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近代园林剖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近代园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78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近代园林剖析
分类号: TU986
页数: 62
页码: 030-091
摘要: 南浔近代园林园林空间传承了古典园林先抑后扬、大小开合的手法,尤其是较大型的园林呈现出明显的两大分区格局。从1862年至1924年间陆续建成的颖园、述园、东园、小莲庄、留园(觉园)、适园、 宜园、嘉业堂藏书楼等。
关键词: 南浔区 园林剖析

内容

南浔近代园林园林空间传承了古典园林先抑后扬、大小开合的手法,尤其是较大型的园林呈现出明显的两大分区格局。从1862年至
  1924年间陆续建成的颖园、述园、东园、小莲庄、留园(觉园)、适园、 宜园、嘉业堂藏书楼等。
  南浔镇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显赫一时,闻名海内外的丝绸业造就了当地的一代儒商,这些商人既拥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因,又在从商经历中接受着西方的影响,他们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宅造园,使南浔镇“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①。事实上,南浔近代除了童寯先生所说的宜园、东园、小莲庄、适园、觉园等“五园”外,还有若干中小规模的园林,如嘉业藏书楼、笺园、留园、颖园、述园等。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太湖之滨,南浔园林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往往依水而建,以水为核心,无论内园外园,用地许可的情况下都会营建水景,形成池岛或山池主景,其他游憩空问围绕主景展开。选址布局遵循中国传统园林“因地制宜”的原则,或如小莲庄因借原有挂瓢池作为主景布局园林,或如东园、宜园以城镇原有水系为界,建筑布局与朝向均顺应已有水系形态,借因“以水为界”的半外向特性,很多园林也与城镇之间具有了更好的视觉联系及互为因借的景观格局。
  园林空间组织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先抑后扬、人小开合的手法,造景方面也同样因袭了古典园林的各种常见手法,景点布置疏密有致、富于层次,组景丰富、环游有致,如小莲庄听雨亭的“漏景”手法,内园的“山水画而”透过粉墙土的漏窗若隐若现的引入外园(图3-0-1);又如宜园的夕佳亭“题景”手法,坐东面西,以“夕佳”提示这里日落时分的景色最佳;再如小莲庄荷塘沿岸亭榭构成的“对景”手法,互为景致和观景点;至于在高处建亭或置高阁揽收园外之景的“借景”手法也是比比皆是,如小莲庄内园假山顶方亭(今称“放鹤亭”)位于叠山之巅,可揽收周边的郊野田园,也同时成为农田景观的制高点;当然还有大量随处可见的“框景”手法(图3-0-2、图3-0-3)。这些景点的组织方式多围绕主景形成环游式观赏路线,即便是具有明显轴线结构的嘉业藏书楼,也同样在园林部分采用了环游模式。但与江南古典园林丰富多样的空问变化相比,南浔近代园林明显受到西方近代美学思想影响,总体趋向简洁明快,少了些许古代文人的矫揉、粉饰,凸显了近代园林公共性特征的发展趋势。
  在布局上,南浔园林尤其是较大型的园林呈现出明显的两大分区格局,当地人称之为内园、外园,内园是相对私密的空间,而外园则区别于传统私家园林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往往可接纳外人游览,譬如由湖社于1936年主编的《吴兴导游》中就对宜园、适园和小莲庄的游览有所记载:“宜园……游客纳资四分,(聚此资捐充慈善事业)即可入园恣览。每逢夏日,荷花盛开,镇人多品茗纳凉于其间……适园小莲庄两园入游者不必纳费,惟须先向园主家索得游券始可入。”
  随着近代社会经济及文化形态的变迁,南浔近代园林的规划与布局也随之呈现出转型的态势。从1862年至1924年间陆续建成的颖园、述园、东园、小莲庄、留园(觉园)、适园、
  图3-0-1漏景——由小莲庄内园透过铁艺漏窗看到的外园景色(邬东璠摄)
  图3-0-3框景——由小莲庄水阁东眺园景(单瑾摄)
  图3-0-2框景——由嘉业堂门洞南望明瑟亭(单瑾摄)
  ①童寯.江南园林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宜园、嘉业藏书楼等,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转型的几个综合特征。
  其一,在选址布局上呈现出由宅园向郊园转变的趋势。早期的颖园、述园都坐落于镇区的核心地带,宅园合一,规模受到区位的局限都不很大,颖园的园林部分面积约0.12公顷,而述园的园林部分仅0.02公顷。其后,为了追求园林的宏大,园林选址转向相对开敞的郊野地带,形成郊园或别园,宅园合一的格局被打破,如张氏的适园园林部分面积约1.6公顷;刘氏的小莲庄园林部分面积约1.04公顷(见第二章图2-1-1) 。
  其二,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由精巧向大气转变的趋势。早期的园林秉承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艺术特征,山水楼亭尺度精巧,整体布局紧凑,体现了小中见大、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气质(图3-0-4)。其后,南浔私家园林的尺度逐渐增大,水阔山高,园林建筑布局疏朗,尺度也相应放大,展现出大气舒展的性格特征(图3-0-5)。这一转变透显出南浔近代儒商在艺术追求上与中国传统文人的些许差异,他们继承了传统叠石理水、园林建筑的技法,也受到西方现代美学及新生活方式影响而去掉了传统园林中的矜持细腻,转向一种更为简洁明确的园林布局方式。
  其三,在开放性上出现了由内向到适度外向的趋势。早期园林依然沿袭传统江南园林内向型的造园方式,以围墙或建筑将园林与城市街道分隔开来,形成私密的宅园空间。而随着园林选址向郊野转移,与园林共建的主体建筑也由住宅拓展到更多功能,如小莲庄的家庙、义庄和嘉业藏书楼的藏书功能等,由此也解放了园林对绝对私密性的要求,出现了诸如小莲庄、藏书楼、宜园、东园等以城镇水系为边界而不设高墙的情况,私家园林从空间组织上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外向特质,与城镇在景观上取得了更为直接的联系。
  在清末民初中国传统园林逐渐式微的时期,南浔却能逆势而上,大规模营建私家园林,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园林史上的一笔重彩。可惜的是,经过近代中国的命运多舛,南浔近代园林大多凋零,目前只有小莲庄、藏书楼、颖园和述园尚存,其他园林则仅剩遗址遗迹,只能从文献、老照片和乡贤故老们的回忆中搜寻它们曾经辉煌的片段,其中,宜园由干童寯先生的记载而具有最丰富清晰的平面及图像资料,适园假山石塔则是拥有老照片数量最多的园林局部。
  图3-0-4 小中见大、布局紧凑的颖园(单瑾摄)
  图3-0-0 布局疏朗的小蓬庄(陈瞰绘制)
  第一节 小莲庄
  一、概况
  小莲庄是南浔“四象”之一刘镛的次子刘锦藻( 1862-1934年,原名安江,字澄如)精心营建的一处家庙园林,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占桥西,与南浔镇区南北向主运河——甲午塘基本垂直,北侧为通达甲午塘蒋家桥的鹧鸪溪,朝向约为北偏西22°①。现状占地17165.80平方米,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最大距离约208米,南北最大距离约95米,自西向东平行布局了家塾、义庄、家庙和园林4个部分,对整个刘氏家族开放。小莲庄西侧溪边有古樟夹峙的甬道一条,是祭祀家庙的前导路线,于庄西北角设门楼;园林部分主入口则设于庄北侧偏西,毗邻鹧鸪溪码头,该入口也可通达义庄、家塾,是目前小莲庄的主入口。小莲庄以西与之隔河相邻的是嘉业藏书楼,同样也是刘家的产业(图3-1-1)。
  根据载于周子美《南浔镇志稿》中由刘锦藻撰写的《小莲庄记略》以及《刘氏义庄记略》记载,小莲庄庄址原为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创建的长生寺属地,隔河有精舍名曰“挂瓢居”,前临荷池,俗名“鱼池泾”。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年),刘镛购得此地。起初,刘镛的两个儿子刘锦藻与刘安澜(1857-1885年,字观伯,号紫回)常常在此散步,因该地幽静宜人,萌发了构屋居住的想法。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年),刘安澜去世,为了停灵,刘锦藻在池畔新建房舍,慕赵孟頫莲花庄而名之“小莲庄”,童寯《江南园林志》中有“池之南岸,有屋曰小莲庄,人因以名园焉”的记载,可见当时的房舍应有匾额题名“小莲庄”。该房舍内的一问悬挂刘安澜遗像,取南宋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诗意“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名曰“自在”。在营建“小莲庄”平屋的同时,刘锦藻还初步整理了挂瓢池的景观环境,沿池岸补植柳树花木、于池中重栽荷花,自此,揭开了小莲庄长达近40年的修建历程。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年),刘锦藻开始营建刘氏家庙,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年)建成。同期,在荷花池四周布置台榭,如净香诗堀、水阁、东升阁、养心德斋、退修小榭、亭、秋千架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乙巳年),刘锦藻将“小莲庄”平房局部改建为两层,楼北一间保持原貌,仍为一层。新改扩建的楼阁南向临池三间,名之“七十二鸳鸯楼”。1911年,按照1899年(己亥年)刘镛去世时的嘱咐,刘锦藻开始在家祠西边空地营建家塾义庄,并把场地上的丙舍②迁走。1922年(壬戌年),义庄建成,刘锦藻任庄正、刘安仁任庄副。1924年(甲子年),新修东南小园即内园。将1915年(图3-1-2)及1937年(图3-1-3)的“家庙暨小莲庄图”进行对比可知,在增建内园时,花圃的范围被北扩,同时其入口的位置和方向也随之调整。另外根据图3-1-2,郑孝胥题名的“小莲庄”西式砖牌坊至少在1915年之前已经建成,旁植木瓜和琼花。至此,小莲庄基本完工,园林部分成为刘氏夏季赏荷、迎客、游览休息以及春秋两祭活动的主要场所③。
  小莲庄的完整风貌历经40载始成,却仅
  ①参见湖州市南浔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提供《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申报国保单位材料》
  ②停放灵柩的房屋。出自乃贤《秋夜怀侄元童》诗:“墓田丙舍知何所,一夜令人白发长。”
  ③吴荣方.小莲庄.杭州:西泠印社,1999
  图3-1-1小莲庄与嘉业藏书楼总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仅辉煌了十余年,便开始经历命运多舛的社会变迁。根据小莲庄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材料记载,抗日战争期间,小莲庄部分建筑被焚毁;新中国成立后,小莲庄曾先后办过医院、工厂和学校等;“文革”期间,小莲庄一些建筑被拆除,许多亭台倾圮和消失,据现代文学家徐迟(南浔人)回忆,一幢五开问的黄杨木楼房以及内园和外园的围墙都是在这一时期被拆除的;1974年,小莲庄东南角花圃(约2000余平方米)被南浔镇人民医院无偿占用。直至20世纪80年代,小莲庄的命运才逐渐获得转机。1980年经湖州市人民政府发文迁移了长期占用小莲庄的吴兴县卫生学校,并于年底对外开放;其后,通过国家拨款、地方集资和文保所自筹等方式,对小莲庄逐年进行整修,目前,除七十二鸳鸯楼、秋千亭、秋千架尚未恢复以及东侧已被占的原花圃场地之外,已基本恢复了小莲庄的原有风貌。
  1981年,嘉业藏书楼及小莲庄以“吴兴嘉业堂”之名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6月成立的湖州市南浔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坐落于小莲庄内,1989年12月,浙江省政府在公布第三批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其定名为“嘉业堂藏书楼(含小莲庄)”。2001年6月25日,嘉业藏书楼及小莲庄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嘉业藏书楼及小莲庄作为两个独立单位分别向游客开放。
  二、建筑景观
  小莲庄的家庙、义庄和家塾是以建筑组群为主的功能区,用地占整个小莲庄的不到1/2, 3个建筑组群基本平行布置,由东向西依次为家庙、义庄、家塾(图3-1-4)。
  图3-1-2 退休老人见闻录中抄录的乙卯年(1915年)家庙暨小莲庄(南浔区档案馆藏,孙光享翻绘)
  图3-1-3 1937年测绘的家庙暨小莲庄图(南浔区文保所提供《刘氏支谱》 )
