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粮油种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3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粮油种植
分类号: F717.5
页数: 16
页码: 480—495
摘要: 农田耕作制历史上有粮食作物轮作制。水稻有早、中、晚之分,栽培由原始直播改育秧移栽,以“割麦种禾,一岁再熟”二熟制逐步形成。明清时期,二熟制普遍推广,其冬种作物有蚕豆、油菜、草籽等。一直延续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改革农田耕作制度,提高复种面积,全面调整农作物布局,品种、施肥和耕作管理,其耕作制度逐步向三熟制发展,并最终定型。
关键词: 双林镇 农业 粮油种植

内容

农田耕作
  制历史上有粮食作物轮作制。水稻有早、中、晚之分,栽培由原始直播改育秧移栽,以“割麦种禾,一岁再熟”二熟制逐步形成。
   明清时期,二熟制普遍推广,其冬种作物有蚕豆、油菜、草籽等。一直延续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改革农田耕作制度,提高复种面积,全面调整农作物布局,品种、施肥和耕作管理,其耕作制度逐步向三熟制发展,并最终定型。
  1951年起,中稻改晚稻,稻改粳稻,低产作物改种高产作物,并扩种春花。
  1956年起,将单季稻改为间作双季稻。
  1961年,稻麦良种矮干化,推广尼龙薄膜保温育秧和药物治虫防病害。
  1965年,淘汰间作稻。
  1968年,推广绿肥连作稻,并试种大麦、油菜连作稻三熟制。1969年起,绿肥连作稻和麦稻二熟制改三熟制。农村农忙称“夏收夏种”、“三抢”(抢收,抢种、抢管),甚至各行各业开始支援农忙。同时,推广小苗带土育秧技术和迟栽稳产连晚两段育秧,以及综合防治病虫等配套技术。双季、三熟粮食面积迅速扩大。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耕作制向粮、油、经、饲、菜复合耕作制发展。
  20世纪90年代,全面开始落实“双田制”,土地重新调整,耕作细碎化、分散化向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发展。允许农户有种养自主权,农田粮食耕作又以单季晚稻为主。
  并出现免耕抛种技术。
  21世纪,农村大规模土地整治,重新规划水田、旱地、桑园、池塘种养面积,使农业中各业生产向集约化发展。
  2010年,晚稻面积61574亩,小麦384亩,豆类10103亩,油菜17185亩,蔬菜11273亩,瓜类1779亩,花卉苗木316亩,桑园18605亩,效益农业1226户、20177.5亩。
   粮食作物品种变化稻在距双林区境东偏南约20公里许罗家角稻作遗存中,曾发掘出距今约7000年前的稻作遗存。其中,粳稻、籼稻品种分别占约35%和65%。而这种粳、籼稻品种是从野生稻引种栽培而来。
   据著名农史学家游修龄检索,中国古代文献中,大约关于13处野生稻的记载,其中4处是杭嘉湖平原。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县。” 南北朝·元嘉二十三年(446),“吴郡嘉兴盐官县,野稻自生三十许种。” 南北朝·梁大同三年(537),“秋,吴兴野生稻,饥者利焉。” 宋·天圣元年(1023),“六月,苏、秀二州湖田生圣米,饥民取之以食。” 从野生稻过渡到人为选种种植要有以下条件:有适宜稻谷生长之良好环境、农耕工具、村落定居之生活条件。此时双林区境早已适宜稻谷生长,在经过上千年演化,双林人精心选育适合本地区之各稻种。
   《宋史·食货志》记:占城稻是北宋时从占城(指古代越南)国引进之早稻品种。
  大中祥符四年(1011),江淮两浙大旱,宋真宗遣使从福建调占城稻三万斛,作为稻作品种。
   清同治《双林记增纂》物产稻类:不外粳、糯二种,粳不黏,有芒,一名粳糯。
  黏无芒,一名秫。籼稻早熟,寒露即可收割。一曰广籼(占城稻引种而来),一曰检子(也称箭子)。晚熟者曰晚稻,有黄稻、白稻、乌稻、香稻、雁来红、雪里青等名。糯有赤白、薄壳、光头、芦黄等。而香稻中又有香籼、香粳、香糯之分。晚唐诗人陆龟蒙有诗“遥为晚花迎白菊,近饮香稻说红莲”之句。诗中“红莲”是指香稻中一种。
  嘉泰《吴兴志》有“十里香、师姑粳为上”。
   占城稻及其变种品种收获期要比粳稻短40—60天左右,只需60—100天即可收割,为日后双林地区推广双季稻提供机会。
   稻谷经春去谷糠后谓之米。将早籼谷蒸熟春米,谓蒸谷米,焰熟春米,谓焰谷米,晚粳谓之白米,籼稻谓之籼米,舂囤隔年,谓之冬春米。
   双林区境范围内这种自由选择种植各稻品现象,一直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放后,政府大力推广良种,筛选传统良种,对矮脚老来青、矮脚落霜青、粳晚稻铁杆青、温州籼(占城稻后裔品种)进行改良。
