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草根艺术家的人生归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孙乐其人其艺》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624
颗粒名称: 一位草根艺术家的人生归宿
分类号: K825.7
页数: 4
页码: 103-106
摘要: 王孙乐,祖籍太湖吴溇镇,出身书香门第,受先辈影响,不善商贾,喜书画又好学。因生活所迫,他很早务工,黎明即起,工余学习书画。他早期通涵问道于书画家俞剑华、曾农髯,刻苦勤奋、更深不休,投帖师从金石书画家朱其石先生后,更是孜孜不倦,痴心研习,数十年寒窗,默默无闻,与书画金石结缘。退休后他自题“洁身自好培老节,两袖烟水作清欢”。君子不忧其贫忧其道,面临家境困苦,老伴患老年精神分裂症,他不畏艰辛,矢志不渝。
关键词: 王孙乐 书法家

内容

十多年前,寇丹先生在《谈湖州书法及王孙乐先生》一文结尾时阐述:“(王孙乐)一生坎坷,以‘苕边老农’自比淡泊勤耕艺田,相信他的艺术人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引起世人的瞩目。”当地政府决定于12月20日,将他的墓迁至南浔陵园名人墓址区,我们家属心潮起伏,思念无限。
   我的父亲王孙乐,祖籍太湖吴溇镇,出身书香门第,受先辈影响,不善商贾,喜书画又好学。因生活所迫,他很早务工,黎明即起,工余学习书画。他早期通涵问道于书画家俞剑华、曾农髯,刻苦勤奋、更深不休,投帖师从金石书画家朱其石先生后,更是孜孜不倦,痴心研习,数十年寒窗,默默无闻,与书画金石结缘。退休后他自题“洁身自好培老节,两袖烟水作清欢”。君子不忧其贫忧其道,面临家境困苦,老伴患老年精神分裂症,他不畏艰辛,矢志不渝。他关心时事政治,习惯读书看报,常常通览标题后有选择性地重点阅读,摘录名人句段精华或剪裁有用文章,粘贴在自己的线装本子里,其中有:为官清正,廉洁自律,一条烟、一瓶酒不能收。
  我从陈旧的读报心得摘记本中翻到,在报纸旁有红笔记录。20世纪90年代,父亲目睹长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人民受难的报道,通过省书协创作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等力作,参加义卖捐赠王孙乐在黄花馆灾区。拨乱反正,他挥刀刻了“天下大治”“人间奇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枚印文,直抒胸臆。当他收听了新闻报道,喜出望外地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政策好,党中央刹住不正之风决心大。1993年的一次市政协会议后,他回到卧室,情绪激动,即兴创作
  一首诗:“笔底起云烟,回归大自然。风雷催短棹,龙风舞青天。文绣增光彩,山河改旧颜。痴人非说梦,书画写心田。”次日发表在大会简报上。
  1994年参加南浔春节团拜活动,他题书“振兴南浔文化古镇”,为发展南浔经济,重振古镇雄风表达心意。病重期间,他告诫吾辈:“我走后保存好作品,会有人寻访而来,愿将足迹留给社会。”送信的邮递员看到我家信件不断,对人讲:今后信件肯定还会来得更多。
   父亲居住的地方,老式平房居多,路面高低不平,雨天更是难行,居民意见颇多。他反映民声,得到回应。之后施工挖土,开沟埋下水管,铺成平整水泥路。逢年过节,他关心我们里弄口的五保户美宝阿婆,送点年菜去,看到他们几户住房阴暗,还争取有关方面帮助,装上电灯、接通自来水。父亲关心家乡发展,曾在镇人代会召开之时拟出提案:修建道路,搞好市容;新辟街、路应树立路标,方便信件投送;整治环境,晚间要有照明路灯。这些均被采纳。
   王孙乐题“清风桥” 王孙乐题“南浔中学” 王孙乐题“南浔陵园”灾区受难牵动人心,他省下生活费,几元、几十元积极参加居民区捐款活动,显示一位老人朴素的爱心。地方上需要什么,他总是二话不说,乐意用笔墨服务于公益事业,先后留下了“徐一冰游泳池纪念碑文”“南浔中学”“南浔陵园”“清风桥”等墨迹。
   “岁月留鸿爪,生涯寄马蹄。”这是父亲二次题写在客堂门上的自作联句,是毕生辛勤耕耘艺田的写照,今天字迹依然那么清晰。
  “三痴”老人这位为人直率的草根艺术家,将伴随着社会腾飞的脚步,马蹄声声永远闪烁着艺术的光点。
   《湖州晚报》
  2014年12月20日

知识出处

王孙乐其人其艺

《王孙乐其人其艺》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王孙乐其人其艺》收录了《墨缘》《怀念父亲王孙乐》《一位草根艺术家的人生归宿》《怀念王孙乐》《缅怀老友王孙乐先生》《德艺双馨王孙乐》《王孙乐的“关门弟子”与茶道》《对王孙乐艺术的评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留青
责任者
王孙乐
相关人物
俞剑华
相关人物
曾农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太湖吴溇镇
相关地名
南浔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