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双林族谱辑要及大族略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60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双林族谱辑要及大族略述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8
页码: 1405-1422
摘要: 本文收录双林族谱辑要及大族略述。
关键词: 双林镇 族谱辑要 大族略述

内容

第一节湖州双林徐氏家乘(2009年重新版)
  世系:
  济世昭仁德,升廷裕祚延,
  传家惟孝友,辅国毓英贤。
   三十世祖蒙九南垞公玉章作。
  2009年版序节录:现存《双林徐氏家乘》六卷本,为先大父之长兄农伯公炳倬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重修,此后,其堂弟次舟公赓陛于光绪三十年(1904)八月重刊,至今已百余年。……先父企唐共藏有老谱全本一套,……保存完好。后存苏州仁泽处。1989年长兄仁济自台湾回大陆探亲,仁泽将老谱交付长兄珍藏。……后仁济兄去美国将家谱亲手交给长孙升良。现在这套老谱存于升良家中。在此之前,长兄以古稀之年恭笔完成六卷家谱的抄写,并在行传,世系图中增加了本支子孙情况,复印装订后分赠给弟妹们人手一册。……如何使族谱得以传承,成了我们的心头为难之事。去年……此事促使仁宝姐的长子陈大庞从互联网上的《徐氏家谱文献》查到: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有多部徐氏家谱,而其中就有1904年版的《双林徐氏家乘》,……续谱一事乃得以进行。如今已从上海图书馆得到原谱的光盘。……除了改正原版中一些明显错误外,为便于今人阅读,将原谱中的文章加了标点。在世系与行传中续补了百年来本支(高祖蒙九公玉章之后)部分人员的复化。于卷二增加了几位已故父兄照片和小传。另增补卷七于后,列1949年仁健《扫墓记》文章。……由于我们和本支之外的族人并无联系,因此本版并非目前双林徐氏全面的谱系,只是本支的资料续补。……念我徐氏一门,自唐代范叔公至今,忠贞节烈,志存高远,孝悌仁爱,奋发勤勉,安贫乐道,寒素清廉,书卷风范,绵延千年。望后世子孙谨遵祖训,光大门风,不求闻达乎海内,惟期贡献于社会,无辱乎姓氏,无愧于时代。……
  三十五世孙仁泽、仁方谨识
  2009年2月二十二世惟美公原序 ……旧本,自唐逾五代至宋、元相承费替至今,……因仿苏氏成式,其例有五:曰图谱,按五服分五世而系之以线,则开卷了然;曰行传,谱其人之生卒,履历,悉载之;曰文谱,生前诰勅与夫死后之传,志,碑,铭,备录费遗;曰葬谱,于先世邱墓具载于后,俾子孙岁时伏腊资所考镜焉。……时正德丙子七月。
   萧山徐氏家乘原序
  周澍 ……徐氏本偃王后,族衍江汉,代有伟人。其自进化迁邑之长山也,则自范叔公始。其由长山迁居黄筑塘也,则自十九世祖彦文公始。其自黄筑塘迁居杭州也,则自二十四祖近湖公始。其自杭州迁居湖郡之双林镇也,则自二十七世祖雍夏公始。……
  徐偃王之后裔
  仁熙
