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蚕技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唯一号: 113334020230000369
专题名称: 传统养蚕技艺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061.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传统养蚕技艺”是南浔一带的农民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积累,对养蚕的全过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饲养技艺和蚕事习俗,并传承至。传统养蚕技艺有藏蚕卵、背“蚕种包、搭蚕房、插“蚕花”、拜“蚕花五圣“收蚁、“眠关、“开炝”、“上山”、采茧子、做丝等多道工序。“传统养蚕技艺”以蚕桑文化的发祥地含山为中心,练市镇在其分布区域内,被确定为保护地区之一。 ◎历史渊源 养蚕始于何年代,各地说法不一。据传,在南浔的含山一带,很早以前就流传着“白马化蚕”的神话故事。也就在这个时期,这里的人们有了种桑养蚕的生产技艺和蚕事习俗。 新中国成立前,在南浔农村,都是单家独户饲养,然后做成蚕丝卖。30年代,曾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夺得金牌的“辑里湖丝,便是当时南浔蚕丝业一度辉煌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养蚕逐步由私人饲养走向生产队“共育”的方式。到了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养蚕业又回到了以家庭为主的饲养方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主要工序 1.雌、雄蛾子交配:先把茧子放在匾里,直到出蛾子。然后,把雌、雄蛾子“按对”放在蚕纸上,让雌、雄蛾子交配一天。交配后,把两只蛾子的尾部,用出蛾子掸种手分开。 2.雌蛾在蚕纸上产卵:把雌蛾放在蚕纸上,把雄蛾扔到河里。大约到黄昏的时候,雌蛾就产卵了 3.藏蚕卵:蚕农把蚕卵用鹅毛掸好收起来,用纸包好后挂在楼板下,或放在干燥的缸、甏等其他器皿里,以防鼠食。 4.背“蚕种包”:下一年的清明节,当家人背上用红棉绸包好的“蚕种包”,到含山上走一遍,谐音称“上山”。意思是今年养蚕好,“蚕花廿四分”。含山回来后,把蚕种包放在床上,保管在适当温度的环境里。 5.搭蚕房、插“蚕花”、拜“蚕花五圣”。 6.蚕房、蚕具消毒:用石灰和漂白粉涂洒。 7收蚁”:到下年三月底,桑叶长出来的时候,养蚕人白天要把蚕种包放在胸口取暖,晚上则要放在被窝里紧贴身体,用人体的温度来给蚕种保暖。约二十五天后,把蚕卵拿到用炭火恒温36摄氏度左右的蚕房里,倒在铺有白色“桃花纸”的匾里,俗称“收蚁。 8.头眠、二眠、“扯火”、大眠是四个“眠关”,须小心饲养:蚕卵孵化出来后,就开始给蚕宝宝吃切成小块的嫩桑叶。约三天后,就进入头眠。 蚕眠时不吃不动,俗称“头眠”,褪皮后再食桑叶。如此循环,经“二眠期”、“扯火期”、“大眠期”和“老蚕期”。 四个“眠民关”的给叶各有特点,很有讲究。 “头眠”给的是约2米宽的条状嫩桑叶,防止蚕宝宝因嫩弱而伤口。 “二眠”给叶时,先在蚕宝宝上面铺一张有小方孔的蚕网。然后把小方块的嫩桑叶,撒在蚕网上面。这样的话,已经眠了的蚕宝宝,因为不要吃叶,就在蚕网下“睡觉”了而尚未眠的蚕宝宝,会钻过蚕网眼吃叶,很容易辨别。 “扯火期”,蚕宝宝有2厘米多长了,食量也增加许多。这个时候要给1厘米见方的嫩桑叶因“扯火期”比较短,蚕宝宝食叶加快,所以给叶次数要增加。 “大眠期”到“老蚕期”食叶,从切碎叶过渡到整张叶。这个时期是蚕宝宝食叶的旺期,一旦桑叶吃完了,就要立即补叶,一般二十四小时要给六次叶。所以,蚕农在这个时候,起早落夜,睡眠很少,十分辛苦。 9.“开炝”:到“老蚕”下地后,给叶大小就没什么顾忌了有的蚕农甚至把整枝桑叶条放在“地铺”里,让蚕宝宝爬上来食叶。这样可以扩大地铺空间,有利于蚕宝宝长大。 每个“眠关”都要进行消毒。消毒时,把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品,用纱布包裹好,用手抖动包裹,使粉状的石灰或漂白粉,滤过纱布眼,均匀地散落在蚕的身上,起到直接消毒、杀虫、防病的作用。同时,还要在桑叶上喷洒药水,增强蚕宝宝的体质,防治病害。 老蚕期,要把蚕从匾里转移到屋内地上,俗称“开炝”或“下地。这时,要对蚕下地的屋子,用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要投放驱蚂蚁药粉,防止蚂蚁咬蚕。蚕宝宝“下地”后,大门要关上,保持屋内无光。