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间传统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55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民间传统文化遗产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9
页码: 1101-1139
摘要: 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共整理双林镇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等16个大类、209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民间文学65项,民间美术4项,民间音乐8项,戏曲1项,曲艺1项,民间杂技1项,民间手工技艺33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11项,人生礼俗16项,岁时节令10项,民间信仰22项,民间知识22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8项,传统医药1项,其他1项,15位民间艺人和传承人。
关键词: 民间文化 传统文化

内容

第一节国家级“非遗”绫绢工艺
  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共整理双林镇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等16个大类、209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民间文学65项,民间美术4项,民间音乐8项,戏曲1项,曲艺1项,民间杂技1项,民间手工技艺33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11项,人生礼俗16项,岁时节令10项,民间信仰22项,民间知识22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8项,传统医药1项,其他1项,15位民间艺人和传承人。
  双林绫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早在142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就从事绫绢传统手工织造,织造工艺独特。2006年12月,被南浔区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浔政办发〔2006〕94号),2007年6月被湖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6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政发〔2007〕33号),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发〔2008〕19号)。
  工艺流程(详见蚕丝绫绢丝绸编)
  工艺传承(详见蚕丝绫绢丝绸编)
  第二节民间文学
  一神话
  赤脚神仙游双林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位赤脚神仙到江南巡游,看到江南水清山秀,男耕女织,人们安居乐业,心里非常高兴。当他看到一块状如凤凰的土地时,更让他惊喜万分。这块土地就是古镇双林。镇南栅的阳道桥是凤首,桥北堍两边各有一井,似凤凰的两只眼睛;镇内弯弯曲曲的小河东钻西窜,贯通全镇,似凤凰的肠子;西高桥和虹桥似风凰的双翅。横跨双林塘的万元、万魁、化成三座气势恢宏的石桥则似凤尾的三根羽毛。三桥又似长虹卧波,雄伟壮丽,距离相隔都在100公尺左右,为海内绝景,天下无双。纵观全镇,确似一只展翅南飞的金凤凰,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赤脚神仙赞叹着,就扮成凡人到双林镇。这时他发现自己的脚太脏了,怕脚上的龌龊污染了美丽的古镇,就坐在房屋的屋脊(现双林中学)上,将脚伸在池塘(现双林中学操场旁)里。洗完脚后,自己感到满意了,就走街串巷,四处察看,只见大街小巷错落有致,店铺林立,买卖兴旺,人人和谐,真是人间天堂,胜似天堂啊! 赤脚神仙巡游双林后,腾云而起,返回天宫。经南天门直奔凌霄宝殿,向玉帝禀奏。玉帝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是勤劳智慧的双林人创造了自己的美好家园,美好生活。
  (讲述人:徐永泰)
  木瓜墩与凤凰潭
  双林有句顺口溜:“思溪重兆木瓜墩,一条直路到双林。”这木瓜墩究竟在哪里呢?就是在镇西面五里许,长生桥北堍这块地段(原镇西公社所在地)。只因人们早已习惯叫它长生桥,而把原名木瓜墩忘记了。长生桥的南堍是雉头村,也就是原来的凤凰潭。
   提起那木瓜墩和凤凰潭,都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木瓜墩在宋朝时就有座法昌寺,寺内有座大佛殿,大佛殿供三尊大石佛。这三尊石佛来历不凡。
  说不清是哪一年,从西苕溪过来一帖木排,半途中搭上三位便客,本来顺流而下的木排,撑排人可以毫不费力,可这时却感到排身吃水,异样沉重,一路撑来,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幸而到了木瓜墩,客人要上岸。当两人已上去,还有一人即将跨上岸滩时,木排轻轻浮出水面,撑排人松了口气,情不自禁地说:“嗬,这三位客官真像石人哪!”哪知话音刚落,就听轰的一声,即将上岸的搭客忽然跌进河里,已经上岸的两个乘客也呆立不动。
  原来是撑排者一语道破天机,果真三位搭客都是石人。沉在河中的石人被村民打捞上来,并认为石神自来,乃是造福地方,非同小可。就在法昌寺后进建殿供奉,因为落入河中的石人头上叮满螺蛳,所以一尊佛像的头上留下了螺旋形。
  再说木瓜墩与凤凰潭,原来是四周环水的两个土墩。昔年两墩间未有桥樑,只有几只拉渡船。奇怪的是尽管今天缆绳系得很好,明天清晨总是断成几截,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天长日久,人们暗自相告:“土墩是活的,一到夜里便流动。”这奇闻传到明代初年刘伯温的耳朵里,他特至凤凰潭踏勘地理,见到凤凰潭有股清澈的“凤凰泉”,无怪这里的蚕丝色泽特别光洁。四周风光秀丽,土地肥沃,是块“成龙”宝地,这东西两村,必将出将相之才。刘伯温一心想协助朱元璋成就帝业,当然容不得异军再起。
  就在凤凰潭四边,建造起四座石桥:东名“青龙”(俗称东桥,今茧站旁),西曰“白虎”(原至西兜、宋家兜,今废),南叫“宁悦”(即村心店桥),北是“长生”(原石拱单孔,气势高耸,今改建钢筋水泥),与木瓜墩连接。还在木瓜墩加建东西两桥,如此一来,六座桥就是六只攀,把南北二墩牢牢钉住,不再移动,风水遂破。后来西村的人多以道士为业,手里确实还像文官一样拿着一块笏(俗称朝板);东村的人经营肉店,虽然仍手执刀斧,但已不是上马杀敌的大将了。 打这以后,凤凰潭因四周有桥,地形相似“山鸡”,故改名“雉头村”,而木瓜墩也被人们顺口叫成长生桥了。 法昌寺于抗日战争期间被毁。但三尊石像犹巍然矗立于荒烟蔓草间,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破坏,今已不存(其遗址为今镇西公社医院之东,供销社之北)。凤凰泉在五十年前尚有遗址可寻,在仁济庵前,有假山石池。如今也毫无踪迹了。
   (摘自《墨浪》第三期,作者:郑吾三) 说明:1990年左右,乡人在建乡办企业基建时,重新发现这三尊石佛,现已保存在镇西集镇的街上。据民国《双林镇志》载:“凤凰泉水深而冽,乡人取以缫丝,洁润异常,瀹茗尤佳。” 雄石狮变男人 镇区千亩山村有座古石桥,据传建桥时师傅把雕刻桥上面的石狮子的活交给徒弟就出去玩了。忽然来了一位神仙,很快就帮徒弟刻成了石狮。后来有一只石狮子晚上变成男人去杨家兜自然村偷亲家婆(女人)。石狮取道稻田,因此踩坏了不少稻子。后来女人发现此男人的长相很像桥上的石狮子,为了验证该人身份,女人就在男人离开前,在男人头上套上了红头绳,等到早上上桥一看,桥上的石狮子头上果然留着红头绳呢! (讲述人:庄新龙)
  二传说
  三姐妹
  桥很早很早以前,双林塘上是没有桥的,全靠渡船来往。关于双林塘上现存这三座桥,有着这样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塘南岸有户织造人家,有三个女儿;塘北岸有户种田人家,有三个儿子,他们隔河相望,一起长大,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本来龙风联姻,从此男耕女织,或可留下另一段佳话。遗憾的是女家父母以往来不便为由,非要男方在塘上造起一座桥后才许婚配。于是三对恋人起早摸黑,勤耕苦作,决心攒钱造桥。他们农桑渔猎,织造商贾,什么都干,稍有空闲,他们就隔河对歌,以抒发他们相互间的思念之情。
