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栽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3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食栽培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6
页码: 483—488
摘要: 水稻栽培从古至今,水稻栽培主要包括选种谷、垦田、浸种、布谷、拔秧插秧、密植、灌水、施肥、除病虫害、摸草耘田、收割等环节。选种民国《双林镇志》记:“拣取谷之圆绽饱满者,留为来岁之种谷。谷既选净,乃编稻草为畚,悬之梁间,取其风燥不霉坏也。大抵田一亩需种谷四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由粮食部门和专门种子部门(近年来出现种子公司)选取各优良品种的种谷,以供农户种植。
关键词: 农业 粮油种植 粮食栽培

内容

南宋时,四川人高斯得寓居乌程县王村,其《宁国府劝农文》:“湖人治田,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留既茂矣。大暑之时,决去其水,使之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根据固矣。复车之入水,名曰还水。还水之后,苗以盛,虽遇旱暯,可保无忧。其熟也,上田一亩可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虽其田之膏腴,亦田人力之尽也。”清末民国初桐乡人张履祥《补农书》中对稻麦两熟田开垄作沟技术,有深入阐述。民国《双林镇志》农事:“农人正月毕岁事,二月治圩岸,三月选种浸谷,立夏移栽秧苗,四月割麦挼菜籽,收蚕豆。遂垦田。雨水不调,用水车,旱入涝出。自四月至七月谓之忙月。”“嗣后,耘耔粪溉各以时,处暑行根绽穗,忌旱,白露稻放花,忌风雨。秋分稻秀又忌雨。九月杪割禾。”境内这种传统粮食栽培技艺一直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传统技术基础上,总结并推广水稻生产精耕细作、选用良种、稀播壮秧、小株密植、浅浇勤灌、合理施肥、适时收割七大技术。
   水稻栽培从古至今,水稻栽培主要包括选种谷、垦田、浸种、布谷、拔秧插秧、密植、灌水、施肥、除病虫害、摸草耘田、收割等环节。
   选种民国《双林镇志》记:“拣取谷之圆绽饱满者,留为来岁之种谷。谷既选净,乃编稻草为畚,悬之梁间,取其风燥不霉坏也。大抵田一亩需种谷四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由粮食部门和专门种子部门(近年来出现种子公司)选取各优良品种的种谷,以供农户种植。
   垦冬田耕垦田的工具铁耙。冬日割稻后,即将田垦转,以深为贵,至来春二三月重加翻削,称钞田;也有冬不反垦直至插秧时耙转的,称筅帚田,以稻本尚留也。
  又有垦板田,有虽垦而未加钞者称镬盖田;也有不垦转,而蓄水在田,近夏至径插青,称烂水田,此皆惰农所为,良农不出此,若得种春花田,菜麦既收翻平沟稜而细削,称折麦稜。垦田除用铁耙外,还用牛犁耙,今用手扶拖拉机、电耕犁耙等工具来完成。
   浸种催芽民国《双林镇志》记:“早稻清明节即浸,晚稻谷雨前后。”方法:“以稻草包之,投于池塘水内,缸内亦可,昼浸夜收,不用长流水,三四日微见白芽如针尖,取出阴干密撒。糯稻出芽较迟,浸法如前。”今浸种当选谷粒饱满、净纯、活力强,先晒种,再过筛,然后用盐水或泥水选种,再用清水洗净,加药液浸种消毒2—3天,催芽露白即可。
