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石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文物集萃》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76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石刻
分类号: J314.3
页数: 5
页码: 109-113
摘要: 明嘉靖“折征包补田粮碑 明嘉靖“折征包补田粮碑”通高170厘米,宽80厘米,太湖石质地,位于千金镇东驿达村永福庙内。碑额书正楷“归安县新建十五区东七千西八千折征包补田粮碑”,碑文有22行,满行54字。碑文主要记叙明朝嘉靖时期,归安县十五区(现南浔区千金镇范围)地广人稀,受赋税及自然因素影响,弃耕抛荒现象严重,影响当地粮食生产,为鼓励农户租地种粮,官府承诺不论官田、民田,以“折征包补”形式,减轻种粮户的负担,增加其收入。
关键词: 南浔区 石刻 石雕

内容

石刻明嘉靖“折征包补田粮碑 明嘉靖“折征包补田粮碑”通高170厘米,宽80厘米,太湖石质地,位于千金镇东驿达村永福庙内。碑额书正楷“归安县新建十五区东七千西八千折征包补田粮碑”,碑文有22行,满行54字。碑文主要记叙明朝嘉靖时期,归安县十五区(现南浔区千金镇范围)地广人稀,受赋税及自然因素影响,弃耕抛荒现象严重,影响当地粮食生产,为鼓励农户租地种粮,官府承诺不论官田、民田,以“折征包补”形式,减轻种粮户的负担,增加其收入。
  为示诚信,归安县衙门特用立碑形式安民告示,一通石碑立于归安县衙门前,一通石碑置于千金“无为寺”中。碑文落款时间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六月十五日。碑身周边饰卷草纹,碑额饰祥云纹。
  该石碑原置于千金镇无为寺庙宇,新中国成立初期,无为寺被拆,石碑移至他处,20世纪90年代,东驿达村民将石碑安置于永福庙内。
  嘉靖“折征包补田粮碑”是研究明代田粮制度与赋税的重要物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嘉靖款“折征包补田粮碑” 碑额拓片嘉应庙敕牒碑及置地碑 嘉应庙敕牒碑及置地碑原位于南浔镇南栅嘉应庙中,现移存南浔镇文园之中。“嘉应庙敕牒碑”为宋代遗存,高147厘米、宽80厘米、厚17厘米,记述敕赐嘉应庙庙额由来,碑中提及“今创镇几二十载”,而此碑勒于咸淳六年(1270年),依此推断南浔建镇于宋理宗淳祐(1241—1252年)末,是明确南浔建镇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浔南嘉应之庙置地碑”为明代遗存,高149厘米、宽84厘米、厚23厘米,记述嘉应庙之沿革及明确庙地之范围及岁办赋税等项,并绘有嘉应庙主体建筑及庙地范围的示意图,碑文落款为明嘉靖壬辰年(1532年)。
  嘉应庙两碑为古镇中留存为数不多的宋、明时期的碑刻,明确了南浔建镇的时间,对古镇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对嘉应庙的由来、历史及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嘉应庙敕牒碑拓片 嘉应庙敕牒碑及置地碑西府会、华严会置田记碑 西府会、华严会置田记碑位于南浔区南浔镇柏树村竖堽(同“冈”)庙内,碑身为太湖石质地,高150厘米、宽60厘米、厚16厘米,碑面完整。石碑两面分别书“西府会置田记”、“华严会置田记”。从碑文可知,竖堽庙创始于南宋嘉定中,废于嘉熙,再修于淳祐。石碑左下方落款书“淳祐十一年九月”为公元1251年,比南浔文园中保存的“嘉应庙勅牒碑”还早19年。
  据查,“西府会置田记”、“华严会置田记”在《湖州府志》、《乌程县志》、《南浔镇志》中均未收录,作为重要的实物资料,此碑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浔的人文历史和宗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西府会、华严会置田记碑 西府会置田记碑额 华严会置田记碑额洪福村武士造像 武士造像位于练市镇洪福村河畔,太湖石雕琢而成。武士造像为两尊:一尊年长武士(有须髯者)、一尊为壮年武士。石刻武士身材壮硕,神情专注,栩栩如生。精湛的石刻工艺使造像成了沙场归来的将士:身披铠甲,头戴护盔,脚蹬虎头靴,手持节锏。武士造像高近3.4米,是湖州现存最高大的石刻人物造像。
  武士造像来源无考,系当地村民在20世纪90年代疏浚河道时挖出,并就地供奉,当地志书野史不见著录。从武士造像的服饰风格、造型特征及石材风化程度等判断,当为明代遗物。武士造像雕刻细腻,形象逼真,整体保存完整,是研究明代武士装备的重要素材,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护肩铠甲装饰 腰间带饰 武士造像

知识出处

南浔文物集萃

《南浔文物集萃》

南浔区是汀南地区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义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自古就有“湖丝之源、院士故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早在7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勤劳的南浔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近代,随着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中国最大丝商群体的崛起,南浔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南浔因此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地之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