  不觉光阴荏苒,一眨眼,三对恋人都成了白发老人,桥却没有造起来。一天,三对老人想想成婚无望,都伤心地哭了起来。三姐妹为安慰三兄弟,便取出亲手织成的
  三匹绢丢过河去。不想这三匹飘逸如练的绢竟化作三座如虹拱桥,横卧清波之上,三对老人奔上桥顶,刹那间就变成了英俊的小伙和美丽的姑娘。桥下升腾起一团紫气,化作三只美丽的彩凤,驮起三对恋人飞向了美好的天堂。几十年缠绵的苦恋,梦圆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
  从此,这三座桥就被叫成了三姐妹桥,中间这一座就被叫成了化成桥,而双林镇也有了一个令人神往和产生无限遐想的别名:凤凰镇。
   双林为何又叫凤凰镇
  说起双林为何又叫凤凰镇,要从明朝的刘伯温讲起,从南栅杨道桥讲起。
  杨道桥(现在叫阳道桥)北堍,东西两边各有一井,叫“双眼井”,从此往北一条大路直到双林镇。而双林镇东栅有条虹桥,镇西栅有条西高桥(原来叫“望日桥”),镇里有九曲十八弯的市河,北栅有两座大桥,就是现在的化成桥和万奎桥,那时还没有现在的万元桥。
  刘伯温为了帮助朱元璋成就帝业,到处破风水。到双林一看,杨道桥是凤凰的头,双眼井明明是两只眼睛,往北的大路是凤凰的长颈,东边的虹桥与西边的西高桥是翅膀,九曲十八弯的市河当然是肚肠了。只是因为北栅只有两座桥,风凰还少一根尾羽,所以暂时还没有腾飞。但这样一块风水宝地,早晚要出将相之才,那么对朱元璋做皇帝就多了一个对手。所以刘伯温来个先下手为强,在双眼井投下不少“引线”(缝衣针),刺瞎了凤凰的眼睛,所以在明朝和清朝初期双林没有出过有名气的人。清朝辰光,双林人想想勿服气,写疏募捐,在双林塘上造了一座万元桥,与万魁、化成二桥并列,为凤凰增添了根尾羽。可桥造好以后八九年,还是没有出名人,又叫人看风水,看下来结果是凤凰已经活了,但双林塘水流太急,冲掉了风水,于是在万元桥东边石街漾当中造了一只“文昌阁”,别地的文昌阁都是大门朝南,双林的文昌阁不但造在水当中,大门还正对万元桥中孔,意思是拦住一点风水。
  讲来也正巧,文昌阁造好后的第二年,双林就出了一个状元、两个举人,大家都讲凤凰活起来了。这些状元举人做官后,在外面都讲是双林一一凤凰镇人。名气大起来了,这文昌阁呢,每个双林籍外出做官的回来总要修缮一番,直到解放后在一次大台风中塌掉。因为其墩阻塞航道,卡住过轮船,因此决定挖掉。但不知底脚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挖一下一个白点子,很难挖。所以直到今天,织漩漾中还漂浮着一只红色航标,那就是当年的文昌阁遗址。
  (搜集整理:吴伯良)
  “石街漾”来历
  双林万元桥东首的石街漾,原名叫织旋漾,这是因为当年织造人家环水聚居,在漾里漂洗蚕丝而得名。那么,后来又为何改称石街漾呢?传说有这样一段轶事。
   元末,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攻打湖州府,可是很不顺利,久攻不下,屡遭败北。
  一次,朱在归安县境双林一带作战,部队被元军冲散,朱元璋只身单骑,落荒逃命,背后敌军紧紧追赶,正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心中暗暗叫苦。眼看敌军就要追上,前面只有河心一条石街,也顾不得此去是生路还是绝境,急急往石街奔去。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默告上苍:“若是天生我朱元璋为‘九五之尊’,则此命自不该绝,石街宜下沉。”立时,织漩漾波浪汹涌,朱元璋马蹄过处,石街节节下沉。追兵赶到,面对浩荡阔水,只好望漾兴叹,无功而返。从此,这个漾遂称石街漾,沿袭至今。
   据民国《双林镇志》记载:“旧有石堤为街,久没漾底,旱时,渔人犹能循行其上。”
  六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个风景区,集一镇人文地理之精粹,为四时游赏胜地,可惜经战火兵燹特别是日寇铁蹄的践踏,及“文化大革命”中的毁灭性破坏,这些人文景观现已荡然无存。
  破风水
  很久以前,镇西千亩山村有户人家叫徐家门,家庭很富裕,家里雇有长工。姓徐的主人心肠很坏,对下人很恶毒。
  一天,一个长工清早起来挑水,等他挑满水缸后,发现水缸里好像有树叶沉在底下。长工很疑惑,明明自己挑来的水是干净清澈的,缸底下的树叶是从哪里来的呢?长工就四处寻找原因,后来终于发现在元圣桥东面有一棵大树,水缸里的树叶原来就是这棵树的倒影。
  当主人看到缸底好像沉了树叶,就找来长工问罪,责问他挑来的水里为什么会有树叶。长工不慌不忙地拿了一只草鞋挂在元圣桥东面的那棵树上,水缸里立刻就出现那只草鞋的倒影。主人心里一怵,适才明白了真相,不好再说什么。
   由于这户人家对下人太恶毒,没过多久,徐家门房屋就遭遇天火烧,得到报应。
  (讲述人:陈永林)
  邢窑传说
  传说邢窑是块真龙之地,邢窑塘像一条巨龙。龙首、龙身、龙足均是流经邢窑村的各条河流。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是会孕育出千军万马和真命天子的。明朝刘伯温得知后,想方设法要破坏这块地方的风水,就下令在此建了18座窑烧砖,结果烧死这条真龙,把原本的“千军万马”烧成“千砖万瓦”。故本地改名邢(刑)窑。
  (讲述人:邢林江)
  晏公桥的传说
  传说在北宋徽、钦宗时期,晏公受朝廷派遣前去抗金。晏公与部下和金兵进行几天的奋战,终于把金兵全部消灭。朝廷为了表彰晏公,加封他为“九江八府平浪候”。
  当地百姓为纪念晏公,就把晏公大战金兵经过的那座桥改名为晏公桥,还在边上建造了一座祠堂。
  (讲述人:王怀臣)
  总管堂的传说
  在宋朝的时候,有两名官兵,押两船皇粮路经京杭大运河,行到三济桥时天色已晚,就在三济桥桥南抛锚停船,准备在此过夜。这两名押粮官本想走上岸来看风景,不想却看到此地尸骨遍野,哭声不断。经打听,原来此地闹灾荒,饿死很多人。这两名押粮官见此惨状就把皇粮全部发放给当地村民。由于无法向京城交差,他们就在船上自杀身亡。后来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两位押粮官,就在三济桥南不远处,给他们建造一座“总管堂”,至今香火旺盛。
   (讲述人:杨永祥)徐文长与双林
  山阴才子徐文长与双林严家有一段悲壮故事。徐文长原配夫人姓潘,早年病亡,徐文长在丈人家住不下去,就托湖州一个要好徐姓朋友寻一个正直人家出生的女人做妻子。嘉靖壬子年,朋友告诉徐文长,双林严凤的孙女严四英与他蛮相称,严凤也表示愿意联姻,要徐文长到双林相亲。
  徐文长也知道严凤是个有骨气的人,因为严凤中举放官到江西分宜县任知县时,分宜县是奸相严嵩的老家,严嵩几次要儿子严世藩与严凤的儿子严大壮认同宗,想多一个帮手,因为大家都姓严。严凤不答应,晓得严嵩不会罢休,便要求调到贫困遥远的贵州镇远府。严嵩是个京官,见拉拢不成,处处说严凤坏话。严凤压力重,干脆告老还乡回到双林儒林隐居起来。
  徐文长与严凤一见面说话就很投机,蛮讲得拢,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但他在与严大壮一一应该讲是他未来丈人讲话的时候,觉得严大壮讲话结结巴巴,以为严大壮笨呆,联想到假如严四英也是笨呆的话事体就不好办。所以,没有马上与她结婚。恰恰这个时候,倭寇攻打宁波一带,徐文长看到国家有难,就投到总督胡宗宪部下当参谋,全力参加抗倭斗争,婚姻一事就搁在脑后。
   后倭寇攻入双林,到处乱杀乱砍,到严家砍掉严大壮一臂膀,严大壮流血死去。
  倭寇捉了严四英和她阿姐从儒林回双林,姐妹两个恐怕受到污辱,在经过其太公(祖父)手里造的“还金亭”旁虹桥时,跳河自杀。
  严嵩作恶太多,在官宦斗争中被迫下台,又因为胡宗宪是严嵩门徒,牵连胡宗宪,逼得胡宗宪自杀。胡宗宪一死,徐文长也岌岌可危了,赶紧逃到双林,这才知道严家有这样一番灾难,要懊悔已经来不及了,就在她们姐妹投河的地方挖了一对水井作为纪念,还为严四英写了一篇谴责自己的悼文。从此不再娶亲云游四方去了。
  (讲述人:徐再春)
  盛林山的传说
  花城村有个盛林山,又叫上林山,称土山。关于这座山,有这样一个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山后头出了一个叫莫怀古的书生,他考取功名,在京为官。
  在现儒林粮管所的地方,莫怀古有个好朋友叫汤勤,以裱背为业,故又叫“汤裱背”,裱得一手好画。在朋友莫怀故的引见下,汤裱背上京拜严嵩为师,做了一个裱画师。
  有一次,汤裱背到莫府饮酒,喝醉了。莫怀古就拿出一只宝贝杯子,这只杯子清白异常,润泽似玉,没有半点纹路,叫“一捧雪”。据说只要喝一杯用这个杯子泡的茶,喝醉酒的人马上就会醒过来。莫怀古用此杯泡茶让汤裱背喝了,汤裱背果然马上就醒了。这时,他发现莫怀古的夫人薛慧娘长得标致,就起了花心,为了占有莫怀古的妻子,就设计陷害莫怀古。 次日,汤裱背到严嵩面前奏本,说莫怀古有宝不献,要杀头。莫怀古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害怕,急忙带着宝贝“一捧雪”出逃,哪知道汤勤早有准备,把莫怀古捉了回来,硬说莫怀古私藏国宝出逃,图谋不轨,并串通严嵩,定了杀头的罪名。莫府的老管家莫成,年纪、相貌都与莫怀古很相似,他就在探监的时候与莫怀古调换了衣服,代替主人去杀头。而真正的莫怀古就逃到了宁夏。 当时断这个案子的是双林一位叫陆炳的官员。杀了莫怀古之后,莫怀古的夫人就出钱买坟地建墓。
