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496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教师管理
分类号: G451.2
页数: 22
页码: 940-961
摘要: 早在明清时期,双林就有一大批名塾师从事私塾教育。如明时张渊,清初沈懋华,清后期蔡蓉升,讲习五十年,直至书院、学堂,镇之文人,非其门生,即内传弟子,或门下门生之门生,培养诸多人才。
关键词: 双林镇 教师管理

内容

第一节教师队伍 早在明清时期,双林就有一大批名塾师从事私塾教育。如明时张渊,清初沈懋华,清后期蔡蓉升,讲习五十年,直至书院、学堂,镇之文人,非其门生,即内传弟子,或门下门生之门生,培养诸多人才。
  解放后,随着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严重缺乏。为解决这一矛盾,政府采取吸收社会部分有文化青年,进行充实培训,一度在数量上得到保证。1956年5月26日,国家教育部颁发《关于评定中学和师范学校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工资等级的暂行规定(草案)》《关于评定小学教师及行政人员工资等级的几项暂行规定(草案)》,首次对中、小学教师和行政人员根据学历、教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等情况给予不同等级(1—21级)、不同标准(1—11种)工资评定。教师待遇有所改善。
  20世纪60年代前后,村办学校与耕读小学兴办,一时出现师资匮乏。又一批具有文化水平的社会青年进入教师队伍,满足教学需要。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农村小学新生大增,普通师范毕业生分配甚少,教师再度紧缺。为此,从贫下中农和退伍军人及下放、回乡知识青年中吸收民办教师(亦称赤脚教师)。1980年,区境内农村五个公社(苕南、莫蓉、镇西、塘南、重兆),有中、小学教师479名,其中民办教师320名,占教师总数的66.8%。
  1980年双林区境教职基本情况表1982年,对民办教师队伍实行整顿,全县统一部署,统一考核,整顿后分为三个类型,一、二类民师继续留用,三类民师劝退。
  1985年1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同意国务院建立教师节议案,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随后,国务院又颁布“教育法”“教师法”,规定教师权利和义务,经济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提倡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教师。民办教师逐年转正。
  1995年,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全部解决,双林区域内最后22位(含重兆、塘南)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解决养老、看病等所有后顾之忧。
  20世纪90年代始,农村学生入学高峰期来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甚少,师资面临严重缺乏,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纷纷进入学校代课,1994年全镇初中代课教师17名,占教师总数的14.7%,小学代课教师40名,占教师总数的22%。20世纪初,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数量增加和生源不断减少,代课教师开始辞退,双林镇人民政府双政〔2000〕53号文件“关于加强对中、小学代课教师和临时工的管理意见”规定,代课教师:到1999年第二学期止,各校使用的代课教师将全部辞退,辞退金按照市教委〔99〕164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执行代课时间不满5年的(不含5年),一次性发给辞退金每年300元;代课时间超过5年的(含5年),一次性发给辞退金每年350元。临时工:从2000年第一学期起,不再使用男60周岁、女55周岁的临时工;凡使用临时工的学校,必须由学校与本人签订临时工合同,期限1—5年,合同报镇教办备案;凡食堂、学生宿舍使用的临时工,可推行带资付息办法,带资款主要用于添置设备;补助标准为中学每年250元,镇属小学本部每年200元,完小每年100元。直至2007年,代课教师辞退完毕。双林镇部分学年在编民师、代课教师情况表第二节教师职称与教师资格证书评定(颁发)
  1986年开始,教师评定职称。分小学系列和中学系列,优秀小学教师可挂靠中学系列。小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即中级职称),工资级别与正科级(乡党委书记、乡镇长)等同。截至2010年年底,双林镇有高级职称教师89人,其中小学教师挂靠中学高级教师职称8人。
  1993年年底前,在岗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书”过渡办法。符合条件的公办教师均颁发“教师资格证书”。1994年后,在岗教师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实行考试。无“教师资格证书”者不得上岗教书。
  双林镇各校、园在职教师职称情况一览表
  双林镇域各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名单(1988年—2010年12月) 第三节教师待遇 旧时教师待遇非常低下,主要靠学生交纳钱、米,据史料记载,1952年2月起,员工薪粮包括工薪补助在内,市镇校长大米140公斤、教导130公斤、教员120公斤;乡村完小校长130公斤、教导120公斤、教员115公斤、工友75公斤。规定女教师产假暂定一个半月(工资照发)。
  20世纪70年代,民办教师报酬实行工分加补贴,根据教龄长短、劳动态度、业务水平高低、贡献大小等条件,评定民师报酬,全区5个公社平均工资30元,其中苕南公社民师待遇最高,达34元。
  1979年11月起,实行班主任津贴制度。
  1985年,实行基础职务工资、工龄津贴、教龄津贴工资制度。1988年7月起,实行基础职务工资上浮10%。
