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56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8
页码: 1145-1152
摘要: 冠礼废弃已经很久,很少有人再举行冠礼。男子于成婚之日凌晨行加冠礼(俗称上头),用鼓乐供佛,马赞祝词。亲戚中有人馈赠蒸糕粉团,叫作上头圆子、上头糕。上头人必定选择亲族中结发夫妇并且有儿子之人在厅中行礼,为男子戴上大帽。女子也在出嫁之日加珠笄髻簪,仪式与男子相同。男叫“加冠”,女叫“加笄”。上头完成后,要拜见父母尊长。 现在农村还延续这一礼节,青年男女结婚要“上头”,吃“上头圆子”,只是有些礼节已简化。
关键词: 礼仪习俗 风俗习惯

内容

一冠礼
  冠礼废弃已经很久,很少有人再举行冠礼。男子于成婚之日凌晨行加冠礼(俗称上头),用鼓乐供佛,马赞祝词。亲戚中有人馈赠蒸糕粉团,叫作上头圆子、上头糕。
  上头人必定选择亲族中结发夫妇并且有儿子之人在厅中行礼,为男子戴上大帽。女子也在出嫁之日加珠笄髻簪,仪式与男子相同。男叫“加冠”,女叫“加笄”。上头完成后,要拜见父母尊长。
  男子结婚之日宴请亲友时在大厅西上方设正席,与东上方媒席并排安放,弟侄辈都要坐在固定位置,这就是古时士冠礼中父亲为儿子斟酒举行冠礼留下来的仪式,只是从简而已。有些人嫌这样做怠慢客人,就在别处屋子中设席款待宾客。女子出嫁仪式相同,也要使用斟酒礼。
   现在农村还延续这一礼节,青年男女结婚要“上头”,吃“上头圆子”,只是有些礼节已简化。
  二婚事礼节
  讨论婚事必先占卜问卦,婚姻成否由命里决定。媒人带领二人、四人,最多六人到对方家里(现近大多由女人说婚,叫作坐媒),议定占卜是否吉祥,然后由媒人订下日期举行定亲礼,银函叫做微礼(二两、四两多少不等)。有些还要加上双如意(是金是银根据各家贫富而定)。然后男方呈上帖子,女方答帖回复,应允这门婚事,俗称“安心盘”(谢媒人,有微礼)。女子长到十二岁时,男方家里商议吉日让媒人带上银两布帛等礼物和各种钗钏首饰,带上帖子求吉字(女子生辰),随同还带有茶枣之物,女家可以分给亲族,这就是所说的“受茶”。女方用庚帖盒答复男方,并随送糕点、粽子以及衣帽鞋袜、文房四宝等物,男方见过各礼物后回帖,这个过程俗称“传红”。贫苦人家就不行此礼,只是略送些首饰。成婚日定好后,由媒人告知女方家,送亲迎娶日期用帖呈上,并随送微礼银函(大都告知日期,微礼四两,聘金四十两,多少不一,也有斤斤计较,嫌多嫌少,临时还要索取者,人们都会笑话)。帖子上写:“道日之敬”。
  女方回帖上写:“应允”。婚期前半月或十天前送珠冠袍束衣裙,钗钏首饰,奢俭不一。除以上各物外,外加袄裙及执服、膝带共七样,叫“七如意”。就在当天送聘金,也有事先送给。还有加笄、司阍、请期、肃戒四礼(都用银币,数值不等)。谢媒人有柯敬(男方把谢媒人礼金写在帖上,女方再减半奉上)。男方给女方家帖子上写:“纳币之敬”。女方家回敬礼物叫“旋币”。男方家为讨彩头回盘一份。这一过程俗称“上头盘”,也叫“大盘”(这一礼节必定要用喜娘二人,捧上冠袍、七如意)。成婚当日天不亮或者隔夜杀猪宰羊准备各物酬神,叫“婚姻利市”。主婚家长穿上礼服带着新郎一同行礼,请人鼓乐吹奏,道士祝献(也有不用)。黎明时行加冠礼,这是亲迎以前礼节。