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宝贝: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697
颗粒名称: 运河宝贝:蚕
分类号: S88
页数: 19
页码: 132—150
摘要: 桑和蚕的结合,产生了丝绸,产生了闻名天下的丝绸之路。大运河,是蚕的母亲;蚕,是大运河的宝贝。
关键词: 南浔镇 大运河

内容

桑和蚕的结合,产生了丝绸,产生了闻名天下的丝绸之路。大运河,是蚕的母亲;蚕,是大运河的宝贝。
  1从天而降?不知始于何时,也不知止于何地,是神灵中的精灵,柔软而刚烈。它的名字是现代汉字天虫的上下结构,如一部通天的蚕茧梯子节节相连,像一列奔驰的火车,永不停息。饲养它的人,亲昵地称呼它为蚕宝宝。
   蚕,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怯生生不敢接近人类,在原始的野桑上,自生自灭。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不一样,桑和蚕是天地间一对奇妙的组合,密不可分,互为依存,如纯洁的爱情萌芽于同一瞬间,是养蚕人赋予的美好愿望。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唐代于濆笔下的野蚕,蚕野心不野。
   蚕宝宝,柔软而绵长,虎头虎脑,身上嵌印着牛蹄马迹,黑白相间,八对偶蹄,均匀对称,无骨,却最富骨气,尖细的嘴巴,一生正好啃掉
  一桑条的叶片,吐出来的丝,将其织成绸,可以代表国家,是国宝。生命周期极短的缺点,用一年轮回四次的生命接力延续。
   小时候,一首蚕宝宝的童谣伴随着我的童年,一天天长大,行色匆匆。
   蚕宝宝啊,吃得可真多,蚕匾湖丝沙沙沙像雨声,一棵桑树才养活你一只。
   这蚕从哪里来?这桑从哪里来?那年那月那日,我靠在运河边的雷击樟树下,听一位山僧讲述那蚕那桑的传说这故事,像身边那棵雷击樟树一样,乌黑发亮的枝干上,绽放着点点绿意,古老而神秘,亲近而又遥远。
   没有想到的是,传说中蚕的起源,是人与兽爱情的完美结合,我们可以怀疑这故事的真实性,但这毕竟是一个关于蚕宝宝的美丽神话,是当地桑蚕文化的图腾。
   这个人与兽的爱情神话,来自一个孝女对人生大事的选择,相信这种选择是无奈的,是被迫的,而又是真实的贞操可否超越责任,头颅可否取代契约,在没有互联网、摄像机、电脑、手机、照相机、窃听器的年代,一切可以推倒重来。可这个神话故事的主人,后来被誉为蚕花公主的姑娘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契约,或者说是她自己救父心切,考虑不够全面,而现在还能在哪里找到这样一位刚烈重情的女子,在危险和突发事件来临之时,冷静地写下这张告示:“吾父围困运河,谁能力救吾父者,愿以身相许。” 谁知告示一出,揭榜者不是人,而是兽,是一匹白马,威风凛凛的白马,那匹注定要跟蚕扯上关系的白马,这是谁也始料不及的事情,包括那位公主。
   白马口咬告示,飞奔疆场,将那位父亲救出,将一个活生生的父亲放在这位蚕花公主面前。
   这突如其来的场景,让蚕花公主大吃一惊,心中的白马王子,真的是一匹白马?她的思绪如山脚下大运河的流水跌宕起伏。一时间,云里雾里的没有了方向感,找不到了东西南北。
   蚕花公主的父亲见其状态,从白马口中取回告示,方知女儿救父心切,犯下大忌。人与兽,怎能以身相许,简直是荒唐透顶。
   尚武之人,毕竟也是最讲义气之人,想到那匹白马刚才的救命之恩,觉得千万不可怠慢。于是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先答应女儿与白马的婚事,心中却另有丘壑。
   其实,武员外的办法,无非是借用了偷梁换柱之计,他让女儿的丫鬟冒充公主与白马成亲,谁知,那白马是仙界灵物,知其有诈,前脚一抬,新娘败露,一脚踩上了丫鬟之身,一命呜呼。武员外毕竟是练武之人,见此惨状,怒而剑起,将白马当即刺死。此情此景,蚕花公主看在眼里,悲在心上,一气之下,撞墙随马而去。
