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家畜家禽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3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家畜家禽水产
分类号: S82
页数: 11
页码: 496—506
摘要: 1958年,人民公社扩大养猪场,实行公养、家庭私养并举。从1961年起公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国家并以优惠政策,母猪在农户,实行以肥换粮,并留给少量饲料地和水面给饲养户种植饲料。猪肥每担可折价0.3一0.5元,也可折记工工分,参加分配。投售生猪可奖励化肥和工业品券。同时,生产队与国家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商业部门提供生猪数量,供应一定数量日用品。“文化大革命”后,按照中央“贯彻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指示,恢复原来奖励政策,并适当提高收购价,促使生猪稳定发展,除供本地自给外,还有少量优质猪供应上海、香港等地。20世纪80年代,取消集体养猪场。20世纪90年代,农村涌现养猪专业户,不仅建造具有一定规模养猪场外,还实行饲料供应、疾病防治、收购运输一条龙,以带动其他农户私养发展。进入21世纪,养猪业大为发展,2001一2007年生猪年内出栏从65120头连年上升至96749头。
关键词: 双林镇 农业 家畜家禽

内容

民国《双林镇志》中记:“禽、禽兽类共有近50种之多”。而双林区境历代有饲养马、牛、羊、鸡、犬、猪称为“六畜”,故有“六畜兴旺”之说,也是农业发达一个标志。
   至民国中期,农村已基本无人饲养马。
   猪家养猪历代渊沿,农家珍养。既为自给,又为社会供给主要肉品。宋嘉泰《吴兴志》记:“岁时烹用,供祭礼、宾客,粪又宜田桑。” 民国时,本地猪上市不足,多从江苏宜兴、安徽等地购进,以供民食。
   解放后,养猪业发展迅速。1956年开始,农村中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集体养猪场。
  1958年,人民公社扩大养猪场,实行公养、家庭私养并举。从1961年起公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国家并以优惠政策,母猪在农户,实行以肥换粮,并留给少量饲料地和水面给饲养户种植饲料。猪肥每担可折价0.3—0.5元,也可折记工分,参加分配。投售生猪可奖励化肥和工业品券。同时,生产队与国家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商业部门提供生猪数量,供应一定数量日用品。“文化大革命”后,按照中央“贯彻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指示,恢复原来奖励政策,并适当提高收购价,促使生猪稳定发展,除供本地自给外,还有少量优质猪供应上海、香港等地。20世纪80年代,取消集体养猪场。20世纪90年代,农村涌现养猪专业户,不仅建造具有一定规模养猪场外,还实行饲料供应、疾病防治、收购运输一条龙,以带动其他农户私养发展。进入21世纪,养猪业大为发展,2001—2007年生猪年内出栏从65120头连年上升至96749头。