  后来,莫怀古的夫人薛慧娘也被汤裱背霸占了,就在同房的那天晚上,薛慧娘把汤裱背灌醉后就用匕首刺死了他,她自己也自杀了。流传到现在,这里的戏班子做戏,有一出就叫“审头刺汤”(又叫“一捧雪”)。
  (讲述人:孙炳春)
  福殿寺的传说
  三田漾村寺兜西岸,传说这里是风水宝地,有一窝金小鸡,谁看见谁就有福,不是做官就是发财。
  有一天,有个姓谢的少年刚走出家门,就听见咯咯的母鸡叫声。循声望去,远远看见一窝金黄的小鸡在阳光照耀下跳跃,十分耀眼。少年觉得很奇怪,想走近看个仔细,谁知眼睛一眨小鸡不见了。
   少年长大后真做了晋朝宰相。后来人们在这个地方盖了一座大寺院,起名“福殿寺”。
  (讲述人:杨永详)
  三故事
  难过双林塘桥头
  横跨双林塘的万魁、化成、万元三座姐妹石桥,像彩虹般屹立在镇的北栅,给古镇带来美丽和自豪。三桥中间一座叫化成桥,被双林人称为塘桥。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解放初期,镇上文化生活热火朝天,活跃着一支能歌善舞、会说会唱、会拉会弹,还会上台演出的戏迷队伍。
  在化成桥西堍有一只古老的戏台。每逢农历节日和农闲,外地戏班都来此演出。因为不要票,人们称之为“草台戏”。届时,男女老幼汇聚在一起看演出。这些戏迷们也到场喝彩捧场。当时,极个别剧团在演出过程中难免碰到唱腔脱板等失误,戏迷们就请他们下台观看,这些戏迷们亲自换装上台演出。外地演员深受启发。有一次,草台班子上台唱戏,其中一个演叫花子的演员演出时戴着金戒指,当场被台下的戏迷指出纰漏。当戏班离开双林后感叹地说,在其他各地做戏演出容易,独有双林这地方,跑过三十六码头,真是难过双林塘桥头啊! (讲述人:徐永泰)
  四先生与孙半天
  相传莫蓉俞家漾有一个人,姓俞,人称“四先生”。
  有一日,四先生去菱湖卖米,卖完后,他在回家途中,路过孙家内房(姓孙的在菱湖开一爿孙记酱盐店,是菱湖镇上的一个财主,号称“孙半天”)时,天突然落起雨来,四先生因蓑衣笠帽没有带,只好用只麻袋顶在头上冒雨行走。孙半天坐在墙门堂里抽水烟,看见四先生头顶麻袋走路,便取笑说:“这个人头顶麻袋活像个‘牮’字。”意思就是取笑四先生像只“牛”。“牛”字上面加个“袋”字,便是牮屋匠的“牮”字。
  四先生听后,回头一看,只见门堂子里坐着的是孙半天,心想:“你欺侮乡下人,我今朝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他走近孙半天,冷笑一声问道:“我头顶麻袋象个‘牮’字,那么你身坐门堂像个啥字呀?”这一下可把孙半天问呆了。四先生又打了一冷枪:“我看你像个‘阄’字!‘出阄’的‘阄’字。”反倒取笑了孙半天像只乌龟。孙半天一听,心里想“我这样一个街上人,反被你乡下人取笑”,心里勿服,有心要与他好好较量一番,于是孙半天招呼四先生进屋,要与他对题。四先生也不客气,跟进屋问道:“怎样个对法?”孙半天说:“要触景生情出对子,你出上联,我答下联。”四先生眼睛一扫,看见街上有一个女人,拎着一只竹篮,篮中放着一支竹笋,就开口说:“竹篮拎笋娘怀子。”孙半天想了好半天也对不上,无可奈何,只得下次见。
   孙半天为了这个下联,日日想、夜夜想,还是想不出来,结果竟想死在床上。
  有一日正好是阴天,一位农夫路过田坝兜村坟地,隐约听见有人在说:“竹篮拎笋娘怀子”,反复不断。农夫问明原委,不由扼腕长叹:“原来你是为这副对联苦想而死的,真是气得有‘名气’,今天我给你对上吧,免得你冤魂不散。”叹罢,农夫脱口而出:“竹篮拎笋娘怀子,稻草捆秧子抱娘。” (演讲者:陈永林记录整理者:金建宝)
  徐秀才戏弄无礼人
  从前,双林南栅有个徐才清,为人谦虚、礼貌、知识博渊,才智过人,被人尊为徐秀才。因为他面孔上有几点大麻子,人们便在背后又叫他“才清麻子”。
  徐秀才每天早上到青莲阁茶楼喝茶,同老朋友讲讲白相。一天,塘北李少爷有人请他赴宴吃酒,提出向徐秀才借件马卦子穿,徐秀才满口答应:“你叫人来拿就是了。” 午前,李托邻居去拿,邻居不认识徐秀才,旁人插嘴说:“就是那个才清麻子。”于是,邻居跑到南栅,见门开着,就朝门里问:“才清麻子在家吗?”这时徐秀才正在大厅抽旱烟,踱方步,听见门外有人叫,便从里屋走出来。那位邻居又冲着开门人问道:“才清麻子在家吗?”秀才想:“此人真无礼了,应教训他一顿。”“李家少爷叫我来拿件马卦子。”那位邻居说着把借条交给徐秀才,秀才拆开条子一看,冷笑一声:“你为何不带夹担来?”此人忙说:“借马褂子不用夹担。”秀才他说:“你弄错了,叫你来拿磨子。你如果不相信,可以去问清爽了再来。”那邻居心里想:从塘北到南栅路太远,来回一次要走许多冤枉路,反正条子写着不会错……秀才见他表情早知八九,便笑嘻嘻地对他说:“这里有两只大叶篰,没有扁担就用大门上的门闩挑去好了,我再写张条子给你的李少爷。”那邻居只好挑着磨子往塘北走去。
   李少爷等得很急,站在塘桥上张张望望,只见邻居满头大汗,挑着一副担子跑来。
  李少爷一看篰里装着磨子,便问情由,邻居如实相告,并把徐秀才的条子递给他。李少爷诧异地接过条子,只见上面写着:“开口叫麻子,罚他挑磨子,挑去再挑来,换件马褂子。” 李少爷哭笑不得,连忙让邻居把磨子挑回去。邻居刚进徐家门,徐秀才就恭敬地把马褂子放到了他手中。这时,那个邻居也明白了自己做得不对,做人做事都要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笔述:吴奎林整理:丁宗淦)
  求婚
  从前,有一个姑娘,年芳十七岁,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她不允许父母做主找婆家,而要自己出对子求婚姻。她在门上写着:“啥顶深?啥顶浅?啥顶甜?啥顶苦?谁能答对,可前来娶亲。” 有一书生,早晨上学路过她家,看见门上对子,到校后,心思蛮重,无心读书。
  先生见他这样,便问他今天为何不好好读书?他一五一十地把此事告诉了先生。先生说:“傻瓜,这样省力的对子也对勿上!我教你,深似海,浅似纹,甜似蜜糖苦黄连。不就对了吗?”放学后,书生把先生教的答题工工整整地写在姑娘家门上。
  姑娘出来一看,说了声“不对”,就进屋去了。书生回家后,苦想了三天,好不容易想了出来:“深似文化浅似眼,恩爱夫妻甜似蜜,六十无子苦黄连。”他兴冲冲地把答题写在姑娘家的门上,姑娘看了满心欢喜,朝他“扑哧”一笑,说:“对了……” (演讲:金水清记录整理:金建宝)
  不爱笑的姑娘
  民国25年,双林有一户姓贾的大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小姐聪明貌美,如花似玉,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隔壁邻居也人人夸赞。可这位女子有一个特征,就是不爱笑。转眼间,小姐长成了大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当时镇上有两个“油头”光棍,他们互相打赌,赌注是如果谁能博得姑娘一笑,谁就能得到对方付给的六块大洋。其中一个满怀信心地说:“这位姑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八点钟,她都会打开楼上的窗看外面的风景,到时我俩就在她的视线下饮酒取乐,引她一笑。” 第二天,这两个混混儿买来酒菜,准时到姑娘窗下,用撒尿的夜壶盛酒来吃。姑娘果然准时开窗,当她发现居然有人用夜壶吃酒,就“噗”地笑出声来。两位男子见计谋得逞,便起身哈哈大笑。姑娘这才发现中了计,后悔莫及。自感被男子戏弄,难以做人的这位姑娘不久便含恨自杀。
  姑娘死后,她的父母悲痛万分,在双林镇坝桥北堍(就是原双林供销社竹木部内)把她厚葬了。在那里建造了一座砖头结构的圆形大墓,墓碑上写着“贾大姑之墓”。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墓被造反派拆除。但他们打开坟墓,发现里面并没有贾大姑的尸骨,而仅仅发现数根头发。后来有人猜测这其实并不是真正安葬贾大姑的地方。因为为了防止墓葬被盗,过去大户人家都会为一个人同时建造几座坟墓,所以这座坟墓很可能只是一座假坟。而真正安葬贾大姑的那座坟在哪里,现已无从考证。
   这个故事是真人真事,一直流传至今。
  朱元璋在前塔
  明朝朱元璋在还没有登基以前曾到过双林的前塔(村名)。朱元璋睡觉时的姿势十分奇怪:两手撑开,两脚叉开,拐棒当枕头,睡成了一个“天”字。刘伯温看见了,就预测他日后会当天子。果然,后来朱元璋就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四歌谣
  双林塘桥头的歌谣
  游过三关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
   过了双林塘桥头,还有花城排篓头。
   (讲述人:翁阿林)
  节气歌谣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四季农活,安排周详。
