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方外 寓贤 烈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58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方外 寓贤 烈士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21
页码: 1285-1305
摘要: 本文介绍双林镇历代方外、寓贤、烈士。
关键词: 双林镇 方外 寓贤 烈士

内容

第一节方外
  一元代
  明本
  号中峰,钱塘人,出家于杭州吴山圣水寺,后居余杭天目山狮子院。收妙音、断岩为弟子。元初时居双林水镜寺,遇兵乱,去湖州弁山筑庵居之,与赵子昂交善。
   无隐
  住双林大慈隐寺,元至正年间,昆山顾阿瑛、德辉避难到此,与寺中无隐求出世法,遂深交。
   二明代
  天海
  姓吴,元至元中出家于澄心庵。为开山祖师,在庵内演瑜伽道场,其徒蕃衍。在东房有讲师塔院,晚年居乌镇。
   觉净
  字月江,号净禅,沈姓,松陵双阳人,余杭天目山狮子禅院高峰七世孙,中峰和尚弟子。明成化初居双林小鸿水心禅院。演讲般若妙义,听法者千余人。成化十五年(1479)圆寂于院。弟子道琳立石塔,里人张渊撰铭文,时由月林、眼月二僧。如桂
  号月亭,马腰人。少时好学,通经史、内典,出家于双林庆善庵。拜径山万松院禅师昌明为师,更名明德,号千松。性警觉,机辨,后继承万松禅师法席,住圆证教寺,并开创千松禅院,与陆五台尚书、沈观颐中丞谈道契合,主持嘉禾东禅寺。明万历中重返圆证教寺。后寂,水隆为其作塔院记,弟子守继其业。
   道坚
  号水心居士,姓周,创建水心塔院,与净禅、师禅妙契。
   如梗
  号石斋,姓柳,孺山人。从小出家双林庆善庵,通文墨,精内典。晚年探究大事因缘,秘影不出庵门,享年七十六岁。
   端上人
  明成化年居双林小鸿广福庵,与月庭、大经稽疑问道,并构筑听雪轩,以自居。
  张梦坡尝与联吟,听雪轩有文记之。
   照堂
  姓沈,四川人,少时受天海僧瑜伽法。宣德二年(1427)出家南京大报恩寺,后来双林澄心庵东院,正统初年天竺颐诰迎之置上座,表率丛林。景泰六年(1455)仍有显亲报恩归于东院而殁。
   月庭
  照堂弟子,居双林澄心庵,自号也足山人,著声丛林。同时者有大经律师。
   如相
  号敬斋,明嘉靖初居双林庆善庵。印江
  双林庆善庵僧,明万历中人。
   通慧
  字存疑,双林人,明崇祯末出家,卓锡处无考。
   三清代
  通琇
  字玉琳,江阴人,姓杨,名子石。结茅经山凌霄峰,邑绅请报恩,遂奉母于草庵。顺治八年(1651),郑文学梦生始佃石湖放生,皈依国师,延请至双林护生禅院演法传戒。康熙初归住天目山狮子禅寺,未几,圆寂于淮安慈云庵,归葬德清武康东坞庵。
   济岳
  一作济隐,字石树。康熙初住双林澄心庵,少有喝颠之名,形骸放浪,机颖过人。
  敝衣百衲,一瓢一笠,不屑与俗人相处。云游大江南北,至苏州北寺与吴梅村和舟而居。尤以诗优,北寺西堂之修塔刻经其出于他手,并著有《正锋录》,里人吴心一作序。
   为则
  祝发双林澄心庵西中房,曾主扬州天宁寺,又主嘉兴万寿院,并著有《万寿院诗录》(讲性灵之作),后圆寂于澄心庵祖院。
   海行
  字月潮,号寄庵,双林庆善庵僧。曾入花社,与本镇名人联吟,又与澄心庵僧石树同和《凌秋渚双林十二景》诗,闵毅夫为之跋。
   慧辂
  字谛晖,乌程人,姓沈,双林澄心庵东讲院。康熙三十八年(1699)往云林迎銮召旨,赐额:“禅门法纪。”赐联:“禅心澄水月,法鼓聚鱼龙。”里人沈德潜赠诗:“慧祖开山处,禅关涧壑深。云生窗户里,泉响竹松阴。斋钵空群味,蒲团长道心。相逢老尊宿,闲话去来今。”翊纲上人
  双林澄心庵西中房僧人,清乾隆三年(1738)构筑别墅于云溪(今土山独断圩)。宣城樗崖道人为题“花源港”匾额。
   见心
  名有宿,姓凌,年十六岁时以血写经文。伯父为之娶妇逃之,落发于苕溪霞雾山某寺,乃参访五台山,复至金山闭关焚修,四十二岁圆寂,死前三日召弟侄往别。
   子南
  清乾隆初双林南询庵僧,终日默座,内观潜悟宗旨,与姚意园交善。示寂坐石龛中,嗣僧为之画肖像。
   万嵩
  双林杨道庵僧,乾隆二十九年(1764)募修普度桥,并作亭于桥北。
   东云
  一作东林,居双林杨道庵,课诵精勤,钟鱼声晨夕不辍。清嘉庆庚午(1810)普度桥圮,募资重修,并浚两井,里人姚镜塘作文记之。 附:澄心庵历代(至清末)有文可查僧人共有18位,分别是天海、照堂、岳为、石树、树岳、月庭、济岳、海及、为则、熙堂、石觉、性、谛晖、翊绢(纲)、印禅、无学、德昌、芥针。而住驻澄心庵书画人物有7人,分别是吴秀、唐世济、沈廷瑞、施士遴、石渠、杨椿、费丹旭。四民国至今
  汪达夫
  名含义,字明泉,嘉兴人,民国初期曾在双林东岳庙任嗣师多年。