成婚前一夜,一定要备筵席请媒人,叫“启媒”,也有人从简在正席上敬媒人。结婚当日或前一天女方家送妆奁,名为“铺房”,也叫“发行嫁”(女方距男方家远早,早一两日发也有)。如果嫁妆中没有衣橱、床榻及各种木器,叫“软包”。现已从简,成婚前一天黄昏送来,一概不讲铺排。晚间宴散,发轿下嫁,女婿必亲迎,女方家先准备帖子请新郎。原先都按照迎亲礼进行,双林镇尤其看重,现近因物力艰难,有人在午后迎亲。新女婿到门后有备礼;请期、请新、请亲、报厅(每封约银二两)、扶鸾(用小银锭两只,新娘妆嫁时放入袖中带到男家,也叫“治袖”)。还有三答礼(用小封装钱数十文用于赏乐工等人),也称之为小六礼;四道犒,叫做到门、待茶、待筵、妆嫁(每道用钱五六百不等,都用于赏赐乐工和下人);祠规礼,用新郎名义偕同同姓孙婿持帖,称为“告庙之敬”(有用香烛,有用银两不等)。新郎迎亲时亲友随往叫“陪迎”(以前在路中央放花炮,现在这种风俗已停止)。新郎不亲迎者就减去茶筵两犒(这种风俗是从清咸丰年间才开始)。新婿到门,敲鼓三次,礼生报厅,并带有花冠、迎亲被等物件,女方家派一子侄穿礼服出迎新郎进来,叫做“接亲”。新郎逢门必作揖,升堂还要下拜,称作“拜厅”。入门时主东客西,升堂后才交换位置。坐茶、待筵、接亲都有女方家一人陪同。媒人有座位,其他跟随者是没有座位。乐工鼓吹劝新郎喝酒但新郎不吃不喝。等到筵席即将结束,喜娘端上汤饭三通,口中说着吉祥语。宴毕,新娘父兄尊长与新娘一并坐在堂屋帷幔内,新娘脚踏织轴,织轴架在淘箩上,淘箩下面衬两条席子,这一过程叫做迎箩、迎席。新郎行奠雁礼(帷幔外用一只大雁,没有就用盒子代替,由两个人跪捧着,喜娘用两只红灯笼隔开,新郎长跪俯伏,礼生赞祝词)。礼毕,撤去帷幔,请彩轿向北,尊长抱新娘上轿(先有上头,女方长辈用双烛向轿内照看,称“照轿”,然后新娘进轿,鞋底用布包住,临坐轿时揭去,是泥土都不带入夫家之风俗)。新娘入轿坐定后将轿旋转数圈,叫“旋米囤”,新郎亲手锁上轿门,拜轿(接亲人揽住新郎,不真下拜),叫“接满轿”。送新郎出门,上轿先去(原先记载说这是古代礼节,称御轮先归)。彩轿出门,女方亲族数人送嫁,过新房就离开,新娘出轿向着吉祥方向走去,陪嫁娘跟在轿子后头撒钱数百,叫“撒金钱”。到达男方家后,用米袋铺地,新娘从袋子上走过,袋子自后向前轮流翻转,称之为“翻袋”,也叫“传袋”,寓意传代。进房时,新郎、新娘手牵红绿巾在床前行交拜礼(也有在厅上行交拜礼,然后翻袋进房)。坐床撤帐,用细果散撒。结发夫妻饮合卺酒,挑兜巾,各种事情完毕,出堂行花烛礼,先参天,面南设筵,夫妇并坐,乐人手持铜镜、金钗(即结发簪)对新郎三次击镜,口诵吉词,逗新郎笑,风俗说如果新郎笑则头胎生女儿,明代风俗头胎认女为贵。撤筵,让亲友中两俊俏少年执花烛台照进新房,吃回房饭(此时新郎新娘方可吃饱)。第二天早晨拜灶,祀香火神,祭先祖,到宗祠行礼,上喜幡(据记载这是庙见之礼,没有宗祠者拜家堂神主),拜见各亲戚长幼,拜公婆,上寿酒。有祖父母在堂,翁姑率子媳先拜献上寿,然后受礼。各种礼节完毕后,坐后筵,新娘坐在正中(新娘珠冠大服仍不吃喝),女亲戚旁席(乐手鼓吹劝酒与前筵一样),宴毕,新娘回房卸去珠冠大服,改穿时令装束(俗称小打扮),重新与亲戚见礼(才开始交谈)。新娘初朝,早起,穿戴好冠服,下厨房,锅中先煮糯米饭,放糖(糖是娘家送来),新妇用锅铲略略在锅中搅拌(叫做搅糖饭)。第二天,备衣裙、鞋袜、茶果、荷包、袖帕、针线各种物品数件送公公婆婆(叫做上见礼)。