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桑树品种与栽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2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桑树品种与栽培
分类号: S88
页数: 3
页码: 465—467
摘要: 三国吴兴郡,广开农桑。平原地区田边塘旁普遍植桑,肥桑遍野,出现繁荣景象,有“荫陌复垂塘”之誉。
关键词: 农业 蚕桑 桑树

内容

品种
  三国吴兴郡,广开农桑。平原地区田边塘旁普遍植桑,肥桑遍野,出现繁荣景象,有“荫陌复垂塘”之誉。
   西晋末,“永嘉之乱”后,北人南迁,山东“鲁桑”随之而来,落户于太湖之滨,“宜桑”适合生态环境,逐成为江南良桑之一。故史有“廆通于晋,求种江南,平州之桑,悉有吴来”记载。
   东晋末、南朝时,“乌程东南三十里有桑墟”。桑墟即是大片桑林,位于今天湖州东南菱湖、双林一带。
   唐代,湖州地区已是蚕丝重要产区。“吴地桑叶绿”“野径入桑麻”就是对当时广植桑树的形象描述。天宝八年(749)太湖旁有“撩浅军”四部约七八千人,修造圩岸,从事农桑,并开始用河泥作桑园肥料。
   宋时,是“湖桑”形成期。双林民间已普遍使用桑树嫁接技术,以更换、优化桑树品种。土生野桑与引进鲁桑培养成嫁接桑(即称家桑),并形成优良桑种群。以至“平原沃土,桑拓甚盛”。时两淮蚕桑复业,大量桑苗购自浙北湖郡。
   宋时已采用嫁接法培育“湖桑”,是将高杆桑改良成矮秆桑,使“湖桑”又一次得到优化。矮秆桑叶肥嫩而营养足,蚕成丝,丝质好。画家唐棣说:“苕溪矮桑丝更好”,“岁岁输官供织造”。赵孟頫在《吴兴赋》中说:“桑麻如云,郁郁纷纷。” 明时,蚕农又以“剪枝法”代替原先“采叶法”,即待蚕食后剪去桑树长枝条,养成“拳桑”。“拳桑”好处在于“枝叶层层而上,其受雨露遍而无披,则叶易长大而多生”,其时,亩产叶可达二千市斤。至万历时“民以此为恒产,旁水之地,无一旷土,
  一望郁然”,“树艺无遗隙”。
   清时,桑以“嫁接”“矮秆”“养拳”三法并用,使之叶厚大而疏,多津液,少葚,饲养蚕大,得丝多,成为全国最优良桑树品种,各饲蚕地区均引种“湖桑”。光绪三十年(1850)开始传入日本,被作为主要桑树品种推广。
   桑树品种繁多,据各志记载约有25种之多。常见有密眼青(又可分大叶密眼和细叶密眼)、白皮、荷叶、木竹青、黄头、扯皮、兴叶、晚青、山桑、槐头青、富阳桑、紫藤、红头、乌桑、鸡窠、望海、麻桑、鸡脚、金桑、火桑等。凡经嫁接均称“家桑”,未接者称“野桑”。上述山桑、鸡脚、望海、麻桑等为野桑,其余为家桑。
   民国晚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双林区境内尚有少量高脚桑,采桑树时有用木梯(称桑梯)作业采桑叶。
   今已全部为矮脚桑,其品种有青桑、白桑、黄腾桑、鸡脚桑等大类。其中有红、白皮桑,叶大肉厚,枝粗芽密,质量佳;青皮桑肉厚叶小,枝干比红、白皮桑细,但利于密植,双林区境农村乐于种植。湖桑也称中性桑、晚生桑,为蚕一生主要饲料,故大量种植。另有早生桑,俗称火桑,一般农户种于屋前后,主要用于饲养小蚕,所种数量不多。
   近来,新培育和经筛选保留主要桑树品种有早青桑、乌皮桑、尖叶火桑、桐乡青、睦州青、荷叶桑、湖桑197号、湖桑197-2号、湖桑199号、大种桑、白条桑、红皮大种、吴兴大种、团头荷叶白、湖桑32号(属光头荷)、湖桑35号等。还有新品种为叶贡,产量较高的新品有农桑8号、10号、12号、14号及丰田2号、盛东1号、育
  71-1大中华等,该系列品种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分别于1990年、2000年后引进,其叶产量比原桑品种增加60%左右。
   栽培桑苗繁育一般除传统桑苗袋接培育外,从2005年开始以新技术育苗:绿枝扦插、硬枝扦插、嫁接体育苗、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
   镇境乡村很少用桑籽直接播种育桑,如育则以稻草灰拌以桑籽播种,并阴干,播于5寸宽、2寸深长沟,第二年秧长2尺许,即可分种。也有将桑葚籽抹于草绳缝内,埋入熟地(有肥)1寸,苗长移栽。(1寸=3厘米、1尺=30厘米=10寸)。
   民国《双林镇志·栽桑》一节:“耨地而粪之,截其枚,谓之嫁,留近本之条,尺余深埋,出土寸培而高之,泄水,墨其瘢,或复以螺壳,或涂以蜡而封之,防梅雨之浸。粪之四周使其根四达,不可直灌,否则聋而死,可和以水之粪,二年而盛。”“来年条滋而叶厚,其壅土也以粪以蚕沙。”当今栽桑称移栽、定株。纵横间隔2米,每亩植桑200株至350株,并改正对排列为交叉排列定植,利于通风和日照。以稻草灰与肥土、或市河泥、菱荡泥、猪羊垃圾填底,来年春低矮小株压枝,去长枝、烂条等,择条大肥粗者,剔去树皮,取柔枝约一尺,削成如马耳,插入皮中,并以桑皮绕定,粪土缚包,令不泄气即成活,为接桑。时间可在清明前后。桑贵剪,初(小)桑剪其杆,独留根,而肥令其发之。三年后,留其杆采叶,以后以剪其长条,否则叶不茂,如不剪,称高桑,剪而秃,称鼓椎桑。因有前因而碍锯,而未及尽截,或老枝不成器,即可垦去,勿令传染。清明前后,还需将粪水灌于桑树四周称谢桑。桑叶在立夏前后可采摘,称头叶、二叶。头叶连条尽剪,二叶唯采其条下半截,留其条为来年生叶。
  当今,桑树枝拳、条的合理配置,以亩有桑拳3000个左右,有效桑条8000条以上,桑树龄结构为青壮桑占70%以上,及时更新树龄在15年以上老桑,保证平衡高产。
   果桑
  2002年,由市桑业管理站引进大10果桑系,是单株果叶兼用品种。具有成熟早之特点。4月下旬,桑葚开始成熟,采桑期约1个月。果形大,最长约4厘米。平均每公斤鲜果330颗左右。口感好,香甜味浓,汁多无籽,有7种以上维生素。2010年,双林地区农村已有少量种植。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