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遗韵》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824
颗粒名称: 装饰篇
分类号: TU238
页数: 17
页码: 140-156
摘要: 人类有爱美的天性。人类在通过劳动获取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美、创造了艺术——这些精神上的财富。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石质装饰品,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彩陶和刻有几何纹样的骨梳,都可以看出人类对美的不断追求与创造。
关键词: 南浔区 装饰建筑

内容

概论陈熊旧宅门楼上的砖雕人类有爱美的天性。人类在通过劳动获取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美、创造了艺术——这些精神上的财富。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石质装饰品,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彩陶和刻有几何纹样的骨梳,都可以看出人类对美的不断追求与创造。建筑美学就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的。当人类将自己原始的居住处由树上和地下移懿德堂长窗束腰板上的木雕到地面,开始用木材、泥土和石块来构筑自己的住所,在简单的住所内逐渐完善其安全和实用功能之时,也开始美化自己的住所,如把树叶、兽皮等安放在墙壁上,即为一例。可以说,人类在建造房屋的同时,通过对房屋的外形和各部位构件进行艺术加工使其产生美感,也就创造了最初的建筑装饰,尽管那或许只是一些刻画单
  一的线条。
   建筑与建筑装饰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建筑装饰就应用得非常广泛,也比较普遍了。比如,当时的瓦当、瓦钉、画像砖、画像石、砖雕刻以及墙面上,就刻有装饰性的纹样或写形、写实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图案。原始的、单一的线条渐渐演变为点、线、面结合的画面,随意的刻画变成有规则的图案,平直单调的建筑物上出现了具象和抽象的图案,雕刻工艺被小莲庄馨德堂内用钟鼎钱币图案装饰的窗框小莲庄“绿天”窗格逐渐引用到建筑装饰之中。除了利用木构件能雕刻的特点,还在屋顶脊上塑造鸱吻、宝顶、走兽等富有艺术个性的造型物象,并开始在房屋的大门上装兽面形的铺首,在单调的门窗上制作千变万化的窗格花纹图形,在宅第的梁、枋以及石台基、石础上进行简单的雕琢。这些建筑装饰艺术,至唐宋时代已达到十分精湛的地步,形式和内容也更绚丽多彩了。到了明清以后,建筑装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并日臻丰富和精懿德堂“竹苞松茂”砖雕门楼承德堂砖雕门楼美,应用的装饰材料品种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讲究。建筑装饰不但使宅第房屋具有了艺术的外观形象,而且融进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装饰艺术已成为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装饰艺术,也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份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从不同时期宅第建筑装饰的形式与内容、材料与技艺上,可以探寻到我国宅第建筑的发展规律,可以读解出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及居住理念。