亲族尊长伯叔小姑也遍及(礼物不多,贫寒家庭也可不用)。送杂亲则只是糕果和绣物数件。每天清晨,新房要预备朝汤分送(桂圆、枣子、粉糕、甜饼不等)。三朝、六朝、十二朝,丰俭不一,也有新房准备朝粥。十二朝、满月时娘家必定做好粉团用来分送(近来有三朝回门,还有是午后迎娶傍晚就回门),这是从简缘故。女家接新人夫妇回门,先于上日备好请帖,礼帖盒送上,到期,天未亮就去把新人夫妇接到家,各尊长亲戚依次见礼,坐茶,设筵款待一整天。下午,男方家也准备请帖盒敬上(名换盒),送至女方家,黄昏时分前往接夫妇同归。接回后,新郎出轿就避开离去,堂中先安放火盆,几上设置碗饭,饭中插花嵌果,新妇出轿至几旁啜饭果,侍娘在旁低赞吉祥语,然后新娘回房,亲戚送来之人在新房中稍坐,用茶筵款待他们。次日,新郎夫妇又一同出见长辈行礼。新婚三天内有闹房习俗,亲友一同酬钱祝贺或请乐工劝酒,或唱戏暖房,以借索求糖果为名,喧笑扰攘,不那么文雅。近来这种风气已逐渐改观。 近来有结成亲家但尚未行聘,因父母病重,数日内成婚者,叫“猝亲”。礼节大多从简。也有不得已者,在父母小殓后成婚,新妇入门各种吉祥礼节完成后再穿孝服大殓。自然,这只是小户人家不得已才这么做,是因为父母病重提前故去,事出突然临时改变。 史料记载,乘丧纳妇叫“忽亲”,又称“拜村头”。宋朝时平民家中祖父母、父母年老患病无人侍奉,子孙居丧,听从尊长自己之愿望,验证确实后方可准许婚娶,没有公然冒着丧事改为喜事而成礼,这种风俗有违常理。
  双林镇婚事仪节虽然鄙陋繁琐,但大部分崇尚延续古代,亲迎婚事尤其看重,无论大小户人家都是如此。民国以后,有在迎亲仪式中用西式军乐,并称之为文明结婚,很稀奇,乐工是从镇上雇来,是以此为业之人,新人衣服也采用西式,大都是租借,很费钱,然而一生就此一次,无论贫富都能承受,大户人家就更不在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婚姻法”实施,青年男女自己找对象。在一起交流了解,满意后,上门让父母过目,征求父母意见,父母同意后,请亲戚朋友做介绍。
  一般农村女儿出嫁讲银两(也有不讲),城镇女儿出嫁不要银两,现在“两头香火”比较多。礼节也从简。
  三上学
  士族子弟五六岁上学,有些请老师,有些在私塾读书,由各自家庭经济实力决定,商人、农民、手工业者子女有立志要读书也是如此。挑选日子,请人介绍后,拿拜师帖,准备茶果糕点粽子之类馈赠老师,并在同学间相互分发,完成上学礼。十几岁能写文章后就参加童试。先前乌程、归安两个县考试时间不同,有人就凭借两个学籍参加两次考试,后来两镇定在同一天考试,但是学籍还是按籍贯定。自清光绪甲辰(1904年)以后,根据父子同籍,兄弟可以分两地考之原则参加考试。
  现在儿童上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六周岁儿童,家长有义务送子女上学。舅舅负责买书包和文具用品。20世纪90年代开始,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摆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喝上学酒。孩子上大学时,几乎家家摆酒席,庆祝儿子考上大学。
  四寿庆
