家,长760米,称史家港;一处姚顾之南,经李家西侧入小浃江,长480米,称蔡家港。
  陈山大河 西起施家斗姊妹桥接枫林大河,东北过赵家堰头至高河塘建设桥合江南大河出汇泉桥,经湖水深入小浃江,长2.72公里,均宽20米,旧称新大河。河两侧呈直角分叉较多,一起自赵家堰东,北至陈山下徐家堂,长640米,称下陈山港;一起自赵家桥,南至长山桥北侧,长1.2公里,称赵家港;一自外乐向东至中乐、里乐,长1.12公里,称里乐港;一系新开掘洪家河至青墩。
  江南大河 旧名谢墅河,西南起鄞镇交界处永福桥,经谢墅桥节制闸,东北经增寿桥、大石桥节制闸,折北至衙前司顶桥,旋向东北经许家桥、老庙前桥,又转南经卢家桥,绕竺山南麓,至高河塘汇泉桥合陈山大河,横贯江南全乡,长10.6公里,宽20米左右,均深2.4米。
  长河塘 南起谢墅桥接江南大河,北过尹家桥,经界牌桥至界牌碶入甬江,长2.4公里,宽20米左右。河东属镇海,河西属鄞县。
  雅度岙港 旧称萝月庵后港。东北接象鼻港,西南经大房陈家、杨家,旋向北经赵峙山西麓入江南大河,长1600米,宽10米左右。
  墓孝陈港 江南大河北支,南起石桥连江南大河,北至墓孝陈村,长1.5公里,宽约15米。
  新棉港 江南大河北支,南起江南大河,北至中泥场新棉村,长1.32公里,宽约15米。
  胡家洋港 江南大河北支,南起金狮桥连江南大河,北至胡家洋,长960米,宽约15米。
  张庙港 又称王家洋河。南起江南大河,北至王家洋碶入甬江,长866米,宽30米。1978年重浚开阔。
  衙前西港 江南大河支流,南起新新桥连江南大河,北经朱田洋抵陈家蓬;王家厢楼有分叉向东折北经康乐桥至朱家河头,总长4.52公里,均宽约10米。
  衙前东港 江南大河分支,南起司顶桥连江南大河,北过太平桥、盐司后东侧转向抵江南砖瓦厂,长1.2公里,均宽约10米。
  铺前河 西起前袁村连江南大河,东经铺前桥至泥湾,长920米,宽约15米。在铺前桥西有北叉抵江南粮站。
  青峙河 处小港林唐与李隘之间,自成体系,旧称青峙新河。1978年开掘横河一条,长786米,直河一条,长1公里。今青峙河道东抵算山接岩河,北由沙头青峙闸入海,总长10.5公里,均宽10.17米,均深1.86米。
  岩泰水系 原为滨海独立水系,1984年8月育王岭输水隧洞开通与鄞东南水系联接后,归属奉化江流域。包括大碶全区和霞浦镇九峰点,集水面积157.5平方公里。共有河道28条,总长277.64公里,槽蓄容积2504.52万立方米,年分配引入水量975.52万立方米。洪涝由下三山大闸排泄入海。排灌受益农田8.9万亩。岩河、泰河原系自然河流,分别汇集璎珞河、嘉溪、新路溪和塔峙溪、城湾溪等山溪来水下泄入海,经历年整治形成今河网。
  沿山大河 璎珞河北流,源阿育王山下,出璎珞公路桥北经谢家、大碶三号桥、二号桥、一号桥、西山夏家桥、镇大公路洪天桥,沿猫山、鲤鱼山东南麓过新槎浦碶,汇入山间各岙溪水,出算山碶入金塘港。长14.9公里,宽20~40米。1976年重浚。
  毛齐贝港 沿山大河北支,处毛家、齐家、贝家村间。南起邱李王桥接沿山大河,东北过北仑公路桥经贝家折向西北,在清凉山南麓接青峙河,长2.5公里,均宽15米。
  高塘定向河 南起大碶芦山接岩河,北经下张埠桥接凤洋河,续向北至鲤鱼山南麓接沿山大河,长4.48公里,宽20米。
  官塘河 沿山大河南支,南起双眼桥接凤洋河,北经李孙房,至横桥头北连沿山大河,长2.64公里,宽15~20米。
  沿塘河 北起算山碶南接沿山大河,沿永丰塘流向东南,经贺家、陈家,出三眼碶后折向东北注入金塘港,长3.72公里,宽约15米,
  高塘河 西起孔墅岭跟河头焦,向北折东经眠牛桥,于周家桥处与沿山大河相交,续向东至高塘集镇,长2.56公里,宽10~15米。
  横河 西起乐家接沿山大河,流向东南,经李家桥、横河街南鲤蛟桥、王家桥至槎浦碶接大树河,长2公里,宽约15米。
  王隘河 南起俞家桥北接岩河,北经河湾青龙桥、王隘桥,至槎浦碶桥汇入横河,长2.16公里,宽10~20米。
  赛灵岩河 河呈丁字交叉,其直河东起青龙桥处接王隘河,西南至赛灵岩桥,南接扎马河,长1.12公里;横河流向东北,环绕河东村至后漕头,长2.12公里,宽10~15米。
  扎马河 东南起俞家桥接岩河,西经扎马村、干家连沿山大河,长2.48公里,宽约15米;南有一支经扎马桥,至湖塘庙桥前汇邬隘河,长1.2公里;南另一支经新桥、廿二房宅后穿花桥,在太平桥西入沿山大河,长760米。
  邬隘河 北支起岩河,西经湖塘庙桥,至后洋顾,长1.48公里;南支起湖塘庙前十字河口,南沿邬隘街东经永寿桥,旋向西沿邬隘村称西河塘,经仁寿桥、界河桥南接横港。横港东起邬东桥连岩河,西至眠牛桥北小张家,长3.04公里,均宽15米左右。
  湖塘河 西起三进第东接岩河,入新桥沿湖塘村南经木莲桥,至林头庙跟接灵峰水库,长2.16公里,宽15~25米。
  岩河 处旧灵岩乡境,系原始浦道,为大碶地区西部水系干流,集水面积59.83平方公里。有西、南、东三源;西源起于璎珞河头,东流经蛤蚆山麓斗鱼桥、大明桥,长2.02公里;南源出嘉溪牡丹岩与乌石岙两溪,北出大明桥汇合璎珞河,流经湖塘村东,经邬隘大桥、俞家桥至薛家桥;东源出新路岙,经水库泻入万湫山河至大碶南汇合西、南两支,穿越大碶集镇,出新庙桥续向北行,过半浦陈东新凉亭桥、张〓、永丰碶桥,出下三山大闸入金塘港。干流总长15.74公里,解放后全面整治,宽20~50米,其中大碶新庙桥以下至下三山大闸段长4公里,为1976年改道新开。
  柴楼河 系岩河支流,西起嘉溪村前十字港连岩河,东经王家桥至桅潭港嘴;另一支自王家桥北经柴家桥至新安庙前呈十字交叉;北支经徐洋村南入岩河;西支至大明桥入岩河;东支绕柴楼村后至王家庄。干流长5.76公里,宽约20米。
  万湫山河 为新路岙水库配套工程,1960年开掘。起新路岙水库闸口,北经大碶入岩河,长2.4公里,宽25米。
  大碶环镇河 北起新庙后关圣桥,经毕家碶桥、塘头庵桥至老贺村折向南,过前宋桥西向经青龙桥接王隘村;东支过周隘陈镇定桥、汤家桥入岩河。干流长3.7公里,宽约15米。
  凤洋河 南起芦山碶接岩河,北经干东房,过凤洋桥后分两支:西支出分水桥接定向河;北支经新科房至双眼桥入官河。东港南起芦山碶,过万代洋,西北流经清福河汇合北支。河系分港多,河道迂回交叉,无干流可称,俗称肚肠河。
  大树河 西起槎浦碶接横河,东出镇大公路桥,经上新屋,折北绕大树村续向东至科房接凤洋河,干流长2.9公里,宽10~15米。迂回多折,分支甚多。
  泰河 旧称泰西支河或西泰河,处旧泰邱乡,系大碶地区东部和霞浦镇西部水系干流。泰河水系集水面积45.28平方公里,源塔峙岙诸溪流,北出牌门桥,过贝家碶、炮台跟、中〓出太和桥东碶至下三山大闸注入金塘港。干流长8.36公里,宽20~50米。泰河系原始浦道,河道迂回弯曲,河面宽窄不一,支港纵横交错,尤以中段流经泰邱涂田,地面高程0.2~1.8米之间,低于周围1~2米,排水不畅,易涝。
  东泰河 旧称泰东支河,与泰河并行。源大城湾岙山溪诸流,经城湾水库大坝后泻入上游城湾段,北出清水桥、吕桥,西折北后流经泰邱涂田至袋底邱家,至太和碶汇合泰河,同入下三山大闸,长9.68公里,宽20~30米。
  东泰支河 南起吕桥与东泰河分流,北至袋底邱家后折西又汇合东泰河,长3.36公里,宽12~20米。
  隆顺直河 南起外洋泗接沙湾河,北经江家桥,过虞家桥折西入泰东河;中段横港东起小山西麓邱家,经隆顺桥向西过江家后入泰东河。干流长2公里,宽15米。70年代重浚开掘。
  沙湾河 南起清水河,北经通山碶桥至小山碶桥接隆顺河,长2.48公里,宽15~30米。
  下史西直河 南起霞浦朱塘村,北经董家穿中横河至洪头浦,长2.16公里,宽10米。1978年开掘。
  中横河 西起小山碶桥,东越下史西直河至下史家,长1.4公里,宽20米。1978年开掘。
  清水河 古称坉埭河,横贯大碶、霞浦地区,旧为岭内通往岭外航运要道。西起璎珞河头,今称岩河西支。续向东流,今称柴楼河,再向东为石湫河。自塔峙万湫山麓起,东经牌门桥、清水桥,又折北过铁路桥、书院桥、陈华桥至芦江进水闸,该段今名清水河,长8.3公里,宽约20米。河南北两侧分港甚多,北侧常与泰河互汇,南侧支港上接塔峙岙、小城湾岙、大城湾岙、鴷鹕岙、支家岙等溪流。
  朱塘河 南起书院桥接清水河,北过水斗桥,沿沙湾山东麓经朱家桥,在永丰桥(董家桥)接下史西直河,长2公里,宽15米。
  芦江水系 原为滨海独立水系,育王岭输水隧洞开通后归属奉化江流域。包括柴桥、紫石、霞浦3乡镇,集水面积94.93平方公里。共有河道11条,总长145.5公里,槽蓄容积1632.01万立方米。年分配引入水量766.77万立方米。洪涝由穿山碶、大湾碶等排泄入海,排灌受益农田4.6万亩。
  芦江 古称芦花港(《方舆纪要》),柴桥地区水系干流。源出三支:(1)东支起龙泉甘溪桥接纳福泉、双石人山溪水,西北流出谢家桥至里隘村北侧,长约4.3公里。(2)南支源出瑞岩山诸溪,经瑞岩水库后东北出虹桥、河北村至周调桥东;另分支出上龙泉接纳昆亭岭北诸溪,经王家麓水库后向北,过朱家漕出魁斗桥合瑞岩支流行向东北,至里隘村后汇同东支北流,过紫石庙东桥,经陈胜桥,长7公里。(3)西支出洪岙接九峰山诸溪,流向东北经洪岙庙桥、黄庄桥,北沿杨木村东侧,出杨木碶桥接庙港河;东一分叉自黄庄桥后折东出资圣桥、钟灵桥后汇合东、南两支,经钟家〓嘴后抵柴桥集镇西侧镇西桥;另一支在许家〓北经铁路桥、洞桥、沿风打塘至镇西桥,流长6公里。在柴桥集镇西侧前后又分三港:东港贯穿街市,即过柴桥、薪桥、五马桥至横山南麓;中港起镇西桥绕集镇西侧;西港自洞桥向东北过楼下张,汇合中港后出石澜桥至横山前麓。此后以芦江正道东北出穿山碶注入穿山港。总长35.16公里,宽20~50米,最宽河段200米。
  紫石河 北起柴桥东柴中桥接芦江,南经紫石河一至七号桥后至西周漕汇合芦江东支,长3公里,宽16米。
  上傅河 源水坑山岙底,北沿上傅村西侧出上傅桥,续向东北分为两叉:东叉至戴家河嘴,北叉至芦江进水闸东接庙港河。干流长2.6公里,宽约15米。