   品种与苗猪:以太湖猪(亦称黑猪)为主要品种。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约克、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等外国白毛种猪,同时引进浙江省金华两头乌、嘉兴黑猪等进行良种化杂交,实现“母猪地方良种化,肉猪一代杂交化”。70年代,大量养殖良种公猪,进行配孕。提倡猪人工授精来培育瘦肉猪,以利销往香港。80—9年代,养猪专业大户养猪场除自繁自育外,将苗猪供应村民。历史上,由于农户没有饲养母猪习惯,只是少量自繁本地种,故苗猪基本来自江苏、安徽、金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苗猪生产。1977年,国家提出对本地种母猪“先留后选”措施后,各生产队养猪场母猪存栏数才得以增多。80年代,集体养猪消亡,双林食品站苗猪供应部门四出采购苗猪来供应双林所需,一度年平均供应苗猪达8000多头。
   饲料:精饲料有稻谷、大麦、玉米等;青饲料有番薯藤、番薯、南瓜、青菜、水酱草(亦称革命草)、水浮莲、水葫芦等;另外还有青糠、麸皮、酒糟、豆渣、豆饼等;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蚕蛹及饮食业下脚料等;现代饲养猪中还添加少量贝壳粉、碳酸氢钙、多种维生素。逐把原来喂熟料改为喂生料和干粉料。当今,一些养猪大户和专业化养猪场已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和全价饲料。
   羊双林镇境农村以饲养湖羊出名。湖羊古称吴羊、胡羊。为本地区独有良种,繁殖率高,肉质好,耐温耐湿,农户可终年养羊。宋时已普遍饲养,时亦称“绵羊”。清康熙《湖录》记:“吾乡吴羊,毛卷尾大,无角”,“吴羊头身相等而毛短,土人二岁而剪其毛,以为毡物,谓之绵羊。吾乡羊有二种,曰湖(吴)羊、曰山羊”。每年农历二月、
  八月剪毛,湖(吴)羊毛作毡,山羊毛作笔料。“畜之者多以食青草,谓之青草羊;草枯则食以干桑叶,谓之桑叶羊,人尤珍焉。”“其羔儿皮均可以为裘。”羔儿皮即称小胡羊皮,号称软宝石,极为名贵,出口欧美。冬天食用羊肉,为极佳滋补性营养食物。
   湖羊饲料一般以草料为主,亦可合理搭配精粗料,青草、青草干、枯桑叶、野草、种植牧草、稻草、玉米秆、东洋草等,以及稻谷糠、麸皮、菜籽等。20世纪90年代,推广秸秆氨化养羊,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并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入少量食盐,以增进食欲和有利消化,杀灭寄生虫。2010年开始,双林镇境内已有养羊户以草料和人工生产颗粒饲料相结合饲养湖羊。
   一般农户饲养3—4只,多则5只以上也有。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养羊大户,
  一般为80—100头。2001年开始,规模饲养户增加,双林区境一举跃上年出栏数2万头以上,年末存栏数也在2万头以上。最高出现在2005年,全境饲养湖羊达5.8万头以上,年内出栏3.4万头。
   山绵羊和有角山羊饲养历来很少,至20世纪90年代末已基本无见。
   牛镇境内以养水牛为主,农户用作耕田畜力。黄牛也有少量饲养,以作动力碾磨油料,“姜黄作坊”以作碾轧之用。历朝规定,耕牛“非病不得宰杀”。1949年11月,吴兴县颁发《禁止宰贩卖耕牛及奖励繁殖耕畜办法》:10岁以下牝牛、幼牛及10岁以上仍有耕作能力,则严禁宰杀。“文化大革命”前,双林区境有大小牛近百头,随着农业机耕面积不断扩大,饲养量日趋减少,至90年代已无耕牛,在这同时,农户有饲养奶牛多户,但由于鲜牛奶处置困难等因素,存在不到三五年,现已无人饲养奶牛。
   兔农户历来有少量饲养。解放后,因小学、中学教育所需要,办起养兔实验组。从
  1954年起有较多农户饲养中国肉兔,皮肉兼用。1956年,双林供销社引进历克斯彩皮兔、安哥拉长毛兔等优良品种,国家鼓励农民养兔,在农村出现有50%农户养兔,但数量不多,镇上居民看到养兔有利可图,出现6家养兔大户,他们平均养兔在百只以上,最大养兔户在250只。其品种都是筛选后安哥拉长毛兔,以产兔毛为主。后来因受到兔毛出口价格因素制约和镇上居民饲养场地、青草饲料、兔病等情况全部停办。
