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根溯源,物华文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希望沃野》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64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寻根溯源,物华文萃
分类号: K901.6
页数: 79
页码: 7-85
摘要: 南浔经济开发区由原东迁村、马腰村的一部分、南浔镇的一部分构成,下辖英雄村、富强村、浔北村、丁家港村、祐村、马嘶村、方丈港村、江蒋漾村、庠上村、宝山村、戴家桥村、东迁村、马腰村、新安村、洋南村、圣驾桥村、东上林村、李家河村、同心村、直港巷村20个行政村,这些行政村又分别由不少自然村落组成。这些村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物产丰富,民风民俗多彩多样,乡贤名人辈出,文化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
关键词: 南浔区 地方文化

内容

南浔经济开发区由原东迁村、马腰村的一部分、南浔镇的一部分构成,下辖英雄村、富强村、浔北村、丁家港村、祜村、马嘶村、方丈港村、江蒋漾村、庠上村、宝山村、戴家桥村、东迁村、马腰村、新安村、洋南村、圣驾桥村、东上林村、李家河村、同心村、直港巷村20个行政村,这些行政村又分别由不少自然村落组成。这些村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物产丰富,民风民俗多彩多样,乡贤名人辈出,文化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
  东迁村原名“严村”,汪曰桢在《南浔镇志》中引用了谈钥《吴兴志》中的记载:东迁在湖州东四十里,本名太湖馆。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东乡置东迁县,县境东至平望中官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老运河),北至太湖溇港,南至新市、乌镇、双林、琏市(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含山,西至湖州府城东28里(14千米),治所在今南浔区旧馆镇。隋开皇九年(589),东迁并入乌程,古之乌程县,属于今天的湖州市。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湖州刺史张景遵置太湖馆。唐大历九年(774),刺史颜真卿易今名。唐贞元十年(794),刺史于頔以其近升山馆,将其所辖地域向东移20里(10千米),并将严村划归该地。后来东迁馆撤销,就以馆名为村名,称“东迁村”。1984年,为东迁乡。1994年,撤乡立镇。1999年,撤东迁镇并入南浔镇,变为东迁村。2002年,东迁村划归南浔经济开发区。
  马腰村,古名马窑,和邢窑同是新石器时代马氏陶窑的所在地(西周时期,马窑村是以马氏陶窑为中心的原始工业生产的集市)。吴越宝正六年(931)前,该地已成为农村集市,钱镠在此建兴国禅寺。宋元时期,马窑村是乌程县和归安县的交界处,村旁的白米塘河是双林塘河和运河间南北贯通的主要运输干线。史书记载,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安吉州为湖州路,并在县东50里(25千米)的后潘村置巡检司署管辖当地事务,南浔镇属于湖州路乌程县震泽下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后潘巡检司署从马腰后潘村移至南浔镇,仍保留原名。因文人雅士咸集,明代嘉靖年间将马窑雅化为“马要”,并把村前的河流叫作“马溪”。那时的马要有灯火万家,屋宇鳞次栉比,士农工商皆聚居于此。清朝初年,马要村已有东栅、西栅两大集市,还有配套的防卫设施——湖协右营分防于马要汎把的总驻所。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至马要。清同治九年(1870),设接婴所于南街。民国九年(1920)称“马腰自然镇”,为吴兴县8镇18市之一,南警察所于此设马腰分驻所,那时的马腰是全县的边防治安要地。1951—1955年,为中共南浔区党委和区公所等机构的驻地。1988年,成为镇管村体制的建制镇。村名拾趣
  自然村落的村名大都有特定的含义,有的源自环境,有的源自当地居住人口的姓氏,有的则源自美丽的传说,不论何种,皆内涵深邃,意味深长。
  因环境得名的村有小桥、马家兜、横家兜、先家兜、埂潭、黄泥兜、洋南、金鱼漾等。
  小桥:因村前有座小桥,是以前丁家港村村民和方家港村村民进出的主要通道,故名。
  马家兜:因村庄形状好像一匹马,且村旁有一个兜[1],故名。
  横家兜:因在丁家港村中间,横穿该村,而且村后有一个兜,故名。
  长兜:因村旁有两个形状比较长的兜,故名。
  先家兜:据传,该村原是一条埂[2],叫“仙人埂”。后有人家把该埂挖通,使其变成了村边的一个兜,称“仙家兜”,因“仙”“先”同音,后人写成“先家兜”。
   [1]兜,以及下文的漾、港、浜、湾等都是当地方言,指的是江南农村中类似于湖泊、河流的水域,下同。
  [2]埂,当地方言,指的是地势高起的长条形地域。埂潭:村前有一潭,名叫“埂潭”,故名。
  黑家埭:据当地老农说,该村后面有条小河,两旁树木成荫,望过去黑森森的,故名。
  黄泥兜:该村西面有个黄泥墩,村北有个兜,故名。
  草荡头:村前有个漾叫“草荡漾”,故名。
  北港巷:该村北边有个大碧塘,故名。
  洋南:当地有两个小漾,东面的一个是婆子漾,西面的一个是稻目漾。
  因村庄坐落在两个漾的南面,故名“漾南村”,一直沿用。后为书写方便,“漾”字简写成“洋”。
  扇火湾:因村庄形状像把扇子,故名。
  朝笏兜:该地有个兜形如朝笏,故名。
  上下坝:相传曾经有一条河坝穿村而过,将村庄分成上、下两部分,故名。
  古娄港:因古溇港河穿村而过,“溇”“娄”两字混用,故名。
  直港巷:有条河流由南至北穿过村庄,该河一直通向长湖申大运河,故名。
  六里桥兜:因靠近六里桥而得名。
  南村郎:因位于方丈港的南面而得名。
  东双塘兜/西双塘兜:这两个村庄分别坐落在一个兜的东、西两岸,这两岸还分别有一个水塘,两个村庄因而得名。
  金鱼漾:该村原有5个漾,分别为东漾、南漾、西漾、北漾和雄鸡漾。当 地方言中,“鱼”和“五”的发音很相似,所以原来的金五漾逐渐变成现在的金鱼漾。
  张花兜:该村中有一兜,南北朝向,状如盛开的花,花瓣舒张,恰巧印证了该村村民来自四面八方,最终会集于此的历史,故名。
  树下兜:村中沿河树木繁多,故名。
  石墩头:该村过去有座庙,庙后有条河,河中有一个石礅,当地人习惯用“墩”字,故名。
  因居住人口姓氏得名的村有:东丁家港、戴家湾、方家港、五子兜、王家港、付家巷、毛家兜等。
  毛家兜:村中大部分人姓毛,村位于付家巷河通往南边的转弯处,村里有一个兜,故名。
  西丁家港:村中大部分人姓丁,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港穿村而过,东、西两边住着农户,故名。
  东丁家港:村中大部分人姓丁,有一条“丁”字状的河流穿村而过。因已有西丁家港,为区分两者,此地故名“东丁家港”。戴家湾:村中大部分人姓戴,村边上的河流有5道湾,故名。
  方家港:村中大部分人姓方,而且有一条很宽的河道穿村而过,故名。
  孙家湾:村中大部分人姓孙,村中有一条小湾,故名。
  王家港:村中大部分人姓王,村中有一条小港,故名。
  姚湾:村中大部分人姓姚,故名。
  严家兜:村中大部分人姓严,村里有一兜,故名。
  付家巷:最先迁至该村的人家姓付,故名。
  姚家坟:该村西边有座大坟,葬着姓姚的大户人家,后来在此居住的人家增多,形成一个村庄,便将该村取名为“姚家坟”。
  南贺:村中大部分人姓贺,故名。
  徐家兜:村中大部分人姓徐,故名。
  褚家湾:村中大部分人姓褚,村庄沿河而建,故名。
  胡家兜:村中大部分人姓胡,故名。
  唐家兜:最先迁至该村的人家姓唐,村庄东边有条河,河东有一个兜。
  后来人家增多,村庄变大,便将该村取名为“唐家兜”。
  俞家石桥:村中大部分人姓俞,故名。
  李家河:村中大部分人姓李,村里有条小有名气的河流,故名。
  孙家里:村里每户人家中都有姓孙的,故名。
  陈家港:村中大部分人姓陈,村庄坐落在港两边,故名。
  叶家兜:村中大部分人姓叶,村里有一个兜,故名。
  七房湾:陈姓大户人家的第 七房子孙迁居于此,故名。
  西杨家兜:从白米塘进入此地500米左右的路上共有两个兜,因村中人都姓杨,东面的那个便叫“杨家兜”,为区分两者,故此地取名为“西杨家兜”。
  莫家湾:相传一户姓莫的绍兴人家来到此地,看到这儿有一条河湾,非常漂亮,于是定居下来,此地因此得名。
  瑶田:据说最先到此地的是姚姓人家,因为那时都是河,没有桥,田地都是分离的,所以得摇着船出门,于是他们便将此处叫作“摇田”,亦是“姚田”的谐音,寓意该处为姚家人的田地。后来雅化为瑶田,一直使用至今。
  因传说而得名的村有银子兜、江蒋漾、庠上、洗粉兜等。
  银子兜:据说早年塘北有一大户人家,周边村庄的人家里有事,向他家借银子,他都慷慨出手,后人就把这个地方称为“银子兜”。
  江蒋漾:从前,该村里有一个漾,江千斤、蒋八百两人为和杨湾里争夺该漾的所有权打起了官司。在赶赴杭州的路上,江千斤、蒋八百不小心将银两掉在了路上,杨湾里派去打官司的人看到这一情景,便以为他们财力雄厚。
  烧晚饭时,江千斤一时找不到柴火,就顺手拿起一根大木棍用手搓了搓,木头就碎了。杨湾里的人看到了,又觉得他们武功高强。一盘算,心想自己的实力肯定不行,就打退堂鼓回去了。江千斤、蒋八百用准备打官司的钱在当地的渡口造了一座桥,当地人为了感谢两人,就把桥取名为“江蒋桥”,把漾取名为“江蒋漾”,村庄也由此得名。
  庠上:据说此处原来叫“前宜漾”,有个前宜漾庙,庙里有个和尚叫庠上,这个和尚多年间一直为老百姓做好事。从前村里没有小店,购物要到马腰的集镇。从庠上到马腰有3里(1.5千米)路,其间还要经过一座很高的大桥。一到夏天,热浪滚滚,人人都汗流浃背。庠上和尚见状,就在一个水缸里泡上凉茶供路上的行人喝水,还搭了个凉棚让行人歇脚;遇上下雨天,他就备好蓑衣,供路人使用。他的这些举动大大方便了行人。庠上和尚所做的一切好事,当地人民铭记在心。他圆寂后,为了纪念他,大家就把该地叫作“庠上”。
  涌军兜: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攻打湖州城时,驻扎于该村附近,那时该村里一下子涌进了许多军队,故名。
  集马里: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攻打湖州城时,于此处集中关养马匹,故名。
  二十五里牌: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攻打湖州城时,九战九败,一路败逃。
  大将常遇春撤退的时候,为了防止被敌人的乱箭射中,于是背了块石牌当盾牌。逃到距湖州城大约25里(12.5千米)外时,他看后面不再有敌兵追来,便把石牌竖立在地上,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作“二十五里牌”。
  脱甲兜: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攻打湖州城时,命令士兵把盔甲都脱在此处,故名。
  甘草湾:据说从前有一个皇帝带兵路过,见此处草长势喜人,便让战马在此地吃草,故名。
  马嘶:相传康王赵构南渡,一路上都在躲避金兵的追击。骑马途经此处时,马突然不跑了,还长嘶不已,此处因此得名。
  洗粉兜:传说当年范蠡带着西施等人渡钱塘江,沿水路向吴国进发。路过南浔时,天色已晚,众人便投宿在百间楼东边的一个小村里。入夜后,西施想:进入吴国王宫后,即使以后有幸能活着回到故乡,又有何颜面再见父老乡亲呢?想着想着,她悄悄地出门来到河边。那天晚上寒风萧萧,望着粼粼河面,西施思前想后,认为就算以村姑的身份从容死去,也比在敌国忍辱马嘶偷生来得好。于是她在河边蹲下,双手捧起河水洗掉脸上的脂粉,又把头上的头饰卸下抛了一地。侍女醒来不见西施,就告诉了范蠡,他慌忙带人寻到河边,只见西施正在悲伤地哭泣。范蠡屏退众人,极力说服悲伤中的西施以国家大义为重,西施才终于放弃轻生的念头。天亮后,西施又来到河边洗脸,在侍女服侍下重新梳洗打扮,当天进入了吴国。后来人们知道了西施的这段故事,就把这个地方取名为“洗粉兜”,沿用至今。
  方丈港:传说明朝时,当地有座名为“民心寺”的寺庙,寺内的方丈乐善好施,造福邻里。后世为纪念他的功德,便将此地取名为“方丈港”。
  胡家兜:传说此地以前有两户人家,分别是胡家和孙家,为了村名该冠谁家的姓氏而争吵不休。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谁家人能徒手把在油锅里炸的秤砣拿出来,村名就冠谁家的姓。当时胡家有人成功了,却因为受不了极高的温度而当场死亡。按之前的约定,该地便被命名为“胡家兜”。后来每逢清明节,当地的人都会到祠堂去吃酒席,以纪念当时拿秤砣的人。
  坝埭:方丈港与大港之间隔着一条河,古时两个村庄一直因河流的归属争论不休,都认为应该归自己管辖。双方争执日久未有结果,方丈港的村民 便挖出地里的泥填在河里面,在河中筑成了一条坝,这个地方后来就被叫作“坝埭”。
  东上林:古名梅林。传说北宋时,董贞元自海州(今属江苏省连云港市)迁至此,并在此种植了异梅。宋高宗曾来此赏梅,故名上林(临)。(引自清乾隆《乌程县志》的记载:“相传董氏有梅,枝叶覆亩许,名‘梅林’。高宗渡江驻跸,召诸臣宴,梅下赋诗,乃更‘上林’。”) 圣塘港:传说明代洪武年间,刘伯温陪同朱元璋视察,到了九里桥一带,发觉该地风水十分好。刘伯温断言该地必有才能超过朱元璋的人,朱元璋不信。两人继续往前走,走到了今天七都的更铺桥,在桥上站定后,刘伯温又说此人不是丞相便是国老。他们继续往前走,到了池山庙桥,刘伯温算到此地还会出能人,但不知道到底是谁。他们便向当地的老百姓询问,大家都说这里有个小孩才读了两年书就会题诗,很聪明。这个小孩见到其他的孩子们总是往庙里的菩萨雕塑身上撒尿,便作了首诗:“堂子五圣塘,四面墙壁倒,头戴破凉帽,身穿破龙袍,你再无灵感,本身保不牢。”从此,这个庙里的菩萨真的显灵了,再有小孩进庙里,之后都会拉肚子。比如有一回,一艘渔船因船顶漏雨停在岸边,船娘和孩子进了庙里躲雨,雨后一离开庙,小孩就肚子痛了。于是他们赶紧买了猪头供奉庙里的菩萨,但因为穷,所以只买了个小猪头。大伙都觉得发生这种怪事是由小孩作的诗引起的,因此恳求那个小孩解决。于是他又作了首诗:“堂子五圣塘,四面墙壁好,头戴好凉帽,身穿好龙袍,吃猪头挑大小。”之后,怪事便消失了。这个小孩便是罗二,他的母亲是一个寡妇,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过世,小儿子便是遗腹子罗二。当时该村有一人名吴桧炎,是一个贪官,担任过知府。他每天中午饭后都会到更铺桥上游乐。有一天午饭过后,罗二去外婆家经过此桥,恰好遇上吴桧炎,吴桧炎问他:“小孩,到哪儿去啊?”罗二答:“到外婆家去。”吴桧炎调侃他道:“到外婆家去,怎么见到外公在这里都不叫啊?”当天罗二回家后把此事告诉了母亲,他母亲便说下一次再遇上这种情况,就叫他一声“外公”好了。于是,罗二再一次经过此桥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便叫吴桧炎为“外公”。这下吴桧炎反倒被占便宜了——既然都被叫“外公”了,好歹得带小孩到自己家去。于是罗二便过继给了吴家,成了吴桧炎的过继外孙。吴桧炎还供罗二念书,大伙都称罗二为“罗二秀才”。刘伯温算出此人有皇帝之才,朱元璋非常紧张。于是,刘伯温便替朱元璋设法破此局。因为之前他们是从九里桥进来的,沿途风水一直见长,所以关键是要破这一带的风水。于是朱元璋便命令当地官员从九里桥开始建庙,风水一破,这里也就不可能出皇帝了,朱元璋也放心了。为了纪念罗二,从九里桥一直到吴仁港这一带,从此便被人们叫作“圣塘港”。