  庙港河 芦江西北部分支,东起山下张南杨木碶桥,沿长山冈西麓经新桥、杨亭庙桥、施罟桥至泥堰头接清水河;南支自马步桥南至象头张前芦江进水闸,又连清水河。长4.28公里,宽20~40米。河南北两侧分流甚多。
  东山门河 芦江北支,东起横山桥连芦江大河,经东山门村后过东、中、西桥至泥堰湫桥接关外河,在吴家前旋向南出陆家桥汇入芦江,中有分叉西达烂田汪。长4公里,宽15~20米。
  关外河 南起泥堰湫桥连庙港河,北绕磨湾山麓经下李家至下洋新河,续北接秧子山河,向东折南经蝣蛄山碶桥,再折东经东关外桥至将军山北麓入下洋新河。干流长3.52公里,宽15~20米。
  秧子山河 西起冈头山北麓霞浦船厂跟,东北经船底漕、前董家,南至秧子山北麓再折东至邹家、吴家出乐家桥入下洋新河。干流长2.8公里,宽15米左右。
  下洋新河 西起上畈桥北首接林大河,东经下洋新河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桥,续东出大湾碶注入穿山港,长5.28公里,宽25米。1978年开掘与新河相交叉的南北支港有林大河、霞西河、秧子山河、关外河、养志河和大湾河等。
  霞西河 南起杨亭庙北三港口接庙港河,北绕霞浦集镇南、西侧出宁穿路桥直贯下洋新河。后港又分两叉:西叉经中贺家前下樟桥后汇林大河;东叉经下松盛喜杨桥,至三眼碶接永丰塘外支河。干流长5.6公里,宽15~20米。别有霞西支河东起霞浦街河,向西出大胡桥流向南北,北起杨家,南至朱家又合庙港河,长1.24公里。霞西河自大胡桥起至下洋新河长2.8公里,1976年重浚开掘。
  永丰塘外支河 南起双礁碶,东北至张仪房后港分三支:里西支经中塘桥、太平桥折北入海;外西支起自张大房北,西北流入海;东支起张大房,东南流经木碶桥、镇东桥,折向东出镇东碶注入穿山港。干流长约8.5公里,宽15米。今河西之里、外两支,因处北仑港区,河道变化较大。
  林大河 南起河〓傅家碶桥接水俞河,续南通庙港河;北流至林大山南麓分林大山东、林大山西两叉,西港经下畈桥、下史村东经北仑公路桥入海;东港经陈家南公路桥,出掏浦接永丰塘外河。干流长5.5公里,宽10~15米。今河道西、北部建为北仑港区和北仑港火车站,原河流变化甚大。
  山丘、海岛水系 穿山半岛山丘区和梅山、大榭等海岛自成零星独立小区水系,包括柴桥区大榭、三山、昆亭3乡和郭巨全区,集水面积共232.38平方公里。共有河道35条,总长212.47公里,槽蓄容积597.91万立方米,由大小碶闸113座排泄入海。排灌受益面积总计4万亩。
  后所河 古名小芦江河。自洋沙溪出清垫桥,北流至后所城南门汇合吉祥岙溪,北出海晏碶(古称小芦浦碶)注入穿山港,干流长3.6公里,宽10~50米。后所城南门外向北有东、南、西三面护城河,长880米,宽约20米。此河上接崔西岙、沙溪岙、黄花岙、王仙岙、吉祥岙诸溪汇合入海。今崔西、黄花、吉祥等岙建有水库数座,水源充沛。
  小门河 在白峰乡西部,老河道源出中岭溪、杨梅湾溪、会于石桥头至雨淋坝,过徐宅前会青坑水,经上堡庙入黄埠桥而成河。1978年重浚截直,自小门村址(旧上堡庙)后成河,经黄埠桥、郑家桥穿公路桥后至新小门碶注入穿山港,长1.8公里,宽10余米。
  白枫河 白峰乡中部,源箬雷山,流经门浦后在虎山南麓周家边成河,北有分支接官庄水,同贯白峰集镇,过遮山桥、东风碶(老碶),至张浦山西出枫城碶注入穿山港,长3.64公里,宽20~40米。
  下林河 白峰乡西北部,源竺家坑,向南汇合白枫河,西北流穿柴郭公路桥,沿下林山东北麓出百丈塘碶注入穿山港,长2.28公里,宽15米。中有新开支港,起下林山东侧,东接白枫河,长720米,宽6米。百丈塘碶南有分支屺峙河,南接屺峙山里岩门、外岩门水,同出百丈塘碶,长600米,宽10米。
  昆亭溪河 源发炮台冈,过圣山桥,东抵蜈蚣山右,汇福泉山与陈家、苏州两岙之水合流成河。出施人桥入海。西支流至镇海庙下,东支流经东岙海首庙下,均入昆亭盐场河。
  昆亭盐场河 东支起东岙老塘下,中支起镇海庙下昆亭盐场场部,南出笠帽礁大闸注入梅山港,长10公里。70年代建昆亭盐场时开,为盐场纳潮之用。
  海口溪河 古称慈岙溪。源出于启霞大山,纳林师岙、慈峰岙、上周岙、川化桥诸流,至海口店前成渠。流经横桥头,穿海口村,于海口庙外出海口碶注入象山港,长4公里,宽10~15米。70年代曾全面整治。
  三山溪河 东部源大岙垴、炮台冈诸山,北部起瑞岩山,西部出启霞大山,汇集东岙、唤鸠岙、狮子岭岙、畈岙、启霞岭岙、裘岙和九天岙诸溪,流经东岙程乐家前成渠,东南经俞家西侧,沿豹山东麓至小竹湾出三山大闸注入梅山港,长4.6公里,宽15~20米。70年代曾全面整治。
  三山棉盐场河 处三山乡龙潭岙南,洋沙山北。60~70年代围塘造地时所开。今上塘为棉地河,下塘为盐场纳潮河。总长12.7公里,由洋沙山大碶注入梅山港。
  上阳河 东支起日头山,北支源五峰山,西支来自福泉山,汇接焦山岙、戴家岙、龙爪峧、上枫棚、王老岙、㢀阳大岙、太平大岙溪流。东支自铁炉山南麓焦山桥成河,西支自㢀阳桥成渠,经阮家桥后两支合流至王家桥段,亦称㢀阳河。王家桥下有西支流接太平岙水,出公路乌柱桥后汇合㢀阳河,南过里五眼碶,至凉亭山东麓出外三眼碶注入梅山港。该段亦称外千亩河。干流总长3.8公里,宽约15米。
  虾㢀溪河 上阳乡西,源荫山东南陇中芝岩,流经虾㢀村过余庆桥,折北出虾㢀碶注入梅山港,长1.3公里。
  马盘河 上阳乡东,源日头山南坡纳马盘岙溪流,向南沿马盘村后成河,经柏树塘碶桥至马盘外碶注入梅山港,长1.16公里,宽约10米。
  西门畈河 处郭巨西门外,大涂塘内。上纳狗湾、大坑岙、庵坑岭岙、尖岭岙、大涂岭岙、紫微岙、上下庞杨岙等溪流汇集成渠,河起自旧福民庙前,南经大涂塘桥、中畈碶、出官山东新碶注入象山港。1977年重浚截直,干流长3.2公里,宽10~20米。
  西登河 郭巨镇西南,北起凤凰山南麓老碶头,中有分支称里塘河,流至海口合外塘河,长2.6公里,宽15米。70年代围建鼓锣山外海塘时所开。
  外塘河 郭巨镇东南,西起官山下新碶头,沿外海塘流向东北,中间汇合西登河出埠头下碶。长2.5公里,宽15米。1975~1976年围塘时所开。
  东门河 古称郭巨城东濠河,开掘于明初。自北门外接小涂岙、官路弄诸溪水,沿城东经旗山折东,至鲤鱼山碶桥后又接台岙水,东南过碧澜嘴出朝阳碶入海,长2.32公里,宽10~20米。
  双岙河 郭巨镇东,源青坑山诸溪,至大岙后成河,在乌龟山南麓汇合外塘河,东出双岙碶注入象山港;外塘河西起狮子山,东至猫头山南麓接双岙河。长2.12公里,宽10米。
  华峙河 郭巨镇北部,源华峙岭东诸山,出华峙水库后成河,经汽车桥折向东北,沿张西岙过丰畴碶桥北出华峙外碶注入峙头洋;丰畴碶下有分支外塘河,西至下唐家入牛轭江。长5.2公里,宽约10米。
  厚墩河 郭巨镇东北,源青坑山、三塔山诸溪,出厚墩岙口后成河,经公路桥在竹湾山嘴出厚墩碶注入峙头洋;北有外塘支河,自西向东同出厚墩碶。长2.5公里,宽10~15米。
  上宅河 峙头乡西,源凤凰山、柜台冈、插牛坑诸溪,至上宅庙成河,过公路桥绕贺家出东风碶注入峙头洋。东风碶有分支称外塘河,东起沙湾山西麓,北沿海塘,同出东风碶。长2.3公里,宽10~15米。
  中宅河 峙头乡中部,源天万山、插牛坑、中宅山诸溪,汇入中宅水库后成河,经公路桥北合上宅外塘河,同出东风碶注入海。长920米,宽10米。
  沙湾河 峙头乡北,源乌峙山北坡诸溪,至岙外成河,北出沙湾碶注入峙头洋。长1公里,宽10~15米。
  盛岙河 峙头乡西南,源花船冈、炮台冈大山,接王子坑、茅龙坑诸溪,至中山冲前成河,出盛岙外碶注入象山港。长1.5公里,宽10米。部分系季节性河流。
  洋涨河 峙头乡东南,源乌峙山、峙头山诸溪,经洋涨岙口外成河,出洋涨碶注入峙头洋,长800米,宽10米。部分系季节性河流。
  台岙河 梅山岛西南,源烟墩冈南坡,接台岙溪,至外岙山、苔岙山南成渠。河东起担峙石家,西经贺家桥,过庙后山南永丰碶桥入棉地河,旋北出复成碶注入梅山港。长3公里,宽15米。
  里岙棉河 梅山岛北部,起里岙〓头庙跟,向东折北入棉地河,出中浦碶注入梅山港,长1.64公里,宽17米。1980年重浚开掘。珠宝岭北至下道头有小深河,源出深水岭,北沿下道头村出留耕碶入梅山港,长1.2公里,宽10米。
  梅山盐场纳潮河 有里、外河之分,西出红旗闸注入象山港,长约12公里,宽20~40米。50~60年代建设梅山盐场时开掘。
  梅山大河 梅山岛中部,西起碑塔后厂,东至炮台史家,长1.2公里,宽24米。1958年开掘。
  前河 又名咸河,在大榭岛西北部。西起下厂徐家,经前谢、后谢出朱家桥经曹家西流,沿红茅山北;中有分叉,南支至邬家桥、北支至赵家闸。主流往西出咸河碶桥至峙山西入棉地河,长4.1公里,宽10米。
  后河 又称太平河,位大榭岛北部。西北起礁门碶,沿龙山东麓东南流,经下泥场入太平村过太平桥。别有南北分支,南支向南绕下王家,北支过长塘入后塘河。主流过太平桥后折向东北,经田湾、关下,沿炮台冈山西流,过石勒塔至协丰碶头入后塘河。主流长6.24公里,宽15米。
  后塘河 大榭岛北部,有里、中、外3支。里塘河亦称老塘河,西起礁门碶接后河,东至协丰碶头汇合后河;在协丰碶下至礁门碶称中塘河,最北沿海塘称外塘河。总长7公里,宽10米。中塘河、外塘河均系解放后筑塘围田时所开。
  关外河 大榭岛东部,上接炮台冈、雷树洪山诸溪,至关外村前成渠,东至狗头颈碶注入金塘港。长1.8公里,宽约10米。
  西岙河 大榭岛南部,西北接横峙岭溪水入大西岙;西有红茅山溪水入小西岙,至庵山两侧成河,南至西岙碶注入穿山港,长1.5公里,宽约15米。
  东岙河 大榭岛南部,北接七顶山溪流,至东岙口成河,东南出柴山碶头注入穿山港,长2.25公里,宽10~15米。
  榭南河 大榭岛东南部,上接七顶山、炮台冈山溪流,至曹家岙、吴家岙外成河,环绕长墩、孚竹两村,南抵〓头碶,北至峙山庙碶注入穿鼻江。干流长3.5公里,宽15~20米。
  附:历代淤废主要河、湖、浦
