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仓储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8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仓储运输
分类号: S379
页数: 2
页码: 677—678
摘要: 官设粮仓始于唐,无实录。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湖州府属设预备仓,其中归安县为花城(今莫蓉)、东林、千金、思溪四处,便于漕粮运输。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乡村设立社仓,镇设义仓”,双林镇有义仓多处。均为小仓,砖木结构,位于地势较高处,仓内地坪和墙壁用木板敷面。每廒约可储粮3万公斤左右。
关键词: 商业 粮油贸易 粮食仓储

内容

官设粮仓始于唐,无实录。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湖州府属设预备仓,其中归安县为花城(今莫蓉)、东林、千金、思溪四处,便于漕粮运输。清光绪年间(1875—
  1908)“乡村设立社仓,镇设义仓”,双林镇有义仓多处。均为小仓,砖木结构,位于地势较高处,仓内地坪和墙壁用木板敷面。每廒约可储粮3万公斤左右。
   清末至民国(抗战前),双林官设粮仓已空废。民国14年(1925),吴兴县设平粜局,双林为分局。民国19年(1930)9月,吴兴县成立县仓管委会,湖州、双林、南浔各设一仓,总储谷25950石(约合194.6万公斤)。民国20年(1931),吴兴县成立米谷堆栈,收米及放款,全县有5处,双林是其中之一,共放款68903元。民国26年(1937),邮政机关和浙江地方银行试图在双林设仓库,由于抗战爆发而未办。民国30年(1941),征收田赋后建立收纳、集中、聚集三级仓制,双林为重点乡镇,设收纳仓。
   解放后,双林粮仓为简易仓,甚至用民房和庙宇作为仓库。1951年,双林镇粮食营业所新建立砖砌圆仓和房式仓。1960年,又新建一批仿苏式粮仓,共16幢,总容量
  4000吨。
  20世纪60—70年代,因“备战备荒”需要,粮食储量增加,建成一批砖圆仓,质量好,适合储粮需要。70年末,中央要求地方广积粮,粮食大丰收,入库量增加,仓容不足矛盾再显,由多方投资200万元,双林粮管所又建造一批立式圆筒仓,具有占地少,机械化程度高,装卸方便等优点。后相继装配电子测温、机械通风、熏蒸等设备。
   至1990年,双林粮管所共有粮仓容量31025吨。至2000年年底,双林共有库仓
  15个,库容量3.6万吨。
   二漕运水上运输,历史上称漕漕运。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双林出运漕粮3.5万石左右数量为历史最高。漕船分为二路,一路出洪城经乌镇,另一路出东迁经南浔,与其他漕粮船相聚运河赴京。明嘉靖徐献忠《吴兴掌故集》中云:“江南白粮纳运,每四月发舟,
  八月抵京。苏、松、常、嘉、湖五郡惟湖最先。”清末漕粮终。
   双林一直是商品粮产地之一,历来需调出,但同时也需调入面粉等其他粮食。抗日战争前后,面粉调入来源是有上海、无锡、苏州、常州等地。面粉主要牌子有老车、兵船、山鹿、顺风、太和、麒麟、风车、虎丘等。从北方调入少量绿豆和蚕豆等。
   粮食运输历来依靠水运,1985年开始,双林通公路,粮食运输工作逐步由水路转向陆路运输。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