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石居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5020230000864
作品名称: 伴石居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1
起始页: 0212.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U241
主题词: 居住建筑

作品简介

在墨浪河北,大通桥(西高桥)东南(今双林丝厂,双西茧库一带)。古时称“盘龙府”。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张心、陶志泳筑,亭台高揭,累石曲廊,有半舫在二池前,古树葱郁,四时花果不绝。沈莪村曾得课读其中,取名为“伴石”。后徐艮庵、徐梅甫、姚谦艇、童静轩,亦先后寓此,苏门石塘多次来这里居住。清嘉庆三年(1798)始归吴心源,在这里筑祠,辟张氏墓地。伴石居故址、桐树、小井、方池花石清末尚存。里人始称吴家“桥楼”。后闵姓在这里筑室,一概毁弃,唯存旧屋数楹。后为蔡氏所得,莳花叠石,名曰“借园”。沈莪村诗句:“竹喧户外因风舞,人坐轩西为月留。”童静轩诗句:“风拂澄潭破月痕。”吴云村诗云:“绣球花发出墙头,一水乌桥日夜流。邻寺有僧能话旧日,斯人生死一林邱。柳枝旖旎亚花枝,花影莺声旧侍儿。生圹一坏池一亩,绝无人唱吊君诗。”民国初期,费氏在和睦兜另筑水泥混凝土结构半“洋房”后,这里费氏后人陆续离去,居住他方。而汪氏之“尚德堂”和私家花园“访园”在日寇侵占双林后惨遭破坏,今仍有二方池塘遗迹可寻。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