   江南建筑以砖、木、石作为主要材料。石是建筑的基础,是承重的构件;木为整个建筑的梁架,砖用作建筑的墙体。江南宅第建筑在结构上重视牢度,在功能上考虑用途,在美学上注重装饰,并十分重视结构、功能、装饰的协调统一。砖、木、石不仅是江南建筑的主要材料,同时是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部分。
  宅第主人往往通过在砖、木、石上进行加工雕琢,以装饰艺术来表现自己的居住理念、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以建筑规模的大小、材料的高贵来体现自身的财富与价值,还需要通过建筑装饰艺术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志向和追求,体现自己的思想、文化内涵。于是,建筑装饰艺术在江南宅第中就占有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了十分重要的价值,成为直接体现宅第主人思想理念、身份地位和财富殷实程度的标志。因此,建筑装饰在江南宅第中,从设计到制作、从形式到内容、从材料到工艺都是非常讲究的。原本粗糙、笨重、单调的砖、木、石,经过精心设计、加工和制作,雕刻出可以表情达意的线条、文字和图案,成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这就是在江南宅第中流行甚广、影响较大的砖雕、木雕和石雕的艺术。
   砖雕、木雕、石雕在宅第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楼、堂、厅、厢的梁枋、门、窗,墙体的裙板,墙面和石础上,都设有众多的砖雕、木雕和石雕,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工艺精湛、格调高雅,不仅兼容了多种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而且还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与特点。
   懿德堂墙体装饰懿德堂欧式窗框梅宅内的木雕挂落南浔宅第大多为多进式的建筑,每进建筑都由墙隔离,墙上都设有墙门,在墙门内都筑有砖雕门楼,这些砖雕门楼上都刻有寓意深刻、形象生动、工艺精湛的图案。比如,张石铭旧宅的“世德作求”、“竹苞松茂”、“蓝田毓秀”等众多砖雕门楼、通景图及两边方框内的图案,人物场景情景交融,形态结构栩栩如生,在额坊和方框的四周边框还饰以精细的回纹图案花边和挂络,更显得精致华贵;庞元济“承朴堂”内的砖雕门楼,上面除了图案外,还用了100个不同字体的“寿”字作为主要装饰内容,布局严谨,创意独特,显得古朴而又端庄,别有一番趣味,梅履中“承
  五堂”的砖雕门楼是一座双面砖雕门楼,人从此门中进出能看到两个向背的砖雕门楼。这座砖雕门楼比较高大,门楼的装饰也与其他门楼不同,在传统的一匾额二方框的格式中,又加上了两个长方形的方框,雕刻了两座神像,这座砖雕门楼的尺寸就比一般的砖雕门楼显得更为宽大一些。另外,还有金焘“承德堂”的“慎乃俭德”,张静江故居“尊德堂”的“世守西铭”、“有容乃大”,刘锵“通德堂”的沿街砖雕门楼等。这些砖雕门楼无论在装饰风格、思想内容和雕刻工艺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均属江南宅第砖雕门楼中不多见的精典之作。这些砖雕门楼与四周围墙的砖饰墙裙板及石雕、厅堂前雀替、梁坊的木雕相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宅第雕刻艺术。南浔至今还保存着散落在各宅第中的各式砖雕门楼近百座,这些砖雕门楼虽然伤痕累累,残缺不全,但传递给人们的却是一种绵长悠远的历史文化信息与韵味。
   厅堂是南浔宅第的主要建筑。在厅堂的门、窗、梁、坊、牛腿、雀替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木雕图案,以装饰各家的门户,体现各家的思想及生活品位。比如,刘承干求恕里厅堂中的承重梁上,整体雕刻着四幅连贯的、以“文王求贤”为题材的大型木雕,表现周文王渴求贤人、恳请姜太公的动人场景,每幅雕刻作品都显得气韵生动,人物场景处理得和谐、巧妙;张静江尊德堂书房内的云头式人字梁架上,中间置二冰花格,通体雕刻着造型生动的梅花木雕图案,而这种梁架式的艺术造型在江南宅第中也较为稀有;刘梯青崇德堂书厅、张石铭懿德堂内的正厅、花厅、书厅、内厅梁上的通体花卉和戏文雕刻都显得雍容华贵,雕刻精细而又大气。另外,这些宅第厅堂及内走道上的垂柱、花篮等,也都是江南木雕中的精品之作,欣赏之余,令人回味无穷。这些完美的木雕作品在南浔宅第中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懿德堂芭蕉厅内两边走道上,外置的四个木雕芭蕉漏窗,形态逼真、动势飘逸、栩栩如生,芭蕉叶大卷小翻舒展自如,雨打芭蕉水珠滚动滴滴有声,更是木雕中罕见的精品。