  甘家兜:从前,甘家兜叫作“深兜”,深兜北面有个村叫作“吴[1]家坟”,两村中间隔了一条河,吴家坟的风水非常好,但是深兜的风水却不怎么样。
  为了破坏吴家坟的风水,深兜人就在河上造了一座桥,取名叫“野猫桥”,暗含野猫吃鱼的意思。尽管如此,吴家坟的风水还是很好。于是深兜人就跑去问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野猫要吃鱼,可是你们村叫‘深兜’,这水太深了,鱼在下面,野猫吃不到,还是改名叫‘甘(干)家兜’吧。”之后,吴家坟的风水就被破坏了,而甘家兜的名字则沿用到现在。
  还有一些因其他原因得名的村,比如真庆坝桥、陆梁桥、坟桥、毕家[11吴,当地方言中与“鱼”同音。兜等。
  慎庆坝桥:此地原有慎庆寺、慎庆桥,因此得名。
  五桥坝:因靠近五桥坝而得名。
  真庆坝桥:此地原有澄庆寺,几百年前寺庙因火灾被烧毁后,更名为“真庆寺”,村亦更名。
  陆梁桥:村中河流水流湍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于该河上建成
  一座石桥,三幢结构,用大柏木当桥梁,上面铺石,名叫“陆梁桥”,村因此得名。
  坟桥:温阁老的祖宗全部安葬在此,墓地前还有座石桥,故名。
  铁家兜:该地铁匠师傅的打铁技术较高,故名。
  大船桥:村民大多靠摇船外出做运输生意维持生计。休息时,大船都停在桥边,故名。
  毕家兜:村民大多是从外地搬来的,生活困难,房屋都为茅草房。当地人开玩笑说自己的钱包“瘪瘪的”,于是把该地叫作“瘪家兜”,后雅化为毕家兜。
  五子兜:该村古时有一大户人家,生有5个儿子,故名。
  五舍兜:早先村中只有5户村民,故名。
  十一房兜:据传该村是由11房弟兄发展起来的,故名。
  圣驾桥:因古桥圣驾桥而得名。
  迎祥桥:相传村中有座古桥,恰好迎着朝阳,十分吉祥,故名。
  半兜:原名“永舍兜”,太平天国时期一半土地被分给南港(现属江苏省),人们便把剩下的地区叫作“半兜”,一直沿用至今。
  北宝兜:在马腰北,大家都认为此地是风水宝地,故名。
  染店兜:相传此村的村民大多以染布为生,村落又位于兜边,故名。
  木匠浒:此地古时有很多木匠,故名。
  前宅坟:传说有很多大官安葬在村东,故名。
  新城:传说此处是新城遗址,故名。
  大船坊:据传明末刘姓人家曾在此开设船坊。1980年前尚有船坞遗迹。古桥遗韵 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桥梁是交通的主要纽带。在这片水乡,历代工匠架设了一座座造型优美、材质各异的桥梁。这些桥梁不仅能联通交通,沟通邻里乡亲的感情,还饱含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见证了时代发展,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担着传承乡村历史文化的功能,续写着历史和传奇。
  圣塘桥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现位于南经济开发区圣驾桥村圣塘港,系三孔石梁桥,东西向连接同心村与圣驾桥村,长25.6米,宽2.2米,高2.8米,占地约56平方米,主体由花岗岩建造,属清晚期风格。并柱式桥墩,由4块条石密排而成。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材质为太湖石。上置系梁2对,桥面用条石直铺,坐槛式桥栏,间置望柱4对,其中中孔上置坐狮形望柱,其余为方形开光,末端置抱鼓石。两堍各有11级台阶。桥面两侧阳刻有“圣塘桥”楷书额,并署阴刻“光绪丑年,金菊月重建”款。西堍南侧肩墙刻有“奉宪严禁捉鱼”字样。
  圣驾桥
  宋高宗赵构南渡时经此摆渡,言此地应建桥,因之得名。还有一种说法 是明太祖朱元璋攻打湖州城时,有一天出去游玩,走到了东迁北面的一座桥上,后人便把这座桥叫作“圣驾桥”。还有另一种说法,传说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曾在此遭遇九连败,之后退到此地扎营修整。第10次出战,终获胜利,该桥故名“圣(胜)架桥”。重建于清代,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圣驾桥村孙家兜,东西走向,主体由花岗岩构建,长25.5米,宽2.6米,高3.8米,占地约66平方米,属于单孔石拱桥。拱券采用分节并列法建造,有券脸石。肩墙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材质为太湖石。有系梁2对,有坚壁石、桥联,因风化字迹无法辨识,整体保存较差。桥面因车辆通行需要搭设有预制板,铺设水泥并浇筑水泥桥栏。拱券因车辆过往已受压变形,后重修了东、西两侧的肩墙。此桥东侧有15级台阶,西侧有16级台阶。桥东建有潮音庵。
  大通桥 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圣驾桥村十一房兜,跨大通桥港,南北走向,长26米,宽1.8米,高1.8米,占地约47平方米,属于三孔石梁桥。并柱式桥墩,由条石密排而成。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材质为太湖石,上置系梁2对。桥面采用梁板结合法建造,无桥栏,外侧阳刻有“重建大通桥”楷书额,并署“咸丰二年”款。两堍均有6级台阶。中孔南侧桥墩中间条石上有刻字,可惜字迹不清。
  圣塘港桥 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圣驾桥村,跨圣塘港,东北走向,长30米,宽3米,高3.8米,占地90平方米,属于三孔石梁桥。
  顺安桥 建于民国年间,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直港巷村杨湾里,系单孔石梁桥,南北走向,长25.3米,宽1.7米,高2.1米,占地约43平方米,主要材质为花岗岩。并柱式桥墩,由3块条石密排而成。肩墙的材质为太湖石,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上置系梁1对。桥面用条石直铺,设坐槛式栏板,两侧阳刻有“重建顺安桥”楷书额,并署“民国癸□”款。两堍各有8级台阶。俞家石桥
  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现位于南经济开发区直港巷村俞家石桥,系三孔石梁桥,南北走向,材质为花岗岩,长23.1米,宽2.1米,高2.3米,占地约49平方米。并柱式桥墩,由4块条石密排而成。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上置系梁2对。桥面由条石直铺而成,设坐槛式栏板,间置方形开光望柱4对,末端置素面抱鼓石,两侧阳刻有“俞家石桥”楷书额,并署“己巳年立,里人重建”款。
  百寿桥 现位于南经济开发区方丈港村北,跨张家圩河,南北走向,长25米,宽1.8米,高2.3米,占地45平方米,属于三孔石梁桥。并柱式桥墩,由3块条石密排而成。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上置系梁2对。桥面采用梁板结合法建造,坐槛式栏板,有方形开光望柱2对,两侧阳刻有“百寿桥”楷书额,并署年款,可惜字迹不清。
  关于百寿桥的来历,还有一个民间传说。从前方丈港村有两个大姓,一个是朱姓,一个是冯姓。其中朱姓人口尤其多,是个大家族,因此他们的公田很多,每年有不少的租金收入。他们决定,凡是姓朱的,不分男女,60岁做寿的费用都由公田收来的租金垫付。但是由于租金实在太多,花不完,因此朱姓家族用多余的钱造了一座桥,将桥命名为“百寿桥”。
  南村万安桥 建于民国十年(1921),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方丈港村南村,跨方丈港,东西走向,长15.2米,宽2.2米,高1.8米,占地约33平方米,属于单孔石梁桥。并柱式桥墩,由5块条石密排而成,肩墙用太湖石错缝平砌,上置系梁1对。桥面采用梁板结合法建造,无桥栏,两侧阳刻有“重建万安桥”楷书额,并署“民国辛酉”款。两堍各有10级台阶。是新发现的桥梁。
  永庆桥 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村,跨小东港,东西走向,长19.1米,宽1.6米,高3.6米,占地约31平方米,属于三孔石梁桥。肩墙上置系梁2对,两堍桥墩紧贴金刚墙,金刚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间有部分太湖石。桥面采用花岗岩条石直铺,无桥栏,两侧阳刻有“永庆桥”楷书额,并署“民国十六年,里人重建”款。
  和义桥 建于1949年,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圣驾桥村东双塘兜以西约400米处,跨和义桥港,东西走向,长17.4米,宽2.2米,高1.8米,占地约38平方米,属于三孔石梁桥。并柱式桥墩,由4块条石密排而成,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上置系梁2对。桥面则采用梁板结合法建造,无桥栏,两侧阳刻有“和义桥”楷书额,并署“民国己丑年,里人重建”款。东堍有5级台阶,西堍塌陷。
  聚丰塘桥 建于民国九年(1920),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村,跨小东港,东西走向,长35.8米,宽1.6米,高3.6米,占地约57平方米,属于五孔石梁桥。系梁端首为素面,金刚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与桥墩合为一体。桥面用条石直铺,设坐槛式桥栏板,两侧阳刻有“聚丰塘桥”楷书额,署“民国九年,里人重建”款。湖州市现存的五孔石梁桥已不多,此桥有一定的价值。
  全丰桥 重建于1964年,位于庠上村,系三孔石梁桥,东西走向,长20.1米,宽1.6米,高3.4米,占地约32平方米,署“一九六四年重建”款。全桥用料杂乱,间有太湖石、武康石和花岗岩,桥墩上均有刻字,可惜字迹已不清。该桥是新发现的近现代重要遗迹及代表性交通道路设施。
  晓鲁溪桥 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东迁村鲁溪里,东西走向,主体由花岗岩构建,长16.6米,宽1.6米,高1.8米,占地约27平方米,属于单孔石梁桥。并柱式桥墩,由4块条石密排而成,后期重修时用块石垒砌成肩墙,有系梁1对。桥面采用条石直铺,无桥栏,两侧阳刻有“晓鲁溪桥”楷书额,并署“同治十二年,里人重建”款。两堍各有10级台阶。
  永丰塘桥 又名白米塘桥、马腰塘桥。1998年3月,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始建年代失考,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原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村水产西边,跨白米塘,东西走向,长63.45米,宽3.95米,高8.1米,占地约251平方米,属于三孔石拱桥。桥两侧为素面栏板,桥顶设吴王靠,栏板间置24根望柱,桥顶望柱为坐狮形,其余为方形开光,桥心雕有“平升三级”图案。
  拱券采用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肩墙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用5对系梁加固,其中一对两端雕有兽头。间壁石处刻有桥联:“苕霅溯来源,顾宅近尚书,村归学士;杭湖当继临,正波回几曲,水注双溪。”两各有60级台阶。该桥是湖州境内现存最长的古石拱桥。因桥下白米塘航道拓宽,现该桥被拆除并将迁移至异地重建。
  关于白米塘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时期,马腰地区发生旱灾,饿死了不少人。当时有一位姓伍的大夫运送军粮经过这里,不忍心这么多人被饿死,但又不能擅自将军粮发给百姓。无奈之下,他叫官兵在运粮船底挖了洞,将所有军粮沉入湖中,让百姓可以到湖中捞粮。由于奸臣的告密,伍大夫及全家人被杀害,唯有一弟流落国外。当地人为永远记住这位恩人,就把这里叫作“白米塘”。
  太平桥 位于富强村的斜河里,系单孔石梁桥,南北走向,长14.3米,宽1.5米,高2.1米,占地约21平方米,主体为花岗岩质地。桥面东侧阳刻有“重建太平桥”楷书额。
  三川桥
  2003年8月,被列为市级文保点。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社区东,跨向田港叉港,东西走向,长26.3米,宽2.5米,高5米,占地约66平方米,属于单孔石拱桥。拱券采用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设券脸石与间壁石。肩墙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置系梁2对,顶部雕刻有吞水兽。桥顶呈弧形,桥面用素面栏板铺就,末端置如意状抱鼓石,两侧阳刻有“三川桥”楷书额,年款不清。据推断,该桥始建年代较早,于清晚期重建。富强村众安桥 位于富强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单孔石梁桥,由花岗岩构成,东西走向,长11.7米,宽1.7米,高2.1米,占地约20平方米,署“丙午仲春,徐明方建”款。此桥是新发现的清代晚期的桥梁。
