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浔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近代园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7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分类号:
TU986
页数:
1
页码:
022
摘要:
南浔自南宋建镇以来,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丝商贸易繁荣,一些积累了丰厚财富的商贾及士大夫,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纷纷在自家住宅内或郊外置地造园。他们把白已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趣寄托于园林之中,不仅在园林中筑山挖池,植树养禽,建造楼台亭阁,而且在园林中都建有收藏书籍、古画、文物的书楼和藏馆,寓观赏景色与藏书著书、吟咏唱和于一体,使典雅的园林更增添了文化气息。
关键词:
南浔区
园林发展
内容
南浔自南宋建镇以来,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丝商贸易繁荣,一些积累了丰厚财富的商贾及士大夫,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纷纷在自家住宅内或郊外置地造园。他们把白已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趣寄托于园林之中,不仅在园林中筑山挖池,植树养禽,建造楼台亭阁,而且在园林中都建有收藏书籍、古画、文物的书楼和藏馆,寓观赏景色与藏书著书、吟咏唱和于一体,使典雅的园林更增添了文化气息。
早在南宋时,南浔园林在江南就颇具影响。童寯先生《江南园林志》云:“南浔为吴兴巨镇,旧时有晓山园等数家,亦早圯。”南宋时期有“张园”、“陶氏别业”两座私家园林。元代元统年间,宣义郎华根道修建了“晓山园”。至正年初,承书郎华宏纲则以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建造了“小桃源”(又名“华园”)。
至明代,南浔辑里丝闻名于世,经济发展迅速,文风蔚然,达官士绅频出,大宅、园林纷纷兴建。那时较有影响的园林有:成化年问纪巾的“纪氏南园”,嘉靖年间礼部尚书董份的“泌园”,万历年间华仁浦和张氏的“华氏小园”及“东园”(又名“东墅”),以及庄允城的“夏家园”,该园还建有一座藏书楼,名为“百尺楼”。
清初中期,有顺治年间文学家董汉策的“窥园”,康熙初姚景熹的“姚氏园”,康熙中期陈可升之祖的“半亩园”,乾隆初董熜的“且住园”,乾隆中期俞云楼的“皋园”,嘉庆年间朱雨亭的“憩园”,同治时期富商周昌富的“怡园”,大丝商陈熊的“颖园”。
清光绪年间,由于上海开埠和辑里丝的大量出口,南浔靠丝业发家的巨贾富商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丝商群体。这些大儒商们不但经济殷实富足,还十分重视文化修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此时南浔经济和文化达到了历史仁最鼎盛的时期,一些堪称江南巨构的人宅和园林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且规模越来越大,构筑越来越精。如朱瑞莹的“述园”,辛亥革命元老张静江之父张宝善的“东园”(即“绿绕山庄”),“四象”之首刘镛祖孙三代经营的“小莲庄”,著名书画鉴定家、收藏家庞元济的“宜园”,大儒商张石铭的“适园”,实业家刘梯青的“留园(觉园)”,富商邱炳华的“笺园”及富商邱炳恒的“半亩园”,还有民国时著名藏书家刘承榦的“嘉业藏书楼”园林等。这些园林在构筑上和意境上,互不雷同,各具风韵,同时,都在传统的古典园林中融入了欧洲建筑艺术和文化元素。
自南宋至民国初,南浔一镇之地曾拥有各式园林达26座之多,这在江南市镇中是较为罕见的,特别是清末所建的五人园林影响更大,近代著名园林专家童寯在《江南园林志》中云:“吴兴昔时园林虽盛,今则不彰,吴兴园林记述宋时私园多至三十,今仅陆氏潜园及城南沈氏义庄,足资游赏。沧桑之速,有如是者。然吴兴园林,今实萃于南浔,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庞氏宜园,其邻即张氏东园,刘氏小莲庄与张氏适园相去不远,觉园已就荒废,前四园则完整,吴门之外,此当首推欠。”(表2-1-1)
岁月在流逝,园林也在渐渐消失。正如作家徐迟先生《废园》一文所云:“园林的主人们是绝对想不到园林是人问最难以保存的事物之一”。南浔的园林当然也改变不了此规律。随着社会的变化,天灾人祸,兴兴衰衰数百年,南宋至清初中期所建园林基本消失,清末民初所建的“五园”如今也只存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园林,东园、宜园、适园、留园(觉园)仅留下遗址,住宅庭园只剩下颖园和述园了(图2-1-1)。
知识出处
《南浔近代园林》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近代园林,对南浔园林的置石掇山等设计手法加以分析,对园林风格和园林文化加以阐述,提供了测绘图等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