   春风解冻,大地向阳,晒种浸种,耕耙锄耪。
   清明一过,播种正忙。立夏小满,割麦插秧。
   炎夏处暑,农活紧张。田间管理,培土涤淌。
   立秋处暑,早稻上场,精收细打,颗粒归仓。
   白露秋分,采棉包装。寒露霜降,晚稻又黄。
   收稻播麦,喜送公粮。广积肥料,车载船装。
   冬闲不闲,开河挖塘。养精蓄锐,再迎春光。
  (讲述人:许菊妹)
  杏(阿的谐音)鱼笃笃潭
  儿童吃饭时的歌谣:阿鱼笃笃潭,笃个阿鱼吃夜饭。头勿熟,尾巴焦,盛在碗里扑扑跳。(口述:郑吾三整理:吴伯良)
  杏(阿的谐音)古塔
  杏古塔,摇船载师太,师太勿有啦,载个泥菩萨。泥菩萨船头上撒堆屙。青菜炒豆腐,炒给哪个吃,炒给阿囡吃,阿囡勿要吃,炒给阿婆吃,阿三阿四抢来吃。
   (口述:郑吾三整理:吴伯良)天上一只鸟
  天上一只鸟,落脱三根毛。毛末毛家桥,桥末桥神土,土末土地堂,堂末唐伯虎。虎豹狮象,乡下娘娘,娘亲娘舅,舅抱外甥,括搭隆咚锵,豆腐炒千张。 (整理:韩铁夫讲述人:顾振声)
  外婆桥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吃勿完,拿着跑,外婆勿肯放我跑。舅姆真要好,买个鱼烧烧,头勿熟,尾巴翘,吃得宝宝哈哈笑。
  (口述:费畏三记录:吴伯良)
  问蚕信
  乡下姑娘问蚕信,买介十块软糕手里拎,绢钱老虎当头插,扒耳朵簪一丈青。阿爸爷,今年蚕花好勿啦,头蚕勿称心。二蚕当正经,再是一个勿当心,倒贴阿爸骂两声。
  (口述:顾振声纪录:俞金生)
  踏水车
  阿囡囡,呔呔哭,哭到大来踏水车。水车沿着一条蛇,蜒来蜒去扑蛤蟆。蛤蟆扑勿着,野菱触只脚。啊咿哇,叫大妈。大妈勿有啦,大妈有啦马桶里厢绕小脚。啊咿哇,叫贰妈,贰妈勿有啦,贰妈有啦场子里厢打大麦。阿囡囡,块头大,大了帮那(你)阿爸踏水车,帮那阿爸踏水车。
  (讲述人:顾振声)
  月婆婆
  月婆婆,烧香拜舅婆,舅婆田亩多,拔了伢囡囡做媳妇。三个铜钿红头绳,四个铜钿胭脂粉,妆得囡囡绝奇珍(奇珍即漂亮)。严家坟,看戏文,黄豆箩里蹬介蹬,刺毛刺只花面孔。
   (讲述人:顾振声)夯歌·桥
  叽里咕噜小鸡桥,吱咯吱咯到竹桥。
   走勿完格长板桥,一步跨过二条桥。
   卖鱼要到渔婆桥,放生要到放生桥。
   中秋团圆望月桥,七夕相会乌鹊桥。
   生意做到顾家桥,好事做到便民桥。
   强行霸道过坝桥,韩信点将万魁桥。
   阿弥陀佛积善桥,常遇春上马铁蹬桥。
   连中三元三官桥,田蚕茂盛永丰桥。
   迎圣接驾来龙桥,阴凉舒坦清风桥。
   二县分在界牌桥,楚汉相争河界桥。
   同病相怜郎中桥,火症伤寒西瓜(高)桥。
   歪里七八到斜桥,弯来弯去打子桥。
   用勿完格万元桥,鲜甜密骨过糖(塘)桥。
   (讲述人:张再铭)
  五谚语
  吃也穷,着(“穿”的方言)也穷,不吃不着也要穷。
   叮叮叮,命生成,八个字里生得准。
   龙生龙,凤生凤,老虫(鼠)的儿子打地洞。
   下雨不要踏高凳,穷人不要攀高亲。
   有钿端午八月半,无钿清水盖屋(锅)盖。
  (意思是富人家有钱过端午、中秋节,小菜好一点;穷人家只能粗茶淡饭,没钱买菜,过不起节日。)
  (讲述人:王云川、邢林江)
  新讨媳妇不替力,新嫁女儿不省米。(说的是新嫁出去的女儿常要回娘家做客的)远亲不如近邻,皇帝也有草鞋亲。 千年不断娘家亲,万年不断外婆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表示血肉之亲难舍难分。)
  (讲述人:陈晓青、费松青)吃粥吃饭勿轧淘(一起),做煞无功劳。
   吃不穷,穿不穷,勿会算计一世穷。
  蒙蒙细雨落湿头发,豆腐小菜吃穷人家。(警示:过生活不仅要节俭,还要勤劳。)心直口直,胜过烧香念佛。
   嚒嚒长,一道长,躲到山里吃酒酿。酒酿甜,买包盐,腌鱼腌肉好过年。
   (讲述人:徐再春)
  拳头上出孝子,筷子上出忤逆。
   三岁打娘,娘笑;三十岁打娘,娘上吊。
   从小看大,三岁知老。
   (讲述人:顾振声)
  第三节民间音乐
  一民歌
  《蚕娘苦》
  春季里来养蚕忙,蚕娘个个到蚕房,日夜勿睏多辛苦,廿四分收成喜洋洋。
   夏季荷花透水长,蚕娘个个做丝忙,木头丝车笨又重,做得蚕娘手脚痛。
   秋季里来菊花黄,蚕娘卖丝到街坊,雪白丝绸卖不起,东讨西逼两手光。
   冬季里来过年忙,蚕娘外出做相帮,清早做到黄昏后,仍旧一身破衣裳。
  这是20世纪30一40年代人们在田间地头农桑劳作时,随口哼唱的民歌,内容大都与生产、生活有关。这首民歌主要是讲蚕妇四季劳碌,但还是没有过上好生活。
  近千年来,双林是典型的农桑文化起源地,家家户户种桑养蚕。而养蚕是十分辛苦的,蚕娘半夜也要起床哺蚕给叶。蚕娘在长期的养蚕生活中,结合双林的地理环境和岁时节气,逐渐形成了这首民歌《蚕娘苦》。每年养蚕时节,蚕娘们都会唱着这首歌谣,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现在,农村里70岁以上的老农妇一般还会唱此民歌。
  (笔述:吴奎林提供人:顾振声)
  《苕南央娜唱词》
  男女打扮红红绿,放生桥头闹盈盈;
  陶家花园会船飘,隔河对港土地庙;
  地戏扎得真真巧,挨家挨户挂灯彩;
  卖丝响声无其数,倒灶吃得醉醺醺;
  土地神像都起出,满竹改做一只床;
  地藏王菩萨真叫灵,处处方方来烧香;
  赢了铜钿身也藏,输了铜钿打散场;
  三叉角前万魁桥,石家漾里浪滔滔;
  南庵里和尚勿脱骨,北庵里师姑绝奇珍;
  此地没有一爿好店面,排一排二开烟盘;
  分水墩前人来往,水镜寺和尚把渡船摇;
  关帝庙里无人看,鱼浦桥庙里更冷清。
   古时,当地民间庙会众多,活动频繁。在长期的庙会活动中,形成赶庙会的唱词。
  一般在庙会活动时,民间艺人搭台表演。夏天在纳凉时也会演唱山歌,故流传至今。
  (提供人:徐再春)
  《双林商号歌》
  “恒盛米行”心机大,“潘宅肉店”刀锋快,
  “恒升酱园”一长春,衣庄要算“大有达”,
  油饼粮食“陆丰源”,丸散膏丹“贝泰来”,
  绸缎布匹“郑元记”,参燕银耳“方养元”,
  油漆名茶“方顺来”,湖笔徽墨“沈正山”,
  金银首饰“汤涌盛”,包头绉纱“沈合兴”,
  “元泰木行”名气响,染坊色彩“孙万盛”,
  “三风楼酒席”称包办,梅家粽子可当饭,
  “费子祥圆子”还算好,“潘麻子馄饨”勿推板,
  酥油贡饼“马大房”,“洪钧酱棕”有名望,
  南货茶食“三阳斋”,“马聚成”南货销乡庄,红芯坚烛“蔡永源”,线槽名香“孙跃天”,
  “彭家乐人”带灯彩,“袁家茶担”赚得好铜钿。
  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商贩和店铺经营,并涌现出一批有名的老字号商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歌谣的形式把双林镇上的商号串联在一起说唱,形式自由,没有固定的曲调。
  (提供人:徐永泰)
  郑忆南所作歌词
  郑忆南,1962年12月生于西安,祖籍双林。业余爱好文学,现在南浔农业银行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歌词创作,为广东、深圳唱片公司填写歌词,有《异乡人》等多首作品被谱曲灌带发行,《湖州日报》于1995年3月发表专版报道:《湖州黑马“杀”入歌坛作词领地》。广东省浙江湖州商会会歌歌词由郑忆南创作。附《异乡人》《你是我的姐妹兄弟》。
  异乡人
  带着许多的梦
  在苦旅中彷徨
  找不到意想的事
  遇不上随心的人
  从陌生的城市
  到异乡的村庄
  我忘了回家的路
  在星空下流浪
  尝尽了漂泊的风霜
  听见乡音却不敢回望
  青春缀成了伤感故事
  梦也浸透了几许沧桑
  头上依旧是昨夜的星光
  脚下却不知前程何方有谁能解异乡人的忧伤
  给他一丝暖暖的目光
  秋风冷冷吹动我单薄的衣裳
  落叶无情打在我疲惫的身上
  你是我的兄弟姐妹 一一广东省浙江湖州商会会歌
  作词:郑忆南
  作曲:高翔
  从太湖之滨,到珠江两岸;
  我们为梦想而奔波;
  从江南水乡,来到南粤大地;
  我们带着梦想和期望;努力拼搏。
   二器乐
  《敲锣鼓》(根据方阿和口述整理)
  清末民初时,每当过年或村上唱大戏时,有锣鼓班子在村口或戏台前敲锣鼓。村民用敲锣鼓的形式以示喜庆和欢乐。敲锣鼓由五人组合,敲起来节奏感很强,在远处听起来十分悦耳。
  敲时,每人认定一件乐器,大锣、称锣、小罄、大罄及一面鼓。如果要调换人,一定要经过训练,不然就不好听了。
   现在,一些村里做庙会时,还有敲锣鼓表演。
  (口述人:方阿和)
  说明:此锣鼓调以双林地方言注音
  丧事音乐
  古代丧葬时必须要吹奏丧事音乐,表示悲伤,哀悼。镇区千亩山村等地农村做丧事一向有请和尚或道士拜忏念经超度亡灵的习俗,同时请当地乐手演奏丧事音乐。“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废止。1975年以后,陆续恢复。现民间有专门的丧事乐队。
  其表演形式及特点:人死了以后,办丧事邀请和尚、道士念经,有客人来吊唁时,乐队奏音乐。乐队一般由4一6人组成,男女成员都有。乐器有唢呐、大钹、小钹、小铜鼓等。晚上,在主人家的空地上,乐队会表演越剧、歌曲等。
