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型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桥韵》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836
颗粒名称: 特殊型桥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18
摘要: 南浔古镇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桥梁类型,它们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景点。
关键词: 桥梁 特殊型桥

内容

大小虹桥 位于双林镇东栅兜东,是两座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大桥名大虹桥,小桥名望月桥,两桥相交成直角形,桥间有还金亭,桥和亭组成特殊型桥。大小虹桥古朴典雅,俊美秀丽,桥岸民居错落有序,“虹桥望月”是双林镇著名的胜景。1989年3月,大小虹桥被湖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虹桥位于双林镇东栅,南北向横跨墨溪。元至大元年(1308)始建砖桥,明洪武十六年(1383)弃砖易石为拱桥;清康熙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694-1695)里人费眉生、谈嗣陛等重建,增高3尺,并由谈嗣陛作《重建大虹桥碑记》。因“每当晚霞西,水光环照如虹”,故名虹桥。
  虹桥系单孔薄拱薄券半圆形石拱桥,长22.37米,宽3.44米,高4.7米。上下台阶各21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肩墙采用靴钉式错缝平砌叠置法。桥面两侧为素面栏板,两端安卷叶花纹抱鼓石。桥顶栏板凿成吴王靠,栏板间嵌望柱6对,柱头方形束腰。桥心石雕刻旋叶法轮图案。拱券用2对系梁加固,券睑素面半圆形。长系石刻有楹联。
  双林有“烧田蚕”的千年遗风,每年元宵夜这项活动便在大虹桥上举行。民国6年《双林镇志》记:“土人每当元宵,缚草聚爆竹揭竿于大虹桥上焚之,谓之烧田蚕。”蚕农用竹、苇草束成火炬,外缠绵兜,点燃时,敲锣打鼓,挥舞流星,一边放爆竹,一边唱蚕花歌谣,祈求蚕神娘娘灭灾,保佑蚕花廿四份(即蚕茧丰收)。《渔唱》诗曰:“千竿高炬照田蚕,庆贺元宵乐事覃。自屋辟寒丰岁卜,伥童背索走趁赶。” 望月桥位于大虹桥东北,和虹桥相接,又名小虹桥。望月桥始建明初,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乾隆间(1736-
  1795年)修缮,后圮,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
  望月桥系单孔薄拱薄券半圆形石拱桥,长15.63米,宽2.35米,高3米。上下台阶各13级。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肩墙采用靴钉式错缝平砌叠置法。两侧素面栏板,桥顶栏板凿成吴王靠,栏板间嵌望柱4对,柱头为方形束腰。拱券肩墙4根系梁加固,外伸为半圆形素面券睑,长系石刻有楹联。