   郑养云
  名本铎,儒名延令,道号养云,下昂人,曾留学日本,民国早期曾在双林东岳庙主持多年。
   陆安庆
  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卒于1983年,主持双林太君堂。
   陆申宝
  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卒于1966年,主持双林太君堂。
   邵小毛
  法名道光,生于1934年,双林镇西黄龙兜鱼船墩人,1966年出家入长兴泗安仙山寺,后成为该寺住持,1994年退休,现云游于各地寺庙。
   费桂荣
  法名兴诚,生于1942年,双林人,擅长书法,1999年受戒于湖州道场山万寿寺,2001年与皇觉寺结缘,常住皇觉寺,与谛财法师一起修行,并主持地方上地藏王菩萨道场。
   邢阿金
  生于1909年,卒于2002年,世家道士出身,父邢宝书,爷邢永昌,游于双林各道观,民间法事。
  吴新芬
  生于1962年8月,1997年主持东岳庙,2003年任南浔区道教协会会长。
   刘昌峰
  生于1980年,江苏海安李堡镇人,1998年毕业于海安电大。1998一2000年在辽宁兴城大龙宫禅寺剃度出家,师如悟,取法名行妙。2003一2009年,分别于嘉兴精严寺、辽宁昌图常泰寺、浙江桐乡凤鸣寺、无锡甘露寺、江阴佛光寺和苏州圣堂寺任参学、三坛大戒、监院、知客、常住。2010年开始,负责重建双林水镜寺(始建于唐代),并任主持,现任南浔区佛教协会副会长。
   马建明
  生于1981年,江苏南通市如东人。1997年,在江苏武进国宁寺剃度出家,师慧忠。取法名演法,字智光。2000年毕业于杭州佛学院,2001年任吴兴兴隆寺监院,2004年任长兴县明王禅寺主持重修工作。2007年,应邀江苏武进佛学院任教一年,后任长兴明王禅寺住持。2011年,担任双林谢村(谢灵运故居地)福田寺重建工作和住持。
   马树林
  生于1966年,上海静安区人。1974一1979年在上海延平路小学和上海江宁中学求学。1984年,在镇江焦山定慧寺出家,师依茗山法师。取法名大智,字圆成。1985一1986年,插班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1986年,在栖霞山授三坛大戒。2000年,在镇江姜堰净土寺再度出家。1986一2001年,在上海钢铁一厂供应处工作,并于2001年辞职。2001一2003年期间常住新加坡竹林寺。2003一2008年,在姜堰净上寺常住。2005年江苏宝华山句容隆昌寺授三坛大戒。2008年,常住上海纪王寺。2012年3月,到双林静音寺任住持。
   圣宽
  法名圣宽,主持盛林山灵济寺。
  第二节寓贤
  倪思
  字正甫,吴兴东门人。筑别业于双林镇东庄湾。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同宰相入阁,奏对称旨,除礼部侍郎,不久过重华宫,会召加王,恩言寿王,欲见陛下,上为动容。宁宗即位出知太平,历知泉州建宁府,久之召还,试礼部侍郎。先谒韩侘胄、其淳熙复召太子开议堂,取内批特旨,升兵部尚书,兼侍讲,并谏言以革权臣之弊,并任宰相,辅以监擅之。卒后葬城西北十五里,子孙散居于双林镇东一带。逐成为双林倪氏一族。
  著有《齐斋甲稿》20卷、《齐斋乙稿》15卷、《翰林前后稿》40卷、《棭垣词草》20卷、《兼山论著》30卷、《齐斋奏议》30卷、《棭垣缴论》4卷、《银台奏章》5卷、《班马异同》35卷、《经鉏鉏堂杂志》8卷、《迁史删改古书异辞》12卷等。
   顾德辉
  字仲瑛,阿瑛,昆山人,称玉山才人。元至正十六年(1356)奉母挈眷避乱于双林东林大慈隐寺,与无隐僧最契。母陶氏卒,归葬后诵经寺中,结白云海楼于碧梧翠竹之堂北。郑元祜为之作传。后德辉筑玉山草堂于界溪,池亭、榭、台、馆、声妓之盛甲天下,日夕与高人俊流如秦淮海、杨铁崖、于彦成、潘子素、陈敬初置酒赋诗,汇所得诗歌《草堂雅集》,其堂以茅草杂瓦盖之,四栏旁植梅竹、珍异之石,法师名画,彝器珍玩,罗列鉴赏。其卒后,以纻衣桐帽、棕鞋绕裹入土,自题小像,有“儒衣僧帽道人鞋”句。
   刘基
  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封诚意伯,谥文成。元至正被邀请至双林花城花溪沈元昭家,为塾师。朝夕唱酬,相得甚欢,后佐孝陵,为开国元勋,而元昭屡征不起。今有安邑功臣田,盖基以志其不忘旧游之意,犹贺之章之乞鉴湖也,有赠元照诗墨迹,在花溪裔孙家。其庄田,元昭孙以事没入官。陈良谟
  字忠夫,号练塘,安吉人。生十月而孤,母都氏矢志育之,年十四,补博士弟子员。后寓居双林,与严溪亭甚交,严溪亭以兄之子以待。明正德五年(1510)与里人凌旦同举于乡,十二年(1517)成进士,却选归省母。母卒,还葬庐墓五年。初授工部主事,改刑部郎中,再改议郎。又十年,升任湖广参议,迁按察副使,参政贵州。后致仕归田,享年九十一岁。有《天目山房存稿》,明隆庆二年(1568)撰文双林《革普光桥栅关碑》。