  寿庆,俗称“做生日”,也叫“做寿”。人生第一次寿庆就是“周岁”,习惯以农历生辰为准。到十六岁就算成人,一方面“谢太君”,一方面“斋星官”。外婆家送寿面、寿桃,父母为子女摆“罗汉酒”,亲朋好友送“份子”。酒席那天,当今有不少父母还专门为子女制作碟片,将其从出生至十六岁各种照片用大屏幕滚动播放,让亲朋好友欣赏。
  逢十做寿或逢六做寿,人们普遍看重。逢十做寿,实际是逢九办理,如三十九,五十九,雅称“晋9”,俗称“做九不做十”(谐音贼或蚀)。六十寿庆,要儿子出面,六秩是大庆,最为隆重。是日,亲戚(特别女儿女婿)备寿面、鱼肉、寿烛、百子炮仗和用米粉制成的寿桃、寿果(现多用新鲜水果),如双老健在,礼品必成双。设寿堂,以红绸(布)做寿幛,中贴金色大“寿”字,辅以寿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男寿多用“椿树”“蟠桃”,女寿多有“萱草”“梅花”为联。鸣放鞭炮,寿星正中就坐,晚辈叩拜,名曰“全礼”。礼毕,宴请,献寿酒,吃寿面。小户人家则从简。今跪拜之礼已免,余多数从简。儿女及其亲属晚辈,送新衣、新料、礼品等,表示孝心。今镇区内多数人家从周岁开始,几乎年年举行生日纪念,然均为家庆,一般视不同年龄,长辈赠“生日礼物”或衣着、食品、学习用品、玩具等,除吃寿面外,多用生日蛋糕,点生日彩烛。受庆者,自吹熄蜡烛,双手合十闭目许愿,录音机播放《祝你生日快乐》之类歌曲,全家有节奏鼓掌同步随唱,或伴以其他自娱节目。农村吃寿面,给逢生辰者吃荷包蛋,此为“生日纪念”,与寿庆有别。现在还流行做六十六岁生日,俗语有“六十六,阎王爷叫你吃肉”,认为“六十六”是人生一大关煞,以做寿“冲煞”。俗有“吃六肉”之兆。出嫁女儿(如无,则由过房女或侄女)要为父(或母)送上一碗红烧肉,一般划为六大块六小块并以长生果(花生)、米面垫底,上放6颗小鹅卵石(喻石寿),俗称“吃六肉”。此外,旧时还有为过世者做“冥寿”,今已罕见。
  五祭祀
  各家无论是士族还是贫民出身都要祭祀。对过世高曾祖在他们忌辰祭拜(也有人延及到他们生辰)。清明节、中元(七月十五)节、冬夏二至及岁腊就并四亲及期功之亲一并祭奠。中元节只用素膳,僧家接受施与,主家以所有亡者名氏身份施舍,称之为节关(只有中元、冬至、年末三次)。士大夫家也这么做(家中有当官之人用黄纸,其他用糙色纸)。只要是祭祀必定要烧冥钱。凡是时祭,在祭祀祖先外,另外再设席祭祀地主(双林俗称地主阿太,意思保护你生活在这土地上平安无事)。有外姻没有子嗣者,逢祭祀时节就另设筵席另外祭祀(这种说法没有依据)。祭墓大都在清明和十月初一举行,称为“扫墓”或“上坟”。扫墓时先祭祀后土,后祭祀坟墓,在树上悬挂纸幡,叫“飘白纸”。富有人家多公产,墓祭后全家散福,子侄都聚在一起,否则一概从简。乡祀只是不出差错而已。
  祭祠堂每年定在春秋两次进行。祭期每家都不一样,双林镇建造祠堂多是宗祠或支祠,虽然不需要聚族而祭,但到祭祀那天也必定是长幼咸集。
  六祭神
  土地和灶神,逢时就祭拜。所说六神,即和合、五圣、总管、太君、家堂、土地,就在端午、中秋等大节祭拜。除夕则还要加魁星、元坛等,所设神坛有多至数十种,祭拜完毕,一定要放爆竹度岁,尤其隆重。农家兼有祈田蚕,祀猛将,祭马头娘,总管堂子、门神、水神,无处不拜,清明尤甚,这就是谚语所说“清明大过年”。湖地信奉鬼祀,五圣堂子最兴盛。五圣不知是何神,乡间村路、水口各处建一小祠,宽高不过四五尺,其中或塑像,或画壁,以至小巷、空园、屋壁、树旁都建有并祭拜。年底、清明和端午各节必定前往祭拜祝颂。