  图3-1-4 小莲庄屋顶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家庙位于整个庄园的中央,南北布局,严整中不失灵动。为烘托肃穆的气氛,进入家庙前需自北而南经过家塾以西由两排百年古樟夹峙而成的甬道,折而向东则圆柏肃立于道旁,从现存的3株近150年树龄的古柏可窥当年夹道景观之一斑。经过仪式性的线性前导空间后即到达家庙正门,前有水磨方砖八字影壁,两侧A立5楼4柱的楼式花岗石牌楼各一座(图3-1-5),门前一对刻工精细的石狮朴拙传神。进入家庙,整组建筑共4进,第1、2进为面宽3间抬梁式结构的门厅、轿厅;第3进大厅,面宽3间,抬梁式硬山造,廊上施翻轩二卷,天井中青墁地,四周回廊,庄重肃穆(图3-1-6);第4进“馨德堂”,楼厅3楹,歇山顶,飞檐翘角,上下四周有廊,俗称走马楼(图3-1-7),门窗雕刻精美,南侧“凹”字形天井中,植有杜仲、金桂等名贵树木,绿荫匝地,地面彩色瓷片拼花,精美细致,据《刘氏义庄记略》记载,馨德堂“为祭毕均馂馀之所”,即祭祀后分吃祭品之所。家庙作为小莲庄中戏分最重的功能,其形制、工艺充分体现了刘家的财力与传统宗族观念,当代著名散文家黄裳曾将其与《红楼梦》里的贾氏宗祠相提并论,足见其规模在江南少有。
  义庄用于安置族内失养的孤寡,位于家塾与家庙之间,正门南向,2进,前平屋,后楼厅,主体建筑因院中的2株百年银桂而得名
  图3-1-5家庙石牌坊(邬东璠摄)
  图3-1-6刘氏家庙旧照(张宝明摄干1962年,刘以芳提供 )
  图3-1-7刘氏家庙走马楼一角旧照(张宝明摄于1962年,刘以芳提供)
  图3-1-8 刘氏庄桂花厅旧照(张宝明摄于1962年,刘以芳提供)
  图3-1-9 刘氏书塾一角旧照(张宝明摄于1962年,刘以芳提供) “桂花厅”(图3-1-8)。义庄以北历史上曾为大片白场(空地),目前被作为花圃,内存百年榉树3株、百年枸骨1株。义庄东侧有廊通达北侧白场及小莲庄入口。
  家塾是族中子弟读书的地方(图3-1-9),位于小莲庄最西侧,隔水与藏书楼园林比邻,滨水设有两个小河埠。由3组4开间建筑组成,楼2进、平房1栋。正门南向,第2进天井东北角有门及廊与小莲庄入口相通达。初建时家塾以南为果园,目前为空场,沿院西侧植有国槐、女贞、朴、杜仲、枇杷、香樟等乔木。
  小莲庄的园林部分(图3-1-10)由一个较大规模的外园及一个较小规模的内园组成。外园围绕大荷池组织,沿池筑有净香诗堀、东升阁、养心德斋、退修小榭、七十二鸳鸯楼等姿态各异的楼阁建筑,还迤逦铺展着倚墙而建的碑刻长廊、双面透空的曲廊,加之点缀其间的水榭、钓台、圆亭、桥亭、铁皮亭,以及北岸的六角亭、砖牌坊、小假山,共同构成了一副疏密有致的园林图景(图3-1-11)。内园则以假山为主景,配以小池通达外园,掩醉轩面山而置,是内园的主体建筑,两个小亭则嵌于山间。
  由鹧鸪溪畔的北门进入小莲庄,向西行不数步即为角楼河埠(图3-1-12、图3-1-13 ),折而南行,依家庙东侧山墙形成碑刻长廊(图3-1-14、图3-1-15),内壁镶嵌着《紫藤花馆藏贴》、《梅花仙馆藏真》(见附录)及有关题跋等刻石45方;长廊以东滨荷池有临水平台一处,旧时三面精美的铁艺栏杆及木制坐
  图3-1-10 小莲庄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1-11小莲庄外园剖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由西向东看
  由东向西看由南向北看
  由北向南看
  凳 (图3-1-16、图3-1-17),目前仅存一面栏杆;碑廊南端设进入家庙的侧门,其上建半圆亭1处。
  复前行,至“净香诗堀”,俗称“升斗厅”,是主人邀集文人雅士吟诗答对的所在。四面厅构造,单檐歇山顶,山墙置山花,垂脊与戗脊立有八仙吻兽。厅四周置花格玻璃支架窗,厅内“顶格”设置形如倒置的“升”和“斗”的两个不同藻井(图3-1-18、图3-1-19) ,被园林专家童寯先生誉为“轩”中的“最佳者”。厅南北分别植有桂树,南侧有水榭3间(现称水阁,曾被毁仅余基础条石,后修复)、白玉兰1株,以及已有百年历史的小花腊梅(俗称鸡脚腊梅)2丛。另外据说厅外原有两株古柳①,目前已无存。在一张旧照中确实显示水榭旁曾有几株高大乔木,但尚无法确认树种(图3-1-20)。
  再向南则至“东升阁”(图3-1-21、图3-1-22), 2层,坐西面东,是一处具有较好私密性的院落。主体建筑L形平面,平缓灰瓦坡屋面,外墙为红砖、灰砖与粉墙搭配,立面及室内采用西洋装饰,二层设铁艺阳台(按升斗厅旁临水平台的铁艺栏杆形式维修),落地玻璃长窗(原来为门),登临可俯瞰全池。罗马柱头雕花采用中国传统牡丹图案。从整体到局部均透显出中西合璧的思想。南北设院墙,东临挂瓢池,设临水平台及小型河埠,南院植三角械、广玉兰,均为百年以上的古树。
  ①《小莲庄记略》:“骊连水阁,老树扶疏,纳凉胜处。”许寅《谈小莲庄》:“厅外面有二株古柳复被方丈,是一个饮茶纳凉的好地方。”周庆云《南浔志》:“临水回廊亭榭布置秩然,有古杨三本,近百年物。”(古代常称柳为杨)综合推断,净香诗堀及水阁附近很可能原来植有古柳。
  图3-1-12小莲庄入庄河埠旧照张宝明摄干1962年(刘以芳提供)
  图3-1-14小莲庄碑廊旧照张宝明摄于1962年(刘以芳提供)
  图3-1-13小莲庄河埠今景(单瑾摄)
  图3-1-16小莲庄临池铁栏平台旧照张宝明摄于1962年(刘以芳提供)
  图3-1-15 小莲庄碑廊今景(单瑾摄)
  图3-1-17 小莲庄铁栏平台今景(单瑾摄)
  东升阁以南毗邻“养心德斋”(亦有称“养新德斋”或“养性德斋”)院落,二者之间以一条内廊相接。根据载于《刘氏支谱》中1937年(丁丑年)绘制的“家庙暨小莲庄图”及相关记载,养心德斋原为2座平屋,各3间,是主人在庄内的书房,又名“芭蕉厅”,庭院植芭蕉数株,满窗皆绿(图3-1-23)。向东与曲廊相接,旧时原为六折,修复时因未能复建养新德斋东侧平屋,而在空缺处增加了一折,从而变成现今的七折曲廊。曲廊以南的院中植有珍稀的朱砂丹桂1株,另有百年女贞与古槐并蒂而生、盘根错节(图3-1-24)。
  经曲廊向东则抵“退修小榭”(图3-1-25~图3-1-27),平面呈凹字形,中厅方正,两厢(耳房)伸入荷池,主立面向北,是夏季品茗纳凉、秋季赏荷观景的好场所;后厅有暗廊,与两侧曲廊相连;门窗曾被毁,后按老照片修复。出暗廊有太湖石小假山1组(图3-1-28),穿过山洞可至东侧院落,旧时设有秋千架和四角方亭1个,供家人玩耍游息,现已无存;庭院东侧叠石为壁,即分隔内外园,又可互相透景;数组太湖石叠石沿南部园墙点缀性伸展,将庭院东西两侧假山叠石意向性的联系起来。出小榭东侧门进入另一段曲廊,廊中部设笠顶圆亭1个,向东延伸止于桥亭(图3-1-29 ), 靠近曲廊尽端有百年柞木1株;桥亭、曲廊及圆亭均仅余基础,后参照老照片等文献修复。
  出桥亭向东不远处,一株百年古樟枝叶扶疏探入水中,其东侧一座铁皮亭静立于水岸,今人名之“听雨亭”,该亭基本为原构,仅顶面铁皮因锈蚀而更换过(图3-1-30);古樟西侧一座五曲石桥凌空架于‘挂瓢池”的“池把儿”上,连接着北岸旧时的“七十二鸳鸯楼”,桥上石板为原物,紫藤架栏杆为后来修复(图3-1-31),根据“家庙暨小莲庄图”及《小莲庄记略》相关描述,结合老照片可知,七十二鸳鸯楼原为2层,平缓的坡屋面,西侧临池为3开间,南侧沿小池
  图3-1-18净香诗堀立面及剖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升”
  “斗”
  图3-1-19净香诗堀形如“升”、“斗”的藻井(邬东璠摄)
  图3-1-20《湖州月刊》中的小莲庄旧照(陆剑提供)
  图3-l-21 东升阁雪景(单瑾摄)
  图3-1-22东开阁东立面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1年测绘)
  图3-1-23 小莲庄养心德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浙江民居》P191,陆剑提供)
  图3-1-24 并蒂而生的女贞与古槐(朱钧珍摄)
  图3-1-25 退修小榭(单瑾摄)
  图3-1-26 退修小榭一角旧照(张宝明摄于1962年,刘以芳提供)
  图3-1-27 退修小榭剖面及立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1-28退修小榭东侧假山和曲廊(邬东潘摄)
  为“凹”字形平面,二层有出挑外廊,是在“小莲庄”初建时的平屋基础上改建的,“岁乙巳,始改平屋为楼,楼北一间,仍其旧椽。共南向三楹,面小池者,则为七十二鸳鸯楼”,可见,原平屋保留了最北的一间,其余改建为二层的楼厅(图3-1-32)。可惜的是,七十二鸳鸯楼早在抗战时就被烧毁了,现仅存部分走廊的水泥地面和柱基石,遗迹范围内还有百年三角槭2株。据文保所老所长刘以芳记录,楼南临水的紫藤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老照片显示(图3-1-3),楼西侧檐廊外临池设有紫藤架遮荫蔽日,砖砌驳岸,岸边设铁艺护栏,护栏上隐约有字,与其他照片相佐证,应为“坚匏”二字,“坚匏”是刘锦藻晚年的号,与七十二鸳鸯楼的建设时间相吻合。挂瓢池“池把儿”的东岸原有廊榭及伸出水面的平台(图3-1-34~图3-1-36),平台围以“坚匏”字样的铁艺栏杆,廊榭尽端隐约可见嵌有玻璃窗的隔墙,按照位置推断,这段墙或者属于内园围墙的一部分,或者是置于内园月洞门之外的照壁墙。根据林黎元《南浔史略》记述:“今七十二鸳鸯楼、掩醉轩、鹤笼、花圃均成为废墟……”①又《小莲庄记略》称“楼之东莳梅十余枝,编篱饲鹤”,两处记载相互印证,可推断七十二鸳鸯楼东南即挂瓢池小池东侧原为鹤笼,院中植梅数株。
  图3-1-29桥亭(单瑾摄)
  图3-1-30小莲庄外园铁批亭(听雨亭) (邬东璠摄)
  图3-1-31小莲庄五曲石桥 (单瑾摄)
  图3-1-32七十二鸳鸯楼旧照(约摄于1933年,刘以芳提供)
  图3-1-33小莲庄七十二鸳鸯楼西侧紫藤架旧照(湖社编《吴兴导游》,陆剑提供)
  ①刘以芳抄录。
  图3-1-34 小莲庄东岸旧照中可见远处水榭(《吴兴导游》,陆剑提供)
  图3-1-36 小莲庄水榭遗址今景(单瑾摄)
  图3-1-35 小莲庄水榭旧照(黄笃初摄影)
  图3-1-37小莲庄内园一层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图3-1-38 小莲庄内园大假山北立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与七十二鸳鸯楼隔池相对的是粉墙围绕的内园(图3-1-37),粉墙曾毁于乱世,后根据史料及遗迹修复。《小莲庄记略》记载:“倚楼南望,隔墙小山,呼之欲出。楼之东……拳石玲珑,中藏一门,迤北为花圃,园丁于是播植杂卉;迤南修竹千竿,青葱峭茜,豁然开朗,别有一天,则甲子年所新葺也。凿池栽芰,叠石成山,松径一湾,枫林四匝。其下为掩醉轩,其巅小亭,可以眺远。”可见,内园的入口应藏于叠石假山之中,过山洞向北有门通往花圃,向南穿过竹丛则“豁然开朗”,进入“别有一天”的内园。目前内园有两门可入,其一是东北角假山洞,其二是在其西侧不远的月洞门,这两个门的位置据刘以芳回忆是根据墙基断开的位置确定并修复的。短短7米内有两个入口,这种布局令人颇有疑惑,《家庙暨小莲庄图》在此处的描绘也语焉不详,似有两条路径均从山洞中穿过,其一直接联系了内园东墙北侧进入花圃的门,其二则似可更直接进入内园。园中主体为高约4米、长约43米、宽约27米的大假山(图3-1-38、图3-1-39),土石构造,山上有3条盘山r道以及飞梁石架(图3-1-40、图3-1-41),山下有蜿蜒横穿山腹的洞穴。假山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过大修,东侧山路两侧原植有马尾松数株,即所谓“松径一湾”,现巳无存;目前假山上主要植被为三角槭、五角枫、朴树和女贞,其中多株三角槭已有百年历史,古人所谓“枫林四匝”可能指的就是这些秋季红叶的三角槭。山顶置轻巧的铁皮方亭1座,因柱顶腐烂曾进行人修,亭内顶部彩绘
  由东向西看
  由西向东看
  图3-1-39小莲庄内园(大假山)剖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仙鹤,被今人称为“放鹤亭”(图3-1-42);山脚池边置攒尖四角方亭,今人称为“轿亭”(图3-1-43);东侧山腰有圆形平台遗迹,台边装有铁护栏;西侧深入水中的平台上有紫藤、卵石铺装遗迹及类似石凳的置石(图3-1-44),推测旧时应为临水休憩之所。内园中的主体建筑“掩醉轩”位于内园东北部,歇山顶,1进3开间,是主人醉酒后醒酒之所,原构于抗战期间被毁,仅存基础和石台阶,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文献修复(图3-1-45、图3-1-46)。轩南花街铺地,临笋石花池及大假山;轩西临池潭,池水由西北经外园桥亭与主荷池相连;轩北分隔内外园的围墙在桥亭及“听雨亭”处均设有铸铁漏窗,形成漏景。内园以东的花圃旧时建有花房,种植各种花卉,现已被占用,但仍存百年古树数株,与内园分隔的墙上尚可见门洞遗迹。
  出内园向北复经七十二鸳鸯楼至鹧鸪溪畔,一座高约4.6米的欧式砖牌楼赫然映入眼帘,门额题郑孝胥书写的“小莲庄”三字,以灰砖为主体,红砖作为线脚点缀其间,拱券门洞上的红砖券脸尤其醒目(图3-1-47)。座门楼虽无繁复的砖雕图案,但尺度合宜、线脚丰富,体现了近代建筑简约的特性。原物于20世纪70年代被破坏,80年代末按照片和现场基础予以修复,工艺精细圆润,虽为新物,也堪称佳品。牌坊东南临水植有木瓜2株,已有百年历史,是江南罕见的物种;牌坊西侧有百年三角槭1株。
  过牌楼沿较为平直的荷池北岸向西行,一条窄窄的石板路直通荷池西北角的假山出入口。旧时“沿堤而西棕榈夹道。几欲攫人”,近鹧鸪溪一侧则种植竹丛以起到一定的分隔遮挡作用;现状荷池边以柳为主,并设有多处湖石树他,内植海桐和罗汉松,鹧鸪溪畔则主要为朴、樟、三角械等树种。堤中部设六角攒尖亭一座(图3-1-48),探入园内荷池中,成为小莲庄北岸的视觉焦点,其与内园轿亭可通过桥亭后的铁艺漏窗互视。该六角亭曾被毁,80年代按仅存的基础及老照片予以修复。抵达堤岸的西端是一座以湖石堆叠的“门”(图3-1-49),与北岸东侧的西洋砖牌楼中西对比、相映成趣,“门”内两条路径,一可达荷池西北角的钓鱼台,另一可达河埠角楼旁的小院落,与荷池东岸的流线相衔接。
  三、造景立意
  园林作为一种精神需求的产物,往往反映了园主人的思想情志,正如计成《园冶》所言,造园靠“三分匠七分主人”。小莲庄的整个营建过程长达40年之久,其不同阶段的造园意匠恰恰透显了刘锦藻不同人生时期的思想变迁。刘锦藻出生于1862年,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中秀才,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其后子承父业,成为一代成功的商人,并倡导建立了浔溪书院、热心慈善事业。当刘镛于1873年购得小莲庄土地时,他才11岁,期问与兄长刘安澜一起生活的经历赋予了他很深的情怀。小莲庄第1期建造时(1885年),刘锦藻23岁,只是构筑平屋,栽种花木,比较朴素,但蕴含着对兄
  图3-1-44小莲庄内园假山西侧伸入水中的平台(单瑾摄)
  图3-1-45小莲庄内园掩醉轩(单瑾摄)
