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4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分类号: G62
页数: 9
页码: 890-898
摘要: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诏令废科举,设学堂,不久颁行《钦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地撤废书院,改设学堂。当时蓉湖书院监院蔡召成,即改蓉湖书院为蓉湖学堂。
关键词: 双林镇 小学教育

内容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诏令废科举,设学堂,不久颁行《钦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地撤废书院,改设学堂。当时蓉湖书院监院蔡召成,即改蓉湖书院为蓉湖学堂。
  蔡改称校长,聘教习,并改司事为学董。以原书院存款及息金,作为学堂经费。校址与设施均未改变,书院创建之时郡守与县令所书之两碑记及讲堂额仍作保留,唯校名和楹联重新书写。其中楹联之一联为:“鼎以取新,是文运一大枢钮;蒙养宜正,为人才植此根基。”由老师沈钧福所题。另一长联为:“曩年,书院栋宇极荒颓,自改作而完美,而扩充,历岁经营微劳为效,溯同治己巳(1869)创书院之后,至光绪辛丑(1901)废书院以前,世事屡变迁,仰屋流连儒术,愿参新旧界;今日,学堂规模尚粗略,若速成及专门,及高等,一隅乡僻谦让未遑,考党庠家塾古学堂遗型,酌日本泰西小学堂定制,教思堪证合,正蒙端始民风,冀有振兴时。”该联题写时间稍后,为校长蔡召成撰书。
  蓉湖学堂初称为蓉湖两等学堂,初等与高等均有。
  民国4年(1915),改蓉湖学堂为蓉湖国民学校,附属蓉湖高等小学校。学校经费由双林镇自治公所支配,校长郑定锵、吴佩仁等。学校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办,校舍也在战争中被日本侵略军与伪军拆毁。多年来,双林蓉湖学堂为国家培养大量有用之才,如蔡声白、高敬基、梁希、沈本瑛等都是该校学生。
  同时期,尚有第一国民学校,在镇三元桥堍三官殿处,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立;第二国民学校,在温家白地温氏厅屋,清宣统元年(1909)设立;第三国民学校,在镇北土山乡赵家兜,民国2年(1913)设立;第四国民学校,在镇东南花城彭家兜,民国3年(1914)设立;第五国民学校,在镇油车弄萧氏房屋内,民国3年(1914)设立;第六国民学校,在镇西南俞家埭总管堂,民国4年(1915)设立;第七国民学校,在镇西雉头村,民国3年(1914)设立;第八国民学校,在镇北永庆巷严氏房屋,民国4年(1915)设立;第九国民学校,在镇木匠埭汪氏房屋,民国5年(1916)设立;第十国民学校,在镇北乡土山孝亲寺,民国5年(1916)设立;第十一国民学校,在镇北乡土山慎家兜,民国6年(1917)设立。还有女子国民学校,在镇南章家弄自治公所内,民国3年(1914)设立;商立国民学校,在商务分所(原南询禅院)内,民国元年(1912年)3月设立,经费由镇上丝商、典商及杭商捐助,至民国4年(1915)春停办,校长蔡松;双林基督教堂创办东吴第九小学,后更名石墐小学,于民国10年(1921)设立;双林第一义务学校,由双林热心人士捐款创办,冯鹏骞(非本邑人)任教员,蔡德芬每周助教数小时,学生有六七十人,后因不能容座,谢绝尚有二三十人之多(《双星》第三期有记载)。另有私立丝业学校、女子国民学校2所(创办时间及地址均不详)。
  辛亥革命开始,逐步打破“男子一统学校”局面,在这些学校中陆续接纳妇女,既有妇女教师,也向女学生传授知识。
  民国16年(1927)建立学区制后,教学辅导管理制度和网络逐步形成,民国19年(1930),经省督学视察后,蓉湖区双林第一小学获传谕奖。民国20年(1931),吴兴成立10个学区,其中蓉湖小学为第六学区,被辅导的小学有14所。
  抗日战争爆发前,尚存学校有双林商益小学,1934年由双林商会集资创建,位于墨浪河畔原留婴堂处(今双林中学内),校董事长由商会会长郑同赓担任,陈杏荪、陈叔承、俞竹贤、张怀仁、费为三、高尹石为校董,校长则由郑同赓夫人曹明(民)权担任,廖凯琪为教务主任,高友仁、刘冰心为校医,其他职员约有5人,1943年停办。
  此外,还有蓉湖国民学校(此时已改名蓉湖中心小学)以及新绢巷小学、永庆巷小学、三元小学、石墐小学等。上述学校至1937年抗战爆发均停办,只有凌巨峰私塾存在。