  徐氏系出伯益,黄帝九世孙。佐禹治水有功。禹崩,摄政三年。伯益生二子,长子大康,次子若木。若木封于徐国,后人以国为姓,乃有徐姓。……弟二十七世祖雍夏公自杭州迁居湖州府东门外五十里之双林镇,后裔奉为迁双始祖。第三十世祖民庵公,名文心。……四子名有书,有书有六子,次子名世潢,保升知县。生有五子,其五子昭诚,后更名昭勋,字馥唐,系第三十四世。此支人丁兴旺,多所奉献。……如清雍夏公“贸迁东瀛,获利巨厚。……岁歉,千金济人,顾自奉俭约,布衣粝食,终其身。”吴华孙《雍夏公传》:为官复重视生产,传授技术。如清南垞公“擢仁怀直隶同知,教民种橡树以育蚕,署大定府,设纺局以课男妇,各给车棉,数月间习其业数千人。”……如清徐有壬,“遇事持正,史治稍清。镇江钞关,例由巡抚道监收,月馈金千。大府生日及岁时,州县各有馈赠,相习百年。有壬皆却之。……陆心源:庄愍公堂堂之行,烈烈之风,史不乏笔,为后世子孙做出楷模。”
  进士讳琨公赞
  明刘基
  孝友庸行,民选能举,忠良大节,素审出处。宋室将亡,是可以去,明哲保身,新安隐矣,不食周粟,采薇饿死。幸有良嗣,黄山之始,贤孝翩翩,宋风振起。雍夏公传
  吴华孙
  雍夏徐君讳臣镛,……兄弟五人亦习儒。……家小康,君视之蔑如,尝遨游四方,思自奋迹。访旧双林,遇杰士沈瀛洲,重君器识,以女妻之。与庞翁贸迁东瀛,获厚利归,庞请复,君曰:习坎重险,伟不可再。庞不听,呆舟复丧资。君独致素村,遂家双林。……
  艮庵夫子传
  郑祖琛
  夫子讳文心,字宝华,一字艮庵,晚号存庵,学者称存庵先生。……工诗长於五言,著有《甲六集》,诗钞见采於阮文达《两浙輶轩录》。……乾隆乙卯(1795年)六月捐馆舍,享年六十七岁,子二:长聚奎,次玉章,……孙十,最显者有壬。……
  槎仙公传
  俞佩金
  槎仙徐君,我存庵师冢嗣也,……槎仙理家,辍举于业,阅三十年。而子有壬,有季同登戊子榜;有孚登甲午榜。孙震翱登丁酉榜。有壬、有孚并联捷进士。一门鼎盛,簪笏满家。……咸丰元年亲见五世同堂。御赐“笃庆延令”匾额,加赏银缎有差,子六、孙十一。
   祭产记
  炳倬
  追远报本之思不在有产与无产也。……吾徐氏自雍夏公迁居双林,斐斋公创建祠宇,……庄愍公扩充於鼎盛之余,虚舟公维持於兵煌之后,以肅瞻拜,免暴露,存孤寡,……而有此规模。今记祭产如左:老祠堂坐落荷花池,归徐公基户办赋者。…… 新祠堂遭兵煌后仅存基地,坐落和睦兜,归徐宗户办赋者。……
  另有市房……租田租地等…… 近湖公闇生公墓地坐落杭州月桂峰,寰济公墓地坐落杭州普福岭……雍夏公墓地坐落逸村埠,族葬地坐落逸村埠……等地以赋也。……忠节公传补遗
  仁方
  父亲在世时,曾带我去杭州孤山,告诉我山上的一处建筑,是纪念我们一位远祖的祠堂,……古老的木门,石头的门框,门楣上镌刻着“宋忠节徐公祠”几个字。……忠节公乃宋末义士,一门忠烈。……也曾在祠堂前留影……带回台湾。如今,祠堂已无踪迹可寻矣。……忠节公偕二男一女死节之事,最早见于元初南宋时《昭忠录》为传:徐应镳,字巨翁,德祜乙亥(1275年),两宫赴北,瀛国公既太学生百余人皆从行,应镳乃与其子琦、崧,女元娘誓共焚,子女从之。太学故岳飞第,有飞祠,应镳“置”酒肉祀飞曰:“天不祚宋,社稷为虚,应镳誓不与诸生俱北,愿死祠下,与王英灵,永永无歝。”祭毕,……乃与子女入梯云楼,纵火自焚。……应镳父子俨然坐立,如庙塑像。……翌日,得其尸祠前进中,皆僵立瞠目,面如生。……殡其西湖金牛僧舍。益王立福州,褒其节,赠朝奉郎,秘阁修撰。后十年,其同舍生刘汝均率儒生五十余人收而葬之方家峪,曰正节先生。……以上内容均出自宋末元初同仁之笔,当为可信。……明弘治十五年(1502),……弘治十八年(1505),始建徐公祠,万历四年(1576)改建新祠。……在江西故里,……素以忠节直言的状元公舒芬改题“大义祠”,并为撰《大义祠记》。
   记双林钢叉墙门徐家里