  图3-1-46小莲庄内园掩醉轩平面及立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平面图
  东立面
  南立面
  剖面
  图3-1-47 小莲庄砖牌坊(单瑾摄)
  图3-1-48 由南岸桥亭看北岸六角亭(单瑾摄)
  图3-1-49 外园北岸入口假山(邬东璠摄)长的怀念。第2期(1888-1897年),刘锦藻处于26~35岁之间,先后中了举人和进士,是人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也是刘家兄弟中的栋梁,因此他以服务于刘氏家庙为由,在荷花池四周建造了净香诗堀、水阁、东升阁、养心德斋、退修小榭、秋千亭等,把小莲庄建成了一处服务族人和邻里的公共园林。此时的园林舒展大气,水面十分开阔,园林建筑也相比于古典园林为大。突出体现了一个事业有成并接受了西方影响的儒商的情致取向,也表达了个人修身养性的意愿。当然。由于与宏伟的家庙直接相连,外园尺度较大也从客观上达到了与家庙协调的效果。第3期(1905年),刘锦藻43岁,已经写完400卷的《清续文献通考》(1901年)并正筹建刘氏义庄,人至中年,开始逐渐有内敛的倾向,他晚号“坚匏盦”,体现了隐忍内修、与世无争的情绪。这期问修建的七十二鸳鸯楼,将建筑主界而朝向小荷塘一侧布置,侧面兼顾人荷塘。此前(1900年),他还在杭州西子湖畔修建了坚匏别墅①,可见其历经沧桑后对中国古典园林内向性空间的回归。第4期时(1924年),刘锦藻已62岁,修筑了东南小园,布局颇具传统园林意匠,透显了其留恋传统、退居一隅的意象。
  小莲庄的修建经历了中国近代重要的变迁时期,作为中国私家园林承上启下之作,虽然受到西方文化的一些影响,融入了西洋式的建构筑物和新材料,但在造景方面还是更多的延续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蕴,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浸润。譬如“净香诗堀”以桂花、腊梅作为配景,传递“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夜黄昏”的意境;“东升阁”坐西向东,居高临下,园内荷池、园外平畴一览无余,视野十分开阔,命名中似乎以东观日出暗示了盼望乱世早日结束的意思;“养心德斋”芭蕉映窗,具读书听雨之雅;内园假山“松径一湾,枫林四匝”,颇含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自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蕴;鹤笼庭院莳梅养鹤,恰合明代林逋(967—1028年)的“梅妻鹤子”情境,透显了园主
  ①俗称小莲庄,又称小刘庄,建于清末民初,属中式庄园别墅,位于宝石山脚。《西湖新志》卷八述:“在弥勒院右,为吴兴刘锦藻别业,俗称小刘庄。”《杭州通》中载:“园内正屋数楹,偏厢几间,回廊曲折,花木扶疏。正屋楼台铁栏全用‘坚匏’篆文铸成,左进为无隐隐庐,壁间嵌有名人石碑。楼西有亭,配以石桌、石凳。依山面湖,风景俱佳,其西滨湖处,称东泠,与西泠遥对。”阮毅成在《三句不离本“杭”》中称:“小莲庄又称青莲精舍,山上多奇草,且植有‘何首乌’,叶如爬墙虎,幽香若兰蕙。”《新西湖游览志》记载:“墅在山麓,游人必蜿蜒而上,石级曲折,细草夹道,入室轩敞,而陈设均极简古。偶凭高闲眺,觉宝石山、蹬开岭,均若萦带左右,而湖风扑爽,尤有飘飘凌云之致,可以在湖庄夺一重席。”
  人大隐于市的情愫。
  四、空间结构
  分析小莲庄的空问结构特征,可以将其与经典的传统私家园林进行比照。将小莲庄与而积相仿的苏州留园(图3-1-50)加以对比,二者受到川地形状、园林功能以及园主人造园意匠的影响,园林空间与结构表现出诸多的同与不同。
  首先从用地布局的整体分区看,留园由外围4个功能区风车状围绕中间1个核心山水景区布置,而小莲庄则呈现出平行排布的态势(图3-1-51)。从用地比例的分配看,留园的住宅、家祠部分仅占全园约1/5,而小莲庄的家庙、义庄和家熟则占据了全园约1/3的面积。这一方面由于小莲庄东西狭长的用地所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小莲庄园林为家庙等家族公共功能服务,家庙作为“礼”的空间,与园林“乐”的空间并重;而留园则更偏重于“乐”空问的营造。
  就园林部分而言,留园的园林建筑所占比重更大,建筑与山水庭院互相渗透穿插,组织关系更丰富,园林东部区域主要由建筑控制庭院园林空问,西部区域则主要由山水植被控制空间。而小莲庄则以山水植被为主,园林建筑量较小,主要围绕主体荷池铺展,荷池和假山分别作为外园与内园的主控要素。当然,小莲庄在七十二驾鸯楼及小荷池的局部处理手法上也趋近于留园的建筑主控空间的方式。
  从主景空间的构成看,留园主景空间由山水共同构成,水中设岛,空间的横向与纵向层次更多,边界更曲折;而小莲庄则以纯粹的开阔荷池作为主景核心,空间层次简单明了,边界也相对舒展。在园林建筑对心空间的围合角度,二者却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一个边界以大体量建筑控制全局,一个边界以小体量建筑组群相呼应,而另外两个边界则相对放松处理,采用亭廊或植被、地形加以围合。
  从整个园林的个性看,留园更多体现的是古代文人的婉转曲折、多愁善感;而小莲庄则体现了近代文人资本家的包容、直截和思想
  图3-1-50苏州留园平面图(孙光享绘制)
  图3-1-51小莲庄与留园整体布局结构比较(孙光享绘制)
  图3-1-52 小莲庄游线及其空间序列(孙光享绘制)激荡。小莲庄外园利用了原有驳岸比较平直的挂瓢池,对水池形态未做大规模修整,而园中随处可见的铁艺栏杆、西洋建筑符号与宏伟的家庙相匹配的大尺度的园林及其建筑,都体现了园主人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开阔大气、不拘一格的个性;而后期小荷池和内园建设向传统园林模式回归,则体现了园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情绪。
  五、游览路线
  小莲庄原应有两条主要的使用路线,其一是穿过笔直甬道的祭祀路线,其二是直接进入园林的环游路线。小莲庄园林部分的环游路线一般采用逆时针方向,由入口东行至河埠,转向南行,经碑廊到达净香诗堀,可遥望七十二鸳鸯楼;过水阁到东升阁,可登楼一览全池之景;转而东行,见芭蕉满庭的养心德斋,穿越曲廊至退修小榭,透过玻璃槅窗可见对岸六角亭隐现于柳浪之间;继续向东穿越曲廊、圆亭至桥亭,驻足于此,向北可望北岸六角亭,向南透过铁艺漏窗,可窥内园山水、轿亭之景致;继续东行,经过铁皮“听雨亭”后从内园月洞门向南进入内园,假山在3个方向分别设有登山路,盘曲错杂,又有洞穴斜穿假山,也可沿小池假山外围环游;游毕内园原路返回外园,向北至七十二鸳鸯楼遗址,沿堤北行见小莲庄西式砖牌坊,折而西行,沿着笔直的柳堤到达北堤中部六角亭,向南可环顾全园主景,继续西行穿过中式假山“门洞”即回到河埠。整条游线简洁明了,景点分布疏密有致、抑扬相间,驻足之处均有对景,虽不攻于装饰,却也不失细节、清雅疏朗(图3-1-52)。
  第二节 嘉业藏书楼
  一、概况
  嘉业藏书楼在南浔镇南栅万占桥西,与小莲庄一溪之隔,是南浔“四象”之一刘镛长孙刘承幹(1882-1963年)所精心营建的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格最宏大、功能最齐全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藏书楼所在地块基本与南浔镇区南北向主运河甲午塘相平行,自蒋家桥经万古桥的河道及岸边道路直达藏书楼,藏书楼地块则以该城镇道路的延长线为界,以北布置了主体建筑,以南则为附属园林。藏书楼及其园林占地面积15162.60平方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四周均有5~7米不等的水道围绕,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利于防火防盗。东与刘氏家庙甬道相望,以水道相隔。东侧中部设大门并通过唯一一座小桥与外界相连。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轴线与园外通达镇区的道路相垂直、与场地边界基本平行,略偏向东南约22%。
  刘承幹,字贞一,号翰怡,晚年自号嘉业老人。他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长孙,刘锦藻(安江)的长子,后过继给刘镛长子刘安澜。1899年刘镛去世,刘承幹作为长房之后继承了大宗家产。1910年,他到南京参加南洋劝业会,游逛状元境书肆,从此有志聚书。次年,他定居上海,开始大批购书,“凡书贾挟书往者,不愿令其失望,凡己所未备之书,不论新旧皆购之,几有海涵万象之势”,被人赞为“宅心仁厚”①。当时正逢乱世,江南不少旧家世族家道中落,大量古籍纷纷流向社会,刘承幹财力雄厚,趁机广收博揽,到1920年藏书日积月富,上海的书斋已不能容纳,于是斥金12万,慕“古华林园”而自建一座藏书楼。刘承幹虽然已经定居上海,却将书楼基址选在家乡南浔,建在小莲庄刘氏家庙旁,希望通过与家庙结合,“与宗人共守之”,达到传世久远的目的②。1914年他曾资助德宗(光绪帝)崇陵种树经费,蒙溥仪赏“钦若嘉业”匾,因此将自己在上海的住宅正厅称作嘉业堂,后来修建藏书楼也以“嘉业”为名。
  刘承幹撰有两篇《嘉业藏书楼记》,分别作于1925年春和1937年秋。据记中所载,藏书楼破土动工是在1920年冬,完工是在1924年冬③。但从他的《求恕斋日记》中知道,1920年正月便已选定地基,4月正式开工;工程由崔振声管理,由南浔宋聚昌铜匠店负责铜工,杭州金鹤生负责叠砌荷花池周围山石④。这年9月,刘承幹还到浙江宁波参观了天一阁,不无学习借鉴之意。当初刘氏的计划很可能是次年便将书楼建成,1921年是他的40寿辰,有很好的纪念意义。自开工后刘承幹便不断邀请友人和名人为藏书楼题写匾额、楹联。1921年6月吴昌硕派儿子送来吴待秋(微)的《希古楼图》,并作《(希古楼图)为翰怡京卿四十寿》⑤。希古楼是藏书楼的二层正厅,取白溥仪赏赐的“抗心希古”匾,吴昌硕赠图题诗,显然有庆祝书楼建成之意。不巧的是,这年七八月问南浔狂风大作,兼以暴雨,工地的墙架倒塌。大大延误了工期。之后的匾、联题款中多次出现“藏书楼落成”的字样,时间从壬戌(1922年)暮春一直延续到甲子(1924年)仲冬。可知这期问刘氏一直盼着书楼建成,但由于工程质量等问题,窗门、铜工、荷花池、假山都曾多次返工,直到1924年底,书楼及其附属设备才基本就绪;次年3月又在园中植树,整个工程终于告竣。当时的规模和布局可在该年夏天绘制的一幅《南浔嘉业藏书楼屋基全图》中看到(图3-2-1),书楼以“嘉业”冠名。鼎盛时藏书达60万卷。
  根据《嘉业堂志》记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妄图掠夺中国珍本善本,嘉业藏书楼得以幸免于战火焚烧;解放战争期间,藏书楼又蒙周总理特别指示而受到保护,因此,除障红、浣碧两亭损毁外,藏书楼建筑及其园林主体均一直保存较好。1951年11月,刘承幹将嘉业藏书楼藏书、设备及建筑园林一并捐献给浙江图书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园林中集中种植了大量树木,据曾经主管南浔镇园林绿化工作的陈新甫先生介绍,藏书楼园林中的水杉基本为1968年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栽种,喜树为1972年种植,凤尾丝兰为20世纪80年代种植。1982年以后对藏书楼及其园林进行了多次维修。
  1981年,嘉业藏书楼及小莲庄以“吴兴嘉业堂”之名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9月,经浙江省文物局批准,设立“嘉业藏书楼管理组”,10月,藏书楼对外开放接待参观者。1989年12月,省政府在公布第三批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其定名为“嘉业藏书楼(含小莲庄)”。2000年,成立“浙江图书馆嘉业藏书楼管理部”,隶属浙江图书馆古籍部。2001年6月25日,嘉业藏书楼及小莲庄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嘉业藏书楼及小莲庄作为两个独立单位分别向游客开放。
  ①陈乃乾.上海书林梦忆录.转引自:嘉业堂志
  ②刘承幹《嘉业藏书楼记》:“余之为是楼,非徒藏之,又将谋所以永其传,略仿李氏之意,隶之义庄,与宗人共守之。”转引自《嘉业堂志》
  ③刘承幹《嘉业藏书楼记》:“经营庚申之冬,断于甲子之岁”、“经始于庚申孟冬,讫于甲子腊尾”转引自《嘉业堂志》
  ④应长兴,李性忠.嘉业堂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⑤吴昌硕.缶庐集(卷四)民国九年刻本
  图3-2-1 1925年7月绘制的嘉业藏书楼平面图(《嘉业堂志》)
  图3-2-3 嘉业藏书楼现状屋顶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2-2 嘉业藏书楼现状一层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二、建筑景观
  嘉业藏书楼是一座园林式藏书楼,建筑群包括主楼“嘉业堂”和辅房,园林则以一池一岛为主体(图3-2-2~图3-2-5)。
  沿鹧鸪溪西行,跨过一座小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中西合璧的砖门楼,朝向镇区的东立面为欧式风格,朝向园林的西立面则为中式风格(图3-2-6)。门内3株年逾百岁的香樟高大茂密,形成整个藏书楼园林的“门厅”空间。“门厅”以北是藏书楼辅房,为四进平房,前有“抗昔居”,后有贮藏木刻书版的库房,中间为刻印工作间和工匠起居室,大门内北侧有“器械室”,配置消防车一台。“抗昔居”前置左右对称的八字形湖石种植池一对,种植木香、腊梅等。继续向西就到达藏书楼的主体建筑“嘉业堂”。平面呈“口”字形,为二层楼房,中西融合的风格,共有房108间,占地1350平方米,由前后两进厅和东西厢房组成,中央是正方形大天井,天井外设四周廊,前厅底层正中设大门,门额题“嘉业藏书楼”(图3-2-7、图3-2-8)。楼巾还设有消防室和先进的喷水机设备。嘉业党大门外左右对称布置了一对六边形湖石种植池,植有柏树、罗汉松、桂(西为金桂,东为银桂)、南天竺,并配置了石笋。门前道路向南延伸至荷池边,两株遮天蔽日的百年古樟在这里撑起“大伞”(图3-2-9),形成临池观景台,可对望岛上的明瑟亭。