   事后,家丁们把蚕花公主和白马分别安葬在含山顶上。时隔两月,含山顶上出了一件奇事:只见公主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树身矮矮的,叶子青翠而又肥大;白马的坟上出现了许多小虫,这些小虫慢慢地爬到对面的树上去,吃起那树叶来。小虫吃得累了,就睡一会,醒来后蜕一层皮;蜕皮后,继续吃。如此重复几回,小虫慢慢地长大了,样子变得十分可爱,通体洁白,身上还印着一个个马蹄形的花纹。小虫长到寸把长时,便不断从嘴里吐出银白色细长的丝来,边吐边绕,不几天,那虫便把自己缠在里边,做成了一个圆圆的,腰身微凹的东西。样子就像是一个缩小了的白色冬瓜。又过了不久,小虫全变成了一只只飞蝶,咬破那围住自己的圆圆的外壳,成双成对的,在含山上空飞来飞去…… 当地的老百姓猜测,这飞蝶或是蚕花公主和白马的化身,要不,那虫身上怎会印有马蹄印花纹?于是,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奋勇救人的白驹和情重如山的蚕花公主,就把那些虫子用蚕花公主的名字命名,叫作“蚕”,把这树叫作“桑(双)树”,把这椭圆形的东西叫作“茧(驹)”。一天晚上,蚕花公主的母亲梦见女儿对她说,茧子可以抽丝织绸、缝衣御寒,就照着做了起来,果然织出了柔软、漂亮的绸缎。从那时起,含山一带就开始种桑养蚕了,慢慢地,这种农事传遍了整个江南水乡和长江流域。
   现在,我们才知道蚕宝宝为什么总是喜欢吃桑叶,几千年来,它的食性从来没有改变过,从不见异思迁。
  2离我老家三千米的地方,有一个自然村叫波斯堰,村上的人口口相传着这个地名的来历,这个叫波斯堰的村庄跟一个波斯人有关。
  传说波斯人在跟东罗马人抢占中国丝绸市场的时候,派了一个会讲中国话的年轻人悄悄来到了我国江南的蚕桑地区偷学种桑养蚕的技术。谁知这个波斯人在进入江南后的第一个夏天,就患上了一种叫疟疾的疾病,高烧不止,当地一户蚕农用桑叶和板蓝熬汤救了这位波斯人的命,还教给他种桑养蚕的技术。这位波斯人没有想到因自己的一场疾病居然不费功夫地把种桑养蚕的技术学到手了,正想拿起一包蚕种和桑籽悄悄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他的双脚却跨不开步。
  他想到自己在中国能够死而复生,想到那户蚕农无微不至的关怀,想到中国人无私地把种桑养蚕的技术教给他,他不想忘恩负义,打消了回波斯国的念头,留了下来,将那些桑籽撒在靠近河边的一块土地上,还与这户蚕农的女儿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波斯人,就将他在河边开辟的那片桑叶地起名波斯堰,他的后代就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一直绵延至今。
   蚕,走出它的自身范畴,被视为一种象征,流传成一个故事,真的也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
   外国人也养蚕吗?邻近中国的朝鲜、韩国、日本、印度、俄罗斯都有过养蚕的历史。但身处沙漠地带的埃及没有养蚕的历史,却有一个关于蚕的故事在流传。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提问:“你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吗?” 这个问题,稍微懂得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是汉人为了防止外夷入侵。但跟蚕有关吗?根本与蚕搭不上边呀! 这位埃及女作家说:“那是秦始皇怕蚕宝宝偷偷地爬到外域去,为了阻拦千军万马般的蚕爬出关外,秦始皇才兴师动众地修筑了万里长城。” 是真的吗?其实这位埃及女作家是在逗小孩子玩呢,像我们大人,常常骗小孩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
   也许,在古埃及人的眼中,中国的这条蚕,的确是一种神的灵物,且神秘而不可知。
  3一盆清水,两根羽毛,几片干枯的桑叶,为蚕的诞生举行洗礼。
  羽毛代表天,桑叶代表地,蚕,从天而降,天地赋予它大任。蚕是天地之物。蚕积蓄着太阳的温暖和月亮的温柔,等待着释放和缠绵的机会。既然选择了日月,圆,是蚕必然的定型。
   腊月十二是蚕的节日,蚕的洗礼。蚕,选择了严寒,体验冬的酷烈,是蚕出给自己无法选择的一道命题。洗礼的盛典,如此宏大,吸天之精华,聚地之灵光。蚕的诞生,丰富了地球的植被,成行成行的桑树为蚕茂密。
   蚕在太湖南岸的钱山漾遗址前,许下一个诺言,要把自己这个微不足道的圆,一圈一圈地扩大,直到扩大到一本用5500年时间写成的书上。
