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48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学前教育
分类号: G61
页数: 11
页码: 879-889
摘要: 民国11年(1922),《双星》杂志第六期刊有高志超对儿童教育的独特见解,提出应重视儿童品行(行为、性度)教育。可见镇人对幼儿教育之重视。
关键词: 双林镇 学前教育

内容

第一节发展概况 民国11年(1922),《双星》杂志第六期刊有高志超对儿童教育的独特见解,提出应重视儿童品行(行为、性度)教育。可见镇人对幼儿教育之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幼童均由家长自行教导。
  1951年,双林镇第一完全小学内有幼儿6班,其中西部大、中、小各1班,东部大、中、小各1班。
  1953年,创办双林镇幼儿园。园址在沈家桥南堍旧房内,原名吴兴县第二幼儿园。
  设有4个班,幼儿120多人,教职员工7人。同年,湖州市成立幼儿教育研究小组,负责辅导各幼儿园业务,双林成立研究小组,园主任任组长。
  1958年“大跃进”中,镇区农村农忙时出现幼儿照顾班,由生产队指定人员管理,没有规范学前启蒙教育,只是以孩子不吵不闹、不发生意外事故为目的。
  1973年,双林镇劳动管理所办起第一所双林镇托儿所,属集体性质。地址在当白场(现公园茶室),六间平房,中间天井,门朝西。开办时招生两个班40人,由俞志宝负责。1980年,筹建新所,地址在公园路20号,门朝西。1981年,双林镇托儿所搬入新所,地址在芦菲漾,仍由俞志宝负责。1984年,该所被评为全国“三八”集体。
  2001年,该所转为私有,由吴霞接管至今。现有幼儿60人。
  1978年以后,幼儿教育得以发展。双林丝厂、双林绫绢厂、双林针织厂等企业办起幼儿园、托儿所,可全托、半托、临时托、早送、迟接。双林丝厂托儿所办所时间最长,至2009年停办。镇区农村村村办幼儿班热潮高涨,条件十分简陋。1979年,全区(五个公社)有68个大队办起81个幼儿班,入园幼儿2014人。1980年,入园幼儿增加到2415人。
  20世纪90年代,办起多家私人托儿所,如爱心托儿所等。
  双林幼儿园2006年7月以前属双林庆同小学附设幼儿园。随着幼儿教育体制改革,同年11月,双林幼儿园成为独立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5年,双林镇成立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由园长兼任。领导和管理全镇幼儿教育。
  2007年,双林幼儿园着手异地新建(征用土地),2008年破土动工,2009年年底竣工,同年11月29日举行新园落成典礼。在双林镇复兴路(新镇政府北侧),占地7974平方米,建筑面积4331平方米,总投入700余万元,香港爱国同胞沈炳麟捐资25万元建造恩美楼,2010年捐资13.4万元添置恩美楼多媒体教育设备。2010年3月,迁至新园。
  2008年起,全面实施农村标准化教学点建设,镇区东双林村、向阳村、千亩山村率先创立农村标准化教学点。
  至2010年年底,镇区内有中心幼儿园1所,托儿所2家,村幼儿班9个,标准化教学点11个。入园、入托幼儿1700多人,入园入托率达98%。
  第二节双林镇幼儿教育机构
  一双林镇中心幼儿园 双林镇中心幼儿园前身系“吴兴县第二幼儿园”,创办于1953年8月,是双林庆同小学附属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规模为3个班,幼儿102名,教职工4名,地点在沈河坊10号。开办时受条件限制,不办食堂,幼儿中午都回家吃饭,下午继续到园学习。庆同小学委派陆乃寰老师担任第一任幼儿园园主任。
  “大跃进”期间,扩至4个班,教师增加1名,第一任园主任陆乃寰调回小学,学校另委派老师董月芳担任幼儿园园主任,时有教养员4人,保育员1人。
  1978年,幼儿园更名为“东方红小学附属幼儿园”,设5个教学班,有8名教师。
  1981年,在陆府前弄35号(原园址对面)征地705平方米,建造584平方米教学楼。
  此时占地达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5平方米,有7个教学班、260名幼儿、13位教职员工。新教学楼建成后,多次接待乡镇幼儿园领导参观学习。
  1983年,被定为湖州市郊区示范性幼儿园,改名为湖州市双林镇幼儿园。
  1984年,双林籍老干部闵一凡捐资5万元,建造南教学楼,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新楼建成后,幼儿园原开设在木结构老房子中各教学班全部搬入新教学楼。至此,幼儿园已扩大到9个教学班,330名幼儿,20名教职员工。
  1986年,开办食堂,幼儿中午不离园,在食堂就餐。同年,创办家长学校。1986—1987年,承担郊区常识教学教改课题,1990年承担市本级“寓德育于一日活动之中”教研课题。至1990年,园舍建筑面积1527平方米,运动场地688平方米,绿化面积100平方米,有钢琴及大型玩具14件。1998年,双林籍台胞张金龙捐资10万元为幼儿园添置空调、电视机、VCD、摄像机等物品,改善办园条件。
  1995年,被定为南浔区城镇一级幼儿园。
  2006年年底,南浔区教育局进行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把幼儿园从庆同小学分离出来(包括党支部、教育工会、团支部),独立建制,更名为双林镇中心幼儿园。2007年,撤双林镇南幼儿园并入镇中心幼儿园,原镇南幼儿园为双林镇中心幼儿园镇南分园。镇中心幼儿园有12个教学班,420名幼儿,38名教职员工。