   范应期
  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卒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字伯桢,号屏麓,乌程人。嘉靖十四年(153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中允典南北文武试,讲书经筵。神宗重之,授国子监祭酒。致仕归,挈幼子汝让寓居双林范家汇。与董份有姻亲,师生关系,成为莫逆之交。但子不孝不规,巡按御史彭应参憎之,募恶少与之斗,受辱上告不成,自缢身亡。著有《全拙堂》集。
   茅坤
  生于明正德七年(1512),卒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字顺甫,号鹿门。吴兴双林莫蓉花溪人,后迁居练市花林。16岁师从唐枢。嘉靖十三年(1534)乡试第十一名。嘉靖十七年(1538)三甲第171名进士。十九年(1540)任安徽青阳令,仅2月有余,父母相继去世。嘉靖二十二年(1543)任丹徒令,急抚缓科,后刑法而先教化。赈灾有力,全活数万。二年后擢礼部仪制司主事,迁稽勋司主事。嘉靖二十五年(1546)坐“高简案”,贬广平府通判。两年后迁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徙礼部精膳司郎中。嘉靖三十年(1551)任广西兵备佥事。两年后以镇压起义之功擢大名兵部副使。嘉靖三十三年(1554)至三十六年(1557)佐江浙闽总督胡宗宪抗倭,因宗人横行乡里,劾归。农桑之余,在双林营造“赛双林”,成为里中首富。建白华楼,藏书万卷,与天一阁、天籁阁、玩易楼并称“明代四大藏书楼”,所刊刻书坊,后成书街。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与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并称为“唐宋派”。万历十年(1582)迁居练溪玉芝山房。万历二十八年(1600)府江为其建生祠。第二年在练市去世,入祀镇江府,丹徒县名宦祠。家属受清初庄氏史案牵连而没落,有7人被处死,其著作有《玉芝山房稿》22卷、《耄年录》7卷、《茅鹿门先生文集》》36卷、《鹿门先生诗选》3卷、《白华楼藏稿》11卷、《白华楼续稿》15卷、《白华楼吟稿》8卷、《史记钞》65卷、《浙省分署纪事本末》6卷、《汉书钞》93卷、《五代史钞》22卷、《钢鉴删要》10卷、《徐海本末》《大名府志》等。
   董份
  字用均,号浔阳,南浔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二十年(1541)进士。由庶常累擢右春坊中允,管国子监司业,加翰林学士,掌詹事府,入西苑,供撰元文,赐鹤衣,升礼部尚书。尝买凤林(双林)公余庄,构亭榭,延名宿,与诸子读书其中,取名“归云庄”(今遗迹尚存,现有有识之士,欲将“归云庄”部分复原)。著有《泌园集》等。其书法优工。
   吴秀
  字越贤,号平山,双林吴氏后裔,后入籍吴江震泽。自幼来双林澄心庵,与吴龙共同苦读。明嘉靖举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刑曹,出守九江,因治水利,创筑回龙堤,而补扬州府知府。又因治淮河,以疏水刷沙之法,以事取疆吏太守,不成。归后自号“匡庐道人”。万历中,为杨守时见堂额与其号同,大喜。后归携“平山”石刻二大字砌于家园玉皇祠下,并筑堂自号“平山堂”。又任福建参政。卒后,祀乡贤。
  2003年,在莫蓉箍桶兜村南发现吴秀撰文并书刻给妻之墓志铭砖一通。
   沈演
  字叔敷,号何山,马腰人。明万历十九年(1591)与兄沈㴶同试,得第一和第三,二十年(1592)荣登进士,任仕南工兵二部,主事北工礼二部员外,后起补郎中,历官福建参议、江西副使。天启年中削籍。崇祯改元升尚书,告归。数历四十年治理其策及流寇,守御诸事尤详。尝辟馆舍,招致四方奇士来双林,得双林镇范应期公子宅时,与其宾客聚谈,其中凡有一技一长者,无不客其门下。著有《河山集》。
   唐世济
  字美承,号存忆,桐乡乌镇人,与弟世治到双林,读书于澄心庵。明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二十六年(1598)进士,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后人世居双林。方应选
  字众甫,号明斋,江苏松江人,董份置公余庄后,以请谏至双林同居,肄业一时,称其名隽。
   陆昌祚
  字基先,号垂云,乌程人,与沈又元同住双林古城(现风光漾北,五龙漾东南一带,曾称双林古城)。明万历庚子年(1600)经魁,历仕县都监利太平县,升两淮运判。