  20世纪80年代,农户饲养品种仍以产毛为主西德长毛兔、产肉型之日本大耳兔。农户家庭一般饲养10—20只。从1995年开始,全境内饲养家兔年内出栏已达2000多只,
  1999年达4438只,2006年达到年内出栏数35656只,2007年全年总饲养量达到13万只,年内出栏数为8万多只。
  2010年,全境饲养41544只,年内出栏25856只,年末存栏15688只。
   二家禽饲养镇境内农民饲养鸡、鸭、鹅等家禽除自给外,同时售卖于城镇居民和餐饮业,以补家用;并以禽蛋换取油、盐、酱、醋或针线日用品,成为农家传统家庭副业。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加,饲料行业兴起,家禽饲养量也随之增加。农村家禽饲养专业户,以及专业养鸡场,并且规模较大。以供应苗鸡、饲料、收购禽蛋、建造鸡舍等一条龙服务。鸡品种有本地草鸡、浙江萧山鸡;蛋鸡除草鸡外,主要还有迪卡白、白洛克、伊莎、罗曼等蛋品。
   养鸭以饲养大户为主,是由原“赶黄鸭”演变而来。一般养蛋鸭居多,肉鸭次之。
  蛋鸭品种以浙江绍兴鸭为主,肉用鸭以北京鸭、樱桃谷鸭居多,另外有狄高鸭、康贝尔鸭。
   鹅以散养季节性饲养为主,品种有太湖白鹅、狮头鹅、灰鹅等。
   其他还有肉鸽、鹌鹑等种类饲养。
   家禽饲养量,历年来均保持在近百万羽左右,最高饲养量是2005年,达到150万羽以上,年内出栏数量最高是2006年,为101万羽。
   三家畜禽疾病与防治畜禽常见疾病猪有脊猪瘟、猪丹毒、猪口蹄疫、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肺炎、猪流行性感冒、猪传染性胃肠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等传染性病;另外有寄生虫病、马形体病、寄生蠕虫病、猪疥癣等。
   羊有羊肝片吸虫病、羊腐蹄病、羊块疫、羊炭疽、羊布氏杆菌病、羊疥癣等。
   兔有病毒性出血病、巴氏杆菌病、A型魏氏梭菌下痢病、葡萄球病、中暑、脱毛症、球虫病等。
   家禽鸡有鸡瘟、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炎、鸡技原体病、黑头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球虫病、鸡继生素B2及E缺乏症。鸭有鸭瘟,病毒性肝炎、鸭副黏病毒病、减蛋综合征、传染性脑脊椎炎等。鹅有副粘病毒病、小鹅瘟症、鹅霍乱、副伤寒病、鹅大肠杆菌病、鹅茅形剑带绦虫病。肉鸽有鸽痘、念珠菌病、霍乱、肠炎、新城疫等。
  鹌鹑有新城疫、白痢、肠炎、霍乱、球虫病等。
   畜禽疾病防治历来民间以中草药、土法医生治畜禽疾病。解放后,农业部门建立起畜牧兽医站,逐步形成畜禽疾病防治网。主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进行畜禽疾病防治。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公社畜牧兽医站培训大队防疫员,村村有农民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畜禽预防接种、检疫等。对于常见病,除免疫注射外,对症药品供畜禽口服、注射,一旦发现病畜、病禽,立即消毒笼舍。20世纪60—80年代,供销社和外贸有关部门各自配备兽医和卫生检疫人员,与农民技术站、兽医站合作开展畜禽病防治,这种防治大多免费,80年代中期开始收回成本,90年代后,开展有偿服务。
   在镇农技服务中心成立后,分管畜牧农技人员经常下乡、村、专业户走访,进行科技指导、咨询服务,大大降低畜禽疾病发生率和传染率。
  2004年,H5N1禽流感爆发,此病可传染至人,双林区境虽未发现此疫,仍全力对家禽进行消毒预防。
