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现代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5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现代农业
分类号: F303.3
页数: 11
页码: 536—546
摘要: 解放后,通过农业系列变革,推广水稻密植,籼改粳,中改晚稻,改进种植方式,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复种指数,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变更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取消粮食税赋。至2010年,把原来所谓的“大寨田”“帮忙田”等建成标准田。实行高效多熟制,进一步开展水利建设,改变栽培技术和品种,实行新耕作方法和农田规模经营,如种粮大户、果蔬生产户、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呈现生态农业,逐步实现现代特色农业。
关键词: 双林镇 农业 现代农业

内容

区境内,历史上以小农传统农业延续。解放后,通过农业系列变革,推广水稻密植,籼改粳,中改晚稻,改进种植方式,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复种指数,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变更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取消粮食税赋。至2010年,把原来所谓的“大寨田”“帮忙田”等建成标准田。实行高效多熟制,进一步开展水利建设,改变栽培技术和品种,实行新耕作方法和农田规模经营,如种粮大户、果蔬生产户、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呈现生态农业,逐步实现现代特色农业。
   耕地与农作物结构
  1995年开始,农村进行土地整理,将原“大寨田”“帮忙田”等形式改建成标准农田,实丈到户,田亩数大量增加,为现代农业打下基本保证,其中包括改造圩兜区、建设标准农田、整理大量土地以及列入商品粮建设基地等措施,促使粮食、油菜、其他经济作物量产生变化。如,2005年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为48.5∶51.5,耕地作物逐步从以粮为主转向粮经并重,并出现粮略低于经。
   其中,主要体现在粮食作物分季结构变化方面:2003年早稻面积减至7846亩,晚稻面积为51477亩,逐步形成早稻连作双季稻基本退出。
  2000—2010年部分年份粮食作物面积与产量表表6-20续表6-20说明:豆类1010.3亩,产量2784吨,平均亩产为276公斤。从上可看出,除早、晚稻布局发生变化外,春粮结构,旱粮结构也同样有较大变化。(1公顷=15亩)。
   农田耕作
  2000年开始,粮食复种指数从1990年的2逐步降为1.35左右,旱稻逐步退出种植,三熟制逐步改为二熟制,即“大小麦(油菜)—稻—稻”改为大小麦(油菜)—稻或大棚蔬菜—稻、露天蔬菜—稻、瓜—稻等。
   而新三熟,四熟制复种,轮作主体型种植技术也有推广,如冬菜—春玉米—稻,大小麦—春玉米(春大豆)—稻,油—瓜—稻,菜—西瓜+玉米—稻等。这种形式大大提高农田经济受益。另外还有水田跨年轮作,复合型多熟制等,但在双林区境不多。
   在免耕与机械作业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推广“稻田板麦”,即大小麦免耕直播,以及“稻板油菜”“稻板三春旱粮”等,移栽水稻和“湿直播水稻”均为取消犁田翻耕,实现水田免耕,“干直播”也可部分实施。从2005年开始,基本实现单季晚稻免耕直播作业。机械作业方面,传统农业机械作业与免耕,直播相配合,机械开沟,作畦覆土,机械收割而逐步扩大,而曾一时推广机械插秧作业随免耕,直播作业逐步缩小。从2005年开始,农业机械受惠于国家以奖代补政策。
   二农业规模经营和特色农业种粮大户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形成一批种粮大户。
  1994年,开始推行良田适度规模经营,种粮大户迅速发展。同年,双林镇西黄龙兜和尚庄女农民陈春英承包粮田120亩,是湖州地区百亩以上43户之一。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会议,受到朱镕基、李鹏等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至2001年,陈春英共承包境内苕南坞塍、镇西沈家兜、新丰兜等地粮田共500多亩,发展产业农业,立体农业成为省级售粮“状元”(年售粮7.5万公斤)。粮食亩产早稻达375—400公斤,晚稻达到500公斤以上。农业生态特色基地、合作组织等形式随之发展。
   星兴濑兔养殖场在双林镇莫蓉水产村,2005年4月由费法宝创办。2006年,被评为省二级种兔场。总投入35万元,占地25亩,其中牧草基地18亩,标准笼位3000个,存栏4000只,种兔700多只,年出栏商品兔12000只,总产值60万元,利润20万元。
   新丰兜温宝甲鱼养殖场在双林镇新丰兜杨家兜村,1997年杨林发创办。拥有温室大棚1500平方米,养殖甲鱼5万余只。2006—2007年,甲鱼销售量达10吨左右,年销售收入120万元,带动全村建立养殖场户40余户,养殖面积达3万平方米,净利润在600万元左右。2010年,甲鱼销售量达13.5吨,销售收入150万元。