  永安桥 建于清代,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村,跨卖鱼湾叉港,南北走向,长19.8米,宽1.6米,高2.6米,占地约32平方米,属于三孔石梁桥。肩墙用块石叠砌而成,置系梁2对。桥面采用梁板结合法建造,现其上铺设水泥,无桥栏,两侧阳刻有“永安桥”楷书额,并署年款,因风化已字迹不清,仅依稀可见“乾隆□申年”几字。桥墩上也有多处刻字,可惜均字迹不清,南侧肩墙系梁上刻有捐助造桥人的姓名及捐助金额。该桥仍具有清早中期桥梁的特征。
  北回桥 因位于原南浔镇北,故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清光绪十八年(1892)第二次重建。2003年8月,被列为市级文保点。永安桥
  北回桥2011年2月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富强村,系三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于古溇港上,连接浙江江苏两省。主体为花岗岩材质。长33.6米,宽2.8米,高5.1米,占地约94平方米。拱券采用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肩墙则采用错缝平砌法。有系梁5对,桥面设素面栏板,并设望柱6对,其中中孔桥面的顶部望柱为坐狮形,其余为方形开光,末端置抱鼓石。桥面两侧有阳刻“北回桥”楷书额,并署“光绪十八年,里人重建”款。两堍各有30级台阶。桥两侧共有桥联4对,内容涉及地理、人文。
  清和桥
  原名“清河桥”,后改为“积诗桥”“急水桥”“长生桥”,现位于洋南村的清河堰与浪池坝的连接处。
  传说明朝年间,“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打扮成云游和尚乘坐小船游览江南水乡,当时船上另有两名乘客,其中一位是年轻的秀才,另一位是善良朴实的村姑。游船行至清和桥时,祝枝山提议以桥名为题,每人用一个字对一首诗,对出者可免付船费,对不出者要付全部的船费,若都对出了,便由他付船费。他提出对诗的规则:把桥名上的每一个字拆开、并拢后形成一首诗。他自己先对“清”字。祝枝山说:“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去掉清边水,加争称为静,我一心想到西天去,西天修得活佛来。”轮到年轻秀才,那秀才说:“有口也是和,无口也是禾,去掉和边口,加斗称为科,我一心想到京都去,京都考个状元来。”最后一位是村姑,她说:“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称为娇,我一心要到夫家去,一胞生出两个来,一个想到西天修得活佛来,一个想到京都考个状元来。”三个人全对出了,祝枝山只好支付全部的船费。他原想占人家的便宜,结果反被别人讨了便宜,此时他不得不承认民间确有高人在。
  隆兴桥 重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现位于戴家桥村,系单孔石梁桥,东西走向,长10.4米,宽1.45米,高2.4米,占地约15平方米。桥墩顶置系梁1对,两堍桥墩与金刚墙合为一体,金刚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建造。桥面则用梁板结合法建造,两堍原有石阶现已用水泥铺平,桥面北侧阴刻有“隆兴桥”楷书额,南侧阳刻桥名,并署“民国三十二年重建”款。全桥用料杂乱,间有太湖石、武康石、花岗岩,显示该桥始建年代较早,后期多次重修。
  新安村万安桥 位于新安村,系三孔石梁桥,东西走向,主体由花岗岩构成,长25米,宽1.7米,高3.4米,占地约43平方米。桥面两侧阳刻有“万安桥”楷书额,并署年款,可惜字迹不清。此桥是新发现的清代晚期的桥梁。
  坟桥 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位于新安村,系五孔石梁桥,南北向连接南林村与新安村,主体由花岗岩构成,长29.9米,宽1.8米,高4.2米,占地约54平方米,署“光绪二十一年,众姓重建”款。此桥是新发现的清代晚期的桥梁。
  杨家兜村众安桥
  位于杨家兜村,系单孔石拱桥,长18.5米,宽2.2米,高3.8米,占地约41平方米,东西向连接丁家港村与同心村,主体为花岗岩质地。桥面两侧阳刻有“众安桥”楷书额,无年款。
  太平桥
  现位于冯家里村,系五孔石梁桥,东西走向,主体由花岗岩构建,长31.8米,宽2.2米,高2.7米,占地约70平方米,署“民国□□”款,是近现代重要的遗迹及代表性交通道路设施。
  永宁桥 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洋南村五舍兜,跨三家村港,东西走向,长17.7米,宽1.8米,高1.6米,占地约32平方米,最大载重量5吨,属于单孔石梁桥。并柱式桥墩,由条石密排而成,肩墙由块石垒砌而成,并用水泥加固,有系梁1对。桥面采用梁板结合法建造,中间桥板用水泥勾缝的方法加固,无桥栏,两侧阳刻有“永宁桥”楷书额,并署“咸丰八年”款。“文化大革命”时期曾重修桥身。太平桥
  永宁桥遗迹追踪 岁月流逝,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无数的痕迹。历史的沧桑使得这些文化遗存渐渐模糊。虽然如此,它们始终是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和文化的记录者。印记无存,文史犹在。
  马窑遗址 新石器时代马氏陶窑所在地,在新开河边的热三圩,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约1.3米。出土文物以石器、陶器为主。其中石器有、镰、刀等;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鼎、釜、罐等,还出土有锥形、凿形、舌形顶足及支座。
  玩易楼
  在马腰东栅,为明代沈节甫藏书之所,早废。
  忠志堂遗址
  在马腰东栅,大门前河埠上有“乐善好施”石坊,为明代沈■之故居,清咸丰十一年(1861)遭焚毁,遗址尚存。
  正止斋遗址
  在马腰东栅,为明代沈演读书处,早废。
  沈宗骞故居
  在原三圩钳圩,为清乾隆、嘉庆年间的书画家沈宗骞之居所,早废。
  南花园 在马腰东栅河港南面的独田圩北隅,晚清时沈魁生之祖父所筑。当时沈氏购得南浔董氏园中的太湖石、白皮松、方竹等,便筑就亭轩,以莳花弄木。1949年后,仅存一幢房屋,后被拆,原址上建成了大食堂。1956年7月8日,白皮松被龙卷风连根拔起,抛在几十米外的耶稣堂门前的河滩上。
  沈煓墓
  在马腰东栅北面金家兜西熟一圩,俗称“西垟坟”,墓上有文武翁仲4个、各种器形的石器10多件,“文化大革命”时被拆毁。
  沈演墓
  在洪城西村佑五圩,俗称“万人坟”,有翁仲2个,“文化大革命”时被拆毁。
  刘镛墓地 墓地营建于清末,为南浔“四象”之首刘镛及其妻妾、子女之家族墓地。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庠上村羊龙兜,存墓冢及墓庐各一处,均坐北朝南。墓冢现仅存正墓位,系四穴墓,用青砖错缝叠砌,以糯米与石灰混合物作黏合剂。其外包覆三合土,再以青砖贴面,以混凝土压顶。据《刘氏支谱》记载,刘镛墓分正、昭、穆三个墓位,正墓位为四穴,刘镛与夫人沈氏居中,左附侧室宋氏,右附侧室唐氏。左昭位为刘镛之弟刘锵与夫人谈氏及长子安源之墓。右穆位为长子刘安澜与夫人邱氏之墓,附次子刘锦藻的两个早殁儿女承模和承槿之墓。墓庐位于墓地东南,原为三开间二进深,现仅存第二进正厅,晚清建筑风格。正厅通面阔12米,通进深7米,面阔三间,内四界前后单步。屋顶为硬山式,阴阳合瓦,铺望砖。第一进已改建,用仿古梁架设。
  周庆云墓
  位于方丈港村的周庆云墓曾是规模庞大、建筑风格独特的墓地,20世纪90年代被拆除。
  周庆云(1864—1933),字景星,号湘,别号梦坡,南浔人。其实业经营涉及丝业、盐业、铁路、银行、采矿等多个领域,其中以丝、盐两业为主。一生勤著述,工诗词,能书画,善雅琴,精鉴别,喜远游。春秋佳日,辄约文友,或抚琴雅集,或书画吟咏。生平除编印金石、印玺、古器图书30余种外,《梦坡室丛书》另收录其专著和文集达45种,共计469卷,主要包括:《盐法通志》《南浔志》《灵峰志》《西溪秋雪庵志》《莫干山志》《历代两浙词人小传》《梦坡诗存》《梦坡词存》《梦坡文存》等,其中以《盐法通志》和《南浔志》两部志书最具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张石铭墓 墓主张石铭民国二十年(1931)年下葬,墓地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直港村,墓庐高3.5米,宽10米,深8米,整个墓园占地约10亩(约6667平方米),墓前、墓后均为树林。2005年,其孙张南琛、席与时夫妻曾返乡拜祭。因开发区土地平整,2007年拆除后移至南浔公墓。
  张石铭(1871—1928),名钧衡,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长孙,张静江之堂兄。他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举人,是南浔清末民国初四大藏书家之一。除承袭祖业外,他还在上海开办了慎大钱庄、东南信托公司和一些房地产公司,是早期沪上的儒商名流。张石铭热衷于收藏古画、金石、碑刻、奇石、书籍,是杭州西泠印社赞助人之一,与吴昌硕、王福庵等文人名士过从甚密。张石铭在南浔鹧鸪溪畔建造了江南名园——适园,以收藏历代名家的书画、碑刻,较名贵的有西晋、东魏、六朝及隋唐时期的墓志铭原石七八方,还收藏有苏轼手书《赤壁赋碑》、元代赵孟頫手书《胡笳十八拍碑》等。他还有藏书10余万卷,有《适园善本藏书志》16卷;并刻《适园丛书》72种共608卷、《择是居丛书》19种共118卷,均为影宋精刊本。
  马腰基督教建筑群
  马腰基督教原有三个体系,即“卫理公会”“使徒信心会”“基督徒聚会处”。
  卫理公会创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由练市姓陆的牧师传入。初期布道所建在马腰西栅熊姓人家的房屋中,后移至东栅,租用了沈姓人家的大厅。其后由罗金生等筹备,由湖州福音医院的孟医师资助,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建造起教堂,建筑面积为625.8平方米,即现存的基督教堂。
  使徒信心会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由张宝林发起组织的。初期的聚集点在马腰观音桥南堍的一所房子里,后来通过自筹资金、信徒奉献,在马腰东栅建造了一幢礼拜堂,计401.8平方米,附属厅计74平方米,后为供销社化肥仓库。
  基督徒聚会处,又称“小群会”,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在马腰村草荡漾某信徒家里设立的。该会主要由义工(信徒)主持早教生活,带领信徒做礼拜、祷告等。
  1951年全国成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以后,不分宗派,均联合礼拜。1958—1984年,各会停止聚会,教堂改为他用。1985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教会恢复宗教活动。20世纪90年代,有信徒2000人左右。
  黑家埭沈宅
  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村黑家埭,坐北朝南,为三开间二进深建筑。正厅建于民国三年(1914),正厅前门楼上方塑有福字与草龙纹,山墙檐口处彩绘保存较好,十分具有特色。楼屋建于宣统二年(1910),前为“五世其昌”灰塑门楼,是新近发现的清末民国初的宅第民居。
  五丰寺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南圣庵”,俗名“南庙”,清乾隆年间改为“南五丰寺”,当地人习称“五丰寺”。寺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2010年周边信众捐资重建。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戴家桥村陆家斗西南角,占地2853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东西厢房上下两层共8间。
  关帝圣殿
  民国初修建, 五丰寺 东上林关帝圣殿现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东上林村张家门,坐北朝南。为三开间一进深建筑,明间内,前单步梁,后双步梁,连接前檐廊。修建于民国初,是新发现的近现代重要的遗迹及代表性建筑。
  祠堂头泵站 位于马嘶村祠堂头,1959年开工建设,1962年完工。泵站分机坑与机房两部分,机坑用条石叠砌,并以水泥勾缝,于南侧设置水泵,北侧、东侧开有排水口,分别连接内河与外河,是近现代重要的水利设施遗迹及代表性建筑。
  方氏园
  元末,湖州人方以常为避乱徙居至上林村,购地5亩(约3333平方米)以筑花园,建楼阁4楹。张羽曾为该园撰《方氏园记》。
  憩园 清嘉庆年间,方丈港人朱除亭在宅后筑憩园,园中有亭有轩,有树有花。清咸丰七年(1857),太平军过境,纵火焚烧,仅留下一棵百年大榆树,后于1958年被砍。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在对事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认识中积累而成的,包含农桑技术、气象观察、民风民俗、生活技巧、伦理道德、信仰礼节等,具有实用性、教化性、通俗性、趣味性和地域性,通常表现为民谣、谚语、典故、传说等形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件件珍贵的民间瑰宝。
  民间传说故事
  七层卧塔 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南浔籍的地方官为了吸引乾隆皇帝到南浔游玩,曾这样对他介绍南浔的风景:南浔的古溇港里不仅有一座七层卧塔,还有“金鸡弄贴对凤凰桥”和“走过桥勿(不)见桥”等风景。
  实际上,李家河村东侧,确有一条宽阔的河,名叫“古溇港”,向北流入太湖。在古溇港中央,有7个水塘,南面的最大,向北逐个变小。旱季水位浅时,7个水塘全部露出水面,极似一座倒在水里的卧塔。
  白米塘
  白米塘石柱上对联的故事
