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遗韵》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821
颗粒名称: 溯源篇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2
页码: 8-19
摘要: 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江南古镇,19世纪末叶中国最大的生丝集散中心在这里诞生,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在这里形成,孙中山发起的辛亥革命得到过这里的巨大资助;这里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沿,这里曾经对我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令人瞩目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以江南大宅和园林著称于世的江南古镇——南浔。
关键词: 地方志 南浔区

内容

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江南古镇,19世纪末叶中国最大的生丝集散中心在这里诞生,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在这里形成,孙中山发起的辛亥革命得到过这里的巨大资助;这里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沿,这里曾经对我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令人瞩目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以江南大宅和园林著称于世的江南古镇——南浔。
   南浔,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湖州市东部。早在晋时就有人在这里居住。北宋时它为湖州东陲重要之门户。村落规模初具,聚居居民日增,因滨溪而遂称浔溪。浔溪之南,有一村落,商贾云集,屋宇林立,名南林。南宋淳祐季年(1252)两村合并建镇,并设镇官,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称“南浔”,至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
   中国“镇”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北魏。那时的镇是朝廷设于边境的军事要塞,一般称“军镇”。至唐时,镇分戍各地,根据军事重要性而分为上镇、中镇、下镇,有些镇设于水际要冲,但当时这些镇不属于县地方管辖。至唐中期以后藩镇割据,利用军镇,占据地方,锁河征税,与地方政府在利益上相冲突,并带有侵削朝廷利益之行为。到了北宋时,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就开始控制军镇势力,镇将不得干涉地方。至北宋中期,镇的权力范围已从地方的单纯防御性转入商业性,包括征税,并将镇纳入地方政府管辖范围,镇由原先的军事戍地演变成农村市场,以当地经济发展、地方税利收入多少作设镇的标准,并设立行政镇官,使镇的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成为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自发形成的经济社会集市。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行政镇,应是出现在11世纪初的北宋时代。如此说来,南浔建镇当属江南较早的一个。
   江南市镇向来是以其独特的传统人文景观而著称。江南河网稠密,水运便捷,四通八达,那时舟楫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因此,市镇无不依河设市(场),夹岸为街,大多镇区也都完全沿市河平行分布,屋与河之间是街道,屋与街依照河流的走向来布局。由于那时需要依靠河道提供交通便利,以满足百姓生活与贸易的需要,所以一般单街区的市镇较为常见。
   南浔建镇时,由于蚕桑及生丝生产、贸易的发展,镇市相当繁荣,建筑相对较大并有不少的大宅第,因而其建筑格局和市政设施,既与江南水乡其他古镇格局相似,又有其自己的特南浔沿河建筑群(百间楼)色。南浔地处苏、杭、嘉、湖四府之间,周边又有不少大镇,水网纵横,两条主要河流交叉贯穿全镇——南北向的市河与东西向的苕溪构成十字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与屋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两河对岸形成商业街道,不但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风貌,还有许多大宅第和私家园林点缀其间,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相映的南浔古镇特色。
   南浔,依天目诸山之胜,揽太湖苕溪之秀,灵气所萃,民风纯朴。一方清澈明亮的水土孕育出一缕缕洁白细韧的蚕丝,把这个水灵灵的江南古镇编织得绮丽秀美,文明昌盛。