  20世纪60年代初,为适应双季栽培、耐肥、高产而推广矮秆早稻品种,有矮脚南特号和晚粳农垦58号,并成为主要粮食栽培品种。
  70年代初,以农虎6号、广六矮4号、早熟稻二九青以及籼型杂交水稻籼优6号为主。
  80年代,优选粳稻品种有秀水48、06。糯稻以祥湖47成为高产品种。
   中熟早籼品种原丰早(因抗稻瘟病差)被中熟品种二九丰和浙辐802代替。
   后又推广秀水664、中熟晚粳11、秀水620、中熟晚糯祥湖84、杂交稻协优64号、
  6号、早熟晚粳秀水37、早早莲31等。这些品种米质较佳,但抗病性好。
  90年代末,二九半籼稻、秀水63号晚粳稻大面积推广。
   早稻当家品种在80年代为矮脚南特号(占30%)、广六矮4号(占70%);90年代为二九半(占30%)、浙852(占30%)、广六矮4号(占40%)。晚稻当家品种在80年代为农虎6号(占80%),农虎3号、2号(占20%);90年代为农虎3号、2号(占
  30%),秀水63号(占70%);90年代中后期为秀水42号(占40%),武粳75(占20%),秀水63(占40%)。2000年后,当家品种为98110(占60%)、9904(占20%)、花育
  一号(占20%)。
   当今引进优质香粳稻,有早香17号、科香糯、禾香糯、国香4号等品种。还有鸭血糯、紫色稻等多样性10多个品种。
   麦及其他番薯又称甘薯、山芋、地瓜等。清初传入,为旱粮作物,主粮紧张时可充主粮。
  可作淀粉、粉丝。品种有红皮白心、胜利百号、南瑞苕子、徐薯18、浙薯1号和2号、赤蓬1号、红宝宝等。
   玉米又名观音粟、苞米、苞谷、包芦。品种有黄玉米、白玉米、早玉米、金皇后玉米、紫玉米。今有水果味玉米。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艿、洋番薯。早春播种,五六月收获,本地种皮黄个小,食味佳,且糯,可煮熟作蔬菜、充饥。原为中欧亚地区传入。与牛肉红烧味更佳。有少量种植。
   麦分大麦、小麦、荞麦三种,双林区境四乡均有少量种植。以小麦为主。民国《双林镇志》记:大麦即麰麦,粒大早熟,小麦即米麦,赤、白两种,无芒者名“火烧头”,称荞麦。大麦种者甚少,唯小麦广种,农户在主粮食青黄不接时以磨麦粉制面食充饥。
   第二节粮食栽培一水稻南宋时,四川人高斯得寓居乌程县王村,其《宁国府劝农文》:“湖人治田,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留既茂矣。大暑之时,决去其水,使之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根据固矣。复车之入水,名曰还水。还水之后,苗以盛,虽遇旱暯,可保无忧。其熟也,上田一亩可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虽其田之膏腴,亦田人力之尽也。”清末民国初桐乡人张履祥《补农书》中对稻麦两熟田开垄作沟技术,有深入阐述。民国《双林镇志》农事:“农人正月毕岁事,二月治圩岸,三月选种浸谷,立夏移栽秧苗,四月割麦挼菜籽,收蚕豆。遂垦田。雨水不调,用水车,旱入涝出。自四月至七月谓之忙月。”“嗣后,耘耔粪溉各以时,处暑行根绽穗,忌旱,白露稻放花,忌风雨。秋分稻秀又忌雨。九月杪割禾。”境内这种传统粮食栽培技艺一直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传统技术基础上,总结并推广水稻生产精耕细作、选用良种、稀播壮秧、小株密植、浅浇勤灌、合理施肥、适时收割七大技术。
   水稻栽培从古至今,水稻栽培主要包括选种谷、垦田、浸种、布谷、拔秧插秧、密植、灌水、施肥、除病虫害、摸草耘田、收割等环节。
   选种民国《双林镇志》记:“拣取谷之圆绽饱满者,留为来岁之种谷。谷既选净,乃编稻草为畚,悬之梁间,取其风燥不霉坏也。大抵田一亩需种谷四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由粮食部门和专门种子部门(近年来出现种子公司)选取各优良品种的种谷,以供农户种植。
   垦冬田耕垦田的工具铁耙。冬日割稻后,即将田垦转,以深为贵,至来春二三月重加翻削,称钞田;也有冬不反垦直至插秧时耙转的,称筅帚田,以稻本尚留也。
  又有垦板田,有虽垦而未加钞者称镬盖田;也有不垦转,而蓄水在田,近夏至径插青,称烂水田,此皆惰农所为,良农不出此,若得种春花田,菜麦既收翻平沟稜而细削,称折麦稜。垦田除用铁耙外,还用牛犁耙,今用手扶拖拉机、电耕犁耙等工具来完成。
   浸种催芽民国《双林镇志》记:“早稻清明节即浸,晚稻谷雨前后。”方法:“以稻草包之,投于池塘水内,缸内亦可,昼浸夜收,不用长流水,三四日微见白芽如针尖,取出阴干密撒。糯稻出芽较迟,浸法如前。”今浸种当选谷粒饱满、净纯、活力强,先晒种,再过筛,然后用盐水或泥水选种,再用清水洗净,加药液浸种消毒2—3天,催芽露白即可。