  1999—2010年双林畜牧生产情况汇总表表6-11单位:头·只第二节水产一淡水鱼养殖双林镇境是典型江南水乡湿地,河港纵横交织,“以水为国、号泽国”。
   汉时《陶朱公养鱼经》称:“治水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 东汉光武至三国、吴孙权时,有习郁和杨俊成二人在这一带开塘筑坝,养鱼种桑。
  因习郁是南京人,故从南京长江采集鱼苗,精心饲养,经过多年培育成功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自此,据塘养鱼,桑基鱼塘传统开始形成。
   明万历《湖州府志》:“掘地成塘”,“湖州低乡,稔不胜淹,数十年来,圩田不甚尽力”。“利在畜鱼也”。当时,池塘已分鱼塘、鱼藕塘、菱塘、草塘四类,双林区境四乡除蚕桑外,则以鱼塘为主,也偶有栽藕、种菱养鱼混合塘。
   明末时,双林境内池塘养鱼已具一定规模。明崇祯《乌程县志》记:“有池养草鱼、鲢鱼、青鱼”;清康熙《湖录》对青、草、鲢、鳙混养也有较详细记载:“居人以螺蛳、水草喂鱼。” 清初,《补农书》有对鱼塘养鱼记述。双林镇境四乡对鱼塘养鱼有别于菱湖及其他地区,而是以“桑基鱼塘”形式趋于成熟。塘梗种桑,蚕沙喂鱼,肥田地;老桑叶喂羊,羊粪饲草鱼,草鱼粪饲鲢鱼;塘底泥挖出,放到桑地上,增加肥力,促使桑树成长,形成人工池塘更快发展,掘地成塘,塘种菱、鱼混养局面。这种形式一直延续至晚清和民国时期。而一直没有人工养殖,完全靠河港自由捕捞。
   抗战期间,鱼塘养鱼受到影响。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在菱湖地区渔农影响下,组成船队到长江采购鱼苗。成立活水船运输队,将鲜鱼运往上海、苏州、杭州等地。
  渔农开始接受鱼病防治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以养鱼为主、养捕并举、养种结合、集约经营”生产方针组织生产,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扶持渔业生产。1950年,成立双林渔业生产合作社,由费法宝负责。随后,在菱湖成立水产工作站,指导养鱼生产,1952年省农林局在菱湖成立种鱼养殖场。1953年,成立鱼病工作站,以及种养殖试验场(即浙江省淡水研究所)等,以指导、交流地区渔农淡水养鱼经验、方法和各种技术。
  1958年,菱湖浙江省淡水研究所研究成功鲢、鳙、青、草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结束双林地区渔农每年春季到长江采运鱼苗历史。
  1971年,研究成功河蟹人工繁殖技术。
  1979—1985年,在双林渔业技术推广站指导下,为各乡配齐渔业辅导站,形成区、乡、镇、村多级科学淡水养殖网络。以多品种合理混养、密养;以产定饵、定肥,做到饵、肥、鱼配套;推广化肥养鱼,缩短生产周期;普及鱼病防治知识,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1993年,获得草鱼出血病防治技术突破。
  1994年后,引进20余个淡水鱼新品种、名贵品种、河蚌育珠技术取得成功。
   从此乡村时有各种淡水养殖专业户,养殖各种淡水产品,并先后有专业养殖人员去北京、东北、西北、四川、湖北等地开展技术交流。
   二淡水鱼捕捞从事外河捕捞业者称渔民,以船为家,晚捕鱼,早卖鱼。1956年,双林在渔民协会基础上成立双林镇捕捞渔业生产合作社,开始外河少量养殖,实行养捕结合。这些渔民大都信奉天主教,分别定居在双林镇水镜寺、风光漾、盛林山、雉头村、儒林、显洪、西阳、渔捕桥一带。
