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弯腰”机与农业机械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三弯腰”机与农业机械化
分类号: S23
页数: 5
页码: 514—518
摘要: 中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和生产。1958年,双林公社农具厂也有批量生产。1969年,苕南公社率先引进机动乘坐自走滚插式插秧机3台。1970年,达到8台。至1980年,达到30台。这种插秧机原型为日本引进,经浙江省机械科研所研究并改进后生产,名浙江东风2型。上乘二人不断加秧苗,一人进行向前驾驶。如不出机械故障,保障秧苗供给,一机每天可插秧30亩左右。该机配套动力为F165柴油机、江门3马力汽油机。后经改进,1974年在莫干山定型会议后称东风浙江3型机动插秧机。
关键词: 农业 机械化 农具农机

内容

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田间作业历来民间有“脸朝黄土背朝天”之说。泛指“拔秧、插秧、收割”三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重视改变传统“三弯腰”人工田间作业为机械作业,浙江省机械科科研所原吴兴县苕南公社等相关单位相应对“三弯腰”农业机械联合开展研究、试制、推广、改进、定型等工作。至20世纪80年代,基本成熟。“三弯腰”机械一般指拔秧机、插秧机、收割机三种农业作业机械,包括手动、机动、手扶和乘坐自走等形式。
   水稻秧苗拔秧机在秧田中进行机械拔秧苗,以代替人工拔秧苗,再人工用稻草缚束。1968年,上海农科所、嘉兴农科院共同研发一种手扶、田间自走向前,可调节拔秧速度,配套F165、S165式江门产小马力汽油机新型拔秧机。拔秧模式是“夹钳式”,由于该机所拔秧苗,伤秧较重,致使大田种植后,返青慢,造成死苗多。苕南公社由
  1971年的1台到1974年的4台拔秧机在田间试验。至1976年,虽然多次试验和改进,最终未能推广。
   插秧机以机械形式代替人工手插水稻秧苗。有半木铁结构人力后退式插秧机。
  中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和生产。1958年,双林公社农具厂也有批量生产。1969年,苕南公社率先引进机动乘坐自走滚插式插秧机3台。1970年,达到8台。至1980年,达到30台。这种插秧机原型为日本引进,经浙江省机械科研所研究并改进后生产,名浙江东风2型。上乘二人不断加秧苗,一人进行向前驾驶。如不出机械故障,保障秧苗供给,一机每天可插秧30亩左右。该机配套动力为F165柴油机、江门3马力汽油机。后经改进,1974年在莫干山定型会议后称东风浙江3型机动插秧机。
   当农业上出现小苗带土移植技术后,机动小苗带土栽插机相应出现,苕南公社邢窑村相应引进田间试验。该机不需乘坐人加苗,只需更换苗盘或机旁,田间两头加苗即可,但也需1人操作运行。当时,苕南公社由于带土小苗盘育技术尚未成熟,以旱地带土小苗代替,造成不适应该性能,后停止试验推广。
   收割机有稻麦割晒机、圆盘收割机、半喂入和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稻麦割晒机是推进(向前行走)经往复剪刀割下稻麦后铺于田间,晒干后,再经人工脱粒。圆盘收割机是经割下稻麦经圆收拢后,再被堆放于田间。这两种收割机均配套3—5马力柴油机为动力,经手扶,向前作业。半喂入和全喂入收割机是经收割机割下之稻麦以喂入形式经机上脱粒部分脱粒,在把稻麦秆抛向田间,稻麦粒可立即装入袋内,如全自动收割机还可以把装满稻麦粒袋封口。这种收割机一直受到农户喜欢,至今仍在使用。
   二农业机械化
  1954年,因水灾成立双林国营抽水机站(位于双林镇金锁埭),以船装抽水泵,流动各乡田圩进行排灌。这是双林境内早期排灌机械,其动力为柴油机。苕南乡、镇西乡、莫蓉乡、塘南乡、重兆乡均相继成立。1958年,双林人民公社农机厂引进生产手动插秧机、脚踏打稻机,另外还有一种无动力手推割禾器,分布于双林区境部分农村推广使用,数量以苕南为最多。同一时期,脚踏打稻机开始普遍使用,达到近50%左右。农田用水仍以流动抽水泵船来解决部分灌溉。同时,开始筹划建立固定机埠,开挖农田灌溉排水渠道。境内1960年苕南岂山圩农场第一座电力排灌机埠诞生。1961年,石门至双林第一条电力高压线路铺设通电,带来双林区境四乡农村以电力为至动力排灌、耕田、脱粒、粮食饲料加工机械化。“文化大革命”中,农业机械化工业停滞不前。