   布种(谷)育秧民国《双林镇志·农事》:“秧田必自为一区,四围护以高塍,或紧傍桑地,庶旱潦易以救护。采用操整水测平,达到上糊下松。并先将田削细或撒菜饼屑,以作底肥。然后再将泥荡平如镜。中界小沟,潆以浅水,每方广袤不过一二丈,匀撒谷种以其上,微盖以稻草灰,秧长频频洒以薄肥,初出细簇如针,谓秧针,长及尺便可取而种之。”今密布水秧田已改进为半早秧田,逐步发展成中苗带土秧(适用于旱稻二熟制,晚稻早翻早、中糯稻);小苗带土机插秧,人工抛秧;早稻尼龙与地膜育秧(适用于旱稻三熟制);稀插水育秧(适宜迟种田连作晚粳稻)。用适当扩秧田面积,降低播种量,降低用种量,增丛减株,并适当降低插秧本株数(简称三降一扩大)的办法来改善秧苗生长条件。20世纪70年代,一度推出广秧套稻、拔秧留苗和两段育秧等方式。从1982年开始,从单本插繁育良种中得到启示,推广连作晚稻秧田“超稀播”育秧,秧田播种从30—65公斤降为15—30公斤左右,最低只播10公斤,甚至更低。秧田育秧主要还是管水、控长、施肥、防病虫害和除草。其他还有旱地育秧、工厂化塑料盘、无土营养液育秧等方法。《天工开物》:“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民国时,双林区境一般农户以一亩秧田所生秧,可移栽20亩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壮秧密植,一般可种植10亩左右。
   插秧与密植插秧前必先“治田”。这有两大类:一为不种春花的“坂田”,另一种是刚收获春花后的大田。坂田在过冬时又有两种方式,一种俗称“泡冬田”,有谚语:“挑粪下田,不如泡冬过年。”双林区境一般很少泡田,而是冬垦后晒垡。民国《双林镇志》中对冬耕过坂田这样记述:“芒种为插秧之候,率先者谓之开圩,旱者上水,涝者出水,水以尺为度,不令过满。将前时已垦具钞之田,又用铁耙细斫,令碎,必全无块垒,而后下秧。”整田时还得及早清除杂草,即用锄头削去田塍脚、田埂滩等处杂草。沈氏《农书》:“平底之时,有草须去尽,如削不能尽,必拔去而后平底。”然后,需最后一道“打百耖”,即要耖平所有脚印、潭印,让田面平整如镜,否则易产生“浮株”。如今大田平整已有拖拉机耕耙一次完成。大田已整,时节已到,秧苗已育,就可以拔秧。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云:“插稻秧,芒种前后插之,拔秧特轻手拔出,就水洗根去泥,约八九根一小束。”拔秧者进入秧田,通常还带三样东西:拔秧凳、伞、缚秧柴。拔秧一般为女子,男子则挑秧。20世纪70年代,机器拔秧机曾在苕南邢窑等地试推广,但由于伤秧苗严重、使用成本高等原因而停试验。然后,插秧时必界以绳,称秧埂绳,每一埂为一埭,埭广约三尺,种秧六棵,层层相次,每层前后率间八寸,称为段,下秧的人逐步后退走,足踏段中空处,不令插秧处有高低浅深,秧可得平均分段布秧,勿太密,勿太疏。从季节上讲插秧不在过早,双林插秧又俗称“种田”。民国《双林镇志》称:“种田不在过早,芒种莳插已为早,夏至正当时,小暑已迟,然犹不害,大暑则不宜。”在一天中,有谚云:“早三天比不过夜落株。”理想时间是下午或傍晚,如果是双季稻,上午是不能插秧,农家有“浅水插秧,深水护秧”之说。
   过去,农民种植单季稻,一般采取大株稀植,发大棵之说。沈氏《农书》:“行欲稀,须间七寸;段欲密,容荡足矣。”按此与民国《双林镇志》所说推算每亩在2万余丛左右。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增丛减株,依靠多穗增产。多熟制后,早晚稻采取插足基本苗,扩大光合面,在足苗、多穗基础上增粒、增重,使穗粒重协调发展,从而获得高产。20世纪80年代后,推广稀、少、平,促使高效栽培方法,在“超稀播”条件下培育带孽壮秧,单本密植插足基本苗,提高群体质量,优化结构。20世纪90年代,推广应用早稻塑料软盘土钵手工抛秧技术。成秧后,直接向大田抛秧,以代替传统插秧。抛秧要选适宜天气,避大风大雨,分多次抛栽,再进行补边角,并进行人工匀苗。插秧机插秧也需补苗和补四角。
   插秧相关俗事插秧双林俗称“种田”。每年第一次插秧叫“开秧门”,结束时叫“关秧门”。旧时“开秧门”和“关秧门”都要举办酒席,重视程度仅次于除夕。“关秧门”酒民间有“秧田笃笃转,晚上八只碗”之说。插秧时,缚秧柴解下后,必须塞在泥里或丢在前边已插好的秧苗间,不可随意丢在身边和身后,否则“子犯娘”。陈年缚草为“娘”,秧苗为“子”。因双林土方话中“秧”与“殃”同音。插秧时如要向别人讨手中秧苗,不能伸手直接,要让别人把秧丢在你身旁,你再捡起来。如直接接秧,则要“遭殃”。
  如打抛秧人,把秧打在插秧人身上,俗称“中秧”,意为“遭殃”,尤其是糯稻秧。其解忌办法:“中秧者不开口,而打秧者口呼×××要交好运。”并同田块干活人也跟着说些吉利话。
   耘田民国《双林镇志》称“耥田”。“耥田就空段间抽曳之,而每层六棵之间,或生细草,扬所不及,故必又加以耘:俯行苗间,匍匐而前,两手细剔苗根之草。此时,苗已长大,叶芒锋利,虑伤腿胯,则编竹片为帘,或以粗麻作裙缚两股间以耘之。