  至2010年,有教学班14个(其中托班1个,小班4个,中班4个,大班5个),幼儿498名,教职员工48名(其中公办教师18名,合同制教师、保育员20名,保安2名,钟点工8名)。专任教师36名,大专以上学历30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各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5名。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各类专用教室配套齐全,拥有1600平方米幼儿塑胶户外活动场地和幼儿玩沙池、戏水池及大型幼儿户外活动器具。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实现班班配备多媒体。拥有260平方米多功能教室及教师会议室、职工之家,校园音响、电子监控系统和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
  1995年,通过湖州市一级幼儿园评估验收。2009年,获湖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南浔区平安校园、南浔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南浔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获浙江省二级幼儿园、湖州市文明单位、湖州市(区)青年文明号、南浔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先后获湖州市教师才艺展示二等奖,南浔区教师歌咏比赛一等奖,南浔区教师广播操比赛一等奖,南浔区幼儿舞蹈比赛三次获一等奖,南浔区学校综合目标考核连续6年(2005—2010)一等奖。
  历任园级领导人员名录历任幼儿园党支部名录
  双林镇中心幼儿园入园情况
  二新世纪托儿所
  位于公园路20号。由原双林镇托儿所改制后于2001年1月创办。占地36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125平方米,设施设备基本齐全。现有幼儿50多名,教师2名,保育员1名,保安兼炊事员1名。由吴霞任所长(私人承包)。
  三爱心托儿所 位于和睦东路和睦桥北堍。创办于1998年10月,原址在和睦东路虹桥北堍。2001年异地新建,占地780平方米,建筑面积69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用塑胶铺设,面积380平方米,有各种大型玩具4件。建有活动室、午睡室、卫生间、保健隔离室、办公室、食堂及洗消间等,配有空调、开放式玩具柜、数码钢琴、电子琴、书家、消毒设备、电视机、消毒柜等。
  2010年,实行小班化教学,设有大、中、小、托共7班,幼儿186名。教师12名(其中本科学历4名,在读本科5名,已取得教师资格证书9名),保育员2名,保健教师1名(兼职),后勤保安1名,食堂炊事员2名。所长慎海琴,毕业于湖州师范幼师专业,属私人办所性质。法人代表慎海琴。
  第三节双林镇农村幼儿教育 农村幼儿园(班)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当时由于农村开展人民公社运动,社员全天工作都由公社和大队安排,特别是农忙季节,农民自己支配时间比较少,给一部分拖儿带女的农民带来不便,这时农忙托儿班应运而生。双林镇区最早农忙照顾班也在此时产生。当时主要是由生产队指定人员、指定地点,在农忙时段开设,内容主要以照看为主。农忙照顾班一直办到70年代中期。
  农村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幼儿班最早出现在1978年。当时全镇掀起一股村村都办幼儿班的热潮。全镇所有农村幼儿班都由村里安排老师和办班地点。由于当时条件比较差,故幼儿班有的办在村部也有,有的办在庙里,有的办在农民家里。一个幼儿班涉及生产队多则十几个,少则七八个。幼儿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自己徒步,而且午餐也需回家吃,这样一天要行走两个来回。幼儿班教学条件大都比较艰苦,学习用课桌椅都要从家里自带。每天教学内容都是老师自己安排,没有统一教材,也没有统一管理模式。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幼儿班开始接受乡(镇)幼儿教学辅导员指导,幼儿班日常教学活动慢慢步入正轨,并开始使用幼儿教学教材。
  20世纪90年代末,一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双林;二是双林镇辖区由原来一镇一乡扩大到一镇三乡。农村幼儿班数量又有增加。而且双林镇老镇区托儿所也增加许多。双林镇20世纪70年代开办托儿所除镇办一所以外,还有双林绫绢厂托儿所和双林丝厂托儿所。至2000年,双林镇托儿所达到9所,农村幼儿班发展到39个,其中已经开始有私人办托儿所和幼儿班约15个,托幼班数量达到高峰。
  2000年8月,镇教育办撤并原镇西乡、苕南乡、莫蓉乡中心幼儿园,将原莫蓉乡龙古兜村小旧址改建幼儿园,命名为镇南幼儿园,具体分管农村幼儿教学。2005年,双林镇在区教育局和镇政府有关规定下,成立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镇幼儿园园长担任,原镇南幼儿园园长兼任副主任。学前办主要抓规范办学和规范管理工作。至2007年,全镇托儿所清理整改至4个,农村幼儿班撤并整改至29个。镇南幼儿园并入双林镇中心幼儿园。
  2008年,全区开始实施农村标准化教学点建设。按5000名居住人口、自行车15分钟半径车程规划布局标准化教学点,双林镇按此要求,规划全镇18个教学点,2010年调整为15个,在三至四年时间内完成。2008年年底,东双林村、向阳村、千亩山村成为标准化教学点。2009年年底,儒林村、雉头村(小天使)、西阳村、邢窑村、三田漾村成为标准化教学点。2010年年底,七星村、曹桥村、漾滩村成为标准化教学点。
  至2010年年底,全镇标准化教学点11个。2011年,有规划2个,分别是和公(华桥村与俞家埭村合办)、黄龙兜村。2012年有规划2个,分别是后坝村、雉头村(在工业园区)。
  双林镇区农村幼儿情况统计表双林镇标准化教学点情况统计表
  双林镇非标准化教学点在园幼儿人数统计表 (2005—2010年)2005-2010年双林镇托儿所情况统计表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