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613
人物姓名: 吴惠秋
人物异名: 号:希英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701.pdf
性别:
出生年: 1887
卒年: 1977
籍贯: 双林镇

传略

吴惠秋,女,原名吴珉,号希英,吴兴双林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系双林镇钟秀坊吴氏后裔。祖父吴莲洲,父吴善军,教书授徒为生。吴惠秋在9岁时,父母亡,由祖父抚养,并忍痛把惠秋卖做童养媳,丈夫小四岁。惠秋过着“鸡鸣入机房,夜夜不得息”的生活。五年后,夫家逼她完婚。惠秋寻机逃离夫家,到南浔寄母钱琴韵家暂居。 钱琴韵是一位遗孀,知书达理,时任南浔浔溪女校校董。 1906年春,秋瑾经嘉兴褚辅成介绍至浔溪女校任教,在钱的家中认识了惠秋,并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为吴赎身。赎身后入浔溪女校就读,成为秋瑾的学生,秋瑾还为其取号“希英”(希望成为英雄之意)。不久秋瑾因故去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吴惠秋也随秋瑾赴沪,入秋瑾创办的女子创业公司工作。 同年冬,随同秋瑾返回故里绍兴,接替徐锡麟主持的大通体育师范学堂工作,并寄居在“和畅堂”的秋瑾家中,成为秋瑾的得力助手。 1907年春,秋瑾积极筹组反清起义武装一一光复军。凡往来和通讯联络信件、函电以及秋瑾亲自起草的机密文件,均由吴惠秋代为誊写和负责保管,直到秋瑾就义时,大家还不知道惠秋竟然是秋瑾信赖的革命同志。 同年5月下旬,“大通之祸”迫近。秋瑾紧急疏散由王金发预先潜伏在绍兴城内的敢死队,另一方面与吴秋惠连夜销毁一批重要革命文件。第二天,秋瑾被捕,惠秋想起先前秋瑾的指示:万一局势恶化可走避孙端,孙德卿家,遂连夜雇船赶往。 同年7月15日清晨,秋瑾成仁。惠秋决定从此不再使用吴珉的名字,改名为吴惠秋,以示对秋瑾永志不忘。 同年10月底,吴惠秋与秋瑾兄嫂商议,决定赴上海联络徐自华。在徐的帮助下,与徐小淑、陈愁非一同入上海育贤女校求学,后转入南市董家渡医学院学看护。同时,不失时机与光复会的同志广泛联络,并成为光复会成员和一名出色联络员。 1911年,上海光复战役打响,吴惠秋被派在救护队工作,负责救护伤员。在攻打江南制造局时,有一名叫阎畏三的英勇战士,不幸身负重伤。被吴惠秋发现并背下火线,经抢救和精心护理,挽回了生命,后来结为伉俪。 辛亥革命后,秋瑾生前挚友徐自华等人在杭州成立“秋社”。并在王金发支持下,在上海成立竞雄女校。吴惠秋同年加入“秋社”并担任竞雄女校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有关部门在纪念秋瑾的各种活动中获知吴惠秋是秋瑾革命知己,对辛亥革命有功,便四处查访吴惠秋的下落。此时的惠秋已白发苍苍,隐名埋姓,在上海一个小菜场以卖蔬菜为生。其时,吴惠秋的儿孙都已在上海长大,但惠秋仍坚持走自力更生道路,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养活自己。 上海市市长陈毅亲自签署聘书,请吴惠秋担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晚年,吴惠秋写了不少回忆辛亥革命的历史史实,以及关于秋瑾女侠的文章。 1977年病故,终年91岁。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专题

馆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