  盖耥则横推,耘则直撺,一纵一横,事交济而功递密也。然耥立而耘俯,又当三伏烈日,农夫劳悴,无过于此。盖自小暑至立秋三十余日,排日事繁不能稍懒。立秋将近,或荡干或耘干,必得泥干裂缝,而后苗根深固,苗杆坚劲,结秀成实时始无倾仆之患,但秋前可干,立秋后不可过干,处暑做胎时断不可缺水。”谚云:“处暑里的雨,田伕人的米。”一般要耘田三次,有“稻耘三遍谷满仓”之说。
   现在耘田已不多见,因应用除草剂,而无须这一环节。
   管水解放前,用人力水车车水,民国《双林镇志》有记:“吾乡车水专用人力,
  一人或二或三坐而踏之,旱年上水各自营,涝年出水则合圩共举,谓之大棚车。”当今用水所需,已全靠电力机埠排灌。清蒋士煐《南园戽水谣》诗句:“养苗蓄水水易干,农夫踏车声如沸。车轴欲折心摇摇,脚跟皲裂皮肤焦。”画家丰子恺有《云儿车水图》画。大田管水有“浅水插秧,深水护苗”,“中水耥稻,浅水耘田”,“耘耥田事毕,防水让田裂。”即民间所谓“烤田”。“烤田”是现代水稻种植中常识之一,有谚语:“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说明烤田必要性。烤田立秋前须重烤,立秋后轻烤,即称搁田。境内单季稻在白露后应保证一定水分供应。民间有“处暑雨,田伕米”之说。沈氏《农书》中:“自立秋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若值天气骤寒、霜早,田中有水,霜不损稻;无水之田,稻即秕矣。而饱水足谷,此之谓也。”否则,秕谷会大量产生,严重影响产量。不过,在收割前一周,应防水干田,有利防止后期倒伏。
   施肥双林区境四乡称“下壅”。民国《双林镇志》记“下壅不可太早,恐后力不接,交秋多缩而不秀。初种时必以河泥作底,其力虽缓,而伏暑时稍下灰或菜饼,其力亦缓,必立秋后始下大肥,壅则其力倍而穗长。按老农尝云:稻草灰最佳,田中得此,无惊缩之患。人溲虽肥而其力不长,惟豆饼力耐久,然必量田之肥瘠,随时酌用,庶无太过不及之弊。猪羊粪及一切垃圾壅田固佳,然不能多得,故率用豆饼。下壅富农多用豆饼(双林区境所用豆饼大都来自关东外省),碎成屑匀撒苗间,贫农力不能致,或用猪羊栏中之灰草。贮于桶,悬项下,两手捞取分抛必匀比遍,或有捞取水草,耙取市中垃圾充肥料者,亦有用蚕、灰粪者。”又沈氏《农书》“若苗茂密,度其力短,俟抽穗之后,每亩下饼三斗,自足接其力。”镇境四乡,在化肥尚未普及使用前,农业技术体系一直维系着以“粪多力勤”为特点,农闲时四处为稻田积肥。肥料来源一是直接购买。买豆饼,买大粪,人粪来自杭州、湖州、苏州、平望、嘉兴和双林镇上。
  直至1958年时期,每年都有驳船从上海装运大粪和生活垃圾来双林,统一分配给各生产队,称“上海粪”和“上海垃圾”,当然也要出一部分钱“买”。农闲时,农民进城、进镇直接“捉”垃圾,这些“粪”和“垃圾”与农民自己罱之河泥合窖发酵后一起和用,效力更佳。这是历代传统用肥。二是来自农家猪羊肥。猪有“水棚”“旱棚”。“水棚”紧邻农家茅坑并相通,猪粪、人粪相混。“旱棚”每天垫铺稻、麦草,然后把猪垃圾与河泥窖一起后使用。羊棚无干湿之分,其羊垃圾与猪垃圾相同使用。三是罱河泥,两名壮年男人站在一条赤膊农船,用竹制罱泥篰进行罱泥。河泥有河浜泥、市河泥、野港泥之分。钱载《罱泥》诗就形象地描述罱河泥情景:两竹手分握,力与河底争。
  罱如蚬壳闭,张吐船随盈。四是“绞蕰草”,是用一副长竹竿,两人一农船,在河滩以其竹竿夹住蕰草,用力绞,再拉断,绞来之蕰草与罱来之河泥窖酵后来年可用。五是种植绿肥。双林区境四乡普种“花草”。农家割下一半花草与河泥窖酵后再用。另一半垦田时,压在下面直接沤烂。沈氏《农书》指出:“一亩草可壅三亩田。”谚语:“草籽种三年,坏田复好田”“草籽好,半年稻”“花草窖河泥,稻谷胀破皮”。草籽,学名紫云英,俗称“花草”“红花草”等。
   解放后,实行多熟制后,根据不同品种,实行肥、水、促、挖相结合技术。1974年,推广“半产沟”。20世纪50—70年代,仍以施农家肥为主。80年代,开始大量、普遍使用化肥,发展各种高产栽培施肥技术,以施足基、面肥,控制分蘖肥,看苗施用穗粒肥,配施磷、钾肥等措施,提高粮食产量。
   二其他粮食作物大小麦大、小麦是粮食作物三熟制高产主要作物,占总产量的20%左右。大麦主要用来作饲料和啤酒原料,小麦以充主粮。
   大麦品种有早熟3号、沪麦4号、浙农大3号、广秀麦3号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所种大麦一般亩产可达150公斤。小麦种植面积不大,其品种有浙麦2号、3号及杨麦3号、158号等。杨麦158号的产量可达到300公斤。
   大、小麦播种,其种子都须经处理和消毒,播种期均在10月底到11月中旬,亩播种量在8—13公斤。在施肥方面:大麦在播种时撒氮肥、磷肥,以畈定量,保证均匀。播后最好以畜肥盖籽,再撬沟泥薄片复盖,确保每亩基本苗20万—25万株。小麦需掌握“促两头,控中间”来施肥,重基苗肥,可占总肥量60%—70%。适时施穗肥,可占总肥量20%左右,以增加千粒重。