  1999—2010年双林渔业产量、收入情况表表6-12单位:吨·万元三淡水鱼品种青鱼俗称螺丝青、青鲩、溪鱼等。宋嘉泰《吴兴志》称“可为鲊”。以水中软体动物为主食(螺蛳)。一般情况下养至四冬龄可至重3公斤;可与草、鲢、鳙混养,亩产可达150—200公斤。青鱼富含核酸,其鱼肉、胆、肝均有药用效能。鱼肉具有味甘、温,可补气和胃、养肝名目、祛风除湿、利水消肿、宁心补肾之功效。鱼肝富含鱼肝油,具有补神名目作用。鱼胆苦寒,主要有清热明目的功效,胆汁水治疗喉痹与熊胆同功。鱼枕骨研细末冲服可治心腹痛。
   草鱼古名鲩,俗称草鱼。食草性鱼类,三冬龄可达1.5—3公斤重。可与鲢鳙混养,其排泄物可供鲢鳙鱼作食料,故有“一草带三鲢”之说。草鱼具有喜群觅食,食量大、生长快、肉味美、营养丰富。《本草纲目》中有记:“暖胃和中”,并具有“平肝★去风,治痹截。治虚劳,风虚头痛,其头蒸食尤良”。草鱼肉富含核酸锌,鱼肝可治骨鲠及竹木刺喉。
   鲢鱼古名䱹,花鲢与白鲢二种。俗称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喜栖水中上层,主要食物为浮生物和水藻。塘中放养不可多,否则会影响白鲢产量,是一种搭养品种,
  一般为15%—20%左右;如放养外荡则可高于白鲢,生长速度与白鲢相近,一般3年可达2.5公斤以上。
   鲤鱼为吉祥之鱼,民俗祭祀必须有的供品。喜栖息水体底层,是杂食性鱼种,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以摄取水底动物和青、草鱼吃剩残饵碎屑,起到清扫食场作用,为重要的搭配品种;也适合在稻田和外荡养殖,双林区境养殖不多,除供本地外,主要运往北方和浙南地区。本地用鲤鱼除祭祀外可氽爆鱼,也可像草鱼一样烩制食用,糖醋鲤鱼、松鼠鲤鱼更佳。
   鳊鱼又称鲂,小头鱼。明嘉靖《吴兴掌故集》记:“湖鱼佳者,莫过于鲂”。民间有“鳊、白、鲤、鳜”排名。本地鳊鱼有白鳞和黑鳞两种,而鳞黑者味更佳。另还有三角鳊、长春鳊、团头鳊(也称“武昌鱼”),原产湖北,1967年由省淡水鱼研究所引进养殖,以食水生植物为主。
   鲫鱼古名称鲋,今称鲫鱼、河鲫鱼。适应性强,杂食性鱼种,几乎所有水域都能生长。品种有黑背鲫(即鲤鲫),是与鲤鱼交配所生,但味不佳。另有高背鲫。色黑尤为上等,但现已不多见。1979年,引进新品种鱼有白鲫、银鲫,分别原产于日本和中国黑龙江流域。鲫鱼营养丰富,味鲜美。清蒸熬汤有供产妇催奶;老年人服用起到补钙、镁、磷等微量元素。
   鳜鱼俗称计鱼、花鳜鱼、桂花鱼、桂鱼。有翘嘴鳜和大眼鳜两种。为典型食肉性鱼。因肉质细嫩、鲜美,列属名贵鱼品种。明万历《湖州府志》中有诗句:“连岸白沙鸥鸟下,蒲川红日鳜鱼跳。”唐张志和《渔父词》中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名句。如河漾中野生,其肉质更鲜嫩。1971年,开始有人工繁殖和养殖。20世纪90年代,推广养殖。2000年,又引进斑鳜,其个体较小,体色较暗,体表有较大黑斑,生长速度较慢。
   黑鱼古名醴鱼,俗称黑鱼、黑醴头,因头部有七星点,故也称七星鱼,至今已不太称其名。民国《双林镇志》称“戒不食”。是肉食性鱼种,河漾均有产,食小鱼虾为生,所有鱼塘所忌。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人工繁殖饲养。
   翘嘴红鲌古名鰋。魟为别名,本地俗称白鱼、翘嘴鲌、红白鱼;又名湖白、土鱼等。以鱼类为食。每年四五月发水时河港中多白鱼。肉质白而细嫩,鳞下脂肪丰富,原来多为野生,2004年后有人工养殖。
   逆鱼属小型鱼类,在生殖季因逆水而游,并在河中产卵而得名,特别是在黄梅季节。故又名“丙丁骨”。肉质软而卵香,全身唯脊骨一根,无纤细盲骨,其卵子绽炙以膏油,烘干可保持长久。
   黄颡鱼一名黄颡。民国《双林镇志》称:“俗呼汪牙,可发痘瘄。”也有叫“汪丁”。肉食性鱼类,喜栖于静水缓流,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适应能力强,杂食,抗病力强,肉质红嫩,肌间刺少,原为野生,2001年开始引进人工池塘养殖。
