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田蚕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唯一号: 113334020230000385
专题名称: 扬田蚕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13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扬田蚕”是旧馆地区男女老少一项喜闻乐见的活动。每到农历十二月二十日那天,一个自然村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筹备工具扬田蚕,天黑前点亮灯笼,点亮一个月,十二月二十搭,正月二十拆。意味着管田,养蚕收成好。 ◎历史渊源 扬田蚕起源于明清时期,一直流传到新中国成立后,互助组、合作社集体生产时期渐渐淡薄。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笔直的毛竹三四根,10米左右的长绳索三四条,红旗一面,滑轮一个,灯笼一盏,蜡烛数支。 ◎主要价值 扬田蚕这一项目,流传甚广,是儿时一项趣味活动,而且一年只有一次,活动时间一个月(农历十二月二十日搭,正月二十日拆)。意味着农村庄稼人一年养蚕种田的指望,希望有个好收成,日子过得红火些。“田蚕”是吉祥物,“田蚕”扬得越高,夜里灯火点得越亮,村庄大地照得越明亮,就意味着来年蚕宝宝养得好,茧子产量高,稻谷产量高,是个大丰收年。反映了当地的风俗,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区“遗”资源丰富。自2008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已发现“非遗”项目1869个。目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项,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近年来,南浔区以省“非遗”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保护与展示相结合,利用与传承为抓手,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篇章。此书收录了湖笔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练市船拳等省级“非遗”名录9个,荻港民间丝竹等市级“非遗”名录30个。分民间文学篇、民间音乐篇、民间舞蹈篇、杂技与竞技篇、民间美术篇、传统手工技艺篇、民俗篇等七个篇章。从历史渊源、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南浔现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