因为,蚕宝宝见到光线就会往外爬,这对养蚕不利。 10.“上山”:蚕宝宝“下地”一周后,就开始“上山”做茧。这时,蚕农把用稻草摇成的“柴龙”,拉到地铺里,放在蚕宝宝的上面。蚕宝宝会陆续爬上“柴龙”,吐丝做茧。 11.采茧子:“上山”约五至六天后,便可采茧子了。从小蚕到采茧子的整个饲养过程,一般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12.做丝:用传统的工具、传统的手工工艺,把茧子做成蚕丝。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器具制品有:蚕花、蚕猫、蚕神菩萨、蚕匾、蚕荙、叶墩、切叶刀、抬管、鹅毛、蚕种包、火缸、木炭等。 蚕俗作品有:含山“轧蚕花”,蚕农拜“蚕花五圣”,村里“烧田蚕木”,蚕具“插蚕花”等。 ◎主要价值 抢救和保护南浔地区农村的传统养蚕技艺,可以让世人了解该地区独一无二的蚕桑文化和饲养技艺;可以激发人们参与相关蚕事习俗活动的热情,增强人们对传统技艺和民间习俗的认同感。 通过对南浔地区农村传统养蚕的研究,可以丰富、完善我国丝绸文化历史的内涵。 保护传统养蚕技艺,建立相关扶持政策后,可以促进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使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传统养蚕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濒危状况 早期养蚕,都为单家独户饲养。蚕做成茧子后,蚕农一般是自己制作蚕丝品,或手工传统缫丝,或手工“添棉兜”,自己制衣穿。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缫丝工艺进入我国,生产蚕丝制品实现了半机械化。这种制作工艺,在后来的蚕丝生产中,也被进行了不断的改造创新,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 进入21世纪后,缫丝工艺自动化的快速形成,大大提高了缫丝效率,也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在南浔地区,2000年以前,一年要养五期蚕,分春蚕、夏蚕、早秋、中秋和晚秋。最多的蚕农,一年要养十五张种。但是,随着丝绸行业的不景气,茧价的滑坡,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2004年以来,全区蚕种饲养量逐年减少,产最大幅度下降。由于现在养蚕不仅辛苦,而且效益大大不如以前,所以,许多人家宁可外出打工,也不再愿意养蚕。导致养蚕这门传统生产技艺,面临了断传的危险,急需采取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落实对养蚕农户的补贴政策,确保每亩桑地不少于60元。乡镇通过奖励、补助等政策,鼓励蚕农养蚕。对传统养蚕技艺的传承人,申报给有关部门予以保护。 由政府牵头,开展一些和蚕桑生产有关的蚕文化民俗活动,比如“蚕花轿踩街”、“含山轧蚕花”、“评选蚕花姑娘”,举办养蚕操作方面的技能比赛等,以此来愉悦蚕农的心情,鼓励他们的养蚕积极性。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区“遗”资源丰富。自2008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已发现“非遗”项目1869个。目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项,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近年来,南浔区以省“非遗”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保护与展示相结合,利用与传承为抓手,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篇章。此书收录了湖笔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练市船拳等省级“非遗”名录9个,荻港民间丝竹等市级“非遗”名录30个。分民间文学篇、民间音乐篇、民间舞蹈篇、杂技与竞技篇、民间美术篇、传统手工技艺篇、民俗篇等七个篇章。从历史渊源、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南浔现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谈文荣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