   种麦必须注意开沟排水,因双林区境属湿地,须开深沟,以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湿害和早衰。《补农书》中指出:“种麦有几善,垦沟、撬沟,便于早。”一般沟宽20厘米,深30厘米,畦宽180—200厘米,并以腰沟、围沟、中沟三配套。
   番薯清初传入双林,种植面积不大,采用间作套种。
   以隔年薯作种培育薯苗,剪苗枝扦插,扦插前施足基肥,巧算“裂缝”肥。
   适时早插有利高产。其密度视地肥瘦而定,肥地宜疏,瘦地宜密;早插宜稀,迟插宜密;迟熟品种,单株生产力大宜稀,反之宜密植。插扦方法为斜插法;土层深,肥土也可采用浅平插法,并用力压土;为保全苗,应做到“四不插”,即暴雨、西北风、光照太强、久晴土燥不插,以防止缺株断垄。其管理措施有:前期查苗补缺,破垄晒白;插后20天,选择晴天将垄两侧沟底泥翻于沟内,防止损伤茎叶,并经5天左右自然晒白,再把割开之泥土按原垄修复;中期以抗旱为主;后期看苗补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对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法和拉断茎节之不定根,以利块根肥大。对短蔓型品种,只理顺,不翻藤和提藤。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及植保组织一病虫害防治双林四乡大田历史上以宋天禧元年(1017)至清咸丰九年(1859),共发生螟、蝗及其他病虫灾害共35次。其中,咸丰九年,吴郡各乡均遭灾害,唯双林区境方圆二十里没有被侵害,不知何故。民国《双林镇志》对除虫有这样记:“三伏苗长之时,有青翼虫生。细如粟,而头尖,谓之蠓虫,多则令苗瘁。除之之法,熬菜油用小竹管吸油滴泥间,一人从后用竹板拍打,令油水溅苗上,虫闻油气即死。秋热过甚,或雾连朝,则生黄翼小蛾,遗子苗本,即生蛀杆虫,能食苗,使萎。除之之法以缸贮水,置田塍,夜炷火其中,蛾望火光扑入淹死。此杜其孳生也。如已生子在稻秆中,则惟细捡剪苗去之,否则遭此害者必通亩枯秆,无升斗之收。总之苗喜疏,达透风处,虫自少。若蝗蝻漫空蔽野,备御之策,极难惟得。连日霖雨,虫壳不得脱,始湿涨而死。”民国13年(1924)、22年(1933)、23年(1934),双林区境也曾遭不同程度虫灾,以螟虫害为主,蝗虫害未发生。解放后,大田粮食作物与耕作制度、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1949—1955年,单季稻早、中、晚混栽,利于二化螟繁殖,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蝽象、象鼻虫、铁甲虫等病虫害时有发生;1956—1965年,水田耕作制度以单稻为主,单双混栽,利于三化螟发生,纹枯病、稻蓟马、纵卷叶螟等加重危害;1966—1982年,水田耕作制度以连稻为主,单双混栽,褐稻虱、黑尾叶蝉、纵卷叶螟为主要病虫害,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麦类赤霉病危害较严重;20世纪80年代,稻瘟病发病率面积平均为15%左右,白枯叶病为20%,大麦以赤霉病、黏虫危害较严重,小麦以赤霉病、白粉病、黏虫危害最严重;90年代,晚稻繁盛稻瘟病率在1%左右,白叶枯病面积为3%左右,而稻曲病却高达10%左右,成为双林区境四乡大田新病害,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是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最为严重病虫害,尤以稻纵卷叶螟为最重。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可造成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如发生此病,会产生自穗,严重尽秕谷。20世纪50—70年代,通用农药波尔多液、稻瘟净、克瘟散、异稻瘟净、甲(乙)基托布津、多菌灵、稻瘟灵等,90年代采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等农药。21世纪,开始使用高效环保农药阿维菌素和吡蚜酮。
   稻纹枯病此病为水稻主要病害。可以药物控制。20世纪60—70年代,主要用稻脚青喷洒。后用井冈霉素抗菌剂,安全而高效。80—90年代,使用3%井冈霉素水剂,加水后喷洒。如发此病,晚期可成片倒伏,秕谷增加,千粒重下降。除喷药外可适时搁田。21世纪,开始使用乙醋醇、爱苗等农药。
   白叶枯病抽穗前可见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俗称茅草瘟,白叶瘟。20世纪60—
  90年代,一般均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或50%消菌灵水溶液粉剂,加水喷洒。如有此种病稻草、病谷应及时处理好,以减少病源。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农药。
