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历史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近代园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7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分类号: K901.9
页数: 2
页码: 016-017
摘要: 本节主要记录了南浔区约公元前五千年至1851年的历史沿革。
关键词: 南浔区 历史沿革

内容

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南浔是太湖流域苇获丛生的湖泊。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地菰城所属的低涟水乡。西晋时(公元265—310年)吴兴太守殷康率众开挖荻塘河,途经南浔,成了苏州、湖州之问水陆交通之要道。建兴三年(公元315年)有吕氏筑守墓庐屋于浔之西,始有人居住于此(图1-2-1)。唐代贞观六年(公元627年)建祇园寺以后,渐成村落。北宋晚年建浔溪土桥,以桥名为附近村名,成为往来舟船停泊集市。镇之南已有一个以古刹为村名的丝米贸易集市南林村。据端平元年(1234年)李心传《报国寺记》记载:“南林一聚落,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土润而物丰,民信。而俗阜,行商坐贾之所萃,而官末尝讥征焉”。至嘉熙年间 ( 1237—1245年),南林村的市集北扩,已初具江南水乡小镇之规模。此时市井繁阜、商贾辐辏。由于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南宋淳祐季年(公元1252年),浔溪与南林二村落合并建镇,取二村名首字为镇名,故称南浔,并设镇官。
  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南下,市集渐移至北。元代,镇北居民尚少,独盛于南。元末张士诚起兵反元,定都苏州,南浔便成为重要的后方囤粮之地。至正十六年(1356年)南浔筑城墙,至元二十七年重修。城墙周长1066.5丈,高3丈,宽1丈。明洪武二年(1372年)为修苏州城,拆除南浔城墙、城基约三里。拆城后,镇市中心由南向北再次延伸。明嘉庆、降庆后由于丝市及织业的发展,镇市日趋兴盛。据文献载“蚕丝入市,客商云集,四民各司其业,彬彬然一大镇会矣”。明嘉靖晚年至万历初(1540—1590年)更是南浔经济人文和市镇较为繁华的时期,由于丝业的兴起,带来了经济繁荣景象,文化昌盛,书楼、园林、大宅如雨后春笋,镇区面积也不断扩大。据明末潘尔夔《浔溪文献》载:“市厘去屯栉比,周遭四张,自东栅至西栅,三里而遥,水则运河,陆则荻塘也,距运河而南至栅,五甲而遥。白荻塘北至栅,二里而遥。”
  图1-1-1南浔镇区域位置图(孙光享基于Google地图绘制)
  图 1-1-2古镇运河(钱江摄)
  图1-1-3南市河风光(钱江摄)
  图1-1-4百间楼民居(钱江摄)
  至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南浔辑里湖丝声蜚国际市场,因而丝市商贸繁荣,“水市千家聚,商渔舟结邻”。南浔进入了全盛时期,镇区范围不断向南北延仲,东西达三里,南北长七里,人口最多之时达4万有余。清末民初时期,战火频发,国力衰败,汀南不少富庶的市镇大多逐渐衰落,南浔亦不例外,人口最少时只有万余人。在此情况下,南浔依赖丝业的发展与国外的贸易,很快得以恢复,仍是江南最大的丝市、农产品集散中心和文化巾心(图1-2-2)。
  第三节蚕 丝兴镇
  南浔历史上经济发展得益于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的优越,更得益于蚕丝生产及贸易。建镇前,已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宋王室南迁后,北方人批官商巨贾及手工业者、商贩纷纷迁至南浔,市场上的丝织品销路大增,促进了南浔的蚕丝生产,而后南浔丝业迅速发展。至明代万历年问,改良后的辑里湖丝脱颖而出,经南浔籍京官力荐,成为帝后嫔妃服饰之用料,于是辑里丝声名鹊起,各地客商争相采购,南浔已是“无尺地之不桑,无匹妇之不蚕”。明万历《湖州府志》载:“湖丝披天下”,“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明末潘尔夔《南浔义献》载“圜阂鳞次。烟火万家,苕水碧流,舟航辐辏,虽吴兴之东部,实江南之雄镇。”(图1-3-1、图1-3-2)
  蚕桑及生丝生产、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推动了市井建设,大兴上木,建宅造园风气尤盛,镇市繁华。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问,仍将南浔辑里湖丝作为宫廷服饰用料。至道光、咸丰后,南浔丝业更趋繁荣,清政府在苏、宁、杭等地专设织造局,指名收购南浔辑里丝,为朝廷纺织绫罗绸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上海开埠,辑里丝成了上海口岸出门的大宗物品。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844—1847年)南浔经上海口岸出口的生丝量占全部出口总最的55%。
  1851年,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辑里湖丝运往英国伦敦参加首届世博会获得高度评价,并荣获参展奖牌和维多利亚女干颁发的证照及赞誉(图1-3-3)。
  此后南浔辑里湖丝享誉世界。南浔成了江南最大的生丝集散中心,产生了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也就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流传在江浙民间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象”指资产在白银一百万两以上,“牛”为50万两以上,“狗”为30万两以上)。而共实当时的“四象”每户资产已超千万。据史料载,南浔这个丝商群休在当时的总资产达六千万两至八千万两左右,而此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自
  图1-2-1 晋出土墓砖拓片(周子美提供)
  图1-2-2 历史上南浔商贸中心通津桥及运河两岸(钱江摄)
  图1-3-3 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荣记湖丝(南浔辑里湖丝)获得的奖牌
  图1-3-1 辑里村一带水网密布,水质清澈,是辑里湖丝的发源地(谭进摄)
  图1-3-2 辑里村至今延续着蚕桑产业(沈钰浩摄)

知识出处

南浔近代园林

《南浔近代园林》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近代园林,对南浔园林的置石掇山等设计手法加以分析,对园林风格和园林文化加以阐述,提供了测绘图等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