   大宅厅堂的落地长窗和地坪窗是宅第的主要构件。由于这些门窗窗框较长,在没有玻璃前都采用纸、丝绸及河蚌壳(蛎壳窗)等半透明的物质来遮挡风雨和采光,因此需要比较细小的窗格来加强窗户的牢固度和安全性,这些窗格也就成了宅第装饰和美化的一个主要地方。匠人们根据宅第主人的意愿,把窗格制作成为菱纹、冰花格、步步锦等纹样,并懿德堂欧式小阳台懿德堂欧式门楼在上面饰以雕刻精湛、寓意生动、形象美丽的动物、植物和人物及几何图案,在花格中装置花结,组成了千姿百态的窗格纹样。为了保持整扇窗格的方整,还在窗框与窗上主要结构的竖横交结部分,安上压制有花纹的铜片,成为极具美感的看叶和角着叶,并在束腰板、裙板上雕刻精美的木雕图案,使整扇门窗成为一件集多种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段为一体的实用性艺术品。
   南浔宅第装饰的雕刻图案,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内容。以人物为主的题材,大部分为名人轶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帝王将相、贵族生活、文人墨宝等风雅画面,也有如商贾远行、书生攻读、樵夫砍柴、农夫耕作、牧童放牛、织女纺纱、村姑饲养等民间的生活内容和场景,俗称“渔、樵、耕、读”。还有
  一些是属儿童游戏、游艺、放风筝、舞龙、耍灯等喜庆欢乐的场景。而以动物、花卉、虫鸟为题材的内容大都象征吉祥富贵、多子多财之寓意,因而动物图案大都采用龙、虎、狮、象、鹿、麒麟及马、牛等,飞禽则为喜鹊、仙鹤、凤凰等。花卉图案大都以松、竹、梅“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为组合,也有以牡丹、荷花、菊南浔老宅内的欧式装饰花、石榴、葡萄、枇把、芭蕉来寓意喜庆、幸福、平安、富贵、兴旺、吉祥的内容,相互融合在南浔宅第的装饰之中。这些内容大都采用折枝、散花、丛花、锦地叠花、
  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构图与图案造型手法来表现。
   另外还有装饰着静物摆设的图案与造型,如钟鼎古舜、琴棋书画、钟鼎文字、古篆字、八宝博古等。
   采用《关云长夜谈春秋》、《武松打虎》、《文王求贤》、《和合二仙》、《郭子仪拜寿》、《八仙过海》、《蟠桃会》、《西厢记》、《琵琶记》、《杨家求恕里门楼装饰南浔老宅内的欧式装饰将》、《戚家将》等戏文故事情节的较多;另有《暗八仙》等反映民间生活情趣的内容,如《二龙戏珠》、《麒麟送子》、《鹿鹤同春》、《富贵平安》、《丹凤朝阳》、《五福寿》、《封侯将相》、《平升三级》、《玉堂富贵》、《竹报平安》、《喜上眉梢》和博古图案等,也都常常被宅第主人和雕刻匠师们所采纳。
   《喜禄封侯》、《喜串连年》、《五福捧寿》、《喜鹊登梅》等民间吉语在天井横梁、拱板、檐条上独立成幅,在月梁(冬瓜梁)上用浮雕和半圆雕完整地表现。
   八宝博古形态各异,有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大口长颈瓶、古花瓶等,古拙而又雅致,都采用浮雕与线雕相结合的方式,瓶内都插入牡丹、月季花。花鸟、动物、山水这些与人们相生相伴、息息相关的生灵与自然风光,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很喜爱的艺术题材,常常用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比喻和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精神上的追求与寄托。
   表现这些内容的雕刻在手法上是多种多样的,或用物的形象、谐音来比喻,或用含蓄、浪漫、抽象的图形来刻画,或用抽象的数字来象征。数字象征不像形象、谐音、比拟那样具有视觉的直观性,它的象征含义需要经过解读才能被人理会。用文字组成图案的装饰手法在南浔较为常见,主要是以钟鼎文字或小篆的造型来直接道出所表达的内容,看似平铺直白的文字,却因小篆、钟鼎文古朴优美的造型,而凸显出高雅深邃的内涵。