   稻曲病主要危害稻穗、谷粒。20世纪90年代,在单季晚稻中出现,可在破口抽穗前5天实行施药防治,用5%井冈霉素水剂,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
  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的农药。
   三化螟虫俗称钻心虫、蛀心虫,除二三化螟虫尚有大螟。均以幼虫危害水稻,可造成水稻枯稍、枯心苗、枯孕穗等。均以一年发生3—4代速度在稻根中越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采用传统方法防治(前已述)。从1956年起,开始使用“六六
  六”农药防治。70年代后期,用乙基1605、苏化203等剧毒机磷农药防治。90年代,用低毒40%稻康乳油或20%三唑磷乳油,也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加水喷洒。另外,也有用杀虫双、米虫醚、呋喃丹等农药进行防和治。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的农药。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纵卷稻叶,藏身其内,食害叶肉。俗称刮青虫、白叶虫、苞叶虫,一旦产生使稻叶留下白条斑,并吐丝结苞,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此虫由南方传入。每年梅雨季节迁入主峰;每年可发生5代,以2—4代危害为重。所以,在抓紧夏收后灭虫,可减少第三代虫源。药剂防治狠治、巧治第三代,挑治第四代,可用甲胺磷乳油(2002年7月1日起浙江省禁用),晶体敌百虫、辛硫酸乳油、毒死蜱乳油等加水喷洒。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农药。
   稻飞虱俗称响虫、蠓虫。可分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其中褐飞虱危害最重。此虫以吸取稻汁液,危害轻者使水稻空秕率高,严重时使水稻倒伏,造成颗粒无收。防治对策:采用抗虫品种,保护利用青蛙等虫类天敌等手段。药物可采用10%大功臣(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拌细土撒施,另外也可用叶蝉散,速灭威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或用混灭威乳油、氧化乐果等。21世纪,使用飞电(吡蚜酮)。
   麦类赤霉病大小麦均以赤霉病危害最严重,系伴湿性病害。此病俗称红头麦。
  在防治上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如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病害发生和蔓延。20世纪70年代,推广使用甲基托布津、50%乙基托布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单独使用时加水喷洒,可达预期效果。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的农药。
   草害20世纪70—80年代,粮食遭受杂草为害逐年严重。有草类49科、99属、
  125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稻田杂草23科41属57种,有稗草、节节草、瓜皮草、
  三棱草、鸭舌草、陌上菜、中毛草、四叶萍、水竹叶、异型莎草等,前5种分别占杂草发生总量的9.9%、42.88%、15.29%、10.58%和10.55%,总占89.2%。二是春粮田杂草有26科58属74种,主要有看麦娘、雀舌草、繁缕、碎米荠、茼草、蓼、稻苕菜、猪殃殃、一年蓬、鼠曲草等,以看麦娘草为主,占麦田杂草总量85.23%左右。
   现代除草是以化学除草。秧田以17.2%幼禾宝可湿性粉剂拌土散洒,或加水喷洒均可;40%直播净或35%秧禾葆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早育秧可选用17.2%幼禾宝或90%高效杀草丹+10%磺隆兑水喷洒,或35%龙杀兑水喷洒,也可50%二氯啉酸兑水喷洒。抛秧田化学除草可用35%丁苄可湿粉剂拌土撒施;也可用50%二氯喹啉酸+10%苄磺隆兑水喷洒,直播稻田可选用40%直播净,或17.2%幼禾宝兑水喷洒。移栽田可用35%丁苄可湿性粉拌土撒施;或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10%苄磺隆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洒。早晚稻大庙移栽田可用14%新草畏或禾太可,也可用18%田草光拌尿素或细土撒施。麦田除草也需科学使用绿麦隆、异丙隆、骠马,使它隆等,需谨慎使用甲磺隆。