   华士峥
  字景新,乌程人,从小在双林吴小楼园中读书。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
  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工部郎中。
  蒋明凤
  字羽灵,号苏湾,长兴人,到双林住吴介石家。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官至南直苏州府同知。丁母艰归不复出,重返双林,以善书画名世。
   黄周星
  字九烟,江南上元人,自幼失去父母,被楚湘周氏抚养,因名周星。年二十三岁中举,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户部主事。南京失陷后,弃家更名黄人,号略似。寓双林,与沈雪樵、袁履村多从,教授其工、篆、隶,并卖文自给,布衣素食,寒暑不易,有自题诗一首:“高山流水诗千轴,明月清风酒一船,借问阿谁堪作伴,美人才子与神仙。”后迁南浔,拟作“将就”二园,自称将就主人,又号笑苍道人。年七十仍往来双林。忽一日作解脱诗十二首,自撰墓志铭,并与妻儿大醉,赋绝命词十章,沉绝于南浔,时庚申年(1680)五月五日。
   温璜
  原名以介,字于石,号宝忠,南浔辑里村人。三岁而孤,由母陆氏抚养,因与双林吴介石世姻,从小就在双林真率园读书。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十六年(1643)进士,时年六十矣。授徽州府推官。在徽州为官时维艰,而性格刚毅。明亡后起兵与金声相应抗击清军,兵败后手刃妻女,自刭死,越日苏醒,再绝食5日而亡。《渔唱》:读书励志并丹青,母教亲承肃典型。南渡衣寇无复在,忠魂长带血衫腥。 闵声
  字毅夫,号雪蓑,晟舍人。尚书闵珪元孙,从小到镇住南兜,少负才名,曾入复社,善饮,饮醉后能洒数千言豪文。与同郡潘曾纮督学中州,识拔多名才子。由于庄廷=史案,与其连牵被捕下狱。年八十释归双林。闵声擅书法,其书法二王,文敏,工篆隶。晚年贫,但求书及篆刻者不绝。年八十四卒。《渔唱》:“雪蓑挥翰落云烟,埋迹河桥寄一尘。卜肆乍逢袁伯逸,酒楼还讶石延年。”
  皇甫钦
  字尧臣,吴江人,明嘉靖年间四大诗家之一。后工书,到双林镇住太平庵,与闵声过往密切,向凌振湖学习针灸术。品甚高,有《梦罗山人诗集》问世。其季子能五亦能善诗,书法能真、草、隶、篆、行五体,工写梅花。先后寓太平庵,有《半淞斋诗集》问世,另有《问梅阁即时诗》,有“入座好看梅格韵,疏方还辨药君臣”句。《渔唱》:“安定琼枝奕叶传,通神诗格擅当年。梅花一树垂垂发,貌得清癯雪后天。”
   张道岸
  字闲度,号闲鹤、南村。何方人士不清,是苕溪四隐士之一。来镇寓水镜寺。又与弟张琴甫同寓露印庵。其诗文多悲壮,题水镜寺壁句已失传。惟访陈、马两炼丹师,在湖城精舍有“兴亡洒遍英雄泪,成败难回造化权”之句。
   张安弦
  字琴甫,号青屿,剩翁,晚号西塞山樵,乌程南村人。从弟能诗善文,少时曾入川,游齐鲁,晚年客居双林。清顺治三年(1646),旅居双林露印庵涌莲山房,依僧人无学,结“它山社”。自订青屿诗,取名《存跂夜集》。《渔唱》:“厕食僧寮借榻支,诗家周朴最矜奇。焚香细品骚人格,恰是南村乐数时。”
  沈廷瑞
  字兆符,号樗崖,安徽宣城人。居所称“耕岩草堂”。博古通今,善山水丹青,得白石翁家法,数次游历江左,年八十余到双林镇,先后寓庆善庵、澄心庵,与花社诸子唱和,并在双林自创书风,呈古貌古心,经常即席赋诗或当筵挥墨。并常携一小犬,名小鹊。苏门澄心庵诗句:“名士蒲团清永夜,高人诗话近今稀。”
  翁燧
  字苍霞,号西帆,邑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来镇与凌秋渚相善,帮助其刊刻《双林八景》《十二景诗》。著有《见山楼诗集》问世。
   施跃龙
  字季良,长兴水口村人。性温厚,不嗜饮,无书不览,多技能。来镇授读于倪嵩泉,倪中行家,并与同里严既方、倪中孚、吴又超交往密切。后联姻倪氏。清康熙元年(1662)贡生,廷试第一。
   施士遴
  号霞川,长兴水口村人,善书法,来镇寓澄心庵。
   沈宗骞
  字熙远,号芥舟、研湾老圃,马腰人,县学生,清乾隆诸生。善山水丹青,工诗文,从小来镇住沈家桥“风藻堂”姚毅庵家,一起览赏书画,法帖,一时无两。是清乾隆年间著名书画家,存世书画作品多。如现藏苏州博物馆《源头活水图》、山东博物馆《山林幽趣图》、四川博物馆《访友苕溪图》等。2010年重建水镜寺时,掘得乾隆年间由沈宗赛所书双林义冢碑一通。
   王肯堂
  字向云,湖州庚村人,善作墨牡丹。性亢直,喜饮酒,酒后纵谈不倦,兼精医术。乾隆三十一年(1766)到双林寓南询庵,与潘觐、王珪交往颇深。潘、王卒后,遂归湖,享年八十岁。吴凤鉴