  比如,崇德堂(刘梯号)及小莲庄馨德堂、嘉业堂藏书楼内的落地长窗和地坪窗上的窗格装饰,都是采用这种文字图案的装饰。由于建筑外观造型及构件的形式限制,有不少图案和内容被重复地、连续地使用,所以就需要在表现手法上来简化、括概它的形态和结构,这样一来,出现在建筑装饰上的动物、人物、植物、山水器具的形象就比原始的形态更精练、更夸张。
   南浔这个经济富庶、文化昌盛的江浙雄镇,也是一个思想开明、文化多元的地方,不但传统文化深厚,而且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南浔经济迅猛发展时期,兴建起的中西合璧的大宅第不下数百家,这些宅第气势恢弘、规模庞大,兼容中西方各种风格流派的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宅第内的装饰不但有精美的中国传统的砖雕、石雕、木雕,还有来自西欧的华丽的玻璃雕、天花顶、彩色玻璃、彩釉面地砖。它们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的宅第装饰艺术,还兼容了西欧18世纪以来的近代建筑装饰艺术,因此南浔宅第常常能在东方水乡建筑风格中渗透出一些西欧建筑的风韵。
  19世纪末,特别是上海开埠,在西风东渐的影响和感染下,南浔商人驰骋上海十里洋场,与洋人通商,受到西方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较大,当他们在家乡建造自己的宅第时,就采用了一些西欧的建筑与装饰形式,因此南浔这些建于清末民初的宅第,无论在构建的形式上,或是在装饰材料和内容上,都打上了西方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印记。比如,南浔的许多宅第都在中式的厅、堂、厢、楼的落地长窗和半窗上,把原来的纸和蛎壳的采光、避风雨材料更换成进口的、质地牢固、采光效果好、色彩绚丽的玻璃,于是中式传统的窗格就被改成了适合安装玻璃的半圆形、大方格、菱形等几何图形格子窗,在传统建筑的山墙上开启了带有弧券形窗框、外置铁皮窗和百叶窗、内设玻璃窗的西欧复合窗,改善了室内的采光与调光。又如,张石铭旧宅二进楼厢上的半窗,安装了当时很少见的高档装饰品——法国制作的蓝晶刻花玻璃。庞元济的承朴堂、张静江的尊德堂、刘梯青的崇德堂等宅第内都用上了彩色刻花玻璃窗。而小莲庄内的馨德堂、刘承干的藏书楼、刘梯青的崇德堂,还在有古篆文字作落地长窗和地坪窗装饰的中式窗框上安装了晶莹透明的玻璃。同时,这些宅第都采用西欧的釉面地砖和马赛克地砖来铺设中式楼厅,并在楼厅顶上安装西欧形式的天花顶等。此时的南浔,热热闹闹地掀起了一股改良传统宅第建筑的风气,纷纷采纳一些西欧的装饰材料和手法,使传统的中国江南宅第建筑更显得时尚、高雅、深邃和绚丽多彩:在那些融入风火墙内的西欧建筑上,饰以大量的中国传统图饰的石雕和砖雕;传统的围墙上,一边修饰成江南的风火墙,一边却设置了西欧的盲窗;多立克柱头上的旋涡形托顶上,刻制的是带有西欧装饰风格的中国牡丹花图案;在西欧式门框上的椭圆形镶板外,饰以传统的中国花卉、花草和葡萄图案的浮雕;欧式的门框边上,饰以竹子为图案的门套等。这一切都结合得那么完美与精致,形成了中西融合、互相渗透的装饰艺术效果,令人不禁叫绝,从中可见南浔商人既坚守传统思想又兼容多元文化的开明理念,并由此形成了南浔宅第装饰所独有的个性与艺术品位。
   砖雕砖雕是一种在青灰砖上进行雕刻的艺术,在江南宅第民居中应用十分普遍,大都安装在门楼、门罩上,如雀替、方块、元宝、悬柱或屋脊上的正吻、喻脊兽、角线饰、套兽等单个造型中。
   砖雕的材料选择及制作工艺,对一幅好的砖雕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作砖雕的材料是水磨青砖,与普通的墙体黏土砖是不相同的,要经过一些特殊的加工程序:首先将经过精选而无杂质的泥放在池中,和清水一起搅拌成稀糊状,待泥中杂质沉淀后,把上面的泥浆放入另一个泥池过滤,再等泥土沉淀后排去上面清水,几天以后待泥土稍干,用铁铲把它切成块小莲庄净香诗堀和水榭空花垂脊上的山花状,然后放到制作池中,再检查上面有否杂质,稍干时牵入牛,使之将泥反复踩踏,直至成为有韧性的泥巴。然后把这种俗称的“千斤泥”做成形状各异的砖坯,待砖坯干后,放入砖窑烧制。烧此砖的砖窑火候很有讲究,要恰到好处地将砖烧至一定硬度后取出,用水浸浇,使砖色成为青灰色。颜色是一种衡量标准,太轻或太重,质地就会太嫩或太硬,也不能出现陈熊旧宅内的砖雕细孔:砖块太嫩入刀易碎,太硬不易雕刻,有细孔则影响画面。