   胡子鲶又名塘虱鱼、塘角鱼,本地俗称“娘鱼”。属亚热带鱼类,本地在四月至
  五月发水时喜在河塘、港叉与水渠交叉口游戈。临界水温在4℃—34℃,生长水温在
  20℃左右。底栖生活,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之杂食性鱼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且有一定药用价值。原纯为野生。20世纪80—90年代,引进并推广人工养殖。
   杜父鱼民国《双林镇志》称:“一名土部,亦称荡部,俗呼鲈鲤,春日味尤佳。”双林有名菜冬笋九芽烩鲈鲤,久负盛名。
   另外还有野生鳑鲏,俗呼“鳑姑”。“差条”鱼,因鱼形似条故名,民间以油汆为食佐酒甚佳。花骨:俗称“汪丁”以食小型鱼为生,今已有养殖。
   河鳗俗称鳗鲡、鳗鱼。四游性鱼类。营养极佳,有“水中人参”之称。原为野生,以动物尸体为食。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并有少量出口。
   黄鳝又称鳝鱼。为底栖鱼类,生活在水草和洞穴中,昼伏夜出觅食,为动物性食物和杂食性鱼类,以蚯蚓、鱼虾、昆虫等,喜食鲜活饵料,饥饿时也会发生相互残杀,水温10℃以下会冬眠。肉质细嫩独特,具有补气血、消炎、消毒功能。1997年,开始打破“黄鳝离不开土”的观念和规律,采用池塘、网箱、缸养技术。当今市场上
  95%以上产品是人工养殖。
   泥鳅有刀鳅、肉鳅之分,也有粉鳅、黄鳅之分。杂食性鱼类,为高蛋白、低脂肪水产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称。生活在河漾沟渠、水田均有。原均为野生。为适应社会需求和出口,从1990年开始有人工养殖,但一直到2005年才有规模生产养殖。
   虾双林人俗称“弯转”。民国《双林镇志》:“虾有青虾、白虾二种,又有紫色者甲厚、钳长,总以五六月虾笼所取,鲜洁抱子者为佳,又有细白而软者曰蚕虾(俗称‘蚕花’音),蚕时有之,又有糠虾。”青虾俗称河虾,学名沼虾。但不同于罗氏沼虾,是中国和日本特有品种。具有肉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和钾、碘、镁、磷等矿物质、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虾也有通乳作用,对婴儿、孕妇有补益作用,可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功能紊乱症,防止老年骨质疏松症;虾子又名虾春(抱子“弯转”含有虾子),助阳功能甚佳,补肾虚者。虾原均为野生,现今大量人工养殖,投以颗粒饲料。
  人工饲料大都为单独虾田饲养,也有少量虾蟹混养。人工饲养虾从1993年开始。
   近年来,又引进新虾品种。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地虾,均为杂食性和喜一定温度品种,产量高、饲养时间短,饲料系数低等特点,体形比本地河虾大得多。肉质丰厚鲜美,深得人们喜欢。而紫壳大蟹虾(俗称小龙虾),以繁殖快、适应性强,一时称雄市场。
   河蟹鳌足有细毛俗呼毛脚蟹,而无毛者双林称石蟹。学名中华鳌蟹,属海洋四游行鱼类。原为野生,每年秋冬之交,二龄蟹成群沿河顺流而下,至交汇处产卵,渔簖尽夜捕捉。有民间谚语:“西北风吹,蟹脚痒之说。”“九雌十雄”说是对蟹成熟说法。
  民国《双林镇志》记:“渔簖所取者尤大而美,曰簖蟹。”九月吃成熟之雌蟹,十月则吃成熟之雄蟹,味极珍美。
  1970年始,曾移殖长江和瓯江口蟹苗,放养外河。1971年,省淡水产研究所研究成功河蟹人工繁殖饲养技术。1997年推广至今,市场上的蟹95%以上为人工饲养。