  白米塘十字港口南角,有4根石柱,其中正面的2根上要请人写副对联。当时碰巧有一个秀才路过,便写下对联: 上联:野渡横舟一片清凉可当祥;下联:水抱田村十字通行之跋涉。
  炮震安南国 清朝时,李家河村的吴家有一位男子,因排行老二,人们便称他为“吴老二”。那时安南国(即现在的越南)屡次侵扰我国的边境,清政府派兵前去抗击,吴老二也在军队中。因为长途行军,一路劳累,安营扎寨后,士兵们倒地便睡。安南国的士兵乘机发起了冲锋,清朝士兵因正在熟睡而未察觉。这时吴老二刚好起来解手,看见安南国士兵冲了过来,情况十分危急,情急之下,他急忙用打火石点燃了军中火炮的火药线。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炮弹打中了敌营,敌人被突然打来的炮弹吓到了,本能地后退。这时,熟睡中的清兵也被惊醒了,急忙投入战斗,一场危机就这样被化解了。不过,吴老二的耳朵却被炮弹震聋了。战争结束后,因为吴老二点炮有功,清政府授予他大红顶戴花翎。因此他家墙门东、西各装有一个兽头,这是一般老百姓家无法拥有的,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还能见到。据说他在苏州建有一座府邸,20世纪70年代有人曾见过。
  人心不正遭报应 相传,李家河村有水田40多亩(约26667平方米),属于一位姓金的阁老。金阁老为人十分小气,处处精打细算。他叫了一些长工为他耕作,又担心长工们偷懒,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在每一个长工耕作的小圩四周砌上围墙,又在工具上都绑上铃铛。这样长工在干活的时候铃铛就会发出声音,而且由于围上了围墙,长工的工作进度一目了然。管家就是靠这种方法监管长工的。
  谁知道这下可惹了大祸,长工们一起干活时铃铛发出很大的响声,有人与金阁老积怨很深,就趁这个机会上奏朝廷,说金阁老招兵买马,日夜操练,准备谋权篡位。皇帝听了之后龙颜大怒,下旨将金阁老斩首,而且暴尸数日,他人不得收尸。远在南方的金阁老的家人,无奈之下只好用金子做了金阁老的头,埋葬于江苏省八都乡曹村。
   蚕丝品质不同的原因
  当时方丈港村有两家出产蚕丝的大户人家,一家在港西,一家在港东,港西这家出产的蚕丝没有港东这家的好。据说是因为方丈港河水水质不同,港东的水清,港西的水浊,故一条河两岸出产的蚕丝有好有坏。
  造房子时要在主梁包红布的原因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很顽皮,他的舅舅要造房子,他跑去帮忙。但是舅舅嫌他顽皮,碍手碍脚的,就让他出去玩。于是朱元璋只好跑到田间玩耍,百无聊赖下,他拿泥捏了条子当梁玩:舅舅家上梁,朱元璋也用泥条子上梁;舅舅家上主梁的时候,朱元璋也拿了泥条子当主梁。一不小心,朱元璋把泥条子弄断了,这个时候,舅舅家的主梁也突然断了,这惹得他很生气。后来朱元璋回到舅舅家,说:“把梁压压直,外面包块红布就行了。”自此之后,造房子的时候主梁上都要包上红布。
  民谣
  孟姜女哭长城(十二个月)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夫妻团团聚,孟姜女丈夫(去)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双双燕子到南墙;修窝修得端端正,对对(那么)燕子绕高梁。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真倒青;家家坟上飘白纸,孟家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娘嫂嫂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捋一把泪水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水发去秧田;家家户户田中去,孟姜女田中稗草青。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来叮手上;宁可叮奴千口血,莫叮丈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天气凉,家家都有裁衣裳;人家都有衣裳做,孟姜女家里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鸿雁脚上把书带;闲人只说闲人话,哪有闲人带闲信。
  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那个)米酒菊花香;奶奶洒酒奴不吃,同时雄酒不成双。十月里来稻上场,牵砻做米还官粮;家家都有官粮还,孟姜女家里是空仓。
  十一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女出外送寒衣;南边孔雀来领路,孟姜女哭到长城边。
  十二月里来过年忙,杀猪杀羊闹哄哄;人家都有猪羊杀,孟姜女家里空荡荡。
  摇啊摇二则 摇啊摇,摇到阿婆桥。阿婆否有啦,阿公买个鱼来烧。头否熟,尾巴焦。吃得宝宝哈哈笑,阿婆见了哈哈笑,阿公见了划火跳,外孙吃下去狠狠[1]摇,扑嗒嗒,扑嗒嗒……哎哟! 摇啊摇,摇到南浔大桥头,拾到个菜蒲头[2],挂在羊棚头,羊不吃,挂在猪棚头,猪不吃,挂在阿三家后门头。啊呜!啊呜!吃两口,吃得一嘴一鼻头。
  拜年接龙 你姓啥?我姓黄。什么黄?草头黄。什么草?青草。什么青?碧绿青。什么笔[3]?毛笔。什么毛?羊毛。什么羊?山羊。什么山?高山。什么高?年糕(高)。什么年?新年。我向大家拜个年。
  数星星
  吃粥星,扁担星,铜油毡,花油瓶,念得七遍为聪明。
  娃娃歌谣 墙皮花,朵朵开,开墙门,姐夫来,叫你姐姐明天早点来。风大落雨怎么来?右手撑把黄阳伞,左手抱个小弯弯(娃娃),弯里弯,山里山,山里娘娘挑扁担。
  采桑歌谣
  日出东方红堂堂,女儿在房正梳妆。两耳金环分左右,棉衣紧身十分俏。一身打扮毕清爽,娘叫女儿来厅堂。轻脚细微出门房,女儿容颜好风光。老
  [1]狠狠,当地方言音bábá。
  [2]菜蒲头,当地方言指菜根。
  [3]当地方言中,“笔”“”二字同音。蚕旺食正需叶,娘叫女儿去采桑。女儿直向桑园跑,左采桑来右采桑。贴面碰到小情郎,女儿跑出桑园地。郎叫小妹慢采桑,青天白日好时光,想与小妹配成双,此事本人难相许,日到黄昏来家堂。
  十地名歌谣 月(一)家浜,宁(二)家坝,三家村,四塘上(指东迁),五舍兜,陆(六)梁桥,辑(七)里村,八里店,九里桥,十字港撑一篙到马腰,马腰店里吃酥糖。
  一至九月月份歌
  正月里踢毽子,二月里放风筝,三月里淘米裹粽子,四月里养蚕做茧子,
  五月里卖丝得银子,六月里买只馄饨落一落(煮一煮),七月里买个西瓜切一切,八月里买只红菱剥一剥,九月九蚊子叮石臼。
  登云
  谁登云节节高?蜘蛛网登云节节高。谁登云去龙朝?李城洋登云去龙朝。谁登云东海里?观音师登云东海里。谁登云太湖梢?老龙王登云太湖梢。
  十只台子
  头一只台子四角方,岳飞枪挑小梁王。
  武松手托千斤石,太公八十遇文王。
  第二只台子凑成双,侯门斩子杨六郎。诸葛亮摇卦东风借,三气周瑜芦花荡。
  第三只台子桃花红,百万军中赵子龙。
  文武全才关夫子,连环巧计是庞统。
  第四只台子四角平,吕蒙正落难破窑里蹲。
  朱买臣上山担柴卖,吴文寿落难唱道情。
  第五只台子是端阳,莺莺小姐烧夜香。
  鱼肉极香推入水,贵人张生跳粉墙。
  第六只台子荷花芳,阎婆惜活捉张三郎。
  宋公明头子上梁山,沙滩板子小秦王。
  第七只台子是七巧,蔡庄园造起洛阳桥。
  观音龙女来做法,四海龙王免三潮。
  第八只台子只只好,昆仑八下过元宵。
  开台阴阳包文正,张飞吓断八林桥。
  第九只台子酒里蹲,鲁肃吃酒讨荆州。
  关平手拿无情剑,周仓单刀绕一圈。
  第十只台子唱完成,唐僧和尚去取经。
  孙行者带路前面走,山中遇到怪妖精。
  儿歌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只钉,丁零当啷挂得高,刀无柄,换杆秤,秤无砣,换面锣,锣无槌,换条被,被无四只角,换张八仙桌,八仙桌没有脚,换只鸭,鸭没头,调只牛,牛没有尾巴,换条领褂,领褂没有襻,换把伞,伞无梢子,换只篙子,篙子没有头,换个橹宁头[1],嗷咕嗷咕,摇到南浔小桥头,捡到一个菜蒲头,烧了六杯头,吃出鱼骨头,哽在喉咙头,跑到阎罗王后门头,阎罗王大喊触霉头,放你到南浔百间楼,钳出鱼骨头,告诫人们勿要去做贱骨头。
  信天游
  吾唱山歌乱说多,蚌壳当船行太湖。太湖当中挖野菜,下山顶上捉田螺。
  [1]橹宁头,当地指橹。一个田螺三斤多,挑出肉来四斤多。摇篮(外)外婆哇哇哭,吾扔掉田螺抱外婆。
  英雄开篇 一人一马一根枪,二国争斗反西凉,桃园结义三兄弟,杨四郎盗铃出关见亲娘,伍子胥一夜忧白头,杨六郎镇守三关白虎堂,七擒孟获孔明计,八锤大闹朱仙岳家将,九进中原金兀术,十面埋伏楚霸王,十一郎大战青面虎,甘罗十二为丞相,十三太保李存孝,十四黄泥岗智取生辰纲,十五大战金钱豹,十六霍定金小姐大盘洛阳,十七佘太君平定黄花国,十八秦琼打擂见姑娘,十九王莽赶刘秀,二十(八)宿闹昆阳。
  端阳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谚语俗语盲子公公活了八百,勿见黄梅水不发。
  邻舍好,三分宝。
  漂过来的东西不要捞,路过的人不要留。
  前桦后朴,打船造屋。
  灰鸭蛋劈劈,稗草剔剔;灰鸭蛋否劈,稗草否剔。
  九月十三落[1],皮匠老婆要吃肉;九月十三晴,皮匠老婆要嫁人。
  芒种芒种,样样要种,若是不种,样样脱空。
   [1]落,当地方言指下雨。上欠皇粮下欠债,无处极想做长工。
  甜馒头,苦粽子。
  冬节团子年节糕,清明粽子稳牢牢。
  夏雨隔田埂,黄牛湿半只。
  上蚕撒谷,米里拣谷,水里种竹。
  舂米 做到老,学到老,十月南风要收稻。
  天勿怕,地勿怕,只怕头蚕出丝车。
  端午夏至连,无车好种田。
  夏至是五六,不卖田地就卖屋。
  朝看东,晚看西。
  朝看头顶穿,夜看四边圆。
  早霞勿出门,晚霞行千里。
  (鸭)早叫风,夜叫雨,中午嘎嘎晴到底。
   处暑三朝苗有孕,白露白微微,秋分稻透齐,霜降割早稻,立冬一齐倒。
  春霜不露白,露白要赤脚;春雾不隔宿,隔宿落塌屋。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虫,冬雾雪。
  三朝雾露发西风。
  夏至(风向)西南,没小桥、小庙;夏至(风向)东北,腊月下雪;夏至(风向)东南,鲤鱼搅潭;夏至(风向)西北,鲤鱼上屋。
  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燥松松;七八月早西夜东风,日日好天空。
  一分春雪一寸水。
  冬雪致熟,春雪致水。
  春雪盖腊雪,种田不缺吃。阴到冬至晴到年,邋遢冬至干净年。
  春打五九末,蚕豆小麦无一粒。
  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小麦不吃芒种雨,不然变红头麦。
  六月初三打个阵,上午耕田下午困。
  上看青山,下看日落。上看初三,下看十六。
  四月初四落神仙雨,早卖新丝籴市米。
  冬至雨,除夕晴;冬至晴,除夕地泥泞。
  立冬有雨,冬有雨;立冬无雨,一冬晴。
  鱼跳水,要落雨。泥鳅翻泡,大水要到。蚯蚓滚沙,天要下雨。蚂蟥上田岸,风雨即来临。燕低飞,披蓑衣。
  西南阵,带过二三村;东南阵,空心阵。
  东虹日头西虹雨。
  日出东方红,无雨必有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有。
  十二生肖俗语: 鼠:老鼠欠的塔饼债。意指还不清的债。
  牛:老牛身上拔根毛。意指只是小事。
  虎:老虎头上拍苍蝇。意指不要命,做危险的事。
  兔:兔子不吃窝边草。意指不要在家门口干坏事。
  龙:二十分龙二一雨。意指此时下的雨是瑞雨。
  蛇:打蛇打的七寸里。意指做事要抓住主要矛盾。
  马:好马不吃回头草。意指不走回头路。
  羊:羊毛出在羊身上。意指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猴:抱了猴生[1]不上树。意指某人是扶不起的阿斗。
  鸡:金鸡叫来天明亮。意指金鸡报晓。
  狗:人心不得狗心好。讽刺某些人的虚伪。
  [1]猴生,当地方言指猴子。猪:不要当我猪头三。希望别人能重视自己。
  农家产品制作技艺
  大头菜的腌制 腌制的大头菜是南浔的一大特产。起先,它只是南浔老百姓的一种家常菜,后来南浔人将它销售于各地,特别是杭嘉湖地区及上海,由此声名远播。
  它既可作为小菜食用,也可当零嘴。
  其腌制流程如下:
  1.洗净晾干:收割已成熟的大头菜,将其根部洗净,然后放在桑树或蚕檀(当地的一种植物)上晾晒到软、瘪为止。
  2.切片腌制:把软、瘪的大头菜用菜叶子绕成团,并切成相连的薄片放入缸中,以10斤大头菜1斤盐的比例进行腌制。为使腌制更均匀,一层大头菜上要撒一层盐,并用脚踩踏结实,重复其过程,一直到腌制完毕,然后用石块等重物压紧。3天后,将大头菜取出,重复上一过程。又2天后,再次将大头菜取出,并一层一层放入腌制大头菜专用的甏中,然后将其压紧。
  3.封口:用粽叶将甏口覆满,再用绳扎紧,然后用糙泥(泥、水和砻糠拌匀而成)封口。
  4.取食:3个月后开封即可取食。
  灰鸭蛋的腌制
  其腌制流程如下:
  1.洗净晾干:将鸭蛋逐个洗净晾干。
  2.调稻草灰:按鸭蛋:白酒(60度)∶盐=25∶5∶4的比例,先加白酒、盐,再加适量的水把稻草灰调成糊状。
  3.腌制鸭蛋:将鸭蛋逐个浸入已调成糊状的稻草灰中,并将甏口封住,然后放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
  4.取食:过1个月即可取食。
  汤团的制作
  汤团是南浔人喜欢的一种食品,吃汤团的习俗在本地流传已久,一般多在过年时吃。其制作流程如下:
  1.将糯米和粳米混合,浸泡1—2天,磨细后放入布袋内悬空吊起,沥干水分以制成米粉。
  2.在锅中倒入少许油,七成热时下肉末炒熟,加入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入味后起锅装盘。
  3.在米粉中加入适量的水,取一小块捏扁,包馅后揉圆。
  4.将汤团下锅,见汤团浮上水面即捞出。
  5.在碗中放入适量的酱油、胡椒、味精、猪油、葱花等,加入适量高汤,将捞出的汤团放入碗中即可食用。
  做杜酱
  杜酱即黄豆酱,是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酱料,既可食用,也可作调料。
  其制作流程如下:
  1.煮黄豆:将黄豆放入锅中加水煮酥,然后捣成糊状。
  2.蒸黄子:加入适量面粉(按3斤黄豆1斤面粉的比例)继续揉,捏成扁圆的块状,放在匾内(匾下垫稻草)稻草上,上面再覆盖一层稻草,放在封闭性好的房内约7天(根据气温而定,一般30℃左右只需2.5—3.5天),使其发酵,待块状物上长出青毛。
  3.晒黄子:取出块状物,将其掰成小块并晒干。