   与蚕的诞生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条绵长的崎岖道路,从陆上披荆斩棘,从海上乘风破浪,抵达遥远。一切都从蚕这个小不点的圆开始,然后,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远,一直滚到了大洋的彼岸。
   这个时候的蚕,还在那个圆中等待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消退,在江南水乡每一户人家的通风处,等待春暖花开,等待桑林茂密。蚕从收蚁到龄蚕、老蚕、结茧四个阶段,历时二十八天。蚕用短暂的
  二十八天时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诗经·豳风·七月》曰:“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是古人的诗,是延续几千年的华夏文明。
  4古老的大运河,从杭州的拱宸桥出发,流经含山,山脚下有一条弄堂,叫摸奶弄。弄堂窄窄的,两个人交汇时需要侧身而过。时男女青年相逢,小伙子可以摸姑娘的奶子,姑娘也不会反对。因为,这些姑娘早上出门的时候,妈妈告诉她们一个传统的习俗:“摸发,摸发。”而且这奶子被摸得越青,预示今年的蚕花越丰收。那些没有让人摸到奶子的姑娘,会倍感遗憾;那些奶子没有被摸得发青的姑娘,会悄悄地跑到桑树地里,撩开上衣,用刚刚发芽的桑叶或者蚕豆叶子,把自己的奶子染上青色。为了自己家里的蚕花丰收,姑娘们不顾一切,竭尽全力,甚至可以无私地献出自己的贞操。
   后来,清明游含山,摸蚕花奶奶的行为渐渐地形成了一种风俗,不过,摸蚕花奶奶的时间就规定在清明节这一天,其他的日子,小伙子一旦出手,姑娘们就会直呼你流氓。据说,摸蚕花奶奶这种对原始性崇拜的行为,一直延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可以想象,这样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含山,会是一个多么盛大的场面。如果那天遇到下雨,含山的山坡上则是“伞”花烂漫,花花绿绿的雨伞,将整座含山点缀成一朵硕大无比的蚕花,绽放在太湖南岸,绽放在大运河畔。
   那天,尚未结婚的姑娘,会把蚕种藏在胸口,这些姑娘都有一个同样好听的名字——蚕花。
   蚕花姑娘把蚕融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在太阳的光芒尚未抵达含山的早晨,蚕花姑娘祈祷的心愿率先抵达。她要带上蚕种去祭拜含山顶上的蚕神菩萨,口中喃喃地念着,“蚕花廿四分”。那是蚕花姑娘对蚕的期盼,那是蚕花姑娘赋予蚕的希冀,希望蚕的到来,为蚕农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十二分的好运,而是廿四分的收成,还有自己甜蜜的爱情。
   从含山祭拜好蚕神后下来,还要经过摸奶弄,还要吃蚕花饭。
  这蚕花饭由糯米饭、腊肉、咸鱼、野菜、马兰头、米酒组成,一共
  六样,意为种桑养蚕,六六大顺。其场面弘大无比。当地百姓还做了三种可拎着上含山吃的蚕花饭,那就是三角粽子、青白茧圆和芽麦塔饼,外加糯米酒助兴。
   清明前夕,含山一带的农妇从房前屋后的箬叶墩中摘下肥大的箬叶,用糯米配以腊肉,或配以细沙、红枣、赤豆,裹成三角形的粽子。如腊肉粽子则4只为一串,细沙、红枣、赤豆粽6只为一串,以便区别荤素。上山轧蚕花者可拎着粽子当中饭,孩子们则常常用竹子做一副粽子筷插着吃。
   青白茧圆是用糯米、粳米粉对掺而做成茧子形状的圆子,青圆子则用南瓜藤腌煮成的青色作颜料做成。做好的圆子分青白两种堆放在红漆木盘中,堆成山的形状。青色代表稻麦盈仓,白色代表蚕茧丰收,轧蚕花前一般先要吃几个茧圆,再上山祭蚕神。
   芽麦塔饼是用米粉、麦芽、棉絮头草作原料做成,形如中秋月饼,一般是轧蚕花回来后当点心吃,或上山祭蚕神作供品。
   蚕花饭中最有味道的是喝米酒,也叫蚕花酒。这种蚕花酒是蚕农们春节前用糯米酿制而成的,除上山祭蚕神时用作供品之外,主要是吃蚕花饭时用以招待客人,蚕花节一过,此酒也正好喝完。
   蚕夫蚕妇,蚕神殿前,虔诚伏地,焚香叩拜。心中升腾起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是属于希望的那种幸福,是属于幸福的那种希望。