  城外濠河 明洪武二十年拓建县城时开掘。起巾子山南麓,向南折西转北绕城而行,长2.92公里,宽10~20米。建有镇远、南薰、清川、武宁、向辰五桥。向辰桥前向西过平水桥汇入中大河。80年代初起为城建所需陆续填河拆桥建道。今留武宁桥北之西濠河两段;向辰桥南段尚通中大河,向辰桥北段辟为自来水厂蓄水池。
  东门浦 又称第一山浦,位招宝山西南麓。起东濠河北嘴,东流入甬江,长约300米,宽20米。在东门外直街尽处建三孔大闸一座,名第一山浦碶。东门浦碶闸为光绪二十七年建。1984年起因建设城河东路,濠河被填,东门浦断流;1987年沿甬江外塘又辟为沿江东路,浦废。
  白家浦 为旧时县城西门外大浦。北起白氏宗祠西困勉小学(今镇海县农机局址),南出甬江,长约500米。浦在民国时期已淤积,1942年创建茂丰纱厂时填浦造厂,至60年代仅留今宁波港务局镇海船厂之船坞一段痕迹。
  澥浦 据康熙《定海县志》记,自慈溪香山发源,东流至灵绪二都由澥浦入海。今存上游沿山大河、乱涨蓬江两段,张家以下浦在康熙后渐淤。
  白沙湖 位澥浦余严村大平山南麓,南沿凤凰山,东临沙塘,东西长520米,均宽200米,面积约160亩,解放前已严重淤积。1982年挖穿心河两旁辟为农田。1987年假湖基开掘为慈镇运河,湖废。
  清水湖 光绪《慈溪县志》载:“清水湖,县东北三十里,灌东乡田万亩。今废,仅存一沼大数亩。”湖心在今河头乡杨家村南230米处,面积约3亩。
  清水浦 延祐《四明志》载:“清水浦,在县南,东管二都,古传为湖,今湮废。”又民国《镇海县志》载:“前江神庙前池水一泓,乡人指为浦之遗迹。”池今尚在,面积约0.5亩,四周皆石砌。
  富都湖 宝庆《四明志》载:“富都湖,县南五十五里,又曰万金湖。周围三十里,溉民田二百余顷。”又民国《镇海县志》案:“宝庆志泰邱乡有富都里富都村,湖当在其地。今湖废已久,故无人知之矣。”
  彭城湖 宝庆《四明志》载:“彭城湖,县南四十五里,溉民田一百余顷。夏侯曾先《地志》云:墙下湖周环一十里,即此湖也。”又民国《镇海县志》案:“泰邱二都四图有彭城庙,在今陈华铺村,虽始建之年无考,意当时庙必因湖而名。又查三都一图有湖头庙(无考)、湖东庙(今柴桥红光村长山冈南麓)其为湖之就近处可知。据此足徵二湖之在泰邱也。”
  第二节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2889万立方米(包括重复利用水),其中地表水资源48759万立方米,占总量92.2%;地下水资源4130.72万立方米,占总量7.8%。
  水资源各项指标低于全国平均值。全国人均和亩均水量分别为2700立方米和1755立方米,镇海人均值仅为全国平均值41%,亩均值仅为全国平均值69%。
  河川径流量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280~1721毫米之间,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1.009亿立方米。其中江北水系2.973亿立方米,小浃江水系1.142亿立方米,岩泰河水系2.282亿立方米,芦江水系1.377亿立方米,山丘区、海岛水系3.237亿立方米。
  全县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70~920毫米,径流总量5.09亿立方米。时空分布规律与降水相似。月径流量1~5月逐月增大,6月出现第一个峰值,7月为低谷,8、9月出现第二个峰值,10月开始急骤下降,11月为全年最小月。9月份年际变幅最大,如遇台风与冷空气复合,往往出现长历时特大暴雨,形成巨大径流,导致洪涝成灾。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以原有水系基础,全县划分5个水量平衡区:江北提蓄引灌溉区,面积212.05平方公里;长山蓄水灌溉区,面积81.75平方公里;大碶蓄水灌溉区,面积157.5平方公里;柴桥芦江蓄水灌溉区,面积94.925平方公里;海岛、半岛干旱区,面积232.375平方公里。5区合计面积778.6平方公里,合各分区值相加的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32.222亿立方米。其中县内自产5.087亿立方米,外地经甬江入海27.135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1.438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 镇海各类沙层地基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总量为3163.34万立方米;农田灌溉回归水967.38万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量为896.28万立方米/年,仅占总资源量20%。潜水和裂隙水小片分散,矿化度较高,开采价值不大。今全县共有井泉11300余口,灌溉农田约2500余亩;饮用井水人数14.5万余人。
  第三节 潮汐
  镇海口北濒杭州湾开阔口,东屏舟山群岛,具半封闭内湾形态,有较深水道与外部沟通。甬江口向东北呈狭长渠道,其北岸线朝向西北,南岸线偏向东南。镇海口处弯曲状海岸线的凹处,故北北东方位海域最为开阔,平均水深在海图基准面以下10米左右为浅海形态。
  潮候 甬江口属非正规半日潮型,24小时50分为一个周期,有两个高潮两个低潮,涨潮、落潮间时差为6小时左右。但潮汐受上游姚江大闸放水、奉化江洪水、台风以及平时多种天气变化影响,涨潮、落潮历时不规则,其候潮时间大致如表所列。涨潮时间误差为1小时左右,每天涨潮时间在正常情况下退后45分钟即为次天涨潮时间。
  潮差 甬江口潮差,已有59年记载资料。
  潮流 甬江年均降水量1461.7毫米,入海水量666.0/28.6(毫米/亿立方米),输沙量35.9万吨/年。甬江口潮汐和潮流既有高潮不等又有低潮不等,其不等现象与月赤纬位置变化有关。镇海出现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而且愈往内其差愈大,但极限为3小时。镇海最大潮差1.90米,平均潮差1.75米。甬江口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表层平均涨潮流流速84厘米/秒,平均落潮流流速74厘米/秒,平均最大涨潮流流速138厘米/秒,平均最大落潮流流速107厘米/秒。底层平均涨潮流流速69厘米/秒,平均落潮流流速58厘米/秒;平均最大涨潮流流速103厘米/秒,平均最大落潮流流速91厘米/秒。涨潮流流速大于落潮流流速,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历史最大涨潮流流速215.8厘米/秒,最大落潮流流速172.7厘米/秒。
  海浪 镇海附近海域出现海浪有风浪、涌浪、混合浪3种类型,以混合浪为主。
  不同季节海浪变化情况:春、夏、秋季节(除受台风影响外)海区海面出现海浪波高平均值0.5~0.8米,最大波高1米左右,周期3.0~4.0秒,浪向多偏东。冬季海区内出现海浪状况较为复杂,受冷空气频繁侵袭,海面经常出现8~10级偏北大风,由此产生偏北大浪。大风过后由外海传来涌浪随之出现,海面海浪平均波高0.5~2.5米,最大波高1.0~3.0米,周期4.5~6.0秒,浪向多偏北。
  台风对附近海域海浪影响:每年7~11月,镇海海区经常受台风侵袭和台风边缘影响,其中严重影响海区的台风大浪年平均1~2次。主要受2种类型台风影响:(1)西北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形成后,向西北或偏西方向移动,在中国台湾、福建沿海一带登陆,或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移动,穿过琉球群岛,在浙江省沿海一带登陆;(2)转向路径台风,从菲律宾及台湾以东洋面形成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或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经中国东部海面或在沿海地区登陆。镇海附近海域受台风直接或边缘影响,通常出现波高3.0~5.0米巨浪。最大波高6.0米左右,周期6.0~7.0秒,浪向偏东转偏北向。
  镇海附近海域海浪海况(级)及频率:0~2级,56%;3级,20%;4级,17%;5级,5%;6级,1%;≥7级,1%。海面年最多风浪向为偏东向;海面年最多涌浪向为北向。年平均周期3.9秒,年最大周期8.7秒。年平均波高0.5米,年最大波高6.1米。
  第六章 动植物
  第一节 动物
  兽类
  华南虎 猫科。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虎曾入县城清川门(嘉庆《蛟川备志》)。清康熙十八年(1679)起数载江南虎灾,白昼啮人;四十五年(1706)、四十七年(1708)间,老虎几度入县城(民国《镇海县志》卷四十三)。1917年在三山唤鸠岙毙300余斤虎1头。1936年11月大市堰傅家毙虎1头。1941年10月,郭巨盛岙村猎获1头。解放后无见。
  豹 猫科。金钱豹,体型较大;云豹,又名乌斑豹、龟纹豹,体型小,重15~20公斤。太白、瑞岩等大山偶有所猎。1978年和鸽村曾捕金钱豹1头。1990年三山咸昶村也曾出现。
  豹猫 又名拖鸡豹、狸猫,猫科。今山区仍见。
  狼 犬科。体棕灰色,重25~30公斤。栖大山,1980年共同村尚见一群四五头。
  貉 俗称田狗、狸,犬科。近山村落今仍见。
  豺 俗称豺狗,犬科。体色棕黄,重20公斤左右。山区偶见。
  南狐 亦名草狐,或称竹狗,犬科。居半山区。今仍见。
  花面狸 俗称上树狸、白鼻狗,灵猫科。深山区仍见。