   代表曲目有《尼姑庵中卖草囤》《拔兰花》《十打铺》《卖花》等。
  (提供人:沈水连)
  第四节民间曲艺
  一滩簧
  滩簧是中国清代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曲种。兴起于乾隆年间,名为滩簧调。一般村上有人去世,都要请滩簧班子来唱滩簧。镇区花盘兜等村举行庙会时也会请人唱滩簧,主要是为图热闹一点。现村里还有3—4位老人会演唱滩簧。
   其表演形式及特点:滩簧由两人演唱,二胡鼓板伴奏。
   滩簧的演唱一般用在农村办丧事,开唁之日的晚上,作为压轴的节目。曲目的内容大都为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故事,有反封建的思想,幽默、诙谐,能打动人心。但也有糟粕,演唱中穿插很多类似现在的“荤段子”的对白,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代表曲目有《尼姑庵中卖草囤》《拔兰花》《十打铺》《卖花》等。
  (提供人:吴水清)
  二民间说书
  过去农村文艺活动少,说书非常受欢迎。民间说书人以此为生。说书无固定书场,村里人要请其说书,就搭一米高的台,上置一桌一椅即成。说书人用三根木条(左手两根,右手一根),敲出节奏,有说有唱,夹叙夹议。一人扮演多个角色。书目有《岳传》《说唐》《三国演义》《武松打虎》等。农闲时说书人从东村说到西村,十天半月不得歇。
   镇区箍桶兜村曾有说书人章永林(人称永林盲子),夫妻搭档说书,名播方圆百里。
   镇区三田漾谢村姚家港姚茂生,西阳村沈宝法在当地说书深受老百姓喜欢。
   现本地已经极少有说书活动,也无专业或业余曲艺团。
  (口述人:屠阿毛)
  第五节民间手工技艺
  一绫绢装裱工艺
  中国的装裱工艺是随绘画而产生的,装裱的必备条件是绫绢,而双林是绫绢之乡,故装裱工艺在双林历来就是传承。清时双林丝绢公馆内就有裱画业记述。现双林镇上有多人从事书画的装裱工艺。
   工艺流程:
  1.托画心:把画心(原始的书画作品)反铺于裱画台,润潮展平,用排笔上浆水,把宣纸刷上,再用棕帚由上而下刷住宣纸,沿画心四边刷上浆糊,后上墙晾干。一般经过一昼夜后,画心就平整干燥了。夏天,晾干的时间相对缩短,不到12小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艺。
  2.托绫绢:将绫绢正面合案铺平,用排笔蘸清水将其刷透,后用干毛巾将水分吸干,使绫绢紧绷案面,平直无皱,再刷浆糊,后将卷好的纸对齐绫绢,边展托纸,边用浆刷刷实,完后再以棕帚排实,揭去,晾在墙上。晾的时间与托画心相当。
  3.配料:绫绢托好后,裱画师根据书画的尺寸对绫绢进行裁剪,使之在规格上相当。一般9033厘米的书画作品要裱成180厘米左右长的立轴。
  4.镶覆:将托好宣纸的画心反铺于裱画台,使之与托好宣纸的绫绢对齐边口,刷上浆糊,使之黏合。要镶的部分包括圈档、上下隔水、惊燕,绫小边或通天小边等。
  5.校正:再次核对尺寸,对各种材料进行校正、微调,使上下、左右等各部位的规格精确一致。
  6.折边:把托好的绫绢进行折边,使边缘工整光滑。
  7.配纸:在作品背面刷浆水,粘上覆背纸。之后,再用棕刷刷一遍,晾干。
  8.复浆:重复上一步骤。
  9.上墙:在作品四周刷上浆糊,上墙晾干。此次晾干历时较长,需要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
  10.下板:晾干后,用启笔(薄竹片)将书画作品自墙板上取下,用砑石蘸蜡后进行砑磨,使之光洁、平整、柔软。
  11.镶天地头:天地头是分别位于画心上下方的绫绢部分。有“天长地短”的说法,就是裱在画上方的绫绢长度要长于画下方的绫绢长度,一般天头比地头要长20厘米。把配好料的天地头分别镶在画心两端。
  12.安装:再在两端安装天干、地干等。一般天干较小、较轻,地干较厚重,这样可以使作品悬挂起来的时候好看、挺括。
  13.成轴:最后在天干和地干上分别装上轴头,这样一幅书画作品(立轴)就装裱完成。
  14.除立轴外,其他还有横披、镜片、手卷等形式装裱,其工艺流程稍异。
  产品用途:对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后,可使原本皱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观赏的流传和收藏的书画作品平贴,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更加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行规、习俗:
  因黄梅季节气候潮湿,会导致用糨糊装裱的作品不易晾干而发霉,故黄梅天不宜进行书画装裱。
   在选材时,要选用丝线均匀、丝质好的绫绢,厚薄均匀、洁白的宣纸为装裱材料。
  这样装裱出来的作品才能挺括、柔软、不起褶。
   (传承人:沈林江)二木船渔船制作
  双林为江南水乡,过去人们出门都要以舟代步,因此有书船、笔船、渔船、客船、货船、快船等,其中渔船既是交通工具,亦是捕鱼工具,现将渔船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于下:工艺流程:
  1.选木料:打船难度最大的是做起船板和船舷。起船板选料时就要选有一定弧度的板,这样有利于船的造型。在渔船前,要用石块把已做好的船板和船舷压成首尾翘起形状。
  2.拼船底:制作时根据船的尺寸,先将木料据好,先拼船底。中间先定心,9块板拼成一只船底。
  3.做船身:封好头尾后再上圈板,圈板上好后,再做栅子。整个船身由23块木板就可以成型。
  4.拼装:装上已经有弧度的船头面板、船艄,最后装栅。
  5.打油灰:渔船打好后,板缝之间还要用麻丝、油灰嵌足,以防漏水。油灰是打船时不可缺少的原料,其制作方法是把石灰和白桐油以1:0.28的比例混合,放在石臼里用木棒杵两个小时左右,就成了油灰。
  6.刷油漆:一般在船板上的外面要上4次白桐油,最后一次还要拼0.5公斤红桐油在内,目的是添上的桐油不容易脱落。油干后,船就可以下水使用。
  相关材料、工具:
  材料:由3种组成,柏树木,油树木、杉木,以老木料为好。打造一只6米长、1米宽渔船需用0.8立方米木材和15公斤粗0.6厘米、长7一10厘米的铁钉。
   工具:斧子、刨子、凿子、锯子等。
  镇区黄龙兜水产村河里面收网的木质小渔船,大部分都是村民邵云江所打。任金华和邵云江分别全面掌握木船和渔船的整套制作工艺,从艺期间都制造和修理相当数量的木船和渔船。
  (提供人:任金华、邵云江)
  三木橹制作
  橹在中国起源的具体时间尚难确定,但最晚产生于汉代。据东汉刘熙《释名》一书,对橹字已作解释,现在橹已经不使用。镇区钱品荣自制有木橹一支,至今仍保存在家中。
   工艺流程:
  1.锯料:将树料用墨汁弹好线后一分为二锯开。
  2.做橹胚:再弹线,制成上面小、下面宽的毛料橹板。
  3.刨光:用斧头把多余的毛料劈去,再各用大中小刨子将木橹表面刨光。
  4.包百脚铁:在橹板上包好百脚铁。
  5.装橹床、橹梢:在橹板上身先后装上橹床、橹梢。
  6.打箍:在橹身上打藤箍或铁箍,橹上身开一个橹脐。
  7.刨鲫鱼背:用刨子在橹上刨出鲫鱼背,下面刨出鸭肚皮的样子来,这样就可以交付使用。
   用途:摇船用。桨在船两侧运作,橹在船尾运作。一般桨短而宽,橹长而扁窄。
  桨作前后运作,向前离水,向后入水,用反作用力推动船。橹作左右运作,用和水的作用力的分力推动船前进。
  (提供人:钱品荣)
  四丝车制作与缫丝工艺
  缫丝的主要工具是木制丝车。丝车缫丝是过去农妇都会的活,其技术大都在实际操作中传授。随着现代工业机械的发展,古代木制手工缫丝机已被机械缫丝机取代。
  工艺流程:在丝车旁边放一只水缸,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一直泡到茧子的外衣剥落,再将茧子连水倒入铁锅,放在旁边的一只泥塗灶上,进行烧煮。
  将铁锅中的水烧沸,在锅上面有个方架子,上面装有3个12厘米长的竹锥头。竹锥头套在寄筷上,一只手用十根蚕筷搅动锅内熟蚕茧,用挑丝打结棒一根抽出丝头,每8个茧子抽出的丝拧成一根单丝,引入丝眼内,再绕在扦钉上。轴下安装踏脚板,双脚踏后启动。
   每8公斤茧子2天时间做一轴丝。8公斤茧子大约可做1公斤真丝。
  材料与工具:材料:蚕茧
  工具:丝车。丝车是木制的。下面是丝车方床四只脚,一共四个档(由檀树木制),其中一个活档,一个活盘头装上送丝杆,其中床两只脚把在行灶床上,行灶上的锅子是烧蚕茧用的。(提供人:吴新珍)五竹制罱(捻)篰
  历史上的农耕时代就有竹子罱篰作业,人们用罱篰从河里捻起河泥运到田间地头来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同时,也起到清理河道的作用。
  现在有化肥,人们已经不用河底淤泥作为肥料。罱篰也已经不再使用。现在只有茧站罱来泥放在煤中烘茧子。
  工艺流程:竹匠师傅把毛竹剖成很薄的竹片,编织成有一定容积的可以启合的形如河蚌的物件,再套上两根很长的毛竹即成。