   南浔是辑里湖丝的发源地,南宋端平元年(1234)李心传《南林报国寺记》中载:“南林一聚落,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可见南浔在建镇前蚕桑业已名布江南,因此南浔可说是以丝而建镇,以丝而兴镇。至明代,已有“湖丝披天下”之称,史家称“蚕桑之利,莫盛于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此时,镇之内外,“家家门外桑荫绕,不患叶稀患地少”,“无尺地之不桑,无匹妇之不蚕”。南浔镇郊七里村(又称“辑里村”),河水纵横,水质清纯,土地粘韧,具备养蚕种桑的良好自然条件。这里的村民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培育出优质蚕种,称“莲心种”,并不断改进缫丝工艺,缫出了白、匀、细、圆、柔、韧、“紫光可鉴”的辑里丝,蜚声京师,连朝廷的龙袍凤衣都用辑里丝来织造。那时的南浔,“阛阓鳞火,烟火万家,苕水流碧,舟航辐辏”。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已成为江浙之雄镇。
   明清之际,国门未开,辑里丝除用作皇上的贡品和销往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北京等城市供织绸缎之外,只有少量的辑里丝经宁波、广东外销。由于质量上乘,深受外商青睐。至清道光五年(1825),辑里丝已经开始出洋外销至印度、缅甸、叙利亚及埃及等国。
   此时,辑里丝因质优而“名甲天下”,已成为浙江优质丝的代名词。各省、州的丝织绸缎都采用辑里丝制造,官营的织造局更是依赖上贡的辑里丝,缫丝业已成为南浔最主要的产业和百姓的衣食之源。自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844—1847),南浔经上海口岸出口的生丝量占全部出口总量的55%。同治初,辑里丝价飚升,蚕丝业盛况空前,南浔周边百里之地所产的丝都冠上了辑里丝之名。南浔镇上丝市繁荣,已成为辑里丝的集散中心。丝行埭上就开设了50余家丝行、丝栈,收购和经营辑里丝。清代温丰在《南浔丝市行》的诗中这样描述当时之盛况:“蚕事乍毕丝市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声聋人耳。
  丝牌高扬丝市尘,沿门挨户相接连。喧哗鼎沸晨至午,骈肩累迹不得前。共道今年丝价长,番蚨三枚丝十两。市侩贩吏争奔走,熙熙而来攘攘往。一日贸易数万两,市人谁不利熏心。但教炙手即可热,街头巷尾共追寻。茶棚酒肆纷纷话,纷纷尽是
  1934年南浔出土的晋代墓砖南浔风光买与卖。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胜苏杭。番舟白来银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贸丝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人置纺车,无复有人种菽粟。”1856年,英国商人来南浔考察丝业,在考察报告中这样描述:“南浔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市镇,政治上不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但它却是
  一个富庶之区。该镇属运河两岸,长达数英里,并扩展西岸的方向。我相信在南浔成交的生丝贸易甚至比湖州府还大。
  一般来说,这里的居民似乎很容易找到工作,同时从他们清洁、健康及安乐的外表来看,他们的劳动报酬一定是很优厚的。”
  1850年以后,五口通商,辑里丝经上海口岸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据《上海生丝贸易报告(1847—1848)》载:“中国出口生丝几乎全部产自浙江省北部三个府,即杭州、湖州、嘉兴。
  上述三府中,湖州府的产量较其他两府为多。湖州府最大的生丝集散市场有三个,即南浔镇、菱湖镇、双林镇。上述三个丝市中最大的一个是南浔镇。”此时,湖丝贸易就以南浔为重要集散中心,在全国生丝贸易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到1870年,上海出口的丝基本上是辑里丝了。据统计,当时上海的91家丝经行中,70%为南浔人所开设。南浔因从事蚕丝贸易而成为富豪的达数百家,他们拥有的资产少则几十万两白银,多则千余万两,在江南各镇中首屈一指。他们拥有的资产总数约在
  6000万至8000万两。而19世纪90年代初,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7000万两左右,清政府对国内的产业资本投资总额也仅6000万两。可谓“富可敌国”。无疑,他们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
   辑里丝曾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奖。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博会上,辑里丝获得了金奖,并受到了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嘉奖;1910年,南浔梅恒裕、吴其昌、沈天长、沈鑑记等丝经行的13个品牌在南洋劝业会上分别获头等奖、二等商勋奖、超等、优等奖;1911年,梅恒裕丝经行生产的丝经在意大利工业展览会上获一等奖;1915年,梅恒裕、沈天长、邱奕茂、何其昌、李恒德、邵森大等几家丝经行的产品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分获金牌、银牌、奖章、奖词,其中梅恒裕获大奖金牌奖词;1921年,南浔丝商组成丝业代表团,赴美考察市场,参加在纽约举行的第一次万国博览会,辑里丝获得美商一致好评。1923年和1925年,美国丝商考察团曾两次来南浔考察蚕桑业。
  19世纪90年代初,南浔丝商开始将资本投入到新兴的民族工商业之中,将商业资本转入到产业资本,他们在上海、杭州开办丝厂、纱厂、面粉厂、造纸厂,继而投入到金融业、房地产业、盐业、铁路业、矿业等。南浔商人以良好的信誉、深厚的文化素养、殷实的财力脱颖而出,成为富甲江南的大儒商。这些大儒商被当地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