  1994年3月31日,中共湖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出台(市委〔1994〕7号)《关于进一步改善市区中小学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意见》,内容包括:进一步关心民办教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快教师住房建设,农村教师集资建房每套补助1000—1200元;妥善解决中小学教师(含退休教师)午餐补贴,经费由市统筹解决;教师年终奖金,由市统筹解决50%;凡在中小学工作满30年(教坛工作满15年)退休教师,可享受按标准工资100%计发退休金待遇;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实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等十条。同年,教师全面实施工资改革,实行结构工资,由基础工资、技术职务工资、教龄津贴、10%津贴、地方补贴等多个项目组成。区境内各学校均实行集资建房,政府提供建房土地,建房资金除市政府补助1000—1200元外,其余均由教师自行解决。区境内各学校共建房192套。其中,双林中学12套,双林二中40套,庆同小学(含双林幼儿园)88套,莫蓉中、小学、成校28套,镇西中、小学、成校24套。
  2006年,进行全面工资调整,由岗位工资(即职务工资和薪级工资)、职务津贴、午餐补贴、市定补贴等组成。
  200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江省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分配,基础性占70%,按月发放,奖励性30%,考核后按学期发放。退休教师增加生活补贴。逐步实现教师与公务员同等待遇。第四节教育工作者荣誉
  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第五节培训聘任与学历 师资培训一向得到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重视。早期培训有小教讲习所、暑期学习班。解放后,除经常性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在职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外,还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中师、大专函授、电大及自学考试。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分期分批选派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幼儿园园长参加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培训。2003年,双林镇中小学教师全部参加浙江省举办的新课程全员培训。
  2008年下半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分别参加省、市、区“领雁工程”培训,培训率达80%以上。至2009年,全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教师达90%以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至2010年,全镇在职中、小、成、幼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4名,占教师总数的0.94%;本科学历294名,占总数的69.18%;具有大专学历98名,占总数的23.06%;教师数量已完全满足教学之需要。教师队伍中有中共党员88名,占在职、退休教师总数的24.9%。另有20%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双林镇部分学年专任教师学历情况表2004年,教师实行全员双聘制,每位教职工填写意向书,学校根据每人意向进行聘任,校长与教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书。区境内首次签订合同327人。至2010年,共有436名教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书。
  第六节论文发表及获奖
  一论文获奖 温思雯《关于无脊椎动物教学中突出进化观点的体会》发表于1985年第11期《教学月刊》(理科版)(省级)杂志;《改革初中生物教材的设想》获1986年浙江省中学生物理研究会优秀论文并发表于1986年第12期《教学月刊》(理科版)(省级)杂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获1988年全国中学生物教研会三届年会二等奖并发表于1987年第5期《教学月刊》(理科版)(省级)杂志;《理解是认知过程的关键》发表于1990年第12期《教学月刊》(理科版)(省级)杂志;《妥善处理高考与会考的关系》发表于1988年第2期《教育科学》(核心期刊)杂志。
  王振华《文盲埃迪沉浮记》发表于1986年第147期《上海译报》(省级)杂志;《花粉揭开石雕谜》发表于1986年第46期《世界科技译报》(省级)杂志;《英语阅读高效训练》(参编)1992年12月由上海交大出版社;《英语书面表达训练之路》(副主编)1993年10月,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CanandBeAble》《Must,can‘tandNeedn’t》分别发表于《上海学生英语报》第367、382期。
  程效宪《中学生物绘图技能亟待提高》发表于1990年第11期《教学月刊》(中学理科版)(核心刊物)杂志;《初中生物精编“生理卫生”》1993年8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省级)。
  曹晓梅《解题思路》发表于1993年1月《地理教育》(核心刊物)(省级)杂志;《对高中地理课本插图的研究》发表于1994年第10期《地理教育》(核心期刊)杂志。
  《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在1995年9月全国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地理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在1996年9月浙江省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普通高中提高高中地理会考率的主要途径》发表于1996年第9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核心期刊)杂志。
  褚建华《生物情景教学渗透德育的尝试》《高中生物命题技术初探》均获2005年12月浙江省论文评比一、三等奖。
  周志武《新形势、新思路、新对策》获2006年浙江省论文评比三等奖。
  谢金玉《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在合作中完善实施》《未成曲调先有情》分获2005年11月、2006年6月浙江省论文评比二、三等奖。