  烧制好的青灰砖要放在水中细细打磨,使用来作雕刻的砖面平整如镜。在刻制过程中,砖的四周还要裹上一层潮湿的软布,让砖保持有一定的水汽渗透,这样方可进行雕刻。匠人们应主人的要求,对烧制好的砖,按其设置方位和用途确定题材,巧妙构图,精雕细琢,随机应变。刀法上深浅得当,形态上线面结合,再经修饰粘补,最后成为一幅幅层次丰富、形象生动而富有艺术性的作品。然后做榫以备安装之用。在江南宅第建筑中,砖雕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应视安放位置而定形状和尺寸,通常砖雕框式有额坊、方框架、元宝、雀替、角缘纹样等。
   南浔大宅砖雕表现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是砖雕门楼,尤其是门楼额坊的通景图,犹如一幅手卷式长画卷,通常在五至七南浔老宅内的砖雕尺左右,雕刻细致,层次丰富,以人像为主、景与物相配,画面层次分明,透视感强,采用浅雕、高浮雕、透雕、半圆雕及镂雕等手法,所刻人物形态栩栩如生,姿态生动,惟妙惟肖,景与物配置恰当。而额坊的额匾上又都雕刻着当代名流或书法大师的题字,像一幅精美的砖雕书法艺术品。那些用作陪衬的花边则是用二方、四方连续镶拼连结的,制作这些连续的花边,要先用硬质的木头制成模堂,在底部雕刻所需纹样,然后将泥土填入后压制,取出后烧制而成。这样,图案及花纹就能很连贯地拼接起来。这些砖雕花饰大都用在门框装饰、砖雕门楼的饰边及墙体的连边线上。
   由于南北地域差异,在砖雕装饰的艺术风格及选材制作等方面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南方的砖雕较为纤细,刻工精良,雕刻作品空间层次也较丰富,兼具绘画艺术效果。而北方的砖雕则较为简洁,构图也较丰满,且图案装饰性较强,刀法也显得浑厚大方。清末民初南浔经济发达,富商的宅第大都在这一时期建造,各方名工巧匠云集于此,所以南浔宅第就兼具南北风格,宅第雕刻堪称既工艺精良又构图典雅。
   木雕江南宅第内的木雕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建筑物的梁、枋、檩、斗拱、牛腿、雀替、挂络以及门窗的连绵图纹镂窗、束腰板和裙板上。
   南浔宅第的厅堂及厢楼中都设置着落地长窗、地坪窗及半墙半窗(俗称腰窗),而落地长窗与槅扇中部的束腰板、裙板是木雕最佳的地方,特别是落地长窗与槅扇的束腰部分与人的视线正好平行,是观赏的最佳视点。由于这样的装置是连续性的,
  一般为六扇、八扇,所以大都雕刻带有情节的民俗故事、戏曲故事的人物图案。装置在室内的地坪窗和半窗窗户的下部都配有窗栏板,俗称“槛窗”衣,意为窗户的衣服,既可挡遮外面的视线和从天井方向飘落的斜风斜雨,又不影响房屋的采光。
  这“槛窗衣”也属木雕最佳部位,由于它们与许多窗连在一起,因此上面的雕刻内容较为丰富,雕刻也较精细,如同连环画一样有12幅或24幅不等,令人看后回味无穷。这种形式的木雕艺术在南浔宅第的厅、厢、楼中处处可见。
   木雕至明清前较为拙朴大方,至清代时变为典雅细腻,技法上更有了发展,有圆雕、透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及线刻多种。
  由于受到了一些不同流派画派的影响(如天都画派、新安画派等),木雕便不再是单纯的工艺匠的单独创作,而由画家、金石家、雕懿德堂·木雕芭蕉漏窗懿德堂裙板上的木雕工艺匠共同来完成,艺术上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融民间技艺、绘画艺术与金石艺术于一体的木雕形式。这些木雕作品绘画性很强,采用阳刻的手法,依据画面结构,逐渐递增层次深度。由于受到雕刻材料的板面限制,其层次基本上只能在雕刻的深度上表现出来,因此整体性强,画面充实。在画面制作上,不拘手法或表达意象,把对生活的观察、愿望和理想等主观情感纳入到自然现象及图案造型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提炼、夸张、修饰,突出表现形象的重要部分,有时就会出现人大于房屋、人大于山、一两个人头就把房屋占满了的情形,但画面整体上仍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木雕的材料大都选用柏、梓、椿、银杏、楠木、榧树、香樟、上等松木等特种木材,这些木材大多具有木色柔和、质地细腻之优点,适宜雕刻。雕刻后均不加油漆,只涂上白油加以保护,有的上道水色再上油。这样的做法,既加固了牢度,又不影响雕刻的细部,还凸显和炫耀了木材高贵的品质、柔和的木色及木材年轮花纹与肌理的自然美。
