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化单位与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54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文化单位与团体
分类号: G123
页数: 6
页码: 1077-1082
摘要: 本文介绍双林镇文化单位与团体,其中主要文化单位有:双林墨河画苑、 费新我艺术馆、 双林新华书店门市部;主要文化团体有:双林石湖书画社、凤城书画社、 双林钢笔书法协会等。
关键词: 文化单位 文化团体

内容

一文化单位
  双林墨河画苑
  1979年1月,镇委决定由李仲健负责组建画苑,借用镇上其他单位二人,又聘请两位退休工人当顾问,组成筹建班子,制订筹建计划。同年,费新我根据双林“河水为之成墨”典故,题匾“墨河画苑”。同年6月10日,借助双林财税所外庙兜房屋挂牌运营。画苑为自负盈亏镇集体所有制文化企业单位,其宗旨是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解决劳动就业。经营书画仿古产品,书画装裱加工,文房四宝和工艺礼品等,从业人员20余人。谭建丞、费新我、沈祖仪为画苑作艺术指导。
  1980年春,吴兴县书画篆刻界茶话会在双林召开,会上,吴兴县委书记董淑铎到会讲话,充分肯定双林创办画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起的作用。茶话会上全县艺术同仁谭建丞、吴迪庵、吴个钝、陈石波、商晋卿、傅浩正等挥毫泼墨、共磋技艺,画苑沈祖仪、李仲健代表双林参加会议。会后,正式聘请谭建丞为画苑名誉主任,兼艺术指导老师。画苑组织由双林镇委书记陈正兼任主任,钱树年任副主任(法定代表人),沈祖仪任中国画指导老师,王炳松书画装裱指导老师,葛心涵财务会计,韩文颜、费畏三、韦宝林负责业务指导及专职业务人员,陈阿芝任画苑综合服务部主任。下设装裱部和绘画部,装裱部有沈林江、傅国、范美华和马建国等人,绘画部有李仲健、蔡忍冬、蔡德泉、吕松浩和俞兴祥等人。
  1981年春,香港爱国侨胞沈季安偕子女沈善询、沈善成回家乡,看到家乡注重文明建设,甚是欣慰,慷慨捐资赞助画苑。同年秋天,全国美协副主席叶浅予到苑参观,对利用裱绫画绢创办墨河画苑给予高度评价,并赠画题辞。
  1983年,新苑落成,陆俨少、费新我、陆伯龙、沈本千、王秋野、吴寿谷、郭仲选、陈振濂、闵学林、姚耕云、孔仲起、童中焘、卓鹤君、岳石尘、王伯敏等亲临指导,并留下珍贵墨宝。同时,举办“费新我、谭建丞书画展”,以后又陆续举办“傅伯星、周文清书法绘画展”“双林镇书画收藏展”“双林中青年书画汇报展”“古今字画展卖”等。
  1984年,画苑被列为湖州市首批对外开放单位,先后接待加拿大蒙达拉州政府代表团、日本中华观光团和中国台湾、香港旅游团。1985年,谭建丞丞九十大寿祝寿活动在画苑举行,前来祝寿领导和朋友30多人欢聚一堂祝贺谭老健康长寿。
  1985—1998年,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逐步与市场接轨,建立自负盈亏经营体系。
  成为湖州市首家集书画装裱、收藏和营销为一体及文人墨客雅集之所,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建苑三十多年,造就不少书画工作者和装裱艺人,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展览,也有不少作品远销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如李仲健、傅国、胡韵、蔡兴强、沈林江等分别成为全国、省市区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装裱协会会员。
   费新我艺术馆
  2013年12月21日是双林籍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诞辰110周年。是日,费新我艺术馆开馆仪式和纪念活动在费新我家乡双林镇隆重举行,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中共湖州市南浔区委、南浔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双林镇委、双林镇人民政府承办,苏州市档案馆、湖州市费新我书画艺术发展基金协会协办。
  费新我艺术馆于2010年筹备,2012年夏破土动工,2013年年底落成。艺术馆坐落在双林凤凰文化广场,由中国美术院总体规划设计,与双林镇政府一河之隔。一道斜坡,从文化广场缓缓通向二楼大型露天平台,将广场和艺术馆融为一体,可供游人休闲和观赏。
  艺术馆工程占地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90平方米,财政核定工程总概算3565.58万元。分上下两层。一层以“新我之路一一费新我生平与艺术陈列”为主体,集中展示费新我艺术生涯和书画作品,分墨河孕珠、沪上谋生、姑苏创业、逆境奋博、左笔旋风5个单元,展出费新我生平事迹和相关资料,并以早期美术活动、国画风采、新我书法3个方面展现费新我的艺术作品。馆藏230余件,其中费新我真迹近100件,名人字画100余件;印章11枚。二层有费新我书画院、双林镇文史馆、书画名家工作室,供全国名家切磋交流,将不定期邀请国内书协成员、社会名家前来参观、创作和指导,为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集鉴定、展览、拍卖、评估和销售为一体的书画作品交易市场。另外,还设有临时展厅,将不定期展出全国名家作品和双林书画者代表作品。