   这些大儒商都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又思想开明,能够接受新的思潮,尤其是他们在与外商的经济交往中,逐步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艺术与生活方式,并且体现和反映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包括他们的宅第建筑和园林建筑。这些大儒商的事业大都进入上海、杭州、青岛等大城市发展,那些地方都有他们的大宅和产业,但他们在故里还都建有规模庞大的宅第、宗祠和精美绝伦的私家花园。这些宅第和园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大胆而又巧妙地渗透和融合进
  一些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从而使传统的中国南浔丝商在东园(上世纪20年代)民居增添了一份异国风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厅堂建筑。这些中西合璧的宅第和园林,折射出大宅门里的儒商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中,在中西方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互相碰撞、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中,既坚守中国传统,又接受西方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思想理念。
   由于这种思想理念的影响,南浔这些大宅和园林,处处都体现出中中有西、西中有中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
  这在江南乃至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江南水乡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其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优越。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长期来以农桑为主业,创造了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和崧泽文化。这里又是我国先秦时期吴越文化的发祥地。1127年宋王朝南迁之后,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相互交融,更推动和促进了江南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处于这种历史文化氛围中的南浔,产生了自己的植根于蚕桑经济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各个历史时期南浔民众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习俗和道德伦理。清末民初,随着丝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南浔人增加了对外交流的机会,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建筑文化与园林文化。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南浔古镇具有一种既传统又开明的氛围,这里的人们具有了开明的思想、开放的胸怀与开拓的精神。
   南浔历来有崇文重教的风气。自明清以来,南浔已成为商业繁荣、文化昌盛的江南富镇,在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南浔富商中的有识之士将部分财力、精力用于文化教育事业,捐资办学,出现了以商养文、以商助教的现象,形成了经济、文化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明代时,南浔就出现了官学与私学共存的局面。清以来,办学之风更盛,浔溪书院、明理学塾、浔溪公学、正蒙学塾等一批在当时颇有影响的私立学校应运而生。
  尤其是1906年开办的浔溪女校,开南浔女子入学风气之先,清末革命志士“鉴湖女侠”秋瑾曾在该校任教。1907年,南浔人徐一冰(清末秀才,当代作家徐迟的父亲)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体操学校(1920年迁至南浔)。著名的“叔苹奖学金”,就是南浔“四象”之一顾福昌的曾孙顾乾麟先生秉其父叔苹公“得诸社会,还诸社会”之遗训,于1939年在上海创办,扩展到北京、湖州、南浔,并一直延续至今,获奖者已达数千余人,是我国设奖历史最长、奖励范围最广、获奖人数最多的奖学金。
   有“诗书之邦”之美誉的南浔,兴办教育、建藏书楼、著书立说、编史修志蔚然成风。从清代到民国期间,南浔私家藏书数量之大,质量之精,不仅为湖州地区之冠,更是名噪江浙,影响全国。如清代刘桐的“眠琴山馆”、清末民初张钧衡的“六宜阁”、蒋汝藻的“密韵楼”、庞元济的“半画阁”、刘承干的“嘉业堂藏书楼”等。特别是嘉业堂藏书楼,不但收藏大量珍贵古籍,而且还将一些孤本及失散在民间的佚本加以搜集整理,重新刻印,对我国的文化图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溪楼阁郁相望,溪上国学讲习所(庞元济创办)师生在宜园人家万卷藏”与“若教重上书楼去,应染芸编旧日香”的诗句,就是当时南浔浓郁书香的生动写照。
   商业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发展,南浔这样一个小镇,历史上著书立传的人却数不胜数,而且学术研究面广,包括经史、天文、史地、志书、水利、农艺、蚕桑、医学、乐律、音江南厅堂中的内厅及厢楼(懿德堂)韵、六书、金石、诗词等,如南宋朱楠的《厚德遗言》、元代庞朴的《宋金辽三史》、明代朱国桢的《涌潼小品》与《明史概》、董斯张的《吴兴备志》与《广博物志》、陈忱的《后水浒》、董说的《易发》与《西游补》,以及清代沈垚的《水经注地名释》、董蠡舟的《三国志杂校》、董恂的《南浔蚕桑乐府》、沈鹞的《台湾郑氏始末注》等。