  小灵猫 俗称香狸猫,灵猫科。山区及丘陵偶见。
  食蟹獴 俗呼石獾,灵猫科。栖溪谷丛林处,穴居。今偶见。
  鹿 鹿科。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曾在山中获白牡鹿。1946年及解放初在王家麓村和新路张岙角龙山各捕获梅花鹿1头。
  獐 别名河麂,俗呼獐呒郎,鹿科。有黄獐、白獐,山区偶见。
  小麂 别名黄麂,俗呼带角麂,鹿科。山区偶见。
  野猪 别名山猪,猪科。大山区近期有所增殖。
  鬣羚 别名苏门羚,俗呼木羊、野山羊,牛科。群栖高山密林处。1970年塔峙东岙村猎获1头,毛黄色。1990年共同村猎取1头,黑灰色,重80公斤,状如牯羊。
  豪猪 别名箭猪,豪猪科。栖山区岩洞中,偶见之。
  兔 别名野兔,俗呼兔聋髶,兔科。灰黄色,山区近期有所增殖。
  松鼠 松鼠科。瑞岩、新路岙大松林间有见。
  青鼬 俗呼两头乌,鼬科。形如猫似豹,体重4公斤左右,常三五群行。今少见。
  黄鼬 俗称黄鼠狼,鼬科。村宅、田野常见。
  猪獾 鼬科。穴居。解放前多栖海江塘,今偶见。
  狗獾 鼬科。形如狗,习性与猪獾同。
  鼬獾 又名山老鼠、猸子,鼬科。似鼠而大,穴居山坡,今偶见。
  水獭 别名水狗,鼬科。半水栖,内陆水域偶见。
  穿山甲 又名鲮鲤,穿山甲科。体和尾被有覆瓦状角质鳞甲,鳞片黑褐色。老兽鳞片边缘橙褐色,幼兽鳞片未角化色淡呈黄色。有铁甲、铜甲之分。大山区偶见。
  刺猬 刺猬科。山坡、田野偶见。
  蝙蝠 蝙蝠科。喜栖居民点屋檐下和门、窗、墙壁缝隙,捕食蚊类、昆虫。70年代后,随房屋结构改变,数量渐减。
  海豚 海豚科。外海及甬江偶见。
  江豚 又名江猪、海猪、海和尚,鼠海豚科。外海及甬江偶见。
  鸟类
  鹰 鹰科。有芝麻鹰、熊鹰、岩鹰、海鹰之别。芝麻鹰原筑巢松林,今栖高山岩穴。
  猫头鹰 俗呼逐魂,鸱鸮科。今栖深山区。
  小嘴乌鸦 鸦科。似鸦稍小,高山林间偶见。
  乌鸦 俗呼白头颈老鸦,鸦科。今平原无存,山区偶见。
  寒鸦 俗呼乌老鸦,候鸟,鸦科。隆冬时节偶见群鸦,常为降雪征兆。
  喜鹊 俗呼鸦响,鸦科。原多营巢村舍高树间,沿海常见,今平原无存,山区偶有。
  红嘴蓝鹊 俗呼红嘴绿鹦哥,鸦科。见于山区。
  环颈雉 俗名雉鸡、田鸡、野鸡等,雉科。喜栖丘陵,时至田野觅食。今山区尚有。
  勺鸡 雉科。形同雉鸡,飞翔时,竖有一撮褐棕色毛冠。山区偶见。
  鹌鹑 亦称地鹁鸪,雉科。栖田野、芦丛,偶见。今多人工饲养。
  竹鸡 雉科。多栖山区竹园,今仍有。
  稻鸡 秧鸡科。栖芦丛、稻田,重不盈斤,今仍有。
  红嘴山雀 山雀科。栖高山林间,长尾,上体黑而腹白,偶有见。
  戴胜 俗称山和尚,候鸟,戴胜科。棕栗色羽冠,颈、胸同色而淡,下背和肩羽色黑褐杂棕、白色斑,尾羽黑色,中具白斑。夏初偶见。
  乌鸫 鹟科,鸫亚科。似八哥而小,黄喙黑羽短尾。春日尤善啭鸣,又称百舌。山区偶见。
  苦恶鸟 亦称白胸秧鸡,俗称风箱鸟,秧鸡科。常在水田或水滨觅虫、螺或种子为食。鸣声作“苦恶、苦恶”。
  麻雀 亦称家雀,文鸟科。为数最多,遍及田野城乡。
  白脸山雀 俗称山麻雀,山雀科。似麻雀略小,山区皆有。
  雀鹰 鹰科。体比鸦小,芝麻色,因常伺于篱笆捕食小鸟雀, 俗亦呼“篱笆枪”,今有见。
  小隼 亦称猎隼、打雕童,隼科。栖林地、低山区,性猛,能鼓翼疾飞,捕食小鸟。
  绣眼鸟 绣眼鸟科。暗绿绣眼鸟,体长约11厘米,性柔驯,鸣声婉转,观赏鸟,山区皆有。
  翠鸟 俗称钓鱼郎、河翠,翠鸟科。常栖水边啄取鱼虾,有害渔业。另有山翠体略大,栖山区,亦食溪鱼。今有见。
  八哥 亦称鸲鸽,椋鸟科。杂食果实、种子和昆虫。雄鸟善鸣,经笼养训练,能学人语。今山区偶见。
  黑枕黄鹂 又称黄莺,黄鹂科。今偶见。
  画眉 画眉科。山区有见。
  白头鹎 俗呼白头翁,鹎科。山区有见。
  伯劳 亦作博劳,旧称鵙,俗称黄刀、王伯党,伯劳科。善鸣,性猛,喙强而锐利,常攫食大型昆虫及小雀、蛙、蜥蜴等,山麓、村野有见。
  啄木鸟 啄木鸟科。栖山区林间,今仍有见。
  斑鸠 鸠鸽科。有山斑鸠、灰斑鸠等,晴晨常鸣,今平原少见。
  鹁鸠 俗称鹁鸪,象其鸣声,鸠鸽科。天将雨时鸣声甚急。今仍有。
  大杜鹃 俗呼谷鸪、郭公、布谷,杜鹃科。形似白头翁,体色暗灰,两翼暗褐,雌鸟胸呈棕色,春耕时鸣声“谷管”,过夏无声。
  四声杜鹃 又称杜鹃、子规、怨鸟,杜鹃科。候鸟,形如谷鸪,桑叶青时长鸣“哥哥苦”达旦,人们每谐音为“快快割禾”。小满蚕眠时则无声。
  家燕 燕科。候鸟,春分时从南来,结泥巢檐下,哺育幼雏,专食昆虫,至秋分南迁。70年代后,随旧式房屋拆建,筑巢场所日缺,数量遂减。
  金腰燕 俗呼蛇燕,燕科。候鸟,形比家燕稍大,腰羽赭黄色,栖山村,筑泥窝于墙角楼板下。今仍有。
  大雁 雁亚科。候鸟,秋分后自北南归,至春北飞。60年代前时见群雁,今少见。
  鸬鹚 又名鱼鹰、水老鸭,鸬鹚科。体如鹰似鹭,钩喙而长,善潜水,可驯化使捕鱼。今已少见。
  苍鹭 俗称长脚鹭鸶,鹭科。候鸟,背部和尾苍灰色,高85~90厘米。大水域草边偶见。
  小白鹭 又称鹭鸶,鹭科。候鸟,沿海一带有见。
  小鸊䴘 俗称水凫儿、潜水鸟,鸊䴘科。栖河流、池塘中,营浮巢于芦苇丛,善潜水,偶见。
  凫 俗称野鸭、水鸭,鸭科。候鸟,初冬至此,常成群栖于水库、海涂等水域,春后离去。
  鸳鸯 鸭科。候鸟,雌雄偶居不离。春季在水库中偶见。
  海鸥 俗名江猫,海鸥亚科。多栖海岛,常见翔鸣海空。
  爬行类
  大蟒蛇 蟒蛇科。有褐色、金色两种,称笋壳斑大蟒、金壳斑大蟒。大山、深山区偶见。
  尖吻蝮 又名蕲蛇,俗称五步蛇,蝮蛇科。剧毒,江南深山区偶见。
  眼镜蛇 又名犁〓头蛇,眼镜蛇科,剧毒蛇。有旱犁〓、水犁〓、寸白犁馋。激怒时前半身坚起,颈部膨大,“呼呼”作声。山麓、田野偶见。
  银环蛇 俗称寸白蛇,眼镜蛇科,剧毒蛇。山区、田野偶见。
  竹叶青蛇 亦称“一步倒”,蝮蛇科,剧毒蛇。山区、平原偶见。
  蝮蛇 蝮蛇科,剧毒蛇。土名芝麻烂毒蛇、狗屙扑、压草黄,另有红口蝮蛇。各地皆有。
  翠青蛇 游蛇科。形似竹叶青蛇,无毒,林间有见。
  龟壳花蛇 亦称烙铁头、假蕲蛇,响尾蛇科。善捕鼠,又名老鼠夹蛇。毒蛇,山区、田野偶见。
  滑鼠蛇 称草锦蛇、松壳板,游蛇科。无毒,各地皆有。
  乌梢蛇 游蛇科。俗呼大秤杆。其色稍黄者称黄乌梢蛇,无毒,山麓田野有见。
  王锦蛇 又名菜籽花蛇、黄蟒蛇,游蛇科。常见。
  黑眉锦蛇 亦称黄颔蛇,俗称家蛇,游蛇科。无毒。另有黑眉银蛇,同属。
  赤链蛇 亦称火赤链蛇,俗呼烂田水扑,游蛇科。无毒,田野常见。
  水赤链蛇 游蛇科。栖田野,背黑腹红,无毒,各地常见。
  红点锦蛇 亦称水蛇、黄领蛇,游蛇科。无毒,田野、水泽常见。
  蝘蜒 石龙子科。俗称四脚蛇,栖庭园或郊野石缝、草丛间,入药称铜石龙子。
  蜥蜴 蜥蜴科。丘陵草丛间皆有。
  壁虎 俗称壁蜥,入药名守宫,壁虎科。食蜘蛛、蚊、蝇等,益虫。尾易断,能再生,常活动于壁上。
  龟 龟科。背甲乌,体形略小,称乌龟;背甲略黄,体形稍大,俗亦称作王八。今平原甚少。
  鳖 亦称甲鱼、团鱼、王八,鳖科。河湖池沼中有见。
  两栖类
  镇海棘螈 蝾螈科。长7~8厘米,背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朱红色,有不规则黑斑。头部大,四肢细长,尾侧扁。瑞岩寺林场溪流有栖息。现列为浙江省保护动物。
  黑斑蛙 又名青蛙、田鸡,蛙科。益虫,人称护谷虫。60年代后数量锐减。背泥黑色,体略小者称芝麻蛙。
  雨蛙 亦称中国雨蛙,雨蛙科。山间常见。
  树蛙 别称斑腿树蛙、变色树蛙,树蛙科。生活草丛、树上、竹上,山间有见。
  虎纹蛙 蛙科。背面有黄绿棕色斑纹,黑色称田撞,山区溪涧偶见。
  棘胸蛙 亦称棘蛙、山鸡,俗称石撞(音“戆”),蛙科。山区溪涧有见。
  蟾蜍 俗呼癞虾蟆,又称蛤蚆巴,蟾蜍科。村宅旁常见。
  昆虫类
  蜈蚣蜈蚣科。瓦砾中常见,干燥全虫可入药。
  蟋蟀 又名促织、吟蛩,蟋蟀科。常见。
  天牛 俗称牵牛郎、锯树郎,幼虫古称蝤蛴,天牛科。森林、桑树和果树常见害虫。
  蝼蛄 别名土狗,蝼蛄科。常见农业害虫。
  蜣螂 黑甲虫科。遇粪辄车转而推丸,亦名屎蟑螂。
  斑蝥 芫菁科。常食豆花、豆叶,有毒,称斑蝥毒。常见。
  螳螂 俗称吃发郎,螳螂科。田间、山地常见。
  蜻蜓 蜻科。种类繁多,常见。
  蝴蝶 蝶类统称,有蛱蝶、粉蝶、凤蝶等,常见。
  萤火虫 俗呼火萤头,萤甲科。常见。
  纺织娘 螽斯科。有体大如蝗,鸣单声而音长,有一种稍小,角须细长,鸣声悠长,为人笼养。常见。
  蝉 俗称蚻蟧,又名知了,蝉科。盛夏时常闻鸣声。
  蝇虎 俗呼壁老虎,跳蛛科。益虫,旧式房屋常见。
  蜗牛 大蜗牛科。栖旱地,为常见农作物害虫。
  鱼类
  淡水鱼类
  鲤鱼 鲤科。原为野生,80年代后多人工养殖。主要经济鱼科。
  青鱼 亦称螺蛳青,鲤科。50年代引入。主要经济鱼种。
  草鱼 亦称草青、白鲩、草鲩,鲤科。50年代引入。主要经济鱼种。
  鲢鱼 亦名白鲢,鲤科。50年代引入。主要经济鱼种。
  鳙鱼 亦称鰫、花鲢、胖头鱼,鲤科。50年代引入。主要经济鱼种。
  鳊鱼 鲤科。汶溪港有见。70年代引入有三角鳊、团头鲂(即武昌鱼)等,为主要经济鱼种。
  鲫鱼 鲤科。野生鱼类中主要经济鱼种。70年代引入非洲鲫鱼新种,今多为杂交种。
  鲌鱼 俗呼翘嘴鲌鱼,鲤科。有青条、白条之分。野生主要经济鱼种。
  玉如鱼 俗呼玉如头丁,又名菜花鱼,鲱科。为野生经济鱼类,多栖息溪坑石隙间。
  溪鱼 亦称溪坑差鱼,鲱科。溪涧主要经济鱼类。
  鳢鱼 亦称乌鳢鱼,鳢科。野生主要经济鱼种。
  塘鳢 亦称土鯆鱼,塘鳢科。
  鳜鱼 亦称桂鱼,鳍科。野生名贵食用鱼类之一,偶见。
  黄颡鱼 亦称〓颡,〓科。
  鲶鱼 亦作鲇,鲶科。
  鳗 俗称河鳗,鳗鲡科。回游鱼类。60年代后,因海闸修固,鳗苗回游受阻,资源日竭。今多人工饲养。