  德宏 ……双林徐老宅坐落在双林镇雨花庵弄第十六至二十二号,因正厅屋顶并列排有十二把钢叉,故有“钢叉墙门徐家里”之称。……据传,徐氏老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另据家存砖刻记:清光绪十年(1885)由道台徐铸久重建,即现存建筑为当年原物。……。
  据家父在世时讲:徐氏大门前有石狮一对,屋顶有十二把钢叉,两端各设有砖质龙头(现保存一个)。大门由古色铁皮、炮头顶门一对。进门走廊两旁有白石雕花云屏。正厅门口有石狮一对,东西两旁各植腊梅。正厅地面对角方砖铺地。朝南墙上正中挂有咸丰帝所赐大匾,长2.2米,宽1.2米,厚8公分,重约六十公斤。匾额为黑金刚沙镶边,湖蓝底色,胶麻粘层,二端各有凸型金龙戏珠,右有咸丰十年方金印章。厅内另有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追赐的大小匾额、历代祖宗画像。……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重修家谱的一点感想
  仁宝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二十年前,长兄仁济在古稀之年曾手抄老家谱,影印数本,送给弟妹们,现已字迹模糊不清,我们必须设法“抢救”,否则,对不起我的已故兄长。……一个家族的世系,在一千多年之间,能有如此清楚的记载,……确实不多。……靠什么?我想:一靠思想,即尊祖睦族的力量;二靠措施,……即“各房有生有卒,於冬夏至祭祠之日,随时添注。其远居外郡者,先期寄告值年。”这就为后世修辑家乘积累了可靠资料。……修辑家谱目的是:知祖宗之所自出,支脉之所由分,亲疏之所以别,昭穆之所以序。从而使敬祖睦族的道德观念能落到实处。……这或者是徐氏家谱成为国家图书馆藏书的原因吧。……
  2008年12月
  第二节吴兴双林姚氏家乘
  民国24年(1935年)十二系孙吴重修
  题姚氏谱图
  历世遗型在森上,一脉传,
  庙廊崇伟器亦禅,绍前贤。
   宋咸淳七年(1271年)右丞相叶梦鼎拜
  原序
  嗣孙臣敬书 ……余生不辰变迁,靡定仕路崎岖,年华已逼,谱事之修,有志未逮,爱述吴兴肇始之曲,与历世仕宦之盛,且以迁徙双溪之故,示我后人,庶几克凛厥训哉。
   敬修族谱序
   ……吾家自野庄公以来,历世有七当年谱,系已失,……。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五世嗣金鼎敬序本宗修谱序 ……余谨奉先训以来,知吾族系自吴兴,徙于桐川,更迁于双溪,以及移京江者,居武林者,四方散处,未能悉数要,皆为祖宗之裔,所谓其源远者,其流长也。……吾宗之谱系缺而不修者,已久矣,自野庄公为双溪始祖,历世有七,今欲求其近于七世之上者溯之…… 六世嗣孙汝桢敬序
  重修双林宗谱序
  吾族姚氏系出吴兴,……自野庄公因明纪乱离迁至双林为双溪之始祖。……遂分而为三支,其宗谱世系因兵火遗失。……于康熙丙申年(1716)告竣,汇成一,使七世宗支详载明晰。……随即修辑编成,慈九世支脉详明历历有考。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七世嗣孙宗熹重修
  续谱2序 ……惟宗祠未曾创建,举族散而无归,我曾祖寰珊公慨然动念,始卜地于本镇和睦兜南,独自捐款经营,……构峙于溪南,规模盖美。……咸丰年间……宗祠亦旋为寇毁,颓垣败瓦,遗址尚存。……
  清光绪五年(1879年)九世嗣珊元敬序