  这种近乎宗教的祭拜蚕神的仪式,是养蚕人发自灵魂深处的敬礼。
   一夫耕,一妇蚕,形成了从历史流传至今的家庭格局。在这样的家庭格局之下,在蚕花姑娘如此炽烈的关爱之下,蚕,积蓄着能量,能量甚至会胜过一颗“原子弹”。其实,蚕本身就是一粒极小极小的原子,在储存威力无比的能量后,在万物生长的那个季节,开始核变,开始释放。
  5这个时候的蚕是襁褓中的婴儿,不知道季节已经变换。农妇的慧眼,识得冰肌玉骨,放在胸口,用心,用体温,萌动蚕这懵懂的生灵。
   村前屋后的做丝花,开始芬芳。蚕似乎闻到了野蔷薇的花香,要打破那一个个紧固蚕蚁求索的圆圈,小心翼翼地探出身子,乌黑乌黑的模样,小到用肉眼看不到蚕的腿,蚕的眼晴。近乎丑陋的蚕,在遐想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次美丽。
   其实,这个时候的蚕,还不能称之为蚕。沈练《广蚕桑说》:“蚕子之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如蚂蚁一样,黑不溜秋的蚕,姑娘们关怀备至。蚕花姑娘在自己的人生中还没有生下小孩之前,先养育了蚕,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母爱。她们把去刺去梗的蔷薇烛燥研末,其香无比的气息,像黑夜里茫茫海面上领航的灯塔将蚕指引。闻到清香的蚕,仅用一个时辰,其壳脱尽,蛰者尽出。蚕舒舒服服地躺在金漆木盘上,有鹅毛轻拂蚕宝宝娇贵的身体,蚕一定是享受到了公主般的待遇。
   江南的初夏,常常是朗朗乾坤。太阳照射下的田野,菜花的黄,麦苗的青,桑叶的绿,为蚕呈现江南水乡的五彩缤纷。蚕闻得桑叶之香,卧伏金漆大盘之上,等待第一片桑叶的芳香。放乌蚁的蚕筐,已经用花纸糊饰,放一些旧书败卷,可以辟邪。废旧之物,也可赋予新意。蚕花姑娘的轻手轻脚,小心翼翼,让蚕感觉到了人类的关怀备至,于是,在蚕幼小的心灵里布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等待往后的美丽绽放。
   蚕月森森多禁忌。
   门上插桃枝,墙上挂镜子,地上浇石灰水,有点壁垒森严的氛围。宋范成大《田园杂兴》云:“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说的就是蚕时多禁忌,虽比户不相往来之事。
   蚕妇们在蚕房里,把门关得严严实实,生怕有风吹进来,恐怕有什么声音惊动了这些小小的生灵。把桑叶切成丝丝缕缕,生怕蚕宝宝小小的嘴巴咬不动桑叶。她们在饲蚕的时候,基本不说话。所以,当她们把切好的桑叶轻放在蚕宝宝身上的时候,就会听到蚕宝宝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如一种美妙的音乐,在蚕乡吟唱,跟雨的声音缠绕在一起,淅淅沥沥,叮叮咚咚,雨夜绽放的栀子花为这音乐绽放色彩斑斓的背景。
   蚕禁的风俗由来已久,谓之关蚕房门,跟寺庙里的方丈闭关不相上下。收蚕之日,即以红纸书“育蚕”二字,或书“蚕月知礼”
  四字,贴于门。路过之人看到“蚕月知礼”四字,便会知礼,便会避而远之。但那实实在在需要忌讳的,是那些雨淋的桑叶,雾罩的桑叶,风沙的桑叶,水汽的桑叶,藏有蚂蚁的桑叶。
   饲养初生之蚕,尚有十二禁忌。忌屋内扫尘,忌油火纸吹灭于蚕屋,忌敲击门窗,忌秽语谣辞,忌产妇作蚕娘,忌带酒入房,忌
  一切烟熏,忌灶前热水泼灰,忌床事圆房,忌麝香腥辣之物,忌西窗照日,忌污臭秽气,共十二禁忌,是养蚕人饲蚕的宪法,让人联想到应该建立起怎么样的法治国家。
   这样纯洁的环境,怎能不培养出纯洁的精灵。
   而蚕吃的桑叶,则更加考究,因为桑叶为鲜货,不可多采,恐其风干而蚕不欲食;又不可少采,恐遇雾、雨、风沙、水汽的时候,需要做好桑叶的储备。如遇大雨,要将带叶的桑条用绳经于屋檐下风干水渍,或用扇子把水滴扇干。
   白天给蚕吃的桑叶宜清晨采摘,夜间及明日清晨给蚕吃的桑叶,宜傍晚采摘。中午太阳正旺的时候,如果把带有热气的桑叶采摘下来,蚕宝宝吃了,就会得病,所以采摘桑叶的时间也显得十分讲究。
  现在我才知道,蚕花姑娘为什么要把蚕称呼为宝宝了,那是对蚕宝宝倾注了全身心的母爱。
   蚕花姑娘倾于全部心血的关怀,让蚕宝宝幼小的心灵感动不已。
  “沙沙沙,沙沙沙”,那是蚕的诗歌,为蚕花姑娘抒情,为蚕花姑娘倾吐,为蚕花姑娘朗诵,为蚕花姑娘祈祷。