  园林的主休为荷花池及池中小岛(图3-2-10),池岛轴线与藏书楼主体建筑轴线基本一致。水池呈宝瓶状,太湖石驳岸,池水面积约1100平方米。池中小岛状如寿龟,岛北正中置六角攒尖亭“明瑟亭”(图3-2-11),恰与嘉业堂主建筑入口相对,形成对景。岛上植物主要以三角槭、香樟形成高层,柞木和紫薇形成中层,紫薇植于东西两侧的出入口处,柞木则植于岛中部的三组太湖石种植池中,与其巾的三方太湖峰石相映成趣,中间一方峰石
  由西向东看
  由东向西看
  图3-2-4藏书楼纵向剖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2-1 1925年7月绘制的嘉业藏书楼平面图(《嘉业堂志》)
  图3-2-3 嘉业藏书楼现状屋顶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2-2 嘉业藏书楼现状一层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由南向北看
  由北向南看
  图3-2-5藏书楼横向剖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形似蟾蜍,西侧一方峰石则是著名的“啸石”,吹之声如虎啸,是刘承幹购自述园的一块奇石(参见第4章)。水池东北和西北岸是20世纪80年代复建的“障红”和“浣碧”两亭,与明瑟亭成品字形鼎足而立,互为对景。岛西设平桥与池岸相连,岛东由三曲紫藤桥与池岸东北的小假山相连。小假山以湖石堆叠(参见第4章),下有“Y”宇形山洞,向北通往“抗昔居”,向南与沿池小路相接,并在池边设下行蹬道可至水边。山腹中的上行蹬道盘旋而至一方平台(图3-2-12),站在平台上向西可俯瞰池岛,向东与“抗昔居”入口相对望。假山东北设湖石种植池,内有罗汉松状若百年,应为建园时所植。
  荷池以外的园林空间目前基本为乔木覆盖,四南部还有一片竹丛,但根据园中老树的状况以及老照片判断,初建时的藏书楼园林并未种植这么密的乔木,骨干树种是利于图书保存同时也是当地常见的乡上树种——乔樟,主要种植于荷池沿岸、嘉业常西侧和入口处,枝叶舒展茂密,易于形成空问景观。另外沿南、西、北三侧水边的几株银杏、榉、女贞等,从干径形态判断也有近百年历史,其中一些还探入水中,姿态苍劲,颇有画意。至于现状整齐的水杉,略显杂乱的棕榈、园林西侧的喜树等,则均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植。
  三、造景立意
  与小莲庄长达40年的建设历程不同,嘉业藏书楼基本是一次性建成,历时5年。在保障藏书安全方面,嘉业藏书楼与大一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充分利用了园林要素,但大一阁将庞大的假山叠于建筑咫尺之内,而嘉业藏书楼园林则布局舒展开阔,其造景立意均围绕藏书的功能展开。按照古代叶德辉《藏书上约》:“藏书之所,宜高楼,宜宽敞之净室,宜高墙别院,与居宅相远。室则宜近池水,引湿就下,澜不入书楼。宜四方开窗通风,兼引
  图3-2-6 藏书楼大门平面、立面及剖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2-7 藏书主体建筑“嘉业堂”(单瑾摄)
  图3-2-10 藏书楼园林荷池及建有明瑟亭的小岛(单瑾摄)
  图3-2-9 嘉业堂前古樟蔽日(邬东璠摄)
  图3-2-12 荷池东侧小假山通住二层平台的蹬道(邬东璠摄)
  图3—2—8藏书楼主体建筑“嘉业堂”平面及立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3-2-11明瑟亭平面及立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朝阳入室……”嘉业藏书楼在布局立意上完全与之吻合,不仅建筑高大通风,在园林环境方面也别出心裁。比如以四周水带替代“高墙”,既可以隔绝外部火患,又能更好的接受四方来风,与外面田畴“直视无碍”。再如荷池状如花瓶,下大上小,意向上正好承接北侧书楼“引湿就下”的水气,同时又可充当防火的蓄水池。
  除服务于藏书功能外,藏书楼园林部分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赏心悦目和休憩的需要。比如太湖石堆叠的荷池驳岸有约1.45米高,当满池荷花盛开时恰好与池岸高度相仿,在池边赏荷视野恰到好处。据朱从亮《南浔文献新志》收录的《文艺志》中描述,池岸用“湖石叠成峰峦,有直立、横卧,姿态各异(如十二生肖形)”,无论十二生肖的比喻是否符合造园者当年的初衷,但至少说明。对于乎面形态缺乏曲折的荷池驳岸,山子匠为了避免呆板,还是在立面堆叠上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另外沿荷池种植的几株香樟状如华盖,百年之后的今天,形成了直径20余米的茂密树冠,既丰富了荷池的光影效果,同时也提供了荫凉的室外空间(图3-2-13)。再说荷池东岸的假山—紫藤曲桥的序列(图3-2-14),更是遵循了占典园林欲扬先抑的手法,先用假山洞收束空间形成明确的入口意象,之后经过凌驾水面的线性曲桥,到达池中小岛这个“园中之园”。
  四、空间结构
  嘉业藏书楼园林虽然格局简单明了,但细细品读,可以看出其在规划过程中的精心组织:
  (1)平面尺度的精心谋划。建筑部分与园林部分占地比约为2 : 3,接近黄金分割比。园林中荷池的长度及短边宽度均与藏书楼相仿,仅南部因设岛而外扩,形成占地面积略大于藏书楼建筑群的平面形态。整个用地北高南低,荷池下大上小,平面布局上十分稳定。荷池北岸及池中小岛的面宽均与藏书楼面宽相当,保证了藏书楼南部有适当地对景及屏障。
  (2)空问对景的经营。园中的三个亭子均朝向藏书楼主立面,而明瑟亭更是作为藏书楼轴线的直接对景,成为整个藏书楼园林的轴线节点。池岸东侧的假山作为抗昔居的对景,同时也是顾盼全园的园林制高点。
  图3-2-13 荷池边的参天古樟(单瑾摄)
  图3-2-14 藤架曲桥与小假山(单瑾摄)
  第三节 颖园
  颖园从始建至今已有将近150年的时间。是南浔现存四园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而且目前仍然保存完好。作为一座精致的小型庭园,其格局布置、营造手法和造园理念都很有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建筑与假山隔池相对是古典园林中最常用的手法,也是中国山水画里最常见的构图,园林东部壁山的布置颇具巧思,园林南部中西合璧的玉香阁则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并能使西洋影响比较妥帖地与中国传统园林相融合,这些都值得令人加以研究和借鉴。
  一、概况
  颖园位于南浔镇东栅皇御河(又名黄泥河)岸,是晚清丝商陈煦元(1821-1889年)的宅第附园。
  据周庆云《南浔志·人物》记载:“陈煦元,原名熊,字竹坪,乌程人。世居南浔镇,先代以丝起家。煦元生有至性,天资开敏。我国出品以丝为人宗,而洋商来华贸丝实繁有徒。煦元侨沪数卜年,为丝业领袖,能通译西语而出以诚笃,中西丝商倚之如长城。性好施与,如恤嫠保节,助衣施粥,救捞覆溺,掩埋暴露,诸义举尤不为,为之无不力。”①陈氏家族早年在南浔开设裕昌丝经行,是镇上的名门望族。传到陈煦元手中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当时上海开埠不久,他只身前往创业,最终成为沪上丝业的领袖,并跻身南浔“四象八牛”中的“八牛”行列。致富后陈氏热心于公益事业,除了《南浔志》中提到的救助孤寡之外,还做了几桩特别大的义举:光绪七年(1881年)独资修筑钱塘江海塘40余里,光绪十四年(1888
  ①周庆云.南浔志.民国十一年(1922年)刻本.卷21
  图3-3-1 1970年代颖园平面图 (颖园饭店提供)
  图3-3-2颖园屋顶平面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年)又山资修筑江苏苏塘桥170余里,建桥47座。从中可见陈氏财力之雄厚和对公益事业之热忱。
  《南浔志·园林》对于颖园的记载比较简略:“颖园,在东栅皇御河,同治季年陈熊所筑。其子诗与海宁管鸿词、郡城邱含章、嘉定许鴹、石门沈焜、里人蒋锡纶、蒋锡仍、徐麟年、屠维屏、蒋文勋辈先后结江村吟社于园中。”①由此可知颖园建于同治晚期(1874年左右),当时陈煦元已在上海立定根基,回家乡在祖宅旁修建了这座精致的小花园。不过陈煦元的事业重心在上海,在南浔居住之日很少,平时管理使用颖园的主要是他的长子陈诗。
  陈诗(1857—1916年)又名应培,字桂题,晚号“海天茫茫愁思客”。一般商人子弟多会走上仕途,而陈诗虽博学能文却不喜科举,而以其思致才情驰名于诗坛,秉性好诗又好客,父亲建造的颖园为其提供了一处理想的雅集之所。陈诗两度与诗友们在园中结成“江村诗社”,徜徉于青山绿水问,作画吟诗,抚琴弈棋,和于唱喁,一时称盛,前后编成《江村吟社诗集》共八集。
  辛亥革命后,陈诗旅居上海,但陈家人丁兴旺,仍有后人继续居住在南浔老宅和颖园中(图3-3-1)。新中国成立后,颖园收归国有,其西半部分的陈氏故居如今已改建为颖园饭店;颖园园林部分则得到很好的保护,并于2003年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筑景观
  颖园是一座宅第附属花园,位于陈氏住宅东侧。宅东临近皇御河,将花园布置在此,便于引水入园。园林规模不大,只设一进庭
  图3-3-3 颖园首层平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①周庆云.南浔志.民国十一年(1922年)刻本.卷11
  院,南北长40多米,东西宽30多米,总面积约1400多平方米,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以水池为中心,西、北两侧安排楼榭建筑,池南为假山,山顶建有方亭。东部隔着小路是一组靠墙堆叠的壁山。南区较为空旷,以平地为主,仅在西部建有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玉香阁(图3-3-2、图3-3-3)。
  据颖园管理人员介绍,陈宅主主入口旧时在宅第的北侧。颖园东南角围墙上现有残留的门窗痕迹,考虑到园林东面临河,而南浔又以水路较为发达。推测原来此处应有一处辅助出入口与城镇相通;而园西和园北则均有门洞与住宅院落相通。
  从东面入园,穿过兰桂掩映的小径便到达北部主园区。这里以水池和假山为主景。水池位于中部,平面接近方形,西、北两边界以一楼一榭,岸线方整,东、南两边则采用较为自由的石砌驳岸。水池东北角有数级台阶通向水面,形如小码头(图3-3-4)
  水池北岸的养心榭坐北朝南,三开间,单层硬山顶,窒内正中悬“江村吟社”横匾,是陈诗与好友雅集吟诗的主要场所。室内南北仪设三排柱,将空间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北部为实墙,木柱嵌入墙内,中央主体空间顶部为造型优美的船篷轩,其南项部则足典雅小巧的鹤颈轩,临水一面为18扇槅窗,正对池南的假山。赏月楼一层临近水面,下部为夔纹木栏杆,也安装了18扇槅扇窗,较为通透;二层相对封闭,槛墙部位采用实木栏板,但上部仍是便于开启的槅扇窗(图3-3-5~图3-3-8)。
  水池东南角架有一座三折石桥,既有连接东、南两岸的作用,又对水池进行了划分。池南是一座用普通湖石堆成的假山(图3-3-9),大致可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为主山,东为辅山,主山上建有一座方形的梅石亭(图3-3-10)。亭子下部采用石柱、石栏板,上为木架攒尖顶。东、北、西三而下部以栏板围
  图 3-3-4 颖园水池东北角通向池面的台阶(黄晓摄)
  图3-3-5 养心榭室内(邬东璠摄)
  图 3-3-6 颖园养心榭平面、立面、剖面极大样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1绘)
  图3-3-7 颖园北部水池,池西为二层的赏月楼,池北为单层的养心榭(单瑾摄)
  图3-3-9 颖园水池南岸的假山(贾珺摄)
  图3-3-10 颖园池南假山上的梅石亭(单瑾摄)
  图3-3-8 赏月楼平面、立面、剖面及大样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合,板上雕刻吉祥图样,南面正中立梅石碑,碑两侧留有入口。此碑高138厘米,宽79厘米,碑上刻有清代书法家王礼(1813-1879年)的梅石图,落款为:“拟汉阳太守孙雪居上笔法,乙亥立秋前三日白蕉研立王礼作”。乙亥为光绪元年(1875年),是年颖园刚刚落成,因此该图很可能是王礼为祝贺园林建成而作。假山西北是一片相对低矮的平地,贴近水面,形成由水池向假山的自然过渡。
  由池南假山向东,隔着小路还有一座紧靠园墙堆叠的壁山,东西宽仅3米多,南北长达15米。此山南北皆有入口,在狭长的空间里经营出两条供人攀登的山径(图3-3-11 ),
  颖园南部较为空旷,以平地为主,其中的主要建筑是院西的玉香阁。这是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砖砌墙身上开有巨大的拱窗,上为木构歇山屋顶。阁东种有几棵高大的广玉兰,因此得名玉香阁(图3-3-12、图3-3-13)。
  除了山、水和建筑,园内还有苍翠蓊郁的树木,如黄杨、金桂和紫藤等,其中的广玉兰和香樟都是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木。
  三、造景立意
  颖园园林部分只设有一进庭院,占地面积不过两亩多,属于小型园林的规模。它的格局基本符合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对“園”字的解析:“园之布局,虽变幻无尽,而其最简单需要,实全含于‘園’字之内。今将‘園'字图解之:‘口’者围墙也。‘土’者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衣’在前似石似树。”①颖园便是在一座由院墙围成的矩形庭园内,居中开池,池北建造屋宇,池南堆筑假山、种植花木,形成建筑与假山隔池相赏的布局。
  ①童寯.江南园林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图3-3-11 颖园东部靠墙堆叠的壁山(贾珺摄)
  图3-3-12 颖园南部的玉香阁(贾珺摄)
  首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剖面图