   花卉蔬果种植园在苕南显洪村,农民王永金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小规模创办。经过20多年努力,至2010年已形成60多只大棚葡萄和花卉苗木为主种植园。其产品已在2007年注册“显永牌”商标,其质量达到绿色无公害。有优良葡萄新品种10个以上,优质葡萄获湖州市绿色无公害葡萄银奖。观赏性菊花几乎每年参加桐乡菊花节,多次获得金银奖。
   欣梅生态农庄(包括种植园区、生态湖泊)在莫蓉向阳村,于2009年2月建立,有120人管理、生产、经营。开发性投资500万元。水田324亩,桑地100亩,水面
  6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150亩,桑园养鸭100亩,果园50亩。生态、环保型养猪、羊、兔场各1个。600亩湖泊主题养殖,水面养鸭,水内养鱼,垂钓区2个,配有游船、轮渡设备。3000平方米农家乐一所,有标准房16间,餐饮大厅1个,接待大厅
  1个,现代综合性厨房2间,餐饮包间6间,现代化豪华卡拉OK休闲娱乐场2间等。
  三年内投入资金1200万元。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形成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系列服务。园区内所产家禽、蔬菜等农产品已打开市场,设立品牌专柜6个,尤以“桑园鸡”备受上海市民青睐。2009年,农产品销售达250多万元,接待休闲观光和餐饮娱乐3000多人次。
   双林镇吴家庄无公害梨子生产基地在莫蓉吴家庄村,现有无公害梨生产基地面积近500亩,种植户60多户。梨子种植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5年和2007年度获得浙江省优质梨银奖,2006年注册“双晶”牌商标。2007年,总产值346万元,净利润180万元。2010年,种植面积320亩,每亩产梨200公斤,每公斤3元左右,产值近1820万元。2009年,成立梨子种植协会,吴根江任会长。(1公顷=15亩)。
   双林镇吴家庄食用菌专业生产基地(合作社)在莫蓉吴家庄村,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农户小规模分散培养生产。随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好转和需求量大幅增加,
  2007年在农业龙头企业“金牛农庄”优农贸易有限公司带领下,种植户增加24户,投入资金240多万元,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化生产模式。至2008年,种植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尺。所产食用菌(蘑菇)由金牛农庄优农贸易有限公司实行统一收购,无风险种植并进行冷藏、烘干、脱水、成品等深加工,主要用于出口。2010年,无公害蘑菇注册“奥丰”商标。2009年,生产基地共种植蘑菇150万平方尺,总投入资金
  600万元,产鲜菇达1875吨,以平均每公斤4元价计算,全部由“金牛农庄”订单收购,实现产值750万元。
  2010年年底,蘑菇种植面积达200万平方尺,实现基地总收入1080万元。
   湖州双林古镇科技葡萄园在双林镇西阳村,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450毫米左右,日常充足,年无霜期200—250天。原基地在2002年经土地整理为葡萄基地,周围无污染企业,水质清澈,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基地主管由镇政府负责,严格从葡萄萌芽开始全程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绿色食品要求标准,不使用重金属合成肥,利用农家自然肥、矿物质肥等措施生产产品,以满足葡萄绿色标准化生产所需。2006年所产葡萄注册商标为“得源”,其果品的果形美观、无果斑,色泽一致,可溶固性高,具有色泽美,肉质韧而脆,味佳,亮度高,甜度最高可达23℃,含香且爽口,不裂果,果粒抗力强,不易脱落,耐贮藏特点。2010年,全基地有211.4亩,年供应350吨优质葡萄,产值达350万元,年利润180万元。
   湖州双林镇绿甸园蔬菜精品园在双林镇西阳村。创办于2007年7月,是一个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08年5月,成立湖州南浔绿甸园蔬菜专业合作社,集蔬菜种植、包装、配送、加工、回收、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一体,为新型农业发展型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2010年,园区规模面积达580亩,其中水生蔬菜(茭白)种植面积180亩,蔬菜大棚种植220亩,常规蔬菜种植面积120亩,牧草种植面积60亩,区内基本实现大棚,微喷滴灌,路渠沟建设,其中标准钢管大棚
  130亩,安装喷滴管200亩,区内2.5公里修筑3米宽硬化道路,引排水渠3000米,新建机埠1座。另外建立湖羊繁育基地1个,占地630平方米,年可存栏湖羊800头,冷冻仓库450立方米。引进南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精新品种20多个,并进行品种选育,优良品种覆盖率98%以上。2009年,注册“星佳园”商标无公害蔬菜产品。带动联动区域周边农户1200户,辐射面积3000亩。按照“基地+菜农+市场”“菜农+农民经纪人+市场”新型蔬菜直销模式,产品直接进入杭嘉湖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设立优质放心菜销售点。(1公顷=15亩)。
