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食产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3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粮食产量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3
页码: 491—493
摘要: 双林境四乡在宋以后,形成粮、蚕桑、渔、猪、羊农业模式,主要是粮、蚕桑为主。双林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但旧时双林须纳沉重赋粮,遇到荒年,本地粮食便不足供应,须引进长兴、安徽等地客米接济,并引良种以提高粮食产量。
关键词: 农业 粮油种植 粮食产量

内容

双林境四乡在宋以后,形成粮、蚕桑、渔、猪、羊农业模式,主要是粮、蚕桑为主。双林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但旧时双林须纳沉重赋粮,遇到荒年,本地粮食便不足供应,须引进长兴、安徽等地客米接济,并引良种以提高粮食产量。
   明《补农书》:“米每亩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约三石为常耳。”若以亩收大米二石计算,按明制约合290公斤,大大高于当时全国水稻平均亩产(176.5公斤)水平。清时,由于迭遭兵灾,水利失修,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时有下降。
   民国21年(1932),吴兴区粮食耕地亩产176.15公斤,其中水稻亩产181.67公斤。
  吴兴县抗战前亩产206.5公斤,抗战后亩产125公斤。至1949年,粮食亩产为159.5公斤,但双林区境四乡粮食产量却高于平均数,达到近200公斤。
   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后,人心稳定,至1952年粮食连续增产;1953—1954年旱涝连灾而减产;1955年,粮食亩产恢复到平均250公斤左右;1958—1960年,因“大跃进”运动中产生浮夸风和国家困难时期,造成粮食产量连续下降;1961—1966年,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又克服“大跃进”浮夸风,加强农业设施,提高生产技术,粮食开始连续增产;1967—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和褐稻虱危害,粮食歉收;1969—1976年,由二熟制开始改三熟制粮食生产体制,从而提高复种面积,水、肥、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粮食产量连续增产;1978-1979年,农村开始包产到户改革,粮食产量连续增产;1980—1981年,因遭早秋低温而减产;1981—1984年,全面实行包产到户,落实生产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连续增产;1985—
  1988年,放松对农业领导,粮食复种指数下降而造成粮食减产;1990—1991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适度扩大规模经营,专业户、重点户、种粮大户开始涌现,粮食连续增产;1992—1995年,在大办乡镇企业热潮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出现抛荒田,粮食生产开始出现减产;1996年年初,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狠抓粮食生产,提出横下一条心打好粮食翻身仗。同年4月上旬,省委书记李泽民在湖州市长唐永富、南浔区委书记吴文江陪同下,视察三田漾粮食生产(此消息刊登在1996年4月
  12日《湖州日报》)。1996—2000年,又出现粮食增产;2000—2010年,工业园区开发,耕地大面积整治,大都田块改为单季稻种植,粮食产量出现波动,双林境四乡粮食总产量基本能保住一定水平。2010年,晚稻平均亩产仍达555公斤,最高达585公斤。
  大小麦亩产仍保持在280—300公斤之间。
  1999—2010年粮食耕地产量情况表表6-9单位:亩·吨续表6-9说明:15亩=1公顷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