   天敌双林区境四乡粮食作物天敌害虫有昆虫、线虫、蜘蛛、微生物类和脊椎动物类共5类48科215种。其中,水稻害虫天敌占46科196种;捕食性天敌24科89种。
   鼠害也是粮食作物一大天敌,以黄毛鼠数量最多,约占50%以上;室内以黄胸鼠最多,占63%左右,其他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等。对鼠害必须采取大面积灭鼠办法,采用鼠钠盐、灭鼠磷、毒鼠、磷化锌等药物。近年,已采用药物灭其雄性鼠生育能力来达到灭鼠效果。
   二植保组织民国18年(1929),吴兴县成立治虫委员会,双林镇域由乡绅出资聘用专人治虫。
  民国23年(1934),出现治虫事务所和站,负责治虫事务。1950年,吴兴县成立治虫指挥部,设专职植保人员专司治虫工作。1956年,吴兴县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站,次年,双林区境建病虫害情报点,由双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测报工作。
  20世纪60年代,双林区境四乡建立群众性植保队伍,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均有植保员,形成三级植保科技网络。植保员大都由回乡和下乡知青担任。80年代,发展村级植保服务组织。90年代,由各乡镇农技推广站技术人员担任,各乡镇供销社与农技站联系合开办“庄稼医院”,由农技人员作指导,供销社广为散发农技人员病虫情报简报,并供应各种植保农药、肥料,以及时进行预防。90年代,双林镇农技站成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供应农药、化肥、饲料、良种,并下村、队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21世纪,农业上各项农技指导工作由双林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工作。
   第四节粮食产量双林境四乡在宋以后,形成粮、蚕桑、渔、猪、羊农业模式,主要是粮、蚕桑为主。双林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但旧时双林须纳沉重赋粮,遇到荒年,本地粮食便不足供应,须引进长兴、安徽等地客米接济,并引良种以提高粮食产量。
   明《补农书》:“米每亩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约三石为常耳。”若以亩收大米二石计算,按明制约合290公斤,大大高于当时全国水稻平均亩产(176.5公斤)水平。清时,由于迭遭兵灾,水利失修,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时有下降。
   民国21年(1932),吴兴区粮食耕地亩产176.15公斤,其中水稻亩产181.67公斤。
  吴兴县抗战前亩产206.5公斤,抗战后亩产125公斤。至1949年,粮食亩产为159.5公斤,但双林区境四乡粮食产量却高于平均数,达到近200公斤。
   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后,人心稳定,至1952年粮食连续增产;1953—1954年旱涝连灾而减产;1955年,粮食亩产恢复到平均250公斤左右;1958—1960年,因“大跃进”运动中产生浮夸风和国家困难时期,造成粮食产量连续下降;1961—1966年,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又克服“大跃进”浮夸风,加强农业设施,提高生产技术,粮食开始连续增产;1967—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和褐稻虱危害,粮食歉收;1969—1976年,由二熟制开始改三熟制粮食生产体制,从而提高复种面积,水、肥、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粮食产量连续增产;1978-1979年,农村开始包产到户改革,粮食产量连续增产;1980—1981年,因遭早秋低温而减产;1981—1984年,全面实行包产到户,落实生产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连续增产;1985—