   往后的日子里,蚕花姑娘结婚了,生下来的孩子也叫宝宝,跟蚕宝宝同名;如果蚕宝宝有外号,那么,这个外号也是自己孩子的外号。
  6蚕,也需要休息,也需要睡觉。蚕睡觉不叫睡,叫眠。眠者,为眠头;起者,为起娘。蚕的一生就睡四次觉。不,应该说蚕的一生就四次眠。初眠的蚕叫头眠,次眠的蚕叫二眠,三眠的蚕叫辍火,
  四眠的蚕称大眠。蚕眠不是睡,是对往后前程的再三思考。蚕眠也不是眠,是蚕的新陈代谢,蚕的脱皮换胎。
   大眠蚕卵孵出蚁蚕后,成为一龄蚕,并开始脱皮。蚕在头眠后,第
  一次脱皮,成为二龄蚕;蚕在二眠后,第二次脱皮,成为三龄蚕;蚕在辍火后,第三次脱皮,成为四龄蚕;蚕在大眠后,第四次脱皮,成为五龄蚕。绵绵密密,不急不慢,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完成了蚕对自身的一次次蜕变。
   蚕吃吃眠眠,眠眠吃吃。吃饱了就眠,眠好了再吃。吃是能量的积蓄,眠是理性的思考,蚕在吃和眠的交替中一天天成长。
   蚕吃桑叶的声音,有马蹄疾驰的韵律,于是马蹄的印证,开始在蚕的肌肤显现,仿佛是日后要穿越茶马古道的暗示,仿佛为驼铃的声响作一次预演。
   头眠,二眠,辍火,大眠。蚕吃吃眠眠,眠眠吃吃,吃一顿,长一分,眠一次,脱层衣。俗话说,蚕花姑娘十八变。蚕在蚕食与休眠中,一边蚕食,一边思考,终成大器。长成与蚕花姑娘一样的温柔,一样的善良,一样的胸怀,一样的美貌。
   蚕宝宝,脱衣裳,脱一件,变个样,脱了四件旧衣裳,变成一个茧姑娘。
   蚕宝宝在蚕乡的儿歌中,在桑园小道的吟唱里,在江南的雨水中,在五月的阳光里,茁壮成长。从头眠到老蚕,短短的时日,仿佛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汲取营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索选择,蚕,终于成熟了。蚕不再需要蚕匾那小小的舒坦,大地,是蚕最终要走向大自然的起点,蚕,需要大地的宽广,需要大地的厚实。蚕知道,前面的路刚刚跨出了第一步,鹏程万里,装在蚕宝宝千回百转的思想里。蚕没有翅膀,却早有了飞越千山万水的弘远志向。蚕,毕竟成熟了,一个个胴体,晶莹如玉,玲珑剔透。可以洞察蚕的一生,是如何地透明;这满腹经纶,即将开始书写中国最古老的文明。
  7蚕善良,人不复善良。在蚕的善良面前,人性的恶劣和贪婪,有时候也将暴露无遗。小时候听说过一个龙蚕的故事,应该是蚕农们追求善良的梦想。
   说从前有妯娌两个,大妯娌乖巧,是养蚕的一把好手,村里人都叫她巧媳妇。小妯娌呆板,不会养蚕,村里人都叫她呆媳妇。不久,弟兄俩分了家,呆媳妇就向嫂子学养蚕。
   农历十二月十二,蚕宝宝浴种那天,呆媳妇问嫂子这蚕种怎么浴。嫂子告诉她将蚕种往开水里浸一浸就可以了。呆媳妇就听嫂子的话,将蚕种往开水里浸了一浸,结果蚕种全烫死了,只有捏在她手心里的两粒蚕种,后来焐出了两条蚕来。
   呆媳妇把嫂子当师傅,嫂子摘多少桑叶,她也摘多少桑叶;嫂子什么时候撒叶,她也什么时候撒叶;嫂子撒多少桑叶,她也撒多少桑叶;嫂子打多少柴龙,她也打多少柴龙。嫂子觉得稀奇,她的蚕不是全烫死了吗,需要摘那么多桑叶,需要打那么多柴龙吗?嫂子就偷偷往她的蚕房看了一眼,发现有两条蚕游来游去,形如巨蟒,嫂子的嫉妒心一下子膨胀起来,心想,这两条蚕养得比我还大,我要弄死它们。
   晚上,嫂子溜到她的蚕房,拔下头上的银簪,把两条蚕戳死了。
   谁知道,这是一雌一雄两条龙蚕,龙蚕一死,嫂子那边的蚕当然要全部爬过来吊孝啦。到采茧子的这天,嫂子进自己的蚕房一看,傻了眼,一个茧子也没有,呆媳妇的蚕房里呢,反倒结满了茧子。
   从此,村上的人见了呆媳妇就说:“呆有呆福,泥菩萨住得好屋。” 这个故事正好说明事物往往有正反两面的走向,但蚕宝宝毕竟是善良的,蚕的善良,达到了连一只蚂蚁也可以欺负它的程度。
   在玩具匮缺的儿童时代,我常常会把蚕宝宝弄到桑树地里玩耍,让它与蚂蚁搏斗,可蚕宝宝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搏斗,只见一只蚂蚁悄悄爬到蚕的背脊上,而蚕宝宝却毫无感觉,不知道危险已经降临。就在蚕宝宝毫无防备的时候,那只蚂蚁突然在蚕宝宝的背上咬了一口,这时候,蚕宝宝才突然感觉到了疼痛,身体不停地拗动着,就是拿这只黑黑瘦瘦的小蚂蚁没办法,蚕宝宝只能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打滚,是心如刀绞的那种痛,这种痛也渗透到了我的整个童年记忆中。
