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绫绢织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6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绫绢织品
分类号: F426
页数: 5
页码: 565—569
摘要: 双林境内蚕丝织品,主要包括绫、绢、绉纱、罗、绸、缎、绵绸、锦等众多品种,都举世闻名。当今,随科技发展,纺织业技术不断更新,新一代蚕丝织品有打字纺、庐山纱、罗纹绸、斜条皱、特号葛、泼丽绸、花绫、双绉、织锦缎、古香锦、桑波缎等,层出不穷,品种繁多。而古代俗称“熟者为绫,生者为绢”,清乾隆年间改为“花者为绫,素者为绢”。花者为绫之织物,均用木制小花栖提花机以不同工艺织造而成。
关键词: 丝绸 绫绢 绫绢织品

内容

双林境内蚕丝织品,主要包括绫、绢、绉纱、罗、绸、缎、绵绸、锦等众多品种,都举世闻名。当今,随科技发展,纺织业技术不断更新,新一代蚕丝织品有打字纺、庐山纱、罗纹绸、斜条皱、特号葛、泼丽绸、花绫、双绉、织锦缎、古香锦、桑波缎等,层出不穷,品种繁多。而古代俗称“熟者为绫,生者为绢”,清乾隆年间改为“花者为绫,素者为绢”。花者为绫之织物,均用木制小花栖提花机以不同工艺织造而成。
  东晋太元六年(381)吴兴郡太守王献之在任时有“书羊欣白练裙,练即绢也”记载。
  绢,唐代亦为贡品,绫,“唐时充贡,号吴绫”。武德四年(621)“吴郡之乌程县置土贡御服乌眼绫”。贞元十五年(799),顾况记:州境上贡纤缟(白色细绢)。双林境内织工可“五两丝织小绢一匹”以充衣食。
   绢明万历《湖州府志》载有“官绢、生绢、唯局绢有五色”。以双林包头绢、包头绉(即包头纱)最负盛名,唯双林一方人用丝与绵交织而成,均用作妇女首饰与男子裹首罩面防风沙。其他品种有“筛罗”“神袍”等名。按其花式,起初只有平纹清水包头,其时有四季花、西湖景、百子图、百寿、双蝴蝶、十二鸳鸯、福禄寿喜、八宝龙凤、云鹤、盆景、花篮等;按长度有连为数丈、有开为十方;轻者二三两,重至十
  五六两。名目有加长、放长、中六、真清、福清、提清、荡胶、缎本、轻长、加阔、连分、西清、行脚地等。明武林女子梁小玉有《双林包头》诗一首:“轻霞薄雾小香罗,傍着婵鬟香更多,最爱春山缥缈上,横妆一带浅青螺。”绢除包头绢外,还有杜生娟、冬生绢、夏生绢、禳绢,有宫廷用官绢;有制灯类用灯绢;有矾绢,用于制作风筝、屏风、绢扇、绢花等工艺品,有裱绢,用作装潢书画和墙壁用。1985年前,其矾绢均用手工刮浆上矾工艺,其后创机制矾绢连续上浆新工艺。
   绫唐时称“吴绫”,产自双林区境内。其时有玄鹅、天马、椈豹等纹饰盘条缭绫。
  唐代女书法家吴彩鸾用吴绫书写《唐韵》多编传世,明万历《湖州府志》有记。散蚕丝所织称“纰绫”,合线所织称“线绫”,炼染柔滑,光彩眩目,优于他处。明正德嘉靖年间双林所产绫享誉市场,在嘉靖(1522—1566)年间,双林产绫绫用经丝多,织制紧密,质地厚而光,在暗处用手力擦稍久即生火光,俗称“油缎子”。万历(1573—1620)年间,双林机户相沿绫绢织业达到鼎盛期。绫绢巧变百出,名目繁多,有花有素,轻重兼备,尤以双林东庄倪姓独家所织“倪绫”为佳,上有两龙,龙睛突起有光,为极品,专供朝廷奏本封面所用。清时,双林机户以生产裱绫为主,品种有龙绫、云鹤绫、洋花绫、双凤绫、纹绫、滕玖绫、喜鹊绫等。清同治中期(约1870),倪绫世家倪氏将祖传倪绫工艺秘诀传于独生女梅英,并嫁于倪家滩(今镇西)王姓后,授技艺于全村及附近纱机山、里庄、雉头村等乡村,并改进生产技艺,新设计出纹绫、双凤绫、滕玖、喜鹊等新品种。倪绫得以世擅其名。当今,双林各绫绢厂常年可生产花绫和绢近