  1939年,冬天浙江省政治工作队第二分队到双林开展活动,组织战地青年服务队在沈家桥俞竹贤住宅内创办青年补习班,以学习政治为主,文化知识为辅,有政工队的姚旦旅外学友会的汤池及王士龙、陈克勤、蔡敬贤等,后来又在光郎弄办职工夜校。
  1940年日寇驻扎镇上,省政工队退到农村活动,这时镇原有私立育才小学复学。
  另有贯众英语补习班,校址在东荡,教课的是塘桥弄亨得利钟表店俞家的儿子俞友邦,后来又办起贯众小学。另外有一所私立求是小学建在沈家桥陈宅,教员有张善法、陈振武。这一阶段镇上的教育名义上是小学,实质上都是一些变相的私塾。后来日寇实行奴化教育,在天成里办一所小学,规定镇上所有私立学校统一使用日本小学教科书。
  1941年日寇退出,镇上开办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天成里。
  1942年冬,敌伪军驻扎双林,中心国民小学停办。
  1943年,商益小学复校,当时教师有朱恒如(总务)、姚稚澄、廖凯琪(教导)、章文益、邵慰荣、王善述、吴德潜、章文益、吕文清、赵毓贤、沈葵等。1945年抗战胜利,中心国民学校也随之产生,地址在天成里,校长吴光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1949年上半年),镇区内有学校33所,学生1593人,教员42人。双林镇上有4所小学及1所初中,即商益小学,校址在墨浪河,校长曹明(民)权,教导吴光汉,教职工约8人,学生约150人左右;油车弄小学(也称一、二、三保国民学校),校长陈雷,有金士才等教职工约15人,学生约120人左右;双林镇完全小学(后改名中心小学),地点在西栅新开河,有19间教室,共2200平方米,校长吴祖惠,有教职工11人,学生288人(含幼稚园65人);另有庆同小学在筹建中。
  解放后,各地兴办乡校,至1950年9月,镇区内有公办学校1所,民办学校10所,私立学校1所。
  双林镇公、民、私立小学一览表 1956年7月,私立庆同小学并入双林镇中心小学。
  1958年10月,建双林辅导区中心小学,第一副校长潘善承(全面负责),教职员工19人。双林镇小学校长许信远,教职员工9人。1958年下半年,农村小学采取半日制、全日制、二部制等多种办学形式。
  1960年,农村小学调整完小、初小布局,紧缩教职工编制,动员超龄生退学,撤并一些小学等。
  1961年,双林镇小学校长为诸来安。有教师11人,代课1人,工友1人。双林辅导区中心学校校长许信远,教师30人。1963年,更名为双林镇中心小学,校长钱树年,副校长徐佩丽。
  1962年,由政府采取措施,农村公办小学转民办(公社、大队),兴办半耕半读简易小学(后改称耕读小学),教师口粮国家供应转由公社大队供应。
  “文化大革命”前,双林区境内有1所区中心,5所社中心,13所完小,83所初小,还有一批耕读小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受冲击,农村耕读小学停办。学制全部改为五年制。
  1969年7月,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大队,公办教师粮户落实到生产队,实行工分加补贴发给报酬。同年,吴兴县革委会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1972年,恢复秋季招生,并从知识青年中招收民办教师。1979年,调整小学布局后,逐步减少民办教师。1995年,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全部解决,最后的22位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编制。教师来源以分配师范毕业生为主,对部分在职教师采取学历、业务进修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980年,吴兴县教育局抓招留生工作,口号是“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确保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学额巩固率达到99%左右。同年,在双林镇召开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双林区中心学校、苕南社中心、镇西社中心在会上交流经验,参观苕南公社新华一小等学校,并听展示课。苕南公社的交流材料《我们是怎样做招留生工作的》发表在县第九期《教育通讯》上。同年,双林区五个公社至9月8日,只剩下26名旧生未到校,入学率达99.6%,巩固率达99.68%,得到县教育局表扬。1980年双林区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情况表