  字次愚,号厚予,双林吴氏吴千一总管十四世孙,徙乌镇吴氏十世矣。清乾隆丙子年(1756)举人,截取知县,改东阳教谕。从小四书五经贯通,尤精易理,诗古文皆佳。渊源祖祠双林,岁时必以祭往,又以族谱无定本,久寓双林族侄吴耀宾家,纂修付梓。年七十时尝拈唐诗句以自娱,自号“云村”。
   戴培成
  字小松,嘉兴人。父松门,工诗。父客死岭外,自往寻骸骨,归来时年仅十四岁。一心奋学、立品,工古文,精篆刻,善小楷,到双林时手写《双林镇志》,笔法秀整。
   蔡鼎和
  贡生,德清人,清嘉庆时到双林授徒,居南询庵,学者先后有数十人得科第。清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置办馆于家。子蔡香泉名噪桂府,壬申后,馆托于家,与弟兄纵游,寓镇数十年,门下有数百人出仕,年七十余卒。
   赵锟
  号吾溪,塔樵老人。练市平乐村人,县学增生。清嘉庆末到镇,办馆于蔡晓珊家。
  能诗,著有《塔樵老人稿》。能书法,宗松雪,求者辄应,所留墨迹甚多。
   雪舫
  僧人,扬州籍,善草书,工兰竹,清嘉庆时到双林寓三官殿。
   费丹旭
  字晓楼,乌程人。工画仕女,善写人物肖像。清道光时到双林,寓澄心庵。
   杨椿
  号煦霞,籍不详。善丹青,得沈南苹之传。清道光时到镇,寓澄心庵,每有所画,必请赵吾溪为之题跋。石渠
  号西谷,郡城人,工写真,传神逼肖。又善画山水兰竹,清嘉庆时到镇,寓澄心庵。
   沈涛
  字苇汀,嘉兴人,诸生。居桐乡濮院,性孝,工诗。清道光时来双林,与里中诸诗人诗酒,后留双林,同修《双林贞节祠节孝录》》。子沈梓,号北山,同治四年(1865)拔贡生,幼随父亲来镇,先后求学于蔡晓珊、沈辑塘家。
   周楞伽
  周楞伽,又名周华严,笔名苗埒、周夷、柳文英等。江苏宜兴人。生于1911年8月,卒于1992年1月。 幼年耳聋失学,自学成才。早年接受新文化思想,涉足文坛。1928年在胡也频主编的《红与黑》上发表散文。1931年起,在陈伯吹主编的《小学生》上发表许多童话,并为北新书局撰写两本《小朋友物语》。1933年起,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东方杂志》文艺栏、《新中华》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1935年,自费出版长篇小说《炼狱》。书中写到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净火》《幽林》《饿人》《旱灾》《楝树港一夜》曾名噪一时。1936年,主编《文学青年》半月刊,提倡报告文学,中日文艺家协会的发起人之一,成为中国文艺界中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上海沦陷后,曾编《抗日的第八路军》一书,《文艺连丛》《新文艺》丛刊,一度主编《小说日报》《文汇报》副刊。在《世纪风》上发表散文随笔;在《小说月报》《小说月刊》《万象》《文综》《文林》等刊物发表小说。
  1950年创办新人出版社,专出解释新名词术语的工具书和学习问答。1956年,进入古典文学出版社任编辑。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成立,任编辑。1972年退休,被评为编审。在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期间,由他负责整理的书稿有《剪灯新话》《绿窗新话》《醉翁读录》《全唐文纪事》《历代诗话》《玉溪生年谱会笺》《蒲松龄集》等。长篇小说《田园集》与郭沫若、张天翼、王独清、巴人等人的作品一起收入《新钟创作丛书》。晚年,有长篇神话小说《哪吒》,历史小说《岳云》《唐代传奇选释》《清代七大奇案》等作品问世,改编《金瓶梅》《封神演义》等,整理注释古典小说《裴鉶传奇》《殷芸小说》《西湖二集》《裴启话林》等。
   夫人去世后与女儿在双林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为双林文艺工作者作“通俗文学”学术报告。
  王礼贤
  原名葛庸生,生于1922年12月,祖籍江苏南通,1943年入赘湖州练市王家,故改今名。12岁向清光绪状元张謇门生郁俊学学书法,从大楷字帖到历代名人小楷法帖,后一直致力于小楷。1983年11月应聘到双林,在双林墨河画苑工作。