   南浔双桥现代特色渔业精品园在双林镇邢窑村下平山,2009年建成。是省级渔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有136人。占地1194亩,其中养殖基地1127亩,苗种基地67亩,总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由道路、电力设施、冷库,进排水渠,管理用房,养殖机械等配套一应俱全,2010年,年产无公害鳜鱼(桂鱼)250吨,销售收入1195万元,利润418万元。2009年,培训蛙农1000余名,养殖牛蛙,至2010年成为全国第二大牛蛙生产基地。(1公顷=15亩)。
   双林花盘兜种兔养殖场在莫蓉花盘兜村,2006年11月由高百学创办。属浙江省
  二级种兔场,主要品种为獭兔,生产商品兔与种兔。总投入180万元,占地27亩,其中养殖区7亩,牧草基地20亩,建标准笼位7000个,按卫生防疫要求,安装高压微雾空调系统和120平方米隔热空调兔子养殖房,具备良好生产能力。2010年,存栏獭兔10000多只,种兔1500多只,后备种兔1000多只。种兔源于一级种兔种,为确保种兔无近亲交配,全部采用人工授精繁种式,母兔胎均产活7只以上,胎均育仔兔6只以上,出场种兔系具有谱卡和种兔合格证。2012年可年产商品兔3万只,种兔1万只,总产值可达250万元,净利润超100万元,土地流转期为15年。(1公顷=15亩)。
   双林竹漾湾生态农庄在双林镇西千亩山村,占地近百亩,其中有一片50亩的天然无工业污染源水面“竹漾湾”作为养鱼、鸭基地,水面小岛形成自然风光优美垂钓区。有20亩优质良田和桑园作为生态种养园。庄内总占地1500平方米,其中标准客房4间,大餐厅1个,接待室1个,现代综合性厨房2间,农家大锅菜厨房1间,餐饮包厢7间,配有600多平方米停车场,形成集餐饮、娱乐、农庄观光、垂钓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庄。
   双林惠农粮油专业合作社在双林镇莫蓉箍桶兜村,2009年8月组建。由33户农户和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入股组成,2010年,有制种面积1240亩,带动周边农户283户。专业合作社以村长兼粮农代表,原全国劳模水稻选育专家章炳荣为顾问,选举施美林为社长,从事杂交水稻制种及常规稻和小品种油菜制种。2010年,培育出杂交稻种子和常规稻种子出售20万公斤,销售收入64万元,利润15万元。(1公顷=15亩)。
   湖州南浔天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双林镇西千亩山丁家湾,2009年3月组建。
  先由6户农户组成,每户出资5万元,后来新入股25户,出资4万元共同组成合作社,由村支书兼粮农代表,选举张新成为社长。以科技新技术提高水稻品质、质量,增加经济收入。合作社从湖州科奥种子公司引进614亩水稻新品种嘉33进行试种,采用循环生态种植模式,标准化管理,少施化肥、农药,亩产710公斤,2011年销售种子25.5万公斤,单价每50公斤125元,每亩产值达1775元。2010年,在嘉33优品基础上引进更新、更优的亩产品种。在生产过程中,专业合作社实行五个统一:购种、病虫防治、生产管理、销售、结算统一。入社社员在购稻谷种子时可节约成本10—15元,每亩产量比普通稻种增产100公斤。(1公顷=15亩)。
   双林益农水果专业合作社在莫蓉箍桶兜徐家角。2007年7月,由双林镇政府“农办”与双林供销社协助下建立。开始由6户果农和双林镇供销社共同入股组成,由村长兼果农代表,选举施美林为社长。2009年,有果园150亩,分别种植梨子、桃子、葡萄等果类,其中梨子70亩,葡萄58亩,桃子12亩,其他果类10亩,销售水果共
  14万公斤,销售收入72万元,获利30万元,其中进入湖州浙北超市等大型果品市场
  7.5万公斤,占总销量53%。产品新设计容量分别以10公斤、5公斤、3公斤三种型号手提式包装箱。以“早甜”“藤稔”“甬优一号”“无核四号”优良葡萄品种和“翠冠”“清香”“新世纪”优良梨子品种为市场所喜爱。(1公顷=15亩)。
   双林镇专业合作社表6-21续表6-21农民电子信箱2005年9月,浙江省启动“浙江百万农民信箱工程”。该工程由地方政府指导,集个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机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是面向“三农”公共服务的平台。农民只要有一台电脑,连接宽带网络,以自己身份证在镇农业服务中心免费办理实名注册登记,中心即可给一个邮箱地址和密码。申请人就可借助电脑或手机进行网上双向交流,快速便捷进入农民信箱,检索获取各类市场信息、免费技术资料,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可在网上推销或购买农副产品。双林镇到2010年已注册农民信箱单位和个人共4200多户。
  2003—2010年双林镇农户承包经营责任制情况表表6-22说明:1公=15亩。本表内数据来源于双林镇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2001—2010年双林镇经济主要数据表6-23说明:表内数据来源于双林镇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2001—2011年双林镇农村经济收益情况表单位:万元表6-24说明:本表缺2002年各项数据。表6-24、6-25内数据来源于双林镇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2003—2010年双林镇畜牧业生产情况表6-25
  2003—2011年双林镇农业生产中蔬菜、瓜果、花卉苗木、效益农业情况表表6-26说明:1公顷=15亩。表内数据来源于双林镇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