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射九日地名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唯一号: 113334020230000361
专题名称: 羿射九日地名传说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01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羿射九日地名传说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位于菱湖镇境内的射中村,古时名射村,缘由为羿射九日的神话传说。村中建有羿神庙,又称土地庙,是供奉羿和嫦娥神像的地方。另有祭祀羿、嫦娥的民俗,箭墩、箭潭、九龙戏水池等古迹。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的相关故事,射中村人代代相传,妇孺皆知。 ◎历史渊源 射中村,古时名射。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历史上产生过多名状元、进士和举人,历任各级职官七十五人,号称产生过倪、孟、何、葛、夏五相国,唐宋时的颜真卿、苏东坡,《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胡仔及贾收、富弼、富直柔等名人,都曾在射村把酒吟诗。 射中村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沿宝溪形成村市了宋代的时候,射村人就利用清纯的宝溪水酿酒,成为有名的“酒乡,西射村长寿桥堍的长寿坊,是当时归安县七大酒坊之一。历史上,射村有过著名的十桥十庙,如今古桥剩有两座:宝蓄桥和长寿桥。 羿射九日的传说在村中代代相传,射中人人皆知,笃信不已。千百年来,射村人把后羿奉为土地神,把嫦娥奉为土地婆。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拜祭羿和嫦娥。村中的神庙威严壮观,在1976年前是菱湖附近最大的土地庙,村民备齐祭品,烧香求愿,虔诚祭拜。1976年后,庙宇被拆除,但祭祀活动并未停止,而是在村中一些小土地庙中分散进行。20世纪80年代,村民还自发组织在箭潭进行“捞箭”活动,虽未果,但并不动摇射中人对羿在射村射日的深信,他们只是相信,箭潭水深泥深,捞箭是他们的能力所未能及的,并且深信总有一天会捞起羿最后一支掉落的箭。 ◎独特地名 射村大量地名与羿射九日联系甚密。 传说羿在射村将天上的九个太阳射落,射村村名由此而来。羿是站在泛金溪转弯处一土墩上射日的,此土墩亦称为箭墩;羿神射日最后一支箭的掉落处称为箭潭;九龙戏水池则是当年被羿射落的九个太阳,化作九条龙戏水的地方;打龙埭自然村是当年刘伯温斩九龙的地方;村上还有一座龙头桥,传说是被斩断的龙头所搁置的地方,建在莲花塘之上;村民为祭祀羿神,每逢重阳节用清甜的宝溪水在长寿坊酿酒,拿到羿神庙祭拜,“文化大革命”后因羿神庙被拆除,都到村西南狮子吼寺祭祀;时值中秋,村民会到村中长寿桥、宝蓄桥上望月,双手合十,寄托对羿神、嫦娥的追思。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区“遗”资源丰富。自2008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已发现“非遗”项目1869个。目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项,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近年来,南浔区以省“非遗”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保护与展示相结合,利用与传承为抓手,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篇章。此书收录了湖笔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练市船拳等省级“非遗”名录9个,荻港民间丝竹等市级“非遗”名录30个。分民间文学篇、民间音乐篇、民间舞蹈篇、杂技与竞技篇、民间美术篇、传统手工技艺篇、民俗篇等七个篇章。从历史渊源、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南浔现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费声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射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