  七杂仪
  子女将要出生,外婆家就要准备好衣服、襁褓、粽子、糖蛋、风鱼、火腿等物品送至女婿家,称之为“催生”。贫穷人家没有那么丰富,一般送些自产物品,如鸡、蛋等。亲戚用鸡蛋、鱼肉、糖枣等物馈赠产妇,有两样,有四样。孩子已经出生,外婆家又送福物圆子祭拜太君,称之为“拜三朝”。也有送钱代替福物,请亲友吃三朝面。满月,外婆家送衣帽、糕粽、福物等称之为“做满月”。孩子满月时剃胎发,亲友送铃铛、手镯、豚蹄、糕点、百岁钱等物来祝贺,主人请留饮,称之为“满月酒”(即汤饼筵)。周岁时做米饼祭拜太君,陈设各种器物观看孩子侍弄,俗称“抓周”,也就是晬盘。
  女子六七岁时穿耳裹足,十二岁蓄发着裙,已经许配婚姻之夫家送簪子、耳环、糕粽,也有大备绸缎饰品行求红礼(俭约人家就不操办)。男子已聘未婚者,一概不与女方家往来,或者有人因为旧亲关系互相沟通慰问,并非旧亲而因为有事过门也要准备礼物呈上帖子,俗称“未嫁女婿”。
  婚丧事请帖和谢帖,旧时都用全版,写详尽称谓,连妇女名字也写清楚,现在则一概没有称呼。喜事请帖写某日敬治(操办)喜筵下书,某某拜。连女客一起邀请就加绿帖。如果是素事,所用请帖(例如开丧,撤席日子告知宾客)只写某日浣斗候教。
  素馔则写成剪蔬候教。素事谢帖写上孝子名字,喜事谢帖都以房族长出名,写某某拜谢。双林地方听说是从姚谦艇开始这么写。素事请客用三荤三蔬,称“剪蔬候教”。 信奉鬼巫,喜好各种祭祀是吴地旧俗。平常时入庙烧香或求财,或为利子孙功名,遇到疾病也是祈求祷告,病轻时用碗饭和蛋肉并烧纸锭送在门外,称之为“送客人”,病重时就卜卦测字,用牲物祈求祷告,请道士用鼓乐出假丧,或请道士设坛做法,或请和尚礼忏焰口,超度亡灵,或者亲友一起到东岳庙连名许愿,叫“众保”,或者年幼亲戚引寿板酌献称之为“冲喜”,或者家人到外面四处呼号称“叫魂”。也有登上屋顶望烟囱,用雄鸡、米斗和病人衣服叫魂。这些就是习俗相沿袭之大概。还有比这个更风靡,如乡间香案、小弟太爷等,镇人也多被迷惑,只有郡城祭拜蛇精怪习没有波及双林镇。
  父母去世三年内,每逢清明、冬至、中元、周年及化帛(即除灵)时,请和尚礼忏三天,设放焰口,每家都是这样,至少三日,多则无限,即使是再贫穷人家也必定有一天。此后或逢父母生辰,计年历岁,有到七八十岁,甚至百岁,就请和尚追荐,甚至是大摆筵席用来宴请宾客,亲友送礼往拜,称之为“做冥寿”。
  女子已许配人家还未出嫁就死亡,女方家要到婿家报丧。媒人陪同女婿前往祭吊,到门口先换上吉(喜)服,出具红帖拜岳父母,然后换素服祭奠。不久后接女子灵柩安葬,三年后接灵牌入祠堂(没有祠堂就安放在家中)。告知僧徒,在节关时也受到祭享,意思是说鬼有所归。女方家要归还下聘时首饰和送床帐笼糕,之后翁婿互相往来和已婚娶人家没有两样。男子未娶而死也往女方家发讣告,女家上飨一席,聘礼饰品有归还有不归还。这种事情现在已经很少见。
  八丧葬