   鳖俗称甲鱼、团鱼。原在河漾塘港均有野生。鳖的血、甲壳、骨骼都是名贵药材。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自繁自育人工饲养,多采用温室培育、池塘养殖等方法。
   龟本地只是少量有家庭养殖,一般为野生,数量极少。近年,引进多品种龟进行人工饲养。以巴西龟为主,不仅具有较好实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
  特点是:适应能力强,病害少,食性杂,耐及饥饿,生长快,喜静怕噪,喜暖怕冷,生性好动。
   蚌民国《双林镇志》还记有:“蚌、蚬、蛏普光桥塘水底最多,冬末春初有之,不易取。”“螺,大者曰田螺,出田中,小者曰螺蛳,出水中,清明前食之味极佳。” 当今蚌有人工饲养,以种养湖珍珠为主。田螺主要在稻田饲养,其他均为野生,特别是螺蛳,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价廉物美的佐菜料。
   四水生经济作物菱清光绪《归安县志》记:“吴兴志·本草》谓之芰,一名菱,又名菱角、水栗”。《武陵记》中称:“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而《湖录》芰与菱不同。菱又有两角青菱、四角红绫(又称水红菱)、四角小野菱、元宝菱、无角菱等品种。《图经》云:“两角者有果菱、差小;有湖趺菱,色红而大;又有青菱,色青,角曲而利;四角者,有野菱,最小,角极铦;有泰州菱,实丰而美,人人所重;近又有无角者,谓之馄饨菱,以其形似也。”《菰城文献》记:“有红、白、青三种。红者亦有二种,夏初谓之沙角,秋初谓之水红;白者谓之馄饨;青者谓之挠角;沉于水者,谓之乌菱。”而双林镇境民间有把菱曝千,名曰风菱;夏秋之交把菱煮熟名曰熟老菱。菱浑身是宝,可食用,可制淀粉,并具有抗癌功效。因菱含有人体所需各种元素,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养血、益气、益肠胃等作用。用菱肉炖猪肉可解神经、头、关节、腰腿等部位疼痛。
  菱茎(双林称菱网头)可作菜肴。民国《双林镇志》记:“菱网头干菜远行者食之可治水土不服之病。”新鲜嫩菱味道鲜美,脆嫩多汁,是不错的时令鲜果。双林以苕南邢窑、莫蓉吴家漾水红菱特受人们喜爱。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客人时有携带回去,馈赠亲友。
   藕分开红色莲花者,莲瘦而藕梗硬;花白色者莲嫩而藕甜;纯白色莲花藕皮呈玉色,并脆而多汁,清香鲜甜,称雪藕,是藕中佳品。莲藕都是宝,藕富含纤维素、淀粉、糖、脂肪、氨基酸、干酪基酸、钙、铁、无机盐及维生素C、E。生藕,双林民间用来治肺结核咯血、淋病、衄血、白带等病症;莲子具有补脾止泻功能;藕节含鞣质、天门冬酰胺成分,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用藕制成藕粉,是病患康复者食用佳品;鲜藕味似雅梨,汁多微甜,可作蔬菜;藕孔中灌入糯米煮熟可作点心,熬成藕粥也不错;鲜干荷叶是制作粉蒸肉,包双林名特产板羊肉之不可替代之辅助原料。莲藕虽好,双林四乡农村,历来没有大面积种植,只是少量作为经济辅助作物种植。
   茭白古称菰笋。种于浅水池塘,近乡时有种植,分四月茭白和秋茭白。作为蔬菜食用。
   慈姑因是一岁生水生植物,并可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名。种于水田旁和浅水池塘边沿。深秋至冬季收获诸子,用作与鸡、猪肉同煮,味佳。
   荸荠又名地栗、地力。分铜箍之别,近乡农户在过冬水田中时有种植。民间有荸荠与黄杨树叶同煮,取其水汁,可治咳嗽、喉痛等症。把皮去之,称削白(或称签白)荸荠,可生吃,可与肉等炒熟吃,另有说法:风干后,称风干荸荠;选成熟老者煮熟后吃,称熟荸荠。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