  4.晒酱:按照1斤黄子2.5两盐的比例泡好盐水,待盐水冷却后,将其与黄子分别放入酱缸中,以淹没黄子为标准。为防苍蝇等虫子,在酱缸口上绷一层丝绵,放在阳光下晒。水分蒸发后,其变稠成为糊状,酱便做好了。
  注意事项:晒酱时应在早上对其进行搅拌,这样可以避免做出来的酱发臭。用蚕豆(要去壳,即豆瓣)做酱的过程与用黄豆做酱的过程一样。酿甜酒 甜酒即米酒,一年四季均可饮用,夏季因气温高,易发酵,因而产量较高,是消渴解暑的家庭饮品,深受老年人和儿童的喜爱。用米酒煮荷包蛋,有的地方还会加一些红糖,是一道适合产妇和老年人的滋补佳品。乡下一般冬至后开始酿酒以准备过年时用来招待客人,工艺一般不外传,但各家之间会相互学习,因而大致流程为人所知,如下:
  1.将糙米浸泡24小时后捞起,冲洗干净。
  2加适量水,放进蒸笼蒸熟。
  3.适度把糙米饭冲凉,放入缸内,拌上酒药。
  4.缸上加盖,进行发酵。
  5.过7—10天加入凉开水。
  6.过20天左右即可饮用。
  酿桑果酒 古时,桑果就是皇帝御用的补品。它有助于解决女性手脚冰冷的问题,更有补血、强身、益肝、补肾、明目、降血脂等功效。古人不仅自己食用, 还经常用它来招待客人。桑果酒就是一种以桑果为原料制成的农家特产。
  其制作流程如下:
  1.选取新鲜且成熟的桑果适量。
  2.选取容器一个,玻璃瓶或酒坛、塑料瓶皆可,洗干净备用。
  3.根据自己所需选取上好的35度到52度的白酒若干。
  4.把桑果放进容器中,慢慢注入白酒,以盖过桑果为宜。
  5.用盖盖好,最好在盖和瓶身之间加一层薄膜,以利于密封。
  6.亦可在酒里加白糖、枸杞、天麻等,按需选择。
  7.放于阴凉处贮藏。
  8.15—30天后即可饮用。
  土制烧酒 民间流传已久,具体起始年代无法考证。米酒喝完后,剩下的米糟,称为“酒糟”,酒糟可用来制烧酒,即杜酒,既可自己饮用,又可用来招待客人,还可以用来浸杨梅、青梅或者腌蛋等。
  其制作流程如下:
  1.锅里放入适量清水。
  2.将酒糟拌上砻糠放入蒸笼里。
  3.加热锅灶至蒸笼里有蒸汽逸出。
  4.蒸汽即为烧酒。
  自制丝绵 民间流传已久,具体起始年代无法考证。制作好的丝绵可用于翻棉袄、拉被絮,也可出售。
  其制作流程如下:
  1.将茧子摘下后,挑个头大的(一般是双蛹的)留下。
  2.将茧子放入水中煮熟,用灰过滤,准备好水缸等工具。
  3.从茧子最薄的地方入手将其剥开。
  4.将茧子撑开后套在手指上。
  5.撑开手指。6.按上面的步骤套上10个左右的茧子后,用力将其撑开。
  7.几个不同的方向要均匀用力,一个棉兜便这样诞生了。
  8.挤掉水分,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即可。
  柴龙的制作
  民间流传已久,具体起始年代无法考证。柴龙是供蚕做茧的场所,是用稻草建成的。
  其制作流程如下:
  1.选择空旷的场地,准备好所需的工具(稻草或麦梗、草绳、钩子、木棍等)。
  2.将木棍绑在一根电线杆上,将用来确定柴龙长度的草绳套在上面。
  3.将绳子的另一端打结,套在钩子上。
  4.一人将切好的稻草放入草绳之间,一人转动钩子,一人递稻草。
  5.一条柴龙完成。
  民风民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民风民俗迥异,为文化花园的百花齐放增添了许多亮色。南浔的民风民俗深受稻作文化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兼收并蓄,多姿多彩,至今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节庆习俗
  春节 春节又叫“新春”,为每年的农历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南浔人民的庆祝活动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除夕时,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一起吃年夜饭,然后一起守岁、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新年来临时,人们还会燃放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南浔人民有大年初一黎明时燃放爆竹的习惯,谓之“开门炮”。这天的早餐一般是年糕、汤团,象征生活步步高,全家团团圆圆。还要于中堂设香案,陈果品,众人须行礼拜,此为“谢天地”。大家都穿上新衣服,长辈给儿孙“拜岁钱”。出门见熟人,皆须拱手拜岁,全日不汲水、不扫地。
  正月十二游蚕花堂 现东上林村村后有一座小庙,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当地人民都会在此举办集会。赶集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售卖各种东西的小贩在庙前摆起小摊,其中最多的是从含山赶来的卖纸制蚕花的,“蚕花堂”之名由此而来。庙里此时也会举办各种活动,村民会自发地准备斋饭、斋菜、水果等以祈求一年太平和风调雨顺。
  这一活动据说起源于清末,意在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当时没有固定的日期,后来固定于正月十二。随着含山蚕花节的兴盛,其热度逐渐消退,但仍是东上林村村民每年新年之后最大的商贸集会。
  二月初二吃撑腰糕 撑腰糕就是过年时打的年糕。人们总会留一些放到农历二月初二种田时吃,据说这时吃了撑腰糕,以后种起田来腰就不会酸。通常的做法是,将年糕放入油里炸一下,再在上面放一些糖。
  立春日种野菜 立春这天,人们会在家门后种上外面挖来的野菜,再浇上粪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今年家里能有收成,因为人们觉得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发“粪”图强就一定会有收获。
  三月三烧野火饭 江浙农村一带,流行在三月初三这天烧野火饭,南浔也不例外。这一天,未成年的孩子们三五成群结伴去野外,自己带米、菜,用石头、砖瓦临时搭一个灶,自己捡柴起火、烧菜煮饭,在一起聚餐取乐。这一习俗与人们在三月初三上巳节在野外进行祭祀的古老习俗有一定的渊源。老人们常说,吃了野火饭,孩子们就能身体健康。
  农历三月初的乡间,蚕豆、豌豆越长越鼓,竹园里的笋一天天蹿高,地里的大蒜也茎粗叶绿。野火饭所需的材料完全可就地取材。可以说,野火饭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
  按照流传下来的规矩,烧野火饭的地点要选择在看不到自家烟囱的空地上。一般选择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地里挖一个小坑,搭几块砖当灶台,在锅里放上糯米,去小河里淘干净。几个人分头行动,相互配合——有人挖笋,有人采蚕豆、豌豆,有人捡柴。等一切材料准备齐全,把笋和咸肉切成丁,和剥好的豆子一起倒进锅里,再放些蒜苗,滴上菜油,加盐和鸡精。水要没过所有的材料。野火饭的特色就是杂,满满一锅,看着就诱人。饭熟以后,大家都围着锅迫不及待地盛上一碗,有地方坐就围坐在一起吃,没有地方坐就站着吃,特别香!
  清明习俗 清明节前夜,南浔人都要吃螺蛳。因为过了清明,螺蛳要产卵了,再吃的话是造孽的。吃螺蛳时,一般都不用剪刀剪尾,而是煮熟后,用针挑出里面的肉,这就叫作“挑清”,当地人认为这样做有利于清目明眼。南浔人还习惯在清明时吃粽子和团子。
  端午节习俗 屈原原为楚国大夫,是一位爱国诗人。后来楚国被攻破,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遗体被鱼虾等吃掉,就用粽叶包了糯米扔到河里给鱼虾吃。这一习俗演变至今,人们已不再将粽子投入河中,而是改为吃粽子。
  端午还有一些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的习俗,例如:
  1.每年的端午节,家里有小孩的,都会拿个青壳鸭蛋,在上面打个小洞,放进一只小蜘蛛,煮熟后让小孩吃下去。据说小孩吃了这种蛋,夏天蚊虫便不会咬他。
  2.大人会用雄黄在小孩子的肚子上写个“王”字,用来辟邪。
  3.端午前后小孩子都会穿虎头衣服,戴虎头帽。
  4.家家户户门前会放一个大蒜、一把艾草和一把菖蒲,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吓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5.养殖户会在端午当天点燃干草,用烟熏养殖场,据说这样蚊虫就不会再来。
  6.端午当天,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会贴用来辟邪的符。
  7.小孩子在端午当天吃过癞蛤蟆就不容易生病。
  8.传说白娘子喝了雄黄酒会现身,因而端午节民间盛行喝雄黄酒的习俗,大人们还会把雄黄涂在小孩子的头、额、耳、鼻及手心、脚心,以驱虫解五毒。吃大蒜、雄黄豆腐、豆腐饭等,也被人们认为有辟邪驱毒的作用,因此作为端午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立夏习俗
  1.南浔人立夏有吃蛋的习俗。一般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人们还会相互馈赠。据说,立夏这天吃了蛋,夏天便不会生疮疖。
  2.立夏时,南浔人还有吃蚕豆饭的习俗。俗语说:“立夏见三鲜。”“三鲜”还可分为好几类,比如:田里三鲜——苋菜、蚕豆、麦穗;树上三鲜——樱桃、青梅、香椿。蚕豆饭便是用田里三鲜之一的蚕豆制成的,是立夏时的时令食品。
  3.吃立夏团子也是南浔人在立夏时的习俗。团子的外皮由糯米、紫龙头草制成,馅则由咸菜和笋制成。
  六月六吃馄饨,猫狗畜生[1]洗[2]个浴 农历六月初六是天贶节,这个节日源于宋真宗封禅泰山。贶,意为赐予。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声称上天于六月初六赐天书于泰山。为了感谢上天,他不仅在岱庙修建天贶殿,而且定六月初六为天贶节,湖州民间习惯上称之为“六月六”。这天虽不是什么节气,但有着晒衣物、给猫狗洗澡等习俗,正如《湖州府志》载:“初六为天贶节,曝书画、衣服,农家则晒蓑
  [1]畜生在当地方言中音“宗桑”。
  [2]洗在当地方言中音“曹”。笠、褟、裤,洗头发,涤梳具,食馄饨,浴猫狗。” 农历六月初六,一般来说黄梅季节已过,进入伏天,阳光照射强烈,翻晒东西可以防蛀,也许这就是这习俗的由来。这天,读书人家晒书画,寺庙里的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民间还有这天是土地菩萨晒银日的传说,百姓为图吉利,往往倾家而晒。
  湖州民谚有“六月六,猫狗浴”之说,这天人们会将水放在阳光下晒热,大人、小孩都要用这水洗澡。家中有养猫、狗等家畜的,也要将它们放进河中冲洗,据说这样可以避免长跳蚤和虱子。自此日起到立秋,大人允许小孩下河洗浴或游泳。
  湖州当地在这一天还有吃馄饨的习俗,以示伏夏避瘟。如南浔人就有“六月六,买碗馄饨落一落(煮一煮)”之说,居民们会在这天赶早市买皮子和肉以包馄饨,让全家吃碗美味可口的馄饨应应景,那场面甚是热闹。
  青苗会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初二这两天,李家河村11组的白果坟上都会举办青苗会。会前几天,由“圩头阿爹”(召集人)负责筹款,通知各家各户出资,一般总花费折成大米为30石。这些筹集来的钱主要用来请戏班子,而且通常会请两个戏班子唱对台戏。
  这两天四邻八乡的老百姓都赶来看戏,许许多多的商人来摆摊卖东西。街上有各种吃喝玩乐的项目,吃的有鸡蛋糕、梅花饺、凉粉等,玩的有各种玩具。
  戏班子在表演之前,根据剧目的不同也有一些不同的讲究。比如,在演《关公走麦城》这出戏之前,要杀一只大公鸡,倒拎公鸡绕戏台一圈,让鸡血滴在戏台四周,以示对关公的敬意。
  立秋吃泥鳅
  立秋这天,人们会去抓泥鳅。据说,这天抓了泥鳅炖汤吃能延年益寿。
  立冬吃老母鸡
  俗语有“立冬吃鸡补一冬”一说,意思是立冬这天,人们宰杀家养的老母鸡炖汤吃,这个冬天不进补也能保持身体强健。过冬节 冬至前的三天,南浔人习惯称其为“冬节”。这时农忙基本结束,进入农闲时期,家家户户都会吃冬节团子和年糕,烧8个小菜,点上香烛,跪拜祭祖。过了冬至,大家都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到来。
  16岁生日酒
  和湖州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南浔人民也十分重视16岁生日。说是16岁,其实是16虚岁,即15周岁。这一天,男孩子和女孩子都要做寿,俗称“满岁汉”,相当于孩子的成人礼。这一习俗与古人“女子十五及笄,男子二十而加冠”的习俗相近。
  在这一天,按例,外婆家要送来用米粉做的寿桃、寿糕和寿面,娘舅、姑妈、叔叔、阿姨等也要赠送衣料、新鞋(在马腰地区,外婆家往往是送一床丝绵被,以此寄托长辈的厚爱;而娘舅、舅妈则送份子钱)。除此之外,外婆还会私底下送一份金饰给小寿星——女孩子一般为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中的一种,男孩子则是清一色的金项链。奶奶家则会准备好团子和粽子——团子包括青团子和白团子两种,寓意“清清白白做人”;粽子里有两颗红枣,寓意“高中状元,早生贵子”。
  当天,家长会在家里为孩子办生日酒宴以宴请宾客,一般会招待客人享用中餐和晚餐,大家一起热闹地庆祝小寿星成人;也有些人家在酒店里办的,且只招待晚餐。亲朋好友前来庆贺时,切蛋糕、吃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宴席后,家长会分发发糕、寿桃等给亲朋好友。在这之后,农村人家还有个“拜阿太”的仪式。
  办过16岁生日酒,就表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家长们期望孩子从此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少男少女也就告别了童年时代,自此开始承担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由此承担起社会责任。
  其他习俗
  三道茶 逢年过节或者有事走访亲朋好友时,主人一般会泡上三杯茶:如果客人是第一次去做客,主人会先泡甜茶(锅糍茶、风枵茶),里面要放糖。如果客人是小孩子,主人还要给见面红包。之后上第二杯茶——熏豆茶,里面放的是熏豆、胡萝卜、芝麻等。最后上第三杯茶——茶叶茶(一般是绿茶),显示主人的好客及对客人的尊重。