  鳝鱼 亦称黄鳝,合鳃科。野生主要经济鱼类。60年代后,资源渐减;80年代进行人工养殖。
  泥鳅 鳅科。60年代作食用鱼类后,列为经济鱼类。80年代始有人工养殖。
  海水鱼类
  大黄鱼 亦称大黄花鱼,石首鱼科。外海主要经济鱼类。夏初向近海回游产卵,60年代峙头洋面捕获较多,近年来已减少。
  带鱼 带鱼科。外海主要经济鱼类。70年代后,资源日竭。
  鲳鱼 鲳科。外海主要经济鱼类,以峙头洋为多。
  鱼 亦称米鱼,石首鱼科。沥港附近海面盛产,称沥港鱼,县内有少量捕获。
  毛鲿鱼亚种。状与鱼相仿,体型大,一般每条重20余公斤,大者至50余公斤。
  鲨鱼 鲨科。外海主要经济鱼类。夏秋季至近海回游,有真鲨、角鲨、书生鲨等70余种,外海均有,但资源日少。
  鯆鱼 学名孔鳐,鳐科。有黄鯆、黑鯆,沿海时有捕获。
  竹箕鱼 亦名山魈鱼,鲹科。沿海均有。
  雄鱼亦名海黄颡,又称雄铁头,〓科。近海皆有。
  舌鳎 亦称箬鳎鱼,舌鳎科。柴桥地区称鳎鳗,比目鱼之别类。栖近海,海涂串网均可捕获。
  鲈鱼 鳍科。栖近海,常回游至塘河,偶有捕获。
  鲻鱼 亦名子鱼,鲻科。常回游至塘河,资源较丰富,为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刀鱼 又名长嘴鱼,鲱科。身似刀条,无鳞。夏、秋皆有之。
  鲚鱼 鯷科。小型鱼类,亦名刀鲚、龙刀鲚,体小者别称玉鲚。沿海及甬江口有产。
  梅鱼 亦称梅童鱼,石首鱼科。小型鱼类,近海及甬江口有产,为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龙头鱼 亦称虾〓、豆腐鱼,狗母鱼科。小型鱼类,体延长、柔软、半透明,乳白色而软骨,干制称龙头薧,沿海多产。
  河豚鱼 古称〓或鯸鲐,俗呼乌狼,鲀科。肝脏、生殖腺、血液含毒素,经处理后可食。腌制后称乌狼鲞,卵巢可制河豚毒,供医药用。近海有产。
  海鳗 海鳗科。因牙利凶狠,俗呼狗鳗,为主要经济鱼类,近海皆产。
  市鳗 鳗鲡科。形似河鳗,海涂有之。
  涂鳗 塘鳢科。小型鱼类,海涂有见。
  弹涂鱼 亦称跳鱼、泥猴,弹涂鱼科。其体型小者,亦称跳干。退潮时常匍匐或跳动于海涂上。
  泥鱼 鲹科。小型鱼类,沿海皆产。
  烂稻索 鲹科。形如泥鱼而体稍大,沿海皆产。
  章鱼 亦名章跳,章鱼科。近海有产。
  望潮 章鱼科。形似章鱼而小,近海软涂皆产。
  附:海蜇即水母,腔肠动物,钵水母纲。夏秋季浮游甬江口及近海。
  甲壳类
  中华绒螯蟹 亦称毛蟹、河蟹,方蟹科。多栖江河湖塘及棉沟泥岸中,为回游动物。70年代后资源日竭,80年代始有人工养殖。
  溪蟹 俗名石蟹,方蟹科。栖溪流涧间。
  青蟹 俗呼黄夹蟹,蝤蛑科。各海涂皆有。
  蟚越蟹 或作彭越、彭螖、蟚蚏,方蟹科。栖海滩涂中。
  招潮 俗称红钳蟹、大刀蟹,涨潮前雄蟹常举大螯上下运动,招引雌蟹,似招望潮汐。各海涂均有。
  沙蟹 方蟹科。各海涂皆产,数量最多,为主要涂产经济蟹类。
  白蟹 蝤蛑科。梭子蟹同类,栖近海,秋季最多,为主要近海经济蟹类。
  梭子蟹 亦称蝤蛑,蝤蛑科。主要经济蟹类,栖外海,各海域均有。盐渍称〓蟹(枪蟹)。
  黄虾 亦名台虾,十足目。沿海皆产。
  跳虾 体与黄虾相类而稍小,亦称强盗虾。近海有产。
  江虾 形如河虾而体稍小,食用称红鲓虾。沿海多产。
  白虾 亦称水虾、白水虾,长臂虾科。体色透明似水,微带蓝色,沿海多产。
  对虾 亦称明虾,对虾科。沿海有产,今多人工养殖。
  麦杆虾 小虾类,近海皆产。
  河虾 节足目。50年代推广有机氯农药后,资源渐竭,70年代后有所恢复。
  溪虾 俗称青草虾,节足目。栖溪石间及山区水潭中。
  鲎 鲎科。头胸甲宽广,作半月形,若钢盔,可食用,亦供药用。沿海皆产。
  贝类
  河蚌 蚌科。栖河、池、水库中。
  珠蚌 亦名旗蚌,蚌科。野生偶有。60年代人工养殖育珠。
  蚬 亦名河蚬,蚬科。栖河、池、水库中。
  蛤 亦名河蛤,蛤蜊科。扇形圆体,栖河、池、水库中。
  田螺 田螺科。栖河池、水田中。
  螺蛳 俗称蛳螺,田螺科。栖河池、湖泊内。
  蛏子 蚶科。栖海涂,野生体小,称麦杆蛏。三山、昆亭等乡明时已开始人工养殖。
  蚶子 蚶科。产海涂,野生甚少,昆亭有人工养殖。
  圆蛤 俗呼蛤皮,蛤蜊科。壳圆稍大而色青灰。各地海涂均产。
  黄蛤 形圆稍小而色黄,俗呼郎匡,各海涂皆产。
  梅蛤 亦称海瓜子、扁蛤,樱蛤科。主要经济贝壳类,各海涂皆产。
  泥螺 亦称吐铁,泊螺科。主要经济贝壳类。海涂皆产,镇北涂、梅山、昆亭等乡产量高、质量更好。
  香螺 俗称香蛳螺,蛾螺科。各海涂皆产。
  微黄玉螺 俗称肉螺或香螺,玉螺科。似田螺而体小,味鲜美。产于柴桥、郭巨海涂,为名优特产。
  第二节 植物
   树木类
  马尾松 松科。常绿乔木,叶两针一束。县内主要植被。
  黑松 松科。常绿乔木,叶两针一束。解放后引入,近海山丘随处可见。
  五针松 松科。常绿灌木,叶五针一束。解放后引入,多作观赏用。
  雪松 松科。常绿乔木,解放后引入,作观赏树种。
  金钱松 松科。落叶乔木,山地造林良种,亦用作观赏。
  柳杉 杉科。常绿乔木,原为零星分布,解放后成片种植。
  杉木 亦称刺杉,杉科。常绿乔木,主要用材树种。原零星分布,解放后大面积人工种植。
  水杉 杉科。落叶乔木,系优良观赏树和速生造林树种。解放后引入,广泛种植。
  池杉 别名池柏,杉科。落叶乔木,喜潮湿环境,能在沼泽地生长,为平原水网绿化树种。解放后引种栽培。
  柏木 别名璎珞柏,柏科。常绿乔木。
  侧柏 又称扁柏,常绿乔木,柏科。为常见园林、造林树种。
  桧柏 柏科。常绿乔木,变种多,常见有金叶桧、龙柏等。旧时庙宇、陵墓多植此,谓“松柏长青”。
  罗汉松 又称土杉,罗汉松科。常绿乔木,系观赏树种,广泛栽植于公园、庭院。
  苏铁 即铁树,亦称凤尾松,苏铁科。常绿乔木,观赏树种。
  垂柳 俗称杨柳,杨柳科。落叶乔木,系观赏树和行道、护堤树。
  苦槠 壳斗科。常绿乔木,用材树种。
  米槠 壳斗科。常绿乔木,用材树种。
  梓树 紫葳科。落叶乔木,用材树种。
  赤皮椆 壳斗科。落叶乔木,用材树种。
  麻栎 壳斗科。落叶乔木,用材树种。
  栓皮栎 壳斗科。落叶乔木,树皮具发达栓皮层,可制作软木,为用材树种。
  朴树 俗称沙朴树,榆科。落叶乔木,沿山平地、路旁、溪岸常见。
  白榆 俗称田柳树,榆科。落叶乔木,常栽河堤、田埂、路边。70年代多植村庄、公路两旁。
  构树 亦称楮,桑科。落叶乔木,常栽植村舍附近、溪河两岸。
  柘树 亦名黄桑,桑科。落叶小乔木,果可食或酿酒,叶可饲蚕。
  桑 桑科。落叶小乔木,散栽村旁、田间。50年代末发展蚕桑生产,山区曾大面积种植湖桑。
  薜荔 又称木莲,桑科。常绿藤本,常攀附树、墙、山崖上。果实富果胶,可制食用凉粉,称木莲糊。
  山荷叶 小檗科。多年生灌木,根状茎粗壮,多生山谷林下阴湿处,根可药用,有毒。
  鹅掌楸 亦称马褂木,木兰科。落叶大乔木,庭园观赏树,70年代引入,种植不广。
  厚朴 木兰科。落叶乔木,分布量少。
  香樟 樟科。常绿乔木,广栽山坡、河岸、村庄、寺观庙宇,为主要绿化、行道、用材树种。80年代起大量种植,宁波市定为市树。
  檫树 樟科。落叶乔木,散生山地、林缘杂木林中。
  红楠 樟科。常绿乔木,散生林间,高龄树见于瑞岩寺林场。
  枫杨 俗称溪口树,亦称榉柳、麻柳、元宝树,胡桃科。多栽溪边及河谷低处。
  海桐 海桐科。常绿灌木,常见庭园观赏树。
  枫香 亦称枫树,金缕梅科。落叶乔木,生山地、平原,秋叶艳红,称为红枫,供观赏。高龄树树冠雄伟,瑞岩寺林场有之。
  二球悬铃木 又称法国梧桐,悬铃木科。落叶乔木,解放后广栽,为主要人行道树。
  皂荚 又称皂角,苏木科。落叶乔木,多分布山坡疏林。
  槐树 蝶形花科。落叶乔木,变种有龙爪槐,为常见庭园观赏树。
  刺槐 通称洋槐,蝶形花科,落叶乔木,广生于山麓、路旁、河岸,为行道、观赏及沙地造林树种,又为蜜源植物。
  臭椿 亦称樗,苦木科。落叶乔木,常栽村宅附近。
  楝树 又称苦楝,楝科。落叶乔木,广泛栽培。60年代末引入川楝树种。
  乌桕 又称桕子树,大戟科。落叶乔木,散生田野及低山杂木林中。
  油桐 又称桐籽树,大戟科。落叶小乔木,散栽山麓村宅附近。
  黄杨 又称瓜子黄杨,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多栽植庭园。
  枸骨 俗称刺老虎、猫儿刺,冬青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散生灌木丛中,亦作观赏。
  冬青卫矛 又名大叶黄杨、绿篱卫矛,冬青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常植作绿篱。
  鸡爪槭 亦称鸡爪枫,槭树科。落叶小乔木,常见庭园观赏树种。红枫、赤枫、青枫系其变种。
  爬山虎 又称爬墙虎、地锦,葡萄科。落叶藤本,常攀缘墙壁或岩石上,为垂直绿化植物。
  梧桐 又称青桐,梧桐科。落叶乔木,用材、观赏和绿化树种。
  油茶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50年代由常山县引入,郭巨、柴桥等山区广泛种植。
  茶 一名茗,山茶科。常绿灌木,唐宋以来已广泛栽培,茶叶为镇海主要特产。
  木荷 山茶科。常绿乔木,散生山区林间。
  芫花 瑞香科。落叶灌木,多长疏林及灌丛中,可供观赏,花蕾入药。
  喜树 又称旱木莲,瑞香科。落叶乔木,多栽培于庭园,观赏树种。
  楤木 亦称鹊不踏,五加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山区多有分布。
  女贞 又称冬青树,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常见庭园或绿篱树种。