  东立面图
  图3-3-13颖园玉香阁平面、立面及剖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3-14 颖园横向剖面图(养心榭作为园子北部的主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园西靠近住宅,因此建筑主要布置在西部和北部,以与住宅衔接;池西的赏月楼体最较大,界于园宅之问,既是住宅的延续,又有良好的区隔效果,保证了园区的宁静。向东、向南是位于中部的水池和假山,高度有所降低。南部最低,以平地为主,有留自效果。整座庭园形成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北部紧凑,南部旷朗,疏密得宜。
  处于园林中心的水池平面按近方形,被东南角的石桥划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水面不大但有主有次。桥后水面略向东南突出,隐入假山之中,有余脉不绝之感;西、北两岸的建筑悬挑在水上,西北角也向后退入,扩大了也面,给人以弥漫无尽的遐想。
  池南的假山,西部主山土石相间,山脚用石头砌出花坛,种植卉木,山间有数条路径供人登临游览;东部辅山全部用石砌成,下部留空,砌成石洞。但洞内空问比较狭窄,仅供人穿行,并不适宜停留休憩。山南也有一条小路可攀登,与西山相接,使整座假山虽分东西,却显得脉络相连、浑然一体。
  欣赏水池和假山的最佳位置是池北的养心榭。水榭内外有许多木雕,刻工精良。临池长窗的束腰板是刻有《西厢记》的黄杨木,东西两侧门窗的裙板则是刻有《耕织图》的红木,线条细腻,造型生动。此榭体鼠不大,却处处透出一种细心经营的精致感,是园中最重要的一座建筑(图3-3-14)。养心榭、水池和假山的关系有似于苏州艺圃内的水院:都是在北部布置开敞的水榭,中部开凿水池,南岸堆叠逶迤起伏的假山,建筑和假山互为对景。
  水池西岸的赏月楼坐西朝东,一层比较通透,入夜时分,可以坐在室内观看天空初上的新月,或扶着栏杆欣赏倒映入池的月影。二层则提供了一处较高的立足点,可以站在楼中临眺,将园中风景尽收眼底。水池、假山、养心榭和赏月楼共同构成布局紧凑的北部园区。
  庭园东部紧靠园墙是一座壁山,这座壁山倚墙而筑,山上种植低矮的卉木,柔化了园林与墙体的边界。高墙南部有一门一窗,避免了墙面过于单调(图3-3-15)。这些与苏州网师园水池东岸通过布置敞亭,“饰以假窗,
  图3-3-15颖园纵向剖面图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3-16颖园纵向剖面图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附以藤萝,以分割偌大墙面”①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削弱墙、园搭接处的鲁莽生硬之感。
  颖园南部以平地为主,种植矮草,仅有一两株高大的树木点缀其间,与北部的曲折幽深相比,颇乏园林意趣。在院西建有玉香阁,也与住宅区毗邻,并通过两层的游廊与赏月楼相连,共同构成园东的屏障。在清末民初的私家园林中经常出现这类中西合璧式建筑,如狮子林中的石舫和20世纪30年代寄畅园中建造的西式楼阁,由于建在历史悠久的古园中,风格不易协调,人们对这些西式建筑往往好评无多。但颖园的设计和建造是一气呵成的,玉香阁当初便是设计的一部分,考虑比较周全,加上此楼体量适中,拱窗的造型优美,上部又是中式屋顶,并且位于空旷的园林南部,有假山作为遮挡,因此与北部精美的中式园林非但不冲突,反而相映成趣(图3-3-16)。
  园中的两座假山所用石料都比较普通,堆叠也较为随意,池南假山还多处使用横置的条石作为山洞窗口和顶部的过梁。两山并不重视山体造型,也没有特置的名贵奇石,但却特意堆叠出多条曲折繁复的游山路径——池南假山有四处路口可以登山,并与底部的山洞衔接,东部壁山也有三处路口。同时在山间种植树木花卉,营造出幽深阴翳的山林气象。显然,比起对奇石的静赏,颖园的两座小山更注重勾起人们的游兴。
  整体而言,从颖园的规模到石料的选用,从山间的铺地到建筑上的木雕,都能感受到造园者的节制。目前保存较好的几座南浔园林中,小莲庄和嘉业堂都有大量优质的湖石。连规模最小的述园也有三块造型优美的奇石,但颖园的用石却都很普通。木雕主要集中在养心榭上,赏月楼和玉香阁的雕饰都很少。山间铺地多用卵石,只沿山径在节点处用瓦片砌出一些生动的图样,仅有七八处而已。计成《园冶》讲到造园的原则,其中一条是“须求得人,当要节用”②。对于富商园林来说,“节用”的意识尤其重要,造园而不知节制,最易流于炫奇斗富、庸俗堆砌,愈是豪华繁富离园林的意境也愈远。以陈煦元当时的财力,本不难广聚奇石,大起楼阁,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这可能是因为他平时并不住在家中,不需要太大、太华丽的园林;同时可能也因陈氏“性好施与”,更愿意将财富用于兼济天下,至于个人独善其身的游赏之所,足用即可,因此对颖园的投入并不算多,却恰到好处,正如陈从周先生评价的那样:“环池筑一阁一楼,倒影清澈,极紧凑多姿。”③人们在颖园中体验到的,是一种节制的精雅之美。
  (黄晓、贾珺文)
  ①刘敦祯,苏州的园林,见:刘敦祯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②[明]计成,园冶·兴造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③陈从周,水乡南浔,见:陈从周,书带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第四节 述园
  南浔园林因其出现时问较晚但却成就斐然而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后一抹晚霞”。从文献来看,述园当年水院、旱院结合布置的格局颇具匠心;从现状来看,园中的置石叠山手法也很有代表性。如今虽然只剩咫尺庭院,但南建楼阁,北叠山石,坐在阁中欣赏北部庭院。犹如一幅立体的长卷国画展现在眼前,俯仰之间,景致多变,意境也颇为深远,与苏州、扬州、天台等地的庭园小景相比,各有所长,其造园手法仍值得今人欣赏和借鉴。
  一、概况
  述园位于南浔镇南栅述园里,南临毓秀河,光绪元年(1875年)朱瑞莹构。20世纪30年代童寯先生前去探访时已归丝商梅覆正,因此《江南园林志》称其为“梅氏述园”;此前在同治、光绪年间则是当地文人官宦朱瑞莹的宅第附园。
  朱瑞莹(1832-1888年)字士玉,号兰第,出身于丝商家庭。他的父亲朱兆传字溥香,“少孤,弃举子业,治生产,以丝业起家”,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朱瑞莹便有机会弥补父亲的遗憾,接受较好的教育,并成为本县的秀才。周庆云《南浔志·人物》说他“少好学,受业于陆定圃、徐小豁两先生之门,其诗文三见于两先生文集中。年三十,遵例捐训导,历署江山、桐庐等县训导,旋补缙云县训导,以亲老乞养归里。性好施与,恒济人之急,凡公益慈善事业,悉继承先志而扩充之。……筑述园,吟啸其中,座上客常满焉。年五十,以盐大使需次广东,为张文襄所器重,补大洋场人使。……戊子某月之朔,循例拈香,归触瘴气,卒于任,年五十有七。”②可知朱氏三十岁时曾外出任官,先后担任过训导和盐务官员,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广东任职期间去世。宋氏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并擅长诗文,述园便是他与同好们的吟咏雅集之所。
  对述园的记载,以《南浔志·园林》较为详细:“述园,在南栅毓秀桥下,光绪初年朱瑞莹筑,有环碧堂、快阁,丛石幽秀。中有石高丈余,石有孔,吹之则出声,阮文达元题曰‘啸石’。今园归梅氏,惟阁尚存。旧有梅瓣兰花,曰‘述园梅’,得者珍之。”③后附徐延祺④排律一首,诗题曰《游俞氏皋园,因谈及朱氏园亭,新加修葺。记八九年前曾至其地,顷复造访,唔兰荑主人,抚今追昔,为之怃然。同游者为朱少茗、张镜溪、舍弟俪荪也》,诗中前半段咏俞氏皋园,后半段则写刚修葺一新的述园。
  《南浔志》记载朱瑞莹筑园在光绪初年,并提到园中有一块叫“啸石”的奇石。石上有三处题款,第三处是朱瑞莹的自题:“此石余于壬申秋得自榨溪沈氏,今阅四载矣。夏间重葺小园,因叠此以供赏玩。乙亥秋八月兰第秀水金苏梦倡勒。”乙亥为光绪元年(1875年),这年夏天朱瑞莹重建述园,并将啸石置于园中题中所记与《南浔志》称述园乃“光绪初年朱瑞莹筑”相合,不过既然朱氏说是“重葺”,徐延祺诗题也说“朱氏园亭,新加修葺”,他在八九年前便曾到过,那么述园的始建年代还应更早。童寯《江南园林志》称“述园为太平战役以前所辟”,未详有何依据,如果所说属实,则述园的始建年代应在咸丰初年以前
  未瑞莹卒后家道中落,啸石被卖给同乡的藏书家刘承幹(1882-1963年),述园也被转手给丝商梅履正。梅氏家族名列南浔“八牛”之一,创始人梅月槎创办“梅恒裕”丝经行,其产品屡次在国内外博览会上获奖。梅履正是梅月槎之孙,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南浔创办第一家机器缫丝厂,是当时中国生产规模最大的丝绸企业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述园收归国有。2003年述园快阁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筑景观
  据《南浔志》记载,述园中原有环碧堂、快阁等建筑,在院中叠石并特置著名的啸石,此外还有名贵的“述园梅”兰花。如今园内保存快阁底层及环碧堂和其北部的庭院,快阁与环碧堂局部经过改建,啸石已不存(图3-4-1、图3-4-2) 。
  快阁与环碧堂位于庭院南部,南依毓秀河,东南邻毓秀桥,阁南拓有宽约4.5米的平台和供上下平台的台阶,南浔水路便利,游人可乘舟往来。据《南浔志·宅第》记载:“快阁,在南栅朱瑞莹述园中,高二层,最宜远眺,今归梅氏,园已废而阁尚存:”⑤志中称阁“高三层”,可能是将上部两层视为一层。从老照片判断,实际应为4层,分为上下两部分(图3-4-3)。下部2层均宽6间,采用歇山屋顶,其中二间为快阁建筑,余为厅堂建筑,名曰“环碧堂”。由于地域所限,采用楼阁与堂接建的形式。出檐很少,垂脊平直,翘角不明显;上部2层仅宽2间,也采用歇山屋顶,但飞檐高翘,造型灵动,与下部建筑形成对比。20世纪50年代上面的楼阁被拆除,只剩下底部2层,近年得到重修(图3-4-4、图3-4-5)
  快阁北部庭院平而为m形,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12米,总面积约240平方米在西北角没有一座小小亭,其平面形制相当于l/4个十二边形,亭东高高矗立着一株名贵的自皮松(图3-4-6,)院中大部分空间都被山石占据。中部以小块湖石围合出一圈花坛,轮廓近于长方形,坛中分置3块大型湖石。花坛
  ①周庆云,南浔志,民国十一年(1922年)刻本,卷21
  ②周庆云,南浔志,民国十一年(1922年)刻本,卷21
  ③周庆云.南浔志,民国十一年(1922年)刻本,卷11
  ④字引之,号芷绶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
  ⑤周庆云,南浔志,民国十一年(1922年)刻本,卷10
  图3-4-1 述园一层平面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4-2 述园屋顶平面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4-3 老照片中的述园快阁(沈嘉允.江南大宅·南浔遗韵.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图3-4-4 述园快阁现状
  图3-4-5 述园快阁南立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北侧紧贴院墙布置一组山石,采用“壁山”做法,以白粉墙为背景,蜿蜒起伏,自西向东仲展,渐次升高,在东北角叠成体量较人的假山。假山内藏洞穴,东西两边皆有石径可登山项。山顶比较平坦,南侧以小型湖石与条石交错,充当栏杆,中问也置有一块大型湖石,象征顶峰。沿东侧磴道下山,需穿越洞穴才能出山。洞南花坛中植桂树,也是一株古木。
  啸石高约3米,形态占雅,石身有一孔,以口贴近吹气,声如清啸,因此得名。此石的身世颇为曲折,“石为阮氏故物,旧藏朱氏述园,今归刘氏嘉业藏书楼,植之园中,玲珑嵌奇,题刻凡三段。……为清代阮云台相国遗迹,及张叔未解元、朱兰第太世丈两跋。”①此石原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名臣阮元(1764-1849年)所有,上有三段题刻,最上边是阮元题写的“啸石”二字,隶体,凝练清秀。阮元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出任浙江学政,后长期担任浙江巡抚,该题款可能便刻于此一时期。后来啸石归桐乡文人沈宝樾(字茂庭),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沈氏请金石学家张廷济(号叔未)在阮题左下方写了第二处题款:“是石为吾师阮相国莅浙时鉴赏之物,今归沈君茂庭,先后石交,足称佳话。道光乙巳张廷济题。”在张题下方便是前面提到的朱氏自题,从中可知同治十一年(1872年)啸石归朱瑞莹,四年后在重修述园时将其叠置于园巾。朱氏卒后此石为藏书家刘承幹所得,现置于嘉业堂园中(见图4-1-2) 。
  朱瑞莹号兰弟,徐延祺诗中称其为“兰荑主人”,《南浔志》也特别提到园中有称为
  ①周子美.南浔镇志稿.见:黄秀文,吴平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二〇.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图3-4-6述园庭院中的白皮松(单瑾摄)
  图3-4-7许鼐和《兰蕙同心录》中的述园悔(见该书第115页)
  图3-4-8述园快阁北立面(贾珺摄)
  图3-4-9 述园快阁北立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图3-4-10 述园纵向剖面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