  其中极具湖州特色的当数熏豆茶(亦称“烘青豆茶”),古称“金枝玉叶翡翠茶”。当地人常将熏豆茶作为招待亲友及婚礼宴席的首选饮品,颇具唐代遗风。古诗《烘豆》云:“乍收豆荚已齐檐,熏豆初添火一杯。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熏豆茶中其实只有几片嫩绿的茶叶(一般选取当年的新茶,家境好一点的人家会买上等的嫩茶),更多的是被称为“茶里果”的作料,比如青熏豆(烘青豆)、橘子皮、萝卜干、白芝麻、卜子等。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在茶中加入扁尖笋干、香豆腐干、干桂花、腌姜片等多种作料。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茶里果”的做法:熏豆常以“十家香”稻熟毛豆熏制而成。“十家香”毛豆鲜嫩饱满,粒大、形扁、色青,又叫“踏扁青”,一般于农历九月晚稻还未收割之际成熟。采摘毛豆时,人们往往会邀请亲朋好友帮忙。众人围在八仙桌边,将毛豆倒在桌上,边说边笑边剥毛豆。剥出豆粒后,在河边漂洗去豆衣、边膜。用水煮沸毛豆至半熟时,加适量盐,滤干,然后将其薄薄地、均匀地铺在铁丝网筛(旧时也用竹筛)上,用桑钉柴(桑树上剪下来的枝条)烧成的炭火慢慢地焙烤,民间称这种方法为“熏”。反复翻动青豆,使其干燥至发出“嗦嗦”之声,这时,熏豆的清香扑鼻而来。熏好的青豆放在事先缝制的布袋里,或搁在干石灰甏里,或贮藏于罐内,以避免受潮。客人来的时候随时取出冲泡,平时也可作粥菜,或用来佐酒。
  腌制橘子皮时要先刮掉橘络,再将橘子皮切成长丝状用盐腌渍,放入瓶内备用(也可拌入少许炒熟的白芝麻)。
  萝卜干的原料一般为丁香萝卜,将其切成丝状或粒状,用盐腌渍,放在太阳下晒干即可。
  卜子学名为紫苏,因其果实咬在嘴里会发出“卜子”声而得名。野生卜子秋后结果,果实很小,半毫米左右,圆形,黑色,炒过才香。
  熏豆茶可谓色香味俱全:绿色的青豆,红色的萝卜干,鹅黄的嫩茶叶,黑色的卜子和白色的芝麻浮在上层,金黄色的橘皮躺在杯底(或碗底)。除了茶叶散发的缕缕清香,还有芝麻的诱人香味。品尝一口,淡淡的咸味中夹着丝丝甜味,令人回味无穷。
  饮用完熏豆茶后,人们常会取食杯底(或碗底)的诸多“茶里果”。一般的做法是左手举茶杯(碗)至胸前,杯(碗)口朝里作45度倾斜,右手掌底轻轻拍击杯(碗)口,拍一下,杯(碗)底部的“茶里果”便会往上一点。如此重复,直至其上到杯口,这样做比用筷子或匙子取食更有一番情趣。由于熏豆茶广受大众的欢迎,以熏豆茶待客便成为马腰的习俗。每逢春节,人们还会在茶中加一颗橄榄,因其形如元宝,故寓意“招财进宝”。按照习俗,如客人不把碗中的“茶里果”吃尽,便表示其还要喝茶,主人就会一次次添水。不了解此风俗的,往往会闹出笑话来。
   农村建房习俗
  1.斋土:即请土地菩萨。盖新房的人家必须在晚上进行这一仪式。具体做法是将一个竹匾放在地上,匾内放上土地菩萨的牌位,点起香烛。周围放上土园(用米粉做成)、土鱼(未煮的小白丝鱼)、肉(未煮的肋条肉)、粉丝(未煮)、油豆腐(未煮),然后敲击铜勺,请土地菩萨来享用。这一仪式结束后,一般主人会将土园分给邻舍,据说吃了可辟邪。
  2.破土:斋土结束后,在新建房地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离房屋不少于10米的地方要各钉一个木桩,桩上端包一张红纸,这就是破土。
  3.谢土:新房建好后,还必须要谢土,流程与斋土一样。
  4.“闷心椽”钉不得:木匠中一直沿袭的风俗,指的是建尖顶屋时,主梁中间用红布包裹的3枚铜钱中最中间的一枚上不能有东西,即不能将钉子敲在这枚铜币上。这一位置被叫作“闷心椽”,传说这里被钉,住宅便不安宁,甚至会有主人死亡的事情发生。这一习俗目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仍在流传。
  有关人工车水的习俗 利用圩子[1]和草绳来控制水车车水的时间及速度的方法广泛流传于江浙地区,在本地也流传日久,起始年代无法考证。具体方法如下: 比如有10部水车一起车水,可定中间一部为平车,其他水车的时间、速度都由它掌控。在这部水车的轴上钉上一枚钉子,再套上一根竹管子。随着车轴的转动,圩子的线被绕到竹管子上,等到线全部绕完,平车上的人就敲一下锣,意思是时间到了,可以换班了,就用这种方法计时。控制速度则靠水车尾部小轴上连接的一根可转向的草绳,正常情况下,草绳会向平车方向转,如果没有,说明速度慢了。这种方法较为科学,因此流传很广。
  [1]圩子,当地方言指带有纺线的纺锤一类的东西。之所以可以用上述的方法,是因为圩子上的线的长度是固定的。只要水车踏得快,线就绕得快,反之则慢。等到线全部绕完,就算是踏了1个圩子的车。一般情况下,农忙时节每人每天要踏一车,即15—18个圩子。
  有关插秧的习俗
  主要工具有玉秧箍等,主要步骤为拔秧、抛秧等。
  1.抛秧时,不可抛在别人身上。因为稻田里一棵秧苗可以移栽的面积较大,抛秧时若把秧苗抛在别人身上不合适。如果这样,按当地习俗,长到一定程度时,移栽范围内拔下的秧苗就都要扔在那个人身上,他就会受不了。
  2.移栽秧苗时,会用稻草把秧苗扎起来,稻草扎秧时形成的圈称为“秧箍”。移栽时,一般会把“秧箍”往前扔或往插好秧的方向扔。据说在插秧时,如果正好将秧苗插在“秧箍”里,会导致手抽筋,这便是俗称的“曲秧筋”。
  3.结束耕种的那天叫作“取秧田”。这天一般都要吃面,因为面是长条状的,吃面寓意以后长出来的稻穗也能长,为的是取一个好兆头。
  门东不种桃树,门西不种山薯
  这是当地代代相传的习俗,因谐音为“东逃西散”的意思,不吉利。
  养蚕禁忌
  起源已不可考。
  1.所有相关的动作所用的动词只能用“长”字,不可用其他的字,否则会不吉利,导致蚕的大量死亡,比如:把蚕放在匾里,不可讲“放匾”,要讲“长匾”;把蚕放在地上,不可讲“放地”,要讲“长地”;把蚕按一定的标准分隔开,不可讲“分蚕”,要讲“长蚕”……
  2.经过“头眠”“二眠”“出火”“大眠”“上山”“回山”几个过程,之后把茧子放在胸口焐一焐,两天后就可以收了。此时要注意,不能把茧子拍扁,不然会破坏蚕的结茧过程。
  3.蚕上山后,要把挂帘挂好,外人不可以进来,里面的人遇到有人在外面叫喊,也不能出声,只能去外面说话,否则会打扰到蚕结茧。外人还得说吉利话,这样蚕农能有更好的收成。卖虾的人路过不能叫卖,因为人们认为虾是蚕的克星,蚕听到叫卖声会害怕,影响发育,导致蚕农收成减少。
  渔业信仰与禁忌
  1.说话时,不能说“翻”“落”这些不吉利的词。
  2.跳到船里的鱼是不可以吃的,一定要放生。
  3.过去木船一般分为三个隔间,因此盛饭时不能隔着盛。
  缝补衣服的习俗 流传的年代已久,具体起始时间无从考证。衣服破了,找人帮忙缝补时,必须把衣服脱下来;不脱下来也可以,但在缝补过程中,两人均不可以开口讲话,否则以后会产生口角。
  民间秘方
  丝瓜藤液治多年咳喘症 秋后,剪断丝瓜藤,在藤断处套上一个瓶子,收集流出的汁液。每日饮用该汁液数次,每次一小调羹,有清火解毒、止咳平喘、去痰的功效。
  土方治蛇疸 蛇疸,即带状疱疹,一般长于腰际,为红色颗粒状,伴随发炎、痒、疼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全身疼痛、发烧等。乡间有传说,如果疱疹长满腰际会致人死亡。在南浔,每当有人得了蛇疸,家人会将陈年的墨磨出墨汁,用毛笔将墨汁涂在患处及周围,隔日一次,这样重复2—3次,病情就会痊愈。
  治消化不良 用鸡肫皮消食是一种土方法,流传于民间已久。鸡肫皮即鸡胃里的一层皮,剥离后洗净、晒干,然后放于瓦片上(不可用铁器),用火烘干成灰备用。
  一般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两次(量约为一张鸡肫皮),连续服用1—
  2天即可治愈。此法较有效,不仅适用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
  治腹泻或因腹泻引起的肚痛
  1.把米放在锅里炒到焦为止,盛起来后泡茶喝,能够治疗腹泻。
  2.用烧酒浸杨梅(须将杨梅完全浸于烧酒中,并将容器口封严),2—3个月即可食用,浸得越久越有效。取食杨梅1—2枚,一天服用2—3次即可。
  以上是南浔地区自古流传的治疗腹泻的两个秘方,患者可任选一个,不需同时用。
  名人乡贤
  “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南浔经济开发区所属地域历史上名人辈出,乡贤众多。其中马腰沈氏是明代当地第一大望族,族中出了沈■、沈演兄弟,分别官至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南京刑部尚书。其他名人还有唐朝时离奇失踪的睿真皇后沈珍珠、清代书画家沈宗骞、沪剧女皇丁是娥、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等。
  沈珍珠 沈珍珠,唐德宗生母,唐代宗为皇长孙及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后被其曾孙追封为睿真皇后,姓沈,名字不详(相传为沈珍珠),吴兴(今属浙江省湖州市)人氏,一说是东迁人,一说是菱湖竹墩人,官宦出身。
  开元末年,沈氏以良家子身份被选进东宫成为当时的皇长孙李俶(后改为李豫)的妾侍。唐天宝元年(742),沈氏在长安皇宫大内的东宫生下李适,即日后的唐德宗。
  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叛唐后进逼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及诸皇室成员仓皇出逃,沈氏不知何故没有跟从。根据《资治通鉴》“妃、主、皇孙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的记载,后人推测沈珍珠当时可能不在宫廷中,因而未被及时带走。
  李亨在灵武称帝后,封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唐至德二年(757),李豫收复洛阳,在掖庭中找到了沈氏。唐乾元元年(758),李豫被立为太子,由于种种原因,沈氏一直住在洛阳的宫中(据考证,沈氏族人于北周时由吴兴北迁至洛阳,故沈氏之前极有可能随家族定居于洛阳)。第二年,即唐乾元二年(759),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此时的洛阳是一座空城,沈氏从此失踪。唐宝应元年(762),唐代宗即位,两年后立皇长子李适为太子,并下旨寻找太子之母沈氏,虽声势浩大,却始终一无所获。唐永泰元年(765),曾有寿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崇善寺尼姑广澄诈称自己是沈氏,经过检验,证实其只是少阳院中的一名乳母。
  唐大历十四年(779),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他于次年遥尊生母沈氏为皇太后,在含元殿举办封册之礼。李适亲奉册宝,伏地长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
  唐建中二年(781),消息传来,沈太后在洛阳被找到,长安城中一片欢腾。然而,很快就证实所谓“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养女,因为年纪、相貌酷似沈氏而行冒充之举。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对其不予治罪,还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能找到母亲,我受骗一百次也没关系。” 唐德宗驾崩后,长子顺宗即位,但也很快驾崩,由其长子宪宗即位。此时,沈氏仍无音讯。宪宗下诏,在肃章内殿为其发丧,上谥号为睿真皇后,并建衣冠冢于代宗陵,神位袝于代宗庙。
  董贞元 宋金紫光禄大夫董贞元平素喜种梅树,人称“梅花先生”。董氏一族原籍海州,宋徽宗政和年间才迁徙至湖州府乌程县(今属浙江省湖州市),董贞元是他们的先祖。董熜《董氏诗萃》卷一对董贞元有这样的描述:“始祖讳贞元,淮南海州人,宋政和间官金紫光禄大夫,忤蔡京去官,挈家居乌程梅林里。”海州即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宋代属淮南路。董贞元因性格刚正、直言敢谏而与奸臣蔡京政见不合,其遂弃官不做,携家人归隐于南浔。董贞元非常喜欢梅花,《董氏诗萃》录有其《梅》诗一首:“谀佞盈廷不可闻,那堪世事日侵寻。三槐九棘浮云外,一树寒梅寄我心。”诗歌借咏梅花,一方面表达了对奸佞满朝、政事日下的担忧,另一方面抒发了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他的居所附近也种有很多梅花,其中有异梅一株,天矫独立,长相奇古,有龙虎鸾凤之相,树干如铁,敲击能发出锵锵金石之声,树冠如绿云垂天,其“下可坐三百人”,或曰其荫“可覆小渔村”。董贞元经常和好友在梅树下饮酒吟咏。董氏因名其地曰“梅林里。董贞元卒后,人们尊称他为“梅花董公”,其后人则私谥其曰“梅林先生”。后来,宋高宗赵构南渡,路过吴兴郡,听说异梅,便来游赏。天中节(端午节)这天,在梅林中设酒宴。高宗坐在帝座,随驾大臣28人按品级和二十八星宿位置的排列分坐28桌,随驾的其他100多人亦按星宿位置入席。高宗对此很满意,赋诗作歌于梅树下。当地人将此传为佳话,并改梅林村为上临村(后改为上林村),将董氏称为“梅林董氏”。
  后来,高宗定都杭州后筑御花园,派人在梅林挖掘了两棵大梅树,可惜都枯死了。人们都说梅树是因为离开了故土被气死的,梅树原来生长的泥潭,从此便被称为“眼泪潭”。南宋晚年,每逢梅花盛开的季节,游人便慕名而来,村人因接待大量游客而感到厌烦,就把梅树全部挖掉而改栽桑树,从此梅林村没有梅树,仅存其名。
  沈煓 《乌程县志》《湖录经籍考》记载,沈煓,字光伯,号雨川,明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四上春官不第,遂无心仕宦,专意穷经,曾说:“六十四卦断也,二十一史案也。”有人劝其重新准备考试,他不予回应。他平日里待人和善,不工于心计,人有过错便友善地指出,从不矫揉造作,四邻八乡的人皆称他品性高洁。年六十卒,葬于熟一圩,著有《易衍义》1卷。
  沈熺
  《乌程县志》《湖录经籍考》记载,沈熺,字明仲,号少溪,明嘉靖二年(1523)礼部试中,明嘉靖五年(1526)始廷对,授丰城知县,历刑部、兵部。后出守饶州,饶州境内有两地名为乐平、浮梁。乐平人善于制陶,浮梁人想要他们为自己制陶,乐平人不肯,于是两地人民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沈熺下令命浮梁人自学制陶技艺,由乐平人传授,这才平息了这一风波。后卒于任上。
