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是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644
人物姓名: 丁是娥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719.pdf
性别:
出生年: 1923
卒年: 1988
籍贯: 双林镇

传略

丁是娥,女生于1923年,卒于1988年。原名潘咏华,小名银南,今南浔马腰潘家兜人。历史上潘家兜一带隶属乌程十都,双林镇东范围。故称双林人。 丁是娥出生于上海虹口虬江桥畔外婆家。1932年母亡故,在姑母帮助下拜申曲艺人丁婉娥为师。两年后已小有名气。1939年,正式改名“丁是娥”为艺名。1942年,离开邵文斌剧团。次年,进入施春轩的“施家班”,以《女单邦》中扮演舒丽娟一角崭露头角。1947年,丁是娥与解洪元等演员共同组织成立“上艺沪剧团”。 上海解放不久,上艺沪剧团在丁是娥领导下,排演《白毛女》《赤叶河》《小二黑结婚》等剧目。1950年,在《赤叶河》中扮演燕燕,获上海市戏曲竞赛演员一等奖;1951年,演出《好女儿》获上海市戏曲竞赛演员一等奖;1952年,在《罗汉钱》中扮演小飞娥,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表演一等奖。在北京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观看演出,周恩来向丁是娥提出音乐改革问题,她一直铭记在心,并积极实践。1953年,丁是娥与上海人民沪剧团随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去朝鲜,历时三个月。1954年,在上海排演《金黛莱》,丁是娥扮演朝鲜女英雄金黛莱。同年,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1960年后,在舞台上一次又一次成功塑造出众多性格、身份、年龄、经历不同的人物形象,如《芦荡火种》里阿庆嫂、《鸡毛飞上天》里教师林佩芬、《雷雨》里繁漪、《蝴蝶夫人》中日本艺妓、《寄生草》中“软体动物”唐文锦、《朵朵红云》中共产党员陶真等。 1977年,重回舞台。1978年,任上海沪剧团团长。1980年,又复演《芦荡火种》》。 丁是娥先后拜音乐家恽慜、周小燕为师。在运用本嗓音和继承沪剧传统基础上,形成多变演唱特色。擅长以多变“反阴阳”曲调来抒发角色内心感情。又与乐师朱介生配合,创造“十字板”新腔,形成自成一家“丁是娥派”唱腔艺术。 丁是娥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候补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和上海分会副主席。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专题

团长
职位
委员
职位
理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