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传统游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56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传统游艺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2
页码: 1160-1161
摘要: 双林镇传统游艺主要有傀儡戏、打花鼓和社戏。
关键词: 传统游艺 傀儡戏 打花鼓 社戏。

内容

主要有傀儡戏、打花鼓和社戏。凌秋渚在《傀儡戏》诗中写道:“久无弦管奏东风,傀儡争夸别样工。点缀一村人闹杂,乱筛锣鼓舞琴童。”尤其在“诗注”中指出:“此戏他处也有,而双林所演者为佳,衣饰鲜明曲音清,入夜上有灯彩,手足灵,婉转如生。”可见双林傀儡戏,其演出质量已属上乘,清乾(隆)、嘉(庆)时期,又有“打花鼓”“唱堂戏”充斥城乡,姚荃汀有《打花鼓词》云:“店舍东西估客多,市河绕出接官河。何来一簇游街妓,花鼓轻敲打小锣。”并在按语中说:“横街在一镇之中,百货交集。春、夏时多花鼓游伎,来自江淮,为《西湖志余》所载者。”这说明当时双林演出打花鼓情况,已与省府杭州相近似。他还写道:“近乡有符咒喧堂戏,戏咏一绝‘野田空处搭高台,笙管悠扬鬼戏开。窃恐夜深人已倦,荧荧磷火绕场来’。擅此术者云,有灵魂任驱使,实作伪惑众也。”说明当时戏剧活动还与迷信活动相结合,与绍兴“社戏”一一目莲戏相类似,可贵是诗人不信鬼神。另外,双林在神诞或菩萨开光之时,除前述组织演戏、杂耍、说书、秋千船等活动外,还经常“放烟火”。姚荃汀《看烟火词》(一)云:“遍熟硫磺碧映空,不愁焦灼术弥工。流星烛爆花千丈,龙戏明珠鹤舞空”。其在“诗注”中说:“……镇人无有能作者,须购自嘉、苏等处。彻夜喧嚣,火飞满野,初无思患预防者。”可见“放烟火”极易引起火灾,故诗人有此提及。还有二三月间,有外乡女到双林,一男人手敲小锣鼓,沿门歌唱,播弄扫帚、秤等物,名曰“扫蚕花地”,这在清末民初时尤盛。
  另一部分,则为群众主动参与,自发组织,自娱自乐性质,为民间游艺活动。除迎神赛会中演地戏、扎臂香、抬阁扮戏文、拜香丝竹、灯会、灯谜,以及“票戏”“票曲”等以外,较为普通有儿童春日放风筝,谚云:“杨柳青,放风筝。”又有踢毽子、抛球诸戏。这些活动,自古有之。另外,双林还有与民间体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水乡优势之游艺活动。如:“摇踏排船”,也称“摇哨船”。民国《双林镇志》云:“本村及邻村装快船,少年在船头耍拳,舞弄刀棍,数十成群,曰‘哨船’。至镇往来于市河,曰‘开马头’。清明之次日(俗称‘二忙’,今又名‘二明日’)亦有结队至含山者。” 颇具地域特色,还有“双林织歌”,流行于丝织行业中。双林织歌是湖州民歌一部分,也是吴声歌之一种。是丝织工业在“木机”时代之产物,相传早于明代极富声名。当时,丝织工人在木机前操作,人数不多,有仅为一个,形单影只,织机声响单调,既劳累,又枯燥,于是启口讴歌,以解闷消乏,久而久之,便形成织歌。这种织歌,内容大多反映现实生活及风土人情,有唱男欢女爱情感生活,也有反映风物等内容。其曲调自由,以流传在湖州地区吴声歌为主旋律,并在长年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其节奏,有十分悠长,也有与织机速度相协调。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以及群口和唱等。因为木机在操作时,有上、下手之分,故而形成对唱;而和唱则是在“节日对歌”中,双方帮腔唱和而逐渐形成。在双林镇上、下横街之中心,有一座明月桥[创自宋元,明正统十一年(1446)修。明成化间圮,归安潘知县捐资,与清风桥同时建成。此后清咸丰七年(1857)重修,并在太平天国时期保存完好]。明清时期,双林丝织工人常在此桥畔“对歌”,隔河对唱,此起彼伏,歌响彻云,蔚为壮观。一般在每年清明及端午节间举行,常达三天之久,故而该桥又名“歌浪桥”,后改为平桥,名为“光浪桥”。双林织歌之“对歌”活动,后随着机械织机兴起而日渐衰落,其曲调、歌词等内容也已散佚不传。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