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油菜品种与栽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3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油菜品种与栽培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3
页码: 493—495
摘要: 双林境四乡历代种植,数量不多,以籽榨油,称油菜。宋时称油菜为“芸苔”。明时普遍种植,成为水稻前期重要田间油料过冬作物之一。另有大豆和芝麻,为本地油料作物。
关键词: 农业 粮油种植 油菜

内容

双林境四乡历代种植,数量不多,以籽榨油,称油菜。宋时称油菜为“芸苔”。明时普遍种植,成为水稻前期重要田间油料过冬作物之一。另有大豆和芝麻,为本地油料作物。
  20世纪50年代,油菜种植面积扩大;60年代,因粮食紧缺和绿肥双季稻面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粮食作物二熟制改三熟制,油菜成为三熟制早期作物,并有所发展;80年代后,油菜籽收购价多次调高,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高,面积有所扩大,同时新品种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90年代后至今,油菜种植面积比例相继占水田面积从35%下降至20%左右。
  1999—2010年双林部分年代油菜籽产量表表6-10单位:亩·吨续表6-10说明:1公顷=15亩一油菜品种民国时有白菜、芥菜型两大类。白菜型油菜有三月黄、黄子、金芳子、长梗白等品种,这些品种均具有早熟、耐湿、耐寒、适应性强等特性,故普遍种植;芥菜型油菜有毛油菜、腊芥菜等,具有早熟、耐旱、耐瘠等特点。这两类品种均易感染毒素病,产量不高,一般亩产在20—30公斤。
   解放后,扩大种植三月黄、长梗白,同时引进姜黄种、灯笼种、短盘箕等品种,但产量也不高,而且不稳产。1956年,双林区境开始引进四川甘蓝型胜利油菜,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长、枝多荚密、抗病耐肥,亩产比本地品种高30%左右。后又引进胜利青秆、东胜14、胜利92、甘油3号等品种进行搭配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麦油连作,三熟制发展迅速,重新改种甘蓝型油菜改良型本地品种,但染毒素病率回升。1978年,引进甘蓝型抗病毒高品种92-13系列,品种具有成熟期早、产量可提高一二成等特点,因此种植面积迅速扩大。80年代,推广甘蓝型油菜92-58系列。90年代末,推广浙双72,具有产量高、品质佳、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占总种植油菜面积的85%左右,沪优
  15同样具有许多优性,占15%左右。当今仍主推新品油菜浙双72、沪优15等品种。
   二油菜栽培明、清时对油菜栽培颇为重视。沈氏《农书》有记:“垦菜麦畦,惟干田最好”,“切不可带湿踏实,菜麦不能行根,否则春天必萎死;即不死,亦永不长旺”。民国《双林镇志》有记:“洼下种菜为宜,割稻后垦田为高棱,旁界小沟。”“若菜则必先于八九月间下种于地,俟秧长拔起植于田。”民国时,因洼田排水差,强调高窄畦,并提倡早播。
   育秧有农谚“秧发三分收,秧差一半丢”“矮脚六叶齐,丰收有根基”,故育秧是油菜高产基础。20世纪50年代,沿用密插瘦秧。60年代,改密插为稀插,培育“六叶、六时、六毫米粗”三六矮壮秧技术。利用桑白地育秧,除尽杂草,施足基肥,早间苗、早追肥、防旱涝。
   密植解放后,油菜种植从原来高畦改宽沟窄畦。当今采用深沟窄畦。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推广油菜免耕栽培,合理密植,每亩要栽6000—8000株。
   施肥、除草、排水以“勤施苗肥,增施腊肥,巧施春肥,稳施苔肥,并看苗补施花肥”为原则,确保冬壮春发。其间,注意肥泥压根,促使多枝,防倒伏。同时,采用化学方法除草,防病治虫,搞好田间排水系统,及时清畅水沟,防渍害。
   收获民国《双林镇志》有记:“以速为贵也,收菜即就田中拔起,入大桶挪取其子。”当80%成熟时便可收割,以免造成损失。为解决三熟制夏收夏种与养春蚕矛盾,
  1978年始,改油菜拔秆后在田间摊晒脱粒习惯,为适时早拨打堆后熟,以增加千粒重和含油量。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