  两桥之间错缝平砌帮岸相连,中置还金亭,使大小虹桥成倚角之势,两桥的造型和布局在江南古桥中少有。还金亭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据《双林镇志》载:“东乡区民入郡者,必经虹桥。明有领白粮邮闸银者,归途倦息,遗金而去。镇人严素庵,名义,晨往见之,坐待其人,验而还之。”其后,安吉陈良谟认为严素庵为人“高其义,因建亭表之”。此亭以“还金”的故事而命名。亭屡圮屡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光绪二十年(1894)先后重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双林而毁亭。1982年,著名书法家、双林人费新我捐资重建,并书刻《重建还金亭记》于壁上。
  虹、月两桥相依成倚角之势,虹大月小,高低相就,“虹桥望月”为双林八景之一。镇志记载,“古历八月中旬,皓月初升,映照水面,冉冉升至桥洞下,天上波中,团圆相似,如以石子掷于中流,波纹动荡,则水中之月,有如玻璃塔影”。而镇志《续记》云:“虹桥大小相联,形若垂虹。中秋月穿洞中,金波百道荡漾而升,他时则斜出,故诗人标题焉:虹桥望月。
  在八月十八,游人于晚膳后,立西岸而望初升之月与桥门正对,河光动荡,如玉塔卧波,层见叠出。近因东岸上高树遮碍,观者稀矣。” 菱湖八字桥 八字桥包括长寿桥和集福桥,始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淳祐六年(1246)和元大德元年(1297)重建,清乾隆三年(1738)重修。
  由于长寿桥和集福桥成“八字形”,俗称八字桥,桥畔树木高大阴郁,民居环伺,景观甚美。
  长寿桥位于菱湖镇射中村村西,南北向横跨宝溪。原名西吴桥、思吴桥,也是怀念宋监仓吴党而取名,清光绪三年(1877)又重修,改名长寿桥。2003年8月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点。
  长寿桥,三孔石阶石梁桥,长20米,宽3.5米,高6米。
  两边孔桥面台阶各6级,桥台上下台阶各7级,共13级。桥身略呈弧形,线条流畅。桥身两侧为须弥座桥栏,间置4对束腰覆莲望柱,桥栏两端安卷云状抱鼓石。中孔桥面采用板梁结构,3块纵向长条石,间隔两排横石板,桥心石有二块,一块刻有中国结与连升三级精美图案,另一块刻有圆形中心旋转花叶,外围二方连续蝙蝠图案。桥身2排桥柱,每排桥柱由4条排柱石密排成石壁形,上凿莲花框,并刻上造桥年代及捐助人姓名。4条系梁石承载桥面,系梁石两端刻有抽象派兽头。
  排柱石下端的桥墩,两端正面刻有振翅飞鸟。桥南堍古藤缠绕。桥身石材为武康紫砂岩石,间有青石。
  集福桥位于长寿桥西南,东西向跨宝溪支流。
  集福桥系单孔石平梁桥,长10米,宽2米,高4米。桥台为紫石错缝平砌,桥栏和桥面均坍毁于河底,现架铺水泥预制板。桥台古藤、灌木丛生。
  八字桥下之宝溪,水清干冽,宜酿酒。南宋景泰元年(1201),归安县设置酒坊,全县官办坊7处,长寿坊酒坊为其中之一。后思吴桥改名长寿桥,与长寿坊和长寿里之名有关。
  双林八字桥
  位于双林镇西南莫蓉西汤兜,南北、东西向横跨中塘河。
  始建年代失考,估计为明末清初。而从桥型结构和构件特征看,是清末民初重建。
  双林八字桥是由大小两座石梁桥组合似“八”字,故名。
  大小两桥横跨于双林、善琏、练市三镇的3条河流交汇处,两桥相连可通八方,交通地位十分重要,而八字桥型也弥足珍贵,特别是构造独特的桥墩,更是水乡的宝贵财富。