  续修宗谱稿成敬序 ……吾宗谱系之书,创于康熙五十五年,修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乙未春间重兴祠宇,……清旧谱,系用欧式,悉遵朱子体裁书名、书字之余下,阴阳庚算一律分明。…… 清光绪二十二年(1869年)十世嗣孙文治拜序
  重建宗祠记
  吾宗系出吴兴,支脉繁衍,代有伟人,野庄公清节立朝,不合时尚,慨然归田隐于双林之南。……七世伯祖意峰公与有力焉。八世伯祖镜塘公以名进士,观政兵曹,典试贵州,经济文章,一时称盛。……甲午年(1894)秋购得五字三圩板桥港西岸南首,吉壤九分六里适兴。……于是工庀材,重兴土木,至丙申年(1896)秋告成,依谱奉……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世孙其湘、其澳立碣双林姚氏家乘
  科名册:读书有种为善成名,搴芹折桂一第为荣。
   节孝录:饮水茹蘖教子成名,坚贞志节清白家声。
  第三节沈氏家谱(上、下)
  沈氏家谱上下两册,共有目录十九条:诰命四道,序文十篇,徵谱启,修谱序,凡例,续凡例,家规,例规,世系图,世系表,家传,遗像,字辈图说,墓园图,祭田记,族葬公地记,重修家谱记,小像,跋文。
   序 ……推竹墩沈氏望族也,康熙间分支,居双林镇。厥后,又析为东西两支。子孙繁盛,粤逆创乱,守谱被毁,蕙笙司马与乃侄子槎笃念宗家,慮累世继承,年久失考。……夫蕙笙当壮盛时服贾,……逐之际,与乃侄子槎思访辑竭数年,沈氏家谱逐观厥成。…… 清宣统元年(1909年)德清俞陛云敬撰
  序
  沈於吴兴为著姓,……而双林之沈,其别约六七,有谱可查者,率为竹墩马腰二系。余则不相为宗。……盖以吴兴范围确有远传谱系,代著其迁徙所由来,固不得指为别宗也。……元史通序传,谓吴兴沈氏先约炯,炯之言有异,而稽宋史自序及南史沈炯传,皆以武康为籍,居是吴兴,无二沈,此其可据。……
  清宣统三年(1911年)古由拳逸民王树敏序
  序 ……沈氏子子槎承父业,行商河南,昌其家,与其世父蕙笙勤于家谱事,……随时询问戚属长老,以详其本宗子姓之存没,婚嫁及名业事实集成待刊。……余既举吴兴无二沈之据,以明双林诸沈之为一族,而又略及世变。……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同里蔡蒙原青序序
  蕙笙承先志以纂修,子槎赞族,尊而蒐辑,世次秩然不紊,家传烁然有章,蕃衍、椒聊、树人等诸五桂,析分枝,属迁地在双林,或官、或幕,男子志在四方为士,为商,生人世居一业其为休。……竹墩之旧里相传,继别为宗,糠行之行支足据考。……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嘉善朱锡巨拜书
  序 ……若语以修谱牒联宗族则尤,茫然不知其为何物也。今王子长卿,以沈子槎家谱索题,不觉拍案惊奇,急受而卒,……转念题词中有文无诗,为作七律二首,备一格仲景仰可也。……
  附七律二首
  双林徒宅康熙始,脉衍东西九世经。
   数典何人敢忘祖,传家有谱尚名亭。
   溯源自是天伦乐,裕后长垂国史青。
   应广义田济群族,从今俎豆倍芳馨。
   族盛吴兴谱正新,休文品望古先民。
   四声八咏传家学,百世千秋启后人。
   遗牒我搜灰烬里,清芬祠建白河滨。
   情同追远忙题赠,那有佳诗妙入神。
   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黄景序于南阳清芬堂年七十有五