  1988年,放松对农业领导,粮食复种指数下降而造成粮食减产;1990—1991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适度扩大规模经营,专业户、重点户、种粮大户开始涌现,粮食连续增产;1992—1995年,在大办乡镇企业热潮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出现抛荒田,粮食生产开始出现减产;1996年年初,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狠抓粮食生产,提出横下一条心打好粮食翻身仗。同年4月上旬,省委书记李泽民在湖州市长唐永富、南浔区委书记吴文江陪同下,视察三田漾粮食生产(此消息刊登在1996年4月
  12日《湖州日报》)。1996—2000年,又出现粮食增产;2000—2010年,工业园区开发,耕地大面积整治,大都田块改为单季稻种植,粮食产量出现波动,双林境四乡粮食总产量基本能保住一定水平。2010年,晚稻平均亩产仍达555公斤,最高达585公斤。
  大小麦亩产仍保持在280—300公斤之间。
  1999—2010年粮食耕地产量情况表表6-9单位:亩·吨续表6-9说明:15亩=1公顷第五节油菜品种与栽培双林境四乡历代种植,数量不多,以籽榨油,称油菜。宋时称油菜为“芸苔”。明时普遍种植,成为水稻前期重要田间油料过冬作物之一。另有大豆和芝麻,为本地油料作物。
  20世纪50年代,油菜种植面积扩大;60年代,因粮食紧缺和绿肥双季稻面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粮食作物二熟制改三熟制,油菜成为三熟制早期作物,并有所发展;80年代后,油菜籽收购价多次调高,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高,面积有所扩大,同时新品种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90年代后至今,油菜种植面积比例相继占水田面积从35%下降至20%左右。
  1999—2010年双林部分年代油菜籽产量表表6-10单位:亩·吨续表6-10说明:1公顷=15亩一油菜品种民国时有白菜、芥菜型两大类。白菜型油菜有三月黄、黄子、金芳子、长梗白等品种,这些品种均具有早熟、耐湿、耐寒、适应性强等特性,故普遍种植;芥菜型油菜有毛油菜、腊芥菜等,具有早熟、耐旱、耐瘠等特点。这两类品种均易感染毒素病,产量不高,一般亩产在20—30公斤。
   解放后,扩大种植三月黄、长梗白,同时引进姜黄种、灯笼种、短盘箕等品种,但产量也不高,而且不稳产。1956年,双林区境开始引进四川甘蓝型胜利油菜,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长、枝多荚密、抗病耐肥,亩产比本地品种高30%左右。后又引进胜利青秆、东胜14、胜利92、甘油3号等品种进行搭配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麦油连作,三熟制发展迅速,重新改种甘蓝型油菜改良型本地品种,但染毒素病率回升。1978年,引进甘蓝型抗病毒高品种92-13系列,品种具有成熟期早、产量可提高一二成等特点,因此种植面积迅速扩大。80年代,推广甘蓝型油菜92-58系列。90年代末,推广浙双72,具有产量高、品质佳、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占总种植油菜面积的85%左右,沪优
  15同样具有许多优性,占15%左右。当今仍主推新品油菜浙双72、沪优15等品种。
   二油菜栽培明、清时对油菜栽培颇为重视。沈氏《农书》有记:“垦菜麦畦,惟干田最好”,“切不可带湿踏实,菜麦不能行根,否则春天必萎死;即不死,亦永不长旺”。民国《双林镇志》有记:“洼下种菜为宜,割稻后垦田为高棱,旁界小沟。”“若菜则必先于八九月间下种于地,俟秧长拔起植于田。”民国时,因洼田排水差,强调高窄畦,并提倡早播。
   育秧有农谚“秧发三分收,秧差一半丢”“矮脚六叶齐,丰收有根基”,故育秧是油菜高产基础。20世纪50年代,沿用密插瘦秧。60年代,改密插为稀插,培育“六叶、六时、六毫米粗”三六矮壮秧技术。利用桑白地育秧,除尽杂草,施足基肥,早间苗、早追肥、防旱涝。
   密植解放后,油菜种植从原来高畦改宽沟窄畦。当今采用深沟窄畦。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推广油菜免耕栽培,合理密植,每亩要栽6000—8000株。
   施肥、除草、排水以“勤施苗肥,增施腊肥,巧施春肥,稳施苔肥,并看苗补施花肥”为原则,确保冬壮春发。其间,注意肥泥压根,促使多枝,防倒伏。同时,采用化学方法除草,防病治虫,搞好田间排水系统,及时清畅水沟,防渍害。
   收获民国《双林镇志》有记:“以速为贵也,收菜即就田中拔起,入大桶挪取其子。”当80%成熟时便可收割,以免造成损失。为解决三熟制夏收夏种与养春蚕矛盾,
  1978年始,改油菜拔秆后在田间摊晒脱粒习惯,为适时早拨打堆后熟,以增加千粒重和含油量。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