  “述园梅”的梅瓣兰花。嘉兴画家许鼐和(1835-1910年)以爱兰著称,喜欢画兰并亲自种植精研培育之法。后来一一图写所见兰花并作诗吟咏,编成《兰蕙同心录》一书,其中便有述园梅(图3-4-7)。据许氏作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述园梅》诗小序记载,此花是“南浔朱兰第先生得春申浦尹氏。花中开,复共厚,较他花倍高,绿梗翠花。实为新花第一名种。今春放四朵,迥超凡品,令人色舞眉飞。”①朱、许二人因兰订交,当年朱氏“于上海尹氏得名种百有余盆,惜未喻灌溉之法,请人栽植,日就萎芜”②,后来由于许氏的帮助才培植成活,并成为述园一景。朱氏以数盆相赠,许氏欢喜地写诗称赞他“述园土人酒中仙,慷慨好义仁如天。……赠我名种品更奇,绿萼仙人神流丽。”
  朱氏所钟爱的啸石和兰花可能都位于环碧堂所在的院落中,可惜随着园林的没落,在易主改建之后,当年“丛石幽秀”的胜景清韵已不复可见。
  三、造景立意
  述园门外临河,但园内没有任何水景,是典型的以假山为主的旱园。不过庭园虽小,理景手法却相当丰富,在晚清江南园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徐延祺咏述园诗云:“朱门楼阁敞青云,一色玻璃耀眼明。是我昔时旧游地,轩窗改换几经营。真疑碧玉壶中立,仿佛山阴镜里行。”③诗中称在高人的楼阁里可以远眺云天,视野开阔,新安装的玻璃晶莹透亮,在园内游览如置身于壶天之中、行走在山阴道上。这些都与今天的景致十分相似。
  快阁位于庭院南部,平面为6开间,似有模仿宁波天一阁的意趣。每间3米多宽,南北共设4排柱,将平面划分为主体空间和前后廊3部分。面向庭园的北廊天花采用船篷轩样式,精巧典雅;门窗安装在外檐柱间,梁枋、雀替、牛腿、檐板等构件雕饰精美(图3-4-8~图3-4-10)。
  中国历史上称作“快阁”的名楼不止一处。如江西泰和县的慈氏阁,始建于唐乾符元年(874年)。北宋时期更名“快阁”,大诗人黄庭坚为作《登快阁》诗,“阁名遂大著”,之后历代义人吟咏不绝。浙江绍兴鉴湖岸边也有一座快阁,传说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读书处,清乾降年间重建,同治年间成为姚氏藏书楼。述园快阁沿袭了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人在阁内不同楼层均可透过门窗欣赏园中山石之景,从仰视、平视直至俯瞰,从不同角度体验山石形态的变化;同时还可在楼上眺览周围河流、民居、坊巷的景致,拓展了园林空间,因其高大而使人得登临之快。
  阁北庭院主要被山石占据,但空问并不显得拥塞,反而表现出错落有致的层次感。园中叠石包含了花坛、石峰、屏山和洞穴假山等多种形态。庭园正中是以小块湖石围成的花坛,中部较大,东、西、北三面又分隔出小花坛,用以种植不同的卉木。坛内最重要的景致是3尊高耸的石峰,中央一块高距地面4.2米,两侧皆在3.5米左右,略成拱卫之势。这是3块完整的湖石,形态优美、肌理丰富、色泽温润,下部以较小的山石砌成底座,将3尊石峰高高托起。日本古典园林中常以3块山石组成石组,称“三尊石”,述园三峰的情形与之类似(图3-4-11、图3-4-12)
  花坛北部隔一条小径是一座紧靠院墙的壁山,其南也有小块山石砌成的花坛,内植一株白皮松,姿态挺拔。成为山间亭畔重要的竖向构图元素。北部这座壁山西低东高,西则与
  ①[清]许羹梅著.杨涤清,莫磊诠释.兰蕙同心录诠释.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②[清]许羹梅著,杨涤清,莫磊诠释.兰惠同心录诠释.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③周庆云.南浔志.民国十一年(1922年)刻本.卷11
  图3-4-11述园北部庭园中央花坛中的三尊石峰(贾珺摄)
  图3-4-12 述园庭院东部假山(邬东璠摄)
  图3-4-13 迷园横向剖面测绘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测绘)院西半亭底部的山石衔接,向东逐渐高起,与东侧的假山脉络相连。院东假山是园巾的精华,下部砌有连环相接的两座山洞,东西两侧皆有登山的路径,山顶是一处平台。山南的桂树掩映在台侧,界于假山和快阁之间,秋日香气馥郁,满庭芬芳(图3-4-13)。
  清代中叶以来,中国园林中的假山有建筑化的倾向:山腹中空,留出洞穴,山体犹如墙壁,洞穴犹如房间,山顶则是屋顶平台。述园东部这座假山堪称典型例证。
  山脚局部使用黄石,其余部位均用湖石,整座假山就像是一座用山石砌成的石室。值得注意的是,假山上多处都使用了经过人工打磨的条石。在大约1米高的底部和2米高的山顶处都铺设了若干条石,并以铁件拉牵,这样既便于山石的叠筑,又能加强山休的稳固性。在洞穴内可以清晰看见山顶条石的底而,当年造园者还特意在此处以堆塑的手法雕出盘龙图案,模拟屋顶天花。山顶处的条石有儿块向外悬挑,显得有些突兀,故而特意在每块外露条石的端头粘连一块不规则的湖石,以作点缀。清代义人钱泳《履园丛话》曾记录嘉庆间江南著名造园家戈裕良的言论:“狮子林石洞皆界以条石,不算名手。”①在假山堆叠过程中夹杂条石是一种实用然而并不高明的办法,它暴露了假山人工雕琢的痕迹,缺少浑然天成之感。但在晚期的江南园林中这一手法因其实用而得到颇为普遍的应用,在述园假山表现得尤为明显。
  (贾珺、黄晓文)
  ①[清]钱泳,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 330
  第五节 宜园
  一、概况
  宜园俗称庞家花园,位于南浔镇东栅吊桥外,是近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收藏家、实业家、南浔“四象”之一庞云鏳之子庞元济(1864—1949年,字莱臣,号虚斋)的私家园林,与庞家住宅——承朴堂同在南浔东大街上,但两者相隔数百米。宜园坐北朝南,与光禄庞公祠一起共占地19.78亩。南临东人街;北至洗粉兜;西侧毗邻“东园”(又名“绿绕山庄”),仅一墙之隔,墙上设漏窗,图案精美,可以相互眺望②;东侧未见记载,但从光绪戊申年(1908年)绘制的南浔镇图推测,应与城镇水道相邻。北侧与东侧似均未设围墙
  该园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③,建在原鹿门旧址。1918年,庞元济在宜园入口东侧建光禄庞公祠,有门相连,使宜园成为族人祭祀之后的游憩场所。民国十三年(1924年)“晚清四大家”况周颐(1859-1926年)撰写的《宜园记》记载这一事件为:“岁在戊午,京卿元济,拓园址为公祠。每岁禋祀礼成,则子姓昆弟,璘璘玢玢,憩息游衍乎是,叙天伦之乐事焉,其盛概也”。当时,宜园主人并不常住南浔,当主人不在时宜园对镇上人是开放的,人家可以入园喝茶聊天,度过炎热的夏季。据《吴兴导游》记载“游客纳资四分,(聚此资捐充慈善书业)即可入园恣览”,另据徐迟回忆,“可以从庞家的账房弄到游览券,凭券进去游览”。
  据《宜园记》所述,“园主人善书画精鉴藏,构园之始,规画不经师匠,一树一石,自饶画趣”,可见,宜园的整体设计构思当出自庞元济之手,而其中的园林建筑则有说法认为是苏州“香山帮”匠师顾祥甫所设计建造④,顾祥甫所做的船舫建筑模型现存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⑤。
  1937年11月20日,日军进入南浔镇之后,内园建筑被焚毁。20世纪70年代初,因建住宅楼,外园被拆除,园内太湖石被运往杭州做园林点缀。现仅存内园大荷池及其中荒岛一座(图3-5-1)。另外尚有一处单层建筑遗存,现已改造为民宅,梁架及屋面基本为原物,墙体则面目全非。根据住在该房中九旬老人的回忆,结合该建筑坐落的位置,推断其前身应为竞秀草堂,建筑旁现仍有百年罗汉松2株。
  二、建筑景观
  宜园在抗战期间毁于战火,今人无法得见,幸有童寯先生的测稿、旧照,并有庞氏后人、乡贤故老保存的老照片及回忆文章,结合《宜园记》及镇志等文献记载,相互佐证,尚可窥见这座近代名园之一斑(图3-5-2)。
  进入刻有清末书法家杨岘隶书“宜园”二字的园门,穿过轿厅,映入眼帘的空旷院落是鹿门别墅 (图3-5-3)旧址,院落北侧的飞檐式门楼镶有砖刻题额“鹿门旧德”四字。沿东墙和北墙的半廊前行,廊壁上镶有况周颐撰文、郑孝胥所书的《宜园记》及赵孟頫楷书的湖州《妙严寺记》碑刻。
  穿过“鹿门旧德”门楼即进入外园,外园以假山、荷池为中心,碧阴轩(鹤守轩)、竞秀草堂、延秋处、绮霞仙馆、绾春廊等轩馆围绕池山主景布置,并以回廊相连。主荷池呈
  ①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浔镇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②徐迟.废园.见:邓九平.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故乡.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③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浔镇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④姚承祖与《营造法原》.http://tieba.baidu.com/f?kz=293436614
  ⑤陈从周.水乡南浔.见:陈从周.园韵.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图3-5-1宜园遗址现状(邬东璠摄)
  图3-5-3宜园鹿门别墅旧影(沈嘉允提供)
  图3-5-4宜园外园藤桥旧影(沈嘉允提供)
  葫芦形,叠石驳岸;三曲“藤桥”(图3-5-4)飞跨“葫芦腰”,上架铁管藤架,桥边植古藤。荷池北侧及东侧为假山所包围,北侧为大小两座湖石假山,内有幽洞,上设台阶通山顶,假山与建筑间置粉墙与邻浣相隔,墙上设有各式漏窗;东侧以湖石勒脚的土山上坐西向东建有半亭“夕佳亭”(图3-5-5、图3-5-6),顶设空花垂脊,亭内设大理石半桌。山池主景以南为鹤守轩,又称鹤守庐,在碧阴轩(图3-5-7)之内,形成轩中套轩的“回”字形建筑,周匝回廊设木雕扶栏,建筑设落地长窗与和合窗;南向题“鹤守庐”,北向题“碧阴”;轩东西两侧连接曲尺形空廊,廊上置挂落,下设坎墙;鹤守轩以南院落为鹤圃,沿院落南墙设禽栖,饲丹顶鹤,院中植梅数株。山池主景以东的主体建筑为竟秀草堂,堂前设轩廊,玻璃长窗,堂中置几椅、书画屏条及奇石;草堂以南庭中置形如坐狮的“狮峰”(图3-5-9),主植松竹,另有山茶、月季等,沿墙石笋壁立。义学家徐迟回忆中的豢养金丝猴的猴山可能就是这一处庭院;草堂以北庭中有紫藤,植丹桂,饲有孔雀、水禽(童寯平面图上的八角形疑为豢养水禽的水池,上有藤架庇荫),庭院西侧以云墙与主景相隔,墙上设方形漏窗及八角形月洞门(图 3-5-9)。山池主景以北为延秋处和绮霞仙馆,延秋处一开间,东酉与回廊相连,北侧有门及台阶与内园相通;绮霞仙馆又称枕山,楼下厅内侧装置着西洋式的大玻璃窗格,厅外侧为中式木雕落地长窗,楼前设有菱角轩廊,廊前设有木雕挂落和护栏。山池主景以东为绾春廊(图3-5-10),长约数十米,依墙而建,菱角轩顶,上有木雕花格挂落,下设铸铁围栏,梁枋上雕有精美花卉及戏文图案;廊壁镶嵌十多方名家墨迹碑刻;廊中凸出一段,名之“绾春”,下设铸铁美人靠。绾春廊、绮霞仙馆与假山所围合的庭院中以牡丹、芍药为主景,另有古槐、银杏、香樟等乔木,绿荫匝地。
  穿过延秋处可进入内园,内园以约为10
  图3-5-5 宜园夕佳亭旧影(童寯《江南园林志》P41)
  图3-5-2宜园平面图(以童寯图为基础根据镇志及乡贤文士的文章修订邬东璠绘制)
  亩的大荷池为中心,池中建岛,以九曲桥相连;沿池建有退修庵、绿净山庄、快雪时晴、仙露明珠、鱼戏亭等建筑;岛上建有半湖云锦万芙蓉、听雨小榭、凝翠阁等建筑。大荷池主植红荷,间有白荷数朵,从老照片中可见沿荷池设置有庭院灯。退修庵又称退修庐(图3-5-11),居荷池南岸偏东,是一处相对独立私密的院落,垂柳沿堤,院内树木颇多,为鸟雀喜欢栖息之所;院内有水阁称“自在香室”,水阁边停有小舟,可登船前往湖心岛。绿净山庄位于荷池南岸,四面厅形式,建于崇台之上,设干栏式月台,周边回廊,厅廊以槅扇分隔;周围植栀子;厅西为五彩鹅卵石铺地;厅东为竹丛,其中曲径通幽,林南隐现倚墙假山,山上建茅草亭称“可亭”,根据庞氏后人保存的旧照推断,“可亭”为圆形。快雪时睛(图3-5-12)又称琼缀楼,位于绿净山庄以西,为二层精舍,一层两端叠有假山,可拾级登楼,二层有小室突出于外,题曰“快雪时晴”,登临可俯瞰全园胜景;另有一说,认为此楼又称“半画阁重楼”,是主人收藏书画之所,该说法的原始依据尚未可考;楼北有广玉兰2株。闹红舸(图3-5-13)又称仙露明珠,位于大荷池西岸南端,是由水榭、轩廊及楼阁组成的船舫形建筑,水榭出挑于水面之上,题曰“仙露明珠”;以北设木香花棚架长约50米,沿湖堤植垂柳,花架中部位置的园墙上设圆形月洞门与东园相通,并置方形漏窗可与东园互视。鱼戏亭(图3-5-14)位于大荷池西岸的中部,为五角攒尖亭,空花垂脊,粉墙方窗,出挑于水中;西南与东侧开日,连接池岸与九曲桥;九曲桥被况周颐称为“晴虹九曲”,红色栏杆,白铁雨篷。
  半湖云锦万芙蓉(碧梧翠竹之庐)(图3-5-15)建于池巾小岛的南端,为鸳鸯厅形制,南、西两侧设廊,厅前置长窗,南北东三面设木雕和合窗;厅内设藤根几椅,四壁悬名人字画;南厅题“半湖云锦万芙蓉”,北厅题“碧梧翠竹之庐”;厅西沿阶有叠石;厅北院落为
  图3-5-6宜园夕佳亭旧影(沈嘉允提供}
  图3-5-7宜园碧阴轩北向旧影(沈嘉允提供)
  图3-5-8宜园狮峰旧影(沈嘉允提供)
  图3-5-9从宜园延秋处向东看(沈嘉允提供)
  图3-5-10宜园绾春廊旧影(沈嘉允提供)
  图3-5-11从荷池西南岸远眺退修庵旧影(沈嘉允提供)
  图3-5-13宜园闹红舸旧影(沈嘉允提供)
  图3-5-14 宜园鱼戏亭旧影(沈嘉允提供)
  图3-5-12 宜园快雪时晴旧影(童寯《江南园林志》P40)
  图3-5-15 宜园九曲桥与湖心岛“半湖云锦万芙蓉”旧影(阮仪三《水乡名镇南浔》,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12.P28 姚勉勉提供)
  图3-5-16 宜园笋香里旧影(童寯《江南园林志》P75)笋香里(图3-5-16),植竹数丛;从“碧梧翠竹之庐”的题额推测,原来庭中还应植有梧桐数株。听雨小榭又称且住为佳,位于小岛的东岸中部,坐西向东,一开间,出挑于水而之上,榭外植芭蕉。凝翠阁(图3-5-17)置于小岛北端的湖石假山之上,周围藤木环绕,登临北眺,可隐见太湖诸峰;其下假山中设石洞,题为“绉云窠”,从况周颐的描述看,绉云窠应在假山东西两侧均有出入口。
  三、造景立意
  宜园布局精巧,意境高远,被童寯先生推为南浔园林之首,毋庸置疑是与园工人“善书画精鉴藏”的才情直接相关,正如计成所言,造园靠“二分匠七分土人”。宜园主人深厚的传统义化底蕴渗透到园林造景中,突出体现在造景立意方面。童寯先生20世界30年代到南浔游历园林。最为赞赏的就是庞氏宜园,亲手绘制平面图(无光禄庞公祠和退修庵信息),并拍摄了不少珍贵的照片。