  吴兴双林镇沈氏徵谱启 ……吾沈氏世居竹墩,自康熙间益祥公分迁至双林镇。其后子孙繁衍渐成巨族。……按地理考载,沈邑为浙江吴兴地,惜乎历数千年远,莫能追,即自竹墩分迁以来,已阅二百余年,宗支已疎。……从始迁祖代起,先纂成谱,惟愿族继起有人续考……
  吴兴双林镇沈氏修谱序 ……自益祥公康熙间分居双林镇后,至三世祖龙德公、龙光公又分为东西两支,谱载甚晰,……幸东支四世祖启贤公于嘉庆间创设沈恒盛糠行于镇西之薛家汇,其后舍镇传有糠行沈氏之名,两支传有三世祖以十六字命名子孙:龙启维芳保永善庆,世家令德宜尔克昌。故族倘可认识其宗矣。……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七世、八世孙保仁、永瑞百拜撰
  凡例十五条 ……子姓日繁,取名易复,虽有十六字命名辈行。八世以上先辈名讳,间有未然,不忍擅改,兹身八世起遵用永字行取名,上一字概用永字。九世善字行取名,上一字概用善字,倘有重名及下一字有应避者,皆宜改。…… 此次初纂家谱大纲,既已告成,因两支房分不多,故仅抄两本分存东西两支。……
  家规十五则
  一、祭扫坟墓每岁不可缺。
   二、和睦宗族遇尊长则恭敬,见幼弱则矜怜,遇孤寡则周恤,见患难则扶助。
   三、孝敬父母为天伦之一。
   四、教养子弟必要使其读书,知礼家教尤不可缺。
   五、勤守职业士农工商皆是本职。
   六、慎重品行切勿舞弄文法,颠倒是非。
   七、崇尚节俭。
   八、慎重丧葬丧礼。
   九、早完国课。
   十、戒止争讼。
   十一、严戒非分。
   十二、禁入会党。
   十三、禁防邪蠹。
   十四、宽驭婢仆。
   十五、随力行善为积德昌盛之基。 ……以上十五条家规十五则呈政于族中尊长,咸以为然,因抄列于谱首,即以自儆,并为同族劝,又可为后世子孙法谅,亦当吾祖吾宗之意也。
   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世孙承瑞谨擬
  第四节双林义门十三支郑氏家乘 (光绪壬寅孟夏重刊)
  双林义门郑氏瞻族简明规矩
  共二十二项。
  我义门系出浦江迨,支祖上书公讳沂洪武朝,授礼部尚书,缔递姻凤林云石公,遂家乌程。康熙初始迁双林,迄今二十二世,柳门,翁庭赠君於嘉庆十六年(1811)始置祭产,并在双林竹筠甸合建义门之祠,立寝室三楹中供:宋赐号冲素处士,……宗文府君。明资善大夫,礼部尚书仲与府君,并附十一世迁湖始祖云石府君等像。……东西两旁添建未婚未嫁祠各一座。…… 双林支请领浦江义门宗谱,每逢子午卯酉年四月朔会谱一次。…… ……皇清诰赠,荣禄大夫福建巡抚,加一节,义门二十二世祖孝,柳门府君,…… 祭器祝版粘祝文,爵献酒,铏盛羹,镦盛羹,簠盛黍稷,簋盛稻粱,豆登葅醢,笾登庶品,壶酌献,罇貯酒,俎荐牲醴,篚帛,垆,烛台,箸,沙池灌献以降神。
  祭品香檀降真香,烛,帛用素绢或纸为之,羊荐俎豕荐俎,藁鱼同荐于俎,鸡同荐于俎,形监,葅醢韭芹之类,酒。
   果实枣粟时果同上形,监葅醢以实,笾豆粢盛黍,稷稻粱或用米饭面食代之,以食簠簋。
  和羹古用豕脊膂。肉薄切片,滚烫漉起,酱醋调匀,置盌底,上用腰子切如荔枝形,盖面,临祭以滚汤汁浇之,今或杂以丝粉。
   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八呈归安县 ……惟安吉,石门祖居尚存残屋田乡,仍回原籍耕读,惟双林支祠逆踞双林,虽被佔作粮库糟蹋,幸祠屋尚存,…… 归安。坐落双林汲水港,长善桥东堍留耕堂,……第一进墙门,第二进墙门并南首平屋一间,第三进平厅三间,北首一间,任凭分间,中间退堂,公用厅前朝南书屋一间,厅北平屋一间,第四进朝西平屋三间,前连厅北,朝南过路两间,五进朝西,平屋四间,后门间,坑厕前后天井公用。同治四年岁次乙丑秋八月