  络石 亦称白花藤,夹竹桃科。常绿攀缘木质藤本,垂直绿化植物。
  大青 马鞭草科。落叶灌木。
  泡桐 亦称白桐,玄参科。落叶大乔木,生山麓、溪边,为近年广栽之速生绿化树种。
  栀子 又名黄栀花、山栀,茜草科。常绿乔木,多野生,亦作盆景观赏。
  棕榈 棕榈科。常绿乔木,广栽山坡,村落及道旁,又作观赏树。
  果木类
  橘 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通称柑橘,传统品种有凤仙橘、朱红橘等,解放后引入新品种繁多。
  金柑 亦称金橘,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系镇海著名果品,品种有金弹、罗浮、牛奶之类;有亚种曰金豆,比金柑更小。
  枸橘 即枳,芸香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山区常栽作篱笆。其实生苗可作柑橘嫁接砧木。
  杨梅 杨梅科。常绿乔木,多散栽近村山麓,塔峙牌门、后所两地较集中。
  梅 蔷薇科。落叶乔木,多散栽。
  杏 蔷薇科。落叶小乔木,零星种植。
  桃 蔷薇科。落叶小乔木,解放前以红桃、夏白桃为主,多栽于柴桥山区。解放后引入品种繁多,种植面扩至全县。
  李 蔷薇科。落叶小乔木,解放前大榭岛栽培颇多,称金塘李。解放后各地均有种植。
  枇杷 蔷薇科。常绿小乔木,多栽于庭院。
  野山楂 蔷薇科。落叶灌木,生山谷阳坡、溪边、疏林及灌丛中。
  猕猴桃 亦名杨桃、羊桃,猕猴桃科。落叶木质藤本,山区野生。
  柿 柿树科。落叶乔木,零星种植。果形色红稍小者,称吊红(蒂红)。
  葡萄 俗称紫葡萄,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60年代后引入品种繁多,各地均有栽种。
  梨 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解放后引入新品种较多,各地均有种植。
  枳椇 又称拐枣、金钩子,鼠李科。落叶乔木。山坡、沟谷、路边常见。
  枣 又名白蒲枣,鼠李科。落叶乔木。村宅旁零星栽植。
  栗 亦称板栗,壳斗科。落叶乔木。60年代曾在山区种植一批。另有茅栗,落叶小乔木,或呈灌木状。
  无花果 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居宅庭院偶植。
  银杏 亦称白果树、公孙树,银杏科。落叶乔木。旧多植于寺庙及庭院住宅,今高龄树尚有。
  竹类
  毛竹 古亦称猫竹,禾本科。多年生常绿木本,栽培面广,为县内主要经济竹种。黄皮毛竹属变种。
  刚竹 俗称龙须竹,禾本科。山麓潮湿处均有,主要经济竹种。
  乌竹 禾本科。多栽低坡土壤深厚处,主要笋用中型竹种。
  淡竹 禾本科。中型散生竹种,分布广泛,面积大。有变种称花淡竹。
  金竹 旧称筋竹,禾本科。主要竹种。
  雷竹 春雷动时出笋,故名。1985年引入。
  早竹 出笋早,零星植山区宅旁。
  高节竹 高产笋用竹种,外地引入。山区零星有见。
  晚季竹 学名五月季竹,山区零星有之。
  斑竹 一名湘妃竹,禾本科。桂竹变型,山区零星有见。
  孵鸡竹 俗称赖孵鸡娘竹,分白孵鸡竹和乌孵鸡竹。沿海棉区宅旁多植,主要笋用竹。
  水竹 禾本科。野生和人工培育并有,多分布河岸、山麓。
  石竹 石竹科。野生为主,大山间有见。
  节竹 野生小型竹,笋可食用,大山间有之。
  草鸡竹 野生小型竹,产三山乡,笋可食用。
  大黄鞭竹 野生小型竹,笋可食用,大山区有之。
  金竹小妹 野生小竹,笋粗度似绒线针,大山间有之。
  四季竹 即彗竹,亦称浙东四季竹,禾本科。优良笋用竹种。
  青皮竹 禾本科。原为华南地区优良丛生竹,60年代引植。因耐寒性差,现仅丘陵山脚和房前屋后零星栽植。
  桃子竹 禾本科。丛生型小竹,笋不能食用。
  撑篙竹 郭巨方门有产,亦称篙竹。
  鳗竹 禾本科。野生小型竹种,岩下潭水间丛生,笋不能食用。
  箭竹 禾本科。灌木型竹类,多野生。
  苦竹 亦称伞柄竹,禾本科。笋味苦,不堪食用。
  箬竹 禾本科。灌木型野生竹类,竹叶大,可作笠帽等防雨用品和裹粽。
  药用类
  白术 菊科。多年生草本,现以种植为多。
  菊叶三七 俗名见肿消,菊科。多年生草本,植村落、园地间。
  刘寄奴 俗名化食丹,菊科。一年生草本,生山坡。
  泽兰 菊科。多年生草本,生山坡、溪边。
  蒲公英 又名黄花地丁,菊科。生田野、堤塘边。
  千里光 菊科。多年生草本,生山野田间。
  茵陈 多年生草本,菊科。生山脊、田野、海塘。
  黑皮三叶青 又名金丝吊葫芦、蕲蛇菊,百合科。多年生攀缘草本,产高山岩间及深涧。
  天门冬 百合科。多年生攀缘草本,产林间及山坡。
  百合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生山间茅草丛中。
  黄精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山区林间有之。
  玉竹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产山间阴处沙渍土壤处。
  七叶一枝花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产高冈深山土壤肥沃处。
  八角金盘 景天科。多年生矮状草本,产高山坑深涧间。
  垂盆草 别称鼠牙半枝莲,景天科。多年生肉质草本,生阴湿石壁、残墙处。
  白花蛇舌草 亦称二叶葎,茜草科,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生田野、水沟旁。
  茜草 俗称地苏木,亦称血见愁,茜草科。多年生攀缘草本,生山野草丛中,其根可浸烧酒。
  益母草 唇形科。一或二年生草本,田野常见。
  丹参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生山坡、林下或溪边。
  筋骨草 亦称散血草、白毛夏枯草,唇形科。多年生草本,生山坡、竹林阴湿处。
  天南星 天南星科。多年生有毒草本,生丘陵、竹园。
  石菖蒲 天南星科。多年生水草本,生山谷、溪涧。
  金樱子 蔷薇科。常绿蔓性灌木,生山野。
  仙鹤草 即龙牙草,蔷薇科。多年生草本,生山野、路旁。
  伏苓 多孔菌科。产山坡松林间。
  灵芝 多孔菌科。产高山松树、枫树间。瑞岩山于宋大中样符年间采到灵芝,因又名灵芝山。
  石斛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产高山阴处。
  紫珠 马鞭草科。落叶直立灌木,生山坡丛林中。
  平地木 即紫金牛,俗称老弗大,紫金牛科。常绿小灌木,产山坡、林荫、溪边。
  竹叶椒 芸香科。常绿多刺灌木,产山坡及竹、木丛中。
  过路黄 又名对座草,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生田野草丛中。
  青木香 防己科。生山麓草丛中。
  谷精草 谷精草科。一年生草本,生稻田、湖滨、水库滩间。
  败酱草 俗名火管草,败酱科。多年生草本,生山坡草丛中。
  紫花地丁 堇菜科。多年生草本,生山坡、丘陵、竹园。
  何首乌 又名夜交藤,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生于林间溪涧。
  忍冬 亦称金银花,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生山坡、田野间。
  半边莲 桔梗科。多年生小草本,湿地生长较多。
  腹水草 玄参科。多年生草本,生田野草丛间。
  百无禁忌草 大戟科。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茅草间。
  骨碎补 亦称猴姜,骨碎补科。蕨类附生植物,生阴湿岩壁间。
  威灵仙 亦称铁脚威灵仙,毛茛科。半常绿藤本,生山坡、丘陵。
  鱼鳖金星草 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生岩石及老树间。
  细辛 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生山谷溪林阴湿处。
  羊踯躅 亦称闹羊花,杜鹃花科。落叶灌木,山区皆有。
  夏枯草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山坡皆有。
  穿心莲 亦称一见喜、苦草,爵床科。一年生草本,多人工栽培。
  五加 五加科。灌木,喜长山麓灌丛中。根皮和茎皮称五加皮。
  花卉类
  梅花 蔷薇科。有白梅、红梅、腊梅等多种。落叶乔木,深山间偶有野生。
  樱花 蔷薇科。落叶乔木。
  蔷薇 蔷薇科。落叶灌木。
  玫瑰 蔷薇科。落叶灌木。
  月季 又称月月红,蔷薇科。落叶灌木,今品种繁多。
  梨花 亦名玉梨花,蔷薇科。落叶乔木。
  迎春花 又名玉卮,木犀科。落叶灌木。
  茉莉 亦名“鬘华”,木犀科。常绿攀缘灌木。
  桂花 即木犀,木犀科。常绿灌木,常见有金桂、银桂和四季桂等,塔峙岙普遍种植,历史悠久,称千桂之乡。
  牡丹 毛茛科。落叶小灌木。
  芍药 毛茛科。多年生草本。
  兰花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有剑兰、草兰、九头兰等,生高山深谷及涧边。
  菊花 菊科。多年生草本。
  荷花 亦称芙蓉、菡萏、草芙蓉,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
  珠兰 即金粟兰,亦称珍珠兰,金粟兰科。常绿灌木。
  四季秋海棠 秋海棠科。肉质草本。
  水仙 又名雅蒜,石蒜科。多年生草本,今广作盆景。
  广玉兰 亦称荷花玉兰,木兰科。常绿乔木。
