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3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作物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3
页码: 480—482
摘要: 农田耕作制历史上有粮食作物轮作制。水稻有早、中、晚之分,栽培由原始直播改育秧移栽,以“割麦种禾,一岁再熟”二熟制逐步形成。
关键词: 农业 粮油种植 粮食作物

内容

农田耕作
  制历史上有粮食作物轮作制。水稻有早、中、晚之分,栽培由原始直播改育秧移栽,以“割麦种禾,一岁再熟”二熟制逐步形成。
   明清时期,二熟制普遍推广,其冬种作物有蚕豆、油菜、草籽等。一直延续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改革农田耕作制度,提高复种面积,全面调整农作物布局,品种、施肥和耕作管理,其耕作制度逐步向三熟制发展,并最终定型。
  1951年起,中稻改晚稻,稻改粳稻,低产作物改种高产作物,并扩种春花。
  1956年起,将单季稻改为间作双季稻。
  1961年,稻麦良种矮干化,推广尼龙薄膜保温育秧和药物治虫防病害。
  1965年,淘汰间作稻。
  1968年,推广绿肥连作稻,并试种大麦、油菜连作稻三熟制。1969年起,绿肥连作稻和麦稻二熟制改三熟制。农村农忙称“夏收夏种”、“三抢”(抢收,抢种、抢管),甚至各行各业开始支援农忙。同时,推广小苗带土育秧技术和迟栽稳产连晚两段育秧,以及综合防治病虫等配套技术。双季、三熟粮食面积迅速扩大。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耕作制向粮、油、经、饲、菜复合耕作制发展。
  20世纪90年代,全面开始落实“双田制”,土地重新调整,耕作细碎化、分散化向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发展。允许农户有种养自主权,农田粮食耕作又以单季晚稻为主。
  并出现免耕抛种技术。
  21世纪,农村大规模土地整治,重新规划水田、旱地、桑园、池塘种养面积,使农业中各业生产向集约化发展。
  2010年,晚稻面积61574亩,小麦384亩,豆类10103亩,油菜17185亩,蔬菜11273亩,瓜类1779亩,花卉苗木316亩,桑园18605亩,效益农业1226户、20177.5亩。
   粮食作物品种变化稻在距双林区境东偏南约20公里许罗家角稻作遗存中,曾发掘出距今约7000年前的稻作遗存。其中,粳稻、籼稻品种分别占约35%和65%。而这种粳、籼稻品种是从野生稻引种栽培而来。
   据著名农史学家游修龄检索,中国古代文献中,大约关于13处野生稻的记载,其中4处是杭嘉湖平原。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县。” 南北朝·元嘉二十三年(446),“吴郡嘉兴盐官县,野稻自生三十许种。” 南北朝·梁大同三年(537),“秋,吴兴野生稻,饥者利焉。” 宋·天圣元年(1023),“六月,苏、秀二州湖田生圣米,饥民取之以食。” 从野生稻过渡到人为选种种植要有以下条件:有适宜稻谷生长之良好环境、农耕工具、村落定居之生活条件。此时双林区境早已适宜稻谷生长,在经过上千年演化,双林人精心选育适合本地区之各稻种。
   《宋史·食货志》记:占城稻是北宋时从占城(指古代越南)国引进之早稻品种。
  大中祥符四年(1011),江淮两浙大旱,宋真宗遣使从福建调占城稻三万斛,作为稻作品种。
   清同治《双林记增纂》物产稻类:不外粳、糯二种,粳不黏,有芒,一名粳糯。
  黏无芒,一名秫。籼稻早熟,寒露即可收割。一曰广籼(占城稻引种而来),一曰检子(也称箭子)。晚熟者曰晚稻,有黄稻、白稻、乌稻、香稻、雁来红、雪里青等名。糯有赤白、薄壳、光头、芦黄等。而香稻中又有香籼、香粳、香糯之分。晚唐诗人陆龟蒙有诗“遥为晚花迎白菊,近饮香稻说红莲”之句。诗中“红莲”是指香稻中一种。
  嘉泰《吴兴志》有“十里香、师姑粳为上”。
   占城稻及其变种品种收获期要比粳稻短40—60天左右,只需60—100天即可收割,为日后双林地区推广双季稻提供机会。
   稻谷经春去谷糠后谓之米。将早籼谷蒸熟春米,谓蒸谷米,焰熟春米,谓焰谷米,晚粳谓之白米,籼稻谓之籼米,舂囤隔年,谓之冬春米。
   双林区境范围内这种自由选择种植各稻品现象,一直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放后,政府大力推广良种,筛选传统良种,对矮脚老来青、矮脚落霜青、粳晚稻铁杆青、温州籼(占城稻后裔品种)进行改良。
  20世纪60年代初,为适应双季栽培、耐肥、高产而推广矮秆早稻品种,有矮脚南特号和晚粳农垦58号,并成为主要粮食栽培品种。
  70年代初,以农虎6号、广六矮4号、早熟稻二九青以及籼型杂交水稻籼优6号为主。
  80年代,优选粳稻品种有秀水48、06。糯稻以祥湖47成为高产品种。
   中熟早籼品种原丰早(因抗稻瘟病差)被中熟品种二九丰和浙辐802代替。
   后又推广秀水664、中熟晚粳11、秀水620、中熟晚糯祥湖84、杂交稻协优64号、
  6号、早熟晚粳秀水37、早早莲31等。这些品种米质较佳,但抗病性好。
  90年代末,二九半籼稻、秀水63号晚粳稻大面积推广。
   早稻当家品种在80年代为矮脚南特号(占30%)、广六矮4号(占70%);90年代为二九半(占30%)、浙852(占30%)、广六矮4号(占40%)。晚稻当家品种在80年代为农虎6号(占80%),农虎3号、2号(占20%);90年代为农虎3号、2号(占
  30%),秀水63号(占70%);90年代中后期为秀水42号(占40%),武粳75(占20%),秀水63(占40%)。2000年后,当家品种为98110(占60%)、9904(占20%)、花育
  一号(占20%)。
   当今引进优质香粳稻,有早香17号、科香糯、禾香糯、国香4号等品种。还有鸭血糯、紫色稻等多样性10多个品种。
   麦及其他番薯又称甘薯、山芋、地瓜等。清初传入,为旱粮作物,主粮紧张时可充主粮。
  可作淀粉、粉丝。品种有红皮白心、胜利百号、南瑞苕子、徐薯18、浙薯1号和2号、赤蓬1号、红宝宝等。
   玉米又名观音粟、苞米、苞谷、包芦。品种有黄玉米、白玉米、早玉米、金皇后玉米、紫玉米。今有水果味玉米。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艿、洋番薯。早春播种,五六月收获,本地种皮黄个小,食味佳,且糯,可煮熟作蔬菜、充饥。原为中欧亚地区传入。与牛肉红烧味更佳。有少量种植。
   麦分大麦、小麦、荞麦三种,双林区境四乡均有少量种植。以小麦为主。民国《双林镇志》记:大麦即麰麦,粒大早熟,小麦即米麦,赤、白两种,无芒者名“火烧头”,称荞麦。大麦种者甚少,唯小麦广种,农户在主粮食青黄不接时以磨麦粉制面食充饥。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