  义门二十四世孙训慈谨识
  中华民国六十四岁次义门二十四世孙可钦恭录于台湾台北市
  义门郑氏世系丰受堂宝书堂慎余堂留耕堂
  荣阳郑氏世系序略郑氏出自桓公,姬姓,周厉王少子。周宣王时封同母弟友於郑,是为桓公,建国荣阳,传十三世幽公。……宋三元皇祐中,登进士第。……宋至和二年迁居富春江西山,娶夫人三,生十九子,第十三子安仁,为宗秘阁校理,安仁之三子准,宋元符迁居浦江之感德乡白麟溪的仁义里。载省志寓贤义行传。……第十世显示迁居湖州乌程,……第十七世守镇,明万历礼部儒士,生三子,第二十世祖尔谷,清府庠生,号松岩,娶汤氏,生六子,分六房,为六公堂之始祖,居双林书带巷,新开河建有支祠。
   讳字母
  尔若遵祖训,兴隆定可期。
   修齐能善继,垂裕自成宜。
   表字母
  一家永和辑,奕祀启光扬。
   仪范今犹在,先人泽孔长。
   行字母
  忠孝传芳,贻谋纯武。
   彝伦攸叙,姒续绵延。
  浦江宗祠编入双林第二十五号,慎余堂位于东栅东兜头,以二十六世祖郑隆楚为支,生二子一女,子:定元、定毅。义门郑氏宝书堂世系
  宝书堂系是由义门郑氏第二十一世祖所传,郑若屏生二子,遵佶、遵岳。郑遵佶为二十二世祖之一,字柳门,妻双林徐氏,生三子:祖球、祖珍、祖琛。次子出健私访,三子祖琛出健二房祖驹为子。后以二十五世祖兴字辈洐生隆字辈至二十六世祖郑隆后又名郑厚,生二子:定喆,另一子早逝。定喆生三子一女:可培、可灿、可增。又载郑定锵为二十八世,字伍翔,生一子可煌和一女可熎。
  义门郑氏丰受堂世系
  义门二十五世祖郑兴贵世居双林镇南栅,义门弄、乌桥港,生三子四女,隆奎、隆基、隆治。
  义门二十六世祖,郑隆奎,字鼎臣,生五子一女:定邦、定武、定钺、定忠、定裕、定瑛(十三岁迁苏州)。
   定忠,可嘉补记于苏州、台中两地。
  第五节俞氏宗谱
  吴兴双林支谱
  双林俞氏宗族原系安徽休宁俞氏支族,自振远公(光祚)于明末迁双林为双林支族始祖。后发展为章家弄、西栅、浮霞墩、莫家弄等地俞氏分支。他们与德清武康、新市等地的俞氏支系同为俞氏一祖。 双林俞氏自皖迁双林传至三世有三支,第二支成风早殇,成麟(昆玉公)虽传至五世,锦诏无嗣,仅俞成龙(一支)(昆源公)绵延至今。支谱所载各分支系由昆源公分传。列:映天、李庵、诚斋、如泉、晴川、梅斋六个分支,延迄至今。今其大支均以系我俞氏迁双后一至五世概况。
  十一世孙俞石平谨记
  一九九一年三月
  俞氏双林九世(四十四世)
  壎:长子:金容,字小峰,过继崎峰公。次子:金英,同治丙寅年(1866)十二月生,字子峰。子:王黄,女二:长适沈芹士,次适黄槎荪。 三子:金昌,同治己巳年(1869)八月生,字馨如,取沈氏,子:仰馨,续宾出继,超馨。女二:长适张奕廷,次适王其昌。
   四子:…… 五子:金仓,同治癸酉年(1873)十月生,字元士。子:青萍、少士,女适毕经琰。
  青萍早年赴上海求学,后经营丝业、财经等,筹创“双星”杂志,择写创刊号序言。
   六子:…… 七子:金鹤,字竹贤,光绪辛已(1881年)八月生,1953年2月卒,享年七十三岁。一生从事丝绸业,在上海闸北、双林西高桥等地兴办数家缫丝厂,兼营房地产,抗日战争时期工厂毁于日寇轰炸。1948年率次子及其孙辈定居双林。……
  第六节双林吴氏简述