  白玉兰 木兰科。落叶小乔木。
  石榴 俗称金厖,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含笑花 俗称香蕉花,木兰科。常绿灌木。
  紫薇 俗称百日红,千层菜科。落叶小乔木。
  紫荆花 又名紫珠花,豆科。落叶小乔木。
  玉荷花 安息香科。落叶小灌木。
  杜鹃花 亦称映山红,杜鹃花科。落叶灌木。
  茶花 山茶科。常绿灌木。
  槿花 落叶灌木,锦葵科。
  绣球花 亦称松团花、八仙花,虎耳草科。落叶灌木。
  木芙蓉 俗称芙蓉花,锦葵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夹竹桃 夹竹桃科。常绿灌木。
  凤仙花 亦称指甲花,俗称满堂红,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
  玉簪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
  鸡冠花 苋科。一年生草本。
  虞美人花 亦称丽春花,罂粟科。一年生草本。
  合欢 亦称马缨花,豆科。落叶乔木。
  长春花 亦称雁来红,夹竹桃科。一年生直立草本。
  大丽花 亦称大理菊、天竺牡丹,菊科。多年生草本。
  第七章 自然灾害
  据旧志资料不完整记载,自唐大和四年(830)至1949年1120年间,严重自然灾害103次,其中台风、暴雨和海潮泛滥成灾25次,旱灾46次,雨涝13次,海啸3次,雹灾5次,虫害4次,雪冻7次,平均10年一次大灾。因灾害引起饥荒36次,甚至“鬻男女以食”,“取白泥以食”,“藉尸郊野”,“道殣相望”。1949~1985年36年内,较大灾害有26次,最严重的为1956年台风灾害,由于兴修水利、抗灾救灾等措施得力,使灾害程度大为减轻。
  灾害性天气
  台风 台风过程雨量≥50毫米或瞬间风速≥17米/秒作为影响镇海台风标准。据此,1961~1987年共有48次,平均每年2次,最多年达5次(1962、1985),空年5年(1964、1968、1970、1976、1980)。影响月份以7~9月最多,共出现39次,占全年81.3%。影响最严重的台风风力为1981年14号、1986年15号台风,10分钟最大风速均达33米/秒以上,瞬间最大风速40米/秒(12级以上)以上。雨量最大为1963年12号台风,杨岙地区日降水量达346.8毫米;1966年15号台风,9月5~7日城关镇过程雨量达462.6毫米。
  暴雨 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暴雨年平均出现3次,在杨岙可达5次。主要出现于5~10月,以9月份出现机率较高。
  冰雹 1971~1978年共出现7次,其中1977年4月24日,自汶溪至峙头有20个乡镇遭冰雹袭击,受害面积2万亩,大块冰雹重量有110克;1980年6月27日湾塘乡遭受罕见冰雹灾害,全乡12097亩棉花断脑枝率80%以上,击成光杆有3608亩。
  低温 1971~1982年每年11月到翌年5月统计,冷空气影响共198次,其中中等程度55次,强冷空气11次;年平均17次,其中中等强度5次,强冷空气1次。冷空气影响以4月最多,12年中,倒春寒出现7次。常年秋季低温≤22℃的初日出现在9月19日前后,历年最早出现在9月9日。
  干旱 1961~1980年,全县性干旱发生7年,其中7~8月份伏旱4年,9~11月秋旱3年。伏旱多出现在柴桥和郭巨区,大碶区机率较少。秋旱则以城关和骆驼区出现机率较多。1967年全县性大旱持续时间较长,郭巨从6月22日至11月9日长达137天未下透雨。
  灾情录
  唐
  830年(大和四年)夏,浙东大水,害稼。
  831年(大和五年)7~8月,浙东大水,害稼。
  839年(开成四年)夏,旱,浙东尤甚。
  宋
  1075年(熙宁八年)风谷不登,疫疠大作,藉尸郊野。
  1099年(元符二年)亢旱。
  1177年(淳熙四年)9月24日、25日(九月初一、初二)大风雨驾海涛,毁堤2500余丈,农田淹没。
  1178年(淳熙五年)秋大水。飓风助海潮成灾。
  1182年(淳熙九年)旱,夏6月不雨至秋8月,黍稷枯死,大饥。
  1187年(淳熙十四年)8月旱。
  1194年(绍熙五年)旱,大饥,取草木为食。
  1221年(嘉定十四年)旱,虫害严重。
  元
  1324年(泰定元年)3月饥。
  1330年(至顺元年)7月大水。
  1344年(至正四年)海啸,塘崩,海溢伤禾成灾。
  1346年(至正六年)旱。
  明
  1445年(正统十年)4月久旱,民遭疾疫。
  1504年(弘治十七年)旱,大饥。
  1508年(正德三年)大旱,7月至次年1月不雨,禾黍无收。大饥,蕨草采尽,以至鬻儿卖女以食。冬大雪,河冰不解,草木枯死,民受冻挨饿而死者甚多。
  1511年(正德六年)海溢,漂溺民居。
  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旱,饥荒,路有饿死骨。
  1569年(隆庆三年)秋飓风、暴雨、海啸,潮水涌入城中,居民惶惧。
  1573年(万历元年)7月大风,海浪涌高数丈,掀翻战船,冲坍房舍,人畜死伤不计其数。
  1575年(万历三年)7月8日(六月初一)大风、大潮、大雨,人畜庐舍受淹。
  1588年(万历十六年)旱,大饥,瘟疫流行。民有以子女易一餐者,也有身怀百金田券不得售而死者。
  1589年(万历十七年)7月海沸。县署、民房多圮坍,民船、战船掀覆,压死、溺死多人。
  1591年(万历十九年)9月6日(七月十九日)东北风大作,大雨如注,海潮溢入城内。
  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水灾,全县受灾九分,准免粮六分。
  1628年(崇祯元年)8月大风雨,城中水淹,毁坏民房,文庙正殿圮塌。
  1633年(崇祯六年)7月飓风,暴雨如注,连续旬日,民舍多处倒坍,外洋防海战船漂没、损坏八九成,巡兵沉溺不计其数。自崇祯元年以来,每年都有飓风侵袭,以崇祯六年受灾最为严重。
  1634年(崇祯七年)旱。饥民取南乡山上白泥为食,竞传曰观音粉。
  1640年(崇祯十三年)大旱,大饥,民食观音粉,多病腹胀。
  1642年(崇祯十五年)大旱,饥。
  1643年(崇祯十六年)旱饥如故。
  清
  1646年(顺治三年)大旱,自5~8月不雨。
  1647年(顺治四年)大饥。
  1651年(顺治八年)岁大饥。
  1654年(顺治十一年)大旱,河底龟裂。冬严寒,江水亦冰。
  1658年(顺治十五年)4月大雨雹,伤农畜。
  1659年(顺治十六年)大旱。
  1661年(顺治十八年)大旱,自6~8月未雨。
  1662年(康熙元年)夏大旱。
  1663年(康熙二年)旱。
  1665年(康熙四年)8月飓风大作,阴雨连绵成灾。
  1671年(康熙十年)3月8日(正月二十八日),雪中震雷闪电,夏大旱。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大旱。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10月,大雨连旬,平地水深5尺,淹没田禾,冲坏民房。
  1691年(康熙三十年)海潮涌入城内。
  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旱。九月大水。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大旱,自去秋不雨至是年6月始雨,早禾俱萎,晚禾薄收。
  1721年(康熙六十年)4月11日(三月十五日)后雨雹,小者如碗,大者如盆。
  1723年(雍正元年)旱。禾麦尽枯,民不聊生,有剥取榆树皮及采集水仙、蕨草、鬼绿、红刺根等以充饥,饿尸道路相望,全县皆有。
  1724年(雍正二年)七月,海啸,滩涂洗没。
  1725年(雍正三年)4月,西管乡二三十里内麦茎生虫,头红身黑,状如蚕,10天内麦叶食尽。虫后灭,麦仍熟。8月25日(七月十八日)大雨,海水大涨,乡民避水者栖于屋脊或大树上。
  1727年(雍正五年)6~7月阴雨弥月,禾尽莠不实,岁饥。
  1738年、1739年(乾隆三年、四年)海潮坏塘。
  1742年(乾隆七年)9月15日(八月十七日)飓风,大潮冲坍海塘。
  1747年(乾隆十二年)8月19日(七月十四日),海潮大涨,东北风冲决城塘并溃,民房亦多圮坍。
  1749年(乾隆十四年)9月9日(七月二十八日)飓风拔木,房舍多塌。
  1751年(乾隆十六年)大旱。自6~9月(闰五月至八月)不雨,田禾被灾者十之七成,大饥。
  1800年(嘉庆五年)2月(正月),大雪。自2月7~12日(十四日至十九日)平地积雪三尺余。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自6月不雨至8月9日(七月初一日),晚禾多枯。
  1823年(道光三年)夏多风,禾稼歉收。
  1831年(道光十一年)旱,大饥。民多疫死。
  1832年(道光十二年)旱,饥。斗米500文。
  1833年(道光十三年)旱,饥。
  1837年(道光十七年)旱,禾尽枯。8月24日(七月二十四日)大风雨,塘溃,江河皆溢。
  1839年(道光十九年)春大雪,平地积雪5尺。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大雪,积五六尺。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10月1日(八月初八日)大风雨,塘坍,水高一丈,舟行桥上,庐舍崩坍。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春旱,自2~5月不雨。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2月15日(正月十一日)大雷雨,16日大风,18日大雨雪。