  高伟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教学策略》《加强英语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认知策略》分别获2006年6月、2007年6月浙江省论文评比三、二等奖。
  杨国强《非智力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2008年1月浙江省论文评比三等奖。
  闫学力《乘上雄鹰的翅膀》《青春的摇篮》均获1998年12月浙江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施建国《2006年度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状况分析》发表于2007年第7期《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高中通用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教育科研课题获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系统筹划,整体推进,彰显教育技术的核心价值》发表于2010年第7期《教学仪器与实验》;《让历史之光照耀教育技术前进方向》发表于2011年第2期《教学仪器与实验》;《超前部署、整体推进、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发表于2011年第3期《教学仪器与实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解读》发表于2011年第4期《中国电化教育》;《教学仪器设备政府采购方案探索》发表于2011年第8期《教学仪器与实验》;《在规划引领下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发表于2011年第9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引领,超前部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表于2011年第5期《电化教育研究》;《技术推动学习的新模式》发表于2011年第10期《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发表于2011年第11期《教学仪器与实验》。
  严永强《新课改下农村小学培养反思型教师的实践与探索》(与许海燕合作)获2007年浙江省优秀研究论文评选二等奖。
  曹芬《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获2008年度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蒋建勇《谈估算教学与精算教学的有机结合》获2008年度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庭氛围》获2009年浙江省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
  严利锋《体育课告别虎头蛇尾—尝试对体育课结束部分的多样式探索》获2009年浙江省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
  许海燕《新课改下农村小学培养反思型教师的实践与探索》(与严永强合作)获2007年浙江省优秀研究论文评选二等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现状审视及有效策略探讨》获2010年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姚英《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获2010年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潘剑英《把握队员成长脉络,播撒人文关怀阳光》获2006年度浙江省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优秀奖;《让队员的德性在真实的生活中践行》获2007年浙江省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二等奖;《农村中小学高年级唱歌学习心理偏差的探究》获2006年8月浙江省音乐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教师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获2008年8月浙江省音乐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小学高年级男生唱歌心理的偏差》发表于2009年第3期《教学月刊》杂志;《实现音乐教学的回归——从两次执教“郊游”谈起》获2009年7月浙江省艺术论文评比二等奖;《农村小学葫芦丝特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获2010年1月浙江省教育管理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吴连根《少先队与新课程整合的思路与基本课型》获2007年度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获2008年度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严晶晶《在生活实践中培养民工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获2008年度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如何加强农村少先队雏鹰假日小队的管理》《留住美丽瞬间,记录成长脚步》分别发表于2009年第9期《辅导员》杂志;《快乐乒乓,由小见大的快乐》发表于2010年第7期《少先队活动》杂志。
  陈金权《贴近经济建设,推进成教改革》发表于1997年第4期《农村成人教育》杂志;《论素质教育进程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表于2002年3月《湖州师院学报》;《巧设提问,激活课堂教学》《浅谈新农村建设下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策略》获2005年、2006年浙江省论文评选一等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问题和对策》《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三农”服务上》分别发表于2008年第10期、2009年第5期《中国农村教育》杂志。
