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追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希望沃野》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647
颗粒名称: 遗迹追踪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7
页码: 34-40
摘要: 岁月流逝,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无数的痕迹。历史的沧桑使得这些文化遗存渐渐模糊。虽然如此,它们始终是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和文化的记录者。印记无存,文史犹在。
关键词: 文化遗址 遗迹追踪

内容

遗迹追踪 岁月流逝,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无数的痕迹。历史的沧桑使得这些文化遗存渐渐模糊。虽然如此,它们始终是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和文化的记录者。印记无存,文史犹在。
  马窑遗址 新石器时代马氏陶窑所在地,在新开河边的热三圩,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约1.3米。出土文物以石器、陶器为主。其中石器有、镰、刀等;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鼎、釜、罐等,还出土有锥形、凿形、舌形顶足及支座。
  玩易楼
  在马腰东栅,为明代沈节甫藏书之所,早废。
  忠志堂遗址
  在马腰东栅,大门前河埠上有“乐善好施”石坊,为明代沈㴶之故居,清咸丰十一年(1861)遭焚毁,遗址尚存。
  正止斋遗址
  在马腰东栅,为明代沈演读书处,早废。
  沈宗骞故居
  在原三圩钳圩,为清乾隆、嘉庆年间的书画家沈宗骞之居所,早废。
  南花园 在马腰东栅河港南面的独田圩北隅,晚清时沈魁生之祖父所筑。当时沈氏购得南浔董氏园中的太湖石、白皮松、方竹等,便筑就亭轩,以莳花弄木。1949年后,仅存一幢房屋,后被拆,原址上建成了大食堂。1956年7月8日,白皮松被龙卷风连根拔起,抛在几十米外的耶稣堂门前的河滩上。
  沈煓墓
  在马腰东栅北面金家兜西熟一圩,俗称“西垟坟”,墓上有文武翁仲4个、各种器形的石器10多件,“文化大革命”时被拆毁。
  沈演墓
  在洪城西村佑五圩,俗称“万人坟”,有翁仲2个,“文化大革命”时被拆毁。
  刘镛墓地 墓地营建于清末,为南浔“四象”之首刘镛及其妻妾、子女之家族墓地。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庠上村羊龙兜,存墓冢及墓庐各一处,均坐北朝南。墓冢现仅存正墓位,系四穴墓,用青砖错缝叠砌,以糯米与石灰混合物作黏合剂。其外包覆三合土,再以青砖贴面,以混凝土压顶。据《刘氏支谱》记载,刘镛墓分正、昭、穆三个墓位,正墓位为四穴,刘镛与夫人沈氏居中,左附侧室宋氏,右附侧室唐氏。左昭位为刘镛之弟刘锵与夫人谈氏及长子安源之墓。右穆位为长子刘安澜与夫人邱氏之墓,附次子刘锦藻的两个早殁儿女承模和承槿之墓。墓庐位于墓地东南,原为三开间二进深,现仅存第二进正厅,晚清建筑风格。正厅通面阔12米,通进深7米,面阔三间,内四界前后单步。屋顶为硬山式,阴阳合瓦,铺望砖。第一进已改建,用仿古梁架设。
  周庆云墓
  位于方丈港村的周庆云墓曾是规模庞大、建筑风格独特的墓地,20世纪90年代被拆除。
  周庆云(1864—1933),字景星,号湘,别号梦坡,南浔人。其实业经营涉及丝业、盐业、铁路、银行、采矿等多个领域,其中以丝、盐两业为主。一生勤著述,工诗词,能书画,善雅琴,精鉴别,喜远游。春秋佳日,辄约文友,或抚琴雅集,或书画吟咏。生平除编印金石、印玺、古器图书30余种外,《梦坡室丛书》另收录其专著和文集达45种,共计469卷,主要包括:《盐法通志》《南浔志》《灵峰志》《西溪秋雪庵志》《莫干山志》《历代两浙词人小传》《梦坡诗存》《梦坡词存》《梦坡文存》等,其中以《盐法通志》和《南浔志》两部志书最具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张石铭墓 墓主张石铭民国二十年(1931)年下葬,墓地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直港村,墓庐高3.5米,宽10米,深8米,整个墓园占地约10亩(约6667平方米),墓前、墓后均为树林。2005年,其孙张南琛、席与时夫妻曾返乡拜祭。因开发区土地平整,2007年拆除后移至南浔公墓。
  张石铭(1871—1928),名钧衡,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长孙,张静江之堂兄。他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举人,是南浔清末民国初四大藏书家之一。除承袭祖业外,他还在上海开办了慎大钱庄、东南信托公司和一些房地产公司,是早期沪上的儒商名流。张石铭热衷于收藏古画、金石、碑刻、奇石、书籍,是杭州西泠印社赞助人之一,与吴昌硕、王福庵等文人名士过从甚密。张石铭在南浔鹧鸪溪畔建造了江南名园——适园,以收藏历代名家的书画、碑刻,较名贵的有西晋、东魏、六朝及隋唐时期的墓志铭原石七八方,还收藏有苏轼手书《赤壁赋碑》、元代赵孟頫手书《胡笳十八拍碑》等。他还有藏书10余万卷,有《适园善本藏书志》16卷;并刻《适园丛书》72种共608卷、《择是居丛书》19种共118卷,均为影宋精刊本。
  马腰基督教建筑群
  马腰基督教原有三个体系,即“卫理公会”“使徒信心会”“基督徒聚会处”。
  卫理公会创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由练市姓陆的牧师传入。初期布道所建在马腰西栅熊姓人家的房屋中,后移至东栅,租用了沈姓人家的大厅。其后由罗金生等筹备,由湖州福音医院的孟医师资助,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建造起教堂,建筑面积为625.8平方米,即现存的基督教堂。
  使徒信心会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由张宝林发起组织的。初期的聚集点在马腰观音桥南堍的一所房子里,后来通过自筹资金、信徒奉献,在马腰东栅建造了一幢礼拜堂,计401.8平方米,附属厅计74平方米,后为供销社化肥仓库。
  基督徒聚会处,又称“小群会”,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在马腰村草荡漾某信徒家里设立的。该会主要由义工(信徒)主持早教生活,带领信徒做礼拜、祷告等。
  1951年全国成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以后,不分宗派,均联合礼拜。1958—1984年,各会停止聚会,教堂改为他用。1985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教会恢复宗教活动。20世纪90年代,有信徒2000人左右。
  黑家埭沈宅
  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村黑家埭,坐北朝南,为三开间二进深建筑。正厅建于民国三年(1914),正厅前门楼上方塑有福字与草龙纹,山墙檐口处彩绘保存较好,十分具有特色。楼屋建于宣统二年(1910),前为“五世其昌”灰塑门楼,是新近发现的清末民国初的宅第民居。
  五丰寺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南圣庵”,俗名“南庙”,清乾隆年间改为“南五丰寺”,当地人习称“五丰寺”。寺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2010年周边信众捐资重建。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戴家桥村陆家斗西南角,占地2853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东西厢房上下两层共8间。
  关帝圣殿
  民国初修建,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东上林村张家门,坐北朝南。为三开间一进深建筑,明间内,前单步梁,后双步梁,连接前檐廊。修建于民国初,是新发现的近现代重要的遗迹及代表性建筑。
  祠堂头泵站 位于马嘶村祠堂头,1959年开工建设,1962年完工。泵站分机坑与机房两部分,机坑用条石叠砌,并以水泥勾缝,于南侧设置水泵,北侧、东侧开有排水口,分别连接内河与外河,是近现代重要的水利设施遗迹及代表性建筑。
  方氏园
  元末,湖州人方以常为避乱徙居至上林村,购地5亩(约3333平方米)以筑花园,建楼阁4楹。张羽曾为该园撰《方氏园记》。
  憩园 清嘉庆年间,方丈港人朱除亭在宅后筑憩园,园中有亭有轩,有树有花。清咸丰七年(1857),太平军过境,纵火焚烧,仅留下一棵百年大榆树,后于1958年被砍。