  1850年(道光三十年)9月中旬大雨,20日(八月十五日)平地水涨3尺。
  1852年(咸丰二年)旱。
  1862年1月26日(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大雪深5尺,河水冰冻。至2月(同治元年正月)中旬始通舟楫。8月6日(七月十一日),海晏乡大水,9月14日(八月二十一日)又大水,坏民房田禾无数。
  1863年(同治二年)8月25日(七月十二日)山洪暴发,大水。10月3日(八月二十一日)泰海两乡山洪暴发十余处,损坏庐舍田禾。
  1864年(同治三年)夏旱。7月13日(六月初十日),大风拔木,海船倾覆无数。秋、冬旱,有5个月未下雨。
  1868年(同治七年)4月11日(三月十九日)未时雨雹。6月8日(闰四月十八日)申时冰雹。
  1871年(同治十年)夏大旱。虫食禾。
  1872年(同治十一年)4月10日(三月初三日)酉时冰雹。夏,大旱,河枯,舟楫不通。
  1877年(光绪三年)7月4日(五月二十四日)午时,大风拔木而走,屋瓦皆飞。7月26日(六月十六日)夜,伏龙山见雪。同月,四乡多蝗,食草木。自11月中旬起至12月连月阴雨。次年1月大雪。自1月3日至2月(三年十二月初一日至下年正月),雨风冰雪相继而至,百日中开霁仅20天。
  1879年(光绪五年)夏大旱,全县7乡河底皆龟裂,禾尽枯。
  1883年(光绪九年)8月3日(七月初一日),风雨大作,海潮骤涨,沿海塘堤皆坏。
  1892年(光绪十八年)冬大寒。雪深3尺,酒店酒皆冻,果树死者大半。
  1909年(宣统元年)春夏严重干旱,民有“宣统元年,晒煞苗田”之说。
  民国
  1915年(民国4年)风灾,歉收。
  1919年(民国8年)歉收,米价腾贵。
  1921年(民国10年)风水为灾。崇邱、海晏、灵岩、泰邱、郭巨等乡海塘、道路、桥梁多被冲坏,田禾、棉花均受害。
  1922年(民国11年)崇邱、海晏、灵岩、泰邱、东绪、前绪、郭巨等乡及城区又遭风水重灾。同年10月18、19、20日遭第三次飓风,淫雨成灾,县城水深5尺、柴桥水深8尺。
  1928年(民国17年)飓风,水灾,泰邱、海晏最重,田禾、棉花损失甚巨,塘堤冲毁5000余丈,灾民2300余人。
  1929年(民国18年)风、虫灾。
  1931年(民国20年)8月24日飓风,水灾,万弓塘数处倒坍,翌年修复。
  1933年(民国22年)9月暴风雨,海潮突涨,塘堤倒坍,拔树起屋,咸潮入侵县城,毁屋300余间,冲损数千间,冲没船只百余艘,毁棉地六七万亩,无归宿者数百户,待赈者4万余人。
  1934年(民国23年)自初夏至秋无雨,田土龟坼,秋收绝望。
  1940年(民国29年)伏旱续秋旱,江南地区大部分早稻无收成。自民国23年后旱情最烈。秋高温,霍乱病暴发。
  1942年(民国31年)夏干旱,早稻黄熟期遇强干飓风袭击,俗称南风水。稻谷被毁每亩约200斤左右,损失惨重。
  1944年(民国33年)入夏以来久亢旱,霖雨不降,晚秋作物受灾严重。
  解放后
  1949年7~10月两次台风、暴雨,海江塘被冲决大小缺口2582个,长12190丈,受灾面积15.05万亩,倒坍房屋169间,淹死30余人。
  1951年7~8月连旱33天,全县4.87万亩稻田断水,7.6万亩受旱严重。
  1952年 6~9月先后受9次台风影响,4次淫雨,雨量为多年所未有,农田几次被淹,累计受淹30.6万亩;尤以7月20日台风暴雨最烈,柴桥区受淹稻田7.1万亩,遭灾945户,倒坍民房173间,死亡2人。
  1953年 4月16日至5月30日不雨,6万亩稻田受旱。6月5日起又连旱73天,30万亩稻田无水灌溉,成灾26.7万亩,因旱减产粮食2670万斤,柴桥、郭巨山区和平原沿海地区受灾最甚。
  1954年 5月份降雨量达336.9毫米,6月份277.5毫米,7月份223.7毫米,5.3万亩早稻受淹。8月高温干旱,致江北沿海地区稻瘟病猛发。
  1955年 7月31日至9月12日连旱44天,受旱面积5.51万亩。
  1956年 8月1日强台风袭击,最大风力12级以上,潮位高达4.85米,最大暴雨量116.9毫米,穿山半岛南部诸乡受灾最重。冲毁海塘59段,长达49538米。塘内受淹稻田3.26万亩,棉地1.81万亩,后籽粒无收者1.1万亩。海潮高过海塘2公尺,15吨大船刮入塘内。损坏渔船300余艘,倒坍民房1800余间,无家可归320户,伤347人,死亡55人,其中上阳乡死21人。同年9月2~5日,又有6~8级台风侵袭,过程总雨量157.7毫米。三合、上阳、梅山、郭巨、峙头、大榭诸乡新修复海塘又遭毁16条,被淹农田3.24万亩。9月中旬,暴雨成灾,过程雨量314.9毫米,农作物受淹10万余亩。
  1958年5月19日至8月23日连续干旱97天,受灾面积24.53万亩,严重减产13.78万亩。群众奋起抗旱,挖井5230口,挖池潭4559口,26万亩晚稻田改种旱杂粮。
  1961年6月15日起不雨,7月底河道断流,水库干涸,至9月4日始雨,持续干旱81天,旱情比1953年、1958年更甚。同年10月4日第26号台风在临海附近登陆,最大风力12级以上。河头横溪降水量443.3毫米;杨岙355.1毫米,受淹稻田6.82万亩,棉地2.97万亩,成灾5.25万亩,受损房屋495间,灵峰水库大坝受损。
  1962年7~9月有4次台风侵袭,尤以9月3~6日台风暴雨最烈,9月4~6日过程总雨量219.2毫米,平均降雨量210毫米左右。全县倒坍房屋50间,受灾农田15.68万亩,成灾面积9.84万亩。
  1963年 自上年11月以来连续5个月不雨,10多万亩早稻因缺水无法及时种植。各地咸水倒灌,姚江大闸内咸度达600度。至8月14日旱情始解除,冬春干旱为1955年以来所未见。同年第12号台风于9月11~13日侵袭,暴雨大作,3天总降雨量梅山450.6毫米、三山660毫米、新路岙水库491.6毫米、城关395.9毫米、湾塘374.2毫米、骆驼366.2毫米,仅9月12日在杨岙、城关日降雨量分别达346.8毫米和282.9毫米。山洪暴发,受淹农田28.5万亩,成灾7.37万亩。冲毁耕地4186亩、水库37处、桥梁62座、其他水利设施126处。损坏民房446间,倒坍141间,损坏农船76艘。
  1964年 秋旱。6月29日至9月14日干旱79天,受灾农田22万亩,成灾7.5万亩。
  1966年 第15号台风自9月5~8日持续3天半,继而淫雨,平均雨量400毫米以上,城关494.4毫米、新路岙水库492.5毫米、长山义成碶445.1毫米、湾塘429.5毫米、下邵600毫米左右、骆驼356.5毫米、柴桥瑞岩寺水库349毫米,新路岙水库溢洪道过水1.21米,公路汽车中断2天。受淹面积10.26万亩,10余个乡镇村庄水深过膝,新碶大水齐胸,群众用船代步。
  1967年 郭巨地区6月22日至11月9日137天未下透雨。全县受灾10.17万亩,秋作物大部无收。
  1971年 6月23日至9月3日连旱70余天,受灾面积8.2万亩。9月18~24日连遭2次台风袭击,损坏水利工程18处,倒坍房屋97间,损坏船只33艘。
  1972年 第9号台风自8月16日起影响全县,17日下午大暴雨,最大雨量280毫米,26960亩水稻、13305亩棉花受淹,倒坍民房276间,漂失农船11艘。80万斤早稻谷霉烂。
  1974年 第13号台风8月20日侵袭县境,继之淫雨、大潮,最高潮位4.5米。102条海塘,计长119公里遭受不同程度冲坏,其中严重倒坍39条。受淹农田3.8万亩,倒坍房屋1000余间,损坏船只68艘,损失原盐4250吨,有5人失踪。
  1977年8月21~23日台风过境,降水量达303毫米。20日起河水暴涨,大水进庄,13.5万亩农田被淹。大碶地区公路没于水下50~60厘米,交通中断一天。冲毁水利设施51处,桥梁29座,损坏房屋仓库88间,船15艘,死亡11人,损失原盐405吨。
  1978年 旱,6月24日后持续晴热无雨40余天,受旱农田3.73万亩,柴桥、郭巨地区较重。
  1979年 第10号台风于8月23~25日正面袭击,潮位镇海站4.37米、澥浦站4.83米、穿山、昆亭4.7米。24~25日大暴雨,大碶地区雨量355毫米。全县41处海塘计长19644米遭受破坏,3800米防浪堤被推倒,损坏碶闸9座,桥梁9座,受淹农田10万亩,倒坍房屋573间,毁船26艘,损失原盐2000余吨,伤7人。
  1980年6月27日下午1时至1时半,湾塘、骆驼地区遭狂风、冰雹袭击,风力12级以上,尤以湾塘乡最烈,受灾棉花1.2万亩,其中断枝折秆3608亩。全县倒坍房屋323间,受损2210间。电杆多有吹倒折断。
  1981年第14号台风8月31日侵袭,台风中心距县境沿海100公里范围内徘徊27小时,最大风力12级以上,镇海口最高潮位4.97米。有48条海塘被冲毁,计长47466米,其中倒坍12736米。冲毁碶闸10座,棉花因咸灌后无收面积14000亩,严重减产61000亩。倒坍房屋2000余间,死亡3人,重伤11人,冲失原盐1500余吨,粮食受淹变质18.2万斤。
  1983年 第10号台风于9月26日正面袭击县境,最大风力12级以上,镇海口潮位达4.63米,26条海塘计长41.7公里受到严重破坏,其中倒坍2691米,倒坍民房1000余间,死亡5人。
  1984年6月28日局部地区暴雨成涝,日最大雨量193毫米,汶溪洪水泛滥,公路淹没,低房进水。
  1985年“干梅”无雨,4~6月累计降雨 197.3毫米,仅为往年之半。
  附:暴期
  县人称寒流、大风为“风暴”或“打暴”,称台风夹暴雨为“做风水”。沿海群众根据历年生 产实践积累所得,总结风暴发生日期的几率,各予名称,作为生产、生活上占候参考。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