  大桥系五孔石梁桥,东南至西北向横跨中塘河。桥长50米,宽4米,高5米,中孔净跨度8米,次孔跨度6.1米,边孔跨度4.8米。洞孔布列均衡,主次相对,形态美观。桥台由长条石交错平砌,外置6根竖立壁石,水中桥墩砌筑形式不同,中孔为条石错缝平砌叠置而成的长方形桥墩,次孔和边孔为条石错缝平砌叠置的下宽上窄的梯形桥墩。梯形桥墩为原桥桥墩,中孔长方形桥墩是为了方便通航而增高,显然是重建时新筑的。这种重力式桥墩,往往是丘陵地带为防山洪冲击而建造,而在水乡平原桥墩一般为排柱石。双林八字桥大桥桥墩的特殊造型,丰富了水乡桥梁史的内容。桥墩上方都有外伸的系梁,券睑为长方形素面。桥面为板梁结构,3条长石凿槽,两侧架横石板。桥面两侧桥栏为干栏式,间置方形束腰望柱8根,柱头有灯形图饰。由于中孔加高后,次孔和边孔形成斜坡,以致桥面与路面衔接,再不需要台阶。现在桥面已铺浇水泥,与桥堍路面接平。
  小桥系单孔石阶石梁桥,小桥东西向横跨中塘河支流。长14米,宽2.5米,高4.5米。上下台阶各9级。桥面两侧护栏已改装为铁管栏杆,桥台肩墙为条石错缝平砌叠置,和排柱石紧连,排柱石由4条柱石并列竖砌,上端系梁外伸,券睑为素面半圆形,系梁开槽承载桥面,桥面由纵向长石条铺砌。现桥堍架水泥预制板于台阶之上。
  菱湖津济桥
  位于菱湖镇新庙里村朱家坝,南北向跨村中市河。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清乾隆三年(1738)重修。
  津济桥系单孔半圆形马蹄型石拱桥,长8米,宽1.5米,高4米,上下台阶各13级。拱券采用纵向分节并列砌置法,肩墙采用条石错缝叠砌法。桥面两侧素面栏板,间置望柱4对,桥顶2对柱头为古朴的雕刻坐狮,另2对柱头为方形束腰三角纹花卉,桥栏两端安如意纹抱鼓石。4根系梁外伸半圆形券睑,并加固桥拱,长系石凿有楹联。肩墙生有灌木青草,旁边长有绿色的树木。金黄色的花岗岩桥身,河南岸是清末民居。靠街楼、长廊、沿岸坐椅,更显水乡古村之古拙秀丽。
  马蹄型石拱桥近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月洞门,具有“高而不阔,狭而不低”的特点,有利于通航与泄洪。这种桥型始建于明、清两代。津济桥为湖州市境内首次发现的马蹄型石拱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津济桥所处的朱家坝,沿河600米的石帮岸,亦有很大观赏和研究价值。津济桥两岸的石帮岸,有条石错缝平砌法、靴钉式错缝叠置法、不规则乱石堆砌法和碎花镜式砌置法,特别是碎花镜式砌置法的石帮岸有八处,总长度达100多米,这非常罕见。
  传说津济桥还和清顺治帝有关。相传清顺治帝削发为僧,离开五台山后到了朱家坝的龙山寺(俗名科寺头庙),他吃斋念佛,广做善事。他特喜欢种花,有一年,五颜六色的牡丹花竟开了一万朵,这时飞来了一只金凤凰。相传牡丹花开一万朵,金凤凰就会永远留在人间。但金凤凰数了一下牡丹花,却少了一朵,原来是被一名农妇摘了插在头上。只剩9999朵牡丹花,金凤凰绕花三匝,依依不舍地盘旋在津济桥顶,鸣叫三声,无奈地飞走了。村民不识金凤凰,以为是金鸡,便把津济桥叫作金鸡桥。
  奇特的造型,美丽的传说,古朴的清末民居,清秀的流水,沿岸罕有的多类型石帮岸,朱家坝将在“浮霞郡·水乡人家”生态旅游规划实施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和孚隆兴桥 位于和孚镇荻港集镇西家汇,东西向横跨龙溪港支流。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十五年重建。2003年8月湖州市政府将其列为市文物保护点。
  隆兴桥,三孔石阶石梁桥,长16米,宽2.86米,高3.7米,上下台阶各12级。桥面采用板梁结构,4块长石纵向并列铺砌。北侧无桥栏,南侧桥栏为条石搭铺,桥台肩墙采用靴钉错缝叠砌法。桥墩由长2.55米、宽1.5米的花岗岩条石错缝平砌而成,下宽上窄,桥墩上部置间壁石以承桥面。全桥无排柱石结构。西南侧桥堍肩墙内嵌《重修隆兴桥碑记》,为清康熙十五年(1676)重建时立,碑记内容为修桥时捐助人姓名和金额。