  30个花色品种,如龙凤、寿喜、冰梅等品种。1989年10月,浙江电影制片厂拍摄《双林绫绢》专题片。1990年,可常年生产30多个品种100多个花色。双林籍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称赞双林绫绢“为书画增光生辉”“为中国装裱工艺争光”。
  1995年,邢窑绫绢厂创办后,除可生产各类常规绫绢外,根据社会需要,2011年下半年开始开发出仿古绫、板绫、金丝绫等新品种。
   绉古代绉绸亦称“縠”,后因盛产于湖境,改称“湖绉”。织造绉绸须先取经丝,左捩右捩打线为纬,然后左右相比织造,使织品表面呈现分布均匀,像粟一样细小颗粒状绉纹,故名,民间俗称绉纱。绉纱起于明时,亦有花有素,而素绉纱大行于市。
  双林境内所出“包头绉”(包头纱)是绉纱中一种。明成化十年(1474)已有记载“起于天启年间”,“唯双林一方织之”,并以双林姚氏所织最为著名,“通名姚本”。姚氏即双林姚佥事,“专擅包头业,侨寓吴门,与四方巨商交易”,盛时销量达10万匹。姚文泰《双溪棹歌》诗描写当时盛况“吴舲越舶纷来到,姚本风行遍四方”。清初有姚仲选继承包头业,又称“仲选本”。并有姚氏诗说:“吾家本绢称加重,庇得人间儿女寒。”康熙年间“绉纱手巾雅俗共赏”,“棋布手巾花纹如棋局,用青、白萱、绵间合而成”,通行甚广,质量日益精良。织时经纬都用生丝,经丝必须经过淀粉上浆,纬丝加捻,用一个方向将加捻纬丝织入,经练后起皱纹称“花绉”。纬丝左捻右捻交织称“鸡皮绉”,纬丝加强捻,织物练后起立皱称“顺行绉”。还有先练后织造,细丝为经,捻丝为纬,
  一梭松一梭紧,相隔排列成称“绒绉”。光绪二十四年(1898)魏光寿《蚕桑萃编》“织政”记:绉品“面宽一尺六寸,顶足者用二千八百头,轻者用二千头”;而经丝密度每厘米当为37.5—52.5根;品种尚有阔宫、狭宫、顶宫、上重、小重、泉绉、线绉、海绉、西庄。另有五绉、六绉、放绉、花绉等许多名目,生产这些产品,蚕丝须加捻打线,至今双林还有“打线弄”之名。“绉纱”还用来上贡清朝宫廷皇室大臣所用,清帝中有多人喜欢穿“绉纱”裤子。民国时期“绉纱”有34个品种,大多用来出口,当电力机出现后,用土丝和厂丝织成品种有碧绉、素绉、中央绉、地子绉、文华绉、湘妃绉、金银丝绉、飞马绉、大地绉、水浪绉等;而用厂丝与人造丝交织有西贡绉、雀屏绉、锦地绉。其时,还有“香云纱”“拷皮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双林绫绢厂以及改革开放后乡村办绸厂生产新品种有牡丹绉、葛林绉、双绉、重绉、冠乐绉、斜条皱、珠光绉、留香绉、新星绉、桑花绉、花绫绉、桑爽绉、桑乔绉、时春绉、争春绉、泰山绉等。
   包头纱绢也称“小香罗”,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凡罗,中空小路,以透风凉。”也称“南溪纱帕”(南溪即双林)。纱是丝织品中最轻薄织物,双林包头纱量轻质薄,举之若无,如烟雾飘逸。明崇祯年间,双林区境出,“无花而最白”之“银条纱”,即“方空纱”。其产品“素曰直纱,花曰轻纱、葵纱、巧纱、灯纱、夹织纱。最轻而利暑曰‘冰纱’,每匹重不过一二两,花素皆备”,“唯双林里中独造”,“且善染色,他处制不佳”。
  (见清光绪《乌程县志》、民国《双林镇志》)天启年间两广、西北等地普遍用作包头,“向以绢包头,谓之一幅巾,取其可不梳发也”。此后,“妇女用作首饰”,至清代,包头纱“唯老妇用之”。余均用素绉纱,“约长四五尺,包头有余,缠束发际”。名目有五绉、六绉、另绉、放绉、花绉;又有阔狭、顶客及泉绉、海绉等,清道光后“杭州庄家亦多自织,然总不及双林之密实”。因而,包头纱也属于丝织绉类。以平纹纱为最古老。宋嘉泰《吴兴志》:“唐代,纱与绫、绢、绵及土产花绸一起充贡纳赋。”明成化年间谓:纱有数条,无花者曰真纱,有花者曰葵纱、夹绢纱;又有包头纱,唯双林一方人织之(见明《湖州府志》)。其时,名目有加长、放长、中六、真清、福清、提清、盈胶、缎本、波绢、轻长、加阔、细粉、出灰、浆绫,还有准连、分两、清光、行脚地、改连等名称。