小楷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六千多字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经台湾汉生出版社在台湾出版发行,小楷陆羽《茶经》被日本东京国立“茶叶博物馆”收藏,后日本小川后乐煎茶家元、韩国茶道协会、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均有收藏王礼贤的小楷茶经,其小楷《唐代中日往来诗》也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院,中国佛教协会重印三百本故宫孤本清木刻《冷枚罗汉画册》中的六册赠给国家领导人的呈赠证书,特邀王礼贤先生以楷书书写,以示郑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乾隆木刻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三十二应相》佛经,里有观音像32幅,经文842个文字,但有部分残缺,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指定要王礼贤全文重写后,再影印出版,只有100本。1999年12月,练市镇人民政府建成“王礼贤艺术馆”,王礼贤重归练市,继续艺术生涯,因年事已高,其作品小楷已不能为之,只能以隶书应文。
   夏力行
  生于1937年,原籍善琏,十六岁来双林中学念初中,在校期间喜文艺、体育,曾参演《不称心的儿子》,扮演“父亲”。初中毕业后随父母亲去上海。1963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摄影系。多次来双林寓居,1961年随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大李、小李和老李》摄制组来湖州拍片,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由其担纲拍摄影片有1978年《特殊任务》、1980年《恶梦醒来是早晨》、1981年《魂系蓝天》、1982年《重归锡泥河》、1986年《超国界行动》和《少爷的磨难》、1987年《人·鬼·情》和《霍桑侦探》等等。其中,《童年的朋友》获1984年国家文化部优秀儿童片奖,第一届儿童少年电影优秀摄影奖——童牛奖。退休后居上海。
  凌百先
  生于1939年2月,祖籍晟舍,十余岁随家寓居双林,并求读双林商益小学、蓉湖中学。1954年,考入嘉兴一中,三年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1975年,调入双林中学任教。后到湖州从事科研和信息工作,历任湖州市郊区科委主任、郊区科协副主席、湖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等职,湖州市人大第一、二、三届常委会员。取得科研成果有“按顺序分段发砷含量与接触史相关”“石煤钙一一碳铵法提矾”“特种纸基压敏胶带”“蚕体蚕座消毒剂”“杭嘉湖平原大面积春蚕氟中毒事件的研究”等,还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制高效染发香波、建筑抗拒水粉、简易制聚合绿化铝、复合纸基橡胶树脂型胶黏带等均被列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发表了《氟在环境中自然迁移对家蚕的影响》《蚕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等论文。现为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待遇,居湖州。
   陆俨少
  生于1909年,卒于1993年,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家。特点是“留白”“墨块”“钩云”等独特画法。曾二度寓居双林,1983年11月双林墨河画苑新厦落成,陆俨少与王伯敏、童中涛、孔仲起等人前来庆贺。与年轻时相识的书画朋友费新我会晤,当天在画苑欣然作《吴兴清远图》,由王伯敏题诗其上,诗云:“吴兴清远赵公作,今日双林陆老图。画到神龙飘没处,云山肯计笔有无。”另有四尺整幅书作一一李白《望天门山》。1987年,为庆苑公园内的“费廊”“新我亭”题“谦柳君自箴,为道日损;神彩书所贵,于我常新”对联。1988年11月,陆俨少再度到双林,欣然赋诗一首,抒发他对双林的深厚感情,为双林留下珍贵墨宝:“双林双林,五年之间,两度来临,建设日进,主人多情,书此片纸,与日俱新。”与“书画之友”一起,在双林期间还品尝红烧羊肉,参观绫绢厂。
   黄珊卿
  1935年10月出生南浔,祖籍诸暨里浦。年轻时在双林学习箍桶工艺。1951年回诸暨。后一直从事此工艺,退休后,仍在家制作圆木家具,先后带过艺徒7人,曾三次到双林寻找当年“斗米之情”的恩人一一汤长培,以了却60年的一桩心事。2004年,黄珊卿潜心研制江南特色的百余种箍桶制品问世,分12个大类,37个品种,58种式样,现存放于诸暨一个风景区的“百桶馆”,以供游客参观。在浙江省博物馆工艺部主任范佩玲帮助下,完成一本《箍桶工艺概要》一书,此著作既有一般的工艺理论,还附有近200种样品图片,现已成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胡文虎