  从点景题名方而,宜园继承了古典园林的基因,建筑题名结合景观营造往往引经据典,意味悠长。如“鹤守轩”,四周植有数枝红梅,与鹤圃相配,正合明代林逋(967-1028年)的“梅妻鹤子”之意;再如“竞秀草堂”以“千岩竟秀”①为主题,营建了一个赏石为主的小庭院;另如“夕佳亭”,取北宋义学家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黄冈竹楼记》“送夕阳,迎素月”句意,坐东向西,观暮色最佳;义如“半湖云锦万芙蓉”而向大荷池,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谥文穆)《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之“镜而波光倒碧峰,半湖云锦万芙蓉”句意;等等。晚清词学大师朱疆村(1857—1931年,原名孝藏,字祖谋,号疆村)作《宜园题词》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干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云:“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风,冬宜晴雪。景与兴会,情与时适,无乎不宜,则名之曰宜园也亦宜。”况周颐《宜园记》也有云:“园以宜名,谓园中景物四时皆宜也。”宜园造景主题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具体如以“绾春”、“碧阴”、“延秋处”、“绿净山房”“和“快雪时晴”表达的四季主题;以“仙露明珠”、“夕佳亭”表达的晨昏主题;以“鹿门旧德”、“梅妻鹤子”、“退修庵”表达的隐逸主题等。
  四、空间结构
  与苏州古典园林相比,宜园位于相对地广人稀的小镇边缘,具有更为开阔的用地和适度开放的设计与管理理念;其与住宅分离,不同于苏州园林的宅园性质,代表了郊园的类型特征;它既承传了古典园林的空间手法和造园语汇,又具有不同于苏州园林的疏朗尺度,同时还引入了一定的近代西方材料和技术,是中国近代园林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实例。
  宜园川地南狭北阔,由南部的外园和北部的内园组成,外园仅占全园面积的1/6左右,但“画阁重楼,回廊曲折”;内园则“荷池数亩,空旷宜人”②,以约10亩的长方形荷池为主体,池中设岛。
  整座园林从空间组织上可分为三大区:首先是从入口到鹿门别墅的线性前导空间,其后是外园紧凑精巧的院落空间,最后是内园疏朗野趣的自然空间。三个分区渐次增大,意趣各殊,本为用地所限,却更似有意为之。外园由建筑、假山、半廊、空廊以及带漏窗的云墙(图3-5-18)等分隔为6个小空间,中心主空间为一处人工山水庭院。联系着周围5个尺度、形态与主题各异的子空间,一条回廊将6个既隔亦通的小空间串联起来。内园则由自然尺度的水体控制了主体空间,沿岸形成退修庵、绿净山庄两个子空间,以及湖心岛中由建筑、假山和墙体围合的子空间(图3-5-19)。
  为了营造移步换景的空间休验,宜园在不同尺度的空间处理上均做到了对比与变化。首先在内外园的营造中,突出体现了空间尺度、个性、节奏等方面的对比,具体表现在:
  (1)外园奥而内聚,由墙体、建筑聚拢而为内向空间,有“枕山”制高点观览全园;内园旷而外放,其东、北融入郊野田畦而放眼无际,有“凝翠阁”制高点向外遥望太湖诸峰③。
  (2)外园以假山石景为主,山包水;内园以荷池为主,水包山。
  (3)外园突出院落空间,围而用其“空”;内园突出自然景观,绿树掩映而用其“实”内外园在面积上虽相差甚远,但可用的空间而积实则相仿。
  (4)外园空间紧凑,既用粉墙、假山分割,又以廊子相连,漏窗、山石既障景又得景,处处体现空间的流动与渗透;内园则疏朗开阔,仅以少量建筑点景,不强调建筑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外园与内园各自内部空间的组织方面,也体现了丰富求变的造景手法,如外园各个空
  ①清代大诗人张船山(1764-1814年,名问陶,字仲冶,号船山)《卷施阁集》的《七月七夕,吴待讲锡麒,招集澄怀园,酒半,移酌池上,与张同年问陶皆失足堕水,戏作一篇并呈》云:“……夕阳红退逊花色,秋雨绿净逾溪光。……”
  ②周庆云.南浔志.园林[DB].国家图书馆网站\特色资源\数字方志.引用时间:2011.7
  ③况周颐《宜园记》:曰笋香里,奇峰崛起,其上曰凝翠阁,凭栏北望太湖诸峰,隐隐如千百蠃髻。……西向日绮霞仙馆,楼曰枕山,偶一登览,则全园在目。
  图3-5-17宜园凝翠阁旧影(童寯《江南园林志》P77)
  图3-5-18宜园云墙漏窗旧影(童寯《江南园林志》P87)
  间虽相对带有更多人工的建筑意味,但丰富的边界介质组合方式,以及不同主题的植物配置选择,使得外园各个小空间也具有了或柔或刚、或幽或敞、或素雅或绚丽的不同个性;而内园的3个子空间则采取了全开敞(绿净山庄)、全封闭(退修庵)及半遮半掩(湖心岛)的不同空间组织方式。
  五、游览路线
  从平面图可知,宜园主入口位于南侧;荷池西岸鱼戏亭以北设后门;东西两侧分别与庞公祠及东园相通①。东侧与绿净山庄相通的退修庵,由于缺少图像资料,无法获知其是否有出入口与外界相通。在童寯的平面图中,湖心岛在北侧有直桥与北岸相连,在西南侧则由九曲桥与西岸相接。
  况周颐撰写《宜园记》之前,当是在主人引领下完整游览过宜园,其所描述的园林节点及记游路线,即从南门进入的逆时针大环游路线(图3-5-20),应为常用的游线。况氏游线穿过外园南部及东部回廊,进入内园取道向东,由退修庵乘小舟向北抵湖心岛,绕岛一周后由岛之西南角登九曲桥西行,至鱼戏亭折而向南,至延秋处返回外园并沿外园北侧、西侧回廊至“绾春”结束。沿线停留十余处节点,每一处都各有特色,无论山水建筑还是动植物,均不一而同,详细描述见上文“建筑与景观”部分。如在延秋处将大环游路线截开,还可形成内外园各自的小环游路线。
  图3-5-19 宜园空间分析(邬东璠绘制)
  图3-5-20 况周颐《宜园记》的记游路线(邬东璠绘制)
  ①张宝善之妻是庞云鏳的女儿。
  第六节 其他园林
  一、适园
  适园位于南浔镇南栅鹧鸽溪畔原补船村,据《南浔镇上地面积实测图录》,其面积为29.32亩,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长孙张石铭的私家园林。张石铭(1971-1927年),名钧衡,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作为清末民初南浔四大藏书家之一,他酷爱收藏古籍善本、金石碑刻和奇石,因之适园也成为他的收藏之所,外园的碑廊、内园的奇石以及藏书的六宜阁都是适园用于收藏的体现。
  关于适园的文献,目前主要有民国17年(1928年)周庆云①的《南浔志》刻本,郑孝胥② ( 1860-1938年)《适园记》,况周颐③撰写的《适园后记》④,金蓉镜⑤所作《适园十二景》诗。缪茶荪⑥《韫玉楼遗稿》中收录的若干适园诗词,吴昌硕⑦咏适园诗五首,民
  ①周庆云(1864-1933年)9,清代碑传文通检(1866-1934年)。字景星,号湘龄,别号梦坡,浙江吴兴南浔人。
  ②郑孝胥(1860-1938年),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
  ③况周颐(1859-1926年)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
  ④《适园后记》,当时在适园长廊壁间,今则身首异处。碑额为双蛟相向,“适园后记”四字吴昌硕篆书,现存张石铭旧宅内。碑身现为民间收藏,已漶漫不清,不可卒读,盖文字笔画细而石面曾被泥水、铁锈附着侵蚀。(陆剑提供)
  ⑤金蓉镜(1855-1929年),山水画家,字学范,号殿臣,又作甸丞,晚号香严居士。
  ⑥缪荃荪(1844-1919年),晚清史学家、藏书家、词人。字炎之,别字筱珊(有时写作小山),晚号艺风老人。
  ⑦吴昌硕(1844-1927年),浙江安吉人,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香补、香圃;中年字苍石、昌硕、昌石、仓硕。因得友人所赠古缶,故号缶庐、缶道人,别号有朴巢、苦铁、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七十岁后又署大聋。
  图3-6-l适园石塔现状(邬东璠摄)
  图3-6-2适园荷池遗迹迹(邬东璠摄)
  图3-6-3 1968年11月卫星影像图中的适园(Comm-4b卫星)
  图3-6-5光绪戊申年(1908年)9月刘锦藻测绘的南浔全镇一览图 (1982年3月南浔建筑工程公司重描,沈嘉允提供)
  图3-6-4Google地图中的留园(觉园)荷池现状(居中白色建筑以下为两个菏池)
  图3-6-6适园平面示意图(童寯《江南园林志》)
  国25年(1936年)湖社编印的陈共采①《吴兴导游》中的相关记述,以及游赏过适园的徐迟、林黎元、陈石波、沈嘉允等南浔文士们的回忆文章。另有近代名家萧懋、姜筠、林纾、金城分别于1916—1917绘制的《适园四季图》。
  1.概况
  根据郑孝胥(1860-1938年)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撰写的《适园记》记载,适园建成于光绪33年(1907年),用地为明末著名文学家董说隐居读书的丰草庵黄叶台故址。该园于张家懿德堂建成的次年建成,距离懿德堂约300米。懿德堂建于光绪25年至32年(1899-1906年),是张家购入明代文学家董说和南浔“四象”之一顾丰盛的旧宅,经整修、改建组合而成。
  适园早年作为张石铭读书、消夏,与朋友诗洒往还、谈古论学的地方,到了夏天也是张家南号(张颂贤儿子张宝庆一房为南号,张宝善一房为东号)老小避暑的地方。张石铭去世之后,适园仍有专人管理,每年夏天往上海的大宅院送菱角、鲜藕莲蓬,有时上海张家也回南浔避暑,适园外园对镇上公众开放,内园则只供张家人居住和游览,常年大门紧闭②。
  1937年底,日军入侵南浔镇后,适园内的大量建筑被焚毁,原貌荡然无存,据1938年3月所制的“南浔镇被焚房屋调查表”③记载,适园被焚房屋达23间。根据林黎元、陈石波、徐元熹等老人的一些回忆文章,适园虽经此一劫,但仍存部分景观和建筑,如荷池、土山、太湖石假山、石塔和门房等,园林格局尚可辨识,张家也仍派人看管,游人可以从西侧边门进入游览。至1946年,适园围墙被拆,建筑、树木、路面的青石板和通往水阁的小曲桥桥面石板等陆续遭到破坏偷盗,遍地碎石乱砖,杂草丛生,荷花池填埋得只剩下一角,土山周边被开垦为块块菜地,唯余假山石塔尚存。至1972年,适园内池岸太湖石和十多座石峰均被运往杭州点缀玉泉、龙井等景区。目前,适园被作为南浔儿童公园,旧时遗迹仅存长生宝塔(图3-6-1)、美女照镜峰石的下部和已经改建的荷池(图3-6-2)。1989年3月21日,适园石塔被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建筑景观
  适园坐北朝南,由内园和外园两部分构成,从1969年11月的卫星影像图(图3-6-3)中可见,旧时适园荷池与假山穿插布局,水岸形态丰富,与南浔其他园林相对规整的大荷池十分不同。将1908年刘锦藻测绘的《南浔全镇一览图》(图3-6-5)与1968年的卫星影像图叠加分析可知,二者的城镇主要水道及可辨认的建筑组团基本吻合,因此可判知1908年的测绘图是按比例绘制的。根据叠加分析以及适园的总而积综合判断,旧时适园的范围应人体为图3-6-3红色虚线所示的区域,而其建筑相对集中的区域为蓝色虚线所示范围,基木与1908年图中的适园建筑区吻合。与目前的卫星影像图(图3-6-4)相比对,图3-6-3黄点所示为石塔的人概位置。目前儿童公园中的水系基木保留了原有水系西南角与东北角的形态。童寯先生20世纪30年代到访适园时草草勾画了适园的平面格局(图3-6-6),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均有荷池作为主景,而西偏北 图3-6-7 适园旧影1(童寯《江南园林志》)
  图3-6-8 适园旧影2(褚民谊摄,刊登于《小说世界》1927年8月5日16卷6期)
  ①陈其采(1880—1954年),浙江吴兴人,组织旅沪同乡会“湖社”,字霭士,别号涵庐
  ②张南琛,宋路霞,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一个传奇家族的历史纪实,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③周子美,南浔镇志稿,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图3-6-9 适园旧影3(湖社编《吴兴导游》1936年11月第1版,陆剑提供)
  的部分勾画含糊,推测可能是内园部分,当年童先生也许没能有机会亲自进入。
  根据童寯的描述:“园有大池,分内外两部:外园有石山回廊,内园有四面厅土山。玉兰花树为镇中最大者。”《吴兴导游》中也记载:“外园石山之堆砌尤极玲珑精致,回廊壁问,砌有历代名贤手迹碑石甚多。内园有四面厅,厅前奇石数方,颇具古雅。又有玉兰花树二株,为镇之最巨者。再进有土山一,结构自然,无雕凿痕,梅棠篁桂,杂植其间,登眺四方,洞庭七十二峰,隐约可见。惟内园常锁,末免大煞风景也!”二者相互印证可大体了解适园的主要结构:外园以湖石假山与碑廊围绕荷池形成主景;内园则以四面厅及两株古玉兰树控制南部荷池,而以土山和颇具文学色彩的植被控制北部荷池。张石铭夫人徐咸安的《韫玉楼遗稿》以及吴昌硕的咏适园诗中,也多次提到梅、竹、荷、桂等植物①。《适园记》中则称适园“惟
  ①如徐咸安的《适园梅花盛开》:“莫问古梅渡”:《适园避署作》:“清响竹林深”;吴昌硕的《水榭》:“鲜鲜荷芙渠”;《丛桂廊》:“桂树老通禅”;《梅涧》:“梅根窟幽涧”等。
  图 3-6-10适园瓶门旧影(童寯《江南园林志》)
  图3-6-11适园回廊一隅旧影(《湖州月刊》.陆剑提供.经陈石波等老人辨认)
  图3-6-12适园假山旧影(摄于1964年,陈新甫提供)
  图3-6-13适园弧形小石桥(童寯《江南园林志》)
  图3-6-14美女照镜石旧影(摄于1960年,刘以芳提供)
  图3-6-15适园石塔旧影(摄于1964年,陈新甫提供)
  图3-6-16适园六宜阁旧观(阮仪三《中国水乡名镇》,姚勉勉提供)
  春——净碧竹堂(萧懋绘于1916年)
  蔓——茅亭花影(姜筠绘于1916年)
  秋——水榭风荷(林琴南绘于1916年)