  丧家在死者去世当天找道士用所谓《六轮经》辨别生肖忌讳,叫“批尸”。有回煞和雌雄煞,出殡不出殡之说。撕裂麻布、白布用来讣告亲族,小幼辈则还加袍桂裙衫,如果是新亲还没结婚就用蓝色绸绫或讣仪银函。一日小殓,三日大殓,也有从简,当今合并大小殓为一次。如果第二日半夜后大殓,叫“紧三朝”,亲朋先便服探丧,女婿家必先送殓被褥,入殓日素服临吊,供飨筵。旧时丧事待客用素膳,如今则有全部用荤筵,和喜事无异。死者入殓后客人散去,称作“送殓”,如果是泛泛之交也可不等送神回来(即回煞)。之后准备好木主灵幡请道士接煞,孝子捧神主灵幡,道士摇铃钹在前面引路,每过一门,孝子亲人号哭跪接。回煞结束,安设灵座。刚接煞时,死者床中放生前衣服,屋檐下用梯子挂上死者衣服(这也许就是古人升屋号复之礼)。亲族吊唁送蔬菜、水果、纸锭,间或也有人送银函,主人一定要回送圆子、粽子数件。丧家每在神回日开丧受吊,每七天必定请和尚做法事,到五七或六七时,由子婿供木龛安放神主,称作“上亭”,五七一定要分送松糕、粽子。仕宦人家在周年发讣告开丧,平民为节俭或者在二十七日服孝满时撤奠(俗称除灵)。开丧请缙绅题主前夕宴请亲朋,在灵前用鼓乐敲打吹奏,称“暖灵”,亲朋往拜称“送灵”,第二天用仪仗升祠,亲朋群送(没有宗祠就不做)。凡是三年内灵座未撤,出嫁女儿逢清明就送粽子,冬至就送圆子,中元节送素筵纸锭,夏至送凉床,立冬送冥衣、暖炉等物(都是用纸糊)。子孙逢节就请和尚礼忏。以上这些都是根据大例而言,贫富不一。至于安葬是没有定期,有生圹先建造,一周年后就安葬,安葬时必定先听命于风水方向等,家贫之人无力选择坟地,就租地浮厝或寄放在义塜。入葬仪式,富家在坟地设篷厂搭厨房请鼓乐等一一具备,安葬之日亲友前往拜祭并送礼,称“送葬”。主人备筵席,宴请宾客及乡人,或请人唱戏,称“坟安戏”。近来也有人在庙上捐钱,不唱戏。因为贫穷不能操办,暗地里经营,仓促安葬,叫“偷葬”。
  旧时,乡民有阻葬恶习,不论是营葬还是浮厝,都看他们家里贫富有无来索取埠头费,一不顺意就纠众阻拦,不许上岸,甚至在桥门水埠多方堵塞,砖瓦木灰等物任意抛撒。虽然经过崇善堂请求官府禁止,但此恶习由来已久难以革除。安葬者子孙为让灵柩不受干扰只得忍气吞生勉强顺从,没人敢向上控告,难以革除。 阻葬恶习,在清光绪初期,镇人蔡亦庄以崇善堂名义向官府请求禁止,一旦事发就加以惩治。只是遇到安葬土地属于别县时,本镇巡司、汛官都不能治理,要有官府进行两县间交涉,然而葬期又是限定,官署行文交接要拖延时日,因此仍旧难以阻止。
  后来请州府传达两县连同分司通融办理,并以此为例,因此,一旦事发,不管县界,闻讯就禁止,严重者,就逮捕带头人,如此三四年,屡发屡惩,各乡之人普遍知道阻葬是违背禁例,这种风气才逐渐得以扭转并根除。 乡人有火葬习俗。家属去世当天就用土砖在桑地厝棺,有安放一二年,有十数年,视棺木腐烂程度而选择火葬时机。逢清明或冬至前一天举火焚烧,然后把未烧尽尸骨贮藏在坛子中,乡人称之谓“骨殖甏”。偶尔碰到僵尸,躯体没有腐烂,因为火烧,筋络拉紧,像要站起来样子,很怕人,其实是一种反应。也有不用火烧直接取生骨,尸骨腐烂不充分,取之不易,就用刀剪截夹,把它弄断,非常残忍。经官府严禁,不能挽回。此种风俗存在,是因为有人无力营葬,大部分则是要种植桑树,珍惜用地,并非太过相信风水。因此在乡间土地上到处都可望见浮厝骨墩。 解放后,丧事逐渐简化。现在实行火葬,死后第三天送至火葬场火化,家属哭着相送。有关单位或亲友送花圈。回来时由儿子捧着骨灰盒回家(也有直接将骨灰盒送墓地安葬)。不披麻戴孝,只挂黑臂章,也有在黑臂章上加一朵红芯白花,曾孙辈戴红臂章。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