  吴家是双林最早的原住户之一。唐时双林区境内就有寺庙多处,而吴家自称始祖是吴宪卿,据考该人是元代的象州提举官,死后颇有灵迹,被元仁宗封为总管,在堂子湾建有吴总管祠,吴家的祠堂就设在祠内,这个祠堂也就是双林最早的祠堂。另据说吴家的后裔还保留有双林最早编订保甲的记录,但笔者尚未见到。由于双林区境内盛行六总管堂、七总管神,因此总管该是民间神衹五总管,被吴氏托为祖先,形成双林区境内早期较常见的祠庙合一现象。而到了明成化年间,一位吴姓者,梦见禹王,于是将祠堂改建为禹王宫,作为当地的土地庙之一,号称“一镇之望”。而土地、禹王神像总被抬着周游全镇的神之一。这显然表明吴氏宗族在当时已成为双林区境内社会的凸显地位。这样,吴家曾长期占据双林区境内的显赫位置,于总管祠或土地庙同时又被设为乡约所,吴汀被尊为乡约长。由于吴氏家族长期未能中举,仕途不顺,所以后来吴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越来越少。到了清道光年间,双林另外几家大族共同创建多座土地庙,地点与吴总管祠相距不远,而乡约所改设在了东岳庙。这对于吴氏来说,除了吴族荣光失落外,也意味着双林镇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吴家最后一个出现在民国6年《双林镇志》中的人物是吴兴权,是一名尚未毕业的学生,年仅20岁,这显然不是什么特别荣耀。在此之前,吴家已多年没有人被收入到“人物”卷中。
   在这次纂志中,新发现辛亥时期吴佩璜在孙中山临时政府中任邮电官员一职。
  蔡蒙又是同年(光绪十五年(1889)恩科),一起参与了双林镇志的编纂,其子蔡雄(又名蔡声白)后来成为一名闻名一时的民族资本实业家。
  蔡蒙还与李次九一起合作领导双林镇的光复。还特建议在镇周边成立民团自保,建立所谓“为乡谋,实为镇谋也”。后来固然,成团之五乡村无盗窃事,镇区颇为宁静。
  归安县城、菱湖、南浔居民在这动荡之时来双林暂避、侨居。至此时双林镇通过以崇善堂士绅为核心进行的自治运动,顺利地完成新旧权力的转换。
  蔡原青只有女儿,但有一弟,名蔡止穆。止穆有二子,蔡仁抱,民国时在上海一家外文报当记者。次子蔡六乘,在上海当大律师,解放后去台湾,出任大法官。
   一、主要参考文献
  《湖州府志》明嘉靖,张铎、浦南金修纂.
  《东西林汇考》手抄本,茅应奎纂.
   《双林志新补》手抄本,蔡松.
  《双林镇志》民国6年(1917年)刊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明清杭嘉湖市镇史研究》陈学文.
  《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为例)赵世瑜、孙冰.
   《清史列传》(卷四十三)大臣传续编(八).
  《中国村庙杂考》滨岛敦俊,东洋文库.
  《总管信仰一一近世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东京·滨岛敦俊.
  《双林记增纂》清同治抄本(残).
  《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范金明.
  《南浔镇志》清同治本·汪曰桢.
  《双星》杂志一至十一期民国印本.
  《双林人文史话》张志良著,方志出版社,2005年.
   《双林古桥老屋》金国梁、鲍明华,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双林徐氏家乘》2009年重修版.