  捻篰的前端二口装有刀口状的竹片,便以取泥,背上有个圆洞,两根竹竿从洞里插到罱篰口,一根叫靠杆,一根叫提杆。两根杆子头上都有长方眼,用竹片插入在罱篰口上。靠杆装上口,提杆装下口。提杆在罱篰上面有点弯,有利于手提。两杆分开罱篰口张开用手一推泥进罱篰内,两杆一合罱篰口一合,泥就被锁在篰里了。到船沿一靠,一只手一提,两杆分开,泥就到船里了。
  (提供人:胡金法)
  六箍桶
  过去家用器具很多都是木质,由箍桶匠专门制作。镇区张炳江家四代以箍桶为生。
  主要做马桶、脚桶、提箩、“百年好合”的木盒子及锅盖等。
   工艺流程:
  1.配料:加工时根据规格先配料。
  2.做桶圈:用斧头劈去多余部分,钻眼子,包刨光,开槽,做铁箍,用竹钉拼起来,形成一只桶圈。
  3.做桶底:根据桶圈大小做桶底。刨光,与桶圈拼装起来,就成为一只桶。
  4.刨光:用刨子将桶内外刨光即可。
  (提供人:张炳江)
  七刻花糕板
  花糕板是做喜糕的必要工具,用来印制喜糕表面的花纹。刻花糕板技艺由专门的民间艺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传承,详细历史已经无从考证。镇区周家兜村张林宝(1926年生),从事传统木工技艺制作50多年,是位有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的老木匠。目前,仍在从事传统木工技艺制作。
   工艺流程:
  1.描花路:先把板的四周用两条细线描成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面描绘各种图案的花纹,一般为花卉和诸如“福禄寿喜”等意表吉祥的字。
  2.雕刻:用长、方、扁、圆、凹、弯、直等大小不一的十几种凿刀沿着描好的花纹雕刻。
  3.组合:一片板由8块糕花组成,每块糕花大约8厘米见方,2片花板合为一组。
   做方糕花板要用年久、基本无香气的樟树板,因为樟树的纹路不一致,不易产生裂缝。
  (提供人:张林宝)
  八烘熏豆
  熏豆茶的主要原料就是用毛豆熏制而成的熏豆。农家烘熏豆的技术代代相传,具体历史已经无从考证。现在农村大部分人家还在沿用。
   工艺流程:
  1.取材:农历的8月15以后,地里种植的青豆(毛豆)就是烘熏豆的原料。
  2.剥豆:农民把地里的青黄豆拿回家后,要剥壳取豆子。以前人们都是用手剥,现在一般都先把毛豆带皮煮一下,这样可以使剥出的黄豆肉颜色比较青,而且取豆子速度也要快得多。
  3.熏烘:黄豆肉剥好后,放入盐水中煮八分熟,捞起沥干。用一只铁丝网做的黄豆筛,放在灶头上的锅上面,用小火慢慢地烘。每隔10来分钟,就把豆翻一遍,直到把青豆水分烘干,熏豆就烘成。
  4.储藏:熏豆烘干后,放凉,再放进石灰桶里以防潮。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就可以用熏豆、芝麻、胡萝卜干泡成熏豆茶来招待客人。如果哪家娶到新媳妇,由新娘子从娘家陪嫁过来的“蚕花匾”(有熏豆、芝麻、发芽蚕豆、胡萝卜干等),是新娘子到夫家用来招待客人的茶。
  (提供人:丁宝根)
  九自酿米酒技艺
  到了冬天,一般是过年前,很多人家都自酿米酒,等到过年时招待宾朋。这是本地流传已久的习俗。现在农村仍有不少人掌握自酿米酒的技术(双林历史上曾有发酵型三白酒)。
   工艺流程:
  1.取材:原料是糯米。因为糯米酿的酒酒清多,渣少。
  2.配料:糯米、酒药的比例约为100:1。即50公斤糯米加0.5公斤酒药。
  3.蒸制:用大底缸一只,先将糯米用椹(椹是木制容器,形状象没有底的圆桶)蒸熟,倒出放在蚕扁里摊开放凉,然后放进缸内。
  4.拌酒药:把相应的酒药倒入饭内拌均匀,放进缸内,使上面平整。中间挖一个小坑,坑内放一只酒抽(取酒用具,用竹篾编成)。
  5.加花水:过10天左右,从酒抽加入花水(即温开水),比例为0.5公斤米加10—8两花水。
  6.盖盖子:缸口盖上用稻草制成的盖子。过15天左右,酒就酿好了。
   行规、习俗:
  自酿米酒口感醇厚,纯天然无添加,是健康绿色食品。
  注意事项:酿酒时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酒质量的好坏。如果温度过低,则不发酵、不出酒;如果温度太高,酒会发酸。如果温度低,则在四周用稻草封缸,以增加缸内的温度。封稻草的多少由室外温度的高低决定。如果浆酒口感不甜,有点辣时,就加水。水的多少由吃酒人的多少决定。一般以50公斤米,50—60公斤酒的标准计算:以花水加40公斤,酒水需要再加10—20公斤。加入花水后,要经常用手摸入缸内感受温度。
  (提供人:沈顺庆)
  十摊锅糍
  锅糍(本地方言叫锅消)是本地民间一种点心,坐月子的产妇一般都以锅糍作为主要点心,可以补气、养元气。过去逢年过节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在农家灶头上进行。具体历史沿革已经无从考证。现在村里一些上年纪的人还会做。
   工艺流程:
  1.准备材料:先把糯米煮成糯米饭,盛在一个容器内备用。2.加温:灶后的人往灶膛里送柴烧火,烧烫铁锅,掌握火候。
  3.搅拌:灶前的人拿铲刀,铲起一铲糯米饭,用铲刀在锅内不停搅拌,使糯米贴在锅壁上,注意要使糯米层厚薄均匀。
  4.成形:经过不停搅拌的糯米贴在锅子壁上,在热量的作用下逐渐干燥,锅糍就成形。这时再用铲刀铲下锅糍,等其冷却后就可以装袋保存。
  摊锅糍时,灶前灶后的人要讲究互相配合。特别是灶后的火候要把握得好,这样摊出来的锅糍就越好。
  (提供人:方阿和)
  十一束(涨)叶墩镇区农村家家户户养蚕,蚕的饲料是桑叶。幼蚕还不能进食整片的桑叶,需把嫩桑叶切碎。桑叶铺在木板上切的话不服帖,故须用叶墩(稻草扎成),这样切出来的桑叶丝才又细又匀,适合幼蚕进食。现在农村还在使用切叶墩。
  工艺流程:制作叶墩时,用稻草扎紧成直径约50厘米的圆柱形,外围用毛竹打箍,最后休整表面,使其光滑平整。
  每年养蚕前,养蚕人家再请束叶墩师傅用一把稻草从中间束进去,这样叶墩的表面会变得更加紧实。在切桑叶时,还可以吸掉桑叶上多余的水分。
  (提供人:胡金法)
  十二打棉线搓针底线
  旧时无机械,生活用品都靠手工制。过去农家棉线都是自家打,用来纳鞋底的针线也就地取材,自家搓。现还有少数老年人会此活。
   工艺流程:
  1.打棉线:打棉线时把棉线梗插在腰间,右手用手指拧动轴子,使轴子快速转动,
  一手拉开棉絮,一手均匀放下棉絮拧成线。线越来越长,轴子一边转一边往下垂。快要着地时,右手撮起轴子,把线绕在轴子上。
  2.搓针底线:针底线取材于苎麻。把苎麻梗从中间折断,撕下两面皮,把锅铲绑在长凳头边上,用左手捏住,用右手从中间抽去皮。再掉头去皮。苎麻皮晒干后,在膝盖上用手搓。先搓两个单股,再把两个单股搓成一股。在搓的过程中要陆续加进撕成小条的苎麻皮。
   (提供人:陆宝珍)
  十三风箱制作
  旧时农家多使用老虎灶,为生活方便,常拿风箱用来鼓风。
  木板风箱呈长方形,大小规格不一致,有大、小风箱,里面边上有风门。出口一个风洞,两头两只进风叶子,肚里两个拉杆,里头装上一块板,板边上护上鸡毛。目的为使风箱密封,不漏风。两根拉杆,一头通往外边,装上手拉档,用手拉推。铁匠等在锅炉上吹火用,农户装在灶头边烧黑泥吹风用。
  (制作人:张林宝)
  十四做方糕
  方糕是本地百姓熟悉的一种由米粉做成的点心。喜事中,把方糕堆在木制圆盘里堆成塔形就称为喜糕。
  工艺流程:
  1.材:做方糕的原料以选用品质好的米(糯、粳米按一定比例)碾成的米粉为佳。
  2.水:在米粉中掺入清水,使其成为半干的米粉。
  3.模:掺好水后,把米粉过筛,使颗粒均匀细滑的米粉落入事先准备好的方糕模子内,用尺刮平。
  4.纹:先在刻好的花糕板里撒上红色米粉,然后把花糕板反盖填入米粉的方糕模子上一敲,花纹就印在方糕上。
  5.割:再用尺把方糕模子内一整块大方糕划分成16块小方糕。
  6.糕:把方糕连同模子一起放入铁皮蒸笼内蒸熟,方糕即做好。
  方糕有两种用途:一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点心实物。二是作喜糕用,是本地人摆酒席等仪式上一定要用到的,是喜庆吉祥的象征。青年男女结婚、小孩上学等酒席上,由长辈送来放在中堂的桌子上,举行仪式后分给喝喜酒的亲戚和邻里乡亲。现民间还有会做方糕的师傅。(提供人:慎林方)
  十五做寸金糖
  果肉片、寸金糖、粽子糖等都是双林流行的小零食。手工制作的传统小零食风味独特、纯天然无添加,很受老百姓欢迎。寸金糖因其长度约为一寸,颜色金黄而得名。
  是20世纪90年代正月里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
   工艺流程:
  1.糖:取7.5公斤白糖放在锅里(锅子得干净),加两勺水,再加饴糖一碗放在煤炉上煮30分钟左右。
  2.却:糖煮好后,把它放在一个用白铅皮做成的圆盘里。把圆盘放在一个盛满水的水缸上面冷却。
  3.团:用一块小铁板不停地翻动,直到翻成一个软的糖团子。
  4.打:把糖团子放在一个木桩上面,用一根50厘米长的小木棒把糖团子翻打,使其颜色变白。这时由于里面有了气泡,体积比原来大一半左右。
  5.馅:把翻打后的糖团子摁扁,在上面撒上3.5—4公斤由白糖、米粉、干橘子皮做成的馅。把糖团子连馅一起包裹成饺子形状。