  沈塾
  《乌程县志》《湖录经籍考》记载,沈塾,字子居,号巽川,沈煓子,壮年高蹈。一天因家中筑屋翻垦土地,获得了金子,仆人说:“这是您的土地,金子自然归您。”沈塾说:“土地现在确实是我的,但藏金子时,土地非我所有。”于是将金子交给了官府。
  子节甫、之崟、之唫,诸孙淙、㴶、演,次第登科。沈塾每每告诫子孙不要忘记真心,并跟他们嘱咐不必立门户、树颊颏。年八十二,身赝三命,封尚宝卿,无疾而卒,累赠大学士,祀乌程乡贤祠。
  沈之崟 《乌程县志》《汀州府志》记载,沈之崟,字谦甫,节甫弟,明万历十年(1582)举人,知武平县,精明厚道,善政,在人民中有口碑,
  有《武平政略》。
  沈之唫 《乌程县志》记载,沈之唫,字性甫,号惺予,明万历十一年(1583)朱国祚榜进士,授永平推官,后任南京工科给事中,改礼部主事,升员外郎。曾上疏,言:“国体不重,向上始之。若上立于无疑之地,而后能止人之疑。
  若上立于无议之地,而后能止人之议。” 沈节甫 沈㴶的父亲,字以安,号锦宇,别号太仆主人,明代藏书家、目录学家。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后任祠祭郎中。
  当时的嘉靖皇帝诏令在禁宫中建祠堂,让道士在里边祭祀祈福,沈节甫坚决反对此事,因而受到高拱的排挤,于是他称病归乡。后起用为光禄寺丞,恰逢此时高拱负责吏部,于是沈节甫又称病回避。万历初年,出补尚宝司丞,移任尚宝司少卿,旋即转任南京尚宝卿。张居正之母入都,取道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众人皆倾力送迎,独节甫置若罔闻,竟致仕归。张居正卒后,诏起为南京通政司右参议,进为光禄卿,升南京大理寺卿、南京刑部右侍郎。后明神宗召见并委任他为工部左侍郎,负责工部事务。御史高举因此进言,称沈节甫一向有缓进的节操,不应该一年三次升迁。吏部因为沈节甫素有众望,否定了高举的进言。沈节甫接连上奏请求减少浮费、核查虚空、阻止兴作、停止江西瓷器的制造,神宗虽为此稍稍有所改进,但对沈节甫心生厌恶,因而贬其为江浙织造。当时有些官吏没有经过选拔、廷议等选官的过程,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对此现象,沈节甫坚决不认同,并且上奏劝谏。他还曾提出治理黄河的方案,意见切准要害,可惜也未被采用。他在父亲去世后回乡,至此在乡间生活至去世,赠封右副都御史。天启初年,被赐予谥号端清。
  沈节甫无他嗜,唯爱读书、藏书,在马腰建有著名藏书楼玩易楼,该楼与归安茅坤的白华楼、嘉兴项元汴的天籁阁、宁波范钦的天一阁齐名于世。因“顾力不足,不能多致,又不能得善本,往往取其廉者而已”,遇有残缺不全之书,他亲自订补,故藏书楼名“玩易楼”。
  沈节甫编有《玩易楼藏书目录》,该目录分为12类,依次为:制类、谟类、经类、史类、子类、集类、别类、志类、类书、韵字、医学、杂类。有人说他“首中王言,较前数家,特为简略”。万历中,孙能传、张萱编纂的《内阁书目》,即仿其体例略加变通而成。又辑有杂记体丛书《纪录汇编》,内含丛书216卷,收书123种,均为明初至嘉靖年间的野史杂记。分卷编次,以同一史实为标准集中收录,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比如,其中包含记载明英宗被瓦刺所俘、景泰帝监国、明中叶边防事务等的著作,都有其特殊价值。另著有《沈节甫文集》。
  沈节甫常说,人须辨得真伪,要有为国为家之心,“毁誉恩怨不入于胸而后可以论天下事”。
  沈㴶 南浔谚语“九里三阁老”中的一位,字铭镇,乌程(今属浙江省湖州市)人。沈㴶与弟弟沈演同时考取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沈㴶为庶吉士,被授检讨一职。后任南京礼部侍郎,负责礼部事务。西洋人利玛窦入京朝贡,居住在南京,与他的门徒王丰肃等人倡导天主教,士大夫中有很多人信奉它。沈㴶以崇正学、黜异端、严华夷之禁为根据,连续上三道奏疏,力主排斥天主教,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西方教士散布于中国,时有窥伺之嫌;天主教劝人不可祭祀祖宗,是教人不孝;教士们违背律例私习天文历法,恐创邪说,混乱听闻;西教擦圣油、洒圣水,聚男女于一室,易败风俗、乱纲纪;宣教士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其财路不明,应早做防范,以免姑息养奸。
  沈㴶与大学士方从哲是同乡,互相推崇。神宗末年,方从哲执政时奏请补充内阁大臣,令公众推举。亓诗教等人皆推举沈㴶,皇帝就任用了他。第二年,神宗逝世,光宗继位,召见沈㴶,并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沈㴶还没有到任,光宗就驾崩。直至明天启元年(1621)六月,沈㴶才到任。
  按例,大臣在内书堂讲授,所教的宦官要行弟子之礼,因而李进忠、刘朝都算是沈㴶的弟子,李进忠就是后来的魏忠贤。沈㴶到任后,上奏称:“辽左的战事急迫,我在东阳、义乌等城邑以及扬州、淮安等地已招募材官和勇士200多人,请将勇士编入锦衣卫,将材官依照才干授予官职。”李进忠、刘朝正好负责内宫事务,得到沈㴶的奏疏,很是高兴,立即诏令锦衣卫训练所招募的兵士,授予材官王应斗等人游击以下不同级别的官职。沈㴶又上奏招募了200多名兵士,请求拨发到辽东、四川的军队中,奏疏均获得批准。
  不久,获封太子太保,进入文渊阁,又晋升为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禁官练兵之事一天天兴盛,驸马都尉王昺也奉诏招募兵丁,他希望能有朝廷重臣来主持这件事。此事引发朝中大臣的不满,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等人弹劾沈㴶借口招募兵丁,实则暗中与宦官勾结。沈㴶上奏辩解,请求因病辞职。皇帝抚慰、挽留。惠世扬等人便详尽讲述沈㴶与宫内太监交往的情况,刑部尚书王纪又上奏弹劾,将沈㴶与蔡京并论,沈㴶也弹劾王纪保护熊廷弼、佟卜年、刘一谳等人。皇帝两度颁诏化解此事。不久,王纪因为佟卜年的狱案被削夺官籍。大学士叶向高上奏称:“王纪、沈㴶互相攻击,有失大臣的体统。现在因为佟卜年的小案子就贬谪王纪,此后谈何公论?”沈㴶自感不安,于是极力请求离去。皇帝令他乘驿车归乡。一年后,于家中去世,赠封为太保,谥号文定。
  沈演
  沈演(?—1638),字书敷,号何山,沈节甫第三子,居东迁(西寿星桥北堍)。明万历十九年(1591),和二兄沈㴶一起在北京顺天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沈㴶则获得第三名。明万历二十年(1592),考取翁正春榜进士,授工部主事,历任礼部主事及员外郎等。因为母亲去世,退职回家守孝。后转任福建右参政、佥事,随后调任江西,又升任陕西左布政使及顺天府府尹。明天启五年(1625),升任刑部左侍郎。崇祯年间,任南京刑部尚书。
  沈演在官场多年,熟悉典制和掌故,了解地方风俗习惯,他将任职之地的典型案件汇总,编写了专著。当时的刑部无节制地受理诉讼,乱发公文和传票,沈演上任后规定禁绝一切不合适的诉讼,京城百姓十分高兴。他精通国家的法律条文,任职期间,所有平反复审的案件,每次向皇帝上奏时都能陈述其法律依据,因而受到称赞。
  军事方面,他认为对待敌人,关键不在于调兵镇压,而应当发动百姓,压制敌人的气焰,即征剿不如督抚,督抚不如让郡县官员去做工作,不如团结当地百姓自己去守卫。他还认为江南受地势所限,没有力量拱卫京城,而江北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应该在安徽的合肥、江苏的徐州等地驻扎重兵,并且效仿三国时的屯田制,以充军饷。另外,他还认为要注意保护漕米的顺利运输,因而要在安庆驻兵戍守。
  沈演致仕时,皇帝赏赐给他一品官服。他告老还乡后,建招贤馆以为国家招揽人才,当地凡有一技之长的人,无不慕名前来。
  明崇祯十一年(1638),沈演去世,葬在洪城南村祐字五圩双林塘河畔。
  沈演著有《正止斋选集》10卷、《直隐轩稿》25卷、《山章》10卷、《何山集》64卷。
  沈荣(沈简讨) 沈荣,即沈简讨,字仁叔,号尘外,因在化石墩有别院,因而别号石墩。本姓严,归安石淙(今属浙江省湖州市)人,广信知府严正邦之孙。严正邦任太常卿时,沈演兄弟两人曾拜他为师。为了感谢老师的恩情,沈简讨出生不到一个月,沈演就把他抱来当义子。沈简讨长大后,有才气也有志气,能扶危济困,侠义之名为人所熟知,一时间有名望的人都和他结交。后参加了复社。
  沈演的小儿子沈冠卿16岁病故,沈演痛哭不止,直至一病不起,此时沈简讨正在外成亲,得知噩耗后急忙回家,才知道沈演的侄子,即沈淙的儿子沈楘已经成为沈演的嗣子。沈演过世后,家产由侄儿沈楘继承,沈简讨也分到一份。因沈简讨早有美名在外,沈楘很是忌惮他。
  崇祯末年,明朝危如累卵,沈简讨一心匡扶社稷,于是散尽家财以结交义士。当时的四方豪杰之士,无人不知上林沈石墩。不料事情刚有点眉目,北京就失守了。不到一年,南京也被攻破。明朝廷的支持者们招兵买马与清军对抗,沈简讨便尽力支持:黄蜚、吴易的军队来了,沈简讨为他们运筹帷幄;韩绎祖、费宝矶攻占湖州,沈简讨也尽心帮助他们。这些举动让沈楘更加心存疑虑,他放火烧掉自家庄院,伪装成夜里被强盗抢掠的假象。隔了几天,沈简讨来安慰他,凡是他需要的,没有一样不替他安排妥当,沈楘感动得哭了。这时,太湖有号称“安王”的人,窥伺沈楘家的财产,数次想要他出资垫付军饷,沈楘和沈简讨商量后写了一封信给太湖军的头领婉拒了此事,之后他们便不再来骚扰。沈楘见沈简讨有才干又侠义,所以每有要事,便听沈简讨的意见从事,对他就如亲兄长一样。
  之后,沈简讨还辅助鲁王朱以海监国,倾尽家财输送军饷。朱以海封他为翰林院检讨,并授沈楘的儿子沈重熙御史一职。后鲁王逃到海外岛屿,沈简讨无可奈何。不久后,爆发了李元旦御史之狱。
  李元旦,江苏如皋人,侍郎李之椿之子,鲁王监国时任御史之职,常到浙中打探消息,与沈简讨相识。李元旦的小妾和仆人谢庭兰私通,他愤怒之下杀了小妾,谢庭兰逃到北京,被卖到清廷内务府当银匠,因技艺高超,得到皇帝的召见。谢庭兰趁机告密:天下不太平,是因为有人在反清复明,我是当地人,知道潜伏着造反的人因有接应在四处联络,所以不能彻底根除。
  比如,扬州就有前朝的李之椿、李元旦父子,二人常出没于海外岛屿。清廷立即下令逮捕李之椿,并将其押送到南京。李之椿在监狱里绝食七天而亡,李元旦等共48人被诛杀。
  因被这件案子牵连,沈简讨、沈重熙被捕。清顺治十六年(1659),沈简讨被杀于西市。临刑时,他口授绝命词,神色不变,凛然就义。
  沈淙
  《乌程县志》《潮阳县志》记载,沈淙,字伯声,号祖洲,沈节甫长子。
  明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知潮阳县。他为人豁达明敏,在任期间多次剿灭了寇贼。后升漳州同知,移苏州,署太仓知州。卒后被祀为乡贤,潮阳地区的人民也将他视作好官来祭祀。
  沈棨 《乌程县志》《湖州府志》记载,沈棨,字彦威,沈淙子。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由济南教授迁国子监博士,后升工部主事、兵部职方司阁部。孙承宗巡视边疆时,赞画于军前。当时有人建议开易州矿,沈棨极力制止。后迁佥都御史,因与监军内监有龃龉,被贬谪至粤东,不久后获赦归还。
  沈楘 字次斌,号文五,沈淙次子,沈演嗣子,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授山东副使。
  沈果 号揆之,沈㴶子,中书舍人。
  沈重熙 号岸止,沈楘子,清顺治八年(1651)举人。
  沈始然 号茗士,沈楘次子,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以科场事流徙。
  沈颖 沈节甫曾孙,荫封中书舍人。
  沈尔爆 字冀昭,号凤宇,沈节甫曾孙,清康熙二年(1663)顺天乡试中试,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官公安知县。工小令,作品入《瑶华集》,常与陈维崧、王士桢以诗文赠答,其风趣为常人所不可及也。妻亦能诗,世人有诗赞曰:“君才似虞嘉,闺中有徐淑。闭吟赠妇篇,或歌起由来。”
  沈修若 “庄氏史狱案”发,庄氏之友朋、亲族、奴仆之为孤者有数人。沈修若将庄廷铣的一子藏于家中,家人恐惹祸上身,沈修若却说:“急难相救,正在此时,若学他人畏避,安赖亲戚为?”他所藏匿的,是他的外孙。
  沈宗骞
  据《两浙輶轩录》《香居画识》《墨林今话》和林极民的《湖州籍画家沈宗骞》,沈宗骞(1736—1820),字熙远,号芥舟,因居研山湾(即愿字三圩),又号研湾老圃,乌程(今属浙江省湖州市)人,清代画家、鉴赏家,博辨识,善书画,以诗书画为生。世代居住在马腰,他的房屋周围桑树、梅树环绕,夏季又有荷叶亭亭,十分美丽,他在其中怡然自得,常常吟咏赋诗。书宗二王法度,小楷、章草及盈丈大字皆得古人神韵。所作山水,秀润华滋,在黄公望与董其昌之间,深有功力。他擅长写真,晚年则纯用焦墨。代表作有《汉宫春晓》《万竿烟雨》,为计光圻之旧藏,世为赏鉴家所重,有“神品”之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作《源头活水》图卷,现藏于苏州博物馆。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作《山林幽趣》图轴,现藏于山东博物馆。另有《访友苕溪》图卷,现藏于四川博物院。著有画论著作《芥舟学画编》,是其潜心学画30年之成果:该书的自序作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卷一、卷二为《山水》,有16篇;卷三为《传神》,有10篇;卷四为人物琐论,笔墨、绢素琐论,设色琐论,计3篇。书中论述山水、肖像等画法,以及笔墨、绢素颜色等的用法,其中对肖像的画法有较为详备的介绍。书中,沈宗骞主张“痛斥俗学,评论正法”。原书散失,今据日本翻印的冰壶阁刊本再版。
  僧慧澄
  慧澄,本姓朱,名璇,方丈港人,清道光年间任东迁民心禅寺(寺址为20世纪90年代东迁乡人民政府办公处所在地)住持。他自幼吃素,18岁起在镇江金山寺削发为僧3年,回乡时见宋代所造的民心寺屋破无人修理,就定居于此寺,并在此修造佛像。不到10年时间,民心寺僧侣云集,香火鼎盛。
  寺旁筑有望晖楼,四周种植梅树。梅花盛开时,其便邀文人赏梅,吟诵其间。
  慧澄善诗喜琴,所著《望晖楼诗集》,在太平军来时与寺庙一起被焚毁。
  丁是娥
  丁是娥(1923—1988),浙江省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村人,原名潘咏华,沪剧女演员,工花旦、正旦、老旦。唱腔婉转绮丽,善于抒发人物内在感情,自成一家,擅演剧目有《罗汉钱》《鸡毛飞上天》《芦荡火种》《雷雨》等,著有《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是一位个性鲜明、勇于创新的戏剧大师。