   为此,蚕农们在养蚕的季节,常常要在蚕房的四周撒上一圈石灰水,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蚕宝宝,不让外敌入侵,哪怕是
  一只小小的蚂蚁。
   蚕的柔软,温顺到让人不敢触摸的地步。这种浮凸凸的柔软,
  一旦接触,会有一股电流通过那样的恐惧。
   一个夏夜的后半夜,我跟随母亲饲蚕,睡眼蒙眬中,将地铺上的跳板踩得左右摇晃,一只小脚的不慎,让我全身倒伏在了蚕的身体上,压出满地的蚕的尸体,双手碰到的全是触目惊心的柔软。我尖叫着从蚕铺里爬起来,从此产生了对柔软动物的无比恐惧,比如蚂蟥,比如游蛇,比如泥鳅,比如鼻涕虫。但我可以远离蚂蟥,远离游蛇,远离泥鳅,远离鼻涕虫,但不能离开蚕宝宝。在我长大之后,每年做的主要工作,还得要与蚕宝宝这柔软的家伙打交道,要用鹅毛去拂蚕,要用双手去饲蚕。我这双蚕农的手,永远离不开这蚕的柔软。
   柔软的反面是刚烈。
   有了蚕的柔软,才有了蚕的刚烈。飘动的丝帛,柔中带刚,用丝绸染红的战旗,所向披靡,冲锋在战场的最前沿;那洁白的绫绢,常常是刚烈女子为证明自己清白的自尽套索,包括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尽于煤山,也是用柔软的蚕丝,取代他心志以及一个朝代的无奈与刚烈。
   蚕,一代代地前赴后继,这样的坚毅,用柔软的外表,掩盖刚烈的内心,足以震撼人心。
  8初夏的夜空,繁星点点,星光下,道地上,蚕农们为蚕的归宿建造金色的宫殿,别致而不同凡响。这座宫殿用金黄的稻草组成。
  三至四个人为一组,常常是父亲母亲儿子儿媳两代人的组合,或许还有孙子孙女从中参与着热闹。在半截扁担中间挖一个小孔,插进
  一个钉钩,钩住稻草打成一条长长的绳索。到两丈出头许,反折回来,形成两条绳索,然后前后两人继续紧绳,中间一人用事先准备好的一尺有余的稻草按插在两条绳索中间,钩住绳索的铁钩一转,手中的稻草就绞入绳索中,霎时,一条金黄色的柴龙在旋转流动中渐渐成型。
   一户户毗邻的人家,几乎在同一个晚上干着打柴龙这同样的活儿,在一条长长的道地上,灯光明灭闪烁,人员搭配有序,进度旗鼓相当,吱咕——嗒,吱咕——嗒,这打柴龙的声响,与夏虫的啾啾声,屋内蚕宝宝的沙沙声混为一体,成为这夏夜最美妙的音乐。
   一户连一户的柴龙,连接在一起,蔚为壮观。如果从高处往下看,好似一条条金色的长龙,在夏夜的暮色里起伏翻腾。直到半夜时柴龙毛脚分,蚕农们建筑好了蚕宝宝的宫殿,一条条柴龙堆成一座座金色的山,等待蚕宝宝在来日慢慢地爬进这稻草的色泽里,用洁白的椭圆点缀龙身,仿佛一叶叶龙的鳞片,闪烁着光芒,并开启遥遥征程。
   蚕将所有的想法,通过嘴巴喷涌出来。在上山之前,在出征之前,兴奋不已的蚕,不吃不睡三天。一条条蚕,在聚集能量,作彻底地喷发,于是,每一条蚕,几乎在同时,变换五百多次位置,吐出六万多个曲折的丝圈,三千多米连绵不断的衷肠。
   春蚕到死丝方尽,丝不吐尽蚕不死。蚕不吐不快,一吐为快,一吐千万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蚕吐完丝后,身体渐渐地缩成一团,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腹足在没有完全蜕变成蛹的时候,叫毛脚,是蚕蛹到蚕蛾的一个特定时期。这种特定时期的产物又延伸到了订婚而又未完婚的青年男女的定义,蚕乡人称未过门的女婿或媳妇,为毛脚女婿或者毛脚媳妇,我不得不佩服蚕农们如此惊人的想象力。
   蚕,不是作茧自缚,蚕,是破茧而出,跟人的婚姻不一样。如释重负的蚕,已经化作蛾,轻装待飞,在吐尽芳菲后,在吐尽衷肠后,蚕,开始了飞翔的梦想。
   突破,是蚕的转折。破茧而出的蚕,成为飞翔的蛾,在江南夏季的含山上空盘旋,多想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多想转身看看前方的山。蚕知道,自己的精力毕竟渺小,凡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努力。于是,雄蚕蛾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培育下一代。于是,雄蚕蛾将自己毕生的精华,传递给雌蚕蛾后,筋疲力尽地倒在了雄伟事业的基石上,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雌蚕蛾,将雄蚕蛾给予的种子,悉心地呵护,终于在那张洁白无瑕的蚕花纸上,为下一个轮回,传宗接代。蚕蛾产下蚕卵后,静静地死去。但,不用悲伤,那是蚕宝宝给自己的生命所画上的一个圆满句号,是蚕宝宝的爱情结晶,是蚕宝宝又开始的一个新的生命周期,其行动雄伟壮丽,其行为可歌可泣。