  艺术馆开馆时,一楼举办“全国名家邀请展”。首次收藏作品49件,其中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作品1幅、中国书协副主席及顾问作品16幅、浙江籍书法名家19幅。藏品丰富,艺术水准极高。费新我艺术馆已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长期免费对外开放。
   “费新我艺术馆”馆名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题写。
   双林新华书店门市部
  1951年,成立湖州市新华书店双林定点供应处(又称“分销处”)。
  1956年1月开始,双林供销社开展图书经营业务。
  1958年建立公社书店,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大量图书积压损失。1962年前后,公社书店相继撤销,1963年通过整顿,恢复健全双林供销社书店,增加图书出租业务。
  1985年1月中旬,双林供销社书店建立代销业务,代销各类教育有声读物、歌曲、戏曲、乐曲等磁带。
  1987年,书店在省级农村图书发行评比中被评为省级农村图书发行先进集体。
  1993年10月,在建德路小区新设双林门市部,与之后在埭溪镇设立的埭溪门市部被省新华书店称为“梅花”布点,在全省加以推行。
  2000年10月,湖州市新华书店改制为浙江湖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2001年6月,因教材发行业务需要成立湖州南浔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湖州市新华书店双林门市部随之变更为湖州南浔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双林门市部,地址在双林镇爱国路23号。2006年年底,南浔新华书店改为分公司,同时湖州南浔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注销,随后湖州南浔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双林门市部变更为湖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双林门市部。2009年12月,搬迁至富强路268、270、272号。营业面积120平方米,经营品种3000多种。
  二文化团体
  境内团体除列举外,还有越剧、评弹、信鸽、盆景等团体。
  双林石湖书画社创立于民国13年(1924)10月,吴兴双林之东(石漾)有石湖,因名。该社由镇人汪仰真、费友石、高念慈、施子韵、谢冠群、马淑六、黄敦良、费醒吾(新我)等组成。时有雅集,开双林文会之风,青年研求者纷纷要求加入。抗日战争爆发,成员大多散居他处,而社址亦被日本侵略军夷为平地。
  凤城书画社创建于1991年8月15日,当晚19时整,在双林文化中心会议厅举行凤城书画社成立大会。首批会员20多人经过民主协商,选举产生首届社领导,通过书画社章程。
  书画社下设书法、美术、篆刻、理论四个组。同时,在文化中心展览厅举行首届凤城书画社社员作品展。其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双林书画艺术事业。其主要成员有李仲健、傅国、胡韵、金国梁、李清等。聘李英为名誉社长。分书法、美术、篆刻、教育理论等组。
   双林钢笔书法协会
  1988年筹划,1991年3月30日成立。并通过《章程》(共六章12条)。王玉华任会长,王跃祥和项法元任副会长,富建林、潘东健、方正、徐敬龙、沈世明等8人为首届理事,会员60多人,年龄最大者50多岁,最小12岁。
   墨河七友会
  2005年成立,由傅国、莫梅根、陆燕青、蔡兴强、胡韵、李仲健、沈晓龙七位书画人员组成,胡韵负责。
   蓉湖印社
  1990年成立,主要组成人员是双林中学教师和学生。由胡小龙负责,陈三士等美术老师作指导,聘请金国梁为名誉社长,并为印社篆刻“蓉湖印社”不规形印社章。
  社员有30多名。
  双林镇书画爱好者协会
  成立于2005年秋天。有会员90余人。艺术顾问有周文清、费之雄、傅伯星、朱元更、刘祖鹏、慎召民、王利坚。主席胡韵,副主席傅国、沈金华、蔡兴强,秘书长莫梅根。在会员中有众多爱好书画收藏以及关心双林的书画人士加入,基本汇集外地双林籍和本地人士。成立后,先后举办“双林菱湖书画交流展”“双林镇书画爱好者协会会员作品展”,至2010年先后举办名人、名家书画交流展,并出版《墨河笔韵》画册。2013年,胡韵作品《天地大美》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协会成员中(至2010年)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名:慎召民、王礼贤;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6名:沈金华、楼泽民、傅国、胡韵、江新华、莫梅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3年)1名胡韵;湖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9名:李仲健、陆燕青、陈兴江、陈海林、沈晓龙、金建宝、章国忠、蔡兴强、姚誓禹,其中傅国为协会理事;湖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4名:胡韵、蔡兴强、李仲健、陆燕青,其中胡韵为协会主席团成员。
