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基鱼塘生产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唯一号: 113334020230000386
专题名称: 桑基鱼塘生产习俗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13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桑基鱼塘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生态养殖模式,即种桑、养蚕、养鱼、养羊相互配合,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发挥生物生产潜力。菱湖镇的“桑基鱼塘生产习俗”是育桑和养鱼,相连相倚,相辅相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所肯定的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历史渊源 五千年前良渚文化时期,菱湖已进入饭稻羹渔的农耕社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桑基鱼塘是古代菱湖农家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早在明代,菱湖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已广为沿用,至今仍延续发展。 ◎基本习俗 传统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如下把养鱼、种桑、养蚕、养羊结合起来,蚕粪作为桑树的肥料;蚕蛹可喂鱼;羊粪喂草鱼;草鱼粪可喂鲢鱼;塘埂、堤坡种植黑麦草、苏丹草、高粱等,为养鱼提供优质青饲料;或发展粮油作物,取其副产品喂鱼,如油菜籽渣加工成菜饼以喂鱼;鱼的排泄物及未吃完的剩余饲料,沉于塘底积成淤泥,可将其捞起作为桑地和农田的肥料;在桑地、农田大量施肥时,有较多的肥料会随雨水流入鱼塘,促进鱼类生长;老桑叶可囤起作为湖羊传统桑基鱼塘,鱼塘与桑地相连的冬饲料。多项互相转换,可谓各得其美。 改进过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如下人们改变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清代张屡详的《补农书》记载:“鱼取草于河,不需资本,塘肥壅土地。” ◎主要价值 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整个系统没有废弃物,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为农村提供了新能源,而且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菱湖有61425亩鱼塘,21000亩桑地,养鱼种桑,生态良性循环,是浙北地区一块休闲农业、渔业湿地。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菱湖桑基鱼塘评价很高,认为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养鱼生态模式,而且菱湖地区最典型,是中国面积最大、保留最好的桑基鱼塘。 菱湖蚕桑养鱼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构成了我国淡水养鱼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珍贵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桑基鱼塘、农民新村以及典型的水乡环境,生态优美,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濒危状况 塘、地、田穿插不齐,由不同的农户承包,错综复杂,加上人多塘少,一年一包或轮养,承包经营机制不完善直接导致水产养殖户“重养鱼、轻养塘”,鱼塘普遍存在着塘埂坍塌、淤泥堆积、水位变浅、病害增多、产量下降的情况。出现了“鱼塘像盆子、塘埂像刀子、桑梗像筷子的“老鱼塘现象”。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水产养殖和蚕桑养殖的效益逐年下降。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在传统鱼塘、桑地改造中,注重对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生态循环经济养殖模式的保护。 为保护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鱼桑共建、和谐发展”的传统生态循环经济养殖模式,结合池塘承包机制的完善,延长池塘承包期,创新经营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经营权。对集中连片的典型桑基鱼塘,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实施老鱼塘、桑地改造工程,现全镇已完成老鱼塘、桑地改造40898亩,其中鱼塘32718亩,桑地8180亩。改善渔业基础设施,在基本稳定常规鱼养殖的基础上,以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为主,形成一村一品或具有地域特色的水产养殖基地,全面提升养殖效益。桑地成片成品,通过鱼塘、河道清淤,将淤泥附于桑地上,使桑地土地肥沃,极大地提高桑叶产量及质量。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区“遗”资源丰富。自2008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已发现“非遗”项目1869个。目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项,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近年来,南浔区以省“非遗”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保护与展示相结合,利用与传承为抓手,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篇章。此书收录了湖笔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练市船拳等省级“非遗”名录9个,荻港民间丝竹等市级“非遗”名录30个。分民间文学篇、民间音乐篇、民间舞蹈篇、杂技与竞技篇、民间美术篇、传统手工技艺篇、民俗篇等七个篇章。从历史渊源、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南浔现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