   布种(谷)育秧民国《双林镇志·农事》:“秧田必自为一区,四围护以高塍,或紧傍桑地,庶旱潦易以救护。采用操整水测平,达到上糊下松。并先将田削细或撒菜饼屑,以作底肥。然后再将泥荡平如镜。中界小沟,潆以浅水,每方广袤不过一二丈,匀撒谷种以其上,微盖以稻草灰,秧长频频洒以薄肥,初出细簇如针,谓秧针,长及尺便可取而种之。”今密布水秧田已改进为半早秧田,逐步发展成中苗带土秧(适用于旱稻二熟制,晚稻早翻早、中糯稻);小苗带土机插秧,人工抛秧;早稻尼龙与地膜育秧(适用于旱稻三熟制);稀插水育秧(适宜迟种田连作晚粳稻)。用适当扩秧田面积,降低播种量,降低用种量,增丛减株,并适当降低插秧本株数(简称三降一扩大)的办法来改善秧苗生长条件。20世纪70年代,一度推出广秧套稻、拔秧留苗和两段育秧等方式。从1982年开始,从单本插繁育良种中得到启示,推广连作晚稻秧田“超稀播”育秧,秧田播种从30—65公斤降为15—30公斤左右,最低只播10公斤,甚至更低。秧田育秧主要还是管水、控长、施肥、防病虫害和除草。其他还有旱地育秧、工厂化塑料盘、无土营养液育秧等方法。《天工开物》:“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民国时,双林区境一般农户以一亩秧田所生秧,可移栽20亩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壮秧密植,一般可种植10亩左右。
   插秧与密植插秧前必先“治田”。这有两大类:一为不种春花的“坂田”,另一种是刚收获春花后的大田。坂田在过冬时又有两种方式,一种俗称“泡冬田”,有谚语:“挑粪下田,不如泡冬过年。”双林区境一般很少泡田,而是冬垦后晒垡。民国《双林镇志》中对冬耕过坂田这样记述:“芒种为插秧之候,率先者谓之开圩,旱者上水,涝者出水,水以尺为度,不令过满。将前时已垦具钞之田,又用铁耙细斫,令碎,必全无块垒,而后下秧。”整田时还得及早清除杂草,即用锄头削去田塍脚、田埂滩等处杂草。沈氏《农书》:“平底之时,有草须去尽,如削不能尽,必拔去而后平底。”然后,需最后一道“打百耖”,即要耖平所有脚印、潭印,让田面平整如镜,否则易产生“浮株”。如今大田平整已有拖拉机耕耙一次完成。大田已整,时节已到,秧苗已育,就可以拔秧。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云:“插稻秧,芒种前后插之,拔秧特轻手拔出,就水洗根去泥,约八九根一小束。”拔秧者进入秧田,通常还带三样东西:拔秧凳、伞、缚秧柴。拔秧一般为女子,男子则挑秧。20世纪70年代,机器拔秧机曾在苕南邢窑等地试推广,但由于伤秧苗严重、使用成本高等原因而停试验。然后,插秧时必界以绳,称秧埂绳,每一埂为一埭,埭广约三尺,种秧六棵,层层相次,每层前后率间八寸,称为段,下秧的人逐步后退走,足踏段中空处,不令插秧处有高低浅深,秧可得平均分段布秧,勿太密,勿太疏。从季节上讲插秧不在过早,双林插秧又俗称“种田”。民国《双林镇志》称:“种田不在过早,芒种莳插已为早,夏至正当时,小暑已迟,然犹不害,大暑则不宜。”在一天中,有谚云:“早三天比不过夜落株。”理想时间是下午或傍晚,如果是双季稻,上午是不能插秧,农家有“浅水插秧,深水护秧”之说。
   过去,农民种植单季稻,一般采取大株稀植,发大棵之说。沈氏《农书》:“行欲稀,须间七寸;段欲密,容荡足矣。”按此与民国《双林镇志》所说推算每亩在2万余丛左右。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增丛减株,依靠多穗增产。多熟制后,早晚稻采取插足基本苗,扩大光合面,在足苗、多穗基础上增粒、增重,使穗粒重协调发展,从而获得高产。20世纪80年代后,推广稀、少、平,促使高效栽培方法,在“超稀播”条件下培育带孽壮秧,单本密植插足基本苗,提高群体质量,优化结构。20世纪90年代,推广应用早稻塑料软盘土钵手工抛秧技术。成秧后,直接向大田抛秧,以代替传统插秧。抛秧要选适宜天气,避大风大雨,分多次抛栽,再进行补边角,并进行人工匀苗。插秧机插秧也需补苗和补四角。