  6.形:馅裹好后,由一个人不停地往外捏成一条长50厘米,直径3厘米左右的糖条。再由其他人剪成1—3厘米左右的段。
  7.芝麻:把剪好的糖段放在一个箩里,在糖的表面裹上上好的熟芝麻。这样,芝麻“寸金糖”就做成。
  (提供人:胡连清)
  十六生铁补锅子补碗
  金锁桥旁有位补碗的艺人。补碗艺人经常去邢窑村等地补碗补盆子。邢窑村有位叫顾阿荣的民间艺人,生前以生铁补锅子为生。
   工艺流程:
  1.碗:用一只很小的金刚钻,用小纯子带上一根小铁杆(叫钻头),将破碗原胚打上小眼,用铜钉固定然后用矾、盐、石灰等涂抹在破裂的地方,就如同原胚。
  2.锅子:用耐火泥杯子形状的锅,用木炭、风箱将生铁放在锅中烧煮,等其溶化后,用一块很厚的圆形毛绒垫子,垫子上放草灰,并用耐火小勺将溶化的铁水补在小洞上。冷却后用刮子刮平,补后的锅子如同新锅子一样可用。所用耐火泥是从宜兴丁山取得。
   (提供人:徐水江、顾水坤)十七缝绰裙
  绰裙一般是旧时航船班主用来拴在腰间的衣物,农家妇女、老人都会使用。绰裙有长、短之分,航船班主及老爷用的是长绰裙;农家妇女用的是短绰裙,没过膝盖。后来青年人多改为短绰裙。
  绰裙布料都是蓝色的,缝绰裙的线是白色的。绰裙上方两边都打方褶干,褶干上交叉缝线。褶干横长3一4厘米,宽2一3厘米。拴在腰间既是衣服的装饰,又能保暖。
  现尚有制作绰裙的传承人。
  (传承人:方应财)
  第六节生产习俗
  一上蚕(上簇)
  本地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植桑饲蚕。与蚕桑相关的习俗已流传千百年,一直延续至今。
  上蔟是蚕桑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上蔟以后,蚕宝宝就开始在簇具上吐丝做茧子。在镇区,一般把蚕上蔟叫作“上蚕”或者“上山”。
  主要内容与形式:在过去,饲养一直在蚕匾中进行,不开“地枪”(开“地枪”就是养蚕到一定阶段把蚕宝宝从蚕匾中转移到地上的过程),而是搭“高枪”。在“高枪”上铺上帘子(蔟帘),再把蚕匾中的蚕宝宝一条条捉至“高枪”的蔟帘上,放入“高枪”的“蚕毛帚”,这就是上蚕的全过程。
  大户人家由于养蚕多,“上蚕”又费工夫,往往得请村上人来帮忙。主人得用好酒好菜款待来帮忙的人,帮忙人也要说些吉利话,不能说错话。在本地就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老实人帮养蚕大户“上蚕”,被主人家奉为上宾。
  民俗实物、资料:蔟帘(蔟具的一种,现已基本不用),蚕毛蔟(簇具的一种,蚕宝宝就在此处做茧子)。制作方法是先用麦秆束或稻杆束从中间扎起,错旋成圆形,再以圆心为中心收拢,成圆锥形。
  相关技术、技艺及知识:蔟具是蚕桑生产最后一个环节上蔟产茧所用的工具。有蚕蔟、蔟匾、蔟架、蔟帘、采茧器、茧篮等。本地蔟具一般使用以稻草、麦秆为原料制作的蚕毛蔟和蜈蚣蔟(也称“柴龙”),经济条件较好的蚕区逐步推广普及纸板方格簇。
   现在大多数蚕农上蚕前都开“地枪”,而不开“高枪”了。上蔟也轻松了不少。
  (提供人:蔡水凤)
  二单季稻播种和收割
  镇区本地的农业生产以种水稻为主,农民都能熟练掌握水稻种植技术。
  一般农村现在都种植单季稻,每年5、6月就要开始播种。种谷先要培芽,培芽种谷散播下去后,隔两天就要喷除草药水。从播种到收割需要除10次虫,每隔8一10天就要喷一次农药。还要施5次肥,摸5次草。由于是用撒播方式播种,苗生长好,所以从播种到收割一亩田要施尿素50公斤。到收割时,一般每亩产量可达500—650公斤稻谷。 过去,农业技术不发达,亩产不高,有“一亩田,三石米”说法,意思是一亩田只能收获三石米。以前没有农药,老百姓用辣椒油来灭虫。用辣椒油兑水,洒在稻苗上以消灭害虫。
  (提供人:胡连清)
  三接种桑树苗
  本地蚕桑业十分发达。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养蚕人家都要种植桑树。
  接桑树:铁接桑刀,长约15厘米,宽约4厘米,刀把略微弯曲。把家桑条剪成10厘米左右长度,只留2一3个叶眼,叶眼朝上,用刀把底部削得又尖又扁,把野桑树苗头剪去,把桑皮一捏,一边皮就裂开,再把扁尖头插入桑皮内的裂开处,盖上泥土。
  大的青壮野桑树,接在枝干上,在枝干左右划两刀,下宽上尖,把上面尖皮裂开扁尖头插入用粘草缚紧,桑树就接成。一枝野桑有好多根,可以接2一3次。有句农谚叫:“皮与骨,骨与皮,插到里面同到老。” 种桑树:每年3月,农民都要在自家地里补种小桑树苗。小桑树苗买回家后,先用剪刀把根部一些零散小根须剪掉,只剩大一点的根。因为根越多,种下去后吃掉肥料就越多,不利于小桑树存活。到地里挖坑种桑树也有讲究,坑要挖得又大又深。坑底部面积要大,这样有利于桑树根生长。在坑底撒上一些磷肥,把小桑树放进去,把土盖好,用脚踩结实。讲究一点的农户过一段时间还要给小桑树泼点粪水,以补充肥料,提高小桑树成活率。
  (提供人:张全宝)
  四水车排涝与灌溉
  从前生产力落后,农家排涝抗旱主要靠水车。一部水车运作可以覆盖田亩数十亩。
  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发展,水车已不再使用。
  一部水车长3一4米,全部用木料制成,整个水车包括车体、车轴、车叶、横模、小机轴和车墩等部件组成。主轴在前,带动三四十节横木车扉排水。
  水车一般由两至三人踩踏,可将水从河道排向农田,或从农田排向河道。踩水车时,三人一班,用筹码计数。转一圈为一小码,十圈为一码,等一把大码用完时就换班。使用水车的工作效率要比使用扁担挑水高得多。
  (提供人:邢海江)
  第七节消费习俗
  一服饰
  虎头鞋虎头帽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习俗在本地由来已久,为小孩避邪所用。对不满周岁的小孩,外婆家在端午节时候要给小外甥送虎头鞋、虎头帽。虎为百兽之王,穿戴它可以消灾避邪、健康成长。虎头鞋、虎头帽以锦缎为面料,前面是一个虎头形状,绣上虎眼,粘上虎须,栩栩如生。(提供人:蔡丽珠、陈秀英)
  二饮食
  圆子
  过去百姓逢年过节、办大事等都要做圆子吃。圆子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点心,各种不同场合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圆子。具体起始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但过年过节吃圆子习俗在本地一直流传。邋遢圆子
  小孩满月剃头,要做圆子分给邻居。这叫邋遢圆子,共七个,底二层,每层三个,顶上一个,各种颜色要错开。分给邻居小孩,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合群。
   溜沙团
  小孩出生后,第一次上亲戚家作客,亲戚会送溜沙团,用米粉做成椭圆形,内有馅,外面滚一些米糠之类的,意思是溜溜之大,孩子顺利、健康地成长。
   生日圆子
  做成寿桃式,俗称“寿桃圆”,意为长寿。
   欢喜圆子
  外甥生日,舅舅家要做欢喜圆,上面用米粉做一个花石榴。
   传讯圆子
  女儿出嫁前夕,娘家要准备很多圆子,送至女儿家,让夫家送给各家亲戚。圆子式样有很多种。传讯圆意为通知各家亲戚要办喜酒了。
   上头圆子
  结婚当日清早,新郎新娘各自在家吃上头圆,六个甜六个咸,每个都要吃一口。亲戚朋友前来贺喜也要吃上头圆,意为婚姻圆满。
   顺风圆子
  家里碰到新的事情都要吃顺风圆,如年初一要吃顺风圆、新郎官出门接新娘时、家中新起灶等。用粉做成小圆子,无馅。意为办事顺利。
   新官圆子
  男人过生日,扎新官,用米粉做成的圆子叫拿麻头。圆子要做出一只脚,脚上划三道。意为有出头之日。
   元宵(汤圆)
  正月十五闹元宵,并有吃汤圆的习俗,意为合家团圆。
   清明圆子
  用南瓜叶做成青,再和粉,做成半青半白圆子。再用多种颜色的粉做一只清明鸟。有的清明圆子还做成茧子形状,叫“茧圆子”,意为吃了清明圆子,家里养的蚕宝宝做的茧子就会像茧圆子一样硕大,取得丰收。
   立夏圆子(又称“立夏塌饼”)
  用紫梅头和粉做成圆子。立夏当天吃。馅有腊肉、蚕豆、竹笋、芥菜等。据说吃了可以防暑。
   冬节圆子冬节的前三后四天人们便开始祭祀祖先亡灵,冬节圆子是不可缺少的。
  寓意请祖先保佑全家人平安、团圆。
   送灶圆子(也称黄番瓜圆子)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用南瓜和粉做圆子,做成元宝式,放在蒸具内,底下大元宝,上面小元宝,中间聚宝瓶一起蒸熟,放在灶进堂内,正月十五取出。意为保平安。
   打狗塌饼
  有先人亡故,儿女须做些粉饼,煮熟在已故者手上放几个,说是阴间路上有很多狗追咬,而扔几个饼给狗吃就不会被追咬了。
   放债包子
  有长者去世后,到三十五天(就是五七),晚辈要做形似包子的圆子,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分,意为放债。
   另外还有囡囡圆子、娘娘糕等。
   (提供人:姚连香)
  三交通
  代步走高跷