  1984年,普及初等教育。1986年,实施九制义务教育。1992年,完成破旧校舍改造,达到“六配套”要求。1995年,基本完成“两基”任务(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0世纪90年代末始,全镇小学进行大规模布局调整,陆续撤并9所完小和34所村小。至2010年,镇域范围有小学3所(庆同小学、莫蓉小学、镇西小学),学生3482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初中率100%。有教职工194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72人。双林镇部分年度小学班级学生数统计附:《学堂》
  学堂 学堂就蓉湖书院改设。清光绪二十八年春,诏各城镇改书院为学堂,时监院蔡召成即改蓉湖书院为蓉湖学堂。聘教习,改司事为学董。以书院存款息金为经费。后学部章程渐定,始有校长名目,定为蓉湖二等学堂,学务及经费悉归校长经理。后复别为高等小学及附属国民学校,经费由自治所支配。自改学堂后,尚存创建书院时两碑记及讲堂额,其两楹联,则改时所改题者。附楹联:曩年,书院栋宇极荒颓,自改作而完美,而扩充,历岁经营微劳曾效,溯同治己巳创书院之后,至光绪辛丑废书院以前,世事屡变迁,仰屋留连儒术,愿参新旧界;今日,学堂规模尚粗略,若速成及专门,及高等,一隅乡僻谦让未遑,考党庠家塾古学堂遗型,酌日本泰西小学堂定制,教思堪证合,正蒙端始民风,冀有振兴时。又联:鼎以取新,是文运一大枢纽;蒙宜养正,为人才植此根基。
  (蔡松自记)松为商会总理时,慨本镇义学废后,贫家子弟多失学。时俞玉书、蔡庆澜募商捐,就商务分所,设一平民小学,慨免学费,推松为校长。就校后,知商捐数,只零星长年经费,所入百五十银元而已。而幸学生数少,教员轮课尽义务,不计较。於修所募捐,给管理员薪水及供给茶水,差可敷衍,至下学期学生增多,分班授课,教员不能全尽义务。松乃商於各丝业,就丝包捐附加十六之一,由自治所经收转给。又商於各典业,规后义学旧捐,得五典助银元每年八十。三年正月,开校学生来者慨不拒,顿增至七十余人。校中岁支计需四百余银元。乃欧战方急,丝商停,贸易捐无所出。时杭州丝商运所谓用货丝者出镇卡,每为捐局巡役所苦。松为请於局员革此弊。杭商感余一言德,愿助商立学堂捐,每包捐一银元之八。是年,杭销丝尚少,捐数无几。而四-五年学生由八十增至百,校长教员所受酬,及校中置备器具与一切杂用费,约岁支银元五百余,则大半取给於此矣。俞蔡所募零星商捐,均於四年春停止。
  故商立学堂始立於本镇诸商,终成於杭商,而中资於典商,是为商立之纪实。民国五年冬日记。
  录自民国《双林镇志》
  双林三首校歌歌词 第一首是《无忘国耻歌》,这是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工人,为日本资本家杀死工人领袖,和租界帝国主义压迫华人的条例,举行演讲、抗议,被英捕房屠杀多人,造成惨案。由此激起全市罢工、罢课、罢市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并扩大到全国各地。抵制英日货的浪潮,也风起云涌。这首歌是双林爱国师生在举行游行示威时所唱。当时歌词作者年方七岁,歌词来源于蓉湖小学。
  无忘国耻歌
  头顶中国天,脚踏中国地。吃我中国饭,着我中国衣。
  芸芸四万万,良心幸未死。良心既未死,奈何忘国耻。
  从前伤心事,吃苦不知记。但论五卅日,试问何等时!
  况乎平和会,依然无公理。我国将不国,国民知不知?
  说明:“我国将不国”,不国意即我国将不成其为国家了。
  第二首是《双林私立丝业小学校歌》。该校原址在双林中学的墨浪河边。
  丝业学校校歌
  小河萦环,冬青绕屋。侪侪少年,敦品立学。
  萤窗雪案有佳模,造英俊,光中华。
  第三首是丝业小学《校训歌》。每于下午放晚学前所唱,歌罢列队归家,秩序井然。
  丝业小学校训歌
  叮铃,夕阳西,晚风起,放学了,归去。
  休争先,休恐后,要整齐!
  见父母,行个礼。
  晚饭后,把书理。灯下光阴须爱惜!
  到明天,要早起,勿忘记!
  韩铁夫追记于双林昼锦堂
  录自《墨浪》第12期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