   《姚氏家谱》续辑新编.
  《义门郑氏家乘》清光绪壬寅重刊.
  《义门郑氏世系》丰受堂.
  《抗战八年的吴兴》冯千乘(民国)手抄.
  《抗战八年回忆录》於树峦.
  《明清江南农村社会的研究》滨岛敦俊.
  《湖州市文化艺术志》主编张志良,浙江古籍出版社.
  《湖州市商业志》
  《湖州市二轻工业志》2003年.
  《湖州丝绸志》1998年版,海南出版社.
  《湖州市地名志》1982年版,湖州市地名办.
  《湖州市教育志》1995年10月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湖州市体育志》2002年10月版,方志出版社.
  《吴江丝绸志》1992年版,江苏古籍出版社.
   《盛泽镇志》1991年版,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共湖州党史》第一卷2002年版,中共党史出版社.
  《新四军在浙西》1985年版,中共湖州市委党史办编 《湖州党史概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000年版.
  《湖州文史》第四辑1986年.
  《湖州文史》第十二辑1993年.
  《武装斗争专题集》湖州党史资料选辑1991年,杨友宝编.
  《爱国主义的凯歌》湖州人民抗日斗争史料.
  《中国古桥楹联》朱惠勇,2008年版,大众艺术出版社.
  《江南旧影》黄笃初摄影、黄晓帆编文,杭州出版社.
  《湖州交通志》1995年版,黄山书社出版社.
  《湖州名人志》2009年,杭州出版社.
  《湖州古桥》朱惠勇,昆仑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2011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丝绸之府五千年》2007年,杭州出版社.
  《湖州市电力工业志》2004年,中国电力出版社.
  《浙江航运史》古近代部分1993年,人民交通出版社.
  《湖州市志》1999年,昆仑出版社.
  《湖州市蚕桑志》(1999—2005年).
  《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一1978年)2012年12月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二、《双林镇志》编纂委员会第一届(2009年8月一2010年6月)
  主任:陆龙根
  常务副主任:李学明
  副主任:龚贵庭
  委员:慎玉龙、杨荣根、王新权、陈荣华、朱伟、张正华、顾凤根、姜新元、王阿三、张学良、朱文伟、邱建忠、陆松华、吴建光
  第二届(2010年6月一2013年11月)
  主任:陆龙根
  常务副主任:沈培明副主任:崔正云、陈伟斌、张正华
  委员:杨荣根、王新权、陈荣华、朱伟、朱建学、姜新元、朱文伟、邱建忠、陆松华、温玮国、张学良、吴建光
  第三届(2013年11月一2014年10月)
  主任:陆龙根
  常务副主任:张正华副主任:宋国强、孙国华、李建平
  委员:沈斌、李一初、彭琳、高国勇、沈世明、杨荣根、金晓风、王新权、朱文伟、陆松华、方建强、张学良、施亚萍
  第三届(2014年11月一2015年3月)
  主任:陆龙根
  常务副主任:张正华
  副主任:孙国华、李建平、沈增赟
  委员:金晓风、李一初、彭琳、高国勇、沈世明、杨荣根、王新权、朱文伟、陆松华、计建国、张学良
  《双林镇志》办公室
  主任:宋银虎
  副主任:李建平
  三、《双林镇志》编纂部
  主编:宋银虎(兼)
  常务副主编:金国梁(主笔)
  副主编:莫梅根、张新芳
  编纂:金国梁、张新芳、徐成荣、徐湖
  顾问:嵇发根、方德、张志良
  摄影及提供照片:黄笃初、黄晓帆、金国梁、鲍明华、姚永锜、高达、沈孝璋、孟世、钱学明
  打字:姚湘湘、徐丽、李倩倩
  资料参与者:顾振声、叶鑫鳌、朱惠勇、朱仰高、任浩坤、魏文钊、赵财富、高忠明、徐永泰、汪祖、葛铁牛、蔡德泉、钱品荣、吴炳章、陈金泉等,以及各工厂企业事业单位、各行政村资料员。(排名不分先后)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