  生于1936年1月,德清人,初名虔,以字行,号三潭九井乡人,曲园乡人。1961年,进德清县文化馆工作。1963年,为费新我入室子弟,善长工篆、隶书。1989年来双林住墨河画苑,担任主任。后回杭州定居。先后在马来西亚、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现今担任杭州西湖研究院副院长、西泠印社拍卖公司艺术顾问,编辑出版《中国历代名通题跋集》《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费新我书法艺术创作实例》等。
   陆云龙
  生于1926年,卒于2006年,江苏吴县人。早年外出学艺谋生,18岁时出师,师从上海滑稽名家赵长兴、筱乐弟。从艺后改名筱运乐,闯荡演艺界。在湖州、苏州、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组织和参加多个滑稽剧团。
  从1946年起至1949年春,陆云龙进入和组建光明话剧团(滑稽剧团)、大华歌舞团、万芳剧团、荣光剧团以及当时部队文工团(有军友剧团、鸿运剧团、38111政工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之时至1953年这段时间内先后进入解放军西京剧团、苏州话剧团、光明杂技剧团、星光滑稽剧团,并正式组建鸿运剧团。但当时由于政治上偏见,使陆云龙未能长期待在荣光剧团内专心于滑稽剧事业。1956年后,才正式进入吴兴文工团(后称湖州市文工团,曾改名湖州滑稽剧团),任副团长,负责剧目编写、导演等业务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1969年年底剧团遣散,陆云龙进入双林丝厂(汰头车间)工作。业余时间收集整理有关剧目和题材内容。 退休后,进入杭州曲艺演技界。先后在杭州曲艺团、浙江省曲艺团、杭州市滑稽剧院担任重要职务,编创多部滑稽剧。在杭州剧院,主创《爆炸》《妈妈你不要哭》两个剧目。公开上演后,至2007年近10年中,演遍大江南北,连演4000多场,观众不下400万人次。《爆炸》剧演进北京中南海,2006年在“西湖之春”艺术节上演《妈妈你不要哭》,创下国内滑稽剧演出史上奇迹。曾任浙江省滑稽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曲艺协会理事、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与杭州谭均华先生准备合著《中国滑稽大全》一书,陆云龙已草拟目录,并拿出毕生从上海、苏州、武汉、广州等地搜集到的珍贵资料,但由于年老体弱未能如愿。
  第三节烈士
  清以前烈士人物在民国《双林镇志》中已有记述,本志不再重记,只收录从民国至今,特别是民国抗战时期、解放时期和解放后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其他情况下牺牲后被国家确认为革命烈士名录。部分烈士在牺牲前,记录出生地(石淙、善琏、含山、重兆、塘南)原属双林镇区境内,故也收录其中。(由湖州市民政局提供)
  王士龙
  曾用名王裴然,1916年8月生,湖州双林镇人。1937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浙西战地服务团双林政工队副队长。1941年,为抵制日寇对双林丝茧、皮毛资源统制政策和行动,不幸被捕,同年7月18日被杀害于西高桥外。
  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
   陆明
  曾用名陆正才,1920年2月生,湖州含山乡珠塘村珠塘人。1950年参军,后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在部队担任驾驶员。1952年8月,在朝鲜失踪。1963年6月,按烈士处理。
   徐坚政
  曾用名徐正友,正名徐德鋆,1920年生,住湖州双林镇金锁南路7号。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新四军北撤。曾任中共山东潍县区委书记。1947年,在山东潍县一次战斗中牺牲。
   李祥生
  1921年1月生,湖州重兆众安桥村钱家兜人。1948年9月参军,后赴朝鲜战场,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3团8连当班长。1952年在朝鲜失踪,同年8月按烈士处理。傅人杰
  1921年2月生,住湖州双林镇大新街。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吴兴县双林区委委员。1943年2月12日被捕后被敌人杀害。