  隆兴桥最大特点是两个桥墩,下宽上窄,犹如分洪闸之排水墩,由条石平砌叠置,属重力型桥墩,这在水乡平原实属罕见。此外它造型独特,两边孔桥面不是板梁结构,而是架铺8级台阶,然后是桥台肩墙顶部架筑台阶4级,全桥呈八字形。
  这两个建筑特色,为古代石梁桥建筑所罕有。同时,边孔肩墙镶嵌石碑,这也不多见。以上特色,为研究水乡平原桥梁建筑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和孚南苕胜境桥 位于和孚镇荻港村北栅南苕胜境建筑群内,南北向架设放生池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2003年列为南浔区重点保护古桥。
  南苕胜境桥又名接迎桥,系五孔石平梁桥,长21.2米,宽1.55米,高2.5米,主孔跨径4.5米。桥面呈弧形,青石素面栏板,间置方形框花束腰望柱7对,排柱石由3条柱石密排成石壁形墩,桥墩与桥梁间置间壁石,其式样俗称“鱼沼飞梁”,为道教建筑所特有,这在江南更是十分罕见。桥在八角形放生池中间,放生池南北长21.2米,东西宽17.5米,池周围以青石栏板保护。
  据记载,元代末年信水路总管庞石舟隐居荻港,筑溪隐堂供奉吕纯阳像,后毁于兵火。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荻港朱南屏在溪隐堂故址建怡云堂,建筑物前进为文昌阁,后进为纯阳楼。乾隆四十三年(1778),全真教道士蔡松友募资,里人章适翰又建,更名为南苕胜境。嘉庆十年(1805),御赐“玉清赞化”匾额,成荻港著名古迹。四面厅等古建筑现已毁,仅存八角放生池、石梁桥和吕纯阳雕像石碑。
  和孚双桥 和孚镇中心市河袁家港上,有一座互傍并列的双桥,一名利济桥,一名总管桥。两桥的桥墩肩墙并列砌筑,构成一座风格迥异的双桥特殊桥型,这在水乡古石桥建筑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利济桥位于和孚镇镇区中心,东西向跨袁家港。始建明末清初,清嘉庆年间重建。同治《湖州府志》载:“曾名总管桥,因建庙前而得名。” 利济桥,单孔薄拱薄券半圆形石拱桥,长980米,宽2.46米,高3.50米。上下台阶各12级。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肩墙采用错缝平砌叠置法。桥面南侧素面栏板,间置望柱4根,桥顶2根柱头为古朴的坐狮,边上2根为方形束腰花卉图形柱头。桥栏板两端安卷云纹抱鼓石。北侧栏板及望柱因建造并列的总管桥而拆除。桥心石为圆形飞叶旋涡法轮图案。券睑石与压栏石形制一致,并凸出肩墙,券睑雕凿生动的〓〓头部图像。系梁石外挑,端面半圆形,长系石凿有楹联。全桥石材为花岗岩石,造型玲珑且坚固,有庄重之感。
  总管桥位于利济桥北侧并例而构建,系单孔石平梁桥,长6米,宽2米,高350米。东侧桥台肩墙为长条花岗岩石平砌叠置,西侧桥墩仍保留原造之花岗岩石砌置,上部石条和桥面长石大梁因1958年造机埠而拆除,1998年重修,以块石叠砌而成。现两桥台上架铺水泥预制板为桥面。清代末年建造时,由于桥东堍为总管堂,人们要抬总管菩萨出街庙会,所以建造石平梁桥,让抬轿子的人换抬杠歇息,于是利济桥北侧桥栏板拆除,总管桥不设台阶。
  和孚双桥和西边的中兴桥、五旺桥,南边的青云桥、开禧桥这几座古石桥,同处和孚镇中心市河袁家港上,两岸古民居、名人住宅、古寺、向南出港的和孚漾和东边的长超山—龙头山,一起构成了绚丽的水乡美景。