  9一只苍蝇在蚕的上面嘤嘤嗡嗡地叫着飞着,苍蝇的脚带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蚕无法阻止苍蝇飞旋的举动,包括来自四周的不洁气味、不轨行为。蚕闻到了这种不洁的气味,身体碰到带有细菌的苍蝇,吃到不干净的桑叶,或者人的不轨行为,都会让蚕宝宝变成直挺挺硬邦邦的僵蚕。
   僵蚕可怕吗?当然大可不必害怕,可怕的是关于僵蚕的舆论。
   苏南和浙北地区的蚕乡,把养蚕叫作看蚕,新娘子过门后的第
  一年,需要独立完成一张蚕种的饲养,以此来考验新娘子的养蚕能力,称为“看花蚕”。对于这位新娘子来说,“看花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往后她在婆家的生活地位,决定了她在这个村庄上的社会地位。
   我们村上,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桩奇怪的事情。有一户蚕农,年前从山里娶回来一房儿媳,新娘子身材姣好,脸蛋楚楚动人,性格活泼开朗,但她不懂得养蚕时节的禁忌,也不懂得怎样养蚕,更不知道还需要跨过这一道“看花蚕”的坎。到了饲养春蚕之季,这对新婚宴尔的小两口,耐不住夏夜温暖的燥热,花前月下的诱惑,大人们在半夜里给蚕宝宝喂桑叶的时候,这小两口在床上交欢,犯了养蚕时节的大忌。想不到的是,就是她家的蚕,养到大眠时开始出现了僵蚕,全村人视这位新娘子为瘟神,不敢亲近她。多嘴的婆娘指桑骂槐,说这山里的鸡啊,本来就都是骚寡头,说得那新娘子面红耳赤,天天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采摘桑叶和喂养春蚕。好在两个月后,新娘子发现自己已经怀有了身孕,全家人自然也忘掉了僵蚕之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么,至少这位山里姑娘为水乡蚕农之家带来了传宗接代的喜悦。
   第二年春节刚过,新娘子顺产,一个胖嘟嘟的娃娃呱呱坠地,村上的人想起了这位新娘子怀孕后,家里的蚕宝宝成了僵蚕,于是,就戏称这个胖娃娃为“戏僵蚕”。久而久之,这种叫法还成了一种风俗习惯,一直到了现在,运河流域一带的练市和石门,对小孩子的昵称都叫“戏僵蚕”,对顽皮的小孩子,称“厌僵蚕”。
   据说对小孩子来说,越骂他贱,身体越强壮,正如那些起名“阿猫阿狗”的,好养。当然,对小孩子“戏僵蚕”“厌僵蚕”之类称呼,虽然源于那位山里姑娘不知蚕节的禁忌,但也不失为传宗接代的好事。况且,僵蚕也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这就是蚕之所以被称为宝宝的价值体现。
   说到僵蚕的药用价值,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秦始皇想长生不老,就派徐福到东海寻找长生不老仙丹,没想到徐福在海上遇到了狂风大浪,找来的长生不老仙丹全撒在了海边上,从此这里的水土有了一种灵气,长寿的老人比比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一个考古发掘人员在一座东晋大墓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东西,它们有米粒大小,通体红艳,其中里面就有僵蚕的成分。
   明代杰出医学家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曾经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其卷五十一记载着这样一张药方:生石膏30克,月石21克,冰片0.9克,僵蚕3克。
  主治头疼、牙痛、口疮、齿衄、喉痹,长服者增寿。