   凌祥春
  1922年4月生,湖州莫蓉花盘兜村凌家堰人。1949年3月参军,1951年3月在朝鲜沙五郎寺一次战斗中牺牲。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3团通讯连当战士。
  高子文
  1924年生,湖州重兆环桥村人。1951年2月参军,1952年10月9日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时牺牲在玉环县鸡山岛,时在中国公安军第17师50团10连当战士。
   柳法兴
  曾用名柳荣发,1924年生,湖州镇西洋滩村庙头人。1954年5月,参加革命赴甘肃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甘肃省洲川县土改工作队任干部。1955年5月,被土匪杀害。
   时代
  曾用名时任骥、时北进,1925年生,住双林镇大硚口12号。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15岁去上海百货商店批发部工作。194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部队先后参加孟良、淮海、渡江等大战役。1949年4月,在芜湖大道九溪湾渡江时中弹牺牲,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27军任指导员。
   陈世生
  曾用名陈小狗,1928年生,湖州石淙乡羊河坝村安桥头人。1947年3月参军,中共党员。1951年5月,在朝鲜江原道供用郡的一次战斗中牺牲,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1师92团通讯连任班长。张林江
  1928年生,湖州镇西勤裕村人。1949年1月参军,195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在朝鲜高峰山一次战斗中牺牲,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9团1连任班长。
   沈晋元
  1930年2月生,湖州双林镇人。1949年7月参军,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福建省南平市电机厂工作,任保卫干事。1968年6月一次山洪暴发,为抢救仓库重要物资不幸牺牲。
   胡阿毛
  曾用名胡阿木,1930年8月生,湖州含山窑里村桥北人。1949年参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104团炮兵营任战士。1951年10月,在朝鲜失踪。1963年6月,按烈士处理。
   杨正林
  1931年生,湖州石乡凡石村染店桥人。1950年参军,1951年6月在朝鲜永岩观一次战役中牺牲。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9师176团任战士。
   郭马林
  1931年生,湖州善琏平乐村大坝桥人。1949年11月参军,1953年2月在朝鲜正火山一次战斗中牺牲。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任战士。
   马森林
  1934年生,湖州塘南北港村良朋兜人。1950年10月参军,曾记三等功一次。1951年在朝鲜牺牲。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60师179团任文教工作。周林茂
  1936年生,湖州重兆佛堂兜村王家木桥人。1952年10月9日,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牺牲在玉环县洋屿岛。
   黄光华
  1945年生,住湖州双林镇南栅操场弄。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9年12月牺牲,时所在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379部队,当实习生,地点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
   沈永法
  1958年3月生,湖州善琏施家桥村人。1977年1月参军,1978年11月牺牲在安徽加山县山界,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3056部队32分队任战士,同年追认为中共党员。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