   有些木雕如梁托、梁架、斗拱、雀替、檐条、月梁上的雕刻,是雕成后再进行安装的,因此还需要对内容与形式进行选择——既要考虑美观,又要重视实用;既不损失梁柱承重功能与牢度,又增加其艺术性与美感。
   南浔宅第雕刻细腻大方,富丽秀美,端庄典雅,技艺互补互渗,既有东阳木雕之风格,又集徽州木雕之繁锁纤细,还兼具北方雕刻线条明快之韵味,因此堪称集大成矣。
   石雕陈熊旧宅内的石雕漏窗在南浔宅第中,石雕应用十分广泛,一般在建筑的基础部位或上层部位应用,如石柱、柱础、墙脚透气孔等,以及门楼的斗拱、雀替、拱板,墙门的门罩、室内的窗罩,天井四周上方檐条、沿口,下方墙裙、窗台栏板,天井内花坛、置石、置景石盆、栏杆;此外,还用于祠堂、家庙大门前的石狮、抱鼓石和御赐石牌坊等。
   石雕一般采用浮雕、透雕的技法,离地面较高,通过天空高光亦显得清晰,同时透雕也可减轻石块的重量及减弱风力。
  这些技法大都体现在石漏窗和石牌坊上,如刘氏家庙前的碑坊、东栅分水墩南岸的四牌坊、颖园围墙上的石雕漏明窗等。
   石雕镂窗,是用整块青灰色石板雕镂而成,有圆形、方形、花瓶形、扇形、半月形、秋叶形、云朵形,既通风采光又美化环境,物随窗移,景随人迁,其设计手法真可谓巧妙独特。精美的镂窗不仅能消除高墙深院的禁锢感,而且还能使环境变得幽雅,使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感觉心境舒畅。
   石头坚硬清冷,是没有生命的,但通过匠师们以凿刀代笔的精心设计与雕琢,便产生了艺术形象和生命活力。石质本色清淡秀雅,经雕凿现出工整细腻、深浅有度、立体感强的图式纹样,在光线照射下,衬出阴阳、明暗,显示出一种自然质朴的美。
   广惠桥畔晚清石狮石雕、砖雕与木雕韵味各不相同,但都能以各自的不凡力度显示出无穷魅力。
   石材浑厚、粗犷,经遒劲刀法磨砺,以凝炼、雄浑的点、线、面的组合,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石雕图式构成由深雕、小莲庄刘氏家庙前石雕抱鼓石小莲庄家庙前石雕柱础浅雕、透雕、镂空雕、圆雕组成,大小高低、虚实对比、远近层次都讲究在整体中的变化与统一。其章法构图既可吸取绘画的立轴式、扇面式、手卷式、执扇式等图式,也需在刻制时考虑到面质的坚硬而较有灵活的随意性。
   如张石铭旧宅的墙裙板,采用八仙使用的法器来代表八仙人物,这种作为装饰的暗八仙石浮雕,简洁端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得非常完美,给人以审美快感,又给人留下遐想空间。民间艺术中神话形象的随意性,目的是迎合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心理需要,满足人们对神、对灵气、对喜庆的要求。
  有的石雕还用比喻、寓意、谐音等民间流传的寓意手法,如在砖雕门楼的石础上刻上插着一枝牡丹的花瓶即表示“平(瓶)安富贵”,把牡丹、荷花、菊花、梅花插在一只瓶中运用意为“四季平安”,花瓶中插三把戟意为“平升三级”等。石雕在构图与设计中的这种“人亡物存”、“见物思意”的作用,在南浔宅第的石雕中也都体现了出来。

知识出处

南浔遗韵

《南浔遗韵》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遗韵》是一部以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为背景的纪录片,全片以南浔的历史、文化和人物为核心内容,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入的访谈,展现了南浔古镇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阅读

相关地名

南浔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