  冬——涧桥雪梅(金城绘于1917年)
  图3-6-17适园四季图荷与菊尤胜,为夏秋花事之最”。
  对于适园临池而筑的馆宇,《适园记》中提及“净碧堂”、“曜霞榭”、“酣春馆”、“宿影亭”、“观稼轩”及藏书的“六宜阁”。已漶漫不清的《适园后记》碑文中则隐约可辨“萝月亭”、“碧藏盦”、“缀绮廊”、“烟波别墅”园门额等。这些馆榭亭堂尚可见诸于一些老照片中(图3-6-7~图3-6-10),但由于线索不够,还不能准确判断它们的名称与位置。根据当地长者林黎元在《如诗如画、如梦似幻——适园园景追记》一文中的记述:适园正门临鹧鸪溪,但平日只开西首边门;进边门经过花房即进入外园,可见垂柳依依,卵石小径旁设有31间禽笼,饲丹顶鹤、鸳鸯及火鸡,周围植红梅碧桃;花房旁还有另门可进入内园;过禽笼向北可见六宜阁,登上高约30米的上山;外园荷池有长廊萦回曲折(图 3-6-11),设漏窗,其中碑廊壁间镶嵌有郑孝胥为适园所撰的《适园记》碑刻、赵孟頫的《胡笳十八拍》及俞樾、沈秉成等人的题跋数十方;过碑廊是“曜霞榭”;出榭有跨池而筑的太湖石假山(图3-6-12);出假山北行,在罗汉松灌木中耸立着一座七级石塔;离石塔过西北弧形小石桥(图3-6-13),路边矗立着高约3米的美女照镜石(图3-6-14)。林老先生的描述比之《适园记》已详细很多,但仍有很多不尽周密之处,虽有老照片相佐证,日前还仍然无法勾画出适园的格局全貌。
  假山是适园最具影响力的园景,假山在抗战后仍然存留,直至20世纪70年代被移走。文学家徐迟在《废园》一文中回忆:“适园的假山特别高,上山的路径很曲折,要盘旋而上,全用太湖石垒成。一道清泉从高处流下来,沿着太湖石砌成的蜿蜒沟渠流过。有的地方很险要,架起了一道桥,从桥上正好看到一条瀑布飞溅而下。清泉从何而来呢?在山底下的背阴
  地方有一石室,其中放了一台泵和发电机,一开动便可抽水上山,让清泉从山顶流下来……足南浔花园里的洋玩意儿,在别处则哪里也没见到过。”①林黎元的文章中也提到,“沿山径迤逦登顶,有手执奏章神采奕奕的王母娘娘玉石立像及手持掌扇的仙童……下山经池中矶石登彼岸,路边假山有一石室,内贡玉佛观音。”
  长生宝塔是适园另一处地标性景观,也足适园中完整保存至今的唯一遗迹,很多南浔老人现在还保留着人量在适园假山石塔游玩的照片(图3-6-15)。该塔又名金刚经塔,是一座六面七级实心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系宣统三年(1911年)张石铭为其母70寿庆时所建。塔高三丈八尺,周三丈六尺,花岗岩台基,上置须弥座,须弥座束腰有石刻四十八块。塔顶石刻是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篆书的塔名“宣统庚戎张均衡为寿母桂太夫人敬造长生宝塔”,共四石。以下为唐柳公权止书敦煌石室拓本金刚经全部;江苏金坛冯煦撰文、饯塘吴士监书的《乌程张氏石塔记》;江阴缪筌孙(1844-1919年)撰文、嘉兴钱文惠书的《适园金刚经塔记》。名家诗颂有:李瑞清颂(清道人)、曾熙颂、程德全颂、恽毓熹颂、左孝同颂、秦缓章诗、潘正声诗、张謇诗、周庆云诗、郑孝胃诗、崔永安诗、陈夔龙诗、罗振玉诗、朱祖谋词、康有为跋、张均衡跋②。
  “六宜阁”(图3-6-16)作为张石铭的藏书楼,可谓适园中最为重要的建筑。阁高二层,三面临水,一面临梅林,是主人收藏古籍碑石、读书赏雪之处。阁内藏有碑刻、书画、古籍,其中有晋、东魏、六朝及隋唐时期的墓志铭原石七方,宋《表忠观碑》、苏轼《赤壁赋》等珍贵碑刻;宋、元、明、清各种经典书籍达10万余卷,内有《适园善本藏书志》16卷,以及由朱祖谋与罗振玉作序、1911年刊印的《适园丛刊》72种608卷,1916年刊印的《择是居丛书》19种共118卷,还有由吴昌硕作诗题的《韫玉楼遗稿》。抗战前夕,六宜阁所藏图书移往上海张宅。
  3.造景立意
  止如郑孝胥在《适园记》中写道:“张子取‘季鹰适志’之说,名之曰‘适园’”。园名取自“季鹰适志”的典故,表明主人不愿为官,追求适合自己情趣的生活态度。康有为在适园长生宝塔的题跋中云:“又藏书,以适其志,有花木鱼鸟亭榭,以适其志,视世之桎梏,其心屈身降志,以为权利义儿,而无少适者何如也。”适园的建造也确实摆脱了桎梏,充满了野趣的山水画意。从1968年的卫星影像图中约略可见,适园的西侧和北侧均有小河与外界农田相隔,推测当年在这两个方向上应未设围墙,内园中的士山荷池直接与平畴沃野相望,平添了几分野趣。《适园四季图》中所描绘的正是这种效仿自然的山野之美(图3-6-17)。
  二、东园
  东园又名“绿绕山庄”,位于南浔镇东大街尊德堂(现张静江故居)宅第后,北临洗粉兜,东与宜园相邻,占地20余亩。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子张宝善的私家园林。尊德堂的宅院原有三部分:老宅院、新宅院和后院,现存留的张静江故居只是当初老宅院的主体部分,后院则南连老宅院,北达东园③。由于东园一般不对外开放①。因此目前能找到的相关文献或照片非常有限。
  东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
  ①徐迟.废园.见:邓九平.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故乡,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②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浔镇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③张南琛,宋路霞.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一个传奇家族的历史纪实.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④徐迟.废园.见:邓九平.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故乡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图 3-6-18东园遗址现状(邬东璠摄)
  图3-6-19 1968年11月卫星影像图中的东园荷池(以东为宜园荷池)(Corona-4b卫星)
  也有说法认为建于1903年之后①。东园之地原为明嘉靖初年(1522年)张氏修筑的“东墅”旧址,故袭承“东野”而得名。1937年底,日军进入南浔镇后,东园部分建筑被焚毁,湖心亭及一些古木又在20世纪50年代末被龙卷风所毁,西式洋楼在20世纪70年代初因白蚁侵蚀濒临倒塌而被拆除。现仅存荷花池,部分区域被改建为民宅(图3-6-18)。
  东园由内园和外园组成。从1968年11月的卫星影像图中可见(图3-6-19),内园荷池呈“L”形,北半部分为一宽约70米的大荷池,南半部分为宽约22米的小荷池。据载,亭、台、楼、阁大多沿池而筑,沿池四周湖石镶嵌,池巾建有一座六角攒尖的湖心亭(图3-7-20、图-3-6-21)。从两张不同方向拍摄的老照片中可见,湖心亭内设有美人靠,亭两边均由石板折桥与池岸相连,桥两侧置有铸铁扶栏。根据照片中的亭桥尺度,结合传统私家园林的常见做法推断,湖心亭的位置当在大小荷池连接转折的地方。结合宜园平面图约略可见,该位置与宜园的九曲桥位置恰好可东西衔按,通过隔墙上的漏窗可获得视线上的良好联系。大荷池北侧不设围墙,以一条小河与外界相隔,因此荷池北岸形成一条长堤,居中有一突出水岸的平台,推测旧时应有水榭或水阁。目前该处的遗迹上仍可见两个带槽的石桩(图3-6-22),有说法认为该处是池水与河水相通的水口。
  一幢二层的西洋楼以及名曰“绿绕山庄”②的水阁是东园的主体建筑。西洋楼面宽五间,楼前设走廊,罗马拱形券(图3-6-23),楼
  图3-6-20张静江1923年在东园湖心亭旧照(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陆剑提供)
  图3-6-21南浔张园一角(《小说世界》1927年10月7日16卷15期)
  图3-6-22东园遗址荷池北岸的遗迹(邬东璠摄)
  ①1903年,张宝善与其兄之子张石铭分家。分家后,张宝善仍居祖传老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缮、扩建,又在祖宅东北部辟园为东园(又称绿绕山庄),与其亲家庞云鏳(张宝善之妻是庞云鏳的女儿)之子庞元济修建的宜园相比邻。详见:张南琛,宋路霞,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一个传奇家族的历史纪实,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②周庆云《南浔志·园林》记载“有阁临水题曰绿绕山庄”。
  前花木扶疏、溪水潺潺,有颇具现代感的小巧石拱桥,两侧置石板护栏,还有在其他南浔园林中不多见的黄石驳岸。据当地长者回忆,西洋楼位于外园,坐南西北,与园对景,楼与荷池间,有一片由几十株大树、数百杆翠竹以及一个桑园组成的绿地,主要乔木有银杏、梧桐、杏、批把、梅等,每年夏秋两季,数百只青鹭前来筑巢。绿绕山庄则位于荷花池南侧,面水而筑。为两层楼阁,歇山顶,四角飞檐,楼前设崇台,周围设石雕护栏,奇石兀立,绿荫萦绕。
  从老照片中可见,东园中花木繁茂、湖石颇多(图3-66-24)。根据黄曰丰《东园即事》:“半亩堂开红菡萏,一拳石削碧芙蓉。云深修竹曾栖风,风卷长松欲化龙……群花为幛树为屏……浅水护堤桥跨柳”①,可见,荷池中应有红白两色的荷花,沿池植柳,并有竹林、松树和花从。参考小莲庄及宜园。这里的松树当指罗汉松。另据记载,东园有较大规模的花房和花圃,培育着五六十个菊花品种。据文学家徐迟回忆,东园还有大片草地,可以打网球②。
  三、留园(觉园)
  留园(觉园)位于南浔镇南栅义仓河东岸花园弄,与刘梯青住宅崇德堂后门隔河相对,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三子刘梯青(1876-1951)年,名安泩,字渊叔,号梯青)的私家园林。根据陆树藩《留园记》记载,留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其时,刘梯青购得钱氏宅地,建造了崇德堂(抱悫龠盦、清醒书屋)。此地原为元代承事郎华宏纲修建的园林,名“小桃源”,刘梯青思慕当年“华庄诸老,泉石之幽,觞咏之乐”,因此建园怀旧。但由于该宅地面积偏小,因此隔河购地20余亩,迁走原有农田,铲除野草,围以墙垣,开辟园林。根据1924年徐碧波的《南浔小行记》描述,留园的园林工程花费约30余万,还延请日本工程师,园中多假山土埠③。1915年春,刘梯青重新修筑留园,扩人园林规模,使园景日胜,并在园内建了一座红色的欧式洋楼,楼前铺绿色草坪1924年,刘梯青将园之一侧赠予其外甥徐麟石,称为“觉园”,也称“徐家花园”。抗战前童寯到访觉园时,其可能由于疏于管理,“已就荒废”。至1937年底,日军入侵南浔之后,留园和觉园内的建筑人多被焚毁,园已荒废。21世纪50年代以后,留园和觉园遗址曾先后用作农场、工厂和学校(现浔溪中学),目前尚存荷池两个(图3-6-25)④。
  将1968年11月的卫星影像图(图3-6-26)与现状的卫星影像图(图3-6-27)加以对照
  ①周庆云.南浔志.园林.
  ②徐迟.废园.见:邓九平.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故乡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③根据陆剑提供的徐碧波先生《南浔小行记》,提到他游览此园时该园尚在营造之中,并称园主前年囤丝盈百万有余,遂抽出三成(约30余万)营建此园,工程师乃日人,布置以假山为多,到处土埠。又云,园墙外原有一坟,为某氏祖茔,刘氏愿出三万重金令迁.以使花园成方形,孰料坟主后人竟坚持不允,刘氏只得作罢。
  ④参见沈磊允,单瑾,钱江.江南大宅——南浔遗韵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图3-6-23丝商在东园西洋楼前庭院集会(沈嘉允提供)
  图3-6-24东园一角(陆剑提供)
  图3-6-25留园(觉园)遗址上现状的两个荷池(邬东璠摄)可见,现有两个荷池基本保持了原有荷池东侧的部分。原北部的荷池为“L”形,东大西小,现状西侧的小池已无存;原南部的荷池为东西长的方形,池中略偏西设有一岛,日前岛以西的部分均已无存。
  按《南浔小行记》记述,刘梯青当时欲以重金迁走园旁旧茔未果,因此留园最终未形成方形。根据陆树藩的《留园记》记载,留园以荷池为主景,筑土石假山,山道盘桓曲折,筑亭台楼阁,“楼虽不百尺,亦可凭槛而朗眺”,设围墙,内栽花木、果树、芭蕉、梅花等,荷花有红白两色,还有小块田地错落布置,一派田园风光。据《江南园林志》,从留园中分出去的觉园“两池南北并列,屋宇又杂用日本式及西式,地大而无曲折”。据徐氏后人回忆,“觉园以两个荷花池为中心,分为南园和北园,又辟竹园、花圃等;徐麟石好玩,曾在园中蓄养金鱼,猴子、狗和孔雀等动物;又好打拳,曾请了霍元甲四徒弟之一李玉和为拳教师,还在觉园中增建了西洋楼等建筑。”①另据邱淑贞《游南浔刘氏觉园纪事》记载,觉园中还应有桃花、柳堤、网球场、沿荷池可以骑单车嬉戏。土石假山上栽植白皮松和红枫②。
  留园仅仅30年的历史昙花一现,留下的记载和照片也十分有限。但从其“述袭为园之志、抱守存故迹之心”而将园子取名“留园”来看,园主人托物言志,心存对社会变革的守旧之心,更愿意归隐在世外桃源中。《留园记》中也明确的以桃花源来比拟留园,以表达作者对园主人造园立意的揣摩。
  ①陆剑.留园觉园今安在,南浔时报,2011.8.22第3版
  ②参见沈嘉允,单瑾,钱江。江南大宅——南浔遗韵,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图3-6-26 1968年11月卫星影像图中的留园(觉园)荷池(Corona-4b卫星)
  图3-6-27 Google地图中的留园(觉园)荷池现状

知识出处

南浔近代园林

《南浔近代园林》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近代园林,对南浔园林的置石掇山等设计手法加以分析,对园林风格和园林文化加以阐述,提供了测绘图等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锦藻
相关人物
刘安澜
相关人物
赵孟頫
相关人物
吴荣方
相关人物
徐迟
相关人物
童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作品

《吴兴导游》
相关作品
小莲庄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