   僵蚕治病是歪打正着,还是僵蚕真的具有此等非凡的药用功效?查阅医药文献得知:僵蚕,别名天虫,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由于其体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主要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等病症。偏正头风、夹头风,两太阳穴痛,用僵蚕末,冲茶调服一匙,旋即痊愈。
   科学养蚕技术越来越好的结果,是僵蚕越来越少,市场经济的杠杆撬动了一批养僵蚕的人。其方法是先将蚕宝宝饲养到四龄大小,直接给蚕宝宝身上撒上白僵病菌,让蚕宝宝不吐丝结茧,而变成僵蚕。一张蚕种可收获僵蚕达30千克,饲养环节简单,投入减少,如簇具、蚕药、桑叶都可以节省。看来,蚕宝宝,蚕宝宝,真的不是随便叫叫的,这蚕宝宝真的浑身是宝。据说,僵蚕的收益要比正常年景春季蚕茧高出三分之一,如果价格高则还不止。然而,不务正业,剑出偏门,实非正道。
  10蚕,是这千万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是时光隧道中的一个亮点。这种往复,这种循环,是蚕新的重生,不知始于何时,不知止于何地。终点又回到起点,前辈用死亡创造未来和新生。
   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宗接代,是佛语中的轮回,是现代词汇中的重启,是植物中树木的年轮,是天地间风的痕迹、水的光芒、日升月落的无限循环和缠绵的爱情。
   蚕,又开始在蚕种那个小小的圆圈中圆满,积蓄力量,播种希望。知道自己的前辈,前辈的前辈,应该已经越过千山万水,应该已跟茶马古道融合在了一起。应该听到驼铃的轻逸,看到沙漠的干旱,以及越过重重苦难后,看到了罗马人的喜悦,英国皇后的美丽和沙皇的憧憬。
   蚕,将一个小小的圆,圆满了世界。
   蚕,用一根细细的丝,传承了文明。
   一条又一条蚕,是大海中的一只一只贝,是大漠中的一粒一粒沙,是奔流在江河中的一滴一滴水,是镶嵌在苍穹中的一颗一颗星。
   蚕的纤细成就了蚕的粗壮,蚕的渺小成就了蚕的宏大,蚕的柔弱成就了蚕的刚强,蚕的短暂成就了蚕的永恒。蚕,用自己纤细的身材,渺小的身体,柔弱的皮肤,短暂的生命,用自己的卑微弱小建筑了一条闪闪发光的大道,用丝绸铺就,用文明担当,在千万年生生世世的轮回中,走向远方,走进多哈,成就了世界文化遗产。
   此时,那首蚕宝宝的童谣仿佛又在我的耳畔响起:
  蚕啊,
  蚕宝宝,
  真像一列小呀小火车,看
  那胖嘟嘟的样子,
  我们好想上去坐一坐。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行吟南浔大运河》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行吟南浔大运河》是一本关于南浔大运河的书籍,由张加强著。该书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引领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游历南浔大运河的沿线风光,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南浔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作者张加强通过对南浔大运河的深入了解和实地走访,将运河的历史、文化、地理、风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他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南浔大运河的壮美景色和丰富文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运河的热爱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该书不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本文化读物,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浔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感受运河之美,同时也能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