   插秧相关俗事插秧双林俗称“种田”。每年第一次插秧叫“开秧门”,结束时叫“关秧门”。旧时“开秧门”和“关秧门”都要举办酒席,重视程度仅次于除夕。“关秧门”酒民间有“秧田笃笃转,晚上八只碗”之说。插秧时,缚秧柴解下后,必须塞在泥里或丢在前边已插好的秧苗间,不可随意丢在身边和身后,否则“子犯娘”。陈年缚草为“娘”,秧苗为“子”。因双林土方话中“秧”与“殃”同音。插秧时如要向别人讨手中秧苗,不能伸手直接,要让别人把秧丢在你身旁,你再捡起来。如直接接秧,则要“遭殃”。
  如打抛秧人,把秧打在插秧人身上,俗称“中秧”,意为“遭殃”,尤其是糯稻秧。其解忌办法:“中秧者不开口,而打秧者口呼×××要交好运。”并同田块干活人也跟着说些吉利话。
   耘田民国《双林镇志》称“耥田”。“耥田就空段间抽曳之,而每层六棵之间,或生细草,扬所不及,故必又加以耘:俯行苗间,匍匐而前,两手细剔苗根之草。此时,苗已长大,叶芒锋利,虑伤腿胯,则编竹片为帘,或以粗麻作裙缚两股间以耘之。
  盖耥则横推,耘则直撺,一纵一横,事交济而功递密也。然耥立而耘俯,又当三伏烈日,农夫劳悴,无过于此。盖自小暑至立秋三十余日,排日事繁不能稍懒。立秋将近,或荡干或耘干,必得泥干裂缝,而后苗根深固,苗杆坚劲,结秀成实时始无倾仆之患,但秋前可干,立秋后不可过干,处暑做胎时断不可缺水。”谚云:“处暑里的雨,田伕人的米。”一般要耘田三次,有“稻耘三遍谷满仓”之说。
   现在耘田已不多见,因应用除草剂,而无须这一环节。
   管水解放前,用人力水车车水,民国《双林镇志》有记:“吾乡车水专用人力,
  一人或二或三坐而踏之,旱年上水各自营,涝年出水则合圩共举,谓之大棚车。”当今用水所需,已全靠电力机埠排灌。清蒋士煐《南园戽水谣》诗句:“养苗蓄水水易干,农夫踏车声如沸。车轴欲折心摇摇,脚跟皲裂皮肤焦。”画家丰子恺有《云儿车水图》画。大田管水有“浅水插秧,深水护苗”,“中水耥稻,浅水耘田”,“耘耥田事毕,防水让田裂。”即民间所谓“烤田”。“烤田”是现代水稻种植中常识之一,有谚语:“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说明烤田必要性。烤田立秋前须重烤,立秋后轻烤,即称搁田。境内单季稻在白露后应保证一定水分供应。民间有“处暑雨,田伕米”之说。沈氏《农书》中:“自立秋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若值天气骤寒、霜早,田中有水,霜不损稻;无水之田,稻即秕矣。而饱水足谷,此之谓也。”否则,秕谷会大量产生,严重影响产量。不过,在收割前一周,应防水干田,有利防止后期倒伏。
   施肥双林区境四乡称“下壅”。民国《双林镇志》记“下壅不可太早,恐后力不接,交秋多缩而不秀。初种时必以河泥作底,其力虽缓,而伏暑时稍下灰或菜饼,其力亦缓,必立秋后始下大肥,壅则其力倍而穗长。按老农尝云:稻草灰最佳,田中得此,无惊缩之患。人溲虽肥而其力不长,惟豆饼力耐久,然必量田之肥瘠,随时酌用,庶无太过不及之弊。猪羊粪及一切垃圾壅田固佳,然不能多得,故率用豆饼。下壅富农多用豆饼(双林区境所用豆饼大都来自关东外省),碎成屑匀撒苗间,贫农力不能致,或用猪羊栏中之灰草。贮于桶,悬项下,两手捞取分抛必匀比遍,或有捞取水草,耙取市中垃圾充肥料者,亦有用蚕、灰粪者。”又沈氏《农书》“若苗茂密,度其力短,俟抽穗之后,每亩下饼三斗,自足接其力。”镇境四乡,在化肥尚未普及使用前,农业技术体系一直维系着以“粪多力勤”为特点,农闲时四处为稻田积肥。肥料来源一是直接购买。买豆饼,买大粪,人粪来自杭州、湖州、苏州、平望、嘉兴和双林镇上。