  马会仁《农村初中开展幸福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探讨》获2004年9月浙江省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论文评比三等奖;《农村初中学生心理疏导有效性的实线与研究》获2005年6月中国心理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路灯开关被敲之后》获2007年3月浙江省教科所论文评比三等奖。
  汤建祥《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化过程教学》发表于2007年9月《教育实践与研究》杂志;《我并不第一,但我最棒》获2008年1月浙江省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论文评比三等奖;《初中数学化过程教学策略的研究》《农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实践与思考》分别获2010年5月浙江省教科所论文评比二、一等奖; 汤利平《谈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浅谈初中科学实验中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创设》获2008年5月浙江省教科所论文评比三等奖。
  陈冬香《探索农村初中学生自我教育有效途径的实践与研究》获2009年5月浙江省教科所论文评比二等奖。
  陈新娥《初中科学实验感情教学的思考》获2006年11月浙江省物理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周建荣《小学一、二年级体育管理七法》发表于1997年6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二年级投掷教学之我见》《集中无意注意的方法》分别发表于1997年4月、1998年6月全国级《体育教学》杂志;《一、二年级体育与保健的考核》《一、二年级体育课堂结构之分析》分别发表于1996年5月、1997年4月山西《中国群众体育》杂志(国家体委主办);《模仿动物掌握立定跳动作》发表于1998年6月省级《体坛报》杂志。获奖论文:《浅谈一、二年级体育与保健的考核内容与方法》,获1995年12月浙江省第六届中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湖州市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情况调查与分析》《在小学一、二年级实施体育锻炼标准的必要性及其方法》1996年6月获浙江省第七届中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实施三课时教学计划的意义及方法》《湖州市区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2005年教学目标展望》1997年6月获浙江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湖州市小学生体育素质的情况探析》《浅谈体育教学的美育艺术》1998年9月分获浙江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二、三等奖;《集中无意注意的方法》1999年3月获北京首届现代科技管理论文评选一等奖;《关于蹲踞式跳远》发表于1999年3月《国际田径(中英版)》刊物;《体育课六忌》发表于1999年5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
  陆宁《低年级如何开展少先队活动》获1985年浙江省少先队论文评比二等奖;《谈低年级少先队活动的方法》获1988年浙江省教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姚新惠《关于劳动素质教育的想法和做法点滴》获1999年全国素质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关于“学会—会学”的三点体会》获2000年9月全国优胜奖;《开展校园生态教育,增强环境友好意识》获2006年4月浙江省论文评比三等奖;《说真话表真情——小学习作改革之我见》发表于2009年3月《教学月刊》杂志。
  费娜《缓解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获2006年8月全国论文评比二等奖。
  蒋月芳《“三个和尚挑水喝”谚语的启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获2009年4月幼儿论文评比三等奖。
  童友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系统工程及哲学思考》获1987年浙江省政治课课研会二等奖。
  陈国强《论发挥旁学科教师体育特长的效应》(与胡小龙合作)获1988年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研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张新芳《小学生看记讲新闻活动》2001年10月参加全国中小学论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又一新途径》(与李小康合作)2001年11月在全国基础教育成果展示会上进行交流同时成果展板展出;《小学一、二年级体育锻炼标准实践与研究》(与蔡求恩合作)获2000年湖州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略谈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2002年11月获湖州市德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获2003年12月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评比三等奖;《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2005年4月在浙江省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上交流;《让少先队工作真正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与汪建良合作)2005年8月获湖州市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课题《小学生新闻实践活动有效性的探索》(与李小康合作)获2002年7月全国第二届小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及德育新成果展评活动(暨第二届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成果一等奖。