  丁是娥自幼喜欢唱戏,6岁就能够演戏,嬉笑抹泪,举手投足间,活像一个跑江湖的老艺人,因此赢得“6岁的老江湖”的绰号。9岁那年,她失去了母亲,在居住在南浔的姑妈的帮助下,她摆脱了卖身葬母做童养媳的命运。一年后,她拜丁婉娥为师学唱申曲(1941年初改称“沪剧”),取艺名为“丁是娥”,开始了长达55年的梨园生涯。
  热爱、勤奋和聪慧使丁是娥在学艺道路上突飞猛进,经过3年的勤学苦练,她既能唱花旦,又能唱正旦,还能演老旦,成为丁婉娥小囡班的台柱,被人们称为“小小婉娥”。18岁满师后,丁是娥相继在鸣英、施春轩、文滨、上艺等沪剧团演出,以主演根据美国同名电影《风流女窃》改编的沪剧而享誉上海滩,赢得“东方的玛丽·蒙丹”的殊荣,成为十里洋场大红大紫的明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丁是娥响应党和政府“改人、改戏、改制”运动的号召,她的艺术人生从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952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三周年,文化部决定举办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贯彻毛泽东主席于1951年4月3日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所写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的精神。上海沪剧团改编了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登记》,推出剧目《罗汉钱》,由丁是娥主演,获得巨大成功。
  赵树理观看表演后高兴地说,他写的小飞蛾,就是舞台上丁是娥扮演的这个人物,丁是娥演出了他书中人物的神韵。这次进京演出,将丁是娥的艺术事业推向高峰,她不仅荣获演出一等奖,还被邀请到中南海为毛主席等领导同志演出,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53年,丁是娥加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战场慰问演出。
  1958年,丁是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海沪剧名角中的第一批党员。
  丁是娥入党的消息甚至受到周总理的关注,他专门将她领到毛主席身边,把这个消息告诉毛主席,毛主席勉励她好好工作。
  1960年,丁是娥登上演艺生涯的又一个高峰。这一年,她成功主演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文化大革命”中著名的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的前身,为了给京剧《沙家浜》示范,沪剧《芦荡火种》剧组先后4次进京演出。刘少奇充分肯定了丁是娥扮演的阿庆嫂的形象,认为沪剧的阿庆嫂周旋于胡、刁之间,利用敌人矛盾这一点比京剧中塑造得好。周扬也对京剧团的同志说,沪剧演出得很成功,不要修改。在同年演出的《鸡毛飞上天》中,她在唱腔设计上独辟蹊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创了“丁派唱腔”。刘少奇和周恩来都充分肯定丁是娥在《鸡毛飞上天》中的表演,周恩来还称赞她演得“呱呱叫”。
  除了上面介绍的,丁是娥的代表剧目还有《金黛莱》《蝴蝶夫人》《雷雨》《寄生草》等。
  丁是娥曾说:“有爱的地方才有事业。演员热爱艺术,要像爱情人那样去爱,倾其一生之爱,这艺术才能化为事业,这事业才会有辉煌。”
  1978年,丁是娥出任上海沪剧团团长,她就像涅槃的凤凰,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沪剧舞台上。
  1981年,她推出了5集电视连续剧《璇子》,开了拍摄沪剧电视连续剧的先河,她还在剧中大胆启用了沪剧新秀茅善玉。后来,茅善玉与越剧青年演员茅威涛并称为“江南二茅”。
  1982年9月,出任上海沪剧院第一任院长。
  1985年,退居二线,仍然操心工作。一直到1988年因肾癌晚期住进医院,仍以评委会主任的身份关心沪剧中年演员声屏大奖赛的举行,当年6月28日病逝。朱丽兰 朱丽兰(1935一),祖籍浙江省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东迁乡方丈港村,生于上海。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高分子反应动力学、高分子材料剖析、性能结构形态关系的研究。直接参与和领导国家“863计划”、基础研究计划、火炬计划的制订,并负责组织实施。其研究项目曾多次获国家部委级奖励。1993年获美洲中国工程师协会颁发的“杰出服务奖”。译有《有机化合物光谱鉴定》,著有《当代高技术和发展战略》,并发表几十篇论文。曾任科学技术部部长,现为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
  曾就读于上海中西女中,1955年高中毕业后,赴苏联奥德萨大学攻读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
  1961年毕业回国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组组长、室副主任、副研究主任、副研究员、所长,兼任教授。
  1979—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弗拉堡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进修。
  1986年起,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991年1月起,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副书记。
  1993年5月起,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
  199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96年3月,成为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1996年5月,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1997年8月,被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8年3月—2001年2月,任科学技术部部长。
  2001年2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
  朱丽兰还是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科学家出身的朱丽兰不仅敬业还慧眼识才。后来的科学技术部的部长万钢就是在她的邀请下回国的。1999年,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邀请万钢带领中国留德汽车工业博士及工程师代表团回国考察。这次回国,万钢发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事实:中国汽车工业对国外的依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那一年国内盛行“汽车引进论”:中国没必要生产自己的汽车。对此,万钢忧心忡忡,他撰文向国务院提出,中国汽车产业要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个切入口。虽然我国在传统能源汽车技术方面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多年,但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差距没有那么大。研究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退一步说,以后有能源危机了,我们也不怕。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巧,时任科学技术部部长的朱丽兰访问德国,在周家伦的引荐下,万钢与她见面了。她正式邀请万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回国,主持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工作。
  朱丽兰退休之后,依然关注我国科学事业发展,情系家乡。2012年9月28日,在新兴的工程机械之都长沙,世界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喜迎20周年华诞。朱丽兰在庆典上表示,中联是传统科研院所改制的成功典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今天,中联的经验弥足珍贵。2016年4月25日,朱丽兰前往长兴天能集团考察企业的科技研发及市场运作的情况。考察过程中,她对天能集团的发展十分赞赏,同时鼓励其提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为推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贡献正能量。2017年11月,朱丽兰出席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同月,回湖州参加以“凝聚湖商力量加快赶超发展”为主题的2017湖商发展大会。其间,参观湖州影视城,了解湖州影视城的前世今生,对湖州影视城“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创业思维十分赞许,并寄予厚望。沈烈夫 沈烈夫(1899—1950),马腰人,毕业于浙江省第三师范学校,曾任马腰乡乡长。抗日战争时,任吴兴县立简师分部主任。后避居上海,在爱国女中任教多年。
  费洁心
  据《湖州市文化术志》,费洁心(1904—1969),民俗学者,马腰人。父母早逝,毕业于松江的一所教会中学,曾在桐乡市石门镇当小学教师。1929年起,在湖州三余社的培本小学任教,与诗人朱渭深相识。1930年,朱渭深加入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吴兴分会,费洁心自此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他利用假期回乡时与亲友往来的机会积累资料,访问老人,认真记录。
  1932年,他与张之编的《湖州歌谣》出版,随即再版并编印第二辑。因朗朗上口、趣味盎然,夏夜的街头巷尾,老人与小孩争着诵读。接着,他又广泛收集农业方面的谚语、俗语,辑成《中国农谚》一书,钟敬之等都为之作序,该书后被收入《民国丛书》。他还出版过《民国隐语》《歇后语》等书。
  湖州沦陷后,费洁心全家逃难到乌镇,他于此时加入朱希的部队支持抗日。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他和朱青深、丁虎生在湖州合办《救亡三月刊》,宣传抗日。
  1939年,回到马腰,开办战时小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当过乡长,后到湖州三一小学任教,半年后,又回马腰小学任校长。
  1949年后,任马腰小学副校长、南浔浔东小学教导。
  1969年,在家中病逝。
  费洁心还编撰过不少学生读物,如《小朋友字辨》《儿童书局》《爱国诗歌选》等。1932—1933年,他在《新湖声》任主编,编写了约50期以小学生为对象的报纸《小学生》。他还撰写了许多以“写给小学生”为主题的散文。
  朱从亮
  朱从亮(1913—2003),当代南浔民间修史第一人。青年时代的朱从亮曾在裕群蚕种场和浔溪缫丝厂当过学徒,抗日战争时期在纽扣厂工作。他于1949年参加革命,1950年1月入党。
  1953年3月,调至吴兴县人民法院,后任副院长。
  1957年,调至环渚乡任乡长。
  1959年,调至南浔农技站任站长。此时,他参与了《南浔区农业史》的编写,由此踏上漫长的修志之路。
  离休后,他更是一头扎进志史的浩渺海洋,乐此不疲。他收集、编写了《常用天气谚话200条》和《吴兴六百年旱涝史》两本具有南浔特色的气象资料。在和张和孚、周子美先生的交往中,他逐渐意识到南浔镇志人才断层的缺憾——自明崇祯年间直至民国,先后续修镇志达16次之多的“志史之镇”南浔,此时却无人关心此事。他因此萌生出以一己之力为南浔续修史志的宏愿,自此无怨无悔地行走在这条路上。
  1980年以来,年近古稀的朱从亮编写了12部志史,计37册350万字,其中包括《退休工人见闻录》12册,《南浔镇新志·民国部分》1册,《湖州备志》1册,《湖州史话·四象八牛专辑》1册,《吴兴旧事闲录》1册,《吴兴县志试编》6册,《马腰镇志》1册,《东迁镇志》1册等。当最后一册志史完成时,朱从亮已77岁高龄。另外,他还编写了《南浔文献新志》《南浔氏族寻源》《南浔辑里丝》《南浔方言俗语》《湖州丝绸志(初稿)》《湖州史话初编》《折纸大全》等书。

知识出处

希望沃野

《希望沃野》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希望沃野》不仅是对南浔地域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更是展示南浔独特魅力、讲好南浔故事的现世书卷。南浔区不断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力求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扎实贯彻相关精神、把脉相关文化政策,启动“一镇一品”工程,挖掘南浔各镇各村本土文化资源,出版当地文化著作,传承发扬南浔各村镇的文化魅力。“浔迹丛书”应运而生,该作品由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及南浔区图书馆联合出版,涉及南浔各地历史、人物、“非遗”、诗歌、方言等文化记忆,系统展示了南浔长时间沉淀的文明成果和拥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