  直至1958年时期,每年都有驳船从上海装运大粪和生活垃圾来双林,统一分配给各生产队,称“上海粪”和“上海垃圾”,当然也要出一部分钱“买”。农闲时,农民进城、进镇直接“捉”垃圾,这些“粪”和“垃圾”与农民自己罱之河泥合窖发酵后一起和用,效力更佳。这是历代传统用肥。二是来自农家猪羊肥。猪有“水棚”“旱棚”。“水棚”紧邻农家茅坑并相通,猪粪、人粪相混。“旱棚”每天垫铺稻、麦草,然后把猪垃圾与河泥窖一起后使用。羊棚无干湿之分,其羊垃圾与猪垃圾相同使用。三是罱河泥,两名壮年男人站在一条赤膊农船,用竹制罱泥篰进行罱泥。河泥有河浜泥、市河泥、野港泥之分。钱载《罱泥》诗就形象地描述罱河泥情景:两竹手分握,力与河底争。
  罱如蚬壳闭,张吐船随盈。四是“绞蕰草”,是用一副长竹竿,两人一农船,在河滩以其竹竿夹住蕰草,用力绞,再拉断,绞来之蕰草与罱来之河泥窖酵后来年可用。五是种植绿肥。双林区境四乡普种“花草”。农家割下一半花草与河泥窖酵后再用。另一半垦田时,压在下面直接沤烂。沈氏《农书》指出:“一亩草可壅三亩田。”谚语:“草籽种三年,坏田复好田”“草籽好,半年稻”“花草窖河泥,稻谷胀破皮”。草籽,学名紫云英,俗称“花草”“红花草”等。
   解放后,实行多熟制后,根据不同品种,实行肥、水、促、挖相结合技术。1974年,推广“半产沟”。20世纪50—70年代,仍以施农家肥为主。80年代,开始大量、普遍使用化肥,发展各种高产栽培施肥技术,以施足基、面肥,控制分蘖肥,看苗施用穗粒肥,配施磷、钾肥等措施,提高粮食产量。
   二其他粮食作物大小麦大、小麦是粮食作物三熟制高产主要作物,占总产量的20%左右。大麦主要用来作饲料和啤酒原料,小麦以充主粮。
   大麦品种有早熟3号、沪麦4号、浙农大3号、广秀麦3号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所种大麦一般亩产可达150公斤。小麦种植面积不大,其品种有浙麦2号、3号及杨麦3号、158号等。杨麦158号的产量可达到300公斤。
   大、小麦播种,其种子都须经处理和消毒,播种期均在10月底到11月中旬,亩播种量在8—13公斤。在施肥方面:大麦在播种时撒氮肥、磷肥,以畈定量,保证均匀。播后最好以畜肥盖籽,再撬沟泥薄片复盖,确保每亩基本苗20万—25万株。小麦需掌握“促两头,控中间”来施肥,重基苗肥,可占总肥量60%—70%。适时施穗肥,可占总肥量20%左右,以增加千粒重。
   种麦必须注意开沟排水,因双林区境属湿地,须开深沟,以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湿害和早衰。《补农书》中指出:“种麦有几善,垦沟、撬沟,便于早。”一般沟宽20厘米,深30厘米,畦宽180—200厘米,并以腰沟、围沟、中沟三配套。
   番薯清初传入双林,种植面积不大,采用间作套种。
   以隔年薯作种培育薯苗,剪苗枝扦插,扦插前施足基肥,巧算“裂缝”肥。
   适时早插有利高产。其密度视地肥瘦而定,肥地宜疏,瘦地宜密;早插宜稀,迟插宜密;迟熟品种,单株生产力大宜稀,反之宜密植。插扦方法为斜插法;土层深,肥土也可采用浅平插法,并用力压土;为保全苗,应做到“四不插”,即暴雨、西北风、光照太强、久晴土燥不插,以防止缺株断垄。其管理措施有:前期查苗补缺,破垄晒白;插后20天,选择晴天将垄两侧沟底泥翻于沟内,防止损伤茎叶,并经5天左右自然晒白,再把割开之泥土按原垄修复;中期以抗旱为主;后期看苗补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对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法和拉断茎节之不定根,以利块根肥大。对短蔓型品种,只理顺,不翻藤和提藤。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