  李雪梅《以看、记、讲、写新闻为突破口推进小学素质教育》发表于1998年11月《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并获论文评比一等奖;《除法竖式计算辨误》发表于2003年第1期《教学月刊》杂志;《“对不做家庭作业”学生的心理现象分析与辅导》获浙江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评比二等奖;《“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与沈敏敏合作)发表于2004年第5期《教学月刊》杂志;《把握方向,寻找解题策略》2004年6月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杂志,并获全国小学论文大赛二等奖;《数学学困生的现象分析与矫治》在浙江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着眼操作实践,建立空间观念》2005年10月获《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全国大赛”二等奖;《用爱医治心灵的创伤》发表于2006年第5期《新德育》杂志;《小学生新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探索》发表于2007年第6期《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施予特别的爱,促进健康成长》2010年在全国和谐德育年会上交流。
  沈敏敏《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获1998年4月浙江省现代小学数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尝试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获2001年4月浙江省现代小学数学论文评比二等奖;《“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获2003年8月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教案评选三等奖;《“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与李雪梅合作)发表于2004年第5期《教学月刊》杂志。
  李小康《试论学校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发表于2000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小学语文活动作文之研究浅涉》2003年4月获全国农村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课题《小学语文活动作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获2004年全国农村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沈金军《小学一年级“小统计”教学》发表于2001年第5期《中小学数学》杂志;《放飞学生的思维》2003年12月获全国论文评比二等奖。
  张乾坤《在活动中指导学生个性习作》2002年3月在浙江省第二届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上交流;书法作品《岳阳楼记》发表于2002年5月《中小学书画》杂志;《地方课程开发要肩负保护地方语种的责任》获2004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中国教育报》社论文评比一等奖。
  叶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2002年9月获浙江省第十三届中小学学校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对小学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发表于2003年11月《小学教育科研论坛》总第2卷第11期;《借助网络的“看、记、讲新闻”综合实践活动》发表于2004年10月浙江教育出版社《课改新路径》杂志。
   宣淦平《新课程“解决问题”教学的实践与冷思考》2005年6月获浙江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王娟《谈一日常规在我班试行》获2009年4月浙江省班主任论文评比一等奖;《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获2009年5月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王新英《谈心理发展规律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获2009年6月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自主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获2009年11月浙江省素质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蔡学海《浅谈休业式》发表于1991年1月《浙江教育报》;《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初探及对策》获1999年11月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比优秀奖;《影响教师健康心理因素初探》在2001年11月浙江省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研讨会上交流;《浅议保护初中学生的“三童”》2003年11月在浙江省心理学会学术研讨会上交流。
  二论文发表
  1985—2010年,镇域内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有:沈惠森5篇,傅志荣3篇,钱海泉1篇,俞桪1篇,陈三士1篇,沈晋坤3篇,戴荣新4篇,徐根林3篇,周学高1篇,陈燮良1篇,沈金华6篇,胡小龙4篇,施伟红6篇,李建潮8篇,宋卫成5篇,钱旭峰1篇,郑学琴2篇,沈文根1篇,沈晓龙19篇,陈国强1篇,俞华2篇,徐建国2篇,吴小艳1篇,张卫红2篇,邹剑云1篇,蔡水清1篇,杨根江1篇,沈丽萍1篇,沈玉英1篇,丁新勤1篇,邱晓瑛1篇,王新芬1篇,潘建祥1篇,倪晓琴2篇,徐勤芳1篇,沈文江1篇,朱晓琴1篇,王明霞1篇,王小华1篇,沈学芬1篇,沈春芳2篇,周丽1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