  1965年,苕南、莫蓉共选送8名知识青年学习,培养新一代农机制造、研制、推广、使用和修理综合性人才,为期3年。1966年,双林国营抽水机站正式撤销。1967年,苕南公社成立“机电站”。境内各公社也相继成立。1968年,在毛泽东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指示号召下,单苕南公社电力排灌和机埠已达到24座,遍布各主要村圩;电耕犁34台套;机动插秧机8台;机动脱粒机58台;机动高压喷雾机5台;初步实现农田灌溉、脱粒机械化和耕作、插秧部分机械化。在此同时,境内各电灌机埠陆续添置粮食、饲料加工机械化设备,促使当年夏收夏种进程比往年提前5天完成。
  同年7月,苕南公社把原公社农机厂金工车间和原公社机电站合并,筹建苕南公社农业机械站,除拥有大批农业机械外,还有机械厂,使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推广、使用、技术培训达到统一领导,并建立起一支农业机械化技术骨干队伍。1969年,电耕犁达到50台套,低压线路发展到80公里,新增加“三弯腰”机械试验拔秧机1台,后增加到4台,收割机3台,后增加到5台。从1970年至1972年,苕南公社依照1970年“45”农业机械规划,把原来培养社来社去5名知青中专毕业后调入,作为技术和管理骨干,充入苕南公社机械站。莫蓉公社也把农村农机骨干技术力量充入机械站式机械厂。其中,苕南公社当年为全社培训一支以382名贫下中农为主的机械能手队伍,实行评工记分,亦工亦农,上上下下由机械站统一安排,分级管理和使用,能够初步保养、修理、使用农业机械;建立机电维修车间,装备6尺东风车床2台、2号钻床2台、22寸刨床1台、1.5吨通天炉1台及电焊、气焊等,在公社即可完成机械改进和维修。筹集集体资金34万元;在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打破保守、不贪大求洋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土地平整田园化、水利渠系和机运道路化,并改造桥梁42座,道路37公里。
  1968—1970年和1975年苕南公社农业机械实际使用达到数表6-13
  1970—1975年,苕南公社农业机械农田作业量日趋增加,操作和维修人员技术也日益提高,各级科研机构新颖农业机械纷纷运到苕南进行田间试验。农机技术骨干力量不仅做好对本区境内农业机械维修、改进、推广工作,对机手培训工作经常化、普及化,而且进行技术输出,在省农业厅农机化局安排下,在金华江山、常山、金华农场、湖田、义乌、新安江、温州、台州、绍兴、江苏丹阳、江西上饶等地区举办农机培训班,培训各类机手、农机维修人员近2000人次。主要针对农机配套发动机和“三弯腰”机操作、维修、保养知识进行培训。
  1975年后,农业机械拥有量迅速增加,由于境内各公社对农业机械,特别是“三弯腰”机械适应性认识不很清楚,“三弯腰”机械中拔秧机首当其冲被逐步淘汰,插秧机在迅速增加中,由于秧苗培植和当时提倡大田密植、机插苗返青迟,及还需补苗等因素,也逐步被搁置、少用。
   至1980年,境内各公社农业机械保有量达到高峰,主要体现在耕作、收割、脱粒、排灌和植保五大方面。单苕南公社拥有手扶拖拉机(包括20马力以上)有131台,马力1847马力;机耕船19艘;电犁29套;机动收割机25台;机动打稻机420台;全自动脱粒机39台;机动插秧机75台;农用水泵155台,喷灌机械98套;粮食饲料加工机械164台;植保机械机动和手动喷雾器共724架;农用汽车14辆;农用机动船96艘;机动吸泥机船15套。
  1980年后至1991年,农村经济所有制开始变化,乡村工业开始兴办,土地承包制政策实施,加上双林境内属水网地带,田圩面积不大,虽经土地平整,但传统桑基小田基本格局尚未被打破,再加上“三弯腰”机械相对不太适应双林区境内农田作业特点,农业机械使用(除排灌、粮食饲料加工和农用运输机械外),“三弯腰”机械使用逐步被停止和废置在仓库。1991年年末,苕南对农业机械统计数据只有如下内容:耕作机械329台套;开沟机4套;秸秆粉碎还田机2台;机动脱粒机448台;人力喷雾器6140台;农用水泵176台;粮食和饲料加工机械207台;农用机动船158只;机动脱粒机4487台。实际机耕面积达到53636亩;机械脱粒达47200亩;机电灌溉面积180000亩;机械加工农副产品作业量24000吨;农机运输量104000吨公里;年末农机人员有
  758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55个89人;一、二级专项农机修理网点9个;农机户280户,其中农机专业户67户。
  1993年后,农业机械变化无大起大落情况,只是在90年代“三弯腰”机使用上,从逐步搁置不用到逐步开始重新使用“收割机”且使用农业生产中新机械发生变化。
  国家对购买使用农业机械实行政策性补贴。
  2004—2010年(双林镇部分年份)农业机械情况表 (双林镇辖苕南、莫蓉、镇西)表6-14续表6-14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