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文园中的红色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677
颗粒名称: 南浔文园中的红色旅游
分类号: F592.3
页数: 3
页码: 29—31
摘要: 南浔文园占地近60亩,其中湖面20亩,园内主要景点有“红军长征追踪馆”“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南浔名人长廊”“小小天安门”“农家乐园”和“文昌阁”,以及儿童乐园。文园相较南浔的其他几个园林,是一个新的景点。所以,更富有现代气息:红军长征追踪馆、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名人长廊、文昌阁、宋代南浔建镇碑、明代石狮等,可谓集人文景观、历史风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园林。
关键词: 大运河 文园 红色旅游

内容

南浔文园占地近60亩,其中湖面20亩,园内主要景点有“红军长征追踪馆”“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南浔名人长廊”“小小天安门”“农家乐园”和“文昌阁”,以及儿童乐园。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批湖州知青下乡到我们这个叫徐洪的村子。后来,他们中的几位成了我的初中老师,进而成了我的朋友,比如业余喜爱书画和文学的邓中柱。有的则与我干起了同一个旅游行业,比如现在天煌的熊澜生和南浔文园的杨央花。如果没有旅游,那么,我也不可能与这些知青老师经常往来。
   所以,今天想到了杨老师,自然也想到了她和她先生朱培德共同经营起来的那个文园。
   文园相较南浔的其他几个园林,是一个新的景点。所以,更富有现代气息:红军长征追踪馆、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名人长廊、文昌阁、宋代南浔建镇碑、明代石狮等,可谓集人文景观、历史风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园林。
   最近一次去文园是为了编排红色旅游线路。我在长兴槐坎、安吉孝丰走了一圈后,觉得南浔文园中的红军长征追踪馆是浓缩了的长征纪念馆,浓缩的往往是精品。而且这个红军长征追踪馆还与一位在国内外新闻界占有一席之地的记者罗开富有关。
   我与罗开富先生只见过一面,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去北京开会,到了当年还在王府井办公的《经济日报》社编辑部拜访红军长征追踪馆他。当时对他的感觉是:一口乡音,精神矍铄。大约当时他沿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原路徒步采访回来不久,所以,侃侃而谈中还给我讲了许多新奇的故事。
   他说,当时有一些外国记者不相信我会重走长征路进行徒步采访,故而前来与我同行,说是同行,实为打探虚实。1985年1月28日,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加藤千洋第一个赶到长征路与我同行。
  当时我正要上娄山关,加藤千洋跟随着我一路走下来后,彻底信服了。他不仅有时扶着我走路,还在凌晨二三点起床,拖着疲劳的身体帮我把稿件抄到电报纸上。与我分别后,他先后用将近三个版的篇幅在他们的报纸上介绍一个中国记者在红军长征路上的采访经历,并在《向长征之路挑战》一文中写道:“在中国,不,甚至在世界上,今天用‘脚’长途采访的记者,可以说就是罗君了。” 关于对红军长征的采访,我记得有两位外国人特别有影响。一位是《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一位是《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当时,听完罗先生的讲述,我肃然起敬。这位娓娓道来的老乡,竟是一位中国式的斯诺…… 我走进文园,走进红军长征追踪馆,除了可以了解当年红军长征时的那些动人故事外,还看到这位中国第一个重走长征路的南浔人、《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在长征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收集到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内容,不得不让人感动。正如《经济日报》在报道罗开富抵达红军长征终点一文中所写的那样:“罗开富这一年零
  三天的采访实践,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创举,他将以一年内徒步历程最多的记者而被载入我国的新闻史。”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行吟南浔大运河》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行吟南浔大运河》是一本关于南浔大运河的书籍,由张加强著。该书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引领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游历南浔大运河的沿线风光,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南浔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作者张加强通过对南浔大运河的深入了解和实地走访,将运河的历史、文化、地理、风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他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南浔大运河的壮美景色和丰富文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运河的热爱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该书不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本文化读物,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浔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感受运河之美,同时也能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