  南浔福丁桥 位于南浔镇南栅丁家港口,俗名丁家桥,东西向跨丁家港。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福丁桥和西南直角处另一石梁桥,形成一拱一梁特殊桥型。
  福丁桥系单孔薄拱薄券半圆形石拱桥,长20米,宽2.5米,高5米。上下台阶各21级。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肩墙为条石交错平缝砌置。桥顶没有桥栏,也没有望柱。台阶下方有小平台。拱券袱石的券睑雕刻〓〓图案。系梁4根,加固桥面。长系石刻有楹联。桥孔跨度近8米,高大俊秀。桥坡旁有宽大平整的河埠,护岸连接处有一座单孔石阶石梁桥,长10米,宽2米,高4米。上下台阶各13级。桥面为板梁结构,无护栏。肩墙采用条石交错平砌叠置。排柱石并列竖砌并和两侧肩墙紧连。系梁外伸并承载桥面。
   一拱一梁相交形成直角,和周围翠竹桑林、错落民居一起,构成典型的水乡田园风光。
  菱湖向阳桥
  位于菱湖镇射中村茧站旁,东西向横跨宝溪支流岳庙滩。
  原桥名为冲阳桥,明成化年间初建,清乾隆年间重修。1967年夏改建,易名为向阳桥。
  冲阳桥原为单孔石阶石梁桥,长16米,宽2.1米,高3.5米。上下台阶5级。1967年改建为单孔月牙形砖券拱桥,长20米,宽1.5米,高4米。东西两堍斜坡平台长1.5米,上下台阶各2级。拱券由青砖平砌成券肋,中架12根砼梁,两端外伸肩墙5厘米,肩墙青砖沿孔径砌成月弧形。桥面护栏由青砖砌成,南侧桥栏大半已坍落。桥面和桥坡浇铺水泥。
  桥台由花岗岩采用错缝平砌叠置法,系原冲阳桥桥墩修补建造而成。
  向阳桥虽是现代建筑,但建筑工艺却是沿袭古代砖券拱肋传统营造法,且小巧厚实,桥型别致,桥畔古树浓阴,池塘成片,岸旁芦苇桑林。宝溪清水倒映月牙形桥影,别有情趣。
  菱湖一步两座桥 菱湖镇区原有一步两爿桥,位于原南栅市河菱湖中学北面,后因上世纪90年代填河拆桥而毁。然而在陈邑村的侯邑中心,仍有一步两爿桥:德兴桥和兴隆桥。德兴桥北堍台阶和兴隆桥西堍台阶相交成直角,形成一步跨两桥的特殊桥型。然而,由于北流小河填平,兴隆桥现仅留桥面。
  德兴桥系三孔石阶石梁桥,南北向跨侯邑港。长12米,宽2米,高4米。各有台阶5级,桥面和台阶现已浇铺水泥斜坡。
  中孔桥面桥栏为干栏式,两边孔桥面桥栏为素面栏板,两端安圆角抱鼓石。栏板间置4对望柱,中孔桥面2对望柱,方形柱头刻有十字花纹,边孔桥面2对望柱束腰覆莲。排柱石由3块柱石并列竖砌,系梁石上承载桥面,系梁外端素面梯形,边孔柱石紧贴桥台,桥台肩墙错缝平砌叠置。中孔两侧柱石端面镌刻花边框,内凿楹联。德兴桥建于清同治之前,民国10年(1921)重建。
  兴隆桥建于清同治之前,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系单孔石平梁桥,东西向跨侯邑港北小河。长8米,宽2米,高2.5米。东堍台阶3级,西堍台阶接德兴桥北堍台阶平台,两桥遂成直角,一步可跨两桥。桥面无栏板,由3块长石纵向并列构成桥面大梁,现桥面和台阶均浇铺水泥成路面。桥台由花岗岩、紫砂岩平砌叠置而成,两座排柱石由3块柱石并列竖砌,紧连桥台肩墙。现桥孔堆满淤泥杂物,北小河已被填平成为道路。
  石淙三角型桥 石淙镇北栅太钧堂(俗称太君庙)东利铭路的永乐桥(西侧边)、水泥砼桥(东侧边)和栈桥(南侧)相互连接,构成了独特的三角型桥。此三桥位居镇街市河,民居商店鳞次栉比,桥东北一棵百龄大樟树,浓阴密匝,凸显水乡集镇的秀丽风光。
  永乐桥位于石淙镇利铭路北端,俗称朝街桥,西南东北向跨堂前港市河。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建造。