  旧时穷人家买不起雨靴,就用高跷或木拖鞋来代替。用一根坚固竹子或木棍,在下半部分绑一根横档,即成高跷(两根高跷组成一副)。现在,这些雨天代步工具已经被雨鞋全部取代。
  在雨后泥泞的乡间小道走路,高跷要比木拖鞋来得更加方便。特别是冬天,如果要是赶上下雨,赤脚或者穿木拖鞋走路,都会冻着双脚,而用高跷则不用脱鞋,因而既不会弄湿鞋子,也不会冻着脚。所以在解放前,农村很多人逢下雨天走村串户办事,一般都会用高跷作为出行交通工具。 走高跷需要一定技巧。用双手分别扶住高跷,双脚分别踩在横档上行走。每到元宵节或有重大活动(如庙会),有地方还会举办走高跷比赛。
  (提供人:冯志良)
  四其他
  擀面美容旧时,妇女有一套自创美容方法,擀面美容就是其中一项。
  过去在女子出嫁之前,都会请人做擀面,以达到美容效果。给新娘做美容的人用两手食指与拇指绷紧棉线,其中一只手固定不动,另一只手拇指与食指朝着同一方向贴着面部捻动,脸上小汗毛和杂物就会被清除。面部也就显得光滑细腻,容光焕发。这样,女子就好漂漂亮亮地做新娘子。
   第八节民间知识
  一医药卫生
  方剂两副
  用老桑树根表面的青苔敷于伤口可止血。
   黄杨树烧荸荠,吃荸荠,喝汤,可预防流脑。
   (提供人:沈金木)治疗炎症和咳嗽方剂两副
  仙人掌去刺后捣乱,敷在皮肤上,可以治疗腮腺炎和淋巴炎。
   用艾草炒鸡蛋,每天两次,可以治疗长期咳嗽。
  (提供人:汤林荣)
  二天象谚语
  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天象与气候关系积累一定经验,形成民间独特的天象与气候谚语。人们常说“看天象,识气候”,就是这个道理。
  民间物候气象知识在农业生产和群众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实效,农民经常根据天象各种征兆来安排农事或外出办事。
   雨
  春甲子下雨蚕无食,夏甲子下雨人无食。秋甲子下雨羊无食,冬甲子下雨鸟无食。
   正月龙抬头,二月必高水,三月桃花水,农历四月后统称黄梅水。鱼儿勿吃食,下雨在明早。
  雨兆:蚂蚁搬家有雷雨;蚯蚓钻出土也是下雨兆;水鹁鸪鸟叫,筑巢也要下雨;太阳下山未见日落下雨在明早;鸡立桑树兆下雨,鸡鸭之类迟进门也是下雨兆。
   清早雨,好晒被。
   落雨起泡,要晴明早。
   雨打正月半,一场不好看。
   三月三下雨,雨要下到周(蔟)头白(茧子白)。
  正月二十下雨叫天穿,二月二十下雨叫地漏。(“天穿”是指频繁、持续下雨;“地漏”指因雨水多,田地施用肥料要漏失,施肥效果就差)
  六月初六打个阵,连打六十六个阵。
   通过长期的积累和验证,民间物候气象知识在农业生产和群众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实效。
  (提供人:夏毛毛)
  雾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春季雾露要下雨,夏季雾露天气热,秋季雾露有凉风,冬节雾露要下雪)九月雾露烂乔签,十月雾露晒塘干。(这句谚语主要是指下半年,农村秋收冬种时对天气一种预测。意思是农历九月里如果大雾天气多,就可能要发大水,连插在田里的乔签也要烂掉,而到了农历十月里的大雾天气就是好天气了。天气晴好,农民可以放心把割下的稻晒干后,再收进来脱粒)雾露醒,跳落井。
  晨雾罩不开,戴笠披蓑衣。(晨雾久久不散,往往要变天下雨,农夫下田要带雨具)
  三朝雾露要落雨,三朝雾露一朝雪。(如果连续三天早上有雾,那么接下来往往要下雨或下雪)(提供人:陈永发、潘海勤)
  雷
  1.春打五九末,春花无一粒;春打六九头,春花任你收。(如果在春季五九里末打雷,春花就会欠收;如果在春季六九里第一天打雷,春花就会丰收)
  2.立秋打个雷,敲开秋头,晒开茬头。(立秋节日天打个雷,秋里炎热,雨少干旱)
  3.正月里打雷,雷赶雪;二月里打雷,水平圩。(正月打个雷,要下一场雪;二月里打个雷,要发大水)(提供人:陈永发)
  三节气与农事
  夏至西南风水没小桥,夏至东南风踏断腰。(夏至那天刮西南风,这年夏天要发大水,夏至那天刮东南风,这年夏天就会天气晴热,就会出现旱灾,须人工抗旱)
  小暑南风十八朝,晒得南山竹也叫。南风发发,塘井刮刮。(小暑里南风吹得时间越长,天气越晴热,造成伏旱,就连水塘和井底会没有水)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塘。(芒种日若下雨,五月少有晴天,而六月则干旱无雨,酷热异常)
  大寒小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冬天不下雪,夏天干旱)
  惊蛰里冻冰,冻断水。(如果在惊蛰节气天冷冻冰,说明不会发大水,水被冻断)
  白露身不露,赤膊如猪猡。(当季节进入白露,天气转凉,人不能裸露身体在外乘凉,否则易感冒生病)(提供人:许东林、杨阿金)第九节传统医药
  贝泰来中成药
  贝泰来药店始办于清光绪元年(1875)春,由当时叶太来和贝泰来合并,全店有店员24人,由贝晋眉任经理(贝晋眉祖籍苏州,是大学生,后被南京大学聘为教授。曾在湖州新市分别开设贝文一、贝益寿两家药店)。1956年,政府进行私营资本商业改造,贝泰来完成公私合营。20世纪60年代,贝泰来在重兆、镇西开设五爿分店。贝泰来药店经营药品品种有835种,中成药110种,西药141种。
   贝泰来药店创始人是贝晋眉。1951年,徐永泰进入贝泰来当学徒,传承其中成药配置方法。
  药物配置方法:以中草药为原料,根据师从祖传中医配方,选取上等药材,经过浸、晒、配料、磨粉、炒制、筛选、搅拌、调制等10多道工艺,自制水泛资生丸(利湿)、蜜灸丸、回春丹、六味地黄丸(补肾)及虎骨木瓜酒(治风湿)、鹅毛管眼药水(治疗沙眼、结膜炎)和八珍糕(驱小孩肠道寄生虫)等中成药,其中成药价格便宜、效果好。(提供人:徐永泰)
  第十节民间美术
  一灶头画技艺
  自古以来,镇区农民砌好灶头后,都要在粉白色灶头上描绘各种风俗画。
  其工艺流程是,用毛笔黑色线镶边,中间用黑线划长方格,先在烟囱底部画一个双喜,用尺和笔画出空心字。下面长方格内用红蓝绦等颜色画上各种花果,前面底万灶垄中间,有万年青、聚宝盆等。灶头外侧面上画福字,下面长方格内有“水中用米”“招财进宝”等字,灶后面斜写“火烛小心”,右面写上建灶年月。
  还有如仙桃笔架、八仙过海、观世音菩萨、二龙抢宝和鲤鱼跳龙门等图案。特别是画上万年青其寓意该人家万古长青,香火不断。
   (提供人:俞红方)二绣花工艺
  明清时期,镇区邢窑村等地的村姑、农妇在自织的衣服、被褥上都要绣花,此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工艺流程是:把毛竹蔑青削薄,做一个圆圈,称为竹弓;把布绷在竹弓内,先在布上描绘花朵、动物,如牡丹、荷花、天鹅、蝴蝶、松鼠、龙、虎、凤等,然后用绣花针穿上红、绿、黄、兰、紫、金等颜色的花金线进行刺绣。现还用于枕头套、床罩、电视机罩、肚兜等。
   代表性作品有帐沿头、荷包、肚兜、老虎头鞋、枕头等。
  寓意及用途:人们从日常的劳动生活中汲取灵感,出产的作品也主要用于对生活的装饰和点缀。也有民俗习惯的寓意,如肚兜、老虎头鞋等就有给小孩避邪之意。
  (提供人:於松珍)
  三面塑
  当代传承人孙兰花拥有60多年面塑制作经验,其面塑作品栩栩如生。但因其制作面塑主要是以街头设摊小卖形式讨生计,故无艺术成绩。 孙兰花祖籍江苏盐城,其祖父和父亲均是民间从事面塑艺人。当时面塑工艺传男不传女。但是孙兰花从小就对面塑十分感兴趣,就偷着学,并且学会。后来到双林,便从事此项技艺,以此为生。
   工艺流程:
  1.配料:0.5公斤面粉加约2—3两糯米粉。
  2.蒸面:把材料用水和匀,捏成扁状,放在笼中蒸熟。
  3.上色:捞起来晾干分成小块,拌上各种颜色,用手捏匀。
  4.塑型:最后把各种颜色的面团(原色、白色、桃红、红、黄、绿、紫、黑等)经过揉塑,使其依附在竹签或者铁丝上,形成各种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动物或花草的造型。
  寓意及用途:面塑的题材一般以神话人物为主,比如《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猪八戒等。面塑可以当作小孩的玩具,也可放在家中欣赏。
   (提供人:孙兰花)四做蚕花
  过去,镇区村里人为祈求蚕茧丰收,蚕妇在养蚕前几天会扎一些用皱纸或绢纸的花,叫作“蚕花”。放在蚕房里,用来避邪,祈求蚕宝宝多做蚕茧。现在农村仍有不少会制作蚕花的妇女。 工艺流程:把黄、红、绿色皱纸重叠、对折,剪成约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用剪刀扎几下(为了让皱纸紧实、不散开),再正方对折成长条形,用剪刀修剪皱纸边缘。剪一撮金线在折叠好的皱纸上,用铁丝缠绕,扎紧。再掰开皱纸,掰成花的形状。金线为花心,黄色和红色为花瓣,绿色为叶子。
   寓意及用途:做蚕花:作为蚕花放在蚕室,祈求蚕茧丰收。
   做祭品:人死后做五七时插在死者排位上做祭品。
   做装饰品:老年妇女念佛时插在发间做装饰品。
   (提供人:章水娥)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