   存史,资治,教化,南浔编修志书源远流长,自明末潘氏首次修志,至清、民国时期,先后编志十余部。
   南浔历史上人才辈出,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称。历代进士达41人,宋、元、明、清南浔籍京官达56人,南宋至民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达80多人。
   近代南浔还涌现出许多立志报国的文人贤达,其中有拥护维新、支持改良、伏阙上书清廷而遭慈禧通缉的国学大师王文濡;有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的晚清举人张钧衡(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长孙);有清末进步文学社团南社的社员张萼荪、徐自华、沈伯经、周子美等。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南浔那些伴随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应运而生的民族资本家,为南浔、为江南的经济和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更有一些有识之士,倾其家产全力支持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如被孙中山称为“中华第一奇人”的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为辛亥革命慷慨解囊的孙中山的挚友庞青城(南浔“四象”之一庞云鏳的三子,张静江的舅舅);一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周柏年(南浔“八牛”之一周昌大的孙子);多次为孙中山筹款、支持辛亥革命的同盟会会员周佩箴;以漫画为武器声讨袁世凯、支持孙中山二次革命的同盟会会员钱病鹤等。或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南浔方面的支持,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
   南浔75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古镇的经济、人文、建筑、园林为世人瞩目,不仅有极具江南水乡风韵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有众多别具一格的名门大宅、园林和藏书楼。然而,20世纪20年代之后,日本工业迅速崛起,日本生丝生产能力和出口额远远超出了我国的生丝生产能力和出口额,并迅速占据了国际市场。30年代初,价格低廉又具备许多生丝所难以比拟的优点的人造丝的出现,更使我国的蚕丝业雪上加霜。丝业的逐渐萧条造成了南浔经济的逐渐衰退。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南浔的许多大宅、园林、街市、商铺和民居都毁于战火。据当时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南浔被日军焚毁的房屋达
  4997间之多,曾经繁荣美丽的古水乡古镇南浔懿德堂大厅前牛腿上的木雕镇南浔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难。劫后幸存的部分大宅和园林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经沧桑,直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当地政府制定了“保护老区,开发新区”的发展战略,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这些遗存的大宅和园林得以重视并受到保护。80年代中期开始对江南名园小莲庄进行修缮;90年代初开始了尊德堂(张静江故居)、懿德堂(张石铭旧宅)、崇德堂(刘梯号)、求恕里等大宅第,以及老镇区内富有江南水乡民居特色的古建筑的保护性修复工程,古镇南浔的历史文化遗迹正在逐步恢复着昔日的风貌。
  1991年,南浔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的专家来南浔考察,充分肯定了南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保存的古镇遗产。他们说“南浔应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果把江南六镇申遗比作一部汽车,南浔就是这部汽车的发动机。”
  2005年10月,南浔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2005年11月,南浔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牵手过去,拥抱未来,江南古镇南浔必将更加绮丽秀美,更加文明昌盛。
   崇德堂·“中西对话”(窗)的厢房

知识出处

南浔遗韵

《南浔遗韵》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遗韵》是一部以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为背景的纪录片,全片以南浔的历史、文化和人物为核心内容,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入的访谈,展现了南浔古镇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阅读

相关地名

南浔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