知识出处

希望沃野

《希望沃野》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希望沃野》不仅是对南浔地域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更是展示南浔独特魅力、讲好南浔故事的现世书卷。南浔区不断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力求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扎实贯彻相关精神、把脉相关文化政策,启动“一镇一品”工程,挖掘南浔各镇各村本土文化资源,出版当地文化著作,传承发扬南浔各村镇的文化魅力。“浔迹丛书”应运而生,该作品由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及南浔区图书馆联合出版,涉及南浔各地历史、人物、“非遗”、诗歌、方言等文化记忆,系统展示了南浔长时间沉淀的文明成果和拥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

阅读

相关人物

沈节甫
相关人物
沈演
相关人物
沈宗赛
相关人物
沈魁生
相关人物
沈煓
相关人物
刘镛
相关人物
刘安澜
相关人物
周庆云
相关人物
张石铭
相关人物
张颂贤
相关人物
张静江
相关人物
吴昌硕
相关人物
王福庵
相关人物
罗金生
相关人物
张宝林
相关人物
朱除亭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湖州福音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洪城西村
相关地名
湖州
相关地名
南浔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梦坡室丛书》
相关作品
《盐法通志》
相关作品
《南浔志》
相关作品
《灵峰志》
相关作品
《莫干山志》
相关作品
《梦坡诗存》
相关作品
《梦坡词存》
相关作品
《梦坡文存》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