  永乐桥系单孔石阶石梁桥,长12.50米,宽2.33米,高3.83米,上下台阶各7级,由于桥北路面与桥面筑平,北台阶已被水泥路面取代(仅露1级)。桥面为板梁结构,3条长石铺筑桥面,中间隔短石板,两侧干栏式桥栏,间置2对方形花卉望柱。桥栏两端抱鼓石由薄形青石板制作,形如波浪曲线环伏,这比较少见。2块桥心石,卷叶法轮图案几乎磨平。
  排柱石由4条长柱石并列竖砌,上端系梁间素面间壁石外伸,并承载桥面。桥台肩墙由条石错缝平砌叠置。整座桥古朴玲珑,造型美观。此桥成为三角形西侧边线。水泥砼桥位于永乐桥东,西北东南向跨市河,1986年建造。桥长24.5米,宽3米,高4米,北端和利铭北路路面齐平,南端为斜坡,连接利铭南路。桥面两侧筑有干栏式水泥护栏。桥北和永乐桥北端由水泥护栏相连,长度不足1米,形成三角形顶端。现水泥砼桥称永乐桥,为居民车辆主要通道。此桥成为三角形东侧边线。
  水泥栈桥位于古永乐桥和新永乐桥(水泥砼桥)南端,当时为考虑居民出入方便,在市河南岸民房北墙处,连接新旧两座永乐桥的南端架铺水泥预制板,形成栈桥,长7米,宽1.5米,成为三角形南端底线。靠河侧建有水泥护栏。
  石淙八字桥
  石淙镇也有八字桥,由永和桥和永安桥组成,位处著名的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47年)的协顺庙(即太钧堂)的南面,古庙、古桥、市河、民居和庙前小公园的绿树花草构成独特的风景线,成为石淙镇宝贵的旅游资源。
  永和桥位于石淙镇北栅,协顺庙(太君庙)西南,东西向横跨塘桥港。始建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建,1989年8月改建。
  永和桥又名石淙淙塘桥,原系单孔薄拱薄券石拱桥,1987年被驳船撞毁,1989年改建成单孔石阶石梁桥,长30米,宽2.5米,高6.5米,上下台阶24级。桥面由砼梁托载浇铺水泥,两侧桥栏由水泥栏板构成,中嵌水泥方形望柱14对。桥面正中嵌入的桥心石,为原石拱桥桥顶心石,图案为浮雕鱼跃龙门,龙门之城墙、带环鼓钉的城门、门楼屋檐、起伏波浪、三排水浪、四串水花和浪珠中浮现的鱼头,都栩栩如生,其镌刻技艺之高超,实为罕见,是现存石桥中惟一的鱼跃龙门桥心石,弥足珍贵。桥墩由花岗岩错缝平砌叠置,并突出肩墙40厘米。肩墙则为花岗岩靴钉式错缝平砌叠置。桥基座由木桩夯实,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桥型美观坚实,桥下运输船舶往来频繁。
  永安桥位于石淙镇北栅协顺庙(太君庙)山门南,南北向跨堂前港市河,始建清光绪年间(1875-1908),1997年重建。
  永安桥系单孔薄拱薄券石拱桥,长18米,宽2.5米,高4米,上下台阶各19级。桥面石块平砌,中有同心圆旋转法轮图案桥心石,两侧花岗岩石板桥栏,桥顶2对望柱雕刻坐狮柱头,两端桥栏6对柱头为方形束腰,末端安双曲半弧形抱鼓石。拱券由花岗岩块石错缝叠砌。肩墙由花岗岩错缝平砌叠置。2对系梁素面券睑外伸肩墙,以巩固桥身。肩墙墙基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金色的花岗岩桥身、桥北黛瓦红墙的古庙、桥南绿树成阴花草葱茏的花园和周围民居市河,使石淙八字桥和太君庙相得益彰。

知识出处

南浔桥韵

《南浔桥韵》

《南浔桥韵》这本书是一部以南浔古镇的桥梁文化为主题的图文集。它以南浔古镇的桥梁为切入点,通过精美的图片和文字,展现了南浔古镇独特的桥梁风貌、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浔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