  集邮协会集邮之家
  民国16年(1927),继湖州湖光集邮社成立后,双林镇由费山农(即费畏山)与张弘弼(善琏人)合作创办“双林蒐罗邮票社”,且两人参加“湖光集邮社”“甲戍邮票会”等组织,抗日战争期间停止活动。民国35年(1946),重新开展活动,除自己集邮外,还重价征求“邮谈文华报”,纪念邮戳等活动。一直至解放初才停止活动。1983年,原“蒐罗社”费山农与郑吾山又发起成立“双林集邮协会”,于同年5月1日成立。
  初期有会员30多名,1998年会员达264名,2010年仍有56名会员在开展各种活动。
  双林京剧
  双林业余京剧活动,始于民国初。曾多次捐款资助《双星》刊物出版发行的魏公甫,业余爱好唱京剧,在上海期间,是上海滩上名噪一时的京剧票友,在双林养病期间,组织双林京剧票友研习剧情、唱腔、做功,沉醉其间,从而带动双林民间业余戏剧文化。20世纪30一40年代,比较有名的票友有老生陈召平、红生王荣堂、大面“豆腐德宝”、麒派老生吴奎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剧业余活动更趋活跃。20世纪50一60年代,双林镇工人业余京剧团已颇具规模。
  “文化大革命”期间,镇上京剧样板戏也演得十分红火,往往一出戏有多个业余剧团演出,形成唱“对台戏”的热烈场面,如邢窑大队《红灯记》、坞塍大队《智取威虎山》、三田漾大队《沙家浜》。改革开放以来,双林镇上京剧清唱、彩唱活动如火如荼,在文化职能部门组织下,成立京剧协会,参与人数众多,老中青济济一堂,经常外出交流,在杭嘉湖一带甚至沪苏都颇具影响。1986年,邀请嘉兴、平湖、湖州等地京剧票友到双林联谊活动,之后双林京剧票友活动开始在文化站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1991年,京剧俱乐部发展到30多人,演唱水平也得到提高,曾被邀请到嘉兴、平湖、湖州、安吉、长兴等地演出。同年,成立湖州京剧票友协会,协会总部设在双林镇,吴伟良首任会长。
  1994年,京剧俱乐部举办“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00周年”大型京剧演唱会,邀请浙江京剧团专业演员联合演出,省京剧协会会长魏克玉亲自登台,来自三县二区和嘉兴、平湖、苏州、塘栖的票友也参加这次活动。
  2005年,湖州双林高林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水根慷慨捐资,支持票房活动。同年,俱乐部名称定为“高林京剧社”。至2010年,该社共举办四届在湖京剧票友演唱会,除湖州地区(三县二区)票友外,还有来自江苏、上海、杭州、东北、洛阳、平湖、嘉兴的票友,浙江省戏曲协会会长、省京剧团著名演员魏克玉也多次应邀演出,高林京剧社主任沈丽华1999年参加省京剧票友大赛获得银奖。2002年,高林京剧社代表湖州市参加杭嘉湖京剧擂台赛获团体第一名。2005年,参加省中老年戏曲大赛获得金奖。200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京剧票友大赛,进入复赛,演出录像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播出。
   双林小京班
  1967年,全国流行京剧样板戏。京剧爱好者陈孔元和李阿兴夫妇召集有戏曲天赋的沈丽华、李勤明、李小康、陈莉金、金晓星等几个孩子,成立小京班,最大11岁,最小8岁。经陈孔元夫妇组织精心排练,不久后小京班第一次在双林老剧场演出京剧毛主席语录和京剧清唱《沙家浜》中“智斗”一场,令观众赞叹不已,于是名声大振,各地纷纷发来邀请书,双林周边乡村以及湖州、南浔、菱湖、练市、红旗水库、杨家埠化肥厂等地都留下他们的身影。
  小京班先后排演《红灯记》刑场斗争一场,《沙家浜》智斗一场,《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场和发动群众一场,当时嘉兴地区京剧团演员仲君亮也前来辅导。其中,一次在练市的演出,闻名而来的观众近万人,热闹场景令人难忘。可见当年小京班名气之大,影响之广。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人物

谭建丞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双林墨河画苑
相关机构
双林石湖书画社
相关机构
凤城书画社
相关机构
墨河七友会
相关机构
蓉湖印社
相关机构
双林蒐罗邮票社
相关机构
双林集邮协会
相关机构
双林小京班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