   缂丝与丝绣“缂丝”,古代字书《五篇》释“缂、紩也,织纬也”。宋代洪浩、吴自牧著书中称“克丝”。宋多位学者称缂丝为“刻丝”。清皇家均记作“缂丝”。近代学者胡韫玉认为应为“缂”。而“缂”“刻”“克”为音同而假借。探其究竟,缂丝织制时以小梭织纬,在平纹织机上,根据纹样多次中断以变换色丝,成品只露纬丝不露经丝,不同色块间不相连接,留下空隙,形成“破口”,图案呈现出如同镂刻般效果。可见此“缂”字正合“通经回纬”技术特点。属色织锦绫之先祖。
   明《格古要论》称:“宋时旧织者,白地或青地子,织山水或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宋时刻丝大盛,双林区境刻丝和丝绣也兴于此时,以适朝廷之需。由于刻丝图案相对较小,最初宫廷中只用书画包首、装裱。双林缂丝产品除织图外,另在周边绣上配饰图案,以适应朝廷做服饰之用(指御服等)。南宋时,宋徽宗赵佶对缂丝极为推崇,有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黻绣看。”双林缂丝技艺,在这个时期与绫、绢等其他丝织品一样发展。其中,双林沈家桥北谢姓人家,以纯金银线、孔雀羽线等名贵材料进行交汇缂织,再配以部分手工刺绣,使作品雍容华贵,巧夺天工,光彩夺目,永不褪色。民国《双林镇志》:“环兴桥北(沈家桥)谢姓优为之,翠羽来自广东,而刻(缂)花鸟极工巧。”明成化时,双林“缂丝”“绣料”“绫绢”由锦衣卫正千户陆壬负责在双林区境内织造宫廷所需这三种织物,并在东兜头陆宪府建绣衣坊一座。此石坊柱石在1970年前后尚存。
   双林所产缂丝逐步成为皇室专用品,工匠采用两股不同色线捻合一起,达到晕色效果,并通过捻度强弱来控制晕色效果,成为双林缂丝独特用线工艺,属本缂丝,其特点是厚重、挺括,表面显现罗纹档纹路。用本镇缂丝制作宫廷服饰和其他产品有手感细滑等特点。
   明末清初,宫中所需缂丝织物除南京、苏州两织造局贡给外,还在宫中专设缂丝匠作专事御用缂丝织物。至清嘉(庆)道(光)后,江南一带缂丝生产日渐衰落,甚至无人业此,双林谢氏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没落,甚至连名、号都被遗忘。
   附:几种主要丝织品名称由来古代丝织物最早称帛,后改称缯,总称缯帛,像现代称绸缎一样。夏禹时,湖州地区丝织品称织贝(贝锦)。
   锦《释名》: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字帛与金。《坚瓠续集》:“锦向以宋织为上,今称宋锦,厚如钱。锦以五色丝和金银丝织有文采的丝织品总称。”诗云:“妻兮、斐兮,成是贝锦。凡为织锦者,先染其丝而织之,则成文兮。” 缎《天工开物》:先染丝而后织者曰“缎”。熟丝所织,缎指缎地丝织品,起源于宋,盛于明。缎地柔软而富有光泽,与多彩织锦技术相结合。
   绸《急就篇注》:抽引粗茧绪纺而织之曰“绸”,也作“紬”。古代称“纻丝”。
  唐宋时,指茧丝下脚及丝绵纺成粗线织物,称绸,泛指长丝织物(今也有称绵绸)。《蚕桑萃编》:散丝而织者曰“绸”,纺成双丝织者曰“纺绸”,单丝而织之称“里绸”。明清时,绸的概念改变,原来意义称绸则以绵绸称之。
   软缎经线用桑蚕丝,纬线用有光人造丝做原料。光滑平和,色彩鲜艳,光亮夺目。由于蚕丝和人造丝吸色性不同,被练染后成品成双色效果称“双色缎”。而经线根数多少可分双丝缎和单丝缎。
   织锦采用色织工艺,纬线色彩丰富,成品呈五彩缤纷效果,明亮,质地厚实,花型饱满,也有称古香锦。
   绨《急就篇注》:绨,今称平绸。采用平纹组织作地,长丝作经,加棉纱或蜡线作纬,为粗厚花素织物。
   罗《天工开物》:凡罗,中空小路,以透风凉,相当于现代纱罗织物。双林区境有生产绞纱织物一类罗。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