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墩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地理名称: 竹墩村
唯一号: 113333020230000044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228.pdf
层级分类: 其他
隶属: 菱湖镇

参考方位

位于菱湖西北4公里,东与和孚镇荻港、新荻村隔河相望,北靠李市村,西与新庙里村、下昂村、射中村相接,南连六堡里村。

介绍

以驻地命名,位于菱湖西北4公里,东与和孚镇荻港、新荻村隔河相望,北靠李市村,西与新庙里村、下昂村、射中村相接,南连六堡里村。据清《归安县志》卷六记载:“竹墩市,在县西南三十里,竹墩与前丘相去里许,沈、朱二姓,多习儒业,明以来科名蔚起,自东至西,清溪曲折、迴抱,市廛十数家。”历史上有“长春书院”,由南宋朱弁创办,朱熹曾在此院讲学,因此名闻遐迩。唐属乌程县治,宋、元、明属归安县长寿乡。清属归安县17区180庄、18区181庄。民国初为吴兴县中锦镇竹溪村;17年(1928)为第五区竹溪村;18年(1929)为第五区竹溪乡;24年(1935)为第四督导区昂东乡第七保;35年(1946)4月为昂东乡第七保;1949年5月为昂东乡七村;1953年7月为昂东乡七选区;1956年6月为下昂乡卫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0月为菱湖人民公社昂东大队卫星生产队;1959年3月为昂东管理区卫星大队;1961年为下昂公社(小社)卫星大队(1962年改为中心大队);1984年2月改为郊区下昂乡竹墩村;1999年11月为菱湖镇竹墩村。2001年8月与田毫里、前丘村合并为竹墩村,2003年3月属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 竹墩沈氏大族,有“吴兴沈氏出竹墩”之说,后裔传至韩国、台湾等地区。沈氏人才荟萃,有状元沈晦、姚文田,榜眼沈树本,法学家沈家本,诗人沈兼士,书法家、诗人沈尹默,书画家沈迈士,苏绣大师沈寿等。历史上曾有“九木十三石”之称,还有“九井十三潭”之说。 相传在唐朝由朝廷敕赐建“禅智寺”“大佛殿”〔唐咸通十五年(874)沈思立建〕。1976年拆毁,1998年重建。 现合并的前丘村,吴姓为大族,名人辈出,清吴光为探花。村东种德桥(藤桥)为省级文保单位。2002年,列入“浮霞郡”旅游开发区和工业功能集中区。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